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四個全面從嚴治黨

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四個全面從嚴治黨

發布時間: 2021-01-02 09:30:13

1. 如何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一,從嚴治黨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統籌協調推進。
(一)解放思想,從客觀實際出發。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更好地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保持「四個全面」的正確發展方向。當然,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能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客觀實際。既要看到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也要看到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面臨的各種難題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就要求,必須科學准確把握新變化新特點,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是要牢記的工作方法。
(二)總體謀劃,抓住主要矛盾。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變化,制約和影響其他社會矛盾的發展和變化,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任務和工作方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的主要矛盾,才能牢牢抓住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和總綱。要胸懷全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
(三)堅持問題導向,認識和適應新常態。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推進「四個全面」要求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深入研究思考,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突破口,在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所以,要主動自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把握規律、富於創造、增強主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宏偉目標。
(四)著眼長遠,突出解決重點問題。改革發展事業越向縱深發展,就越要增強辯證思維能力,善於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從而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是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的重大創新,更是思想觀念和工作理念的深刻變革,必須樹立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思想,通過抓重點帶動整體。既要總體謀劃,又要牽住「牛鼻子」;既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又要處理好改革與法治的關系。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一些行業還有過剩產能需要化解,面對收入差距、民生保障還有較大改進空間,必須依靠全面聯動、系統集成。既要注重總體規劃,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把兩者統一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偉大實踐中。

2. 為什麼說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四個全面的根本保證

當前,全抄黨上下正在學習「四個全面」、落實「四個全面」、實踐「四個全面」。其中,全面從嚴治黨既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舉措,也是其他三個「全面」的根本保證,是發揮黨的堅強領導核心作用、為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的根本前提。從嚴治黨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非凡的成果,反映了黨在新形勢下具有強大的組織能力與行動能力,也彰顯了新一屆黨中央的政治大智慧。這些政治智慧是傳承和弘揚中央民族優秀政治文明的結果,是繼承和發展幾代共產黨人管黨治黨經驗與智識的結果,是學習和借鑒世界上其他政黨管黨治黨有益經驗的結果,也是新一屆黨中央在深刻認識世情、國情、黨情,准確把握「中國特色」的時代脈搏基礎上主動作為、勇於創新的結果。
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必須落實主體責任,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狠抓作風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突破口,切實踐行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3. 四個全面即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____、____。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

4. 四個意識、四個全面、四個自信分別指什麼

四個意識:是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現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總體框架,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這對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提供了強力保障。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思想的重要內容,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飽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4)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四個全面從嚴治黨擴展閱讀:

四個自信的主要內容:

1、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對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自信。堅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為近代歷史反復證明的客觀真理,是黨領導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中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證。

2、理論自信:

理論自信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自信。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堅定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自信,就是要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3、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制度優勢的自信。堅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越性,相信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推動發展、維護穩定,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自由平等權利和人身財產權利。

4: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5.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什麼是戰略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是簡單的並列、平行關系,內而是一個有機聯系容、環環相扣的整體。從大的關系看,是目標引領舉措。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時間表,以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具體內涵。

(5)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四個全面從嚴治黨擴展閱讀

總目標: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要實現這個奮斗目標,就要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領導核心: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均進行了專門論述,不論是全面深化改革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都對從嚴治黨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黨的領導作為實現目標的根本保證。

6. 全面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的重要內容,請闡釋應該如何全面從嚴治黨.

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治黨的重要原則,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和要求。 「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適應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情況新問題而提出的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和根本要求。
從嚴治黨,要有堅決有力的措施手段。廉政建設,反腐斗爭,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在這個問題上,中央決心很大,態度明確,將反腐倡廉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強調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要求狠抓不放、常抓不懈。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深刻認識到,我們是有著80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必須依靠嚴明的政治紀律,時刻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確保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必須堅持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才能讓人民看到切實成效和變化,增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才能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確保黨的純潔性先進性。
從嚴治黨,還要高度重視著眼長遠的制度建設。實踐證明,制度建設是抓好工作的根本,只有制度才能避免決心和手段成為一陣風、走過場。一方面,廣大黨員幹部必須樹立黨員意識,用黨章規范言行;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實現有序健康的政黨治理。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任務,更要在「黨要管黨」中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從嚴治黨」中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先進性,確保黨始終成為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就一定能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託。

7. 下面哪些選項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占重要地位

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治黨是為了治國,使黨更好地履行執政興國使命。二版是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權領導。通過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這兩大戰略舉措,都須臾離不開黨的領導,都需要以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根本保證和重要前提。

8. 全面從嚴治黨是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根本保證,談談新時期該如何推進全面從

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實踐新成果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結我國發展實踐,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探索新實踐的重要成果。「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對如何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進行了創造性回答,對如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勾畫了清晰的「路線圖」,使我們的前進方向更加明確,發展布局更加科學,戰略舉措更加有效,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時,它也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方略,為解決當今世界性難題、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獨特的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對於推動世界治理思想的變革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引領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是簡單的並列、平行關系,而是一個有機聯系、環環相扣的整體。從大的關系看,是目標引領舉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都不能缺的三大戰略舉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動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證。從每一個「全面」之間的具體關系看,也都是彼此聯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法治保障,無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都需要在法治的軌道上、框架下來進行。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我們要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有機統一的整體來把握,使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協調推進新形勢下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
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1. 堅定鮮明的人民立場。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價值追求和政治立場。「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實現人民願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
2.深邃厚重的歷史責任意識。馬克思主義從來都以推動歷史進步為己任。「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飽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強烈擔當意識,不負人民的重託,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
3.實事求是、系統辯證的思想方法。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聯系發展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認識論、方法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了全局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4.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大無畏精神。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根本要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和展開,是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必然結果,是秉持革命者大無畏精神的充分體現。

9. 「四個全面」和「六位一體」

2014年12月,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發表重要講話,第一次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他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霍小光、王駿勇、蘭紅光、李學仁:《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5日。)。2015年2月,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作重要講話,又對「四個全面」的定位和相互關系,進行了深刻闡發。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
黨的十八大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熱點內容
肥東人民法院號碼 發布:2025-04-23 00:58:51 瀏覽:460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pdf 發布:2025-04-23 00:58:01 瀏覽:633
達芬奇道德經 發布:2025-04-23 00:48:54 瀏覽:160
南寧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23 00:37:14 瀏覽:138
合同法中拖欠款項利息 發布:2025-04-23 00:29:52 瀏覽:137
勞動法關於事假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4-23 00:29:03 瀏覽:328
在我國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是 發布:2025-04-23 00:28:17 瀏覽:310
大連律師於曉 發布:2025-04-23 00:08:58 瀏覽:171
三大訴訟法中最復雜的 發布:2025-04-23 00:05:58 瀏覽:730
最新民事訴訟法試題與答案 發布:2025-04-23 00:04:4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