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

發布時間: 2021-01-01 08:18:16

1. 我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

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

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共同富裕本質的要求。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是解決經濟利益分享的基本原則,以勞動者為社會所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給相應的物質利益。既保證了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又鼓勵個人勤奮勞動為社會多創造財富。

保證社會集體利益的穩定發展,體現了調節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公平合理。集體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精神。集體主義植根於經濟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是公民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形式。

(1)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規定了我們今天各行各業都應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的五項基本規范,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其中,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規范,它是貫穿於全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社會主義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

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規范:

1、愛崗敬業

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愛崗敬業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2、誠實守信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誠實就是表裡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誠實守信是各行各業的行為准則,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

3、辦事公道

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它要求人們待人處世要公正、公平。

4、服務群眾

就是為人民群眾服務,是社會全體從業者通過互相服務,促進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幸福。服務群眾是一種現實的生活方式,也是職業道德要求的一個基本內容。服務群眾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它是貫穿於社會共同的職業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

5、奉獻社會

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奉獻社會自始至終體現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和服務群眾的各種要求之中。

2.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什麼

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原則,是我國社會調節人與人、個人與集體道德關系的經驗總結。道德領域內無論是道德理論還是道德實踐,人們存在的主要分歧基本上是圍繞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而展開的。在調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道德關繫上,不把集體主義作為原則,就必然會把個人主義或者利己主義作為原則,二者必居其一。極端個人主義對國家、民族、社會無疑是有害的。只有集體主義才能幫助人們實現個人正當利益,實現個人尊嚴和價值。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經驗表明,集體主義的生命力及道德價值,對改善社會風氣、提高人們道德品質的作用,以及在推動社會發展和實現個人全面、自由發展方面的地位,都是個人主義或利己主義所無法比擬的。
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原則,也是解決我國現實道德領域存在的問題的迫切要求。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十四大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發展,集體主義原則深入人心,社會的道德風尚發生了可喜變化,公民道德建設邁出新步伐。但無庸諱言,公民道德建設方面仍存在問題,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現象嚴重存在。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由於一些人沒有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道德關系,導致私慾膨脹。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旗幟鮮明地堅持集體主義原則。
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必須全面正確地理解這一原則。集體主義原則是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在保證集體利益的前提下,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在二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就是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

3.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包括哪幾方面

包括兩方面:

1、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也是不同國家間即國際社會交往應遵循的原則。

誠實守信是人際互動的基本規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講的辦事要講「信用」,不能「背信棄義」,指的就是誠信原則。它是完善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2、誠信原則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高級發展階段,是一種現代經濟式它是以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經濟。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交換經濟,在它發展的各個階段都需要誠信。但在其高級發展階段,誠信的作用更為突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交換的范圍擴大,交換的品種與數量急劇膨脹,交易對象具有陌生性、間接性。

因此,交換的風險程度加大。一旦失信,造成的損失也特別巨大。因此人們對誠信的呼聲很高。我們現在發展的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建立誠信原則更是市場建設的應有之義。

(3)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擴展閱讀:

誠信原則的起源:

古代羅馬法中的誠信契約是現代誠信原則的淵源。在羅馬法上,誠信契約是嚴正契約的對稱。在誠信契約中,債務人不僅要承擔契約規定的義務,而且必須承擔誠實、善意的補充義務。

就誠信契約發生的糾紛按誠信訴訟處理,在誠信訴訟中,審判者不受契約的字面含義的約束,可根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對契約進行解釋,並可根據公平原則對當時人的契約進行干預,以消除某些契約的不公正性,按照通常人的標准增減契約義務。

羅馬法的「一般惡意抗辯」與「誠信契約」都反映了道德與倫理的要求,體現了衡平與公正的精神,因此可以說他們都是現代誠信原則的最早起源。

4. 如何論述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目前,我國正處於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面臨著工業化、全球化的雙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無疑包含著道德思想、道德觀念的發展與轉變。我們要完成向工業文明的轉型,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就必須建立體現社會先進生產力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競爭觀念、效率觀念、信用觀念、創新意識等新的道德文化理念。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我們,要"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如何按黨中央的要求,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道德,不因社會的轉型而失去光彩,不在世界文化的沖擊中失去自我?如何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現創造性的轉化,有機地成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面臨的現實性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先後制定下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日。而《綱要》和《若干意見》都對充分利用傳統道德資源,在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大力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培育弘揚民族精神提出了具體要求。中華傳統道德的思想精華,已經融會在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及中小學生行為規范之中。因此,如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科學地學習實踐《綱要》和《若干意見》?如何通過對中華傳統道德的研究,加強對中華傳統道德教育活動的指導?這是我們必須認真解決好的重要課題。

我們開展中華傳統道德研究的指導思想應該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按照"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在深厚的中華傳統道德積淀中深入發掘傳統美德,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我們今天開展中華傳統道德研究,是構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重要工作。我們今天開展中華傳統道德研究,要從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新特點、新發展要求出發,賦予傳統美德以鮮明的時代性,從而使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開展傳統道德研究應認真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1、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相適應。道德作為一種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經濟基礎決定的。在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弘揚傳統美德有著不同的含義。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所有制結構來講,公有制居於主導地位,就上層建築的性質來講,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因此,在弘揚傳統美德時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社會倡導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傳統美德。2、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實際。研究中華傳統道德是為了從悠久、博大的中華傳統道德中汲取營養,用以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思想道德體系,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研究工作要以人為本,有針對性,著力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點、熱點,貼近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實際。3、堅持揚棄的態度和批判繼承的原則。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道德體系,是建立在農業經濟和宗法等級關系之上的,是以維護宗法等級關系為旨歸的,它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烙印和歷史局限性,傳統美德則是其中的精華部分。我們要立足於當代社會實際,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對傳統道德進行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華",實現揚棄和超越。4、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踐相結合。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公民道德建設實踐的熱情空前高漲,並創造了不少新經驗,如在雲南農村廣泛開展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婦女勸賭會"、"十星級文明戶"、"農民文化大院"、"群星文明工程"等等,都有效地推動了優秀傳統道德的傳播和弘揚。研究工作要為實踐服務,就一定要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相結合,不僅要研究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的重大理論問題,還要積極探索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美德的宣傳方式和傳播途徑。要高度關注群眾的創造性實踐,及時進行總結推廣。

深入開展傳統道德研究,是廣大理論工作者的重要職責。當前,做好這項工作,要突出以下幾點。
抓熱點。研究工作要積極為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為發展先進文化服務。要緊緊抓住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在群眾關注、關心的問題上著力。當前,一是要著力抓好誠信問題的研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一諾千斤、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為建立我國社會主義信用體系服務。二是要著力抓好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尚學的傳統美德,切實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三是要著力抓好對傳統道德中落後面的分析批評。對現存的落後的傳統倫理道德觀念、道德行為,比如重男輕女、多子多福、明哲保身、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等消極、落後的傳統道德觀念和行為,進行深刻的分析批評,積極引導人們樹立科學文明的倫理道德觀,為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服務。
抓難點。如何充分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把握時代特徵,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是傳統道德研究的難點。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積極破解回答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中存在的難題。比如,如何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解決義與利、公平與競爭、誠信教育和信用制度建設、速度效率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等等。
抓特點。比如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勇敢純朴善良的各兄弟民族形成了豐富的傳統道德,雲南各民族的傳統道德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對雲南各民族傳統道德的研究,吸取豐富的營養,充實完善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體系。從某種角度講,在雲南開展中華傳統道德研究具有特殊的優勢。具體來說,一是雲南各民族的社會發展形態參差不齊,不少民族還保留著古老的道德傳統,如摩梭人母系制大家庭的倫理觀念和分配方式,獨龍族、佤族、基諾族、普米族等民族古樸的鄉規民約等,都為研究中華傳統道德發展演變提供了生動的標本;二是儒家道德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長期的傳播和傳承,如在建水孔廟中一直沿續下來的尊師祭孔的禮儀,在麗江、大理、騰沖、楚雄等地隨洞經音樂和祭祀活動保留下來的古老傳統道德思想等,也為中華傳統道德的傳承研究留下了很好的素材;三是雲南有4060公里的邊境線,和3個國家接壤,有15個民族跨境而居,並且大多數是全民信教,他們長期處在與國際社會思想道德觀念的碰撞交流和溝通之中,形成了多種社會道德形態長期共存的獨特的民族傳統道德生態現象,這對於我們研究中華傳統道德如何在與世界范圍內其他道德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中,保持自我,並不斷發展,具有重要的對比研究價值.

5. 什麼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6.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什麼為核心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規定:社版會主義道德建設「權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衛團的一名叫張思德的戰士在陝北安塞山中燒炭時,因炭窯崩塌而不幸犧牲。

9月8日,中央直屬機關專門為紀念張思德召開了追悼會,毛澤東在追悼會上作了演講,這就是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社會主義時期道德建設的核心。

(6)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

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7.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什麼為重點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

A.誠實守信為重點

B.崇尚科學為重點

C.艱苦樸素為重點

D.文明禮貌為重點

正確答案:A

8.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什麼要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這一論斷,精闢地概括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方法和途徑,指明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前進方向,是新世紀新階段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進程中,國家、民族間生存與發展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也是文化國力的競爭。世界各發展中國家20世紀以來在大力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都極力倡導和弘揚自己國家的價值觀念,保持和發揚本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要求承接傳統美德中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立與完善,要求承接傳統美德中「為政以德」、「愛民、恤民」的人倫傳統;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要求承接傳統美德中「天人合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為國為民風范。國內外發展的大量事實證明,傳統道德不但不會影響本國的現代化建設,而且已經成為維持社會秩序、改善社會風尚、協調人際關系、增強國家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今多極化世界格局中,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保持自己的主流價值觀念和道德風范,是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本身的發展要求。任何時代的道德建設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與傳統道德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系。社會主義道德也不例外,它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但社會主義道德對傳統道德並不是簡單肯定或否定,而是一個去粗取精的過程。一方面,傳統道德盡管含有其時代的、階級的局限性,但社會主義道德必然要承接那些「千百年來在一切行為守則上反復談到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列寧選集》第3卷,第191頁)並賦予其全新的社會內容,使之更臻完善。另一方面,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與時俱進,增添許多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容。我國社會主義道德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批判繼承的結果,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進行創造和創新的結果。新時期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應該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世界各種文化的相互激盪中,呈現出不容置疑的先進性,這是由道德的本性決定的,也是由我國社會主義道德發展本身決定的。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也是由道德主體差異的特點所決定的。道德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任何時代的道德都是由現實的人來遵循和實踐的。建設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應考慮不同社會道德個體對道德體系本身的理解和領悟能力、程度的不同情況而提出具體要求,採取具體措施。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我們在鼓勵幫助每個人勤奮努力的同時,仍然不能不承認各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和品質差異,並且按照差異給以區別對待,盡可能使每個人按不同條件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總目標靠近。」在我國現實社會中,由於人們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中的地位角色不同,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文化傳承的差異和所追求的理想不同等主觀原因,在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上也就有著不同的層次性特點。因此,我們在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的過程中,不僅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而且要「因時而變」、「因事而制」。

歷史上任何一種道德體系都是傳統與時代的融合,理想與現實的統一,都包含有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的成分或要素。不能代表或反映時代或社會要求、社會發展方向的道德,必然不會有生命力,當然也不可能成為一種長久的社會存在。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既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強大生命力,也體現了新時期道德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理論品質,這是符合道德發展的客觀規律的。

9.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什麼

1、社會主義道德來的核心是為人民服源務。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3、社會主義道德是在無產階級自發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培養起來的道德;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