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野心

道德經野心

發布時間: 2023-07-10 11:37:17

㈠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一、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天下有道,善跑的馬退還給農夫用來耕田;天下無道,所有的馬用來征戰甚至母馬都要在疆場生小馬。禍患沒有大於不知足的了,罪過沒有大於什麼都想佔有的了。所以知足的滿足,才是長久的滿足。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真正太平的時候,馬閑放著沒有用,因為不必訓練戰馬了,這時馬便像糞土一樣沒有價值;等到天下無道的時候,又要訓練戰馬。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以老子的歷史哲學觀點看人類,在天下無道的時候,人類的慾望不能停止,所以戰馬又要活動了。「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類最大的罪惡就是想佔有,這就是「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人類社會真正和平,必須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夠知足。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有道,萬物和平,各正其命。天下無戰事,馬用在了農事上,而不是用在戰事上。這是走馬以糞的意思。

戎馬生於郊。天下無道,導致天下大亂,戰亂頻仍,馬就會被用在戰事上。是為戎馬生於郊。

(2)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天下有道,說明君王有功。天下無道,則說明君王有罪,而且是大罪。君王為什麼會逆天而為、德不合天呢?因為他最開始貪戀聖人之名,接著貪戀王位之尊,進而貪戀財貨之豐。君王守道,與道為一,抱神以靜,本為無欲。可欲,則說明離道。

禍,害也,神不福也。君王做了禍國殃民的事,關鍵在於他為政以人,以人害天。為什麼他會這樣呢?因為他不知道,道才是大盈大足;以物為事,則總是處在道的匱乏狀態。道越虧,則愛愈甚。愛愈甚,則愈不知足。

(3)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能夠體會通達大道,是謂知足。失道妄為,並以妄為常,是謂不知足。體知道之足全,並能抱道不離,這便是知足之足。能做到知足之足,那麼天下就會恆常有道,君王天德常足。唯天德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4、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當「天下有道」的時候,領導者的心思都在國家生產上,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讓老百姓富起來,這時候老百姓都安於生產,馬都在耕地。「而「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指領導者為了野心、地位,將資源浪費在了擴張上,沒有把自己該做的事認真做好

(2)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罪莫大於可欲」,指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沒有比慾望特別強烈的罪過更大的了。「可」實際也是「甚」的意思,「甚欲」是非常嚴重的慾望、非常強的慾望。「禍莫大於不知足」,指沒有比領導者不知足更嚴重的禍害了。「咎莫憯於欲得」的「憯」字通「慘」,這句話是說,犯的錯誤沒有比總想得到更慘痛的了。這幾句話強調的核心是:您總想得到,總是不知足,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3)老子說「故知足之足,恆足矣」,是在說「知足」的狀態,「足」是富足的意思。

我們總在衡量做事帶來的結果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只有我們不再衡量它,才能做得更好、更輕松,這是一種非常從容的人生狀態,希望我們都能進入這種 狀態。

三、我之體悟——孩子自殺,罪在誰?

今天群里在討論經濟學家宋清輝兒子自殺的事情,宋認為孩子自殺是因為學校給的壓力大,當然眾網友認為是父母教育的問題。但無論是誰的問題,這樣的事情實在令人感到惋惜不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壓力大到如此程度,難道老師和家長都不知道嗎?難道孩子沒有抗議過嗎?難道學習比孩子的生命還重要嗎?能放棄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如果家長不是期望太高,又怎麼會在明知道孩子壓力大的情況下還繼續施壓呢?如果老師不是眼睛只盯著結果,又怎麼會看不到每個孩子的狀況呢?如果不是社會價值觀不是那麼急功近利,

所以老子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罪在誰?罪在慾望,罪在不知足,罪在總想得到和佔有!

㈡ 道德經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慾念一天比一天減少,私妄減少再減少,就達到了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靜無為、不擾讓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政舉騷擾民生,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此章承接前一章,仍是從認識和實踐兩方面講道的起用方法,即「無為」。為學是「日益」,一天天增長;而為道則是「日損」,一天天去掉自己主觀的妄念、幻想,而接近於道的自然法則。把自己主觀性的東西損到了「無」,就合於道了,合於道後做任何事——包括取天下,都可以成功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在這一句中,老子主要闡述了為學和為道的不同。他指出,為學就是堅持不懈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是無限的,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盡頭。

莊子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指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對無限知識的追求中去。可見,縱然是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不能把世間所有的知識學完。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因為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認識宇宙和人類社會,而知識能使人們的認識更接近於真理,所以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知識。不過,知識是無限的,這就好比我們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真理,只有「望理興嘆」了。老子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理智地從對外界的追求轉向了對內在的追求。

為道則需要我們時刻剔除心中的雜念,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個「平常心」指的就是道。如果人們在修道的過程中不斷摒棄心中的雜念,使私慾漸漸消除,最後就能達到無為的境界。前面說過,無為不是真正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不妄為也就是合乎了道的德行,如果做什麼事情都能合乎自然規律,那麼不妄為就變成了無所不為了。

「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思想貫穿於老子《道德經》的始終,它是老子提出的極富智慧的命題。盡管中國古代有很多學者也提出了「無為」的主張,然而真正把「無為」的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只有老子。老子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從表面上看,「無為」是消極的,是倒退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無為實際上是在發展變化中避開矛盾的對立面,使其暢通無阻,從而達到無欲無窮的境界。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認識、掌握。在本章的最後,老子指出,治理國家,要經常保持清靜無為的態度。如果整治措施過於繁多,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王弼《道德經注》

為學日益,務欲進其所能,益其所習。為道日損,務欲反虛無也。有為則有所失,故無為乃無所不為也。

學習追求的是增進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學識。求道追求的是返回空虛、清靜、無為的狀態。有作為就會犯錯、有所損失,所以無所作為就是什麼都作為。

蘇轍《老子解》

不知道而務學,聞見日多,而無以一之,未免為累也。孔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苟一日知道,顧視萬物,無一非妄。去妄以求復性,是謂之損。

孔子謂子貢曰:「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去妄以求復性,可謂損矣,而去妄之心猶存。及其兼忘此心,純性而無余,然後無所不為,而不失於無為矣。

不了解道而追求學問,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而沒有東西將它們統一起來,免不了會被這些知識牽累。孔子說:「多學,選擇其中好的來照著做,多見就能增進對事物的認識。」這是次一等的認知。有一天了解了道,再看世間萬物,都是妄想產物。去掉妄想來求恢復本性,就是求道過程中的減法。

孔子對子貢說:「你以為懂的多了就有見識了嗎?」子貢說:「是這樣吧。」孔子說:「不是的,我以道來貫通我的知識。」去掉妄想來恢復本性,是做減法,而去除妄想的心思還在。等到連這個心思都沒有了,本性純凈沒有雜質,然後你的影響能夠施加於所有東西之上,然而自身仍然保持沒有作為。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見於外,而物惡之,故終不可得。聖人無為故無事,其心見於外而物安之,雖不取天下,而天下歸之矣。

人們都有取得天下的野心,所以製造事端來促成其條件;這種野心表現在外,而受到其他人與物的厭惡,所以最終也達不到目的。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他的心思表現出來,萬物都感覺安寧,雖然不去主動爭奪天下,天下也會自然來歸順、擁戴他。

㈢ 《道德經》|| 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三十七章原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譯意:「道」總是順應自然,所以才能夠無所不為。統治者如果能遵循這個規律,萬物就會自己生長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容易產生自私的慾望,我將用道的質朴去震懾他。在道的質朴的影響下,他們就會克服慾望。沒有慾望就可以靜下心來,這樣天下將自然穩定安寧。

做為道經的總結篇,總結性地強調道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特性。萬物遵循自我生長的能力與自然規律,不受干擾,各適其性,各得其所。這樣自然天下太平。

無為而無不為是一種智慧,順其自然而又無所不為,依據自然法則而使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不恃尊恃長,相信自我管理的能力。保持內心的寧安,摒棄物慾和喧囂的浮躁,去除浮華後的抱朴歸真。

道是什麼?道是不求而自應,道是平常心,道是無名之朴,亦是質朴天然之初心。任何時候都能守護初心,不受名利慾望的制約。

我們為什麼總是懷念小時候呢?小時候真的是比現在幸福嗎?其實說到底,無非是孩童時代的純真,沒有功利事業沒有錢財束縛,做什麼更多依據的是天生的本性。

長大了有了各種規矩與執念,物質更豐富,衣食住行更多彩,我們得到的多,索取的更多,有了1就想著2,有了2還望著3,但心裡卻再也沒有那種簡單的快樂可言了。

所以隨緣隨意就好,遵循大自然的自然規律 ,不破壞,不違背天性,至簡而快樂,守靜而安寧。

極目四望太平洋,無暇、透明、安靜的藍色,湛藍湛藍的似乎融化了一切,那是自然賦予大海的極色。翻卷的白雲,藍天下的游弋。海闊天空的世界。

然而,誰也不知道這樣平靜的海面下蘊藏了什麼。

倏爾沿著水岸線透出絲紅霞,漸成一紅色的弧形,雲霞絢爛而出,只一瞬,紅日躍出海面,萬斛霞光相映,海面溶上了一層薄金向遠方蔓延開去。「野心一片湖雲外,灝氣三秋海日旁」,海上日出,裹挾了金濤雪浪,迎面而上,驚艷了時光!

驚艷之後是平靜,藍色的海水湧起層層浪花,浪濤擊打著岸邊的礁石。遠望海天一色的無邊無際。波光盪漾的水面上,像是鋪上了一層霞光的錦緞,又似揉碎了一池的銀波,又恰似片片魚鱗在頑皮的閃爍。空氣中有淡淡的海腥氣味在無息地流轉。

波瀾壯闊里欣賞,腦海里卻突兀憶起《魯濱遜漂流記》來,魯濱遜是為何到了一座孤島上呢?卻是遇到了海上風暴,強烈的大氣擾動引起的災害性的自然現象。

「我們突然遭到一股強烈颶風的襲擊。這股颶風開始從東南刮來,接著轉向西北,最後颳起了強勁的東北風。猛烈的大風連刮十二天,使我們一籌莫展,只得讓船乘風逐浪飄流,聽任命運和狂風的擺布。雨下了一天一夜,還夾著陣陣大風。風越刮越凶,最後竟把大船打得粉碎。退潮時可以看到大船的碎片,但大船已不復存在。"

頭腦里閃爍著海的風暴,我漫步水間卻看到了海底世界的美麗。淺海是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多彩的海水透著水帶著暖,各種魚類漫遊在珊瑚叢中,奇異的水母、海草以波浪間涌動,還散落著五彩的貝殼、海星等。當然也有不協調的地方,人類的垃圾生怕被忽視,不時地冒出來。

據說單目前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達350萬平方公里,超過了印度的國土面積。它來自於工廠廢棄物、農葯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塑料垃圾,它產生於人類在海岸活動和娛樂活動,航運、捕魚等海上活動。甚至是多次戰爭遺留下來的武器殘骸。

人類的生活就像這海面一樣,波瀾不驚的表面下總會有溝溝坎坎的發生,大風大浪的波折。你永遠不知道挖掘和追尋出來的會是什麼樣的真相,是精彩的片段,還是無法窺知的生活的潛流。靜心以待,無論艱辛困苦我們都得自己慢慢地度過。這就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天道。

而當我們不珍惜海洋這個生命的源泉,當海洋難以負荷時,人類又該如何自處呢?自知而不自製,無為而無不為,大自然的法則會是怎樣的呈現呢?

㈣ 【覺悟《道德經》,破除貪婪的枷鎖】

【覺悟《道德經》,破除貪婪的枷鎖】

《道德經》雲: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釋義:如果社會上沒有恭維有才華的人,就不會導致老百姓相爭,如果珍貴的東西大家都不認為他是珍貴的話,那麼就沒有偷竊之人,不顯耀引起貪心的事物,就不會導致民心迷亂。所以,聖人的治理原則就是要使人民都虛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沒有野心,使人民身體強健,全民都形成了謙虛謹慎不出風頭、安居樂業、知足常樂的風尚,即使其中有個別的「聰明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了,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社會就不會不太平了。

此章名為「安民」。安民即安心。聖人秉天地之元氣而生,聚道德於一身而存。以無為之道教民,所以萬善具備,萬德周身。無私無我,無余無欠,無親無疏,無分無別。濟物之心無窮,憂民之心重重。天地雖大,聖人之德與天地同廣;萬民雖多,聖人與萬民同其心。所以聖人不顯山,不露水;不以聰明才智露於世,不以所能惑於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聰明才智的顯露,少有異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為。此等所為,都是落入了後天的塵跡,都是無道的表現。自古以來,無論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無論是德貫古今的大智慧者,從來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獻,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聖人能以無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老子認為體現道德,聖人要治理百姓,應當不恭維賢能,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執政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的紛爭。

按照老子的人生哲學,人性本是純潔質朴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不會視而不見,那麼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如果社會出現貪欲的風氣,會挑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導致天下大亂。

許多人認為常使民無知無欲的主張是愚民思想,其實不然,老子並不主張去除人的正常慾望。他的主張是「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這一主張對我們的立身處世也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老子說食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強健,可以自保自養。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就順應了自然規律,使人人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無為而治,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

老子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強健,思想質朴,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

在老子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松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朴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的社會制度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著危機斗爭和陰謀的社會制度更契合人類的本性。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枉為,不非為。

在老子看來,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神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數不勝數,我們總是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東西。當慾望太多,反而會成為累贅,貪婪之心要不得。

一股細細的山泉沿著窄窄的石縫叮咚叮咚往下淌,也不知過了多少年,竟在岩石上沖出一個雞蛋大小的淺坑。奇異的是山泉不知從哪裡沖來,黃澄澄的金砂填滿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減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漢來喝山泉水,偶然間發現了泉水中閃閃發光的金沙。從此,老漢不再受苦受累,翻山越嶺去砍柴。過個十天半月就來取一次金砂,日子很快富裕起來。人們都感到蹊蹺,不知老漢交了什麼財運。老漢的兒子看了窄窄的石縫,細細的山泉,淺淺的小坑後,便提議拓寬石縫,擴大山泉。

老漢一想,對呀,自己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說干就干,父子倆很快把窄窄的石縫鑿寬了,山泉比原來大了好幾倍,父子倆累得大汗淋漓。但一想到今後可以獲得更多的金沙,便又歡天喜地起來。後來父子倆天天跑來看,卻天天失望。金沙不但沒有增多,反而消失的無影無蹤。兩人百思不得其解,金沙到哪去了呢?其實,我們想一想,水流變大了,金沙還會沉澱下來嗎?

人不能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因為貪欲是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它。

上帝造蜈蚣時,沒有給它造腳,但它仍然爬得像蛇一樣快。

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它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裡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腳越多,當然跑得越快呀」。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它動物更多的腳」。上帝答應了它的請求,把好多好多腳放在它面前,任憑挑選。

蜈蚣迫不及待的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往身上粘去,從頭一隻粘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粘才罷了手。它心滿意足的看著滿身的腳,心中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的飛出去了。但是等到一開始要跑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制這些腳,它們噼里啪啦各走各的。非得要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至於相互絆倒,這樣一來反而比之前走的更慢了。

貪婪是一切禍亂的根源,不論做人處事,都必須控制貪欲。

一間蜂蜜工廠的倉庫里放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許多蒼蠅,因為蜂蜜太香,它們都捨不得離開。

不久,這些貪吃的蒼蠅都因腳被蜂蜜粘住而飛不走了。當它們快溺死時,很難過的說:「我們真是太貪心了,為了短暫的快樂,卻賠上了寶貴的生命」。

人都有慾望,貧窮的人想變富有;低賤的人想變富貴;默默無聞的人想變得舉世聞名;沒有受過贊譽的人想得到榮譽,這都無可非議。問題在於對慾望的追求必須有一個限度。

對付貪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放下,懂得抑制慾望的膨脹,這才是快樂的起點。

丁俊貴

2021年7月6日

㈤ 道德經第三篇譯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5)道德經野心擴展閱讀:

評析:

老子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

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

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

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㈥ 《道德經》第三十章

《道德經》第三十章:不以兵強

原文: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2.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4.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5.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直譯:

1.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武力逞強稱霸於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情不會帶來好處,反而必然會得到報應。

2.大軍所過之處,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

3.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救濟危難的目的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

4.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自尊自大;達到了目的也不去誇耀驕傲;達到了目的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了目的卻是出於不得己而為之,達到了目的卻也不去逞強。

5.事物過於強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有可能快速消亡。

我的解讀:

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勿強」二字。老子主張是反對戰爭,因為戰爭不論勝負,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所以前半部分講有道之人輔佐君主,不憑借強大的武力來征服天下。後半部分講真正 完美的方式是像樹上結出果實一樣,是自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強求出來的。不能驕傲自滿,要認識到是不得已才走到這一步的。結出的果實豎粗已經是強壯了,就不要再增強它了,如果過於強壯,就會走向反面,背離了道。當然,老子也並不反對儲備軍事力量,只不過是要有一個度。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余殲鎮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君王在治理天下時,周圍一定會有很多人來輔助他,這些人不但輔助君主治理天下萬民,也操縱著軍隊,如果這些人過分誇大軍事的作用,勢必會影響君王的治國策略,甚至會導致君主窮兵黷武,滋生獨霸天下的野心,最終釀成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痛苦和死亡,當然,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軍隊,必然會遭到其他國家的侵略,也就無法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定祥和了。但戰爭不會帶來好處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幾句話揭示了逞強帶來的惡果:征戰之地,荊棘叢生,戰爭之後必然會出現大災荒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老子認為用兵之道不是為了發起戰爭,而是為保家護國,只要能夠確保人民的安全和國家的穩定,就可以了,不可以逞強於天改數下。一旦擁有戰爭,到了必須用兵的時候,也要遵循大道的原則,不宜過分用兵逞強,只要能夠保全自身就足夠了。而且在使自己保全之後,也不要自滿,不要驕縱,這樣才合乎於自然規律。用兵之道要講究一個合理的度,這就是要統治者在用兵時應當採取自然而然的做法,而不採取過激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國治民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在本章中,老子給戰爭的文字向我們闡明了一個道理,解除任何事情都不要過頭,太過頭就會走向反面,當我們獲得成功,獲得成功時不可以自己,更不可狂妄自大,還要掌握適度原則,否則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轉換。人們經常所說的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意思就是用來形容那些得意忘形的人。他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現實生活中,快樂的得意忘形的人隨處可見,而悲傷過度的人也不在少數,人們為何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呢?老子給了我們答案,即我們遠離了大道,不能和大道合而為一。

失敗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人取得成功,就是要懂得好好掌控情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要以欣賞的眼光和樂觀的心情對待挫折,絕不能讓壞情緒毀了自己的一生。

㈦ 道德經中的弱其志是什麼意思

這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章,本章講的是聖人知天下的道義,原版文是:不尚賢,使民不爭權。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意思是說聖人在治理天下的時候對黎民百姓的政策就是讓他們不要有太多的願望,不要有太多的想法,要安於自己的生活,實際上是在說大家不要起來造反的意思,但可能在道德經原文的意思更深一層,守分安命,重於國君。

㈧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回,增強百姓的筋骨體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