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道德天尊
1.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都是干什麼的
道教三清,釋、人、敞三教教主。封神演義杜撰的就是他們內訌的故事。
2.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分別是誰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分別是:盤古、玉晨道君和太上老君。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被世人稱之為道教的三清,是道教中三位至高無上的神靈。他們的總稱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指的是道教所尊崇的玉清、上清和太清的三清境界,也值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其中元始天尊代表的是自然之氣。
自然之氣宇宙和大地萬物之前,在道教中即使天地全部被毀滅元始天尊也會毫發無傷,所以元始天尊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
(2)元始天尊道德天尊擴展閱讀: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太平經》《想爾注》等均無記載。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根據道書的記載:最早出現元始之名的是晉葛洪的《枕中書》書中記載:棍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游於其中。後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
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後庖羲,神農皆苗裔也。並曰:玄都玉京七寶山,在大羅之上,有上、 中、下三宮。上宮是盤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聖母所牿。
此時,還只有有始天王的稱呼。直到南朝時,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才始有「元始天尊」之號。該書 第一階中位神為上台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稱玉清境元始天尊為主。
道教三清靈寶天尊:靈寶天尊名經寶,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稱上清大帝或靈寶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聖母體內降生以後,暫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
日夜吸納玉晨精氣、慶雲紫煙,凝神集氣,幻化成型,然後轉世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胎於洪氏,育形為人的肉體。
其母懷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將他誕生於西那天郁察山浮羅峰下。到年長之後,開始參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寶篤林下,苦思百日,而後遇到元始天尊降臨,授予他靈寶大乘之法妙經十部,靈寶天尊遂修成得道。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全稱一氣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老君騎牛法相,簡稱老君。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
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
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無有有無之祖,大道化身。
居於在三十三天之上,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開山道祖,位列至高神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在千年中國道教的演變史中,一直擔任著極為重要的特殊角色。
3.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誰的地位最高衣服的顏色代表什麼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太平經》《想爾注》等均無記載。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
靈寶天尊名經寶,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稱上清大帝或靈寶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聖母體內降生以後,暫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納玉晨精氣、慶雲紫煙,凝神集氣,幻化成型,然後轉世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胎於洪氏,育形為人的肉體。其母懷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將他誕生於西那天郁察山浮羅峰下。到年長之後,開始參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寶篤林下,苦思百日,而後遇到元始天尊降臨,授予他靈寶大乘之法妙經十部,靈寶天尊遂修成得道。
道德天尊
道教的創始人,也稱:老子、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坐騎為青牛。在庄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站在三清大殿大門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間、上清靈寶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各生,」據《雲簋七籖》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聖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靈寶天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種民天,即三界之上,災所不及四種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寶君〔元始天尊〕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靈寶君〔靈寶天尊〕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寶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雲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據《集說詮真》引《讀書紀數略》雲:「三清者玉清聖境,元始居之;上清聖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時,道教的三清尊神還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經」的神化。《雲簋七籖》卷六《三洞經教部》說:「《道門大論》雲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雲『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之靈章。」根據《道法會元》卷一《清微道法樞紐》關於清微神位的記載;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經部,太玄輔之,傳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靈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經部,太平輔之,傳靈寶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代表洞神經部,太清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
4. 三清是,原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和玉帝位子怎麼擺放
原始天尊擺放在中間,靈寶天尊在其左邊,道德天尊在其右邊。
玉帝放在靈寶左邊或者道德右邊。
如果不是廟壇不建議擺如此多的神像。
5.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各自的徒弟
元始天尊座下十二弟子: 1.九仙山桃源洞廣成子。 2.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 3.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4.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後成文殊菩薩) 5.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後成觀世音菩薩) 6.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7.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 8.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後入釋成佛) 9.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 10.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後成普賢菩薩) 11.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12.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通天教主教主門人 :二代弟子: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趙公明、三霄(雲宵、碧霄、瓊霄)、羽翼仙、烏雲仙、金光仙、虯首仙、長耳定光仙、毗盧仙、金箍仙、十天君(秦完、趙江、董全、袁角、金光聖母、孫良、白禮、姚賓、王奕、張紹)、九龍島四聖(王魔、楊森、高友乾、李興霸)、呂岳、羅宣、函芝仙、石磯娘娘等 三代弟子:火靈聖母、大商太師聞仲、混元一氣仙余元、一氣仙馬元、崇黑虎、李奇、周信、楊文輝、朱天麟 四代弟子:胡雷、余華
相關資料:
現在三清指的是太清——道德天尊,又稱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又稱通天教主。
對這三清的理解,後世多被封神演義和洪荒小說所誤導。認為他們師從鴻鈞,是三個實體的神。其實不然。
在道教典藏里,元始天尊象徵天道秩序所列之前,即鴻蒙世界,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甚至於無所謂無所謂的玄妙狀態。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宇宙生成之前那一個微小的點擴張之前的狀態。
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所以被稱為靈寶。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宇宙生成的過程,
道德天尊,既老子,被道教尊為太上道祖,負責教化生靈,是實體的存在神,因此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教的創始,卻在歷史長河裡沒有發現元始,靈寶的影子。
我們從三清所代表的道之進程,生化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元始在道德之前,但是並不能稱其為大,亦不可稱小。他們都是盤古開辟宇宙的不同階段。甚至可以說是同一個人,所以後世有稱一氣化三清。原因也就在這里。
後世對道教的誤解,還有一部分要歸罪在武則天身上。唐朝崇奉道教,封老子為至高神祗。武則天為了稱帝,就把元始和靈寶抬出來,以「之虛無有」之神壓「現實存在」之神一頭。又大興佛教。所以才有後世的爭端。也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
6.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是什麼關系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是師兄弟關系,都是鴻均道祖的徒弟。
太上老版君居三十三天外的太清境權-大赤天-大羅山-玄都洞-兜率八景宮。道德天尊,玄都道祖,是人教教主,是大師兄。
元始天尊闡教教主,是二師兄。深受鴻鈞之祖器重,自視為「盤古正宗」的化身,為人師表也是極其護短,教系是三教中最高等的精英派別之尊。
通天教主位居三十三天外的上清境-禹余天-蓬萊島-紫芝崖-碧游宮。是老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師弟,道祖鴻鈞老祖的小弟子。最受師父鴻鈞道祖寵愛。將分寶岩上大部分上等靈寶都給了他。掌鴻鈞親賜誅仙劍陣,為天道第一殺陣。主宰天道殺伐法則。
(6)元始天尊道德天尊擴展閱讀
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都是乃盤古元神的化身,被鴻均道祖收為徒弟,是鴻鈞道人三大嫡傳弟子,後來成為聖人,主持封神大道的主要執事者,但是鴻鈞,具體來歷不明,或者說為作者杜撰。道教經典中並無此尊記載。
元始天尊地位崇高至極大上的先天聖人之祖,同時也是主持封神大道的主要執事者之一,歲數上萬多不止,修為根行非常強大,法力神通深遠廣大,乃闡教二掌門(大掌門是老子),是執掌封神榜的前任主人(後為昊天上帝所有)。
7. 鴻鈞老祖的徒弟,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叫鴻鈞老祖的師傅為什麼
因為鴻鈞老祖人生在前,比他們先得道德之法。後三仰慕拜之為師,所以叫鴻鈞老祖為師父!!!
8. 通天教主大還是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大啊
現在三清指的是太清——道德天尊,又稱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又稱通天教主。
對這三清的理解,後世多被封神演義和洪荒小說所誤導。認為他們師從鴻鈞,是三個實體的神。其實不然。
在道教典藏里,元始天尊象徵天道秩序所列之前,即鴻蒙世界,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甚至於無所謂無所謂的玄妙狀態。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宇宙生成之前那一個微小的點擴張之前的狀態。
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所以被稱為靈寶。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宇宙生成的過程,
道德天尊,既老子,被道教尊為太上道祖,負責教化生靈,是實體的存在神,因此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教的創始,卻在歷史長河裡沒有發現元始,靈寶的影子。
我們從三清所代表的道之進程,生化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元始在道德之前,但是並不能稱其為大,亦不可稱小。他們都是盤古開辟宇宙的不同階段。甚至可以說是同一個人,所以後世有稱一氣化三清。原因也就在這里。
後世對道教的誤解,還有一部分要歸罪在武則天身上。唐朝崇奉道教,封老子為至高神祗。武則天為了稱帝,就把元始和靈寶抬出來,以「之虛無有」之神壓「現實存在」之神一頭。又大興佛教。所以才有後世的爭端。也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
9. 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哪個大
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是三清最小的一個,但是是最實際,最有歷史根據的一個,著眼於人,是向人傳道德。
其他兩尊比較虛幻,名稱出現年代比老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