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安全法治
❶ 在新的疫情防控下法治和德治怎麼相輔相成
在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下,法治和德治應從如下幾個方面相輔相成:
1、發揮基層自治作用,激發社區疫情阻擊的內生動力。
2、發揮德治作用,提高居民抗擊疫情的凝聚力。
3、發揮法治作用,保障抗擊疫情依法有序進行。
❷ 疫情防控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
防控疫情法治宣傳,主要深入宣傳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和突發事件應對法律法規,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條 國家開展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教育的公益宣傳。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教育。醫學院校應當加強預防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對在校學生以及其他與傳染病防治相關人員進行預防醫學教育和培訓,為傳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其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
❸ 法治與疫情防控
法治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依法防控,才能穩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越是疫情嚴峻,越應該堅持嚴格依法防控;越是關鍵時期,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不能因疫情嚴重,就讓法治站到一邊;不能因嚴格管控,就可以目無法紀、各行其是;更不能因防控力量有限,任由個別人渾水摸魚、違法犯罪。尊重法治,不是疫情防控的障礙,而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保障。
法治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依法防控,才能穩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越是疫情嚴峻,越應該堅持嚴格依法防控;越是關鍵時期,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不能因疫情嚴重,就讓法治站到一邊;不能因嚴格管控,就可以目無法紀、各行其是;更不能因防控力量有限,任由個別人渾水摸魚、違法犯罪。尊重法治,不是疫情防控的障礙,而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保障。 疫情防控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依法防疫,離不開健全完備的法律體系。從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到疫苗管理法、葯品管理法,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立體制度體系,確保了疫情應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戰「疫」打響以來,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實行交通管控,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專項監督檢查,等等,在有法可依、以法為綱中確保了疫情防控的及時、有序開展。疫情在前,只有將犯罪與非罪的邊界劃得更加明確,使法治真正成為增強「社會免疫力」、提高「整體戰鬥力」的良方,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❹ 如何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
1、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2、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蔓延。
3、要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執法司法力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
4、要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加大對暴力傷害醫務人員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制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5、要依法規范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按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及時准確報告疫情信息。
6、要加強對相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指導,及時處理,定分止爭。要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組織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要強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加強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❺ 疫情防控過程中體現的法治現象思考
疫情期間,為了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國各地緊急動員,醫護人員更是堅守一線。然而在這非常時期,一些不當行為卻時有發生,比如:逃避抗拒隔離治療、擅自挖斷道路、封路等等,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而且還觸碰了法律的紅線,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病毒來襲,經受考驗的是人性,更多是對依法治理水平的檢驗。
1月30日,周某前往恩施市某超市購物,因未佩戴口罩被保安勸阻,周某不僅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還侮辱謾罵勸阻人員。公安派出所接警後,迅速趕到現場對周某進行告誡。周某不知收斂,繼續辱罵勸阻人員。隨後,民警將周某傳喚至派出所。疫情防控期間,周某不配合防控工作,侮辱謾罵超市保安人員,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依據兩高兩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要求,依法從嚴懲治。最終,周某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鄭州毒王郭某鵬,隱瞞處境史造成40多人被隔離觀察,被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
目前,我國應對傳染病疫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比較完備,包括《傳染病防治法》、《刑法》、《治安處罰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最高法、最高檢2003年聯合出台的《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等,這些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不僅是採取疫情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據,也應該成為每一個公民在疫情期間的行為規范。
法治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依法防控,才能穩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越是疫情嚴峻,越應該堅持嚴格依法防控;越是關鍵時期,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不能因疫情嚴重,就讓法治站到一邊;不能因嚴格管控,就可以目無法紀、各行其是;更不能因防控力量有限,任由個別人渾水摸魚、違法犯罪。尊重法治,不是疫情防控的障礙,而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保障。
疫情防控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依法防疫,離不開健全完備的法律體系。從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到疫苗管理法、葯品管理法,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立體制度體系,確保了疫情應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戰「疫」打響以來,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實行交通管控,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專項監督檢查,等等,在有法可依、以法為綱中確保了疫情防控的及時、有序開展。疫情在前,只有將犯罪與非罪的邊界劃得更加明確,使法治真正成為增強「社會免疫力」、提高「整體戰鬥力」的良方,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❻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精選110句)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肯定對各類標語都很熟悉吧,作為一種最經濟、最有效的宣傳狀態,標語持續見證著每個時代的變遷。那些被廣泛運用的標語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歡迎大家分享。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1
1、抗擊疫情,人人有責。
2、出門記得戴口罩,人多不要湊熱鬧。
3、多一些關懷、關愛,會在寒冬里打心底感受到溫暖。
4、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5、復工復學要注意,觀察兩周看體溫,如有症狀早報告,盡快就醫別遲疑。
6、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7、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聚眾、不聚餐。
8、拒野味、不聚會,親友情、網上敘,少出行、莫大意。
9、不圖一時熱鬧,但求平安健康。
10、打疫苗講科學,嚴防控,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一米外,用公筷,健康碼。
11、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12、親戚不走,明年還有,朋友不聚,回頭再敘。
13、有症狀、早就醫、不恐慌、不傳謠!
14、科學防治戰勝疫情不信謠不傳謠。
15、注意防護保護,不恐慌,不造謠!
16、外地來客要報告,避免疫情不知道。
17、疫情來襲,我們用愛守護你。
18、奉獻愛心、貢獻力量,支援疫情防控。
19、親戚不看,還有明日。朋友不聚,災後再敘。
20、真情溫暖你我,大義守望相助。
21、萬眾一心迎挑戰,眾志成城戰疫情。
22、不走親,不扎堆,不聚餐,不到人群密集處。
23、外出戴口罩,進門洗手好,口罩不亂扔,疫情早趕跑,大家有功勞。
24、依法科學防控,及時診療救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25、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6、加強聯防聯控,構築群防群治抵禦疫情嚴密防線。
27、眾志成城,齊心協力防控疫情。
28、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到公共場所,非必要不到中高風險所在地區。
29、科學防控疫情,文明實踐隨行。
30、做好自我防護就是關愛他人,遵守文明行為就是奉獻社會。
31、重科學,聽官宣,謠言消息莫去傳。
32、健康防護千萬條佩戴口罩第一條。
33、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
34、弘揚垃圾分類新風尚,做好防疫廢棄物回收處理。
35、整治環境衛生,扮靚美好家園。
36、做好自我防護和健康管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和良好生活習慣。
37、疫情一日不解除防控一刻不放鬆。
38、我們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39、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40、向戰斗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致敬!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2
1、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
2、希望大家都少出門,出門記得戴口罩
3、比戴口罩:科學丟棄,不傳病毒!
4、戴口罩勤洗手不給病毒有可乘之機!
5、拒絕謠言:只送祝福,不傳謠言,別讓錯誤信息幫倒忙!
6、拒絕扎堆:不圖一時熱鬧,但求平安健康!
7、有症狀早就醫不恐慌不傳謠!
8、請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
9、戴口罩講衛生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後慎揉眼!
10、拒絕野味:不獵奇,不貪嘴,病從口入,教訓牢記!
11、科學就醫:如有不適,盡快就醫,沉著冷靜,謹遵醫囑!
12、帶病回村,不孝子孫!
13、抗擊肺炎,眾志成城!
14、自覺居家隔離,傳染肺炎不得了!
15、有發熱症狀患者請及時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16、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
17、注意防護不恐慌不傳謠!
18、見屏如面:網路拜年也是團圓!
19、抗擊疫情人人有責!
20、勤快洗手:消毒殺菌,病毒趕走!
21、少出門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風
22、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淡
23、堅決打贏肺炎疫情防控仗
24、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送死!
25、重視自身健康務必做好自我防護!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3
1、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2、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3、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4、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使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5、把社區居民發動起來,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6、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
7、控制源頭、切斷傳播途徑,是傳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
8、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9、堅決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兩大環節,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盡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圍。
10、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4
1.自覺依法參與疫情防控,做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者、支持者、踐行者。
2.防控疫情、法治同行。
3. 疫情面前有擔當,法治思維克時艱。
4.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服從配合防疫措施。
5.不緩報、不漏報、不瞞報、不謊報。
6.遵紀守法,同舟共濟,守土盡責,共克時艱。
7.遵守法律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8.增強法治意識,自覺抵制謠言。
9.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10.聽指揮,守法律,重防控,戰疫情。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5
1.依法嚴懲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
2.依法防疫,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積極配合流調,如實提供信息。
4.故意隱瞞接觸史,後果輕者是失信,後果嚴重是犯罪。
5.面對疫情莫害怕,逃避隔離是違法。
6.不聽勸阻、強行外出,情節嚴重要拘留。
7.偽造核酸檢測報告和通行證等證明文件,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8.依法嚴懲抗拒疫情防控措施行為。
9.依法打擊制假售假,嚴厲懲處哄抬物價。
10.嚴打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標語6
1.妨礙疫情防控,從嚴從快懲處。
2.防控疫情、法治保障。
3.防控疫情、與法同行。
4.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依規防控疫情。
5.手牽手心連心,阻擊疫情法在心。
6.依法防疫,重在依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7.疫情重、防控嚴,遵紀守法保平安。
8.新冠病毒不可怕,依法防控戰勝它。
9.依法科學防控,及時診療救治。
10.客觀認識疫情,科學應對疫情,依法防範疫情。
11.不緩報、不漏報、不瞞報、不謊報。
12.遵守法律規定,做好個人防護。
13.履行法定義務,配合政府防疫。
14.增強法律意識,自覺抵制謠言。
15.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傳播疫情防控正能量。
;❼ 發揮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法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應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總的來看,我國疫情防控的法律制度是比較健全完備的。根據憲法的規定和精神,我國已制定了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境衛生檢疫法、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一系列針對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規,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有效法律制度保障,也為各級政府和醫療衛生機構採取防控措施,以及其他單位、組織和廣大群眾參與防控活動提供了相應法律依據。其中,針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應及時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要認真評估並補充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具體辦法、目錄、標准等,擴大法律調整范圍,建立人工繁育飼養強制許可制度,就飼養物種、交易物種、食葯用物種以及利用用途與范圍等做出詳細規定;認真評估並補充完善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關於疫情信息發布、疫情疫區級別劃分、應急指揮組織機構、應急物資保障、法律監督等制度設計;加快啟動社會補償法、緊急狀態法、生物安全法的立法進程,為抗疫阻擊戰提供全方位法律支撐。
目前,我國已建立了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和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目前,我國已建立了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和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但在成績的背後,也反映出一些短板、漏洞和弱項。從執法層面看,應抓緊研究解決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反映出來的執法體制權責脫節、執法機制對接不順暢、執法資源不對稱、執法力量不匹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法治思維不到位、執法理念跟不上、治理方式粗放等問題。在後續依法應對、依法防控工作中,要從堅持嚴格執法、建設法治政府的角度,堅持底線思維、系統思維,堅持應急法治原則,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查漏洞、補短板,著力完善重大疫情依法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依法應急管理體系。要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依法保障民眾生存權、治療權;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保障民眾知情權,切實做到依法預防、依法防控,彰顯建設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型政府的決心和誠心,體現依法行政的治理效能和制度優勢。
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全民守法是基礎。疫情防控時期是不同於尋常的特殊時期,出於維護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依照法定程序出台一些特殊措施,是符合法治精神的。每個公民都應該理性看待特殊時期的防控舉措,積極配合、自覺遵守。實現全民守法,首先就要做好普法宣傳工作,使全體公民知法懂法。要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針對執法對象、服務對象、主管領域,加大以案釋法力度,以案說法、生動普法,讓人民群眾真正熟悉法律規定,明晰行為邊界,知曉自己在疫情防控中的權利與義務。同時,要著力化解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積極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這次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中共中央的方針是「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空、精準施策」,我們要高度重視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在法治軌道上工作早日戰勝疫情!
❽ 疫情防控新十二條內容是什麼
疫情防控新十二條內容是:
一、加強防疫司法保障。完整、准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依法打擊涉疫犯罪,有效化解涉疫糾紛,堅決維護社會平安穩定。
二、依法懲治涉疫違法犯罪。依法打擊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侵犯醫務人員和防疫人員安全、擾亂衛生醫療秩序、故意傳播病毒、核酸檢測造假、造謠傳謠、聚集滋事、哄抬物價、詐騙錢財等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支持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支持行政機關依法依規劃分疫情風險區域,採取隔離封控、隔離管理、隔離轉運、隔離安置等遏制疫情的應急性措施,盡量減少防疫處置措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依法制止和糾正「亂加碼」或者不作為等違規行為。
四、優先保障涉疫民生權益。暢通涉疫民生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妥善處理防疫保障、醫療服務、勞動爭議、物資供應、志願服務等涉疫糾紛。依法保障防疫工作和群眾生活需求,不得查封、扣押、佔用、處置用於疫情防控和居民生活保障的設施、設備及物品。
五、全面開展在線訴訟服務。依託「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粵公正」「廣東移動微法院」等網路平台全天候開展在線訴訟服務,鼓勵當事人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申請執行、信訪申訴和適用電子送達。暢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各類訴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訴訟活動的影響。
六、助力市場主體減負紓困。對因疫情影響產生的買賣、借貸、租賃、旅遊、運輸、加工承攬、建設工程等合同糾紛,鼓勵雙方當事人合理調整或變更協議內容,助力困境企業通過債務重整、債務和解再生發展。
七、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依法規范商業銀行、融資租賃公司、保理公司、典當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審慎認定企業因疫情影響延遲償還金融借款的違約情形,積極促成以展期、續貸或分期付款等方式達成新的還貸協議,減輕中小微企業融資負擔。
八、加強防疫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病毒疫苗、快速檢測試劑、新葯產品專利或製造方法專利的保護力度,保障疫苗、葯物研發生產。嚴懲生產銷售假冒抗原檢測試劑、防護用品等違法行為,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
九、維護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堅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維護企業生存發展,鼓勵用人單位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遠程辦公等方式穩定勞動者工作崗位,支持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採取靈活用工措施。
十、依法保障群眾訴訟權利。訴訟活動因疫情防控無法按期進行的,允許當事人自願選擇線上訴訟或者申請延期訴訟,不得按無故缺席訴訟處理,妨礙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受疫情影響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應依有關規定及時辦理訴訟費減、免、緩手續。
十一、推動涉疫糾紛多元化解。充分發揮一站式多元解紛平台作用,依託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工會調解、律師調解、行政調解等合理化解涉疫糾紛,積極引導當事人互諒互讓、互利互惠,平等協商、共渡難關。
十二、加強善意文明執行工作。對因疫情影響造成資金流動性困難不能清償債務的,積極引導當事人分期履行、延期履行或達成執行和解。審慎實施財產保全,准確適用失信懲戒和限制消費措施,完善信用修復和守信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