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第二章解讀

道德經第二章解讀

發布時間: 2023-07-18 00:13:10

A. 解讀《道德經》第二章  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為美,也就有了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善,也就有了惡。

美與善是人們極力追求的境界。中國上古文化指導人生的哲學思想是要求人們的言行達於至上至美的境界。這一點,從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之中,可窺一斑。然而,美與善不可刻意追求,更不可拿它標榜。有了執著之念,就遠了本體。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所以,有和無,在對立統一中產生。難和易相反相成。長短通過比較才能顯形。高低相傾而自然歸於平等。音樂和聲音相互應和,前後相互跟隨。這就是自然永恆之道。

「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是指各種事物相比較而存在,想依靠而生存。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關系中體現相成的作用,相互對立之時又相互依賴和補充。所以在處理事情時要善於加以運用。

比如難易相成。做事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循序漸進,難事也就容易解決了。困難於易是成功的要決。對於困難的事,要學會用簡單的思維去考慮,用簡單的方式去處理。不僅難易相成,高低也是相傾。「木秀於林,風必吹之。」名高位顯,難免有不虞之譽。爬得越高,摔的也會越重。天地萬物,總是糾結在一起,不可斷然分開,人事也是如此。談「高」,不能沒有「低」;談「長」,不能沒有「短」。這就是事物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生成,難與易互相依存,長與短通過彼此表現出來,高和低互相依附,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B.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解讀,徹底顛覆認知

【 原文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注釋 】

斯惡已,「惡」指丑,與美相對。在於說明觀念的對立形成,並且在對待關系中彰顯出來。

有無相生:「有」「無」指現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這與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有」「無」同義,而不同於第一章的喻本體界之道體的「無」「有」。

聖人: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態不同於儒家。儒家的聖人是典範化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體任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世界,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兩者無論對政治、人生、宇宙的觀點均不相同,不可混同看待。

無為:不忘為,不幹擾。

不言:不發號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條規的督教,而為潛移默化的引導。

【 今譯 】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連接相隨。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造作事端;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 引述 】

老子認為形而上的道是「獨立不改」、永恆存在的,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變動的。本章以美與丑、善與惡說明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都是在對待的關系中產生的。而對待的關系是經常變動著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亦以不斷地在變動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則說明一切事物在相反關系中,顯現相成的作用:它們互相對立而又相互依賴、相互補充。

人間世上,一切概念與價值都是人為所設定的,其間充滿了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因此引起無休止的言辯紛爭。有道的人卻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以「無為」處事,以「不言」行教。

這里所謂的「聖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聖人和眾人並不是一種階級性的劃分,只是在自覺活動的過程中比眾人先走一步而已。聖人的行事,依循著自然的規律而不強作妄為。天地間,萬物欣然興作,各呈己能,聖人僅僅從旁輔助,任憑各自的生命開展其豐富的內涵。

在一個社會生活上,老子要人發揮創造的動力。而不可伸展佔有的沖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這個意思。「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的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生」和「為」即使順著自然的狀況去發揮人類的努力。然而人類的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要消解一己的佔有沖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佔有欲,因而老子極力闡揚「有而不居」的精神。

【 他說 】

美與善,本來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崇拜,極力追求的境界。如西洋文化淵源的希臘哲學中,便以真善美為哲學的鵠的。中國的上古文化,也有同樣的標榜,尤其對人生哲學的要求,必須達於至善;生活與行為,必須要求到至美的境界。

但凡是人為所謂的美與善的道,一落痕跡,早已成為不美不善的先驅了。修道的人,大多數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觀觀念,建立起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構想。也可以說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個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實,一存此念,早已離道太遠了。因此老子便說:「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個真善美的天堂,便有醜陋、罪惡、虛偽的地獄與它對立。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下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如果從學術思想上的觀點來講,既然美與丑、善與惡,都是形而下人為的相對假立,根本即無絕對標准。那麼,建立一個善的典型,那個善便會為人利用,成為作惡多端的擋箭牌了。建立一個美的標准,那個美便會鬧出「東施效顰」的陋習。有兩則歷史故事,濃縮成四句名言,就可說明:「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那就是「紂為長夜之飲,通國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現在引用它來作為經驗哲學的明確寫照,說明為人上者,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可有偏好與偏愛的趨向。即使是偏重於仁義道德、自由民主,也會被人利用而假冒為善,變為造孽作惡的借口了。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不是打著「行善」的口號,做著盈利的目的,甚至干著不法的勾當。同樣的,愛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

老子指出無論有無、難易、高下、音聲、前後等現象界的種種,都在自然迴旋的規律中相互為用,互為因果。沒有一個絕對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的界限。因此,他教人要認識道的妙用,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則,不執著,不落偏,不自私,不佔有,為而無為。

文章說明: 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南懷瑾《老子他說》;

C. 道德經第二章翻譯和賞析

道德經》原文譯文注釋評析及解讀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注釋]

①惡已:惡、丑。已,通「矣」。

②斯: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⑤盈:充實、補充、依存。

⑥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

⑦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

⑧作:興起、發生、創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引語]

本章內容分兩層次。第一層集中鮮明的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論說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的永恆的、普遍的法則。

在前一層意思的基礎上,展開第二層意思:處於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呢?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他以聖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學術界有人認為第一章是全書的總綱;也有人認為前兩章是全書的引言,全書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評析]

無論學術界在「道」的屬性方面的爭論多麼激烈,學者們都一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辦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這一見解,恰好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里,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

[解讀] 樸素辯證法的閃光

樸素的辯證法,是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在中國的哲學史上,還從來沒有誰像他那樣深刻和系統地揭示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規律。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在矛盾對立的狀態中產生的。對立著的雙方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並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而這種變化,他把它認為是自然的根本性質,「反者,道之動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辯證法是基於對自然和社會綜合的概括,其目的在於找到一種合理的社會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對立面,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善惡、美醜、是非、強弱、成敗、禍福等,都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原理。譬如說,如果人們沒有對美好事物的認定和追求,也就不會產生對丑惡現象的唾棄;當你還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悅中時,或許一場災禍或不幸正悄悄臨近。

有個哲學家說過:人們講得最多的,卻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們對部分事物和表面現象的關注,常常會忽視整體的隱藏在深層次的、最本質的東西。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題西林壁》一詩中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富於哲理的詩句。表述了對事物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現象與本質等諸種關系的領悟,這富於啟迪性的人生哲理,與老子的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會發現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在真理與謬誤、美與丑、進步與落後等矛盾斗爭中前進的。而辯證法的豐富內涵就包含在全部人類文明史中。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傳統文學藝術中有不少體現辯證思維的范疇,就與之有明顯的淵源聯系。例如「有」與「無」,出自老莊哲學,「有無相生」體現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實際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辯證關系。後世的作家、藝術家,他們逐步從老莊哲學中引申出了這樣一種思想:通過「有聲」、「有色」的藝術,而進入「無聲」、「無色」的藝術深層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與之相關,「虛」與「實」的概念也隨之應運而生,而「虛實相生」理論也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美學中獨具特色的理論。

「奇」與「正」這對范疇涉及藝術創作中整齊與變化相統一的創造、表現方法,為中國古代作家、藝術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規、正統、整齊、均衡,「奇」指反常、怪異、創新、參差、變化,二者在藝術創造中是「多樣統一」規律的具體表現之一。在創作者們看來,其意味著事物與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間既有對稱、均衡、整齊以有參差、矛盾、變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見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於是產生出和諧的、新穎的藝術美。倘若尋根究源,「奇」與「正」作為對立的哲學范疇,正始見於《老子》五八章:「正復為奇」。而將這對范疇移用於文學理論中,則始於劉勰《文心雕龍》。

不容否認,在中國哲學辯證法發展史上,老子的學說及其影響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D.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翻譯與解讀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翻譯與解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01。故有無相生02,難易相成03,長短相形04,高下相傾05,聲音相和06,前後相隨07。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襪空,行不言之教08。萬物作而不治09,生而不有10,為而不恃11,功成而不居12。夫惟不居,是以不去13。

今 譯

天下人皆知美之為美,就產生了丑;皆知善之為善,就出現了不善。物之有與無是相對而產生,難與易是比較而形成,長與短是相比而成,高與下有明顯傾向,音與聲合拍相和,前與後緊跟相隨。因此聖人做事,皆順應自然而不妄為;不施言教,潛移默化。萬物興作,不妄治理;生長萬物,不佔為私有;有所作為,不自恃其能;業有成就,不自居其功。只有不居功自傲,將能永保功名。

評 議

本章先從「相對論」說起,主旨是在闡述「功而不居」的人生哲學。前八句為「相對論」,後八句是講治國之道。前八句是為後八句所作的鋪墊。老子認為美與丑、善與不善、有與無、難與易、前與後等,皆相對而生,相輔相成。這也可以叫做對立統一規律。

老子的「相對論」,其中蘊含有豐富的辯證思想。所以,老子大力贊揚道家聖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精神。老子說「夫惟不居,是以不去」!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處世哲學。本章中老子所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治」,是宣揚道家思想的套話,並非本章的主導思想。高亨先生忽視了本章的主導思想,因此得出並不能令人信服的結論。他說老子:「他把這個規律用到政治上,則有為與無為,有教與無教,有私與無私,都是矛盾對立的,也是對立統一的。得出的結論是無為而無不為,無教而無不教,無私則成其私。這就走入唯心主義泥坑了。」(《老子注譯》)高亨先生的此等分析,顯然有失於偏頗。

應當看到,老子宣揚的「無為而治」,也並不是完全消極的「無為而治」。老子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柔克剛」、「治人事天莫若嗇」、「治大國若烹小鮮」等等治國主張,都表現了積極奮進的思想,並不消極。

對本章所蘊含的積極人生哲學,宋代的林希逸和當代的陳鼓應先生的評析,都頗有見地,對讀者研究本章頗有裨益。林希逸曰:

此章即有「有而不居」之意。有美則有惡,有善則有不善。美而不知其美,善而不知其善,則無惡無不善矣。蓋天下之事,有有則有無,有難則有易,有長則有短敬好大,有高則有下,有聲則有音,有前則有後。「相生」、「相成」以下六句,皆喻上面美惡、善不善之意。故聖人以無為而為,以不言而言,何嘗以空寂為事,何嘗以多事為畏,但成功而不居耳。如天地之生萬物,千變萬化,相尋不已,何嘗辭其勞?萬物之生,而天地何嘗以為有?如為春為夏為生為殺,造化何嘗恃之以為能?故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其意只在於「功成而不居」,故以「萬物作焉而不辭」三句發明之。作,猶《易》曰「坤作成物」也。此即「舜禹有天下而不與」之意。自古聖人皆然,何特老子。但老子說得太刻苦,所以近於異端。「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言其有者不能有,而無其有者能有之,此八字最有味。《書》曰:「有其善,喪厥善。」便是此意。(《老子鬳齋口義》)

陳鼓應先生說:

在一個社會生活上,老子要人發揮創造的動力,而不可伸展佔有的沖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正是這個意思。「生」、「為」、「成功」,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的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生」和「為」即是順著自然的狀況去發揮人類的努力。然而人類所得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己有。「亮豎不有」、「不恃」、「不居」,即是要消解一己的佔有沖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佔有欲,因而老子極力闡揚「有而不居」的精神。(《老子注譯及評介》)

注釋



01斯:即也。惡:丑也。已:同「矣」。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已」。宋代蘇轍《道德真經注》作「矣」。古代「已」與「矣」通用。兩句:謂天下人皆知美為美,就出現了丑;皆知善之為善,就產生了不善。吳澄曰:「美惡、善不善之名,相因而有。以有惡,故有美;以有不善,故有善。」(《道德經真經吳澄注》)按即是說美惡相生、善與不善相生。

02故:河上公本、王弼本有此「故」字,是。他本無「故」字,非是。句謂:有與無相對立而生。按:此句有與無的概念,與首章講宇宙起源之有與無的概念不同,是指現實存在物之有與無。

03「難易」句:謂難與易,是相對比而形成。

04形:楚簡本、河上公本作「形」,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作「刑」。形與刑,為同音假借,古代多用此法。王弼本作「較」,誤。句謂:長與短,是相對比較而成。

05傾:傾向。楚簡本、帛書甲乙本作「盈」,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傾」。盈與傾,古代二字通用。句謂:高與下有鮮明的傾向。

06「音聲」句:謂音與聲之大小、強弱、清濁、長短,皆是相應和諧的。

07「前後」句:前與後是相隨的。吳澄曰:「物之有無、事之難易、形之長短、勢之高下、音之辟翕、聲之清濁、位之前後,兩相對待,一有則俱有,一無則俱無。美惡、善不善之相因,亦猶是也。」

08是以:因此,為總結之詞。聖人:指道家聖人。無為:謂順應自然,不妄為造作。兩句:謂聖人治國,順應自然;不施教令,潛移默化。

09萬物作而不治:一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楚簡本、帛書甲乙本無「焉」字。河上公本、王弼本有「焉」字。辭:河上公本、王弼本有「辭」字。楚簡本、帛書甲乙本作「始」,為「治」字之誤。治:治理也。作「治」為勝。句謂:萬物生長,不妄治理。

10生而不有:謂生長而不佔為私有。

11為:作為。恃:楚簡本、帛書甲乙本作「志」,誤。今從河上公本、王弼本作「恃」。句謂:有所作為,不恃其能。

12不居:不居功自傲。句謂:功業有成,不居功自傲。

13夫:發語詞。惟:惟有。不去:謂能保持。句謂:謙虛謹慎,不居功自傲,將能永保功名。

E. 夏蟲曲解《道德經》第二章

夏蟲曲解《道德經》第二章

——講給自己聽的《道德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 惡 矣,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斯:文言文中用作代詞,表示「這,這個」的意思。矣:文言助詞,表示感嘆肯定之意,可以解釋為「了」。「美」與「惡」同時出現,所以這里的「惡」應該是形容詞,表示醜陋、丑惡的意思,與「美」相對。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的原因,於是這丑惡就產生了。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的原因,於是這邪惡就產生了。

故有無相生, 難易晌判鎮相成 ,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音聲」:宮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 「雜比」意即配合排列。賈誼《新書·六術》曰:「是故五聲宮、商、角、徵、羽,唱和相應而調和,調和而成理謂之音。古人認為,單調的、無節奏的是「聲」,復雜的、有節奏的是「音」。

「恆也」,恆,恆常不變,也,語氣詞表示判斷。

所以有無沖判相互生發,難易相互成就、相互轉化,長短相互比較、彰顯,高下相互依存,音聲相互配合,前後相互排列、跟隨。這是不變的真理呀。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 作焉 而弗始,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是以」:是,這。以,因為、由於的意思。介賓前置。解釋成因此、因為這個。

「無為」:是《 道德經 》中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揚的「無為」無不為,不爭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則,指君主不與民爭。

「作」:萬物的涌現與流變,指萬物產生、繁殖、成長、發育、結果、成熟的過程。

「焉」:虛詞。

「弗始」:弗,不的意思;弗始,不主動使萬物開始,萬物自然而然的發生。

「夫」:用於句首,發語詞,不翻譯。「唯」:只有,僅僅。「去」:去除

因此,聖人以順應自然的心態去處理世事,以身作則去教化眾生。讓世間萬物按照自己的規律開始,自然生長,自由發展;即使行了不言之教而使別人成功了也不居功自傲。

只有不居功自傲,因此才不能去掉(聖人的功勞)。這里體現了老子的一個核心思想,不爭才莫能與之爭,凡是有形有相的,必不可齊,不齊則爭,爭則亂,亂則窮,故聖人不貴。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提出論點,否定了凡夫俗子的觀點,凡人的「美與丑」、「善與不善」都是比較出來的,都是相對的,可以相互轉化的。正所謂「物極必反」的天宴粗道法則。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提出了一連串的論據,六個相對的概念,都是看似矛盾對立的,可是這些分別都是相生相剋的一體兩面,不能割裂,這是才是永恆不易的真理。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結論:論點的應用,以世間聖人的做法教化眾生,世人都在努力爭取,可是到頭來終是一場空,真正的「爭」是「不爭」,不爭才沒有人能與你爭。

本章延續第一章的道的緣起和要義,進一步從三個層面闡述道的「體、相、用」。

第一個層面講體:「美與丑」、「善與不善」是道之「體」,是道的一個整體、本體,不可分割,陽明先生也說:無善無惡心之體;

第二個層面講相:「有無、難易、高下……」是道的相,一個整體的兩面,矛盾對立相互轉化是真相,陽明先生又說:有善有惡意之動;

第三個層面講用:聖人處無為之事,……是以不去,這整句話講的就是依道順勢而為才是正道、王道。這里的聖人不僅是指「老子、孔子、佛陀」等這些具體的人,其本意還暗指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聖人,那個聖人就是每個人心中的「良知」。故此,陽明先生又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就是在表達要想明白「道」,彰顯良知、真知,必須從事上磨練,從事上修,正所謂格物致知,提升維度、開闊眼界,窮研萬事萬物的自然法則,才能致良知、致真知。

人人皆有良知,為何有人流芳千古、有人遺臭萬年?為何有人出類拔萃,有人碌碌無為?……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問題,他們的心失去了本體,所謂失去本體,就是良知被遮蔽,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意(念頭)為習氣所染,這時的善惡之念就是基於自我的得失的判斷,而非良知的善惡。真正的良知是先天而來的,是自動自發不受控制的直覺力,所以有人說:不取不舍的知見就是良知智慧。就像:見父知孝、見恃強凌弱就義憤填膺,這些直覺就是良知、大智慧。

所謂萬法同源、萬法歸一,陽明心學雖是儒學,但也是對「道」的體相用的最好的詮釋。

世人眼中的「分別」相,執著於「自我」的得失心,所以世人都在自己認知的世界裡不斷的取捨。可是世界的本質是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天道循環」,循環往復才是真相,矛盾的雙方是不斷可以相互轉化的,相互依存的,萬事萬物都有一體兩面不可分割,我們追求好、貪圖好、得到好,可是壞與好都不能孤立而存在,好壞如影隨形。很多成語典故講的也都是這些道理,福禍相依、塞翁失馬。

誤區:有些自詡修行之人,整天打坐,似乎出離世間,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逃避呢?我無心去評判別人,只是換個視角去思考,在世間磨煉,看盡人間冷暖,格物才能致良知,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修行呢?

陽明先生詩雲:人人心中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雖然《道德經》只草草的讀過一兩遍,但有個直覺,這章是第一章的延伸,在講道對每個人的用途。這一章的內容與其它書籍中的相關的理念相通的有以下一些內容,想到那兒就寫到哪兒了,可能不太准確,個人之見而已。

有差別,沒區別

只做分別看不做分別想

此刻的你是你的真實身份嗎?

活在當下即是心在當下

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F.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梁顫鏈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萬物作焉而不辭 一作:萬物作焉而不為始)

譯文:天下的人都能認清美好的事物,就顯露出醜來了。都能認清善良的事物,就顯露出惡來了。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的,所以有和無由互相對立而誕生,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長和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高和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和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後由互相對立而出現。這是永遠不變的——恆。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拒絕他們,生養了萬物而不佔有,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才不會泯滅

熱點內容
巴中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發布:2025-01-11 16:56:01 瀏覽:566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