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依法治市
⑴ 內蒙古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
一、政府職能依法全面履行
(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規范行政權力事項。各級人民政府實施的所有行政權力全部實行清單化管理。全面落實和有效銜接中央和自治區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權力。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
2.深入推進簡政放權。除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審批層級的事項外,直接面向群眾、量大面廣、由基層實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審批事項,依法下放到旗縣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管理。盟市以上政府及部門對下放管理層級的事項,要加強對下級機關培訓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事項順利承接。
3.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各盟市、旗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要推進行政許可標准化建設。實行一個窗口辦理、並聯辦理、限時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網上辦理。
4.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加強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機構監管,全面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及收費實行清單管理,事項和收費清單向社會公布。
5.推行權責清單制度。深入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完善清單的內容和形式,推進清單編碼化管理。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行政權力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各部門職責變化情況對權責清單實行動態管理,不得違法取消、增加和調整行政權力。建立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進行清理並向社會公布。
(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
6.依法確定職權。建立並完善政府部門「三定」規定合法性審查制度。結合政府部門權責清單,進一步梳理政府部門「三定」規定,理順部門職責關系,解決職能交叉問題。
7.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績效管理。
(三)完善宏觀調控。
8.轉變政府投資管理職能。強化企業投資主體地位,適時調整自治區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
9.推進價格體制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制定並公布政府定價目錄,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
(四)加強市場監管。
10.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清理工商登記前置審批,加快工商登記後置審批改革。進一步推動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加快工商注冊多證合一。全面完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內蒙古)建設任務,做好企業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工作。
11.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設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勞動保障、稅收征管、投資融資、安全生產、建築市場、招標投標等重點領域失信嚴重程度分類管理和嚴重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建設經營異常名錄庫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庫。推進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加大「信用內蒙古」網站對失信行為的曝光力度。
12.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旗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全部建立「一單、兩庫、一細則」工作機制。
(五)創新社會治理。
13.加強重點領域治理。科學編制應急預案,提高公共突發事件防範處置和防災救災減災能力,全方位強化安全生產,全過程保障食品葯品安全。
14.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大力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志願服務組織,加強志願服務組織化建設,健全完善志願服務制度體系。
(六)優化公共服務。
15.建立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梳理公共服務事項,明確服務事項和責任主體。對進入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的行政權力明確運行流程、申請材料、示範文本及常見錯誤示例、辦理時限等內容。
16.推動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大廳辦理。加快政務服務大廳升級改造,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加快推進網上辦理。
17.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著力促進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調節收入分配和完善社會保障職能,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公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目錄,加強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質量監管。
(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18.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完善綠色發展評估制度,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完善並嚴格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19.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⑵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的決定(2016)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立法活動,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二、將第二條第一款修改為:「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適用本條例。」
將第三款修改為:「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旗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執行。」三、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條第二款:「規定自治區行政區域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四、將第五條第一項修改為:「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二項修改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三項修改為:「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突出地方特點和民族特點;」
第四項修改為:「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堅持群眾路線,體現各族人民意志,保障各族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地方性法規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五、增加一條,作為第六條:「制定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七條:「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七、將第六條改為第八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一款:「常務委員會通過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
刪去第二款。
將第三款修改為:「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負責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具體工作,並按照常務委員會的要求,督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
將第四款修改為:「設區的市和自治旗制定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八、將第七條改為第九條,修改為:「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時,應當研究代表議案和建議,廣泛徵集意見,科學論證評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確定立法項目,提高立法的及時性和針對性。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通過,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並向社會公布。」九、將第十二條改為第十四條,第一款增加兩項作為第三項、第四項,修改為:「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專業性較強的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
第二款修改為:「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工作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必要時,可以成立起草領導小組。」
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應當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工作。」十、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五條,修改為:「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應當進行調查研究,採取座談、論證、聽證等方式,廣泛聽取有關部門、組織和社會公眾等各方面的意見。」十一、將第十七條改為第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在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據本條例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由常務委員會或者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十二、將第二十六條改為第二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提出審查意見的報告,經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認為地方性法規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三款修改為:「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並向提案人說明。」
⑶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實施依法治區的決議
一、依法治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為實行「兩個轉變」、實現「兩個提高」、完成「兩大歷史性任務」,從自治區實際出發,加強地方立法和對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高執法水平,深化普法教育,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權利,將自治區各項工作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大力推進自治區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二、加強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質量。要圍繞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目標,堅持法制統一的原則,從自治區實際出發,突出經濟立法,抓緊制定與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為自治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法制保障。要認真編制中長期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進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責任制。立法中,要深入調查研究,採取各種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要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立法中的作用,實行立法工作者、實際工作者、理論工作者相結合,做到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學化。要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正確處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防止和克服部門利益傾向,切實提高地方立法質量,使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區特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建立健全執法責任制,嚴格執法行政。各級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履行行政管理職責,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切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要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把各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實施的法律法規及應承擔的執法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活動,加強監督檢查,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制定並實行行政管理公示制度、評議考核制度、執法過錯追究和賠償制度,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案,堅決制止濫用權力、違法行政的現象,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四、嚴格依法辦案,維護司法公正。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公正司法,依法打擊各類犯罪行為,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要建立和完善司法人員辦案責任制度,推行並嚴格執行冤案、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和賠償制度。對一些司法人員執法犯法、貪贓枉法的行為,要依法嚴肅查處。要採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一些地方執法中的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確保法律的正確實施。五、強化監督機制,增強監督力度。人大的監督,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體現,是具有最高效力的監督。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切實加強對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加強對依法選舉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監督,督促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嚴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運用視察、執法檢查、質詢、代表評議等多種監督方式,加大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和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提高監督的實效,保證憲法、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要逐步形成權力機關的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民主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人民群眾日常監督的有機結合的監督機制。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識。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依法治區的基礎性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通過多種形式,採取切實措施,扎扎實實地抓好法制宣傳教育。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在學法、守法、執法中起表率作用。要逐步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學法執法考核制度,切實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各級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要熟練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逐步做到經過培訓、考核合格上崗。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要抓好企業、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教育,不斷提高依法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廣泛深入的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法律權威,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風尚。七、加強組織領導,全方位開展依法治理。依法治區是一項關系全局的工作,涉及到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各個方面。為切實保證依法治區工作順序開展,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都要成立領導小組,成員由黨委、國家機關和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在黨委統一領導下,負責領導本地區依法治理工作,組織制定依法治理規劃或方案。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制定依法治理工作的具體規劃,並督促各自執法部門制定實施方案,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各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都要把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一致,齊抓共管。要從依法治村、治廠、治店、治校等基層和行業依法治理抓起,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健全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使基層民主規范化、制度化,形成基層依法治理、行業依法治理、地區依法治理緊密結合的依法治理局面,促使依法治區工作全面落實。
全區各族人民要以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齊心協力,開拓進取,持之以恆,大力推進依法治區的進程,為進一步加強自治區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建設團結、富裕、民主、文明的內蒙古而努力奮斗。
⑷ 呼和浩特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奮力拚搏,形成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通過努力,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主要指標明顯好於上年,好於年初預期。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20億元,同比增長15%。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01億元,增長26.9%。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2600元和7900元,均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年初承諾的8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部落實。
一年來,在應對危機的重大考驗中,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關注民生、依法治市、優化環境、誠實守信、服務全區的工作理念,做了以下主要工作:(一)全力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針對年初經濟下行壓力日趨增大的嚴峻形勢,我們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全面落實中央擴大內需「一攬子」計劃,切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實施了一大批投資項目,發揮投資拉動作用,使國民經濟較快企穩回升,逐月向好發展。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8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三次產業分別完成投資47.7億元、249.2億元和503.9億元,增長93.6%、34.4%和17.1%。
把保工業作為保增長的重中之重,及時出台《呼和浩特市關於扶持困難工業企業的意見》等文件,從貸款貼息、減免稅費、緩繳減繳社保費、落實電力多邊交易政策等方面對企業予以大力扶持,使停產半停產企業較快恢復生產。以科技引領企業發展,較大幅度地增加了重大科技專項資金,支持重大科技專項57項,爭取上級科技扶持項目77項,有力推動了各行業的技術進步。狠抓工業園區建設,明顯提高了園區承載能力,為未來工業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狠抓工業項目建設,完成工業投資236億元,同比增長達30%,是歷史上工業投資力度最大的一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5億元,增長16%。
充分發揮首府優勢,全力推動服務業發展,使服務業成為保增長的重要力量。一批具有首府特點的商業集聚區加快形成。擁有20多家大型商場、260多家知名品牌專賣店的中山西路,商業集聚效應和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區「商業第一街」。建成京源港國際汽配城、金海五金機電城、保全庄蔬菜批發市場等7個規模較大的專業市場。新建和改造農家店120家、農村商品配送中心3家。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1億元,比上年增長19%。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2125.7億元和1970.5億元,同比增長30%和36%。實現旅遊收入141.6億元,增長31%。預計全市服務業增加值854億元,增長15.5%。服務業在我市的第一大產業地位、我市服務業在全區服務業中的首要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毫不鬆懈地加強「三農」工作,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使農業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糧食產量達到125.2萬噸。奶牛養殖業全面恢復,規模化、現代化養殖步伐明顯加快,新建成標准化養殖場45個,全市奶牛存欄95萬頭,鮮奶產量423萬噸。新發展百隻以上養羊專業戶1108戶,全年肉羊飼養量358萬只。近幾年建成的1.67萬畝蔬菜保護地,90%已經投產。馬鈴薯中棚種植技術加快推廣。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快速發展,土地流轉試點積極推進,農牧業機械化、科技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扶貧開發力度繼續加大,又有3.22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二)著力提升城鄉建設與管理水平。經過幾年努力,《呼和浩特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009-2020)》的修編任務基本完成,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呼和浩特市「一核雙圈」總體規劃綱要》,編制完成了《呼和浩特市「一核雙圈」組團發展區規劃》,繪就了城鄉建設藍圖。
城鄉一體化道路交通建設加快推進。繞城高速公路及國道109線清水河至大飯鋪一級公路建成通車,呼市至武川省道104復線、金橋開發區至和林盛樂園區道路以及呼市至土左旗土默川路等連接城鄉的骨幹公路建設項目快速推進,城區與五旗縣之間的半小時交通網正在加快形成。鄉村公路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建改建通鄉公路7條、通村公路34條。大包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完工,集包鐵路三四線呼市段工程順利推進。主城區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全市最大的綜合商業項目海亮廣場一期工程建成開業,二期工程啟動。對中山西路商業街實施街景整治,進一步提升了中心商業街的形象與品位。鐵路東客站主體工程完工,呼和浩特乒乓球訓練中心建成,傳媒大廈、群眾藝術館、青少年文化宮、城市規劃展覽館、大盛魁文化產業創意園等各項公共工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長66.4公里的環城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全線啟動。著力緩解交通擁堵問題,新建續建道路20條、橋梁和地下人行通道4座,改造小街巷29條,對21個交通「瓶頸」路口實施展寬改造和交通渠劃改造。新購公交車100台,新增計程車901台。城市給排水管網及供氣、供熱管網的改造力度加大。
「三城同創」取得實質性進展。創建活動更加深入人心,各項工作扎實有效推進,主要定性定量指標已經達標。「創模」方面,公主府、章蓋營、辛辛板三個污水處理新建擴建項目建成運營,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26.4萬噸/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6%以上;各旗縣和重點工業園區都新建和續建了污水處理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城區二級以上空氣質量天數又比上年增加5天,達到346天。水、土地、礦產等各類資源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創模」已通過國家環保部技術評估驗收。創森」方面,「三北」四期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北部風蝕沙化治理、烏素圖生態區、高速公路綠化隔離帶、標准農田防護林等各項生態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完成林業生態建設總面積109萬畝,是近年來完成任務量最大的一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9.8%。實施了成吉思汗公園、扎達蓋公園、南湖濕地公園等一批城市園林綠地項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16平方米。「創森」已進入迎接國家正式考察驗收階段。「創衛」方面,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扎實推進,對城區604個無物業老舊小區實施了綜合整治,將29個城中村納入城鄉一體化環衛管理,全市新建改建水沖式公廁20座、壓縮式垃圾轉運站20座,二環路等重點路段實現機械化清掃。建成西郊無害化垃圾處理廠一期工程,新增日處理垃圾能力550噸,並啟動了生活垃圾生化處理廠搬遷項目。「創衛」的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去年我們成功舉辦全市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暨土左旗、托縣現場會,有力推動了各旗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小城鎮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多數旗縣的面貌發生明顯變化,「一核雙圈」城鎮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三)積極推進改革開放。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商品林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企業間並購重組積極推進。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特別是進一步加大了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地方金融機構改革取得突破,原市商業銀行重組為內蒙古銀行,原城郊信用社改組為呼和浩特金谷農村合作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共有56家獲得批准,其中37家正式營業。文化體制改革開始啟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進一步加強了市場監管,加快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抓手,成功承辦和舉辦中國第三屆民族商品交易會、中日經濟合作會、呼和浩特投資貿易洽談會等一系列大型經貿和招商活動,積極開展區域交流與合作,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預計全年引進國內資金430.75億元,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7.8億美元,增長9.7%。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完成進出口貿易額7.1億美元,其中出口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全年接待了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團組來訪,特別是抓住中蒙、中俄建交60周年的機遇,與蒙古國和俄羅斯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
(四)全面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2009年新增可用財力的88.4%用於民生工程和直接服務於城鄉居民的社會各項事業,其中用於低保、廉租房、社保、農林水事務、教育、衛生方面的財政支出同比分別增加0.95億元、1.1億元、4.4億元、5億元、4億元和2.8億元。認真落實就業促進政策,切實加大發展中小企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實施小額擔保貸款等工作力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584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473人,幫助391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普惠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實施,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為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每月增加130元養老金。為環衛一線清潔工人每月增加200元績效工資。新建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社會福利院。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標准進一步提高,管理得到規范。特殊困難群體的專項救助力度加大,城市低保家庭高中生全部納入全額低保范圍。全市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76萬平方米,新建廉租房3553套,人均住房面積13平方米以下的城鎮低保家庭住房問題基本解決。切實關心勞動模範,勞模待遇得到較好落實。
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在基本解決包括外來人口子女在內的「上學難」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實施國家「校安工程」及中小學標准化建設工程,著力推動教育均衡發展。農村撤點並校任務基本完成,集約化辦學水平明顯提高。制定並實施了新一輪17個項目的學校建設計劃,其中10個開工,7個投入使用,新增239個教學班。高考整體水平在全區繼續保持領先。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得到加強,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招生比例達到6∶4。呼和浩特職業學院新校區如期建成招生,擴招學生2000名,在校生規模達1.4萬人。民辦教育穩步發展。民族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公開招考了418名中小學教師和99名特崗計劃教師。
衛生事業發展穩步推進。市第一醫院新大樓建成使用,口腔醫院完成搬遷。啟動了4所旗縣醫院的擴建項目,84個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成,為643個村衛生室裝備了醫療設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9%,住院報銷比例平均達到40%,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住院報銷比例分別上調5%和20%。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得到加強,有效開展了甲型
H1N1流感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與改善民生政策有效銜接,縣鄉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標准化、規范化,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
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是全區唯一獲此榮譽的城市。成功舉辦昭君文化節、第三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等大型文化活動。2007年以來中央下達我市的40個鄉鎮文化站建設任務,22個已經完工。文化惠民工程受到群眾普遍歡迎。7件文藝作品榮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和入選作品獎。文獻歷史紀錄片《大盛魁》被評為「2009年全國十大紀錄片」,同名電視劇《大盛魁》開機拍攝。實景舞蹈詩《昭君情緣》多次赴國內外演出。公主府博物館建成開館,一批博物館和紀念館免費開放。農村新一輪「無線覆蓋」工程扎實推進。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全民健身運動得到群眾廣泛參與,成功舉辦了全市第二屆運動會,舉辦和承辦各類體育賽事81項。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我市運動員奪得5枚獎牌,在全區中學生運動會上取得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社會管理進一步加強。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管理和維護穩定各項措施,有效開展一系列「風暴」行動,圓滿完成國慶60周年維穩任務,人民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安全生產態勢總體保持平穩。開展「積案化解年」活動,切實加強領導幹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工作,一批信訪突出問題得到解決。食品葯品安全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認真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進一步鞏固。雙擁共建活動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扎實推進。重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工作,支持殘疾人、婦女兒童和老齡事業發展。外事、僑務、人防、地震、防汛、消防、氣象、檔案、慈善、紅十字會、老區建設促進會、關心下一代等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
(五)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我們高度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在市政務服務中心成功實施集中審批服務,使行政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同時,大力推動各旗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和市民服務中心建設,三個市民服務中心、兩個旗縣政務服務中心已投入運行。加快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站,市四區193個社區中有151個建成一站式服務大廳,2個城區、1個街道、4個社區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稱號,初步形成大市民服務格局。我市三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高度重視民主法制建設。市人民政府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認真辦理人大審議意見,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意見。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主席團交付政府組織實施的3件議案基本落實,代表建議以及市政協委員提案均予以認真辦理和答復。加大行政監察力度,確保了中央和自治區擴內需保增長一系列重大決策的落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專項資金審計,資金運行進一步規范。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入推進了政務公開。加強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建設,順利完成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加強了立法工作,市人民政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4件,制定政府規章8件。「五五」普法工作積極推進。基層司法所建設明顯加強。注重傾聽基層和群眾的呼聲,始終重視市長熱線、城建服務熱線等群眾訴求的受理工作,切實把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許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高度重視公務員隊伍建設,在全市各級行政機關黨員幹部中認真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著力解決幹部隊伍中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問題,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切實加強對公務員的教育與管理,取得明顯成效,為完成全年工作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極其不易。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結果。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經受復雜形勢考驗、在我市建設與發展中付出辛勤勞動與汗水的全市各級幹部和各族人民群眾,向所有關心支持呼和浩特市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定,發展的動力還不夠強勁,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還比較困難。二是產業發展層次還不夠高。農業基礎仍較薄弱;工業中高端大項目不夠多,產業集群化程度較低;服務業發展還不夠充分,特別是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不夠發達。三是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多,城市長效化管理機制不完善,交通擁堵等現象仍然較為嚴重。四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不夠協調,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就業、物價、住房、社保、教育、衛生、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五是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一些部門還程度不同地存在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服務態度不好、工作作風不實、工作落實力度不夠、執法行為不規范甚至以權謀私、消極腐敗等現象。這些問題,我們要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⑸ 內蒙古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全面推進法治內蒙古建設,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法制宣傳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宣傳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培養公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行為習慣,促進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依法辦事、誠信守法,增強國家機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第三條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工作計劃,確定相應機構和人員組織實施本部門、本單位以及面向社會的法制宣傳工作。
鼓勵社會組織和法律專業人員以多種形式支持和參與法制宣傳教育。第四條法制宣傳教育應當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實行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是公務員、青少年、企業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人員和居民委員會、嘎查村民委員會成員。
法制宣傳教育應當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現實需要,確定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應當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第六條法制宣傳教育應當通過多種載體、形式和方法,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以及法律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等主題活動。第七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普法規劃,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並組織實施。第八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專款專用,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增長逐步提高。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統籌安排必要的經費,保證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正常開展。第九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擬定並組織實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規劃,組織、指導、協調、檢查和考核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第十條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應當結合司法和行政執法活動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第十一條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嚴格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第十二條公務員主管部門應當將基本法律知識和與業務相關的法律知識列入公務員錄用考試、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和在職培訓內容。第十三條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當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做好法制題材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演出、出版和播映工作,加強蒙古語言文字法制宣傳教育作品的製作、編譯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大眾傳播媒體應當開辦法制節目、欄目,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第十四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列入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內容並組織實施。
各級各類學校應當落實計劃、教材、課時、師資,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活動。第十五條經濟管理部門、行業社團組織應當對其管理或者聯系的各類主體的主要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指導督促用人單位對其從業人員開展法制教育。第十六條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訪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流動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失業人員、上訪人員等管理和服務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其學法守法,提高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第十七條監獄、勞教所、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拘留所、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將法制宣傳教育列入服刑人員、勞動教養人員、社區矯正人員、行政拘留人員、吸毒人員的教育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第十八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組織應當根據各自工作范圍和工作特點,普及相關法律知識,維護職工、青少年、婦女兒童、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第十九條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宣傳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群眾依法維護權益、表達訴求、化解糾紛,提高群眾參與基層自治和社會管理活動的意識和能力。
⑹ 內蒙古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考評辦法
第一條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考核評價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推動作用,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等有關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工作。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是指考評機關對考評對象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的活動。第四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法治政府建設考評工作,具體工作由本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實施。第五條法治政府建設考評遵循公開透明、客觀公正、分級負責、分類實施、公眾參與的原則。第六條自治區人民政府負責對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的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進行考評。第七條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旗縣級人民政府分別負責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的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進行考評。第八條實行自治區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門的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由其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考評,並書面徵求當地人民政府的意見。第九條實行雙重管理的部門的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由本級人民政府進行考評,並書面徵求其上一級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十條法治政府建設考評以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為依據,主要包括下列指標: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情況;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情況;
(三)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情況;
(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情況;
(五)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情況;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情況;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情況。
自治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法治政府建設任務和形勢的變化及實際需要,適時修訂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並重新公布實施。第十一條法治政府建設考評採取日常考評與年度考評相結合、全面考評與專項考評相結合、自查與互評相結合、群眾評議與專業部門評價相結合、材料審查與實地抽查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第十二條考評機關應當依據本辦法,結合本級政府或本系統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重點和主要工作目標要求,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設考評實施方案,明確具體的考評內容、考評標准、考評形式、評分細則。第十三條考評對象對照考評辦法和實施方案規定的內容,對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並按照考評機關規定的時間向考評機關提交法治政府建設情況書面報告。第十四條考評工作應當堅持內部考核與外部評議相結合。第十五條內部考核可以採取審閱年度報告、聽取工作匯報、查閱案卷和文件資料、抽查下屬單位工作情況以及考評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進行。第十六條外部評議可以採取座談會、問卷調查、徵求意見等方法進行。
外部評議可以由考評機關自行組織實施,也可以由考評機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機構組織實施。第十七條根據考評得分情況,考評對象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等次的分值劃分由考評機關確定。第十八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評中予以加分:
(一)法治政府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被自治區級(含自治區級)以上行政機關作為經驗推廣的;
(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成績突出,獲自治區級(含自治區級)以上表彰、獎勵的;
(三)法治政府建設有關工作被自治區級(含自治區級)以上新聞媒體作為典型經驗予以宣傳報道的;
(四)考評機關確定的其他情形。
加分事項為同一事項的,不累積加分。第十九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評為合格(含合格)以上等次:
(一)行政決策違法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二)由於行政機關違法行政導致發生重大以上事故、事件、案件,給國家利益、人民生命財產、公共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三)違法處置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導致事態惡化,造成惡劣影響的。第二十條法治政府建設考評工作應當納入地方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指標體系中。
⑺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03)
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其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法律、經濟、行政、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穩定。第五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遵循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性工作相結合的原則。第六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各級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具體組織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在其職責范圍內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各級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發揮骨幹作用。
各垂直管理部門,其系統所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部門和地方雙重管理,一般以地方管理為主。第七條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接受同級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機關的領導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指導。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第八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根據需要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負責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九條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小組,負責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十條各級公安、司法機關應當依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懲治各種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針對突出的治安問題和治安秩序混亂的區域和行業,開展重點治理和專項治理。第十一條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及時發現、掌握本部門、本單位的矛盾糾紛,認真做好化解、疏導工作,妥善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維護社會穩定。
各級信訪部門、人民調解等組織應當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和制度。第十二條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制定和落實社會治安防範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工作和治安保衛工作,落實治安防範責任制。發動和組織群眾,加強防範體系建設等群防群治工作。加強管轄范圍內的居民區、公共場所、道路交通的治安防範,防止違法犯罪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
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強化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有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第十三條公安部門應當加強治安管理,預防、控制、查處治安案件、治安災害事故和各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教育和管理工作,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預防流動人口中的違法犯罪。第十四條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以及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度、工作制度和保障制度。第十五條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協助監管部門做好服刑人員、勞教人員的教育、改造工作。依靠社會力量做好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保障其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障等公民權利。
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對依法判處管制、緩刑、假釋、監外執行和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服刑的人員以及勞動教養所外執行人員,加強監督、管理和教育。第十六條 全社會應當重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青少年教育網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各級各類學校應當開設法制、德育課程,切實落實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場地、設備等。第十七條全社會應當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
公民應當自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發現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及時向公安、司法機關報告。第十八條深入開展遵紀守法戶、安全單位、安全社區、安全嘎查村等多種形式的基層安全文明創建活動。
⑻ 為確保確保內蒙古自治區法制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必須始終保持五項原
.為確抄保我區法治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必須始終堅持五項原則,其中不包括 ( D)。 A.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B.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C.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必須堅持有法可依
會議強調,做好全區法治建設工作,最根本的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堅持從實際出發,增強自信、保持定力,堅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確保法治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