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君王
⑴ 《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一、原文
【經典本】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楚簡本】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二、各家之解評析及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為政者)棄絕智謀算計和巧言令色,對百姓是有百倍之利;棄絕投機取巧和功利之心,那麼也就沒有盜賊之行;棄絕虛偽和焦慮,百姓方能復歸於孩童般真實。當然,僅僅以這三個方面作為規定條文還不夠,還要經常有師來耳提面命地囑托為政者:要內懷純朴、表裡如一,要減少自己私慾清靜為政。
*十九章系後學者借老子之名攻擊儒家之語,屬於竄入,故按楚簡本重新梳理,正本清源。
2、南懷瑾《老子他說》
(1)「王」「賊」並列的爛賬
由這一章的反證,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後代所說的反對仁義、反對孝慈。他只是指出當時社會不對勁的地方,希望當時的人慎重處理,將之歸導於正途。實際上老子、孔子都是同一精神,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老子對那個時代,深深感到痛苦和不滿,因此便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人們如果不賣弄聰明才智,本來還會有和平安靜的生活,卻被一些標榜聖人、標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攪亂了。
仁義的道理也是一樣,那時不只是孔子提倡,孔子綜合了仁義畝模的精華,傳給後代。在春秋、戰國時候,各國之間,相互爭戰,彼此攻城掠地,都以仁義的美名作口號。等於一些極權政體,也是標榜民主、標榜自由及人權。他們所謂人權,是你聽命於我的人權,我要你怎樣,你便乖乖地怎樣。
所以老子非常討厭,又主張「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社會上不需以仁義作宣傳口號,越是特別強調仁義,越是爾虞我詐,毛病百出。
(2)唯大英雄能本色
並且,人也需拋棄自己引以為傲的聰明——「巧」,拋棄自私自「利」的貪圖之心,那麼自然不會有盜賊作姦犯科。這是「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那麼,把這些絕聖棄智的觀念,歸納到怎樣的生命理想呢?——「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社會人類真能以此為生活的態度,天下自然太平。乃至個人擁有這種修養,一輩子便是最大的幸福。其實,這正是大聖人超凡脫俗的生命情操。
「見素」,「見」指見地,觀念、思想謂之見;「素」乃純潔、干凈。
而「抱朴」,「朴」是未經雕刻、質地優良的原始木頭。有些書用「璞」字,「璞」與「朴」通用,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外殼為璞。「朴」與「璞」,表面看來粗糙不顯眼,其實佳質深藏,光華內斂,一切本自天成,沒有後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我們的心地胸襟,應該隨時懷抱這種原始天然的樸素,以此態度來待人接物,處理事務。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道德經》一書中,聖人主要有兩種指謂。一個是指事天道之人,行不言之教的聖人。另一種是指無道之人,行偽巧之智的聖人。本句中的聖,是後一種。民利百倍,說明如果統治者不妄為,百姓依循天道而自然而然地生產生活,他們只會更富足,更加幸福。
(2)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禁絕這些人為的社會行為准則,讓百姓摒棄它們,這樣百姓就能恢復自己的淳樸天性,親愛自己的家人,這才是最純凈的親情,而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偽裝出來的親情。
(3)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而機巧滋生,則百姓被從天倫中拋了出來,去追逐更先進的機巧和私利,這是個沒有盡頭的事情。這樣迅族緩最後就會形成階級分化,競爭失敗的人,只能圖謀盜竊那些贏得競爭的人。《道德經》認為,可以的,只要百姓可以放棄追逐機巧和私利就行了。如何讓百姓放棄追逐呢?《道德經》給君王的方案是:絕棄那些機巧和私利,讓人們重新和自然融為一體。
(4)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三者。文,是指禮義之文。儒家以文隆禮,以禮隆人。以為文,把這三者立為禮義來教化百姓,不足以教化百姓。這樣做,會以文勝質,破壞百姓淳樸的本性。老子所批判的三者,實際上都是儒家所推崇的。
(5)故令有所屬。
令,有美好、美善之意。這里是指善為道者的意思。屬,從屬不離的意思。故令有所屬,所以善為道者,應該從屬不穗滑離於天道。
(6)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一個人,他的本性沒有被後天人為的思想熏染過,也沒有被後天的偽巧雕琢加工過。見素抱朴,回歸自己的自然本性為見素,抱一而不散,為抱朴。
君王不以文勝質,不離素樸。那麼百姓自然就會見素抱朴。見素抱朴,自然就會少私寡慾。在文質之辨中,質,並不是野蠻的意思,而是質朴天真的意思。
三、我之體悟——抱朴永續
這一章又出現了一個我們經常提及的概念「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現在在農業生態系統設計中,有一種概念叫做「朴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朴門這個詞雖然是音譯,但卻很有《道德經》里「抱朴」的意味。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翻譯者有意借用。
朴門永續設計的核心理念,也正是提倡通過效法自然的方式,在滿足人類的食物、能源、住所等各種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同時,彰顯出人與大自然的協調統一,開發出可持續的生活系統。
我自己是學環境保護的,現在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工作。不了解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人會以為,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可以讓環境變的更好,但實際並不是,環境保護只能防止環境變得更差,而環境治理也不過是將人們不需要的東西,集中收集起來,再運到另一個地方處理掉而已。而所謂的處理,也並不能讓這些污染物消失,物質是不滅的,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通過轉化,將它們對人類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且有些還可能是飲鴆止渴。所以,我們並沒有從真正意義上保護環境,而真正可以保護環境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回歸自然,降低消耗,少加工製造才能少製造污染——即所謂的「抱朴永續」!
⑵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一、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最完滿的東西好像有欠缺,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像是空虛的,但它的作用沒有窮盡。最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的,最精巧的東西好像是笨拙的,真正辯才高的人出語謹慎。運動可以克服寒冷,靜可以戰勝熱,(治天下的人)保持內心清靜才能將天下領上正道。
2、南懷瑾《老子他說》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我們宇宙的物理,大成功大圓滿的東西,天然都存在著相當的缺陷。不過,有一點缺陷的話,反而永遠不會壞;換一句話說,若求快一點圓滿,就快一點完蛋。
(2)「大盈若沖,其用無窮」,大盈就是大滿,真正的充滿,如瀑布一樣,不停地從山上流下來,天天都盈滿流動,這就是「沖」的作用。活的東西是永遠在流動的,所以其用無窮。
(3)「大直若屈」是說直線像是曲線的意思。懂了這個,就知道人生的道理。所謂的直,是把那個曲線切斷,然後人為地校定叫做直,這是假的直;真懂得的話,「屈」的道理就是直。
(4)「大巧若拙」,現在科學進步了,什麼東西都是電器化,越來越精細,當然不是古董。這些精巧的東西,用完了就必須丟掉;但是,真正好的東西,並不那樣巧妙,而是很笨拙的。
(5)「大辯若訥」,真正會講話的,就像是笨笨的那樣,好像一句話都講不出來
(6)「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能夠真正清凈,才能有無為的境界。反過來說,無為又是清凈的原則、道的原則;無為達到的境界就變成清凈,這就是「清靜為天下正」的道理。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成若缺,好像天道自成,跟聖人沒有什麼關系一樣。聖人虧己成道,至於無名無身,是謂若缺。其用不弊。弊,損害的意思,與利相反。道常足而不虧,所以用之不弊。
(2)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物之用皆有窮,因為萬物皆有始有終。唯有道之用,才能無窮,因為道無始也無終。故謂,其用不窮。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以人道觀之,道之正,屈人之情。唯有屈人,才能德正。天工神化才是真正的大巧,但是這種大巧卻是與人工相反,渾然天成。故謂,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是謂大辯若訥。
(4)躁勝寒,靜勝熱。
躁勝寒,躁,指人心如火;寒,指大道似水。人一旦被自己的心智和慾望所主宰,認為人是正的,人的造化是美的,人的說教是真理,那麼就會導致滅天喪道。如何才能以天勝人呢?在於守靜篤,水靜猶明,人靜則歸根復命。君王虛靜內守,才能復天之正,復神化之正,復天理之正。
(5)清靜為天下正。
君王虛靜內守,抱神守一,方得清靜。君王清靜,則滅人復天。天復,則天下正。故,有道之聖王,不以人正天下,而以天正天下。何以復天正天下?不以人滅天,而以天救人。
4、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說的是什麼?河上公解釋為:有道的君主,通常都有很大成就,他們能將國家治理得非常好,但他們卻對名譽、地位、金錢等一點兒都不重視,這種領導者看上去好像缺了點兒心眼,但是他們取得的豐功偉業卻不會有任何損壞、窮盡的時候。這叫「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河上公將「大盈」解釋為功德圓滿的君主、領導者,「若[插圖]」指尊貴而不驕傲,富裕而不奢侈。這些有德行的君主,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一直保持一種虛空、謙卑的狀態,正因為他們有這種德行,才會「其用不窮」,一直很好地領導下去。
(3)「大直如誳」是什麼意思?「直」是直接、比直的意思,「誳」同「屈」,指屈服、彎曲的狀態。老子說,真正筆直的道路,反而看起來好像彎彎曲曲的。
(4)「大巧如拙」的「拙」是笨拙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境界真正高到一定程度時,看起來會有點兒笨拙。
(5)「大贏如絀」的意思是,往往人生成功的人,看上去感覺好像是不足的、屈服的,沒有成功的光環。
(6)「躁勝寒」指躁會戰勝寒冷;「靜勝熱」指安靜能戰勝炎熱的狀態。「清靜可以為天下正」的「正」是規范的意思,這句話指清靜可以作為天下的規范、正道。
三、我之體悟——如何避免「中年油膩」
現在總聽到「中年油膩」一詞。雖然說不清楚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但確實一下就能感覺出來。這種「油膩」的狀態,不光出現在中年人中,我記得上大學時,就有人有這種狀態。只是這種狀態在中年人中比例比較高。
我一直在想,究竟有什麼特質就顯得比較油膩。上次看一篇帖子分析,頗為喜歡。帖子說油膩感主要源於自戀和自大的程度,一個人如果油膩,就很難再專注於事,再學習和進步了。如果用《道德經》的觀點來說,這種「油膩」,就是一個人過滿過盈的狀態。而真正厲害之人,一定不會出現這種「油膩」狀態,即使位居高位,成就卓越,也還是能保持一種「謙卑」狀態,始終能夠保持好奇心,保持學習狀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大成若缺」「大盈若沖」。
而如何保持這種狀態呢,清靜是很重要的,天天紛紛攘攘的,攀比心、虛榮心很難不被勾起。我們看到的最油膩的形象應該就是那些在酒桌上吞雲吐霧、誇誇其談的人了。所以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人只有保持清凈,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保持平靜才不會被各種慾望干擾,才能回歸到當下好好做事。
⑶ 《老子論道》20《道德經》第二十章
陳少毅 分享
第二十章、治國的措施和標准二
【原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ē),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乎仔粗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sì)母。
【意譯】
緊接上一章,老子講論證了治國的三個措施,這一章老子論述了治國的第四個措施。
治國的第四個措施
杜絕過去崇尚玩弄技巧、計謀學識的人,而崇尚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這樣人民才能做到放棄憂患的心。
(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這些措施呢?)
應諾服從的與呵斥抗拮的,相比較能有多大差別?
美麗的與丑惡的,相比較又能相差多少?
聖人(聖君)所畏避的,百姓就不能不畏避,百姓就是嘴上答應了,可是心裡也是不會服從中央統治的,這樣做不是很荒唐嗎?
(以下老子通過一個祭祀的場景給大家描繪被愚弄的百姓,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來說明自己的四個治國措施,對這兩章做了總結。)
眾百姓,就像是帝王祭祀時的祭品(豬、牛、馬),只有到每年春天祭祀大典時才能登上祭台。
(眾百姓還在高台享受的時候)唯獨我在眾人流中感覺不到多大心裡的快樂,就像一個嬰兒時的孩子,頹喪失意的找不到歸宿。
眾百姓都好像很快樂、很高興,而唯獨我為他們感覺到擔憂和遺憾。
我這顆愚人的心啊!總感覺(眾百姓)愚昧無知的樣子。
眾百姓好像自己感覺他們生活在光明之中,只有我感覺他們生活在黑暗的之中;眾百姓好像自己感覺他們生活的很明白、很清楚,只有我感覺他們生活的愚昧、渾噩。
眾百姓就像大海一樣波紋紆緩搖動的樣子,就像風一樣在天上漂泊起伏的樣子,永無止境。
眾百姓都好像自己有所作為,而只有我感覺他們像個愚昧頑鈍不靈活的鄙師。
我之所以有獨立於眾百姓的這種感覺,是因為我把眾百姓貴遵為生我養我的母親。(體現了老子崇高的愛民情懷)。
(這兩章老子總結出了四個治國的措施和標准,但是最後概括出治國的標准:以民為本,為民服務是最高標准)。
【感悟】
老子通過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兩章的論述,總結出四個治國措施和標准。
1、老子給君王總結出四個治國措施和標准:
四個治國措施:
(1)、杜絕過去崇尚的聖人,而崇尚品質高尚的人;
拋棄過去戚畢崇尚巧智(奸詐狡猾的慧智)的人,而崇尚那些勤勞智慧的人;
這樣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
(2)、杜絕過去崇尚仁者的人,而崇尚上德的人;
放棄過去崇尚義者的人,而崇尚有慈愛之心的人;
這樣人民將恢復孝慈的本性
(3)、杜絕過去崇尚技巧的人,而崇尚勤勞致富的人;
放棄過去崇尚只知道追求利益的人,而崇尚歲鎮知道感恩回報的人;
這樣社會上將不會有搶奪盜竊的賊人。
(4)、杜絕過去崇尚玩弄技巧計謀學識的人,而崇尚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
這樣人民才能做到放棄憂患的心。
四個治國標准:
恢復自然華麗,還原原始質朴;私心是否減少,慾望是否降低。
2、老子給君王總結出最高標准:以民為本,為民服務。
3、好的君王是把百姓當做自己的母親,而不是當做祭祀的豬狗,用完了就扔了。
4、體現了老子「以民為本」的為民思想。
5、告誡君王不要把百姓當做祭祀的豬狗,用完了就扔了。
6、體現了老子為民擔憂的心情:百姓被愚弄,自己還很高興,當時的百姓是多麼的愚昧。體現了老子的愛民情懷。
7、形成了老子「人性本善」的思想
老子根據「相對變化」的基本規律,和它的思想模型,分析善與惡這一對的兩個方面的發展變化過程,從出生開始,人都是善的,沒有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開始產生了慾望,為了滿足慾望開始了爭斗,由於爭斗逐漸形成了惡。從小到大,這一對的辯證關系,根據老子的思想模型,選擇小是上策,根據老子兩對的思想模型,選擇小善是上策,因此老子得出了「性本善」的思想。《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和老子的思想相同,這可能是老子的思想淵源。
8、通過這幾章的講解大家會發現,讀《道德經》一定要注意,老子那個年代的寫作方法是形象思維方式,就是只把要講的各種元素羅列進去,而沒有總結和結論。和我們現在的邏輯思維方式不同,當時的人可以看懂我們現代邏輯思維的人就很難讀懂。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老子要告訴我們什麼是水果,老子那時的方法是:蘋果、葡萄、芒果、哈密瓜。如果老子要告訴我們什麼是蔬菜,老子那時的方法是:黃瓜、芹菜、南瓜、西紅柿。我們現在的邏輯思維的人就不知到老子在說啥,但實際上老子講的清清楚楚。這就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差別。形象思維是給大家一幅圖畫,比如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讀完馬致遠的這首,你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一幅一幅的畫面,一幅一幅的動畫。這就是我們古代的思維方式。
9、對孩子的教育,要時刻注意培養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顆慈愛的心,這樣你的孩子才能走的遠
⑷ 翻譯和解讀《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標點斷句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字面翻譯
大道總是無為且無所不為。君王若能遵天守道,萬物就會自然演化,演化會引起慾望,自己就用沒有意義的樸素進行克制,有了沒有意培洞指義的樸素,慾望就會被克制。用寧靜克制慾望,天下就會自己變得穩定。
道理解析
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無欲之為,不貪之做。大道生養萬物和平息萬事都是作為,但卻沒有目的和沒有訴求,都是自然行為。優秀的君王與合格的家長都守大道,顫鍵都懂道配配理,都應無為;他們尊道而行,順勢而為,就能讓萬物按照大道的規范生長,按照自然的規律變化。人類都有意識,對客觀事物都有感覺,對萬事萬物就會產生好惡和利害的判斷,就會產生追求和抗拒的慾望,我們需要採取「名可名非常名」的思維,消除感覺中的意義和概念,從而剋制意念中的慾望。尊奉大道,學會並奉行無名和清凈的無為思想,做到無欲和無感的狀態,生活就會寧靜,社會就能平安。
宇宙沒有好壞,自然沒有利害,只有人類因為有意識,有感覺和有慾望,才會對客觀事物賦予意義,表明價值和判斷好壞。人性祈福,貪戀萬事如意,追求美好富貴,所以,大有作為,努力奮斗,結果造成糾紛,沖突和禍害;人道求存,渴望常存久在,謀求平靜安寧,所以無為不欲,順其自然,結果和平,安寧和平凡。
人性貪欲,但不可泯滅,因為也是客觀現實,也是天道所為,覺悟大道思想的價值在於一切要從客觀實際出發,而非主觀願望,採取順勢而為的態度,而非志在必得的心情,
應用場景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王應不治而無不治。管理公司或組織,要用道學和法治,而非理想和人治;應該制定寬泛的規則和有效的程序,讓日常業務處在自動運行狀態中和自然演化的過程中,也要讓每個環節,位置和事情的權力,利益和榮譽的程度空虛化,模糊化和樸素化,從而剋制慾望,減少人為,避免失誤。人生的富貴或貧賤不是大有作為成就的,而是天命所為,客觀決定的,公司的繁榮或衰敗不是奮斗拼搏實現的,而是客觀決定,環境導致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不能保證事業成功,但可避免人為災禍,奮力拚搏,大有作為也不能保證事業成功,但有可能招災惹禍。
⑸ 還原版《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有身與無身
還原版《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全文如下:
本章對應王弼本《道德經》第十三章。本章文本以楚簡《老子》為底本,殘字據帛書甲乙本補填,並參照《莊子·在宥》本章引文對帛書補文作了校訂。
本章的主題是闡述「有身」與「無身」兩種價值觀不同的社會意義。老子的「有身」與「無身」已抽象成了哲學概念,分別代表「自私」和「無私」,正如老子將「有名」與「無名」哲學化,分別代表「不公」與「公平」。「有身」與「無身」的社會意義差異,是通過「個人」與「天下」這對正反關系來揭示的。
因此,本章是「對立統一」原理之「對立面始終存在」的又一具體運用,涉及「有身」與「無身」、「個人」與「天下」兩組互相對立的關系。常人「有身」,而有無相生,故有「有身」者則必有「無身」者。「無身」者以天下為身,可得天下;「有身」者以身為天下,縱使得了天下也必將失去天下。
本章分三段,第一段闡述「有身」之人的特徵,第二段為轉折,從「有身」引出了「無身」,第三段闡述個人與天下的關系,揭示了「有身」與「無身」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意義。
人之所以寵辱若驚,是因為「有身」,正因為「有身」,才錯把「大患」當成了寶貝,追逐名利,以辱為榮,自取欺辱。人只有「無身」,才能以天下為己身,唯有如此才能治理好天下。反之,愛己身而不愛天下,即使原本擁有天下,也勢必失去天下。
老子本章的旨義歷來眾說紛紜,究其原因是人們對「有身」與「無身」的哲學內涵缺乏必要認識。「無身」是老子「聖人之說」的理論基礎,貫穿整部《道德經》,而「無身」的基礎又是「對立統一」原理。這是老子理論大的結構框架,把握了這一基本架構,本章的邏輯便一目瞭然。涉及本章的種種誤讀,完全無視「無身」的哲學內涵,而將本章老子的旨義解讀成了「貴身」,甚至把「貴身」當作是「貴天下」的前提, 南轅北轍 ,與老子思想背道而馳。
不明「物我關系」是「有身」之人的特徵
本章與上一章息息相關,概念上是上一章的拓展。開篇這一段,老子特別說明了什麼是「寵」,什麼又是「驚」,但卻偏偏未提何為「辱」,何又為「大患」。道理很簡單,因為老子在上一章中已對此作了詳細闡述。「辱」就是上一章所說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怠」之「辱」,「大患」就是上一章所說的「乏與亡孰病」之「病」。
上一章老子從本體論出發,闡明「物我關系」決定了「名」與「利」均為獨立於自我的外物。它們來去匆匆,並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名利終將棄我而去,「甚愛必大費,拘贓必伙亡」,此為「名利之辱」,被拋棄的羞辱。與名利敬而遠之,相安無事,相比得而復失,自取其辱,哪一個對我傷害更大?「乏與亡孰病?」當然,更大的傷害便是「大患」。
因此,這里的「辱」有確切的內涵,就是不知足,不知止,整日為名利忙忙碌碌。「寵辱」是動賓結構,「寵」是動詞,表示尊崇。「寵,為下也」就是老子對「寵」的注釋,「為下」就是將自己置於卑下的地位。換言之,人若為名利而活無異於將自己當成了名利的奴隸,是以辱為榮。這是老子對追逐名利獨特的詮釋,「追名逐利」就是「寵辱」,與常人的認知截然不同,也是導致人們誤讀本章的原因之一。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驚」指驚嚇。「之」代指「辱」,而非「寵」。「辱」即追名逐利,一旦得到了便欣喜若狂,生怕失去,一旦失去又備受打擊,擔心它再也回不來,總之是終日惶惶不安。老子稱這種因追逐名利而造成的持續驚嚇為「寵辱驚」,是終生無法消解的一種病態,所以又可稱之為「大患」。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此句前後兩者不是並列關系,而是主語與賓語的關系,意思是「人寵辱若驚就是貴大患若身。這里前後兩個「若」,詞性含義都不同,前一個「若」是連詞,作「而」解;後一個「若」是副詞,是好像的意思。」「貴」,表示看重、重視。「貴大患若身」,就是特愛把大患往自己身上扯,本來與自己無關,卻偏要引火燒身,自取其辱。「若身」,指本來不是自己的身體,卻偏要當成自己的身體。「若身」的前提是「有身」。
「人寵辱若驚」,各傳世本及帛書均作「寵辱若驚」,唯有楚簡《老子》清晰地寫有「人」字在前。這個「人」字指「常人」,常人「有身」,與「無身」之人形成對立。「人」字置於句首明確了這種對立關系。
從「有身」引出「無身」——老子的聖人呼之欲出
這里首先要對「謂」作一說明。「謂」通為,作為何解,而非稱謂之意。這段前後兩個問句,前句為問,後句為答,且是以反問句式在回答。但所答並非在解釋「什麼是大患」,而是「為什麼會有大患」。由此反推,問句必然是在問「為什麼會有貴大患若身」。
這一段是轉折,老子從「有身」引出了「無身」的概念。
「無身」是老子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對老子「聖人」的具體寫照。這里老子雖然還沒有引進「聖人」的概念,但「無身」背後的理論基礎正是所謂的「聖人不自生」。
「聖人不自生」是對立統一的產物。聖人和百姓是社會的一體兩面,社會就像一台碩大無比的機器,由無數個功能部件組成,各盡所能,相輔相成。百姓勤勞勇敢,但卻缺乏一些必要的知識和能力。聖人掌握了普通百姓所無法掌握的知識,剛好填補了百姓在能力上的這一空缺。這叫難易相成,社會這台機器因此而能正常運轉。所以,聖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天下百姓補缺的,這是道賦予聖人以特殊使命。
同理,「對立統一」原理決定了,有「有身」就必然有「無身」。「無身」者自然心中無我,無私無欲,想的是百姓,為的是天下。許多人對此不接受,認為人都是自私的,無私是一種空想。這是對老子的「對立統一」原理缺乏認識。
老子並不排斥自私。常人是「有身」的,「有身」必有私,故百姓可以是自私的,眼中只有一畝三分地,盤算的只是柴米油鹽。正因如此,純粹由百姓組成的社會必然是缺失的,而這種缺失恰恰需要聖人來彌補。沒有聖人的社會不健全,聖人不可或缺。
及,楚簡作「﨤」,「﨤」通「及」,等到的意思。又,楚簡作「或」,楚人用法,「或」是「又」,「又」是「有」。
個人與天下的關系——「有身」與「無身」導致截然相反的命運
這一段前後兩句正是「有身」與「無身」的對比。「愛以身為天下」是「有身」,是將自身當作天下來愛,換言之就是愛己不愛天下。「貴以身於為天下」是「無身」,是將自身用於「為天下」,自己不復存在,全部身心均融入了成就天下的千秋大業之中。
這里涉及了兩種句式結構,「以xx於xx」和「以xx為xx」,一字之差,意思干好顛倒。「以身於為天下」是以「為天下」取代「身」,「於」作「用於」解;而「以身為天下」是以「身」取代「天下」,「為」作「當作」解,兩者都是置換關系,但方向完全相反,是彼此對立的句型。
「貴以身於為天下,若可以宅天下矣。」意思是「把治理天下當作自己身體一樣重要,傾注了全部心血,這樣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為天下」即治理天下,「為」,治理。若,代詞,如此。「宅天下」,即「舍天下」,是寄託天下的意思。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矣。」意思是「把愛自身當作愛天下,愛己不愛天下,這樣的人即使執掌了天下,也會失去天下。」「去」,失去。這是老子在暗喻當時的周天子,身為執掌天下的君王,本應以天下為懷,但卻偏偏愛自身不愛天下,其結果必然要失去天下。
宅,楚簡作「厇」,是「宅」的異體字。去,楚簡作「迲」,是「去」的異體字。
這兩句,王弼本作「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從句式上看,王本是將「貴身」、「愛身」當作了天下,導致文義混亂,上文提出了「無身」的概念,這里又強調「貴身」、「愛身」,由此產生了各種指鹿為馬的所謂自圓其說,細究都無法經受邏輯的拷問。帛書甲乙本「貴以身於為天下」作「故貴為身於為天下」,「以」改成了「為」,由此產生了「為身」先於「為天下」的解讀,與上述「貴身」說遙相呼應。而楚簡《老子》則缺句首「貴以身於」四字,無法直接判斷孰是孰非。好在《莊子·在宥》引用了老子這段話:「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 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莊子的第二句在「為天下」前加了個「於」字,與之相應,「有身」變成了「無身」,於是上下兩句只談「無身」,不談「有身」,但邏輯和義理均與老義相契合。
當今全球化浪潮下的「有身」與「無身」之爭
當今的天下,已不再是九州大地,而是五大洲四大洋。天下的內涵雖然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決定天下之主的標准卻始終不變。「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的「有身」是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自身的利益取代了天下共同的利益,愛己不愛天下。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歐洲殖民主義的興起,到如今的國際霸凌主義猖獗,公開兜售某國第一的國際關系准則,「有身」至始至終貫穿其中。從早期的販賣黑奴,鴉片輸出,到如今的金融掠奪,武力顛覆,都是「愛以身為天下」的具體寫照。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這個「去」字,如今正在從醞釀演變為現實。不堪凌辱的弱國小國呼喚著「無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撲面而來,人類歷史正在翻開全新的一頁。
作為老子思想的發源地,東方古老文明的傳承者,今天的中國正在向世人展示一條不一樣的全球化道路。公平公正,共同發展,優勢互補,以強扶弱。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構建起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清晰戰略。這一戰略,正通過一帶一路,歐亞非一體化有序推進,不斷深入。
古希臘文明璀璨絢麗,但雅典民主孕育出來的對內民主,對外奴役,卻在西方價值體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卻將財富平等拒之門外,以至於今天的美國每一次金融危機之後,政府的巨額救贖反倒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財富集中度不斷上升,利益集團不斷蠶食中產階級。事實表明,財富不平等前提下的自由競爭,只能使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不可能走向亞當·斯密的社會均衡。既然如此,為什麼一個不一樣的財富所有制和分配製度不值得人類社會去探索,去創造呢?
對內民主,對外奴役,表現在文化價值認同上就是文明有優劣之別,於是乎一種文明試圖征服另一種文明。反其道而行之,上海合作組織打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大旗,融合了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在內的多元文明,吸取了古希臘民主制度的精華,國家不分大小,輪流主政,共同協商,決定地區的發展與平衡,正在從一個早期的聯合反恐合作平台,逐步壯大成一個新型的跨文明,跨政治制度的政治經濟外交全方位合作平台。
「公平公正」是老子思想的基石,也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觀,不同文明需要在平等合作中不斷融合。在新型國際關系中,「無身」就是不倚強凌弱,不以本國利益傷害他國利益,不以自身文明徵服異己文明,「貴以身於為天下,若可以宅天下矣。」老子的智慧在今天並不過時,相反,正煥發出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本章勘正說明
此句唯楚簡《老子》句首有「人」字,其他版本均無。「人」字起到「有身」與「無身」対舉的作用,上文已說明,這里不重復。
各版本之間另一最大的差異就是「驚」字的寫法。「驚」,帛書甲乙本作「驚」,漢簡本作「左馬右敬」,當為「驚」的異體字。唯楚簡寫法罕見,作「上雙目下縈省」。此字流行的解讀為「從糸從賏」,隸定為「纓」,通「攖」,讀作「驚」。唯裘錫圭與眾不同,將此字釋讀為「從雙目從縈省」,讀作「榮」。裘對此字的構造解讀無誤,上為「雙目」而非「賏」,但讀作「榮」亦屬臆測,沒有文獻依據。「上雙目下縈省」從造字上也可有其他釋義,「雙目」象徵瞪大的雙眼,「縈」代表眼中射出的光芒,可作驚訝解。還原版取「上雙目下縈省」讀作「驚」。
楚簡《老子》中的「驚」,從雙目從縈省
「何謂寵辱?」楚簡本同漢簡本、河上公本、范應元本作「何謂寵辱」,其他版本均作「何謂寵辱若驚」。幾個早期版本均無「若驚」二字,二字脫漏的可能性也因此減小。從文義上看,楚簡本體現的是老子先釋「寵辱」,再釋「驚」,邏輯合理,文脈順暢。故還原版從楚簡本。
「寵,為下也」,河上公本作「寵為上,辱為下」(宋本又作「辱為下」),其他版本多作「寵為下」。據老子義理分析,「寵為下」是,「辱為下」非。還原版取「寵,為下也。」
「是謂寵辱驚」,除楚簡老子外,其他版本均作「是謂寵辱若驚」。楚簡本無「若」字,但在「寵辱」後有一斷句附「一橫」。有觀點認為「一橫」為重字元,代表「辱」,讀作「若」。這種解讀不免荒唐。還原版視「一橫」為後人誤添,當「寵辱驚」連讀,義為「寵辱之驚」。
此段各版本差異主要在最後四字。楚簡本只留「或患」二字,後字殘,目測當有六字。「或」讀作「又」。傳世本多作「吾有何患」,帛書甲本作「有和梡」,帛書乙本作「有和患」,「梡」當讀作「患」。因楚簡本共殘六字,補全下文四字,此句最有兩字當為「大患」而非「患」一個字。
此段文字,其他版本在「貴」前多一「故」字,當系後人誤讀而添加。「故」用於此導致上下文邏輯錯亂,還原版將其刪除。
首句楚簡本殘起始四字。帛書甲本作「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辶石)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帛書乙本「(辶石)」作「橐(tuó)」,這兩個字皆通「托」。「女」讀作「如」,則句末當為問號「?」,變肯定為否定,文義與楚簡相通,表示「愛以身為天下,則不可以寄天下」。只是首句的「為身」與「以身」差異顯著,上文亦作說明,這里不重復。
附:王弼本《道德經》第十三章:
⑹ 老子的話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怎麼理解
這句話的含義是,所以聖人說:「承受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受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78章,原文如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沒有人能實行。所以聖人這樣說:「承受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受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6)道德經君王擴展閱讀: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⑺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一、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天下有道,善跑的馬退還給農夫用來耕田;天下無道,所有的馬用來征戰甚至母馬都要在疆場生小馬。禍患沒有大於不知足的了,罪過沒有大於什麼都想佔有的了。所以知足的滿足,才是長久的滿足。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真正太平的時候,馬閑放著沒有用,因為不必訓練戰馬了,這時馬便像糞土一樣沒有價值;等到天下無道的時候,又要訓練戰馬。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以老子的歷史哲學觀點看人類,在天下無道的時候,人類的慾望不能停止,所以戰馬又要活動了。「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類最大的罪惡就是想佔有,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類社會真正和平,必須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夠知足。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有道,萬物和平,各正其命。天下無戰事,馬用在了農事上,而不是用在戰事上。這是走馬以糞的意思。
戎馬生於郊。天下無道,導致天下大亂,戰亂頻仍,馬就會被用在戰事上。是為戎馬生於郊。
(2)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天下有道,說明君王有功。天下無道,則說明君王有罪,而且是大罪。君王為什麼會逆天而為、德不合天呢?因為他最開始貪戀聖人之名,接著貪戀王位之尊,進而貪戀財貨之豐。君王守道,與道為一,抱神以靜,本為無欲。可欲,則說明離道。
禍,害也,神不福也。君王做了禍國殃民的事,關鍵在於他為政以人,以人害天。為什麼他會這樣呢?因為他不知道,道才是大盈大足;以物為事,則總是處在道的匱乏狀態。道越虧,則愛愈甚。愛愈甚,則愈不知足。
(3)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能夠體會通達大道,是謂知足。失道妄為,並以妄為常,是謂不知足。體知道之足全,並能抱道不離,這便是知足之足。能做到知足之足,那麼天下就會恆常有道,君王天德常足。唯天德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4、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當「天下有道」的時候,領導者的心思都在國家生產上,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讓老百姓富起來,這時候老百姓都安於生產,馬都在耕地。「而「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指領導者為了野心、地位,將資源浪費在了擴張上,沒有把自己該做的事認真做好
(2)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罪莫大於可欲」,指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沒有比慾望特別強烈的罪過更大的了。「可」實際也是「甚」的意思,「甚欲」是非常嚴重的慾望、非常強的慾望。「禍莫大於不知足」,指沒有比領導者不知足更嚴重的禍害了。「咎莫憯於欲得」的「憯」字通「慘」,這句話是說,犯的錯誤沒有比總想得到更慘痛的了。這幾句話強調的核心是:您總想得到,總是不知足,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3)老子說「故知足之足,恆足矣」,是在說「知足」的狀態,「足」是富足的意思。
我們總在衡量做事帶來的結果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只有我們不再衡量它,才能做得更好、更輕松,這是一種非常從容的人生狀態,希望我們都能進入這種 狀態。
三、我之體悟——孩子自殺,罪在誰?
今天群里在討論經濟學家宋清輝兒子自殺的事情,宋認為孩子自殺是因為學校給的壓力大,當然眾網友認為是父母教育的問題。但無論是誰的問題,這樣的事情實在令人感到惋惜不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壓力大到如此程度,難道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嗎?難道孩子沒有抗議過嗎?難道學習比孩子的生命還重要嗎?能放棄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如果家長不是期望太高,又怎麼會在明知道孩子壓力大的情況下還繼續施壓呢?如果老師不是眼睛只盯著結果,又怎麼會看不到每個孩子的狀況呢?如果不是社會價值觀不是那麼急功近利,
所以老子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罪在誰?罪在慾望,罪在不知足,罪在總想得到和佔有!
⑻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1、道生化萬物,德蓄養萬物,讓萬物生長和學習,讓萬物長成和繁榮,養育和保護萬物。世間萬物都尊重道而珍愛德,是一種自然的表現。孕化萬物而不擁有,成就萬物而不居功,引導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道德。
2、道為本,生萬物。德為表,養萬物。「道德」二字,一不為宣揚什麼高尚情操,二不是掩蓋虛偽做作,而是與每個人的人生息息相關。「道」通俗的講是 蘊含於萬事萬物中,並左右萬事萬物演變發展的客觀規律。「德」則是人們根據掌握的客觀規律,在行為上的具體體現。正所謂「內悟道,而外顯德」。與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有所區別,與掩蓋卑鄙下作的遮羞布不可同日而語。既不可高舉「道德」大旗頤氣指使他人,也不可站在自以為是的「道德」制高點鄙視別人。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1、道是本體,看不見也摸不著,真正地發揮作用,得有德這個用體,幫助讓我們清楚地認識道、感受到道,享用道的無限妙用,進而「守道」,守住根本,一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人感受外事外物的器官稱為「兌」,如眼睛看,耳朵聽,嘴巴吃,鼻子聞……好看的、好吃的、好聽的和好聞的,不停地向外追求,心中有太多的慾望和雜念干擾,使心靈受到束縛,無法回歸清凈自然的大道中去,一如關在狹窄的空間,看到的是一小片天空,無法了解世界的全部,無法看清萬物的起始。
3、從事物的客觀立場來觀察世界的本質,不以自身的感受和觀點來認識和判斷世界,否則就會極端片面,主觀盲目,產生自負的心理,招來了不少的災禍,站在事物的立場去看待事物,就像站在山頂看山谷一樣。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1、大道平坦又一望無際,如若不持久,容易喪失信心,或急功近利。本章「大道甚夷」,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夷」既有平坦之義,又有看不見之義,找捷徑抄近道近乎近乎人情,卻非天道。作為旗幟標桿的統治者做示範榜樣作用,具體實踐實施時,要把方問,盯緊目標,大道雖像蛇蟲爬行一樣彎彎曲曲,也無所畏懼。
2、統治者修建宮殿,朝政腐敗;連年征戰,田地荒蕪;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君王生活奢侈,耀武揚威,搜刮財富,這就是老子說的強盜行為,非道哉。一如世俗之人,內心荒蕪,肚裡空虛,外表花枝招展,珠光寶氣,貪圖口腹之慾,追求過多財富,裝飾外表換取別人的尊敬,掩蓋內心的空虛,這是脫離大道的表現,非道哉。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就是善道貴德,守住生命的原則,保住精神的輜重,穩固人生的根基,心中有確定性之光,始終如一,終生不離,面對現實困惑與不確定時,不至於迷失、動搖或停滯不前。
2、建德就是修德,修身。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開始。修德是建立自我與為人處世的出發點。個人趨向本真完善;家庭蔭余興旺;鄉里民風淳樸;邦國泰民安;天下德廣博而豐厚;代代綿延,成其久遠,子孫以祭祀不絕。
3、設身處地去理解別人,約束自己不壓制別人。我們通常都會不自覺地試著改變別的東西,而不是改變我們自己。我們都會試著讓自己以外的東西變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讓我們自己變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話,也就不可能讓任何東西恰如其分。
3、我們應由內而外的順序,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每個人都並非那麼與眾不同,個性也並非那麼密不透風。觀察、認識、理解他人,是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有助於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指責、評價他人,甚或想去改變他人,自覺或不自覺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強化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匱乏用「觀」來代替指責與評價,在「觀」中建立與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合作共處、相依相存。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1、初生的嬰兒之所以生命力強大,就是因為他還處於無為的狀態之中。這種狀態是身體里的中和之氣充足的象徵,老子稱這種狀態為理想的生存狀態。這種狀態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擁有的,只有潛心修煉大道,使自己的行為合乎大道,才能到達最佳。
2、人在赤子階段,無知無欲無求,不會傷害任何事物,也不會遭到任何事物的傷害,處於安全之中。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產生了私慾,甚至變得貪婪,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患得患失。事物發展到強壯階段,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氣之道,就會漸漸走向衰亡,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個度,要適可而止。
3、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點,如果我們不能糾正自己的缺點,不剋制自己的慾望,就會變得驕縱、暴躁起來,而唯獨缺少了與生俱來的和氣。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1、內在修道,外在修德。對內管住五官,抵制誘惑,魚躍龍門,潛龍在海,保持本色。對他人不講親疏,不求厲害,不分貴賤,用發展眼光看人識人,也許此時是學霸以後會是人渣,也許此時是學渣以後會是CEO。
2、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出身,或教育良好,或經濟富有,或關系復雜,或自卑內斂,大家也應該和光同塵,不做另類,不格格不入。
3、謹慎擇友。要和勝己者,盛德者,有趣味者,能吃虧者,能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做朋友;不與志不同者,諛人者,顛倒是非者,落井下石者,好佔便宜者,德薄者,忘恩負義者做朋友。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1、治國、用兵、取天下的政治主張。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奇正雙修,奇正相生。就如我們現在的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高考的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更趨向於綜合性,甚至不乏藝術修養。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都很重要。就像我們日常生活,既需兼顧工作業務,還要搞好業餘生活,事業固然重要,家庭還要照顧好,也得有良好的社會關系。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1、福禍相依,相伏,相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如《駱駝祥子》。福禍是一對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可以相互轉化,我們要做到顧此顧彼,還有知己知彼。
2、君子如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以玉比德,玉有「九德」:仁,知,義,行,潔,勇,精,容,辭。謙謙君子猶如「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為人處世要外圓內方,有稜角懂得迂迴,直率又不放肆,光芒內斂又不張揚炫耀。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1、嗇術之益。就如雷鋒所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自多,自見,自誇,自耀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嗇」是指節約精力,少浪費才華,做正事,做大事。這個吝嗇不是吝嗇錢財物,而是吝嗇精氣神,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不浪費體能和才華。
《道德經》第六十章
1、廚事喻國是。治國之術要抓大放小,管理天下,治理百姓不多擾,百姓自生自化,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妖異鬼怪、神人、聖人都不會傷人,才能天坤地寧,和平共處。
⑼ 道德經第三節 古代君王與《道德經》
道德經對中國歷史有什麼影響?
大家會覺得老百姓讀不懂《道德經》,基本就不想讓老百姓讀懂,怎麼對中國歷史產生影響,因為它是在針對精英在講話。
歷史上君王跟《道德經》的關系,有四個人是非常明確的。一個是劉邦,司馬遷寫的高祖本紀,劉邦的所作所為都是非常《道德經》化的,行為風范,政策導向就是道德經式的。比如入關之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背後說明了政府的職能:保護生命權,保護財產權,秩序保護者。沒想領導人民往前進,不管思想,不搞教化,不做領導,不是統帥,而是秩序服務員,保護安全。經濟,貿易,教育都沒有干預,老百姓的空間特別大,製作錢幣都可以老百姓自己干。
西漢的文景之治,漢文帝明確地按照黃老之治,漢文帝漢景帝按照道德經來治國的。評判歷史上誰偉大,誰不偉大,評判標准不一樣,如果從人民安居樂業,對生命最有意義的角度,不死人,不傷人,生活非常好,安全,繁榮,如果從這個角度,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家治理者就是漢文帝。道德經叫「益生曰祥」,一切行為都要考慮到對生命的祝佑,,有益於生命國家、生命才吉祥。
漢武帝就非常糟糕了,差不多把全國鬧死一半人,所以就稱不上偉大了,是邪惡了,標准不一樣、通常說偉大,容易說殺人的人偉大,好征伐,背後就是生命的傷害。其實標准不一樣。
唐太宗,特殊,漢化的北方蠻族,在中原認祖,他說自己姓李,把自己封為老子的後代,道家地位就很高。讓魏徵領銜,全中國能找到的散在民間的《道德經》的版本,都收到朝廷,研究編出了傅奕本的《道德經》,學術負責人是傅奕。帶著學生研究,比王弼本更早,改動少。
《貞觀政要》講國家能夠興盛,依賴無為之功,政府不折騰,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國家就繁榮了。道第一,釋第二,孔第三,唐高宗到唐太宗就是這么排的。
盛世就是因為小政府,大社會,政府就是管控秩序,其他都不管。
四個皇帝,自己親自注了《道德經》,朱元璋自己注了《道德經》,頒布朝臣學習,注本還留下來了。順治皇帝也注了道德經,留下來了。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比較明哲的開國皇帝,都比較喜歡道德經,以道德經為執政理念的基礎。所謂盛世,就是有四五十年不折騰,就很好了。
漢朝為什麼好?從劉邦呂後到文帝景帝連續四任都是無為而治,唐朝唐太宗執政時間長,無為而治就帶來盛世,明朝管的很兇,是管官很兇,不折騰老百姓,盛世的哲學基礎,好的開過君主容易奉行的執政理念。
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華文明放到全世界比較。楊鵬老師的學術:中國傳統文化與基督教,猶太教的比較,兼有與古希臘哲學的比較,把中國文化放在全人類的思想版圖上的,地位最高的就是《道德經》。西方人看中國人,水平最高的就是《道德經》了,西方人看中國,水平最高的,思想水準最高的就是老子,
哈佛大學,教師詹姆士教領導力學,服務領導力學,第一堂課就是道德經,基本的理念就是從道德經來的。
美國1968年最有名的搖滾樂團,披頭士的聖經《內在之光》,唱的是《道德經》47章。一代人都會唱,喬布斯和里根都是在那個影響下長大的。
楊鵬老師在哈佛大學,有兩門跟老子有關的課程,中國政治思想史,亞洲政治思想史,講道德經的部分,課堂上就會放《內在之光》這首歌,同學們都很喜歡,都會唱,已經進入流行文化。
1988年裡根,講自己的執政理念,治大國若烹小鮮,別折騰
當代著名思想家,海德格爾,參加了《道德經》的翻譯,翻譯成德文。自由主義經濟學代表人物哈耶克,自由主義經濟學從亞當斯密到弗里德曼到哈耶克,得了1974年的經濟學諾貝爾獎,他有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自發秩序,我們看到的秩序好像都是規定的秩序。更重要的自發秩序,就好像市場秩序的形成,是自發形成的,並不是政府決定的。他說自發秩序是最美好的,最繁榮和諧的。他用自發秩序構建整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影響非常大。成立了朝聖山學社,向全球的精英進行教育,教育可以針對不同人群,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教育精英,精英會去執政和制定國家相關的政策。1966年朝聖山學社在日本東京開會,哈耶克總結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思想放在《老子》上面了,老子的57章,自發秩序的理論就是老子說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強調了老子對自然秩序的發現,在這個基礎上建構的經濟學理論。
楊鵬老師做對比研究,古希臘哲學最著名的著作《理想國》,柏拉圖,整個思維都是控制,哲學王按照計劃經濟,計劃婚姻,控制整個社會。柏拉圖認為秩序是哲學王發現了理念世界的規則,然後運用到現實社會中管控出來的。秩序來源於管控,
老子是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發現自然秩序的人,第一個對自發秩序對自然秩序有深度理解的人。這就是說為什麼西方人比較推崇他,覺得太厲害了。中國思想史能夠給人類思想史有所補充的,帶來新意的,會被別人一旦認識以後,會感慨的,那就是老子對自然之道的發現,對自發秩序的發現。輾轉對西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包括法國早期的重農學派,甚至自由主義經濟學,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不一定是因為老子得到的啟示。從思想脈絡上來說,他們都發現了不需要政治權利去管控而能夠自發成型的秩序,希望以這個自發秩序為中心,來建立一個更繁榮和諧的世界。老子在人類思想史上,是自然秩序自發秩序最早的發現者和最早的表達者,地位很高。
⑽ 老子《道德經》中的「王」是一個什麼樣的哲學概念
就我個人淺見,這就像《大學》中講的:只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君王只有通過內在道德修養的修持,以符合天地之道(如《老子》第三十九章講的「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貞」)才能做到「容」、「公」。如《中庸》中講得「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日月承載、覆蓋、光照萬物都是"大公"的、「無私」的、無所不容的)這樣才可以稱王,做天下的君主。「王」,讀第四聲去聲,是動詞稱王的意思。老子是希望恢復唐虞堯舜時的「公天下」的盛景,而不是像夏代以後的「家天下」,每次政權的交疊都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決。只有符合天地的「容」「公」之道,才是真正的「王大」,這就是《易經》講的「天地人」三才,也是天人合一之道!希望可以幫到你!
最後提點建議:孔孟、老莊乃至佛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可以相互印證,相通相釋,你如果只讀《老子》其他家的都沒有涉獵,除非你的慧根很高,不然是很難讀懂《老子》的。中國傳統文化沒有跳出儒、釋、道三家,這三家也是中國文化的最好的代表。希望你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