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❶ 什麼是立法原則
立法原則是創立法律的指導思想、基本方針和出發點。是統治階級的立法意圖和法律意識的概括。法律只有以正確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立法原則作指導來制定,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中國立法的總的原則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一般原則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原則性與靈活性正確結合的原則,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原則,民主立法的原則,制定具有創建性、綱領性法律規范的原則等。這些原則反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客觀要求,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三條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❷ 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
立法基本原則可分有社會經濟政治原則、專門法律原則、立法方法原則等三方面。中國社會主義立法總的基本原則是社會經濟政治原則,專門法律原則,立法方法原則。在堅持上述總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中國各方面的具體立法還堅持各自具體的原則。
1.社會經濟政治原則,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原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利益的原則,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原則等;
2.專門法律原則,主要包括法律面前平等的原則,法治原則,法制協調統一原則,保持法律穩定性、連續性和及時廢改立相結合的原則;
3.立法方法原則,主要包括從實際出發和加強理論指導相結合原則,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原則,總結借鑒和科學預見相結合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❸ 立法的基本原則有
立法基本原則可分,有社會經濟政治原則、專門法律原則、立法方法原則等三方面。中版國社會主義立法權總的基本原則是:(1)社會經濟政治原則(2)專門法律原則(3)立法方法原則。在堅持上述總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中國各方面的具體立法還堅持各自具體的原則。
(3)立法遵循的原則是什麼擴展閱讀
以高質量立法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高質量地方立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立法工作必須遵循的重大政治原則和不斷取得新成績的基本經驗。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有關加強黨領導立法工作的文件要求,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
堅持重大立法問題和重要法規報請省委決定,建立健全常委會黨組討論協調立法工作重大事項制度。
二、實現高質量地方立法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實現良法善治,關鍵在於圍繞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實際需要開展立法。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認真做好有關重點領域立法,出台了一大批人民群眾關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規,為推進浙江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❹ 《立法法》規定,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立法法》規定,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有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
❺ 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立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
2、立法要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耐舉行統一和尊嚴。
3、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4、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范社會關系。
5、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
「昌嘩立法」(Legislation),一般又稱法律制定。西方國家的學者對立法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古代中國與現代意義上的立法含義也有所不同。立法是通常指特定國家答純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❻ 《立法法》規定,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一)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原則。它是關於立法路線的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在專立法工作中屬的具體運用和體現。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二)憲法原則。
(三)民主立法原則。《立法法》第5條規定:「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四)從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出發,立足全局,統籌兼顧原則。
(五)堅持法制統一原則。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六)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6)立法遵循的原則是什麼擴展閱讀:
立法應當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尊重社會的客觀實際狀況,根據客觀需要反映客觀規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態度對待立法工作,注意總結立法現象背後的普遍聯系,揭示立法的內在規律;應十分重視立法的技術、方法,提高立法的質量。
在中國當前的立法工作中,也要強調堅持總結經驗與科學預見相結合原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法律的穩定性、連續性和適應性相結合原則。
❼ 我國的法定立法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2000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最終通過的>,在總則中明確規定的中國立法基本原則有四項:一是憲法原則,二是法治原則,三是民主原則,四是科學原則。
法律依據:《立法法》規定的立法原則為:
(一)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二)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
(三)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四)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由此可以認為當代中國立法的原則為法治原則、民主原則、科學原則。
❽ 立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的立法必須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體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衡量立法質量的最根本標准。你知道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嗎?下面,我來為你介紹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一)立法必須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定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治國,歸根結底是依照憲法治國。維護法治的權威,首先是維護憲法的權威。憲法明確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定,是立法必須始終遵循的一條最重要的原則。
憲法對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了完整、准確的規定,這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憲法的基本原則,是憲法的靈魂,是立國之本,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基礎。不論是制定法律,還是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必須始終堅持和維護憲法的基本原則,而不能損害憲法的基本原則。同時,憲法的各項規定,也都是立法必須嚴格遵循的,任何立法都不能同憲法相抵觸。
(二)立法要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單一制國家。維護法制統一,是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保證。憲法規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維護法制統一,首先要從立法做起。一切立法活動,都必須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依歸,否得以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等局部利益凌駕於國家整體利益之上,不得在立法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所有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下位階的法不得同上位階的法相抵觸,同位階的法之間也要互相銜接和一致。為此,我國進一步完善了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備案審查制度。如果出現與憲法和上位階的法相抵觸或同位階的法之間不一致的,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有關國家機關有權依法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三)立法應當體現人民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人民群眾參與國家立法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民群眾通過民主選舉各級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參與立法工作,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二是國家機關在立法活動中,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包括將草案向社會公布公開徵求群眾意見和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各種形式,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以使制定出來的法律、法規真正體現人民的意志,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四)立法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范社會關系
立法必須從調整社會關系的客觀實際出發,符合實際需要。堅持立法從實際出發,最根本的是堅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開放將是一項長期的方針政策,這就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在立法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自己的經驗,將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上升為法律。外國的經驗只能起參考借鑒作用,決不能照抄照搬。
堅持立法從實際出發,要落實到科學、合理地規范社會關系。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地規定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做到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法律、法規、規章的質量和效能。
(五)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
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依法治權,做到各國家機關嚴格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國家機關的立法活動也不例外,應當在法定的范圍內進行。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一項重要原則。依法進行立去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立法應當遵循法定的許可權;二是立法應當遵循法定的程序。憲法、立法法和有關法律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各自許可權和程序都作了明確規定,一切立法都必須嚴格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作出規定,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越權和違背法定程序。立法法明確規定,凡超越許可權、違背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法規、規章,有關國家機關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國家立法的目的法律是全體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體現人民共同意志、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應有之義。
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我國的立法理念,我國的立法工作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從人民的發展要求中獲得動力。同時,正確把握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現階段群眾共同利益、不同群體特殊利益的關系,正確反映和統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而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絕不僅僅是一個理念,更是真實的立法實踐。它實實在在地體現在了我國每一部具體法律中和每一部具體法律的立法過程中。
首先,立法機關始終堅持把維護和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作為制度設計的前提和根本,正確把握權力與權利、權力與監督、權利與責任的關系,在立法賦予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應有的權力的同時,強化對公民、法人合法權利的保護,強化對公權力的規范與制約,強化包括民主監督在內的各項監督制約。
其次,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已成為立法工作的根本原則,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了強大的民意基礎。經歷8次審議的物權法,刷新了我國立法史上單部法律案審議次數的最高紀錄,成為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典範。勞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車船稅法等一部部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立法,讓人記住的不只是法律本身,更是各方精彩紛呈的激辯過程,人民積極、有效地參與讓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程序不斷完善、意義不斷深化。
最後,日益健全完備的民生立法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民生立法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當前中國現實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法律依據。近年來,我國的民生立法已駛入快車道,從解決“上學貴”的義務教育法,到消解“就業難”的就業促進法;從規范勞動關系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到推進社會福利的社會保險法、公益事業捐贈法;從保護全體人民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法,到維護特殊人群權益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立法機關正在抓緊制定的社會救助法、住房保障法、社會福利法等等,這些民生立法彰顯了我國立法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的精神實質。
《立法法》對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一、進一步堅持和加強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努力實現立法決策與黨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大決策相結合。
要通過立法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對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重視立法工作,努力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二、立法應當切實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反映人民意志。
當前在立法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輕重失衡的傾向,概括起來講就是重治民輕治官,行政機關的權力與責任失衡,老百姓的權利與義務失衡,人民群眾對我們某些立法中存在的“部門利益法制化”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法律、法規,應該也必須充分體現人民的共同意志,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這是社會主義法的本質決定的。
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做好新時期的立法工作,促進立法質量的不斷提高。
四、要加強立法監督工作。
加強和完善立法監督,是我國法制建設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法制建設事業的發展,立法數量將越來越多,法規重復,紛繁龐雜、矛盾、不協調的情況也愈加嚴重。光講立法,不重視監督,法律內部矛盾會使立法的效用大大降低。全國人大會、國務院以及省級人大會應高度重視立法監督工作,把它放到與立法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
五、把立法工作和法律貫徹實施的監督工作結合起來。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立法工作有了長足進展,基本上改變了過去無法可依的局面,但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糾甚至徇私枉法、執法違法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地方還相當嚴重,損害了國家法制的權威和尊嚴,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李鵬委員長在去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參加浙江代表團的討論時第一次提出,要把監督工作放在與立法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年全國人大會的工作要點也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提出了新的重要指導思想。去年全國人大會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大事,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對產品質量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和義務教育法開展了執法檢查,計劃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檢查工作中堅持真抓實干,講求實效,不斷探索新的措施。如把執法檢查和對法律的修改調研工作結合起來,建立跟蹤反饋制度,使立法及時、靈敏地反映現實生活,規范現實社會關系,發揮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2.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3. 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內容
4. 什麼是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的原則簡介
5. 什麼是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