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對靈魂
① 道德經中深藏的魂魄秘密
《道德經》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的第十章幾乎是以SOP&SIP的形式,指導了世人如何抵達超凡脫俗的境界,如何改變命運。
所以,弱弱地建議一下:如果想要改變命運,如果覺得當下的生活、工作、學習不太順利,那麼深度領悟一下《道》的第十章。
下面我們分別來試著回答一下《道》第十章中,老子的六問。
道家以及傳統中醫認為,有兩個東西一直在我們體內默默工作中,我們的身體與生命是離不開這二者的:魂(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道》第十章中的「營」理解為魂)和魄,我們通常統稱為魂魄。
自四書五經被定義為封建糟粕從我們的教科書拿掉至今已經一個世紀了,以至於今天的人們看到「魂魄」二字或作為妖詞一棍子打死,或雲里霧里不知所雲。
關於魂和魄兩個字,我們稍微解釋說明一下,這樣利於我們理解消化這一章道德經。
魄,比較容易理解。魄力、氣魄,這些我們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只是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的現象:一個重症患者,永遠不會讓人感知到其有魄力,因為重症患者,其體內的魄已經消亡、消退殆盡。
按照中醫以及道家的理論,魂魄稱其為三魂七魄,魄是陽,魂是陰。
七魄負責主導我們入睡之後維系生命的七大基本需求:呼吸、心跳、消化、水液代謝、修復生殖功能、知冷知熱、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覺。
稍微解釋一下,例如,白天的時候,沒人會在呼吸的狀態下打呼嚕,但是晚上入睡之後,鼾聲通常成片地響起。
中醫認為,呼嚕太響,一般是魄有點兒問題,中醫通常會採取艾灸來刺激相關經絡穴位來修復魄。
至於消化、代謝、以及生殖功能修復非常容易理解,你晚上吃的再多、喝的再多,晚上欲死欲活地折騰過,第二天早上醒來你依然會發現:需要早餐、需要喝水,一些該勃起的地方依然勃起。魄,魄在工作的結果。
知冷知熱就不談了,睡著了踢被子、搶被子,都是司空見慣的常規動作。
睡著之後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覺,這方面也容易理解,有人入睡之後,有一點點聲響就睡著了,有人入睡之後打雷下雨都絲毫不知,更為誇張還有晚上喝水太多,夢見滿世界找廁所,然後終於找到了,然後酣暢淋漓地在床單上畫了一個巨大的世界地圖。魄,魄有問題。道家和中醫很能整,對於入睡之後警覺性不夠的問題,他們的基本招式就是:站樁。對,讓你練習一個階段的站樁動作,這樣就能激發七魄之一的那個魄,幫助我們提高警覺性。
關於魂,儒家與道家均認可「天人合一」,事實上天人合一論也幾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支柱與整體了。
天人合一解釋起來非常復雜,那麼我們稍微簡單一點地理解為:人是可以與天地展開對話、溝通、交流的,那麼在人體內魂就承擔著這一巨大職責。
這就是魂。
道家認為,打坐入定之後是可以感受到魂的,而且還可以感覺到是三個魂,而且這三個魂是呈紅色的。
道家還給這三個魂命名為:胎光、爽靈、幽精。
扯了大半天的魂和魄,無非只是想要回答老子在《道》第十章中的第一問。
第一問:「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魂和魄在體內抱團與承載著生命的身體合體為一,能分開嗎?
當然不能分開,事實上也無法分開,分開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生命到了盡頭。
其實,老子沒有直接講出口的話是:道和德,能與承載著生命的身體分離嗎?
這個問題,先留在這里,等《道》的81章談完之後,我們再回頭談談。
第二問: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我們都知道,讓四十歲的大叔、大神去劈個腿,能要了他們的老命,一定韌帶拉傷,躺卧不起;但是讓3-4歲的孩子劈腿,則是個輕鬆快樂的事情。
嬰兒能順利地從母親產道出來,與嬰兒的致柔特性是不無關系的。
那麼嬰兒為何可以如此致柔呢?
按照《道》的理念是因為初生的嬰兒能心無雜念地將精氣和力氣集聚在一個點上,於是形成了致柔。
這讓我又想起了那位對上善若水無比崇敬的一代才子——納蘭性德,其代表作之一《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中的經典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於是,我們所常見的現象,常常忽略的現象就是:嬰兒雖然致柔,但是其啼哭之聲是非常響亮的。
著就是專氣的結果。
這就是道。
關於「氣」《道》第十章中是首次出現,後文中還將提及,還將論述。
回答第二個問題:專氣致柔,最初我們都是具備這個能力的,最初我們都是可以專氣致柔的,可是後來就慢慢地沒了,再也回不到嬰兒那個狀態了,如果從哲學層面去理解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的現在,此刻的此刻,能不能做到都不要緊,但是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徹底丟光了那種專氣致柔的、我們曾經擁有過的那種狀態。
第三問: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至此,《道》我們已經讀到第十章了,完完整整地讀完九章了,如果我們對於前面的九章有些正確的認識、理解和消化,那麼就完全可以按照《道》的思想來回答下面這個問題了。
世間有沒有一塵不染、絲毫沒有瑕疵的事物?
按照道的理念,回答有或者是沒有,均可,
有,例如前文所述,專氣致柔的嬰兒是不是一塵不染的;
沒有,例如前文所述,專氣致柔的嬰兒是不是傳承了父母的一些東西,那麼也就不是一塵不染,只是尚未顯露而已。
所以《道》的理念就是這樣,始終強調著道的存在,強調遵循著道,而從不曾絕對化地定義過任何事物,甚至連諸多的地方,老子自己也坦率地講:我也不知道。
佛家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家認為,一塵不染、沒有瑕疵的東西是存在著的,即:心靈、慧根。
但是,這僅僅只是佛家的理念。釋道兩家在方方面面是有著諸多的、巨大的差異的。
讓我們試著來回答一下第三個問題。
清除一下內心的私心雜念,然後像照鏡子一樣,深度自我反省一下,能做到沒有瑕疵,純凈無暇嗎?
答:能做到就是聖人中的聖人,不能做到自然就是凡人中的凡人。
聖人也好,凡人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可以做到清掃一下,照一下,經常性地這樣清掃,這樣照,然後就能與道進行比照,然後就可以逐漸進入專注無私的境界。
第四問: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遵循道、順應自然,無為而治,這個前文談到過,不多扯。
第五問: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道》第六章中,老子談到了「玄牝之門」,我們也在第六章中談到了雌、母性、玄牝之門與道之間的關系。現在第十章中,雌作為道的代言第二次出現於《道》中。
溫故而知新,讓我們再一次解釋一下道與「雌」、「玄牝之門」所代言的母性之間的關系。
我們曾經在第六章中解釋說明過,古漢語中「谷」、「玄牝」、「雌」在字面上都有女性生殖器之意,其延伸開來的含義就是:產出生命,卻又非常寧靜且陰柔。老子認為,這就是道,或者說是道的一個側面。就像「上善若水」也是一種道一樣,他們都幾近於道。
復習完畢,那麼我們可以嘗試著回答第五問了。
當我們身上所有的感官都在不停歇地反復開啟關閉之際,我們能否保持女性或母性的那種雌柔、寧靜的狀態?
答案如前面的問題一樣,如果能,那麼我們就是聖人,如果不能,那麼我們就是凡人。能不能都不要緊,記得應該讓自己保持那種陰柔、寧靜的狀態。
謙虛一點、廢話少一點、寧靜一點、柔一些……
第六問: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這個比較簡單,容易理解,我們直接將其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就是:明白並懂得了各方面的事物事理之後,我們能否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態,而不要動用心機去追逐。
似曾相識吧!《道》第三章論及過這個話題「恆使民無知無欲」。
轉成了直白的文字之後,我們幾乎已經無需回答了,因為答案與前面幾問是一模一樣的。
六個問題問完了之後,老子似乎早就預測到世人會無語,會都做不到,於是勸導世人在上述六問方面生之蓄之。
什麼意思?
一、讓道和德如果魂魄一樣,始終與我們的身體、生命同在;
二、讓嬰兒般的專氣致柔,一直保持下去;
三、經常保持寧靜,深度給內心照照鏡子,努力爭取使其純凈無暇;
四、遵循道,按照自然規律別折騰(為無為、無為而治);
五、盡管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在沖擊著我們的大腦,也試著去保持母性般的雌柔與寧靜;
六、即便通達了諸多事物事理,也應該讓自己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態,不要費盡心機沒完沒了地追逐,只為滿足各種感官享受。
「一……六」有沒有都不要緊,即便沒有現在「生之」也來得及,「生之」後注意「蓄之」讓其別夭折,使其茁壯成長(《道》第十章原文「 生之畜之 」)。
如果我們在六個方面可以生之蓄之,那麼勢必將進入一個全新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德」:是謂玄德。
是謂玄德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生養萬物而不將其私有;為萬物服務而不自持有功;統領萬物而不主宰……
已經無需繼續解釋了,這些就是天地精神,就是上善若水,就是……,都是前面九章的一些內容。
我們在第十章開篇之際談到一個觀點:《道》第十章是可以讓我們超凡脫俗的,是可以改變我們命運的,當然,問題在於世人是否認可這些,是否在認可的基礎上去實踐「生之蓄之」。
② 怎樣才能收獲靈魂的平靜!讀《道德經》第四十八天
看了這兩句話,我們不難發現:不斷學習知識的人,知識會越來越淵博。不斷增長見識的人,見識會越來越廣博。不斷積累經驗的人,經驗會越來越豐富。不斷精進技藝的人,技術會越來越高超。
凡是在術的層面上不斷追求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深日久,收獲都是越來越多的。
而在思想上不斷修煉的人,卻剛好相反!不管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的修行者,思想的境界越高,內心中的慾望也就越少,人就會越來越淡定平和。
是以,千百年來,俗世中的人在陷入極度的焦慮彷徨、無所適從時都會去到佛門清靜地,精心禮佛,修身養性,以期獲得一絲開悟。
也更有很多人在紅塵慾海中幾番沉淪後,看透世間萬象,厭倦了名利富貴的追逐之後,經過佛法的洗禮,遁入空門,古佛青燈,一世修行。
一個是向外求,一個是向內求,一加一減,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老子把這樣的兩句話組合在一起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應該不是在向我們講解規律那麼簡單吧?
理解完後面的這一段,再把前面的兩句話連在一起,我們會發現老子一直在強調無為之治。他希望人們不管把能力修煉到什麼樣的高度都始終能將思想、心態保持在最平和淡定的狀態,無欲無求,不貪不費。
老子身處亂世,國家由統一變成分裂,看著天下的巨變皆因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現狀的不滿,對權利的追求,各個諸侯國之間不斷狼煙四起皆因想吞並對方以獲得更多的土地、財富、權利。
這些統統都是因為那些處於階層頂端的統治者們見識過世間最頂級的權勢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威力,知道擁有更多的疆土、財富,就會讓他們擁有無上的權勢,所以他們無限的渴望擁有這一切。
慾望是這個世界上最能令人喪失自製力的影響因素,一個人慾望膨脹的越大就越容易陷入瘋狂,千方百計甚至不計後果的去行事。
慾望的大小也來自於人們對外界認知的程度,一個人的知識和閱歷都決定了他慾望可以到達的級別。
曾經有個笑話是這么說:等我有錢了,我就買2輛寶馬,一輛在前面開道,一輛在後面護駕,我在中間騎自行車!笑話的就是人的思想境界究竟能去到多高,如果一個沒見識的人,真的有錢了,也干不出啥像樣的事。
那些真正見識過世間頂級富貴的人,享受過權勢財富帶來的好處的人,如果慾望膨脹起來,就另當別論了。
譬如那些諸侯國君,為了兼並其他的國家,就能發動戰爭,血流成河,導致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為了享受更多的財富,就能苛捐雜稅,暴政以治,讓百姓衣食無靠,苦不堪言。
如果這些統治者能夠減少對權勢財富的追逐,如果他們能夠遏制住自己的慾望,這世上就能太平而治,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或許我們在這遙想幾千年前因為統治者不斷升級的慾望而導致的戰火紛飛或者民生之怨是很遙遠和不實際的,那麼我們可以再從現實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來理解一下,在不能把控內心慾望的時候,不斷升級的見識和享受帶給人們的危害。
某電視台有這樣的一個節目,他們會去找到一些在城市富裕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和一些在偏遠農村貧困家庭生活的孩子,讓他們做七天的身份互換,讓富孩子去窮孩子家住幾天,窮孩子也去富孩子家住幾天,而且是完全的身份互換。
富孩子去到窮孩子家就要吃那些窮苦人家吃的飯菜,穿那些窮孩子穿的衣服,做窮孩子每天要做的工作。徹徹底底的感受貧困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感覺。
而窮孩子去到富孩子的家裡,同樣也會按照富孩子的生活生活,享受他們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富裕生活,錦衣玉食,游戲玩樂,接觸的是他們以前根本想都無法想的富裕和安逸。
然而七天之後,所有的一切再次回歸到了原來的軌道。
富孩子吃過了苦之後,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軌跡中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的幸福,開始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可以繼續好好的生活,甚至可以變得更好。
可是那些窮孩子呢?很少一部分因為見識了不一樣的生活後變得更加勤奮向上,但是,大多數的窮孩子在經歷了7天的轉變後,回到自己原本貧寒的家裡就彷彿由天堂跌回了地獄,心裡無法承受,甚至根本無法接受。
於是他們開始挑剔厭煩自己的家庭,內心失去了原來的純朴,對富裕生活的嚮往讓他們覺得生活是那麼的不公平,這種落差讓他們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想拋棄,想去找那城市裡面僅相處幾天的臨時父母共同生活。
這檔節目持續爆紅,正面的說他們讓富孩子得到了鍛煉,讓窮孩子找到了希望。
可是背後的真相是:富孩子確實得到了鍛煉,但窮孩子卻變得更加的絕望。
有一個窮孩子,參加完節目之後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根本沒法生活,後來竟然想盡辦法去城裡找那個自己根本記不住地址的「家」,最終因為找不到而流浪街頭。
當人們找到他時,他哭了。他的眼睛裡充滿恨意的對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說:我恨你們,原本我在家裡生活得很好,我不知道城市什麼樣子。原本我可以一直那麼過下去,可是你們卻偏偏要讓我知道,城市裡是怎樣的生活。 為什麼我只能生活在山裡,而他(那個富孩子)卻能生活在城市裡,你們讓我回到山裡,怎麼活。
孩子眼睛裡的憤怒和委屈,與他父母眼裡的震驚交織在一起。讓人不敢直視。
這檔節目出發點或許真的是想給不同的人帶來一些人生的觸動,但是它忽視了貧富差距帶來的天壤之別的生活感受帶給一個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內心的震撼。
他們不懂得如何去調節自己的內心,他們也無法忘記所經歷的那一小段繁華的生活,更加不懂該如何去適應這樣的變化,如何去理解貧富之間差距的原因。他們只會羨慕、嫉妒、恨,而這一切會吞噬了他們內心原本簡單質朴的美好。
沒有理智的慾望可以毀任何人,包括孩子。
如果,沒有這些無聊的事闖進他們的生活,改變他們的認知,他們可以一直平靜簡單的生活。如果真的是想要引導他們努力上進,我們其實可以有更多循循善誘的方法,完全不需要如此激進。
人的一生是需要成長,不斷的學習上進,不斷的見識經歷,不斷的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這種追求必須要在合理且懂得剋制的前提下進行。
上至治理國家,下至過普通的生活,都需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前行,不能任由慾望毫無限度的膨脹,去做出一些違背道的行為。因為那樣是沒有好結果的,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最好的成長是在不斷精進技藝能力的同時,保持著一顆最平和淡定的心,不急不躁,順道而行。
如何在追求進步的路上保持內心的平和和靈魂的安寧呢?
一邊通過增長能力、讓精神層面變得富足,一邊減少慾望、通過去除冗餘簡化生活,這一增一減之間人或許更容易獲得靈魂的平靜。
這會許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本事,願你既能修得一身超凡脫俗的能力,也能保持一個超凡脫俗的心靈。
③ 《道德經》第五章解讀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漢字解讀
「仁」:「元」字在甲骨文中是指天地人三界,指天地人的先後順序,天地之間以人類的出現開始紀元。「仁」字把位於元字下面的人字另列於代表天地的兩橫之前,強化天地人中人的地位的重要性。
「不仁」:至高至上之仁。
「芻」:大寫的「芻」是由兩個分開的山組成,出生的出有兩重山,分別指靈魂與肉體。在有形世界中,沒有無靈魂而獨存的肉體,如果有,那也是行屍走肉罷了,也沒有無肉體而獨存的靈魂,如果有,那也是孤魂游鬼。現代漢字中的「芻」是指山倒了(指死亡),名字還沒寫好,如果下面加心,就表示到死亡的時候名沒有寫好而著急。
「狗」:爬行動物的結束。漢字中,提手旁只用於能夠直立行走的人類,反犬旁用於爬行動物。
「芻狗」:靈魂惜售於肉體,以結束爬行動物為目標。人類出現之後,以結束獸性為目標。犬子一詞足以說明了這點。
橐籥:即風箱。
「虛」:字源解說
虛,金文由(虎頭,借代老虎)+(兩個「匕」,表示虎爪)+(土,表示地域),造字本手唯義:虎豹橫行、了無人煙的地方。篆文誤將金文字形中由「爪」和「土」合成的寫成了「丘」,即「業」字。現代漢字中的「虛」是指天地之間的輪回與業報的關系。「七」是指輪回的期數。
「屈」是指身體的排泄物。
「動」:(動)是指千里之外的力量。
「愈」:通愉。俞,中空木為舟也。引申為運輸工具,為」輸」字的字源。愈:心情像輕舟度過河面那樣,有更加、越發、渡過等意。現代漢字的意思是雖受到傷害而仍然大度,使心生愉悅(大樹被鑿成中空的船,雖然受傷卻給人帶來方便,舍棄了自己,成就了他人),這里指超度(靈魂與肉體---「出」)。
「數窮」:萬物以及人類都是從數字走來,也是從數字中離開。足數而生,增數而長,缺數而殘,亂數而敗,盡數而亡。
第五章整體解讀:
天地最大的仁慈就是以萬物為基礎造化出動物並且在動物之中篩選出能夠直立行走的人類。聖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以百姓為基礎,使百姓言行畢粗培有別於動物的獸性,教化其走向文明。天地之間的萬物皆是過客匆匆,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風箱,每拉一次,新的物種(或者是指導思想,或者是政權等)便占據主角;每推一次,主角便被替換了。空間永遠在時間的作用下展現萬物凳差。足數而生,增數而長,缺數而殘,亂數而敗,盡數而亡是天地萬物不變的法則。人類晚於天地而生,早於天地滅亡而滅亡。期間還要經歷過多次的毀滅與重生。這些都無法改變,唯一要做好的便是守好當下,做好自己就足夠了。即使是滅亡也是帶著歡愉。
④ 道教經典中,對鬼、靈魂的解釋
佛教認為,鬼是六道眾生之一。
【六道】
﹝出法華文句﹞
道,即能通之義,謂六道生死,展轉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於世苦樂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三、阿修羅道],梵語阿修羅,華言無酒,又言無端正,又言無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須彌山岩窟,宮殿嚴飾,懷猜忌心,常好鬥戰,是名阿修羅道。(無酒者,法華疏雲:修羅於四天下,采華醞海為酒,魚龍業力,其味不變,於是嗔妒,誓願斷酒,故雲無酒。無端正者,修羅種類,男醜女端,故雲無端正。無天者,凈名疏雲: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又無天德,故雲無天。)
[四、餓鬼道],謂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間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獸形,不得飲食。業重者,飢火炎炎,不聞漿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間盪滌膿血糞穢;輕者,時薄一飽,是名餓鬼道。
[五、畜生道],畜生,亦雲旁生。謂此道遍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其類非一,互相吞啖,受苦無窮,是名畜生道。(旁生者,婆沙論雲:形旁行旁。形旁者,謂身形橫生,不正也;行旁者,謂其宿世所行之行,偏邪不正也。)
[六、地獄道],謂此獄在地之下,而有鑊湯劍樹等苦,是名地獄道。
from:【三藏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