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傳統文化

道德與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 2023-05-27 22:34:24

㈠ 中國傳統文化與個人道德修養有什麼關系

國學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沉澱與集合,既是中國數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也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當前世界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及文明沖突加劇的情況下,在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激烈市場競爭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國學,以求深入發掘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從傳統文化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法,獲得和諧、和平的發展。當前的年輕人大多是看著漫畫書、動畫片長大起來的,學習教育也以應試教育為主,對國學知識接觸積累有限,自然的就缺少了一種人生的底蘊與沉澱,造成了今天浮躁之氣盛行。國學的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貴在堅持,不是簡單的學習幾首唐詩宋詞就能完成的。這一過程既是學習過程,也是一個對心性的磨礪過程,更是對人生底蘊的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國學是歷史文化所在,是我們民族的根本。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求和諧、盼安定,對於處於轉型時期的中國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有利於營造學習中華文明的氛圍,使人們領悟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日後成長奠定好的行為規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學好國學,並不是機械地看書、讀文章,使他們成為自身的標碼,而是要將傳統文化融入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那份感動。國學作為具體的歷史文化概念,既包括國粹,也包括糟粕。研究「國學」,要去粗取精,要從文化的領域和視角來認識國情,認清中華民族的長處與短處,尋找出歷史上的中華民族曾經繁榮興旺與危亡衰敗於文化上的原因所在。學習國學,在於對中國文化保持理解的同時,也保持著自己深刻的反思——在感悟的同時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追捧和機械地復制前人,這才是國學真正的真諦。簡單來說,學習國學,不但傳承了傳統文化,更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道德修養(修身、養性、齊家、治天下),開拓自己的思維,學習為人處事的原則與方法,使我們確立穩定的信仰與價值觀,啟迪良知,明心見性,為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前進的動力。

㈡ 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品質

中華民族從5000年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中走來,創造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流的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規范,儒學的許多思想都與道德規范直接有關系。一些具體的道德規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思想價值。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論述了一般人如何才能成為「君子」「仁人」,認為主要標準是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理想,做到「以德為先」。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一個總的道德規范,稱之為「仁」。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不想幹得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去干。在孔子看來,這種愛心不限於自己的親屬,而是以此為出發點,「泛愛眾而親仁」就是要廣泛地和大眾有愛相處,並親近有仁德得人。怎樣才是博愛大眾呢?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就是使老年人得到安樂,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少年人得到關懷愛護。

1.誠信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概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誠信思想體系的基礎是由《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奠定的。中國古人觀察自然、人事變遷,認為天是真實的、長久的,只有具備天一樣的德性,人才能最終獲得自身長久的幸福。因此,人必須追求真實、不欺妄,以「至誠」為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是人的內在德性,表現為真實、誠懇、表裡如一,即「內誠於心」;「信」體現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講信義、守信用、言行一致,即「外信於人」。「誠」與「信」是分而為二、合而為一的道德規范,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基礎。

《周易》中孚卦,闡釋誠信得原則。誠信,為立身處世的基本,一切道德的根源。中孚象徵的是心中的誠信,誠於心而信於外,存誠於心,取信於外。彖曰:「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是說,誠信是天道,是天德,這種中孚所以利於正固,是因為應乎天的,應乎天當然也能應乎人。心中誠信,堅守正道有利;這樣才能符合天的法則,因為天的德性,就是誠信與堅貞。

誠信是立人之本。在《論語》為政篇,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所以,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他是一個講文明的人。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2.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凝聚力持久和穩固的心理及情感基礎

㈢ 作文道德加傳統文化

在社會轉型之際,人們正經歷著一個價值震盪和眾多人行為失范的陣痛。在探尋結束陣痛、重建社會規范的途徑時,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傳統。「傳統文化與當代道德建設」這個近兩年頗引人注目的論題,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本文就這個題目談兩點意見。

一、以充分的理性精神審視傳統文化
包括傳統倫理道德在內的傳統文化有著十分復雜的內容和性質。如何對待它,當抱有充分的理性精神,否則難免走入歧途。但在這個問題上,一些人又偏偏表現得那麼缺乏理性精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一種極為有害的非理性思潮支配。且不說在民間,花樣百出的偽文化、假古跡泛濫成災,一些年深日久的歷史陳跡鑄就的不良心理和卑劣積習恣意表現。單說學術界,在這原本最應具備理性精神的領域,也出現了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現象。
學術界的非理性主要表現於兩方面。一方面,基於實用立場,對以傳統文化來解決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抱著不切實際的期盼。結果是既把過重的任務加諸於傳統文化之上,又造致了一種急功近利、牽強附會、輕率而不嚴肅的學風。這在倫理學界尤為突出。例如,絞盡腦汁去發掘所謂「儒家經濟倫理思想」,試圖從古老傳統中為當前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的經濟活動尋根正名,似乎非得攀上儒家思想,搞市場經濟才理直氣壯,卻不管這種攀連是多麼的不著邊際。又如,不加分析地褒揚專制皇權下的吏治和官德,以此為解決幹部腐敗獻靈丹妙葯,卻既有意或無意地隱匿了封建吏治的本質和那個時代的官風中十分腐朽的一面,又迴避了現今導致腐敗的根本原因。
與這種根據需要來玩捏歷史的實用態度形影相隨的,是對傳統文化過於浪漫的態度。盡管實用與浪漫看似對立,在非理性地對待傳統上,卻猶如一個錢幣的兩面,互為憑借和補充。有的學者有感於現代社會中人際關系面臨的問題轉而訴諸傳統時,往往求助於「孝」的理想和規范。但在談及「孝」時卻缺乏應有的慎重和求實精神,給人們描繪出一幅在「孝」的觀念支配下父慈子孝、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歷史田園詩景象。然而「孝」固然含有尊敬、瞻養老人、注重人的天然聯系並維系和強化這種情感聯系的一面,又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顯然悖謬的內容,更有其作為宗法家族倫常關系和專制等級關系之核心規范而表達絕對父權、以身份論是非的荒誕性,以及將這絕對父權移植到君臣關繫上「以孝事君」的專斷性。這極為荒誕和專斷的一面在歷史上兌現為生活現實時,具有非常殘酷的性質,而且常常充滿了血腥。拋開這些原本就附著於「孝」之上的歷史內容,以一種遠距離審美的浪漫態度大而劃之地侈談中國「孝」的傳統,不僅無助於當代道德建設,而且由於把歷史真相湮沒在浪漫主義幻想之中,在事實上對人們起到一種欺騙和誤導作用。
作上述批評並非要否定傳統。我國兩千多年倫理文化的傳承,這一事實提醒人們:新倫理文化的建構不是與傳統不相乾的工作。我們決不可以設想能拋棄傳統倫理文化,在一片空地上去隨心所欲地建造新倫理文化大廈。歷史既不能迴避也不能割斷,倘若割斷、迴避歷史,再好的設想也會由於缺乏根基而無法兌現。何況,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潤於過去的歷史傳統之中,傳統無時不在對當代人發生著作用,構成我們置身於其中的客觀背景。更重要的,無論是我們追求的倫理精神的現代性還是社會其他方面的現代性,正如美國學者英格爾斯所指出的:「從歷史發展上看,現代化傾向本身就是人類傳統文明的健康的繼續和延伸。」問題在於,這種健康的繼續和延伸不能通過基於對傳統的實用主義加浪漫主義態度來實現,而只能訴諸理性精神,在認真反思、清理、分析傳統的基礎上改造其中有價值的內容,使之實現適應現代社會的創造性轉換。
以理性精神對待傳統不僅意味著治學的誠實和嚴謹,還意味著把對傳統文化的考察置於世界的大文化背景之下來進行。近代以來,隨著各民族之間交往日益廣泛和深入,不同文化的價值日益被人們所了解,多種文化模式並存,異質文化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趨勢。然而,文化作為人的生存方式的表現,無論不同文化之間有多大差異,比起那些使所有人都成為同類的一致性來說,差異是表層的。任何差異都不能掩蓋人在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以及所面臨的基本生存問題的共通性。這些一致性或共通性構成了超越地域、文化、種族界限的人類共同的價值基礎。這決定了任何一種文化傳統的健康繼續和延伸必須以認同和尊重人類基本價值和相應公理為前提,因而要求把對傳統的考察置於世界文化背景之下,而不是脫離這個背景,脫離人類文明發展進程而孤立地進行。這種立足於本民族而又同時注目於全球的眼界和胸襟,不僅使我們在傳統問題上免於裹挾著一股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在自大和自悲之間游移,而且使我們得以真正發掘出傳統中的優秀成分,得以在傳統與現代文明之間找到結合點,將其改造成為國際文化共同體中不可缺少的構成因素。

㈣ 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道德、中華傳統美德三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嗎

有關聯。
1、傳統文化包括傳統道德,此外還有傳統藝術等等;
2、傳統道德包括傳統美德,此外還有不當道德,愚忠愚孝等等。
反過來說,傳統美德是傳統道德的精華部分,傳統道德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㈤ 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道德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
在科學已經成為群體和社會的取向的氛圍下,在群體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學也就成為了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自律的真實內容。修身養性的自我品格鍛煉可以轉化為樹立、培養和堅守對科學文明的嚮往和信念。在某種意義上,當代中國的科學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倫理在促成和助長這一趨勢過程中的積極的作用。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求變,《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大張旗鼓地宣揚通過變革以求發展的精神。可以說,變革與發展的互動,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就人生價值來說,傳統文化突出地強調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當魚(生命)和熊掌(道義)不可兼得時,捨生取義便成為了人的自覺的選擇。如此的"正氣"塑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維系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但傳統文化並非不重視物質生命的價值。以物質生命承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使承載於生命的道德意識和自然知識的傳播推廣受到重視,不論是為功名、為財富、為名聲,它都鼓勵人的積極努力。盡管這個"為"的有意識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後成為"人慾",但作為一種內在的動力機制,它實際上支配著人的日常生活實踐和價值追求。正因為如此,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認為儒學與現代化無緣的絕對化的觀點實際上是不恰當的。
中國文化的核心范疇和中國人追求的終極的價值理想就是"聞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經典《周易》提出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則是最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它既是傳統的,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同時又是現代的,甚至與後現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陰一陽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維傳統的產物。無論是陰是陽,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發展,就需要異性的補充,就需要外來之性與自性的親和與轉化。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西互補提供的最為重要的理論依據。

㈥ 傳統道德文化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容、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㈦ 傳統道德與傳統文化有什麼區別

他們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國學相較於傳統文化,多了一層學術的含義。同樣在傳統道德里包裹著傳統文化。一個地區如果只有文化而缺少了應有的道德,那麼這個的確的文化就是腐敗落後的。

㈧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道德教育的關系

文化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精神寓所。基於道德與文化之間天然的、本體內意義上不可分割的聯容系,道德教育始終存在於一定的文化譜系之中,體現文化的內在精神和價值理想,是一種文化性存在。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德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二者在我國文化建設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一方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現代德育的寶貴資源,它所蘊含的德育理念、內容、方法等,對現代德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另一方面,德育也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㈨ 傳統道德與傳統文化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國學相較於傳統文化,多了一層學術的含義。

學術簡介:
學術,是指系統專門的學問,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學術,是指對於方法的學習。它區別於學習知識。

國學簡介: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傳統文化簡介:
傳統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還有墨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㈩ 簡述傳統文化、道德、法律、三者之間的關系

道德與法律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屬於上層建築,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它們是兩種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任何社會在建立與維持秩序時,都不能不同時藉助於這兩種手段,只不過有所偏重罷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動的。其關系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會要維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系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綜上所述,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有這辨證統一的關系,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熱點內容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