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幌惚道德經

幌惚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3-06-19 09:26:04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先河的哲理詩,是人類生命活力的 頌歌,是中國這一智慧巨人對宇宙、人生、社會、政治、軍事認知的哲學格言,是中國 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從宇宙到人生, 從物質到精神,從社會到政治,無數個層面上的東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 的思想似乎高懸太空,實則立足人世,他貌似虛靜,卻滿溢愛之情;他倡“無為”,結 果是“無不為”;他言守靜,實則“制動”;他甘“居後”,反而“佔先”;無為清靜 其外,有為積極其內。《道德經》充滿智慧之愛,閃爍智慧之美。魯迅說:“不讀《老 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范圍)。

兩者同出異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

同謂玄之又玄(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

眾妙之門(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

斯惡已(是因為丑惡的心靈在作崇);

皆知善之為善(皆知善之所以為善),

斯不善已(是因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無相生(因此而產生了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前後相隨等各種患得患失的主觀意識)。

是以聖人(但是聖人),

處無為之事(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

萬物作焉而不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為弗居(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第三章

不尚賢(不刻意招賢),

使民不爭(使民眾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不稀罕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使民眾不為盜)。

不見可欲(不見引發慾望的根源),

使心不亂(就不會產生動亂的動機)。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

虛其心、實其腹(普及虛心、養身的道理),

弱其智、強其骨(宣傳弱智、強骨的好處),【註: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無知無欲的益處),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無用武之地)。

為無為(以無為的境界處理政務),

則無不治(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沖(道似一個器皿),

似萬物之宗(好像萬物的根源),

淵兮(它浩瀚無邊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遠取之不盡)。

挫其銳(壓制鋒芒),

解其紛(解脫紛擾);

和其光(和順光輝),

同其塵(混同塵垢)。

湛兮(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好像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雖然不知它的來源),

象帝之先(但它卻先於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萬物為芻狗(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為芻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淈(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愈多)。

多言數窮(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穀神不死(掌握採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長壽),

是謂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復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門(復制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是與天地同壽的根本)。

綿綿若存(綿綿不斷的生命形式就是這樣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

以其不自生(因為它不為自己而生),

故能長生(所以能長生)。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因為謙讓反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讓人民依賴他的存在),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這種無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聖人的理想嗎)。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樣)。

水善(水善的表現形式是):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爭功),

處眾人之所惡(甘居眾人之所唾棄),

故幾於道(所以水最接近於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於選擇吉地),

心善淵(心態善於融入平靜),

與善仁(交流善於把握仁愛),

言善信(言語善於表達誠信),

正善治(政見善於治理國家),

事善能(處事善於發揮能量),

動善時(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惟有像水這樣不爭),

故無尤(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第九章

持而盈之(財物執持盈滿),

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鐵器磨得銳利),

不可長保(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滿堂(金玉堆滿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誰人能守);

富貴而嬌(富貴而生驕橫),

自貽其咎(那是自找麻煩)。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精神與形體統一),

能無離乎(能永遠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結聚精氣以致柔和),

能嬰兒乎(能像初生的嬰兒嗎)?

滌除玄監(洗滌心靈之鏡),

能無疵乎(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愛護百姓治理國家),

能無為乎(能順應自然嗎)?

天門開闔(感官自然開啟),

能無雌乎(能不被引誘嗎)?

明白四達(理事明白通達),

能無知乎(能沒有成見嗎)?

生之畜之(創造並養育萬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創造萬物而不佔為己有),

為而不恃(無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長而不宰(左右萬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的玄德)。

第十一章

卅輻共一轂(卅根輻條圍成一個軲轆),

當其無有車之用(因為中間有空車才能行進)。

然埴以為器(燃燒粘土使其成為器皿),

當其無有器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器皿才能容納)。

鑿戶牖以為室(開鑿門窗建造居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故有之以為利(有形的東西之所以被人們利用),

無之以為用(是因為看不見的無形在起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貪圖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惡);

五音令人耳聾(喜聞順音令人聽不到忠言);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餚令人品不了疾苦);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馳騁田獵令人心狂意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令人圖謀不軌)。

是以聖人之治(因此聖人治理國家),

為腹不為目(重視內在的充實而放棄表面的愉悅),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捨得)。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寵辱若驚)?

辱為下(把榮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得之若驚(得到了無比驚喜),

失之若驚(失去了無比驚恐)。

是謂寵辱若驚(這就叫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麼叫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所以有強烈患得患失的心態),

為吾有身(因為我有自我的觀念),

及吾無身(如果我拋開自我),

吾有何患(我還有什麼理由患得患失)。

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重視自身為天下的人),

則可寄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於他);

愛以身為天下者(愛惜自身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看不到圖象),

名曰夷(稱著夷);

聽之不聞(聽不到聲音),

名曰希(稱著希);

摶之不得(觸不到形體),

名曰微(稱著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此無色、無聲、無形之物無法用語言描述),

故混而為一(只能稱它為陰陽未判之混元一氣)。

其上不謬(它的上面不見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見黑暗),

繩繩不可名(實在是無法給它下定義),

復歸於無物(還是把它復歸於無物吧)。

是謂無狀之狀(這應該是無狀態之狀態),

無物之象(無物象之物象),

是謂恍惚(這就是似無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時開始),

隨之不見其後(往後跟隨不知何時結束)。

執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駕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來龍去脈),

是謂道紀(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綱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古時善於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見解微妙而深遠通達),

深不可識(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夫唯不可識(夫惟恐言不達意),

故強為之容(故努力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開始學道者謹慎的象嚴冬過河),

猶兮若畏四鄰(尤其懼怕鄰里的干擾),

儼兮其若客(嚴肅的好象虔誠的客人)。

渙兮若冰之將釋(繼而他的性格會變的灑脫無羈渙然冰釋),

敦兮其若朴(品質會變的敦厚誠懇朴實無華),

曠兮其若谷(心胸會變的曠達開朗虛懷若谷),

渾兮其若濁(意識會經歷渾濁及混亂的考驗)。

孰能濁以止(如何將這種混亂的雜念止住呢)?

靜之徐清(把心靜下來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麼方法能保持安靜狀態長久)?

動之徐生(感悟靜極生動帶來的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這種方法修道的人不會驕傲自滿),

夫唯不盈(正因為他不會驕傲自滿),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棄陳舊獲得更新)。

第十六章

至虛極(修道進入虛無至極的意境),

守靜篤(安守寧靜氣定神閑)。

萬物旁作(萬物在時空的隧道中行進),

吾以觀其復(我可以反復觀察他們的循環)。

夫物芸芸(天地萬物芸芸眾生),

各復歸其根(各自都要歸於它們的因果)。

歸根曰靜(看到因果可以說是靜的作用),

靜曰復命(只有靜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諦)。

復命曰常(生命的真諦就是變化的規律),

知常曰明(了解變化規律才算通曉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變化規律),

忘作凶(妄作非為自然帶來凶險)。

知常容(知道變化規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達),

公乃全(公正豁達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長治久安),

沒身不殆(終身都不會感覺到不妥)。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贊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懼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輕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猶兮其貴言(謹慎做到不隨意發號施令),

功成事遂(幫助人民實現心願),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大道廢除),

有仁義(自然出現仁義);

智慧出(智慧頻出),

有大偽(自然混雜大偽);

六親不和(六親不和),

有孝慈(自然彰顯孝慈);

國家昏亂(國家昏亂),

有忠臣(自然產生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崇高的聖賢志士不用奸詐治國),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絕仁棄義(崇高的仁愛之士不搞義氣用事),

民復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復忠孝仁慈之心);

絕巧棄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爭奪名利),

盜賊無有(盜賊自然不會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僅此三者作為法則是遠遠不夠的),

故另有所屬(所以另外還須心有所屬):

見素抱朴(保持純朴的心態),

少私寡慾(減少自私的慾望)。

絕學無憂(這就是崇高而快樂無憂的學問)。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真理與謬誤),

相去幾何(相差多少)?

美之與惡(真善美與假惡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裡)?

人之所畏(人們所畏懼的東西),

不可不畏(也畏懼人嗎)?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懸而未決的道理)。

眾人熙熙(眾人都喜歡熙熙攘攘湊熱鬧),

如享太牢(比如去參加盛大的祭祀活動),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臨樓台遠眺美景)。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們確淡泊恬靜好象未開竅),

如嬰兒之未孩(如嬰兒剛出世還沒有學會笑)。

乘乘兮(隨風漂泊啊),

若無所歸(彷彿找不到歸宿)。

眾人皆有餘(眾人都希望自己富貴有餘),

而我獨若遺(而我們卻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們這種愚人的心靈啊),

沌沌兮(多麼象混沌無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獨昏昏(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獨悶悶(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蒙在鼓裡)。

眾人皆有以(眾人皆有遠大的'志向),

而我獨頑且鄙(惟獨我們冥頑不化而且鄙陋寡聞)。

澤兮其若海(沉靜啊就像地平線上的大海),

飂兮若無止(卻有著無法遏止的生命動力)。

我獨欲異於人(我們與眾人不同的理由),

而貴食母(是因為推崇從道中得到養份)。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納萬眾的意識),

唯道是從(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認從)。

道之為物(道作為未知世界的事物規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這種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萬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這種似有似無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萬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識深遠冥滅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華)。

其精甚真(其精華的真實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這就是你確信無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從古至今),

其名不去(這種悟道的方法就沒有失去過),

以說眾甫(用它可以了解眾生萬物的規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眾生萬物的規律)?

以此(就是用這種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則直(大的彎曲則象是一條直線),

窪則盈(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

敝則新(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

少則得(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

多則惑(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所以聖人悟道會專一致志),

為天下式(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榜樣)。

不自見故明(不自持己見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負蠻干反能獲得成功);

不自矜故長(不自認聖賢反能成為首領)。

夫唯不爭(正因為你與世無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反而沒人與你相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古人所言“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怎麼會是虛言呢)?

誠全而歸之(誠信此道者天下將歸屬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發號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飄風不終朝(狂風不會堅持一上午),

驟雨不終日(驟雨不會堅持一整天)。

孰為此者(誰會這樣大發雷霆)?

天地(這是天地的傑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長久保持),

而況於人乎(又何況於人呢)?

故從事於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規律中的人們),

道者同於道(修道者喜歡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於德(有德者喜歡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於失(失落者喜歡同失落在一起)。

同於道者(於道相同的人),

道亦樂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德者(於德相同的人),

德亦樂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失者(於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樂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納)。

信不足焉(誠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腳不粘地不曉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騎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見者不明(自我成見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不能彰顯智慧),

自伐者無功(自我蠻干只能無功而返),

自矜者不長(自恃聖賢不能成為首領)。

其在道也(這樣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餘食贅行(必然犯餘食贅行的毛病)。

物或惡之(有人或許厭惡這種觀點),

故有道者不處(但得道者會超越這種境界)。

⑵ 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如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咐孝圓經第十四章譯文如下: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也摸不著,我們把它叫作「微」。這三者的形象難以區分開來,它原本就是混沌一體的。它的上面並不顯得明亮,它的下面也不顯得昏暗,它綿延不絕而又不可名狀,又總要回到看不見物體的虛無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

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衡塌的規律。

作品簡介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慎野》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⑶ 《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譯文,自解

【原文】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掘祥悶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判彎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自解】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自解:存在但看不見的,叫「夷」,存在聽不到的,叫「希」,存在但摸不到的,叫「微」;這三種存在,但感受不到的事物,是人力所不及的,所以混而為一。
  這一段,可以看出來,周朝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有人力所不能及的,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的事物存在,知道其中有不同,但還不知道怎麼分類。
  目前的科技已經能讓人看到之前看不到的,聽到聽不到的,摸到摸不到的。三者也不能混而為一,可見古人的認知還是比較有缺陷的。
  但這里其實是在說「道」,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沒有實體,甚至連波都沒有。這三種情況就合在一起說了。
  那麼如何談論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三種情況呢?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自解:對於這三種情況,人們是沒有辦法在其之上看,沒有清晰的條理,在其之下下也看不到什麼影響,完全不知道應當從哪裡說起,總的說來,可以完全不考慮,可以當做不存在。
翻譯成白話就是說,這三種情況可以忽略不計,有點像奧卡姆剃刀的原則,如無宴洞必要,勿增實體。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自解:沒有形狀的狀態,沒有物體的形象,稱之為「惚恍」。怎麼看都看不到它的頭和尾。
量子的觀察者效應?只知道頭和尾,不知道中間的過程。
命運的見首不見尾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自解:拿以前的掌握規律,來駕馭掌握現在的事物。能知道舊的開始,就是道的規則。
根據已有的知識,擴展現在的知識,知道一條原則的開始是怎麼樣的,就是復雜的道的規則。

⑷ 老子《道德經》:第21章解讀,原文及譯文!

【 原文 】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 注釋 】

孔:甚,大。

德:「道」的顯現與作用為「德」。 容:運作;樣態。

象:跡象。

窈兮冥兮:深遠暗昧。 精:最微小的原質。

其精甚真:這最微小的原質是很真實的。 信:信驗,信實。

以閱眾甫:以觀察萬物的起始。 以此:「此」,指道。

【 今譯 】

大德的樣態,隨著道為轉移。

 道這個東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樣的惚惚恍恍,其中卻有跡象,那樣的恍恍惚惚,其中卻有實物;那樣的深遠暗昧,其中卻有精質;那樣的暗昧深遠,其中卻是可信驗的。

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消去,依據它才能認識萬物的本始。我怎麼知道萬物本始的情形呢!從「道」認識的。

【 引述 】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這是說明「道」和「德」的關系。「道」和「德」的關系是:

(一)「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道」所顯現於物的功能,稱為德。

(二)一切物都由「道」所形成,內在於萬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亦即表現他的「德」。

(三)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時,稱之為「德」。即「道」本是幽隱而未形的,它的顯現,就是「德」。

本章和第十四章一樣,都是描述行上之「道」的。形上之「道」,恍惚無形,但在深遠暗昧之中,卻是「有物」「 有象」「有精」。「 其中有象」、「 其中有物」、「 其中有精」,這都說明了「道」的真實存在性。

本章內容重在描述道和德的關系,你有什麼什麼看法呢?歡迎發表評論!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

⑸ 《道德經》第十四章賞析

《道德經》的第十四章太奇妙了,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都是非常的深奧、神奇。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老子當時是怎麼寫出來這么博大精深的這一章文字。我們先來閱讀一下本章原文。

[原文]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章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來進行解析。

一、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一層的意思是: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用現代人的科學觀點來理解這一層的意思是非常好理解的,比如說科學上某些頻段的聲波和光波,電磁波,等等,用我們的肉眼那看不見它,用我們的耳朵聽不到它,用我們的手也摸不到它,但是它確實存在著,我們可以用現代的科技儀器測到它,在老子的時代提出了這三個概念,確實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不起。

二、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一層用現代文說出來的意思就是: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這幾句話我們不妨用現代宇宙論來理解它,就好像是老子看到了無窮無盡的宇宙的形象,老子是怎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無從知道,至少一點他的形象確實很像現在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的形象,我們不得不佩服老子的超前而深邃的思想。

三、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這兩句話用現代文說出來就是: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我們縱觀道家的思想觀點,許多都是從天道引申到人道,從這一點來說,這句話就好理解多了,那就是:「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在這一章之中,我們看到了老子博大精深的智慧,那就是天道人道合一,古今合一,貫穿古今的思想。在這里,老子把我們的思想引向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有形和無形的宇宙之中,讓我們認識了道的無形和無限,反過來又可以運用在我們有形和有限的人世之中,以便讓我們悟道、得道、行道。

⑹ 讀透《道德經》第14章,道無形,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紀。

看它看不見,就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就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就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原本就渾然為一體。它的上面不顯得混沌不明,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狀,一切運動都會回復到無形無相的狀態。

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叫做「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

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道」的規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無色稱之為夷,無聲稱之為稀,無形稱之為微,這三個詞都用來形容,感官所不能捕捉的道。

致詰,指追究的意思。

用眼睛看不到它這叫做「夷」,用耳朵聽不到它的叫做「希」,用手摸不到它的叫做「微」,因為我們用眼睛、耳朵、身體、無法感覺到它,所以無法描述它的形狀,於是茫茫然,渾然一體。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皎:光明。昧:陰暗。繩繩兮,形容紛紜不絕。無物,不是指叢中一無所有,而是指沒有呈現出任何形狀的實際存在的事物,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又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無,用來形容它的不可見。

它既不是明亮的又不是昏暗的,所祥嫌以很難去形容。說它無,萬物由它而形成,說它有,又不見它的形狀形。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惚恍,若有若無,飄忽不定。

所以只能說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並且把它定義為恍惚。迎著它看不到它的頭,跟著它看不到它的尾。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有,指具體的事物,古始,指宇宙或道的開端,道紀,指道的規律。

然而如果能夠把握住這亘古不變之道,就可以駕馭現在的一切。就能了解到最初的情況,這就是道的規律。

看不見的,聽不到的,摸不著的,我們把它們稱做「沒有」,其實,這只是人的一種感覺,有些東西,你看不到它,聽不到它,摸不著它,它卻依然存在著,比如空氣。自然的規律也是如此,你雖然感受不到它,但它確確實實存在著,這就是道的一個呈現。

人如果有一天看到了空氣,才算是真正長了眼睛;人只有謹鄭手領悟了虛空的含義,才明白人生是怎麼回事,人只有理解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才算是真正接近於「道」。

黃帝有次出巡,看到兩個人在面對面拋球,可手裡什麼東西也沒有,黃帝就問他們:「你們這是做什麼呢,看上去是拋球,可又沒有球?」。那兩人說,我們拋的是氣啊。黃帝以此悟出了人生的真諦——靈巧地穿梭在虛空中。

老子說,此三者不可致詰,意思是這三個不可追問,也不必深究,即使問出了結果,意義也不大,就像我們常問的:人從哪裡來?萬物從哪裡來?死亡是什麼?還有另一個世界嗎?問那麼多,都是徒增煩惱,還不如牢牢把握住現在,把握住現在的這個「有」,才有可能抓得住未來的那個「無」。

熱點內容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