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學習與道德

學習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0-12-31 21:12:37

❶ 學生學習道德的重要性

你好,學生學習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我們一整個人生的過程當中都內需要道德來作為支撐,然後容去推動我們做很多事情,所以說如果說我們做很多有利於社會的事情,那麼,就是非常有道理。如果說,做一些不利於社會的事情,那就是道德相對來說也比較壞。所以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第一,就是說人的一生當中都應該踐行的非常重要的一項責任,因為在整個社會當中,我們是要為社會的美好添磚加瓦而不是給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那麼,如果說想要為社會做好的貢獻首先就要樹立良好的道德行為,這種道德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推動我們在社會上做出來好的事情。

第二,就是如果說我們沒有樹立良好的道德行為那麼在整個社會當中的行為就會對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種不利的影響如果說放大話來說的話對未來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可能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所以現在中小學不是都到高中大學都是對道德學習的重要性,非常重視的。

第三,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好好學習,然後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為這個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謝謝,希望您能夠採納並關注我!

❷ 如何做到學習和道德兼顧

(一)切實加強和深化自身的黨性修養。黨性修養對領導幹部來說是一個本質的修養,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修養,黨性修養的程度,決定一個領導幹部覺悟的高低,做為領導幹部,如果不加強理論學習和思想改造,黨性修養就會經受不住執政的考驗、改革的考驗和反腐敗的考驗,就會迷失政治方向。我們正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之中,所以每一位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在加強學習和改造中不斷反省自己。要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經常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改進自己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價值。要端正黨風、廉潔奉公,拒腐防變,抵制拜金主義、享受主義和奢靡之風,強調節儉原則,秉承艱苦風斗的作風。

(二)不斷更新和轉變思想觀念。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政治思想多樣化、價值觀念多樣化,作為領導幹部必須頭腦清醒、政治立場堅定,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要政治敏銳,有敏銳的洞察力與反應力。同時具有高超的應變能力,頭腦清醒冷靜,能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和危機管理。同時,要有憂患意識,沒有憂患意識是可悲的。憂患意識是一種生存感悟,也是一種工作理念,源於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面對地震預報難題,面對防震減災的責任,面對汶川地震的總結和反思,我們必須有良好的心理准備,立足長遠,面對現實,開拓進取,有了這種強烈的危機感,使命感、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就會加強鍛煉,提高能力,完成好承擔的任務。

(三)要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為己服務。書是人類文化成果的匯集和總結,向書本學,博覽群書,做「知識雜家」,是基層領導提高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基層領導只有不斷地通過廣泛學習各種書本知識來充實自己,才能跟上「知識爆炸」、「知識更新」的時代步伐。21世紀是一個終生學習的世紀。基層領導幹部應當刻苦地學習和鑽研業務,具有豐富堅實、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地震工作實踐經驗。這就要求我們要大講學習,掌握現代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做學習的典範。不僅要刻苦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同時還要學習管理、哲學、社會學以及地震專業知識等。只有通過學習,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去探索、去挖掘知識的內涵,才能不斷的提高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不僅要自己學,還要把本單位建成學習型組織。只有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體系,達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才能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適應崗位職責的要求,做好本職工作。

(四)全面地鍛煉和提高領導能力。領導即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學問。怎樣提高領導水平對於領導幹部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要提高領導能力,首先要求我們要注重調查研究,善於科學決策,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決策。要大膽創新,勇於開拓進取。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創新,才有發展。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工作思路,不斷有新的創新,用開闊的視野,戰略的眼光,尋找比較優勢,把握發展機遇,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地震事業才會不斷地向前發展。勇於實踐,大膽實踐,是提高基層領導能力素質的必由之路。提高基層領導的能力素質,實際上是提高基層領導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力大小反映了綜合素質的高低。基層領導要按照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制定本單位的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保證上級有要求,本單位有行動,工作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最大限度地爭取職工的支持和擁護。有了職工的支持和擁護,我們的事情就好做,就能夠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五)增強民主作風和公僕意識。領導幹部要有真正的民主作風,不能獨斷專行。要轉變觀念,強化服務理念,增強公僕意識。因為公僕意識是對民政治中主權在民、民為邦本、權由民賦、掌權為民這種權利與義務的認同和自覺。有了公僕意識才能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杜絕主觀武斷的作風,做到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

❸ 學習 與道德那個重要

兩個都重要,道德從人文角度來說更重要

❹ 學習與人品道德哪個重要的辯論賽

一點tips:既然讀書方法這么重要,是不是只要講究讀書方法,就能達到讀書的理想效?問題不會這么簡單。
讀書要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增強技能的目的。讀書的收獲大小,固然要取決於方法對頭不對頭,而肯不肯在讀書方面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則是取得讀書成果的前提。為什麼這樣講呢?第一,
肯不肯勤奮讀書,比掌握讀書方法更為重要。凡是在讀書方面收效顯著的人,首先是肯於勤奮讀書的人。大家知道,對現代科學技術有著重大貢獻的美國數學家諾伯特,四歲就開始讀書,七歲就讀了但丁.達爾文的著作,所以得到驚人的成果。第二,
只有勤奮的人,才談得上鑽研方法。其道理也很簡單,懶於讀書的人,看到書本就頭疼,更無心思專閱讀方法了。古語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打開書山的道路,沒有別的方法,就是一個勤字。有勤有路,無勤便無路。
勤奮是講究方法的前提。勤奮讀書又必然要求有保證取得讀書效果的好方法,有了好的讀書方法,便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反過來又推動我們勤奮讀書。所以說,勤奮讀書與講究學習方法又是相互促進、相互益彰的,我們應該把勤奮和講究讀書方法統一起來,而不是割裂開來,既要勤奮讀書,又要十分講究讀書方法,這才是正確的結論.只有這點了,祝你們好運吧!

❺ 學習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的感悟

剛進大學,滿眼都是好奇,看什麼都是新鮮有趣的,就連大學的學習,也覺得比高中時靈動有趣多了.然而,一學期過後,新鮮感已盪然無存.熟悉的校園,乏味的課業,單調的生活,心中再也激不起一點點的漣漪,於是常常光顧網吧和商店,於是就有了大學那經典的」拋硬幣決定去向,正面去上網,反面去逛街,豎起來就去學習.」感覺到生活的枯燥和內心的空虛,沒有了目標,沒有了方向,漸漸的開始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而高中時代又會成為我們的美好回憶,那充實的生活,那明確的目標,那堅定的腳步.而現在,我們就像那沒了方向的帆船,在無邊的大海上漂泊,多麼渴望燈塔的指引和導航.

就在我們迷茫,彷徨時,思修來了.她的步子是那麼的鏗鏘有力,聲聲撞擊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不由自主的進行自我反思.她的眼眸是那麼的疼惜和關切,就像看到長歪的樹苗,透著傷心想急切將他扶正.她的到來,就如同母親找到了迷失的孩童,在孩童最孤獨無援時,一雙手伸向他,給了他溫暖,給了他勇氣,同時也讓他認清了自己的路.

是的,這就是思修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她及時的來臨,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尋找自己的方向,堅定自己的腳步,想著我們人生的目標奮勇前進.她使我們懂得了大學生活需要珍惜,遠大理想需要確立,道德修養需要加強,而且還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學生.

播放的大學生活短片對我們來說真是醍醐灌頂,當頭棒喝.讓迷茫的我們認識到原來大學生活可以如此豐富多彩,同時為虛度的光陰懊悔不已,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大學生活.大學是我們滿懷希望和憧憬的地方,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美好人生就從這里開始,這里需要獨立自主的學習理念,需要大膽實踐不斷積累生活經驗,需要勤奮,嚴謹,求實,創新.而我們21世紀的大學生完全具備這些優良的學習理念.

遠大的理想為我們提供學習的動力.漫漫人生,唯有不畏艱險,激流勇進,奮力拚搏,方能中流擊水,地大光明的彼岸.科學的理想信念正是我們當代大學生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燈塔和動力之源.對於我們醫學生來說,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是我們的理想和追求.帶著這種信念,枯燥乏味而又冗長的專業課也就變得靈動而有價值,彷彿是渴望救治的鮮活生命,讓我們迫切尋求救治之法.
她點醒了我們,讓我們對人生有了新的規劃.同時,她又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走這條路的基本原則----知法,懂法,守法.法律是國家的根本,也是人們行為處事的根本.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法律知識已成為常識,而易沖動的我們也必須根據法律來約束和規范我們的行為.在未來的路上,有了法律來為我們保駕護航,我相信我們的道路會更加寬廣.

她來得如此沉重,離開的如此輕松,帶著欣慰的微笑,默默的站在原地,守望著我們,看著我們在各自的道路上打拚著,滿意的笑了,就像看到扶正的小樹苗正茁長成長,看到成長的孩童正奮發向上.

在她的引導下,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邁著堅定的步子,朝著心中的方向,沿著既定的道路奮勇向前.
你好,希望能幫到你!

❻ 學習與道德哪個重要 辯論賽 我是道德重要 要具體 比如說名言啊 事例啊 具體方案等 快 好的賞

道德是根本
從事教育為什麼有這么大的知名度?他所教的學生里頭,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當時、後世沒有人不肯定,沒有人不贊嘆,這是了不起的一位教育家。他的教化傳播十方,永垂後世,還有什麼樣的事業比這個更偉大,沒有!這種教育從哪裡生的?從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從德行。佛教導我們,第一個要修養道德,沒有道德哪來的智慧?跟諸位說,沒有道德你只有煩惱。凡人沒有道德,常生煩惱。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有道德,你看看,他見他的老師五祖忍和尚,他跟老師報告「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老師如果聽到學生能說這個話,老師就曉得這個學生道德的修養夠水平,所以他常生智慧。有智慧就有善巧方便,就能教化眾生,所以道德是根本!
在中國儒家教學,又何嘗不是奠定在這個基礎上!孔老夫子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智慧,但是他真正想學周公。周公是有道德、有學問、有智慧、有才幹,輔佐成王,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豐功偉業是贊嘆周公的。孔老夫子心目當中的偶像,他想學他,確實他有周公的道德,有周公的學問,有周公的智慧,也有周公的能力,所以周遊列國;很可惜,沒有一個國君肯用他,這才不得已回到老家去教學。他回家的時候,回到魯國已六十八歲了,孔老夫子七十三歲過世的,所以回去教學只有五年,五年的教學能成為萬世師表。
所以我常講,孔老夫子連做夢都沒有想到。他想當周公沒當上,結果搞上萬世師表,比周公名氣還高,比周公還值得人尊敬,他沒有想到的。沒有想到他這個五年的教化,對於這個世間產生這么大的影響。為什麼他有這么成就,歷代這些教書的老師,為什麼都不能、比不上孔夫子?這里頭是兩個因素,一個是自己的道德比不上孔子,另外一個是緣分比不上孔子,一內一外。
道德,孔老夫子確確實實,他是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他從這兒紮根的,他真正做到,才說出來。後人雖然也照做,夾雜!格物,格得不幹凈,格物是斷煩惱。煩惱縱然斷了,習氣還在,不像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習氣也沒有了。所以「夫子之德,溫良恭儉讓」,這是歷代的大儒,在這「物」的五個項目來考察都比不上孔子。孔子的德,純,不夾雜!後世這些大儒的這些道德不純,夾雜,沒有孔子那麼純,這是比不上孔夫子的,內在的修養比不上。
第二是緣分,孔老夫子當年的學生,我們在傳記上看到有三千人,弟子三千;傳人,傳法的人,學生,七十二個人,那這個影響多大!這是兩千多年來,歷代中國這些大儒都沒有這么多學生,沒有這么多成就的學生。成就學生當中,有個三個、五個就不得了了。甚至於許許多多學生真正有成就的,一個人、兩個人。夫子七十二個人,擔當得起萬世師表。
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我們不說其它的人,就是常隨眾里頭,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比夫子多。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有成就的,都是世尊的傳人,就像夫子七十二賢人一樣。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們在經典上常常讀「皆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是什麼地位?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從弟子當中顯示老師的大德、大智、大能,這才值得人尊敬。

人做惡做善最重要的要看它的影響
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了凡先生講,人做惡、做善,最重要的要看它的影響,這個論功的厚薄、罪的大小。它影響的范圍很小,影響的范圍時間很短,他行善,這個善小,不大;他做惡,惡也小,也不大。如果他做的事情影響的面很大,影響的時間很長,他這是好事,那是大善,他是做的惡事,那是大惡。要論影響,不論當時!由此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曉得我們做這一樁事情對社會、對未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不孝順父母,就現前而論,小事,這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從影響上來說,這是你沒有想到的。因為我不孝順父母,影響到許許多多年輕人看到的時候,看到我這個樣子,我不孝順,他跟我學,他也不孝順。我背師叛道,那些人看到我也跟我學,他們也各個背師叛道,罪過從這個地方結罪。換句話說,你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久,你的罪就愈深。你墮落在地獄,什麼時候能出地獄?你的影響力完全沒有了,世間人把你遺忘掉,你就能出地獄。這個你要記住!如果你的毀謗、你的胡作妄為,你要是把它做成錄音帶、錄相帶,做成光碟,這是你的罪證,你墮地獄,什麼時候能出來?你這些證據在這個世間統統消失了。還有一片在,你就沒有辦法脫離地獄,你說可怕不可怕?
在古人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著書,你這個書流通在世間,只要有一本在,影響讓別人讀了這個起了邪思邪念,變成自己邪惡的行為,你不能離開地獄。這個世間,那些書一本都沒有了,完全消失,你才能出離。現在印刷術方便,有沒有想到這樁事情?言行不謹慎,產生負面的影響,這還得了,麻煩大了!有一個人效法你的邪知邪見,邪作邪行,你那個罪案立刻就發作,就好象病一樣,又發作了。到那個時候後悔莫及,才知道造作的時候不以為意,以為沒有什麼了不起。
我常說,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阿羅漢他們這些人示現在世間,都是給社會人做好榜樣的,都是來幫助眾生覺悟的,絕對不會讓眾生產生負面的想法、看法,不會。他可以做出負面的,但是眾生的想法、看法是正面的;如果眾生沒有這個能力,他絕對不會示現負面的。可是這個示現,難知!為什麼?菩薩度這一個人,要示現負面的,他會覺悟,這個人得度了。另外在旁邊看的人,他看錯了,他變成負面的;菩薩是度這個人。這是我們學佛最艱難的一個關卡,很不容易突破。就是在讀經的時候我們也常常看到,所以你一定要前後仔細看清楚,這幾句話佛是對什麼人說的?這個人是代表世間哪一類的人,你得看清楚,給他講的!哪些話是針對我講的,哪些話是對你講的,這是大學問,這個不簡單。
因此,佛在大經大論裡面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要是沒有人講,即使世間最有聰明才智的人,他也沒有辦法理解,願解如來真實義,他做不到。那要什麼人來說?契入境界的人,不是契入境界的人,他不知道。今天契入境界的人有幾個?你到哪裡去找?這就變成可遇不可求。實在求不到,怎麼辦?這個世間人我找不到,找古人。古人,祖師大德,那是靠得住的,無論哪個宗派的祖師大德,你找一個跟他學,你會成功。

透視所謂「好人無好報」
世法裡面講善、惡、無記,這個好懂。中國古聖先賢講得很多,儒家講、道家講,「種善因,得善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古德告訴我們,這個人在這一生當中造作惡業,造作不善業,但是他所受的是好的果報。好像在這一生當中他沒有受到惡的果報,生活很富裕,地位也很高,他造種種不善,這什麼原因?佛在經上常講,他過去生中積的福大,雖然造作惡業,惡業折福,折是什麼?打折扣,已經折了很多,他還有餘福。十分的福報,因為造作一切惡業,就算是折掉了八成,他還有兩成;他的兩成福報比一般人還是要殊勝,這么個原因。
另外有一種現象,這個人一生好人,心好、行也好,但是一生貧窮,甚至於短命,或者遭到意外災害。我們一般人看到:你看好人,好人沒有好報,因果報應是假的!你看錯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因果通三世,他這一生所受的果,是前生種的因不善。但是這一生心善、行善已經改善很多了,改善很多還敵不過他的余惡,所以他還是要受惡報。佛這個道理講得透徹!
儒家也講,但是我們聽了之後,總覺得還有一點勉強,沒有佛法講得這么清楚、講得這么透徹。儒怎麼講?一個人無惡不作,還是做大官、享大福,儒說這是「祖宗餘力」,就是祖宗的福太厚了,享他祖宗的福。一個人心善、行善最後沒有善報,他的果報非常不好,儒家講是他祖宗造的罪業造得太多了。所以他的後人雖然心善、行善,還是沒有辦法敵他祖宗的罪過。儒這樣講法,總算是說出一個道理出來了,沒有佛法講得這么透徹,令人心服口服。
所以一定要知道,凡是碰到障礙了,馬上要回過頭來反省,把障礙的原因找出來,還是要自己把這個原因消除,障礙就沒有了。這個人跟我不合作,看我不順眼,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他,讓他改善對我的態度,不可以對立。雙方要都覺悟,這是菩薩道。縱然對方不覺悟,我覺悟,那你要用長時間來感化。他對我有成見,我對他沒有成見;他對我態度不好,我對他態度善好。他在這一生都不能回頭,都不能覺悟,都不能改善對我的態度,他臨終的時候會明白。臨終時候他想想這一生跟許許多多人接觸,哪個人真心對我,哪個人是用虛情假意對我,他明了。縱然這一生死了他都沒有覺悟,來生會覺悟,後生會覺悟,佛氏門中,不舍一人。
以真誠,以平等,以仁慈厚道之心,永恆不變,對人謙虛恭敬,這是必要的。自己姿勢要低,才能得到大家互助合作。自己姿勢太高了,別人看到你害怕、畏懼,想替你做事情,不敢。為什麼?小不如意,脾氣就發出來了,別人對你是敬而遠之,不敢替你做事情。為什麼?怕有一樁小事讓你心裡不如意,你就會大發雷霆。如果你有這些習氣,你要知道,一般人怎樣對你?對你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那你很苦很累,什麼事情你都一個人做,沒有人敢幫助你;不是人不願意幫助你,很多人願意幫助你而不敢幫助你。自己要反省,要覺悟,要改過!
一個事業成功,大家的功德,好!不能說這個工作是我一個人做,功勞是我一個人的,這個太自私了,心量太小了。我這一樁事情做得很好,大家做的,功勞歸功於大眾;做得不好,責任一個人來擔負,這個人是英雄豪傑,這不是凡人。所以常常想到,佛為什麼無能障礙。

❼ 道德和學習哪個重要

當然是道德品質,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越來越看重學習成績,變得一點也不道回德。然而學習的成績只不過是短答暫的,但是道德品質是陪伴你一生的,所以我認為道德品質更重要。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更看重學習成績,但是他們錯了!因為道德關系這你的一生。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家公司要應聘人,那個職位十分吸引人,有許許多多有著大學學歷的人去應聘,裡面有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在去應聘過程中見到有一把掃把倒在了地上,但沒有一個人去把掃把扶起來只是直接跨了過去。只有那個有高中學歷的人把掃把扶了起來,才去應聘。最後只有這個有著高中學歷的人應聘成功了,因為那把倒下的掃把是那家公司故意把它放在那的。從這個故事可以說明了道德品質更重要,所以道德品質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❽ 道德學習是哪些

一、首先呼喚道德心和意思;要明明白白真知切明的講道德二字的概念,從道德概念和回老子人事答切入道德境義。 二、把學習道德模範和學習老子道德經論結合起來。 三、一門深入,一心專念老子道德經論與科學發展觀;學習道德、傳承道德、踐行道德、信仰道德、實證道德,深道根固德柢,做道德人生。 四、道德本體作用,即道德---文化---思想---精神===創造三個文明合成空間(政治、精神、物質文明) 五、從道德經典中讀、解、經、德、道這是正解正習的程序,只有絕對真理從相對用起,才能塵覺生「道之動」、生不究竟的相對漸悟智和證,才能終誠一心躍入無德說無說為無為的道究竟道真實。經不在解而在教人和諧回歸道德。 從讀經典到讀人生、讀社會、讀自然----- 六、學習中華撣雞側課乇酒岔旬唱莫傳統文化; 七、學習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概念,理論體系,以人為本真理性等。 八、了解多元民族心和文化;和諧多元(佛道儒基督伊斯蘭、56個民族等) 九、喚醒人們從家庭、職業及小事和身邊事做起。在小的環境都要做道德的示現者。

❾ 學習與道德哪個更重要

我認為道德最重要,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版健全的權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認為,一個人可以沒有博古通今的知識,也可以沒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決不能沒有道德。知識可以去積累,才能可以去學習,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就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一絲一毫都關乎節操,它不能用錢來買,不能用金子來換。道德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是反映一個人品質的鏡子,照出一個人真實的面貌;道德是人類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礎,沒有了道德,人類就沒有了核心,人類將自相殘殺,爭名逐利,世界將一片混亂,慘不忍睹。

❿ 學習能力與道德培養的作文

王小強和李大牆是同班同學,也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某個星期三的下午,老師正在教育學生:「你們看一下現在多少人像投籃一樣把瓶子投入垃圾桶,卻投到垃圾桶外的半步。這就是道德的抉擇,如果把瓶子扔進垃圾桶是正確的,如果把瓶子丟到垃圾桶外面是錯誤的。道德認識、抉擇就這么簡單……」老師還沒說完就廣播裡面傳來「叮、叮、叮……」放學了!
王小強和李大牆在路上走著,王小強霎時看到地上有垃圾,心想:如果我丟垃圾沒有丟進去的話,我會撿起來,放入垃圾桶里。她越想越生氣。
王小強急匆匆地沖了過去,眉頭皺的像個六十高齡的老太婆,嘴巴張得可以放個大皮氣進去。正在彎腰時,李大牆問到:「你干什麼呀?」「我把這些果皮紙屑放入垃圾桶里,怎麼啦?」王小強急著說。李大牆跟著說:「即使你今天撿了,明天還會有人丟,我們不可能天天來撿啊!」「是啊!是啊!你得想辦法寫一些標語,貼在垃圾桶上,人們看了不就就知道了,是不是?」李大牆撓撓頭,立刻趴在地上寫了六個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貼在了垃圾桶上。這是,王小強也把垃圾兩邊清的一塵不染。王小強看了看這六個大字贊嘆道:「你真聰明,只要再用心點就可以賽上愛迪生了!」王小牆伸開雙臂笑了。
在我的記憶心扉中,有一個星期五我做值日,老師讓我和龍宇一起去倒垃圾,在路上我看見兩個小朋友抬著垃圾,後面有位老師,當這位老師剛走過去,這兩個小朋友就把垃圾隨手往地上一倒。
從那時起我就想:如果每個人只出一元,合起來就有十二億;如果每個人都像王小強和李大牆這樣文明,我們就不需要法律。面對這么龐大的數字,我們要遵守道德准則。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