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論文2000字

法治論文2000字

發布時間: 2023-05-23 18:44:16

法治建設論文

制約我國法治建設前進的因素初探默認分類 作者:羅洪印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傳統的文明古國,曾經的輝煌文明造就了我們這個優秀而偉大的民族。在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中華民族也正在不斷創造著人類的輝煌歷史。這其中就包含了我們的法治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當然,法治建設在其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遇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和干擾。本文將就此問題做一個初步的探討。 從中國目前法治建設的基本現狀來看,我們感覺有以下幾大因素嚴重製約了中國法治建設的進行: 第一、我國的司法不夠獨立,各級共產黨的機關和行政的司法的干預過大。除全國人大在立法方面較為獨立之外,各級司法機關均被置於黨委和政府的控制之下。這些司法機關的財務、人事等方面的權力都掌控在地方黨委和行政的手中。因此在涉及國家機關和黨政要人違法時,這些機構在行使職權時常常感覺阻力巨大,甚至工作人員都不敢涉足。這樣就造成了地方黨政部分的法律盲區,我們國家在市場經濟時代出現的諸多腐敗案件,制度的根源也就在此。 第二、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使司法公正的天平無法實現真正的平衡。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在實際的司法過程中,廣大的貧困階層最需要法律的保護和幫助,由於經濟的因數,他們無法支付高昂的訴訟費用而被迫選擇忍受傷害和侵犯。當這種忍受達到一定限度時候,他們會為採取一些極端的手段來解決侵犯和傷害,從而成為法律懲罰的對象。因此,法律對他們來說就成一種專制的工具。從這一角度來說,法律實施過程中根本談不上「平等」。 第三、中國傳統的法文化嚴重製約我國法治現代化的進程。我們國家有5000年的文明,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對國民的影響巨大。在處理日常的法律關系或相關問題時,我們常常習慣於 「私了」、「算了」,這樣的行為模式一方面使個人的合法權利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由於大多數人的讓度,使得公共利益的維護和自覺遵守無從實現。因此在我們國家經常出現公共權利受到侵犯而無人出面制止,大家都憤憤不平但又都選擇忍氣吞聲。 以上我從法律制度、社會經濟和文化三個大的方面分析了我國法治建設面臨的挑戰,當然,中國法治建設的發展,決不僅僅受這些因素的制約。挑戰就在眼前,當我們正確的把握和認識了挑戰,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國的法治建設比較實現長足進步和發展。

⑵ 淺析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

建設法治化國家,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試談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
摘 要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改革已深入我國各個領域,法治建設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創造更加安定和諧的社會局面已經刻不容緩。本文主要論述法治建設在中國的形成歷史與發展,以及它的現實意義。

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政治 報告 ,首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中央領導人把依法治國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此後我國開始走上了法治建設的道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當中,法治建設始終走在最前沿,有了法治的保駕護航才能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 文化 建設提供穩定的環境保障。中國近代的法治建設之路可以說是在曲折中逐步走向成熟,它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法治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法治是一種社會狀態,是使個人權利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國家權利能夠得到有效制約的一種平衡狀態。我們在理解法治的時候要把個人權利的保障和控制國家權力結合起來,而不能一分為二。各國的法治總是由各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並與之相適應的。法治建設就是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法治建設它是一種國家制度,是確立一國階級統治關系的基本制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成果。中國的法治建設是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法治建設保障的主體是人民的各項合法權利,通過立法、司法、執法維護人民的利益。

二、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

法治建設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歷史車輪的邁進,從封建社會的人治,到如今改革開放的依法治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已經日趨完善。法治說到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象徵,是保證社會和諧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它的根本目標就在於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公平正義恰恰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一個進步的社會,它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公平正義,就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文明。

法治建設是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保障社會各項事務都能在安定有序的環境下運行,是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基石,社會主義國家的安定團結需要法治的維護。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治建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縱觀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史,不難發現輕視法治建設對治國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值得我們反省的例子比如蘇聯的肅反文化,而在我國輕視法治也曾經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是我國忽視法治建設的典型。這兩次重大錯誤的發生,都是背離了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

新社會我國的法治建設又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報告論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明確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並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同時報告還首次提出了“法治思維”。“法治思維”要求我們對工作方式思想思維進行轉變,宣揚法律精神,捍衛法律原則,將依法行事貫徹實施。可以說這對司法體制改革和司法機關獨立司法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這是培根的 名言 ,相信我們並不陌生。我們要追求公平公正善於運用法治建設國家,運用法律維護社會秩序,在人的能動力作用下將法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同時將法治建設進行到底,用法律進行社會管理,調節社會關系,用法律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回顧我國的法治建設之路,是漫長而曲折的,但是前途卻是光明的。從過去的人治到現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國,開創了一片嶄新的局面,在中央集體領導人的帶領下,相信我國的法治建設將會走上更加輝煌的道路。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論文:《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及其建設》
【內容提要】 本文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徵出發,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初步分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文化 建設途徑

法治作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治國理政方式,它不僅是有形的制度,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實處、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於社會進步與社會和諧,從根本上取決於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為支撐。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誠信和人權等為主要 思維方式 和行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規范性。因此,弘揚法治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徵

我國著名法學家龔瑞祥教授指出:“所謂‘法治’,不僅僅是指‘以法治國’,還包含著用於法治的法律必須遵循的原則,如‘公正原則’、‘平等原則’、‘維護人的尊嚴的原則’等。也就是說,法律是確定的、公認的理想,而非我們通常所稱的‘長官意志’。法治高於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檢驗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文化體系是一種以“正義”為價值取向的、以西 方法 治文化為範式的、以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顯型結構層面上表現為:制定良好的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完備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完善的法律組織和法律設施;嚴格的執法和司法程序。在隱型結構層面上主要表現為社會主體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較強的民主意識、正義觀念和權利觀念;法律的權威至上觀念、依法辦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種內容結構和諧統一的法治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政治,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本質所在。而圍繞這一本質展開的各項條件、 措施 和效果,即以法治為特徵的物質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則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具體要求和現實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生成屬於一種“後發混合式”的模式。從其生成的動力來講既有外在動力也有內在動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賴於中國社會的內在力量,這些內在力量就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 教育 和社會主體需求的轉向等社會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來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別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這種刺激表現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其獨特性。

1. 民族性。中國傳統法治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傳統積淀的產物,經世代相傳而取得了穩固的地位,形成一種“超穩定形態”,即使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它也會堅守自己的陣地,至今仍在影響著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法律觀念、法律情感以及行為模式,並已內化為中華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行為模式的選擇。

2. 現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現代性表現在它能與當代的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伴相生,是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市場經濟呼喚法治文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之相適應,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對法治文化也產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響,法治文化以市場經濟為根據,進行理論創新,以一種新的形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3. 開放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開放性表現在它從不固步自封,善於吸收人類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別表現在對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論的移植和借鑒上。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法律趨同化現象的出現,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將互相融合並存,整個人類社會都將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時代性。建設法治文化,不僅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防止權力異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切權力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以人民當家作主為邏輯起點,強調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求權力服從於憲法和法律,並使權力始終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軌道上運行。同時,法治文化在為監督與制約國家權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時,也通過合理借鑒國外的先進制度並結合中國實踐進行制度創新,從而為權力的有效監督與制約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歷史時期,僅僅注重對權力進行制約是不夠的。因此,構建法治文化同時還要保障權力的有效行使。權力具有客觀性,只要將權力運用好,就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但怎樣用好權,從而使權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須有賴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引導。法治文化要求國家機關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權力,不越權、不濫權、不惜權,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職責。同時,法治文化還要求國家機關必須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力。程序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也包括維護程序法的權威。因此,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程序行使權力,從而不僅實現正義,而且以看得見的形式實現正義,同時提高權力運行的效率,更有效地為人民謀利益。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

任何社會建設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和諧社會建設也離不開必要的文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之一,可以在多重意義上滿足和諧社會的內在需要。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須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使整個社會的成員充滿活力。整個社會成員要充滿活力,要求每個成員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護,以及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都需要法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過它的這些作用,為社會的和諧提供最生動、最富有生機的力量。和諧社會要謀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規則的基礎上,無規則便無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規則是最明確、最具有外在強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維護社會安定有序上有著它不同於道德、傳統、習慣的獨特作用。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法治在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諧社會要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沒有法治文化作為基礎是斷不可能的。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

黨的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中國現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細密的文字法規加一套嚴格的司法體系,而是與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相聯系的”。因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沒有人的道德信仰、價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會被侵蝕得面目全非。只有當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中,有關法治的價值理念佔有了穩固之地並漸成一種法治文化,並進而成為中國文化傳統內容的一部分時,我國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堅實的社會人文心理基礎。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養我國民眾的法治理念,建設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國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在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背後,必然存在著一種精神的力量,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力量一定與該事業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為法治國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會文化意識基礎。一個社會能否建立起法治,先決條件之一就是這個社會有無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養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為前提。社會主體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會的靈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義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義和秩序的綜合體”,法律必然體現為一種社會正義。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來自於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義和對人類的關愛精神,社會主體正是基於這種信仰而對法律自覺遵守。二是法律實施的正義性。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在於因法律實施的正義而對法律的神聖產生高度認同感,在於法治歷程中對法律強烈的自覺意識。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普法教育,不僅是普及現代 法律知識 ,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公民對法律的信仰,逐步實現全社會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喚起個人的權利意識,才有可能真正樹立起現代法治觀念和公民意識。另外,還應該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等良性法律實踐的教育活動,增進公民對訴訟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既體現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徵,又富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因此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報告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和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種意義上說,與法治存在著密切聯系。我們應該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納入中華文化體系之中,樹立並維護憲法和法律在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地位;將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理念融入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體現權利保障和權力制約理念,使法治文化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一旦如此,就能進一步發揮憲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處各階層的社會成員,能從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中獲得切實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並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新標志。使之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新載體。

3. 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發展

改革創新是我們時代精神的核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必須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堅持理論創新,推動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撐。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創新,科學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沒的重大理論問題,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體系。堅持制度創新,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政治體製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奠定製度基礎。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中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環節之一。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改變原先不合理、不科學的體制.樹立並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相應的制度依託。堅持實踐創新,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實踐素材。法治文化是廣大人民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實踐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不竭動力。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化形態。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學昌.試論法治文化的培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7,(7).

[2] 張波.論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多樣性及中國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會科學,2001,(11).

[3] 齊艷苓.法治文化及其培育探析[J].理論月刊,2007,(6).

[4] 孫曉媛.論構建中國特色的法治文化[J].廣西社會科學,2003,(4).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論文:《淺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摘 要】法治建設是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部分、環節都有一個如何科學發展的問題,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法制系統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需要內在元素自身的協調,應當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只有具有統一性和整體性,依法各個部分或者環節的發展才是協調的、可持續的,也才具有強大的活力。從法律運行來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必須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法律體系來看,各個法律部門都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以構建和完善;從法律價值來看,科學發展觀體現了我國法律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所以,科學發展觀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重要理論指針。

法治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手段。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指國家在多種社會控制手段面前選擇以法律為主的手段進行控制和治理,即“依法治國”;法治是一種理性的辦事原則,即“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社會主義法治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優秀成果,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法治思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內涵十分豐富,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以個人的意來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權威的標准。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根據發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方針,我國的依法治國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30年的法治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78年到1994年,這是從人治到法制的轉變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新時期法制建設的開始。但那時法制的主要理念是把法治當作專政的工具,法制對於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國家制度文明進展的制度價值幾乎沒有。

第二個階段是從1994年到2004年,是政策之治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政策有一定的程序性、權威性和公開性,並以文件、規范、規章等合法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十年裡非常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用政策、文件來治國。政策之治是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法律本身應有的一些基本特徵,而法制要求規范,要求它的規則性具有可預期性以及有相應的司法機構來支持,這些都是政策之治不具備的。

第三個階段從2004年至今,是從政策之治向法治的轉型。這一階段的立法,大多數涉及我國改革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最深層的矛盾、最重大的利益沖突。2004年修憲,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私有財產及其權利寫進憲法。其後《物權法》、《 勞動合同 法》的制定,《 公司法 》、《證券法》的修改等都是涉及人們利益的法律。

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必要性及問題

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方式、程序必須由法律規定並予以保障。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最可能通過法治的方式表現出來,而社會主義法治也必須從民主中獲得自己政治的和道德的合法性。沒有民主,法治就缺少了其重要的基石。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法治是法律規則的統治,規則的制定是實行法治的前提。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法律制定的民主程序把人民的意志反映在法律當中,因此,法治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

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途徑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走依法治國之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勇於創新,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道路。當前,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步伐,應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局面。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只有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方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快速地推進,才能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二)把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的目標。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以來,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發展,立法數量急劇增長,初步形成了一個以憲法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三)以加強和完善執法、司法為目標,推進行政執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改革。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20年的探索,我國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執法制度與司法制度。從總體上講,行政執法工作和司法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等各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以繼承、發揚人類法律文化的優秀成果、符合人民意願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為其思想基礎與文化資源。我們在普法教育中,要以領導幹部的民主法制教育為重點。只有廣大幹部群眾真正懂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重要意義,才能真正認真地執法、守法、監督法律的實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要在繼承歷史上和國外合理的進步的法律文化基礎上,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精神,努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

參考文獻

[1] 武育香.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J].理論建設,2006(1):45-48.

[2] 謝鵬程.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J].中國社會科學, 2007(1):79-80.

猜你喜歡:

1.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心得體會

2.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心得體會

3. 學習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心得體會

4.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5. 淺析法治社會思修論文

6. 論依法治國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⑶ 關於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範文

法律是社會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政治與法律之間相互聯系。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 範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範文篇一:《淺談從信任法律到信仰法律》

【摘要】近年來群體事件頻發,這些事件等都在輿論和民眾的強烈關注之下,暴露出了執法經濟、程序違法、監督機制缺失等問題,但 文章 認為上述部門如此肆意妄為的根本原因乃在於執法人員法律信仰的缺失,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虛無主義觀念盛行。當務之急是要培育官員對法律的信仰,法學研究應直面中國現實,增進公民對法律的信任,奠定全民法律信仰的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積累理性基礎。

【關鍵詞】群體事件;信任法律;信仰法律;法理分析

近年來群體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都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事發後各地出現的「奇招怪招」更是為這些事件增添了一份戲劇性的色彩。然而,在這種看似「幽默」的民眾反應之中,我們看到的是社會道德面臨的顛覆性挑戰,政府的公信力、法治的尊嚴在有關機關的「執法」行為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我們似乎聽到了什麼轟然倒塌的聲音。在痛心疾首之餘,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冷靜分析這些事件背後折射出來的深層次社會矛盾,探究這些執法人員如此「無法無天」的根本原因,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

一、「群體事件」一一折射出法律信仰的失落

事出必有因,任何事物都不會孤立憑空地出現,以釣魚執法事件為例說明,此事件也是如此。可能大家對釣魚執法事件的關注多集中在其負面效應上,但客觀而言,這種不正常的執法手段也是在應運交通執法部門在查處黑車上的困難而生的。由於打擊黑車證據難固定、處罰難度大,執法部門採取一些非常規的執法手段本無可厚非,但是,像「釣魚執法」這樣的執法方式已經被嚴重扭曲、異化了,「釣魚」已經不是為了執法,而成為執法機關完成指標、「創收」的手段。本應帶頭執法的行政人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我們的法律何在?不可否認,執法經濟、不當的行政指標、行政監督缺位等體制性因素是一方面原因,但這些都是表象,問題的症結在於當下行政執法主體缺少對法律最基本的敬畏與虔誠,把法律當成了獲取本部門利益的工具。在有些地方和部門,法律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是部門的政策和領導的批示。行政執法人員守法意識淡薄、規則觀念不強,這反過來對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現了一個法律信仰整體性失落的局面。

二、政府官員的法律信仰與普通民眾的法律信任

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中國民眾法律信仰的缺失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在這里並不想過於強調普通民眾法律信仰的問題。誠然,法律信仰十分重要,因為只有物質的、制度化的「硬體」系統而缺乏相應的精神意識、觀念、情感等「軟體」系統支持的所謂「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它只有法治的外表和骨架而沒有內在的靈魂。但是,在我國現階段的情況下,談全民的法律信仰還是一個十分虛妄的問題。且不論我國現在法律制度的「硬體」建設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就民眾的內心感受而言,對於法律,他們連最基本的信任都尚未建立,更遑論更深層次的信仰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起民眾對於法律的信任,而這,就要建基於政府官員尤其是執法人員對法律的信仰之上。信仰法律在現階段只是對政府官員的要求,現實地說,也只能是對官員的要求。公民的法律信仰的養成只能是我們的一種美好的希望與期待,但是,在官員尤其是執法人員基於對法律的虔誠信仰而將其內化為自己遵守法律的行為動機的同時,就能增進公民對法律的信任,進而有助於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

(一)政府公務人員――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增進法律信用

法律信用是一國信用的組成部分,法律信用是一國法律及其有效實施的邏輯延伸和必然結果,是法律被嚴格實施和遵守的「言行一致」的信用度,是通過法的客觀運作所不斷彰顯的實際有效性服從而贏得人們對法律的主觀信任感。它強調法律規則通過自身的「言行一致」、「令行禁止」等客觀性和確定性來贏得人們內心的確認,也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果法律沒有信用,人們就不會相信更不會尊重和遵守法律,法律的應有功能就不會得到發揮而最終只能成為白紙一張而已。法律信用貫穿於法治的各個環節。法律制度的合理與完善是其可能獲得民眾信任的基本前提,但是對於法律信用的培育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執法信用。因為法律制度跟人不一樣,它們自身不能直接成為信任的目標,從嚴格意義上講,只有執法者的行為才能被信任,人們是通過對執法者多次執法活動表露的認可進而對法律產生信任的。因此,執法者尤其是行政執法人員能否率先垂範、嚴於律己以提高自身的執法素養是民眾能否對法律產生信任的關鍵,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法律信仰能否生成。實踐中,我們國家無法可依的局面已經大為改善,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日益凸顯,甚至執法人員帶頭違法。像上海釣魚執法這樣的惡性事件只是目前我國嚴峻的行政執法形勢的冰山一角,現實中執法人員知法犯法、「監守自盜」的現象比比皆是,這是對正義之源頭活水的玷污,使法律本身所追求的公平、正義、自由等價值盪然無存,長此以往,結出的必然是法律不被信任進而無法被信仰的惡果。要根本改變政府官員的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虛無主義以及官本位等嚴重違背現代法治精神的錯誤思想,解決之道就是讓官員尤其是行政執法人員建立起對法律一種虔誠的信仰。政府官員對法律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信仰,基於此而對法律產生歸屬感與依戀感。只有在這種類似於宗教信仰般的法律情感氛圍中,法律才能最終找到自身正當性與合理性的真正基礎和根源;也只有在這個基礎和根源當中,法律才能獲得真正的、有社會普遍感召力的神聖性。依法行政就不會僅僅是一句流於表面的 口號 ,而是每個行政人員自覺的行為,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等要求就能得到最徹底的貫徹執行,因為它們不再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是內化為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出發點。

(二)法學研究――應當直面中國的法治實踐現實

正如顧培東教授所言:「近些年,中國法學正依循著知識一一 文化 法學的進路前行,法學研究越發成為疏離社會現實而自閉、自洽和價值自證的文化活動。受此影響,中國法學對法治實踐的貢獻度和影響力正不斷減弱。」形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法治實踐並不完全符合法學人對法治的願望和期待,從而導致一部分法學人放棄對法治實踐的關注和參與。中國實行法治的主要難點在於,傳統法治理論以及西 方法 治模式中被認為具有普適性的某些原理、原則以及制度遭遇到中國具體國情的挑戰。因此,中國法學應當立基於法治的中國因素,直面中國的法治實踐,對在中國這片土壤中如何實行法治做出自己的回答,為中國法治的創造性實踐提供應有的智慧。 (三)公民――從法律信任到法律信仰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建立法治秩序的過程中,執法者的行為備受公眾關注,也最有可能影響公眾的法治觀念。執法者嚴格公正的執法行為,所樹立起的不僅僅是執法者的權威和形象,更是法律的權威和形象。當一個執法部門為了私利而「執法」,特別是引誘守法者違法時,社會就會對法律產生強烈的質疑。執法者所影響的不僅僅是這一部門的形象,更影響了法律的形象,動搖了人們心中的法治觀念和信心。因此,只有行政執法人員內心對法律保有一種虔誠的信仰、自覺尊重和認同法律,將法律內化為自己的 思維方式 與行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而在每一次的執法活動中,就能通過守信效應的彰顯而逐步贏得人們內心對法律的肯認,對法律的信任就會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而逐漸地養成。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才能講公民法律信仰的問題。因為沒有基本的法律信任是不可能奢望法律信仰的。信仰是信用得以強化的必然結果,在人們對一事物毫不懷疑相信的情況下信仰才能得以形成。試想連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怎麼可能會產生強烈的信仰認同?所以,在對待公民的法律情感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因為法律信仰的重要性而忽視最基本的法律信用的建立;不能混淆強調客觀有效性的法律信用與注重主觀認同性的法律信仰,而在空洞的理論層面上尋求達到法律信仰的路徑。法律信用是生成法律信仰的現實基礎,法律信用的建立過程也就是公民對法律信任感不斷強化的過程。其實,20世紀90年代以來法學界對法律信仰的考問,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於現實法律無效的苦惱,與其說是法律「信仰」危機,不如說是法律「信任」危機,這種危機尤其在執法人員枉顧法律、違法行政時體現出來。

由此可見,對於我國目前的現實狀況來說,優先重視和解決的應該是法律信用的問題,法律信用問題不解決就不可能達到法律信仰。法律信用的缺失已經成為我國目前法治建設中極為嚴重的現實問題,嚴重影響我國法治的進程甚至葬送多年來法治建設的已有成果。試問中國還能經受幾次上海釣魚執法這樣的考驗?為了一己之私設置圈套陷害守法百姓,為了罰款而罰款。面對這樣一種嚴重濫用公權力的行為,怪不得有網友大呼這哪裡是秉公執法,簡直就是為了罰款不擇手段,是赤裸裸的「權力栽贓」和「公權搶劫」。長此以往,公民如何相信政府、如何相信法律?而在培植公民對法律信任的過程中,國家權力是否合法、公正地行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一個國家公權力經常被濫用、執法人員帶頭違法的社會中,公民絕不可能相信進而信仰法律。因此,為了培植公民對法律的信任感,國家公權力必須正常行使,執法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這要求執法人員對法律保有一種虔誠的信仰,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執法經濟的無形吸引、法律工具主義的錯誤引導,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公民在對法律信任的基礎上,我們才有資格談論公民法律信仰的問題。在上海釣魚執法事件中,我們付出的社會成本無疑是巨大的。不僅破壞了法律的嚴肅與公正、破壞了社會對法治的信仰,而且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撕裂了社會成員間基本的和諧與互信,使社會公德每況愈下,人們的善良、同情、友愛之心被迫穿上了自我保護的盔甲,使社會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這一事件反映出來的實質在於行政執法人員缺乏對法律的信仰,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虛無主義盛行,進而嚴重影響到普通民眾對法律的信任,影響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當務之急是要培育政府官員對法律的信仰,尊重法律,嚴格依法辦事,樹立法律的至上地位,從而建立法律信用,增強民眾對法律的信任感,在此基礎上,全社會的法律信仰才能得以建立,像釣魚執法等這樣的「荒誕」現象才能從根本上杜絕。

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範文篇二:《淺析比較法律文化與法律移植》

摘要:法律移植作為作為一種推進法制現代化發展的主要途徑,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法律移植中隱含著不同不同文化之間以及傳統與現實之間不斷碰撞和融合的過程,因此比較分析不同國家與地區間法律文化的差異對更好地完成法律移植這項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從比較法律文化的必要性入手,進而分析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主要差異,最後提出了對當前法律移植工作的幾點建議,希望法律移植的順利進行並最終實現法制現代化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法律移植 法律文化 比較法學

法律移植作為作為一種推進法制現代化發展的主要途徑,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法律移植不僅僅是將先進地區的法律移植到落後地區這么簡單,它還隱含著不同不同文化之間以及傳統與現實之間不斷碰撞和融合的過程。因此,在探討法律移植這一重要論題的過程中,不得不重視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法律傳統及法律文化差異,只有在充分認識和仔細分析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間的差異後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法律移植並最終實現推進法制現代化發展的目標。

一、為什麼要進行法律文化比較

所謂法律移植,正如有的學者所概括的,「 在鑒別,認同,調適,整和的基礎上,引進,吸收,採納,攝取,同化外國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術,規范,原則,制度和法律觀念等,使之成為本國法律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木國所用。」但是法律移植並不是簡單地引進或者借鑒發達地區的法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反思 我國已經發生的各種法律移植,我們會發現在這種法律運動與發展的活動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因此在法律移植過程中對於如何進行移植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當前中國所進行的法律移植屬於移植中的異體移植,較之於經濟文化政治處於相同或基本相同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國家或地區間的法律的相互借鑒吸,以致融合與趨同,如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間的法律技術的借鑒,我國作為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採納移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難度顯然要大得多。原有的法律制度解體後,新建立的法律制度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觀念上的不認同,使法的效力難以實現,有的法律制度受到質疑,有的法律制度甚至受到抵制。面對這樣的困境,不少學者提出要重視本土資源,尊重我們原有的傳統與習慣法。但是在關於探尋本土資源的這條道路上,同樣困難重重。在如何界定傳統與習慣的問題上至今還有很多爭議,而將習慣與傳統堅持到什麼程度也是值得探討的。因而法律移植方而困擾最大的便是:一方面,認識到必須注意本土資源;另一方面又不能從本土資源找到一個合適的切人點,全盤移植西化的道路又走不通,因而無所適從。在面對這樣的困境時,我們不可能選擇逃避或放棄,雖然不可能達到移植進來的法律與我們原有的社會環境完全融合,但是努力縮小這種差距是大有可能的。要做到這一點,最先決性的條件就是要充分了解法律在我國的和國外的發展歷程和當前狀態,在這其中法律文化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領域,因此,法律文化比較是我國進行法律移植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二、中西法律文化比較

1、倫理化的中國法律文化

所謂中國傳統法律的倫理化,並不是說中國法律的全部規范為倫理,而是強調儒家的倫理原則支配和規范著法的發展,儒家的倫理精神滲透了法的全部內容。在青銅時代,法律與宗教倫理並無嚴格區別,至春秋戰國時期,法律與宗教倫理有了一定的分離,但從西漢開始,法律與倫理之間又開始融合,之後儒家的原則和精神逐漸影響著法律的演進與發展,到隋唐使中國法律徹底倫理化,這一情形一直到清末都未變化。中國傳統法律倫理化的影響極其廣泛,我們可以再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的各個領域中觀察到它的表現,也可以在每一部法典甚至每一法律條文中,體察到倫理精神和原則的滲透。中國傳統法律的倫理化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第一,在國家政治領域表現為君權至上和中央集權,從北宋開始這種趨勢不斷加強並於明清到達頂點。第二,在家族與社會領域表現為族權與父權的延伸和擴張,在傳統中國社會,無論是國法還是民間習慣法都給予這兩項權利特殊的保護。第三,在經濟財產方面,傳統法律遵循禮的要求強調重義輕利,往往將對私人財產的保護置於公益及道德之後。第四,在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方面,傳統法律依據儒家理論,竭力維護等級特權制度。倫理化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是特定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歷史傳統等條件綜合作用所形成的,這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是傳統中國社會中合理又合適的一部分。同時還有一點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傳統的中國法律走的是一條兼具理性和人文色彩的道路,雖然以現代觀念來看,它對人性的扼殺是無可置疑的,但是傳統中國法律中「仁」的因素,如對老弱病殘婦幼者實行憐憫的規定,對死刑特別慎重的會審制度等,這對機械化和功利化的現代社會及其法制來說,未嘗沒有一點積極的啟發意義。

2、帶有宗教性的西方法律文化

在西方,宗教對法律有著深刻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不論是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不能與中國法律受到儒家倫理的影響相提並論。因此,相對於中國傳統法律的倫理化,西方法律只是具有宗教性,而沒有達到宗教化的程度。這里所說的宗教指的是____,它是唯一一個對整個西方法律產生巨大影響的宗教。所以,西方法律的宗教性實際上是有關基督____方法律的影響問題。

關於____對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沃克是這樣論述的,「這種影響至少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它對自然法的理論產生了影響;第二,直接提供經過整理,並已付諸實施的行為規則;第三,強化倫理原則和提出一些基本依據,以支持國家制定法或普通法的規則;第四,在人道主義方面影響法律,包括強調個人的價值,對家庭成員及 兒童 的保護、生命的神聖性等;第五,證明和強調對道德標准、誠實觀念、良好的信仰、公正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基督____是西方國家的國教或主要宗教,大多數立法者、法官和法學家已普遍接受和持有新教的信仰,其普遍觀念,如個人的價值、尊重人格等,對西方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已產生相當的影響。還有,在近代西方法律學校的建立、法學 教育 和研究的興起與傳播方面,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三、比較法律文化對法律移植的啟示

在比較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後,如何才能在今後的法律移植工作中保證移植的效果呢?下面,將法律移植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方 面試 論如下:

首先, 法律的移植是法律原則的移植。原則, 拉丁文為語意為開始, 起源, 基礎。法律原則指構成法律規則之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基礎性的原理和准則。它分為政策性原則和公理性原則。政策性原則與國家的實際相關。公理性原則是從社會關系的本質中產生出來的, 並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從而被奉為法律之准則的公理。它是各種不同性質法律之間得以溝通並以之得以實現認同的文化因素的核心。較之於移植適應特定生活習慣及社會背景的法律規則, 從而對木土社會進行削足適履的改造與整合而言, 原則的移植更有利於維護法律體系的穩定性一致性, 更有利於彌補法律的漏洞, 起到提綱摯領的作用。同時, 原則確立後, 新的規則與制度得以因此建立, 從社會實際出發, 它的成果與效力都是可取的。

其次, 從技術層而考慮, 移植法律概念的接受,有一個表達方式的轉化過程。即由一種語言思維方式想另一種語言思維方式的轉變。要達到精神層而的認同, 首先必須在技術層面應以本民族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用本民族已經有的概念經輸人新的內容而表達新的內涵是文化吸收的重要途徑。法律術語的翻譯固然應該嚴謹, 但生硬到連專業人士都搞不懂的話, 其效果可想而知。正如語義分析法學派所認為的, 對概念的提煉, 闡述, 通過分析其要素, 結構, 語源, 語境, 語脈, 從中央到地方尋求合理的符合時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的能使人們形成共識與可接受的意義。只有這樣,才有肯能個將移植來的法律內化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

再者, 法律的移植應處理好與 傳統文化 的關系。盡管對於文化及法律文化並沒有一個通行的說法,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即它對於民族心理的形成與維系具有巨大的作用, 產生重要的影響。它的改變過程是自然演進的。時至今日, 宗教在西方社會仍其有重要影響。法庭作證是手按聖經並不是形式, 而是基於一種信仰。比較而言, 我們對自己的傳統的態度是不明智的。儒家思想把道德置之法律之上, 對法律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不能否認道德與法律之間的密切關系。對於傳統道德文化應採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 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

參考文獻:

[1]張中秋.比較視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2][德]K·茨威格特 H·克茨.比較法總論.潘漢典 米健 高鴻鈞 賀衛方,譯.[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1.

[3][日]大木雅夫.比較法.范愉,譯.[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6.

[4]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5][法]孟德斯鴻.論法的精神,上冊.張雁深,譯.[M].商務印書館,1963.

[6]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1962.

[7]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8]強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領域與合法性—國家轉型中的法律[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9]王進文.法律移植社會環境下的文化認同[J].河北法學,2001,11.

[10]徐志明.從比較法律文化看法律移植[J].學術研究, 1995,6.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法

⑷ 淺談全面依法治國論文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目前中國治國方略的科學總結,對我國高等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全面依法治國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全面依法治國論文篇一

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形勢下,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當前必須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課題。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三個“全面”的關系,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同志關於“四個全面”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從“四個全面”的邏輯聯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四個全面”立足治國理政全局,抓住改革發展穩定關鍵,統領現階段事業發展,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四個全面”不是簡單並列的關系,而是有機聯系、相互貫通的,既有目標又有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從“四個全面”邏輯聯系的高度,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理論意義。“四個全面”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把握全局、深謀遠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出的承前啟後的總體規劃和戰略部署。從理論創新的起點看,“四個全面”彰顯了鮮明的事業導向、問題導向和改革導向;從重大主題的關系看,“四個全面”有總有分、層層深入;從邏輯演繹的過程看,“四個全面”有破有立、對立統一。“四個全面”是一個辯證統一體,統一於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統一於我們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我們黨探索執政理念和治國理政規律的重大理論創新。從“四個全面”的邏輯聯系看,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在於:一是法治保障的基礎地位。其他三個“全面”同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關系,本質上是現代化與法治化、改革與法治、黨和法的關系。沒有法治的保障和支撐,其他三個“全面”就難以落實,“四個全面”的理論架構也會出現缺陷。二是法治價值的定向作用。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綜觀“四個全面”,沒有公平正義的社會基礎,全面小康社會就如鏡中花、水中月;沒有法治精神的引領,改革就會迷失方向;沒有法治信仰和法律制度,黨的宗旨就難以實現。

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意義。“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標志著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思想日臻完善,國家治理的戰略格局日趨定型。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三個戰略舉措一個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不全面從嚴治黨,黨就做不到“自身硬”,也就難以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發展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看,做好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沒有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我們的戰略布局就會落空。

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刻內涵

推進每一個“全面”,都既要考慮具體情況,更要從“四個全面”的大局來統籌謀劃。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三個“全面”的關系,有助於我們准確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特徵和深刻內涵。

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依法治國是目標與措施、目的與途徑的關系。戰略舉措服從戰略目標,戰略目標依託戰略舉措。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和必由之路。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必須同步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依法治國。從現代化進程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步,法治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在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法治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必然選擇。

全面依法治國論文篇二

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形成和發展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努力的結果。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確立為我國的政治發展目標,並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1999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理念載入憲法。這是中國首次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公開向世界表明,中國將逐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把依法治國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戰略部署,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任務。提出從制度上、程序上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2012年11月,黨的報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關於依法治國要求和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依法治國方略提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黨的報告關於“依法治國”的論述和要求,重點集中在兩個字上,即“全”和“快”。“全”是對“依法治國”的“空間”要求;“快”是對“依法治國”的“時間”要求。全面回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出、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總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成功實踐,對於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新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

法治是調節社會利益關系的基本方式,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集中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重要基礎。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社會矛盾糾紛持續高發和多發的時期,如果一些領導幹部在工作中,缺乏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意識、能力和責任感,就很容易造成對一些事件處理失當、使社會矛盾糾紛進一步激化並且有可能演化成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要使我們這樣一個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全面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最根本的措施還是要靠法治,要靠全面推進和落實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只有堅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的和諧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但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觀念變革,也是一次全面的社會制度創新。人們在思想觀念方面的變革容易受到體制、機制和制度的影響與束縛,在變革的過程中容也易出現停頓、反復甚至逆轉的現象。為了把我們的思想從各種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傳統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我們需要要把法治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效載體和基本方式,通過制度供給、制度導向、制度創新等形式,有效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各種制度方面的空白、缺陷和沖突,切實把科學發展這一重要理念做到制度化、法治化,從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思想動力和制度保障。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迫切要求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源泉,也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一面光輝旗幟。自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們黨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所以我們才有力地保證了人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保證了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保證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現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我們必須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則,不斷提高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黨的明確提出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並把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寫進報告,成為全黨上下的共同要求。法治日益受到重視的進程,體現著我們黨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執政規律的深刻把握,對執政使命的勇於擔當,對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自覺,這也意味著黨要依法執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領導幹部要做到憲法法律至上。 三、堅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一)全面推進科學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首要前提是要加強立法,切實做到有法可依。經過建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 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統帥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使我們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這是我們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法律的基礎是實踐,隨著實踐的發展,法律當然也要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對科學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自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變化,不斷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並舉,提高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

(二)加強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是我國憲法確立的一項重要原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應當在繼續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工作的同時,把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我們要在全社會營造一個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各級行政機關和領導幹部都要帶頭嚴格執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切實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為全社會作出表率。要著力提高在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力爭在社會主義法制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切實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

(三)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切實保證司法公正

司法權威是法制權威的重要體現。要堅持以公正樹權威,以公正促和諧,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職能作用。我們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夠感受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各級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自身的工作,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為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努力建設法治社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實基礎。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和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法律六進”工作,推動“六五”普法規劃深入實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要著力引導全體人民自覺遵守法律,使人們在全社會形成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良好氛圍。要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活動,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律和他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全面依法治國論文篇三

深情闡述中國夢、布局深化改革藍圖、厲行法治治國、鐵腕正風反腐……兩年多來,以為的黨中央,從黨的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清晰展現。

夢想承載希望、成就未來,是一個國家、民族奮然前行的精神火炬。無疑,中國夢一經提出,迅速點燃了億萬華夏兒女心中的激情,凝聚了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說,中國夢是軸心,那麼“四個全面”就是軸距,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所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科學思維,站在時代和全局戰略高度,統籌偉大事業偉大工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實踐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抓住發展新課題,提出並形成的重大戰略思想。“四個全面”是新時期黨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指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問題。所謂發展,就是要適應經濟新常態,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的發展方式上來,在合理區間內實現經濟穩健增長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所謂全面,就是盡快補齊短板,不讓一個人掉隊,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擴大人民民主,同時享有藍天綠水,享有健康身心,享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習曾強調:“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既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以果敢、堅忍、苦幹、實乾的精神和高超的智慧,做勇於改革的先鋒和善於改革的表率;也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自覺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做一名關心社會改革發展的 “積極公民”,成為改革發展事業的建設者、推動者、主人翁。

以律均清濁,以法定治亂。法治是繁榮穩定的基石,法治是執政興國的支撐。在新的征程中,法治會越來越被重視,依法治國的理念亦逐步深入人心,只要全面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在全社會范圍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圍,廣大群眾就能享受到更幸福、更有尊嚴的美好生活,才能牢牢鑄就“中國夢”的基石。總之,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個國家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執政黨,這已經不僅事關人民的福祉,更關乎中華民族的命運。全面從嚴治黨,不僅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起著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作用,而且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以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為重點加強紀律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馬克思說:“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當然,“中國夢”的實現不會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圓夢的征程中,還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可能會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壓力,需要趟過深水區、踏過地雷陣,但只要不動搖、不折騰、不倒退,用釘釘子的精神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寸接著一寸進,積小勝為大勝,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人治與法治是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兩種對立的治國理念和制度。中國歷史上的人治與封建專制、小農經濟相聯系,強調當權者個人作用與權威,“皇權至上”、“君言即法”、“口含天憲”。人治社會也是有法律的,封建思想家曾提出:“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發者弱則國弱”但那是約束普通民眾的法,皇帝個人權力不受任何法律制約。在人治社會里,社會的穩定、進步完全取決於當權者個人的賢明。所謂法治即法的統治,強調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治理工具在社會生活中的至上地位,要求用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管理國家、約束全體社會成員。現代意義的法治是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斗爭中發展起來的,正是資產階級法治才保證了資產階級民主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創造了近代西方文明。盡管人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對維護封建秩序不失為一種方法,但從歷史發展長過程看,法治優於人治的結論無需爭論。資本主義制度比封建社會進步,一個重要原因也在於此。與人治條件下統治者個人意志至上及其多變性、隨意性相反,法治則強調穩定的、制度化的社會規范,以此作為社會治理的最高規則。雖然法律也是由人來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作用,但從法律的制定、執行到修改都必須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規則進行,人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揮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這是法治的內在要求和與人治的最大區別。歷史上,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資本主義不發達、封建影響根深蒂固,加上在進行革命、奪取政權的斗爭中實行高度的集中統一領導,領導者人的個人作用往往顯得很突出,勝利後這些傳統延續下來,沒有及時發展黨內民主、人民民主民主並使之制度化,因而幾乎都存在人治大於法治的情況,從權力過於集中於個人、個人崇拜滋長開始,發展到後來,就是人治取代法治。這種情況在中國也發生了,1950年代後期國家經濟、政治上的一系列錯誤,都與此有關。痛定思痛,鄧小平於1992年以質朴的語言講道,“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歷經曲折之後在認識的巨大飛躍。歷史表明,一般性地承認法律重要還遠遠不夠,只有時刻警惕以人治取代法治,牢固樹立法治的至高權威,在法治基礎上發揮人的作用,才能把依法治國方略貫徹下去。

⑸ 以法治在我心中為主題寫一篇1000字的議論文

我們生活在法制的國度,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應該讓法律在心間長駐。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法律」作為開端的,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一片狼藉、不堪入目。我們社會主義時期的法制、法律以「有益於人民的是好、有害於人民的是壞」標准作為基礎理念建設的。所以無論我們遇到了什麼困難、無論我們處在什麼驚險的境地,我們都得拿出我們的擋箭牌「法律」來保護我們自己,因為法律就是用來保護和保障每個人的權益的。
我經常去書店看一些關於法律的書籍,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我對法律有了逐步的認知,法制觀念也由此提高。我懂得了在法律范圍內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也不能做。還能了解怎樣行使權利,如何履行義務……而假如我們都是法盲,也許在觸犯法律後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就必定是嚴重的,據統計,在各類犯罪人員中,不知道什麼是違法行為或不懂法的人數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我曾經就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去公園遊玩,可是由於他的到來卻讓2、3隻珍貴的狗熊慘遭厄運。到底是什麼情況呢?這個年輕人每次去公園的時候都會帶一些化學的物質,而這些化學的物質卻恰恰讓狗好拿熊導致死亡。終於有一次他被警方逮住了。
警方問他:「你為什麼要殺死那些狗熊,難道你不知道這些動物很珍貴嗎?」
年輕人答到:「我喜歡它們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殺死它們呢!」
警方很疑惑:「那你為什麼要帶化學物質去殺死他們呢?」
年輕人回答:「我只是想知道那些化學物質對狗熊會不會引起傷害,可是哪裡知道……」
警方更加疑惑了:「那你事前就不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嗎?」
年輕人低下了腦袋:「犯法?唉!如果我知道的話我就不會這樣做了。我的前程啊!唉……」
看看,這是一個多麼年輕的小夥子啊!就是因為對法律一無所知,才會犯下如此的滔天巨禍,才會斷送了自己的前程,由此可見,不懂得法律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就是因為它的重要,所以才更要守法。遵守法律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俗語曾經說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的制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途徑,所以為了社會的安定,更是為了我們自身,我們必須自覺守法。而且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必友芹搭定是著眼於公民的利益,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沒有理由不遵循,更沒有理由背道而馳。雖然我們有追求個性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我們能標新立異,無視法律的存在。與法律抗衡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自毀前程。前面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我的身邊也曾出現過這樣的一個關於法律的很真實很具體的事情。
我有一個鄰居,她是一個9歲的孩首納子,她的雙親離異,她和奶奶居住在一起。她的媽媽是一個傻子,可她家很有錢,而就是因為錢,孩子的奶奶才和她連親的。嫁妝是一套房子。可是風有不測風雲,一開始說給她們的房子的房產證上的名字卻是別人的,從此之後,孩子的奶奶便虐待她,想逼她離婚。終於今年離異了,離婚後得到的財產:100萬。
其實,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
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會擁有愛,當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
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不會刀光劍影,仇恨交加了,我們會依照法律解決一切需要解決的矛盾,化矛盾為友誼。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能自主的生活,大家都深藏法律在心中,就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那麼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端正的,沒有摩擦,就沒有戰爭,我們就有了自由,有了和諧。我們小孩就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法制在我心中,爸爸、媽媽就不再擔心我們放學的路上遇到壞人;我們的美麗的家裡就可以不再象金絲鳥住的鳥籠,四處都安有防盜窗;我們就可以廣交朋友,不再害怕上當受騙。
法制在我心中,快樂就在身邊。

⑹ 以法治在我心中為主題寫一篇1000字的議論文

每當我們隨意地翻開報紙,輕松的心情總會被一些沉重的新聞所打破。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危險、傷害事故在我們身邊頻頻發生,威脅著我們的生命,這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鍾:生命誠可貴。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學們,我們一樣擁有美好的未來,一樣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法制」這一基礎上,都需要我們時刻尊敬法制,對法制問題嚴肅。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法制在我心,我們就會擁有愛,當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想做的事。
法制在我心,爸爸、媽媽就不再擔心我們放學的路上遇到壞人;我們的美麗的家裡就可以不再象金絲鳥住的鳥籠,四處都安有防盜窗;我們就可以廣交朋友,不再害怕上當受騙。
法律是一種至高的信仰,我們都生活在有秩序的法制時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應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犯罪為恥。慘痛的事故時有發生,家人撕裂肺的哭叫,親朋好友痛哭流淚,自己傷心欲絕。可是,親人的痛哭能挽回那不可替代的生命嗎?自身的悔恨能換回昔日健康活潑的身體嗎?遵守能維護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規真的就那麼為難勉強嗎?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制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家無法制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學生,還是一個集體,都要以法為重。法制並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枷鎖,而是制定、保護和維持國民生活秩序的有利工具。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⑺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

法制 教育 對每一個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大學生作為新一代重要群體,在法制教育上必須著重加強。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篇一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

摘 要:法制教育是普及公民 法律知識 、培養個人法律觀念的主要途徑。國家通過法制教育讓每一個公民了解法律內容,培養公民規范的社會參與意識,幫助公民樹立正確的法律信仰。法制教育對每一個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大學生作為新一代重要群體,在法制教育上必須著重加強。

關鍵詞:法制教育;大學生;依法治國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 編號:1002-2589(2016)01-0120-02

大學生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有生力量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高的法律素養,作為國家發展的先鋒力量,只有在懂得維護社會法律秩序的前提下進行發明創造才能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在大學期間重視大學生法律思想的培育也成了大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國家和社會應該加以重視。

一、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形勢嚴峻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到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不斷被貫徹、落實。這說明了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的迫切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民主、平等、公正、法治四個詞也強調了法制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法制觀念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有效手段,從大學生的層面上看,更應具有法治觀念和法律常識,這樣才能全面促進社會的法制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提上一個高度。

當代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知識分子,對科學知識有著極高的學習慾望,但忽略了對法律知識、觀念的學習和培養,在法律素質方面顯得十分薄弱。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內外違法案件頻發,涉及方面眾多。例如:財產糾紛、暴力傷人、團伙勾結以及高智商犯罪。

曾有過一項調查:中國犯罪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對大學生犯罪細致調研後得出了一些結論:「從‘「」’前,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葉,那時候青少年的犯罪幾乎很少,大概僅占總體犯罪人數的20%到30%左右,當時高學歷、高智商的大學生犯罪幾乎屈指可數,只佔到青少年犯罪的1%;但是由於各種社會因素的轉變,在‘「」’期間,青少年犯罪人數也急速增加,最多的時候大約能佔到犯罪總人數的60%,當時由於大學生思想嚴謹約束力強、思想淳樸,大學生人群的犯罪率也僅僅增長了2.5%;自20世紀70年末期到改革開放以來,青少年群體成為我國刑事犯罪的重災區,刑事犯罪人數中的80%左右來自青少年,而70%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大學生所為,這也佔到了全國高校總人數的1.26%」。人群數目龐大觸目驚心。近些年,大學生在社會上引起多次反響的典型案例也有很多,例如:西安音樂學院葯家鑫撞人後害怕擔責任連捅傷員數刀、北京郵電大學世界學院祁可欣不顧兒女砍死自己妻子、復旦大學醫學院的林森浩運用 醫學知識 的高智商投毒等。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導致大學生初入社會之時便誤入歧途,這正是法制觀念淡薄的表現。

有很多大學生會選擇傳銷這種違法的行當,找工作期間經常受到非法商業人士的欺詐,有的僥幸躲過了這些災難,但是在後來的生活和工作當中變成了非法商人的傀儡,做違法的商業活動和買賣牟取暴利。如此看來,缺乏法制教育成為非法者利用大學生的原因,大學生不但沒有用自己的力量報效國家,反而因為法律觀念淡薄導致違法犯罪。

現代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沒有步入社會的青年學生,從小隻是受到學校的科學知識教育,法律層面還是空白,有極強的可塑性。如果沒有法律知識和法律信仰的約束,就會出現違法行為,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十八屆三中全會第四次會議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強調了依法治國的主題,體現了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到這些,我們應該意識到大學生法律教育應該跟上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步伐,如果法律教育體制不完善就會減緩我國依法治國的社會主義法制進程。

二、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存在的不足

提到了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問題,我們常常單純地認為是學校教學出現了巨大漏洞,把責任推到了大學校園。其實,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工作是國家進行普法的主要途徑,學校教育也是大學生人群普法的常用手段,國家應將大學生法制教育作為全方位的工程展開。教育主體需要在國家社會的帶領下,多 渠道 、多手段、多方面來實施法律教育。由於大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其法制學習的途徑主要來自於課堂教育,所以必須加大學校法制教育中的課堂教育。同時,法制的教育體制改革必須把目標轉向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從諸多因素綜合起來看待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絕不是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推卸責任,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的法制教學由於課程的局限性和對法律教育的不重視也只能做到法律知識的傳播。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其他的國家公民提高法律素養的途徑也不能僅僅依賴於法律常識的學習,當你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沒有了解相關法律內容,而是缺乏法律信仰和法律信念,一時糊塗知法犯法,甚至是法學專業的大學生也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所以說法律不光光是單方面教育可以解決的問題,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是需要長時間從社會國家各個層面慢慢培養的。

這樣看來,我國法治化進程需要的是全民積極響應國家出台相應政策,從而推動社會法治化的進一步發展。全民法制的形成就使得社會與大學校園之間存在了良性的互動,進而形成有利於發展的態勢。假如僅僅是從學校法制教育單一的角度切入,古板地去要求大學生從法律知識的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造成的結果也可能只是優化了表面現象,而本質性的東西沒有改變。

在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層面上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看待和評判法制教育實施手段的合理性呢?基本上歸結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應該從法制教育的實施者、受益者、具體實施 方法 分析。第二個方面:法制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多元化的教育要從國家的法治建構、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的執法方式和宣傳手段、社會輿論、媒體宣傳、學術研究做起,這些都將影響大學生在校園和社會生活中對法律的認知和認同。所以法制教育還是需要宣揚法治的精神,教學中的法制教育和家庭中的法制觀念的傳播具體而且直接,也應該繼續發展學校家庭的法制教育。

三、對當代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的思考

(一)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教育問題的調研中發現了諸多問題所在,從中 總結 了以下幾點。

第一,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地位,即法制教育的地位和其應履行的責任大相徑庭,因此,為了更好地履行其職責必須重新定義其地位。

第二,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內容,廣泛而空洞,形式單一,欠缺一定的針對性,而且缺乏相應的師資力量,況且如今的應試教育又使得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被邊緣化。

第三,現代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在帶來信息便捷的同時不良信息的傳播速度也變得極為快速,產生了更多公民犯罪的誘因,也嚴重影響著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外部環境。除此之外,法制教育在我國一直不受關注,主要是因為我國是一個受儒家 文化 傳導的國家,禮大於法的觀念一直存在我們的思想里。一方面學校的法制教育一直是以輔助教學出現,教學中存在著教育觀念的次要引導;另一方面學生從小受到的傳統觀念影響,在家庭和社會中道德禮儀成為代替法律出現的一種教育手段。這使得學生經常混淆道德和法律的區別,對法律的強制性觀念十分欠缺。

(二)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

首先,我們需要制定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標和實施原則。我們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已經不僅僅定格在普及法律知識的表層,而是需要重點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所以我們提出的建議是「三個結合兩個滲透」原則。在法制教育的課堂內容里要體現出法律知識與法律實踐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案件評述相結合,法律信仰和德育理念相結合,在其他課程中希望可以在教材設計和選取上下功夫,在相關教學課程中對法律知識進行滲透。還可以在課下的校園活動中開展與法律相關的宣傳,將知識從生活中滲透進學生的內心裡。

其次,要優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具體內容。第一,規范法律的認知。明白國家出台法律政策的意義和目的,懂得法律的強制性,從而為大學生建構內心的法律框架,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行為;認知法律規范使得大學生懂得運用法律規范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對其社會生活進行有效的約束。第二,法制 思維方式 的培養。注重法制思維的培育是為了在大學生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運用法律的標准,分析和判斷,從而合理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中的法律層面部分。第三,堅定法制信仰。這是法律教育的最高要求和最高目標。在大學生內心裡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時讓法律教育深入學生心中,這對大學生三觀的塑造是無比重要的。因為信仰是自我行為約束的主要內心反映,而維護國家社會穩定,主要是靠每一個公民的自我約束而完成的。之所以要形成法律信仰是為了法律可以被有效執行,在維護了利益的同時更有效地保護了自己。

最後,不斷地拓寬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路徑。第一,基本路徑。課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組成部分。基於當代法制教育的現狀我們主要是要對法律教育課程的重要性提出要求。在學習法律知識、傳導法制觀念、堅定法律信仰上下功夫,教育深度必須提高上來。第二,拓展路徑。拓展需要的是多元化拓展,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參觀和寫 觀後感 ,而是從多角度多側面地發散性拓展,讓法律融入大學生活。例如:讓大學生將課堂的法律知識向外在社會進行宣傳,不但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自信,還可以更有效地檢驗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第三,探索路徑。探索路徑指的是要實踐調研,在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指引下進行科學的考察和結論建議的提出。我國的法律還不夠健全,需要我國法律人才和高智商人才對法律的全面性進行考察,找出不足,提出建議。在探索中讓大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意義和依法治國的重要性,進而堅定法治信仰,遵守法律規范,從而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隊伍里。

四、結語

總之,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個持久全面的教育工程,不是紙上談兵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必須用法制觀念作為指引,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改造。各個學校要緊跟政策,做好大學生法制觀念和法律信仰的引路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人才」不培養「人柴」。另外,學校更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理性的法制校園環境,讓學生們意識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真正地落實下去,為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化貢獻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於飛.加強和改進法制教育的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

[2]崔長珍.關於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3]陳美香.論高校法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0(23).

[4]張闊海,宋寶萍.大學生法制教育困局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2(6).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

⑻ 求大學生法律基礎論文,兩千字左右

輸入關鍵詞去幸福校園論文網里找找 能找到你想要的論文 你可以去試試 我就是在那找的 給你找一篇作為參考看看吧

[原文]
從社會學角度講,我國正在融入法治社會。對置身於未來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得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在這種高度規則化的社會里,「法制手段」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系中。這意味著,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當我們以審思發展和關切生活的態度來判斷實踐視域時,自然會發現,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們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為法律素養,簡言之,是指認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質。一個人的法律素養如何,是通過其掌握、運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識表現出來的。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制定法中關於規則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條文體系;二是法律學問中關於原理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論。一般意義上的學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條文,同時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適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識,它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就會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就會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就會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就會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驅動公民理性守法,實現法治目標。理性守法來自以法律理念為基礎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認知。法律意識,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構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層次,也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

熱點內容
大連海事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發布:2025-01-12 07:50:53 瀏覽:265
律師參與虛假訴訟 發布:2025-01-12 06:49:12 瀏覽:203
陳井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12 06:36:29 瀏覽: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發布:2025-01-12 06:26:49 瀏覽:235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