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公民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

公民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

發布時間: 2021-01-02 07:00:55

A.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

B. 公民道德建設以什麼為核心集體主義 還是為人民服務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為什麼說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呢?
第一,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對我黨和我國人民幾十年來道德建設發展的總結。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作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演講。從此,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寫進黨章,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核心道德。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提出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和「三個有利於」標准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賦予了為人民服務以新的內容,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為人民服務不僅是黨的根本宗旨,是共產黨員等先進分子應有的品質,而且廣泛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第二,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著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後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和矛盾,只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道德,才能正確處理這些關系和矛盾。因而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第三,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的勞動只有通過市場與他人的勞動實行交換,他的勞動才是有效的。每個人只有為他人服務,才能使自己獲得應有的報酬,才能去享受他人的服務。經濟利益的一致性就成為為人民服務的現實依據。
第四,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有利於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道德充分發揮作用。為人民服務有高層次和普遍要求之分。高層次的要求針對的是先進分子尤其是共產黨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他們應當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普遍性的要求是對於廣大群眾來說的,只要是合法經營,誠實勞動,客觀效果有利於社會,那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樣,有利於廣大群眾對為人民服務的認同、接受、執行,有利於為人民服務這一道德要求的推廣和充分發揮作用。

C.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是:

1、 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2、 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3、 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4、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

5、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3)公民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擴展閱讀:

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順利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必須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的同時,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十四大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公民道德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

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為人民服務精神不斷發揚光大,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蔚然成風,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D. 材料一: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來1)①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源,其思想道德狀況如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②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聯系密切。尤其是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有利於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有利於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③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有利於青少年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不良影響,使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健康成長。 ④青少年必須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創新精神,養成良好品德,為今後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礎。
(2)①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准則。 ②誠信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③誠信是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是提高我國國際信譽的需要。 ④誠信是建立良好社會經濟秩序的需要,是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需要。 ⑤社會上缺乏誠信的現象令人擔憂,甚至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因此,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必須以「誠實守信為重點」。

E. 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把這些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使之成為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
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它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它不僅是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群眾的要求。每個公民不論社會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夠在本職崗位,通過不同形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新的形勢下,必須繼續大張旗鼓地倡導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貫穿於各種具體道德規范之中。要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形成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道德風尚。
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體主義成為調節三者利益關系的重要原則。要把集體主義精神滲入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層面,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必須把這些基本要求與具體道德規范融為一體,貫穿公民道德建設的全過程。要引導人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提倡學習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艱苦創業、勤奮工作,反對封建迷信、好逸惡勞,積極投身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

F. 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簡答

1、 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2、 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3、 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4、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都應當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

5、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6、 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活動中應該遵守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7、 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參考資料:http://www.zibominjian.org/jianshe/004.htm

G. 為什麼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內容是哪些

執政為民,核心是為人民服務是因為社會道德來自於民,就該立足於民。為人民服務可以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精神文化水平之類

H. 社會主義道德為什麼要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經濟基礎的反映,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必然引起道德狀況的動態變化,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必然伴隨道德的整體進步。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也使中國人民在道德與精神上獲得普遍躍升和持續進步。

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客面上要求在全社會弘揚為人民服務精神。因此說,為人民服務精神和集體主義原則,是社會主義內在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倫理反映。

(8)公民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是指社會主義道德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行為規范有機結合起來的整體。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規范構成,如政治道德、商業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具體的規范、具體的內容,各種規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體系。

另一方面是指社會主義道德的層次體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低到高存在著四個層次的道德要求。處於最低層次的、也就是最簡單、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會主義起碼道德要求,它包括社會公德和家庭道德兩大部分。

熱點內容
公司獎罰條例 發布:2025-04-22 19:47:58 瀏覽:347
行政訴訟法模擬審判報告 發布:2025-04-22 19:29:03 瀏覽:292
高空拋物造成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2 19:17:19 瀏覽:723
2016法學就業 發布:2025-04-22 18:59:33 瀏覽:559
通山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22 18:49:07 瀏覽:209
大學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2 18:46:15 瀏覽:55
法律顧問的內容 發布:2025-04-22 18:40:02 瀏覽:760
2020年婚姻法多大可以領結婚證 發布:2025-04-22 18:33:44 瀏覽:36
和諧的道德觀 發布:2025-04-22 18:32:56 瀏覽:48
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必須堅持法治精神 發布:2025-04-22 18:22:13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