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開門立法

開門立法

發布時間: 2020-12-31 22:45:47

Ⅰ 所謂「開門立法」,即在立法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積極參與,實現立法民主化。具體而言,就是採用


①我國是復人民民主專制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3分)
②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3分)
③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原則,為人民服務是其工作宗旨。(3分)
④是政府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3分)
(任意三個要點得滿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Ⅱ 全國人大「開門立法」就是群眾立法嗎

開門立法,復即在立法制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積極 參與 ,實現立法民主化。 「群眾立法」的說法顯然誤認為群眾是立法的主體。在我國,立法機關指的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就是說不能說是由群眾直接立法。二者不可等同。

Ⅲ 開門立法成為我國立法工作的常態得益於哪些因素開門立法體現了怎樣的立法理念

律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這本身就是一筆寶貴財富,必將對我國今後法制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起到重要指導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有關負責人說。「開門立法」可追溯到五十多年前其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開門立法」要上溯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是:討論制定新中國的根本大法―――憲法。「大會執行主席宣布表決結果:投票數1197張,同意票1197張。許多代表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高呼共產黨萬歲。」這一幕,雖時隔五十多年,親歷者卻仍歷歷在目。有專家分析,1954年憲法之所以深得人心,是因為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制定這部憲法時,草案初稿曾下發各大行政區、各省市、自治區和50萬人口以上的省轄市,組織了大規模的憲法草案大討論,提出了5900條修改意見。6月15日,憲法草案向全社會公布,徵求意見歷時2個多月。其間,先後有1.5億多人次參與討論,對憲法草案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見。根據這些意見,憲法起草委員會對原來的草案再度作了修改。這是我國第一次向社會全文公布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正是由於全民意志和智慧的投入,1954年憲法經受住了時間風雨的檢驗。時至今天,它所確立的許多重要制度,仍被現行憲法所繼承。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期。這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制定一部全面反映新時期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新憲法,成為當時一項迫切的重要任務。1982年4月26日到8月底,草案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這是改革開放後第一部公開徵求意見的法律草案。這次全民討論的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影響之廣,成為公民參與立法工作的範例。許多重要的合理的意見都得到採納,具體規定作了許多補充和修改,共計近百處。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這部新憲法,這也是我國立法史上第一部公開表決結果的法律項目。公布法律草案從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邁上一個新台階。1998年3月21日,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鵬明確提出,立法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在立法過程中,「要採取各種形式,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九屆全國人大組成之後的一年中,就向全民公布了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和合同法草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1998年4月29日公布徵求意見後,31個省、市、自治區全部反饋了意見;25個大中城市和52個中央有關部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共收到人民群眾來信675件,其中,來自單位的意見173件,來自公民個人的有502件。許多來信多人聯署,人數最多的一件共有836人簽名。還值得一提的是婚姻法的修改。2001年1月11日,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
截至當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收到群眾來信來函3829件,後來又陸續收到一些,大約共有4000多件,通過報紙、期刊和網路等媒體也收到數以千計的意見。來信者中,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僅有13歲。公眾對原婚姻法的絕大多數條款都提出了意見。這次徵求意見是當時參與立法人數最多的一次,提出意見最廣泛的一次,也是人民群眾第一次通過互聯網參與立法。將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廣泛徵求全民的意見,使他們有了直接表達訴求的機會,有了發表意見甚至是表達不滿的權利。而最高立法機關,也拓寬了一個最廣大、最直接評價法律草案價值取向的民主渠道,將百姓的意見擺到立法的桌案,並吸納進法律之中。「使法律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就有了如谷穗般沉甸甸的實在意義。法律界人士評價說。大規模討論效果優於大規模學習「『開門立法』本身就是一個普法教育、釋放意見、凝聚共識的過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宣布,今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開,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成為常態,這一突破清晰地彰顯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立法理念上的重大改變。「所有的法律草案原則上都向全社會公布,聽取全民意見,這無疑將對我國的

民法總則堅持開門立法的意義

您好,所謂「開門立法」,即在立法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專積極參與,實現立法民屬主化。具體而言,就是採用公開徵求立法建議、立法聽證等方式,使民主立法延伸到最起始階段。
開門立法讓民眾的意志從立法的最初就得到體現,從而提高立法的透明度,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渠道,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符合民心。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全國人大常委為什麼要堅持開門立法

1、「開門立法」有利於促進立法的科學化;
2、「開門立法」有利於糾正「部門利益法制化」之弊;
3、「開門立法」,即在立法過程中堅持走群眾路線,讓群眾積極參與,實現立法民主化。

Ⅵ 關於這種「開門立法」、「問法於民」的做法,哪說法是准確的

「開門立法」、「問法於民」是群眾路線在立法領域的體現(民主立法),目的上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立法為民);
標准上以人民滿意為本;
方式上充分依靠人民群眾,擴大公眾的有序參與(增強立法主體自身民主性),
實行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
故選C。
A項錯誤,法律平等原則中不包括立法平等。
D顯然錯誤,「開門立法」涉及的是專門機關與普通公眾之間的關系,而非不同權力部門之間的關系。
C項不準確,題目涉及的不是執法領域而主要是立法領域的民主。
[注意]:
C項也不能完全說錯,關鍵看「執法為民」的「執法」知何理解。
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作為五大基本內容之一的「執法為民」,「執法」是在廣泛的內涵和外延意義上講的,是指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全部活動,不僅僅局限於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的執法司法行為,也包括立法、法律意識等。執法為民不僅對執法活動有著明確的指向作用,而且對立法、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等整個法治建設都有重要意義。但是從一般意義上理解,「執法」僅指行政執法或司法。
題目本身不夠嚴謹,但是兩相比較,B項答案最優。

Ⅶ 怎樣推進開門立法

誘惑,我信步走在雨中,靜靜的徜徉,想起潤物細無聲的美好,難掩我這一刻的心動回。路旁的迎答春也早早的開了,一朵朵小黃花,你挨著我,我擠著你,歡樂地競相開放著,都去爭寵這春的關愛;夾竹桃的花蕾在雨中輕輕搖擺,似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