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應

依法治國應

發布時間: 2023-06-16 18:44:16

A. 依法治國應當與什麼相結合

依法治國應當與( )相結合。
答:A:依憲治國 B:依法行政C:以德治國D:以法治權
標准答案 C

B. 依法治國的五大原則是什麼

依法治國的五大原則是: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一立法就等於間接把黨視為超越於憲法甚至獨立在憲法之外的最高權威。黨領導依法治國的理念使得我國依法治國的本質不再是純粹的法治而是法治服從於黨治的人治。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而我黨歷來都把自己當成是人民的一份子,「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思想就相當於黨把自己視為人民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際上就等於堅持了黨的主體地位。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黨領導依法治國實際上強調的是黨靠黨規黨紀依憲治國,而黨規黨紀又嚴於憲法法律。作為人民一份子的黨員和人民另一份子的非黨員,他們在黨規黨紀或憲法法律面前並非是人人平等的。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自律作用。這一提法著重強調了法律治理的規范作用和道德治理的自律作用,卻忽略了政治治理的調控作用及其這一核心治理本身的法律性和道德性問題。政治調控、法律規范、道德自律是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種調整機制,三者都不應偏廢。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所以依法治國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從法治理念和模式服從於政治體制構架體系要求這一角度來分析,這是對的。一般說來,政治體制構架體系決定了與之相應的法治理念和模式。在這里迴避不了兩個核心問題:到底是我國的政治體制構架體系先進還是外國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後?到底是外國的政治體制構架體系先進還是我國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後?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才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的根本體現。「從實際出發」絕不能成為任何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做法的借口。

C.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有: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障。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D. 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01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依法治國的五大原則: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一立法就等於間接把黨視為超越於憲法甚至獨立在憲法之外的最高權威。黨領導依法治國的理念使得我國依法治國的本質不再是純粹的法治而是法治服從於黨治的人治。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而我黨歷來都把自己當成是人民的一份子,“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思想就相當於黨把自己視為人民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際上就等於堅持了黨的主體地位。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黨領導依法治國實際上強調的是黨靠黨規黨紀依憲治國,而黨規黨紀又嚴於憲法法律。作為人民一份子的黨員和人民另一份子的非黨員,他們在黨規黨紀或憲法法律面前並非是人人平等的。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自律作用。這一提法著重強調了法律治理的規范作用和道德治理的自律作用,卻忽略了政治治理的調控作用及其這一核心治理本身的法律性和道德性問題。政治調控、法律規范、道德自律是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種調整機制,三者都不應偏廢。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所以依法治國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從法治理念和模式服從於政治體制構架體系要求這一角度來分析,這是對的。一般說來,政治體制構架體系決定了與之相應的法治理念和模式。在這里迴避不了兩個核心問題:到底是我國的政治體制構架體系先進還是外國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後?到底是外國的政治體制構架體系先進還是我國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後?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才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的根本體現。“從實際出發”絕不能成為任何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做法的借口。

E. 人民在推進依法治國中應該怎樣做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標志著黨在治國理念和治國方略上實現了一個符合時代精神的歷史性轉變,必將對新世紀中國政治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將會給整個中國社會帶來法治新風。對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公民參與作了明確的規定,表明黨中央特別重視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公民參與,並將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保障。公民參與是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憲法的規定和原則,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為公民應該以實際行動促進依法治國。

1、公民要做依法治國的積極推動者。

法律法規無處不在,影響著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已成為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在推動國家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以政府為主導的法治建設,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因此,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

公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做推進依法治國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其次,要主動學法、善於用法、自覺守法,要學會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據其自身的法律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到法治發展中來,以實際行動為推進法治建設做出貢獻。2、公民要做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

法律的國家強制性、獨有的確定性和使用范圍的普遍性,決定著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權威性。現代和諧社會是法治社會,人人都受到法律的約束,人人都從遵守法律中獲得自由,人人都享有法律的保護,人人也都負有維護法律權威的責任。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維護法律的權威,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內心建立起對法律的尊崇和強烈的守法意識。雖然,目前中國形成了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依然存在,少數人不把法律當回事,不知法不懂法、知法而不守法、執法卻不依法,遇到問題和糾紛習慣找關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徑解決往往被拋之腦後。法律失去權威,意味著「法將不法」,任其發展下去,則必然會危及社會肌體的健康有序運行,因此,每個公民都應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於用法,善於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敢於機智的舉報、制止。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的錯誤觀念,堅持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嚴肅處理,切實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維護執法者的權威。

3、公民要做法治精神的自覺踐行者。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靈魂,根基於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源於公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國,公民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權威的終極保障,人們沒有法治精神、社會沒有法治風尚,法治只能是無源之水。法治不僅體現在公民知道多少法律條文,而在於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之中,體現於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培養公民法治精神,在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使法治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實現公民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作用極其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民要努力做法制精神的踐行者,將法律作為根植於內心深處的一種信念,將法治精神內化成一種生活的品格和方式,作為自己一切行動的思維決策底線和首選的價值判斷標准。

法治精神的弘揚對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養和道德要求。要求公民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以積極作為的國家主人態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執法、倚賴司法、自覺守法、努力護法。堅守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尊重,信仰法治,信任法律,勇於拿起法律武器,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秩序和他們權利的違法行為進行斗爭。

4、公民的政治參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社會主義法治體 系應當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公民參與首先是指參與政治生活。中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包括平等選舉權的行使,即依照憲法和選舉法的規定參加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直接選舉。為了進一步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應當健全選民推薦候選人的程序,在實踐中適當增加選民推薦候選人當選人大代表的比例,為當選代表與選民溝通提供更多的條件和機會。

5、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是人民依法享有權利和自由的保障。

依法治國 就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與自由。中國公民有權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應當進一步發揮公民在工會、婦聯以及其他群眾團體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通過群眾團體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重視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強社區建設,發揮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尤其應當發揮公民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通過社區化解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治安,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質和文化素質。

6、 公民參與立法是完善立法體制的保障。

為了完善中國的立法體制,必須建立社會公眾溝通機制、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公民參與立法可以防 止關門立法和主觀立法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法律、法規是否符合國家的實際情況,對於法律的有效實施產生重要影響;公民參與立法可以推動國家機關關注公民的訴求和利益,也可以讓公民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國家機關的工作,有利於優化法律法規的實施環境;公民參與立法也是普法的過程,通過吸收公民到立法過程中來,可以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增強對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提高公民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

7、公民參與司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司法公正離不開公民的參與。首先,應當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在人民陪審員的選拔機制上更加註重向普通公民開放,大力加強人民陪審員法律知識培訓,讓公民平等參與司法;其次,應當通過司法公開,吸引公民參與司法監督工作,探索建立公民監督司法活動的長效機制,適當擴大公民在司法調解執行方面的參與,真正體現公正文明司法的理念。

8、 公民參與政府決策是健全依法決策的保障。

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為了保證公 民有效參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建立公民參與機制,採取聽證或者廣泛徵求公眾意見的形式來監督決策過程,而且政府重大決策必須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並將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予以公開。同時,公民參與政府重大決策對於監督公權力的運行極為必要,政府的重大決策應當以公共利益為主導,公民參與政府決策可以推動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對於確保政府決策制度的科學與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F.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應遵循哪些原則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必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必須使人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

G.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法律完備而來良好

首先,自關於法律完備。這是滿足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能夠有法可依的基本前提與必要條件之一,是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所立之法的形式要求。

2、法律權威

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應當是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否則,就不可能實現依法治國,更不談不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3、 法律有效實施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法律的有效實施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標志。



(7)依法治國應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主要職責為統籌協調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研究全面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等。

H. 怎樣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要加強立法工作,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二、要加強執法工作,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第三、要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第四、要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廣泛進行法制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特別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第五、要把依法治國和依德治國結合起來。

(一)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是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需要法律調整的領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資依據和遵循。有法可依已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從內容上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條件:(1)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達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要做到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反映社會生活與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3)要做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各項人格尊嚴、人生自由、民主權利、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總之,社會主義法在實質上應當實現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規律性幾個方面的深刻統一,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法的生命力與優越性之所在。從形式方面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要求:(1)要具有穩定性與連續性,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社會秩序和社會關系的相對穩定,法律不能朝令夕改,頻繁變動,反復無常,而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連續性。(2)要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與協調性,也就是說,整個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以憲法為總綱的、根本精神一致的、各級各類法律法規內在和諧的體系,這樣有助於促進統一的、穩定的法律秩序的形成。(3)要經由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制定,這是保障法律科學性、民主性的程序基礎。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有助於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立法,廣泛集中民意民智,避免立法工作單純受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的驅使,或者完全依領導人個人的意志而立法。(4)要講究立法技術,注意借鑒歷史上的和國外的立法經驗,更要注意總結自己的立法經驗,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的具體要求包括:(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司法機關,能否依法辦事直接決定法律能否正確、有效實現,直接影響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另一方面,國家機關嚴格依法辦事對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有著重要的示範、導向和教化作用,有助於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帶動全社會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因此,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這又可具體化為五項基本要求,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所謂正確,首先是指查清事實真象,事實認定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其次是指正確理解法律,准確適用法律。這是執法的中心內容。再次是指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所謂合法,是指執法機關要依照法律規則、原則從事執法活動,不得以言代法、以權代法,更不得貪贓枉法;執法過程要符合程序法的規定和要求;執法結果要符合實體法的規則和精神。所謂合理,是指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執法要符合公共道德和社會公益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願望和實際的需要。所謂公正,是指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各方當事人一視同仁,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同樣的案件同樣處理。所謂及時,是指在保證執法正確、合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加快執法工作速度,提高執法工作效率,從而早日解決社會糾紛,保證社會關系健康、穩定地發展。

(四)違法必究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信於民。在追究法律責任時,專門的國家機關應堅持下列基本原則:(1)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保證責任的認定客觀、正確、合法。(2)堅持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一切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得放縱任何人的違法行為,不得畸輕畸重。(3)堅持責任與違法行為相稱原則。法律責任的種類、輕重應與違法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相適應,既不能輕犯重罰,也不能重犯輕罰。(4)堅持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保證辦案工作正確、高效、合法進行。(5)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的原則。對於因各種主客觀因素所造成的冤假錯案,要依法予以糾正,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I. 依法治國有哪些基本方略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必須堅持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是對依法治國的深化,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
執法者必須忠於法律,既不能以權壓法、以身試法,也不能法外開恩、徇情枉法。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要求各級政府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的進程。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必須堅持公正司法。公平正義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司法工作的基本目標,也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須改革司法管理體制,嚴格規范司法行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機制,加強和規范對司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
加強人權司法保障,進一步規范各種司法程序,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必須堅持全民守法。建設法治中國,人民群眾是基礎力量。要通過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社會主義法治意識深入人心,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信任法律、尊重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和法律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有效武器。
依法辦事就是依法維權,自覺履行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就是有效地保護公民自身的合法權益。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形成一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從而為法治中國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法律依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從現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議程上來。要保證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於法律之上的特權。」

熱點內容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
貴州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0:27 瀏覽:122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