身邊的道德
『壹』 有關身邊人的道德故事,快,要真實的
寬容
在人們的生活里,如果沒有寬容,就像在黑夜裡沒有路燈一樣,不能為你照亮前進的道路。
——題記
在人們的生活里,人們離不開寬容,如果離開了寬容就沒有了人生目標的方向。
記得小學的那一年的冬天,我很早起來去上課,那時天氣很冷,我上了公交車,車上和往常一樣,人很多,很擁擠。
上車後不久,因為天還沒有亮,所以司機沒有看到路面上的坑,那個坑很大,因為已經來不及剎車了,所以司機就直接沖過了那個坑。人們都差點兒就摔倒了,就在人們自顧自看看有什麼東西掉了沒有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聲:「你在干什麼,沒長眼睛嗎?我的鞋都被你踩臟了。」頓時,車上的人們,包括我在內都不說話了。原來說這句話的是一個小學生,年齡和我差不多大,這是,一個大約初二的女中學生說了:「真對不起,我不是故意踩臟你的鞋的,請原諒。」那隻這個小學生說:「你先給我擦乾凈再說。」頓時,時間似乎定格在了那一刻,那個女中學生從書包里拿出一張紙,細心的擦了起來。車上的人們都看著這個小學生,都沒有說話,這個小學生似乎是察覺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氛,但「沒關系」這三個很容易說出口的字卻不能從他的嘴裡說出來,那個女中學生依然默默地擦著鞋,人們一直都沒有說話,盼望著小學生把「沒關系」那三個字說出口來。
車上真靜,如果沒有汽車的轟鳴的聲音,連針掉在地上都可以聽見。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人們還是這樣盯著這兩個人,仍然這樣僵持著。汽車過了五站了,可那個小學生還沒有說出那三個字,車上的氣氛很不同尋常。又過了一會兒,那個男孩終於動了動身體,彎下腰對那個女中學生說:「沒關系,我回家自己去洗吧。」這個男孩終於說出了人們最希望聽到的三個字,於是,車上的人們談開了,那個女中學生說:「謝謝你的原諒,真對不起,我踩臟了你的鞋。」說完,把紙又放回了書包里,對司機說:「師傅,請停一下車。」車停了,那個女中學生走了,可是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件事使我一直銘記在心,久久不能忘懷。
不錯的,在人的生活里,寬容是一根蠟燭,在最黑暗的時候為你照亮正確的道路;寬容是一盆溫暖的炭火,讓你在冰天雪地里感受到溫暖;寬容是一面鏡子,讓你在迷茫的時候讓你找回你自己;寬容是一把傘,在下雨的時候為你遮雨。如果人們的生活里沒有寬容,那整個世界都將是黑暗的。把寬容當作一杯清水吧,讓它成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貳』 我身邊的道德細節
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上車不排隊其實最沒效率
2004-4-28 8:11:37
看了《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報道後北京八中怡海分校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同學們在班會上認為《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報道,在學校中引起極大關注。北京八中怡海分校的學生,甚至完全模仿本報報道形式,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
■班會調查了五組內容,引起同學們的共鳴
舉行主題班會的是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初二(8)班,主題是《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你為他人和自己創設好環境了嗎》。學生通過電腦製作、大屏幕展示等方式,分現場調查、同齡觀點、專家點評和樣板行為四部分,指出了身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並做出了樣板行為規范。主題班會現場調查了五組內容:破壞公物、隨地吐痰和亂吐口香糖、不分時間場合大聲喧嘩、上下車擁擠、寵物擾民。學生對上下車擁擠和寵物擾民最關注。
一名男生給大家講的關於擠公交車的切身經歷引起大家共鳴。前幾天乘公交車去補課,到目的地的時候,好不容易剛從車上擠下來,但是上車的人擁擠得更厲害,結果剛下車的他又被擠回到車上。「當你要擠上公交車時,你如果能認識到上下車擁擠會更浪費時間,就不會做出擠車這種不道德的事,這樣無形中會節省時間。」這名男生說,「當我們要隨地吐痰或吐口香糖時,我們如果能認識到做這件事,會破壞我們美好的環境,就不會隨地吐了。」他說,其實講道德首先受益的是自己,其次是他人和社會。
■不檢點自己的道德細節,既損人又不利己
《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你為他人和自己創設好環境了嗎》列舉了許多學生認為生活中值得反思的道德細節: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廁所里,清潔人員特地在便池邊放了垃圾桶,可仍有人不時往水池和便池裡扔煙頭、紙屑,引起堵塞;電影院銀幕上醒目地出現「請勿吸煙」的提醒語,可仍有人吞雲吐霧;候車室,有人對痰盂視而不見,仍隨地吐痰,甚至還吐口香糖,使地面齷齪不堪……學生們告訴記者:「這些人我行我素,目中無人,其實質是缺乏社會公德。」
在大家的身邊有沒有上述現象的發生呢?同學們的回答是肯定的。學生們通過自身體驗,或者通過查閱資料,對破壞公物、隨地吐痰和亂吐口香糖、不分時間場合大聲喧嘩、上下車擁擠、寵物擾民等五種不良現象進行了評議,並總結出了減少這些不良行為的樣板做法。
「社會是一個整體,如果每一個人都不注意道德細節,那麼每個人一方面是給別人帶來不便,另一方面也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一個擔任專家點評的學生說,「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時時刻刻都要與人相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樣需要德。試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在做事之前都替他人著想,遇事都能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那麼我們的社會肯定會變得更美好。」
那位「專家」學生特別說,讓我們重視身邊的道德細節,為他人和自己創設良好環境,「也請大家記住一句話:因為你的存在,使別人感到快樂幸福。」
■同學們發出倡議:從小事做起
主題班會結束的時候,初二(8)班學生還為《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發出倡議書。他們倡議:1.自覺遵規守紀,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識。2.從身邊小事做起,注意道德細節:在家庭中做一名孝敬父母、明理懂事的好孩子;在學校中做一名熱愛學校、尊敬老師的好學生;在社會中做一名知法守法、舉止文雅的好市民。3.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區分善惡美醜,敢於和善於向不良行為做斗爭。
初二(8)班班主任老師說,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社會的同時,有些人卻忽略了對精神文明的規范。不文明行為的時有發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已造成危害。《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則是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杜絕不文明行為的出現,為了營造健康文明的社會環境。
北京八中副校長尹小鳳介紹說,《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成長必讀》目前已經引起全校學生和教師的共鳴,這種方式非常新穎,而且切近學生生活。
「只有不斷地通過道德細節教育,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尹小鳳校長說,「這樣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適應社會。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剛好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也為學校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個範本。」(www.sina.com.cn)
『叄』 發生在我身邊的道德故事
[發生在我身邊的道德故事]
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演繹著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發生在我身邊的道德故事。我也曾經歷過一些道德故事,它們就像一個個小小的貝殼,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 記得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媽媽到市場買菜,有一車綠油油的小青菜吸引了媽媽的目光,我們來到車前,媽媽彎腰買菜,我在旁邊等她。忽然,我發現媽媽身旁的一個阿姨在付錢是不小心掉了十元錢,她一點也沒感覺到。這時一位中年婦女發現了。她走過來,用腳踩住錢,蹲下來,假裝在系鞋帶,剛把錢拾起來時,就聽見一個小女孩大聲說:「阿姨,你的錢掉了。」當丟錢的阿姨正疑惑得看著地面時,小姑娘指著中年婦女說:「阿姨,你的錢掉了,是這位阿姨幫你撿起來的。」中年婦女的臉通紅通紅的,只見她把拾到手裡的錢遞給丟錢的阿姨,甩頭走開了。這短短的一幕讓我意識到:這小小的十元錢,在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心中的位置是多麼不同啊。小女孩一定知道,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是絕對不可以拿的。 記得還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老人,弓著身子吃力得騎這一輛裝滿蔬菜的三輪車,小學生作文《發生在我身邊的道德故事》。那是一段上坡的路,路很陡,老人騎得很費勁。盡管他竭盡全力,車子仍像蝸牛一樣慢悠悠的向前移動,甚至將要滑下來。這時,他已經累得滿頭大汗。眼看他力不從心,我急忙跑過去,幫他推車。老人頓時感到輕鬆了一些,三輪車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爬上了坡。我的臉上也憋得紅紅的。老人轉過頭來,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叫聲么名字?在那上學呀?」我抹著臉上的汗水自豪地說:「我叫少先隊員。」老人笑了,我也笑了,天邊的晚霞也笑了。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雖然平凡,卻不能忽視,就像《釣魚的啟示》一文中的父親講得那樣,「道德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我要向釣魚的孩子那樣,做一個有道德有志氣的人。
〔發生在我身邊的道德故事〕【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肆』 有道德的事,1000字,自己或身邊的人
什麼是道德?我帶著困惑去尋求它的正確答案。爸爸說:道德就是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於律已。媽媽說:道德就是最美麗的花兒,要求人做事必須要問心無愧,心胸坦盪。爺爺說: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的傳統,是在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奶奶說:道德就是一種信用,要誠以待人,取之有道,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更加迷惑了,究竟什麼才是道德呢?最後,我又來請教老師。老師聽了,笑笑說:他們講的都是正確的。看著我疑惑的表情,又說:如果你還不明白,不如帶著問題到日常生活中去仔細尋找吧。
那麼什麼才是道德呢?我思索了很久,終於有了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道德就是感恩。記得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從前有一和尚被人甩了一巴掌,氣憤地在沙灘上寫下「X年X月X日被X人打」,後來遇險被別人搭救了,又在岩石上刻下「X年X月X日被X人救」。朋友奇怪地問他為什麼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他回答說:「巴掌之痛寫在沙灘上,很快就會被海水沖了;相助之恩卻似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是呀!我們成長在這個幸福的年代,父母的養育之情,老師的教育之恩,以及社會給我們無私的關懷,都需要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增長知識和本領才能給他們頎慰呀。所以,感恩不也是一種道德嗎?
道德就是謙讓。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到超市購物,我們在收銀台前排了很長時間的隊才輪到我們。就在這時,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到了我們前面。可媽媽卻好像讓著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說,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我剛要生氣,媽媽卻悄悄地拿了我一下,說:「人家是老人呀,我們讓一下有什麼關系呀!」這讓我不由得想起,平時在公交車上,大家優先給老人、孕婦讓做的事情。是呀,謙讓不也是一種道德嗎?
道德就是愛心。前不久,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看著一片片廢墟,一個個孤兒,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大家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就連我們班許多平時特別節省的同學,也都把自己積蓄的全部零化錢都捐了出來。這難道不也是一種道德風尚嗎?
道德就是奉獻。老師常常以周恩來爺爺小時候的故事教育我們。印象最深地,就是講他12歲那年,跟隨伯父在奉天讀書的時候,有一次,老師提出「為什麼讀書」的問題。周恩來站起來響亮而嚴肅地回答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充分表達了他要為祖國獨立富強而發憤學習的宏偉理想。他也是這么履行自己諾言的,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全國各族人民敬愛的總理。還有許許多多、不勝枚舉的前人們,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讓我們的國家日益繁榮昌盛。他們不也是有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一種道德嗎?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事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的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道德之花永遠絢麗,綻放!
『伍』 我身邊的道德行為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登上昆侖,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1]
『陸』 如果一個人身邊有一個好的道德的人會怎樣
如果身邊有一個好的道德的人,那麼這個人也會受到他的影響,也會變得有道德,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好的環境下就會受到好的教育。
『柒』 關於身邊道德的小故事
傳
傳說,某地有一位老人久病不愈,父親找來一隻籮筐,把病中的爺爺裝進籮筐,父親專叫他的兒子和他一起屬,用一根扁擔把爺爺抬到河邊,打算空手離開。兒子卻手忙腳亂的把爺爺從籮筐里抱出來,還執意要把籮筐和扁擔帶回家。當父親的不解地問兒子,這些東西還有什麼用?當兒子的不假思索的說:我把這籮筐和扁擔留起來,以後可以用來抬你啊!當父親的此時才猛然醒悟,趕緊把爺爺抬回家,從此,好生服侍。
『捌』 身邊品德高尚的人有哪些
很多,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比如坐公交車給那些老弱病殘孕讓座的朋友!
『玖』 身邊的道德故事300字
在深圳的職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求職者到一家公司去應聘,由於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錯,他很快便從眾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面試的最後一關,由公司的總裁親自主持。當這位求職者剛一跨進總裁的辦公室,總裁便驚喜地站起來,緊緊握住他的手說:「世界真是太小了,真沒想到會在這兒碰上你,上次在東湖遊玩時,我的女兒不慎掉進湖中,多虧你奮不顧身地跳下水去將她救起。我當時由於忙,忘記詢問你的名字了。你快說,你叫什麼?」這位求職者被弄糊塗了,但他很快便想到可能是總裁認錯人了。於是,他平靜地說:「總裁先生,我從來沒有在東湖救過人,你一定是認錯人了。」但無論這位求職者如何解釋,總裁依然一口咬定自己不會記錯。求職者呢,也犯起了倔強,就是不肯承認自己曾經救過總裁的女兒。過了好一會兒,總裁才微笑著拍了一下這位求職者的肩膀,說:「你的面試通過了,明天就可以到公司來上班,你現在就到人事部去報到吧!」
原來,這是總裁刻意導演的一場心理測試:他口頭製造了一起「救人」事件,其目的是要考查一下求職者是否誠實。在這位求職者前面進來的幾位,因為都想將錯就錯,乘機攬功,結果反被總裁全部淘汰了,而這位求職者卻在面試的時候,成功地展示了自己誠實的美德,所以輕松地將自己帶入成功者的行列。
許多事實都證明:成功,往往與誠實結伴而行。誠實是一個「好人」最基本的人格要素,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誠實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