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道德修養的例子
1. 求關於道德的名人小故事!!
1、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你挨打,為什麼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一隻發野性的驢踢你時,你會還它一腳嗎?
2. 名人道德故事
1、左公與曾公的胸懷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他們兩人。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侍從的話讓左宗棠深思良久。
2、漢武帝的胸懷大度
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是一夥盜賊。
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里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伙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
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頓時,大殿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贊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3、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棟,熟讀各家典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儒。
後來,魏昭到京城洛陽任官,毅然決定拜遠在南陽的郭林宗為師,並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熬葯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葯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熬的葯太燙,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後郭林宗又說葯太苦。
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葯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
4、顧愷之
我國古代東晉,在南京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廟叫瓦棺寺,寺廟落成後,和尚請眾人捐施。顧愷之來到寺廟,在捐款薄上寫了個「百萬」的數字,人們都有很驚訝。
因為數日來,在眾多捐施者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捐款超過十萬的,大家以為這個小名叫「虎頭」的窮年輕人吹牛亂寫,所以和尚當即讓他把寫的數目塗掉,但是顧愷之卻十分有把握地說:「你們先給我找一面空白牆壁。」
於是,他就關起門來,在指定的空白牆壁上畫了一幅像唯獨眼珠沒有畫。他對和尚說:「第一天來看畫的人,每人要捐十萬錢給寺廟;第二天捐五萬錢,以後,捐助數目由你們規定。」
等顧愷之當眾點畫維摩詰眼珠時,寺門大開,如同神光顯耀,滿城哄動,人們爭相來寺觀畫。紛紛稱贊這幅畫畫得生動傳神。看畫的人絡繹不絕。沒有多久,百萬數目就湊足了。
5、房玄齡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隻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3.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_名人道德修養小故事
從沒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於向荊棘叢生處邁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這些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幾篇道德修養的名人 故事 。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1:左公與曾公的胸懷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他們兩人。
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
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
侍從的話讓左宗棠深思良久。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2:佛學讓劉德華學會包容自從楊麗娟事件之後,所有人都見識到劉德華的粉絲是多麼的痴情。其實,終歸是因為劉德華的品行以及他對所有身邊人的情意。
據劉德華說,自從認真地接觸佛教,受師父妙蓮老和尚之啟發後,做人處事比以前較為寬宏大量,人生觀亦豁達開朗!由於自己對佛教義理認識不深,不能去宣講佛法,唯有身體力行,多做慈善事業。記起師父經常開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只要用你的悲心,說好話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發隨喜心贊嘆心,令對方成就,都能修福田”。出錢或出力,幫助貧窮無依者,都能廣結善緣。身為藝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媒介,去揚善,勸更多人獻出愛心,參與慈善活動。
劉德華與妙蓮老和尚傾談中,感覺到師父多數用很簡單的譬喻,將信念、道理帶給自己,很容易明白。什麼是“第一”?尤其是藝人,在這個娛樂圈子裡,很多時都為爭這個“第一”而煩惱。但師父帶給我“第一”的啟示是:所有人都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帶給他們所需要的,你就是“第一”。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次第,佛教講因緣、時節、果報。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的來,時間未到,你想亦沒有,時間一到,你不想它也有。學佛的人要大公無私,就好象佛陀一樣,“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悉離苦”,不要以私心做事,只為自己,而損害他人。
劉德華承認佛法對人生觀有所啟發:“之前,我的埋怨比較多,什麼事情也要問個為什麼,追究出所以然。可現在,我較能安於現實。雖未至於無求,但也不會因為某一件事不稱心如意而受影響,心境較以往平靜得多了。以前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事情做不好,會怪人、怪自己,放不下。現在好一些,懂得包容,心輕好多,沒有什麼大不了!”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3:漢武帝的胸懷大度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
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是一夥盜賊。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里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伙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頓時,大殿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贊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這件事傳出之後,漢武帝的威望更高了。
4.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
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後來,「孔融讓梨」成為團結友愛的典故。
2、程門立雪
北宋時,楊時、游酢兩人一起去向老師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休息,他們不忍打擾,於是靜靜等待老師醒來。不一會兒,屋外下起大雪,天氣寒冷,等程頤一覺醒來,積雪已經有一尺深了。而「程門立雪」也成為尊敬師長的典範。
3、蘇武牧羊
西漢時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貴族想招降蘇武,多次威脅利誘,還將他流放至遙遠偏僻的北海牧羊。蘇武拄著代表漢朝的符節,一刻不離身,歲月流逝,節竿上綴的三層氂牛尾都落盡了。雖然歷盡艱辛,他也始終不肯背叛自己的國家。
4、管鮑之交
春秋時,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謀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經在齊桓公敵人的門下做事,失敗後被俘虜。齊桓公讓鮑叔牙做相國,他反倒大力推薦管仲。最終管仲做了相國,鮑叔牙則成為其手下,但兩人依然是好朋友。這段友誼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5、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這也是「一諾千金」成語的由來,形容人重然諾、守誠信。
5. 名人道德高尚故事
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 教育 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名人道德高尚 故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名人道德高尚故事篇一:周的睡衣
鄧媽媽七十多歲了.她戴著花鏡,安詳地坐在椅子上,給敬愛的周補睡衣.睡衣上已經有好幾個補丁了.這一回,鄧媽媽又穿上了線,右手捏著針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練地打結.她是多麼認真啊.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望著補丁上又勻又細的針腳,眼睛濕潤了.
在她們面前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包.這個綉著紅五星的針線包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多年來周和鄧媽媽隨身帶著的.是從什麼時候起他們就帶在身邊,一直帶到北京來的呢?是從延安窯洞,從重慶紅岩,還是從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
名人道德高尚故事篇二:飛機遇險的時候
1946年1月,周恩來同志從延安乘飛機去重慶.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員,還有葉挺的女兒小揚眉,她才11歲.
飛機飛得又快又穩.透過雲層,可以看到積雪的山峰層層疊疊,好像波濤洶涌的大海.突然,飛機遇到一股強烈的寒流,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了冰,而且越結越厚.不大一會兒,機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飛機像凍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墜,還失去了平衡.機翼掠過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著山尖了,情況十分嚴重.機長命令機械師打開艙門,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減輕飛機的重量,還要大家背上降落傘包,做好跳傘的准備.
大家正忙著,忽然聽到小女孩的哭聲.周恩來同志立刻站起來,從搖擺不定的機艙一頭,幾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來小揚眉的座位上沒有降落傘包,她急得哭了.周恩來同志馬上解下自己的傘包給小揚眉背上,還親切地鼓勵她說:“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樣勇敢、堅強,同困難和危險做斗爭!”
大家看到周恩來同志不顧自己的安危,把傘包讓給了小揚眉,都要把自己的傘包讓給周恩來同志.周恩來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不要管我!大家要沉著,不要慌張……”
就在這時候,飛機沖出了寒流的包圍.在陽光的照射下,冰甲開始融化了,整塊整塊的冰嘩嘩地往下掉.飛機漸漸升高了,繼續快速平穩地向前飛行.“咱們脫險啦!”機艙里一片歡騰.
名人道德高尚故事篇三:三次付飯費
那是周恩來陪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杭州的事
這天下午周就要離開杭州了.幾天來隨行人員十分辛苦,周就吩咐秘書說:“今天中午,我請大家到樓外樓去吃便飯.”
樓外樓菜館的經理、廚師和服務員一聽到周要來請客的消息,都非常興奮.服務員忙著把面臨西湖的餐廳打掃得窗明幾凈,經理和廚師忙著商量菜單.11 時左右,周和隨行人員談笑風生地踱過西冷橋,漫步白堤,來到了樓外樓.席間,他熱情地與隨行人員一一碰杯,感謝他們辛苦地完成了這次接待任務,並向北京來的同志一一介紹杭州名菜:這是活殺活燒的西湖醋魚,這是產自西湖的油爆大蝦,這是叫化子雞,都是北京人難得吃到的西湖佳餚.當周看到服務員端上一盤盤他最喜愛的家鄉菜時,一邊舉筷品嘗,一邊又向大家介紹說:“好久沒有吃到家鄉菜了,大家也來嘗嘗,這是紹興霉乾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張,味道不錯的嘛 !”吃得大家興高采烈.
飯後,周叫秘書去結賬.省里同志出來阻攔說:“不必付了,由我們地方報銷吧 !”周聽了說:“今天我請大家,當然由我付錢啰!”店裡 經理知道周的脾氣,若不收錢,會生氣的,就收了 10 元錢.誰知周 又不肯,當即對旁邊一位姓姜的服務員說:“這許多菜 10 元錢怎麼夠呢 一定要按牌價收足.”經理和廚師商量了一下,又收了 5 元錢.不料,又被周 看到,生氣地說:“誰請客吃飯誰付錢.請客吃飯,也要和一般顧客 一樣付錢嘛 !”樓外樓經理沒辦法,只好又收了 5 元錢.這樣共收了 20 元錢.
哪裡曉得過了 1 個小時後,筧橋機場給樓外樓經理打來了電話,說周臨上飛機前留下 10 元錢,付中午的飯費.樓外樓經理和職工們捧著這 30 元錢,都深深地為的這種廉潔奉公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的吩咐去做,當即把當天午餐的飯菜,按照牌價單仔細算了一下,總共 19 元 5 角,和普通顧客一樣結了賬,並給周寫了份詳細報 告,附上清單和多餘的 10 元 5 角,寄給北京國務院周辦公室.
猜你喜歡:
1. 關於名人的道德故事大全精選
2. 關於道德的名人故事
3. 道德的名人故事
4.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
5. 關於名人美德的故事
6.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_名人道德修養小故事(2)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4: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 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 “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5: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 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6:道格拉斯幫林肯拿帽子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白宮東門口發表總統就職演說。當他緩慢地走上演講台時,台下人頭攢動,掌聲四起,人們向他表示熱烈的歡迎。
然而,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一個細節卻讓林肯有些局促,甚至是無比尷尬;演講台上沒有桌子,讓他不知道該把手杖和碩大的帽子放在哪裡才好。他向四周望瞭望,終於看到一處柵欄,便將手杖掛在上面,而帽子呢,柵欄太高,掛不上去。放在地上吧?顯然不合適;戴著嗎?他也不能這么做。面對全國民眾演講,脫帽是必須的禮儀。
正在他尷尬之際,聯邦議員道格拉斯走上前來,伸手接過林肯的帽子,捧在手裡,直到所有儀式都結束了,林肯友好地向道格拉斯點頭示意,道格拉斯才把帽子遞了回去。其實,道格拉斯與林肯從年輕時就有許多恩怨糾葛。
道格拉斯出生名門,年輕時就是美國政壇的一顆明星,而林肯出身貧寒,兩人同在春田市時,都曾追求過瑪麗,瑪麗最終成了林肯的夫人,道格拉斯為此一直耿耿於懷。兩個人的政見分歧也很大,特別是在對待美國黑奴問題上,更是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道格拉斯代表民主黨跟代表共和黨的林肯競選國會議員時,林肯向道格拉斯發起論戰邀約,兩人就在伊利諾斯州針鋒相對開展多次 辯論 。一年前,兩人又分別作為兩黨的總統候選人展開激烈角逐。競選議員,道格拉斯勝出;競選總統,林肯獲勝。而道格拉斯雖敗猶榮,因為他的失敗是由於民主黨的分裂,林肯只以微弱的優勢勝出。
道格拉斯有很多理由不服氣,甚至可以看林肯當眾出醜,發泄一下心中的積怨。然而,他選擇了伸出援手。舉手之間,彰顯了道格拉斯的修養和氣度,每個人的理念見解可以不同,但是氣度和修養卻是超越一切紛爭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歡:
1.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2. 簡短的名人故事
3. 外國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10篇
4. 關於奮斗的名人故事6篇
5. 國外名人的故事8篇
7. 有修養的名人事例
1、左公與曾公的胸懷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他們兩人。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侍從的話讓左宗棠深思良久。
2、佛學讓劉德華學會包容
自從楊麗娟事件之後,所有人都見識到劉德華的粉絲是多麼的痴情。其實,終歸是因為劉德華的品行以及他對所有身邊人的情意。
據劉德華說,自從認真地接觸佛教,受師父妙蓮老和尚之啟發後,做人處事比以前較為寬宏大量,人生觀亦豁達開朗!由於自己對佛教義理認識不深,不能去宣講佛法,唯有身體力行,多做慈善事業。記起師父經常開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只要用你的悲心,說好話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發隨喜心贊嘆心,令對方成就,都能修福田」。出錢或出力,幫助貧窮無依者,都能廣結善緣。身為藝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媒介,去揚善,勸更多人獻出愛心,參與慈善活動。
3、魯迅的故事
魯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更大礙於孩子發達。」
曾經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兒子海嬰同席。在吃魚圓時,客人均說新鮮可口。唯海嬰說:「媽媽,魚圓是酸的!」以為孩子胡說亂鬧的媽媽便責備了幾句,孩子老大不高興。
魯迅聽後,便把海嬰咬過的那隻魚圓嘗了嘗,果然不怎麼新鮮,便頗有感慨地說:「孩子說不新鮮,我們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看來我們也得尊重孩子的說的話啊!」
4、漢武帝的胸懷大度
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是一夥盜賊。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
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里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伙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
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
頓時,大殿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贊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這件事傳出之後,漢武帝的威望更高了。
5、夏衍
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夏衍,在臨終前,感到十分難受。秘書說:「我去叫大夫。」正在秘書開門欲出時,夏衍突然睜開眼睛,艱難地糾正秘書說的錯話:「不是叫大夫,是去請大夫。」隨後昏迷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8. 道德修養的名人故事
道德小故事[1-10篇]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02親嘗湯葯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03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04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05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06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07戲綵娛親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08賣身葬父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09刻木事親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10行佣供母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