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如何管理校園
1. 簡述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校
簡述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如下:
(1)提高教育法律意識,轉變教育管理觀念。
(2)完善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形成教育法規網路,保證有法可依。
(3)運用法律手段,推動、促進和深化教育改革。
(4)初步建立新的運行體制,不斷提高教育行政肢枯棚部門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5)繼續推進教育法律的實施與監督工作。
一、關於憲法的標題題目
增強憲法意識,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美好家園離不開法治保障;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
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全面推進依法治區進程;扎實開展「法治進機關」活動,不斷提高學法守法意識和維權能力;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強「法治六進」工作,大力推進「平安建設」;深入宣傳法律法規,全面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
1.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2.加快數字化發展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敗旅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歷則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
3.拓展投資空間,全會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
2. 農村小學怎麼管理
導語:建設新型農村,更重要的是發展農村教育。現就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的管理,主要從三方面進行闡述:依法治教,民主管理;真正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安全管理,生於泰山。在農村小學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活動的總體目標任務,就是努力把每一所中小學校建成為平安、衛生、文明、和諧的校園,切實保障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農村小學怎麼管理
1堅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1.1 堅持依法治校
對全校師生定期開展法制宣傳和教育。尤其是本行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讓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規范辦學行為。另外,學校領導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領導的工作就是服務的工作。
要真心實意地把教職工當作學校的主人,有事要多與教師商量,聽取民意,以便正確決策,充分發揮教代會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依法行使審議建設權、審議通過權、審議決定權和對領導幹部的評議監督權,凡是學校內與教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方案、規章制度、教職工獎懲辦法等,都經教代會審議並通過。發揚民主,激發教職工主人翁意識,有利於校長將學校的良好意圖轉化為教職工的意願,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協同力。
1.2 堅持以教師為本,師資是學校教育工作的脊樑
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學永恆的主題。關繫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學校應該成為師資隊伍成長的搖籃,專業技能提高的第一平台。校長最大的貢獻就是能帶出一支思想素質過硬、教學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對此,針對教師不同年齡、不同層次,提出分層要求。如備課,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要求備課重在規范,對中年教師則要求有新意,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對有經驗的教師則重在總結經驗,整理形成教學理論。
在對教師的全面培養中重點要抓住青年教師的培養,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實際上就是抓住了學校的未來。抓住了教育的未來,為使青年教師盡快成熟起來,成為學校的青年骨幹教師,以致成為名師,學校必須通過三條渠道,落實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一是專家引領。通過建立全方位的帶教網路,層層帶教,使青年教師干有方向、學有榜樣。特別要對一些持續發展有望的青年骨幹教師推行“導師帶教”制。
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力度,要有切實培養計劃,詳細記載培養過程。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計創造機會,搭建大、中、小各種舞台,讓青年教師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和平台,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學大比武、技能大演練,舉行公開課、優質課評比等教學活動。三是氛圍影響出人才。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合適的校園土壤,豐富的校園養分,讓青年教師在優化的環境里迅速成長。
2深入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
學校工作要切切實實以教學為中心。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課堂教學都是學校育人工作中一項最經常、佔用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擾,咬定青山,自始至終,突出教學工作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時,堅決反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形式化,要求教師平時課堂教學要有新意,不要總是老一套。在課堂教學上,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研究性學習,建立新型的教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大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彼此相互討論交流,重視合作方式的學習。
為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教學授課水平和教學效率,我們對教學常規檢查、質量檢測、校本研究、骨幹及課改典型教師的培養、教師的基本功、各種教學活動及競賽活動等常規性的內容進行有效實施。校長要“沉”下去,走近教師,走近學生,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要經常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指導性評課必須一課一評。
要有指導性意見,經常翻閱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作業,在備課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與自身的知識經驗以及學生實際相結合,教案設計與講課要盡最大努力相符,經常召開不同形式的師生座談會。利用適當場合與教師個別談話,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要傾聽教師對教學管理的意見或建議以及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要經常參加學校里的教研活動。一起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方法,商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思想觀念的轉變是根本的轉變,思想觀念的轉變不是自然、自發的過程,也不可能通過一兩次學習就能完成,必須通過科學的管理來實現。
我認為校長要善於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通過典型事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幫助教師領悟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同時,校長要保持教師的角色,教好一門課。要經常帶頭上示範課,自加壓力,努力做到學有專長,教有特色,這樣,更有利於指導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出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
3抓好農村基礎教育,狠抓細節,凸顯學校特色
基礎和特色好比學校的兩個翅膀,只有兩個翅膀都硬了,學校才會騰飛。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提出高、大、遠的要求,必定會拔苗助長。目前,成人寫字水平不高,普通話發音不準,就是因為小學的基礎沒打好,夯實基礎,就要圍繞“身體鍛煉好,行為習慣好,文化基礎好”這三個方面,分解出許多具體目標要求進行訓練。針對目前農村學校班額大,學生浮躁等情況,學校要在學生一日常規中狠下功夫。
尤其要加強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齊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也不能放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更不能放鬆。在任何時候,都要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如果在小學階段,應該讀的沒有讀,應該看的沒有看,應該做的沒有做,那將是學生終身的缺失,終身的遺憾。
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負責。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寫字、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唱歌、學會做操、學會掃地:學會負責、學會合作、學會探究”。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講究科學,要按照規律辦學,掌握和遵循教育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教育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相適應的基本規律,從本校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人雲亦雲,不趕時髦,扎扎實實做好基礎。為學校特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4開辦家長學校
提升學生家長素質,當前,很多農村小學生的家長素質已成為制約學生家庭教育中的瓶頸。農村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開辦好家長學校,定期對學生家長進行有關學校教育思想、學生管理、學習輔導,品德教育等方面進行宣講培訓,盡量減少或避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的沖突,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讓家庭教育從盲目無序轉向科學有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積極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基礎教育網路。
3. [學校如何進行依法治校] 學校依法治校實施方案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學校依法管理問題已經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並漸已形成共識,依法治校已經成為現代學校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原國家教育部長陳至立同志在全國教育法制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順政府與學校的關系,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機制的制度化、規范化,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學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辦學,依法接受監督的新格局」。教育部於2003年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校長作為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靈魂人物,必須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在學校管理中充分發揮出《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沖胡作用,使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在法律的約束下進行,從而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一、學校進行依法治校的目標、要求及其基礎
1.依法治校的目標
《教育部關於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標是:教育行政部門法治意識增強,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學校建立依法決策、民主參與、自我管理、自主辦學的工作機制和現代學校制度;各級各類學校校長、教師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質有明顯提高;建立完善的權益救濟渠道,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學校育人環境;保證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實現教育的公平,保證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為教育改革與發展創建良好的法制環境。作為基散旅攔層學校,則必須達到:
(1)實現學校管理法制化、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依法保障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和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強化普法教育,促進全體師生法律素質的提高。
(2)堅持依法治校,通過深入扎實的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實踐,進一步增強領導班子的法制理念,提高依法自主辦學水平;進一步增強領導幹部和教師依法執教的自覺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學生的水平。
(3)轉變思想觀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切實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使學校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工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保駕護航。
(4)建立健全完善監督機制和行為規范的管理體系,讓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和法制建設,促進民主監督作用進一步發揮,使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得到有效保障。
(5)通過法制課和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師生學法、懂法、守法的意識;參加學法用法實踐活動,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拓寬法制教育途徑,教育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的學生。
2.依法治校的要求
(1)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完善的學校章程,教育教學、學籍管理等各項制度;校規必須透明、公開;校規內容要合法,應適時修改、廢止、清理。(2)嚴格保護學生的受教育權及其他各項權利。(3)完善民主監督機制。校務公開,推進教師代表大會,家長委員會對校務的民主參與。(4)嚴格教師管理,維護教師權益。
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是依據合法標准治理學校或依據合法標准治理或處理學校事務。為此,有必要將所謂的合法標准予以准確的界定。合法標準的要素有兩項:一是制定的依據符合法律規定,二是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規定。
3.依法治校的基礎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全國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果。這些年來我國先後頒布了多部教育法律和鎮搏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規,為我國實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據。自各級人大和政協的教育執法監督檢查制度開始執行以來,各級督導機構已經基本健全,我國的教育已逐步進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階段。政府和學校形成思想共識、目標一致、步調統一是實施依法治校的基礎。全國各地已經陸續開展了創建依法治校示範學校的活動,並有了一定的經驗可提供參考和借鑒,不少學校建立了完備的學校 規章制度 ,廣大學校管理者進一步樹立明確的法制觀念,認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這都是進行依法治校的基礎。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1.依法治校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則:「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依法治校是維護廣大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增強學校領導、教師和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學校依法決策,民主管理和監督水平的有效途徑。
2.依法治校是學校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市場經濟與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現出多元化、開放式特點,這在客觀上要求學校在發展建設上,要走出傳統封閉式管理體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從學校發展的可持續性上講,在依法治校的基礎上,強調領導者的作用,就更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隨著各級教育的發展與辦學自主權的擴大,教育管理越來越復雜,出現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規章制度來理順關系,規范行為,加強管理。所以,依照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學校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3.依法治校是保障師生民主權利的必然要求
為了保障師生的民主權利,學校必須制定章程,建立各項管理制度,構建校內治理結構與管理體制,明晰和理順校內各種關系,確立適應學校改革與發展需要的運行機制,開好教職工代表大會,發揮其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實行校務公開,建立校內監督約束機制。我國《憲法》將受教育權利規定為公民的憲法權利,這是國家對受教育者的鄭重承諾,意味著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以維護學生的受教育權為前提。所有這一切,必須嚴格依法進行。有的本身就是具體落實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4.依法治校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必備條件
校園的安全穩定是一個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實施各種教育活動的基礎。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才能為學校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就要通過依法治校,運用法律、制度、校規的力量來預防糾紛和事故,不斷化解矛盾與沖突,彌合裂痕,整合校園資源,維護校園秩序,就能以文明、理性、平和的方式消除校園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學相長的和諧局面。
三、依法治校的實施步驟
1.認真學習教育政策、教育法規,增強執法、守法的自覺性,提高依法辦學的自覺性
我國的教育法律法規為學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規依據。認真學習這些法律知識,做到知法懂法,不僅是實施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履行職責的必然要求。
多年來,我校一直把教師學法、用法作為學校師德建設的一個重點,我們編撰了《樂安中學教師法律學習讀本》,作為師德培訓的校本教材;我們每兩周舉行一次「教師論壇」,每個月有一次教師法律法規學習或講座,通過觀看錄像、學習兄弟學校先進經驗等方式,促進教師知法懂法的自覺性;每學期進行一次全校性的法律法規測試,測試成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2.依法制定和完善學校各種規章制度
我們首先依法制定一個全面規范學校工作的基本制度,我校於2006年制定了《樂安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管理制度》。2007年春,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定了《樂安中學章程》,它是對學校工作的原則性規定,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依據,是依法治校、自主管理、自我約束、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同時,根據學校的工作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單項條例,如《樂安中學常規教學管理條例》《關於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樂安中學教職工考勤管理辦法》《樂安中學績效獎勵條例》等一系列關繫到教師切身利益的制度。各職能部門也根據部門工作實際制定了各項管理條例,如《食堂衛生與安全管理制度》《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劇毒葯品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門衛管理制度》等,從而確保全校教職工的教育教學行為有章可行。
3.抓好學校管理制度的實施,依法管理學校
在各項規章制度基本制定完成的基礎上,學校進一步規范了層級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從小處著眼、大處整治,先後教育處理違反上述管理制度的人員3名,從而捍衛了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基本形成學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格局。
在管理實踐中,我們還堅持在動態中完善、強化管理制度。因為學校工作不是固定不變的,學校的管理制度也不是永恆的,應該是根據學校工作實際和主要矛盾的變化,不斷修改和完善規章制度,否則規章制度就要滯後於學校的發展,就是不能與時俱進了。2008年底,我校修訂了已實施兩年的《樂安中學學生管理制度》,針對學生新出現的濫用手機現象,規定了我校學生手機定時、定位使用的制度,同時結合我校業已開展的網路德育活動,將學生網路文明行為納入學校管理范疇,保證了規章制度的與時俱進,切合實際。
4.拓寬民主渠道,引導廣泛的民主參與,規范學校各項工作
我校堅持把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公開、校內考核「三項工作」,作為學校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和形式,引導教職工的思考與學校的發展共融共鳴,把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參與渠道,作為引領教職工廣泛關注學校發展,參與學校人、財、物、事的管理,激發教職工主人翁責任感的最有效途徑。
我校每學年召開兩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報學校上學年各方面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取得的主要成績、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教職工關心的問題;每學期開展「我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活動,廣泛征詢教職工意見和建議,集中群眾的智慧,與教代會提案結合,積極推進學校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學化。
實行校務公開和公示制度。實施重大物資采購、基建等投標制,做到一切公開透明;學校重大決策實行多渠道全方位公開,讓教職工知實情,向教職工亮家底。
學校還根據代表提議,不斷修訂相應的規章制度。現在教師的績效考核成績越來越重要,每個教師越來越重視個人的績效考核成績。為此,我們將原有的教師考核量化辦法以及學校管理的10個規章制度,反反復復討論修改了6次,全體教師無異議後,才通過教代會表決通過實施。
教師職稱評聘工作是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大事。我們把所有評聘材料向全體教師公開,並設立教師監督員,參與整個方案制定和評分的全過程,既起到了監督作用,又讓每個當事人進一步明確了標准,消除了許多不必要的擔心和懷疑,保證了實施過程的公開、公正、公平。激發了全體教師「為榮譽而戰,為尊嚴而戰」「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的精神,建立了「樂中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團隊意識,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由於我校在考核、評優、職稱評定、經費支出及重要項目招標等問題中,都要通過工會組織、教代會等群眾組織的民主參與,從而不斷強化依法辦學觀念,發揮法律法規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
5.依法管理,構築校園師生生命安全的綠色屏障
根據學校所處的地域特點,我們深刻認識到,學校要長治久安,必須要保障校園周邊具有良好的治安秩序,方能讓師生安心、家長放心,於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我們建立了如下安全管理機制:由轄區派出所指派專門人員,在師生上下學期間在校園周邊進行巡查導護,導護人員主要針對治安秩序較復雜的孫厝村道、集美消防中隊路口進行監控導護,同時配合學校保衛人員對學生上下學期間的各種不規范行為進行督導。近年來,通過導護,成功制止了20餘起針對學生的侵害行為,處理外來侵害師生行為人31人;2007年底,學校德育處主動與派出所配合,成功地打掉了一個以搶奪中小學生自行車為目標的團伙,成功抓獲以戴大風為首的不法外來少年7人,為樂安中學學生尋回被搶奪自行車21輛,有力地維護了校園秩序,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感。
建立健全「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網路,構築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平台。我校於2003年起建立了以派出所、消防武警、交警人員、學校教師、社區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及部分家長代表為主體的學校安全管理網路;每年召開兩次安全管理聯席會議,根據階段性情況不定期開展地域性的安全管理活動;同時,根據不同村居學生情況,由安全管理網路成員組成行為偏差生幫教小組,家、校、社會三方共同致力於轉化工作,近三年來,一共進行了21場下村居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動,幫教轉化行為偏差生19人,為創建和諧文明校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三員」為主體,構築法制安全預防教育防線:根據我校的地緣關系,學校先後與轄區派出所、交警大隊、消防大隊建立了共建關系,並聘任其警員分別擔任法制輔導員、交通安全輔導員、消防監督員,使學校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得以壯大。2006年起,為貫徹「公安八條」的精神,我們建立了法制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即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進行一次綜合性法制安全教育活動,由「三員」進行法制安全教育活動;每學期「三員」均須進行一場以上的專題報告會、舉行一次圖片展或進行一次大型徵文活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實踐活動。近三年來,共進行專題講座19次、主題活動8次、收集學生法制安全專題徵文10541篇、安全專題漫畫1000餘幅,獲得省市區級比賽獎勵達100多人次。
創辦《樂中法苑》,每月出版一期,內容涵蓋師生安全的方方面面;同時,我們根據各階段出現的不同情況,及時發放各種安全宣傳教育材料;重大節假日則發放《給家長的一封信》;2008年底,學校開通了「廈門市網上家長學校」分校平台,並利用平台,經常給學生家長發送安全信息簡訊,時時提醒家長協助學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開通以來,學校已累計發送安全簡訊41000多條,人均23條。
加強互聯網貼吧管理。有一段時間,學生在網路網站上設立的貼吧,對與自己交惡的人進行人身攻擊、謾罵師長與同學、故意製造各種不良言論、冒名頂替,甚至以黃色下流的語言進行發泄,成為各種矛盾滋生的土壤。貼吧的負面作用使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開展網路道德建設的一個突破口,就是引導學生文明使用貼吧。2007年11月起,學校德育處主持開展的貼吧管理實驗啟動,運用貼吧的使用規則,僅用一個月時間便成功控制了「樂安中學吧」,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們先後控制了35個本市中小學貼吧,並著手對這些貼吧進行專題化建設,目前這些貼吧已逐步成為學生學習交流的場所。而通過貼吧的控制與管理,我們於2008年9月成功地查獲本市中學生組織的「九龍會」暴吧組織,組織頭目黃某已被成功轉化為貼吧管理人員;11月,我們又查獲了總部位於廣東惠州的「盜墓者軍團」暴吧組織,其在廈門的成員「盜墓者軍團54」又被我們收入「囊」中……通過努力,我們一方面凈化了我們身邊的網路環境,同時又使廣大學生在網德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網路道德建設的初見成效,使原本充斥校園的因「網路暴力」而引發的各種矛盾趨於平和,從而為構建和諧平安校園奠定了新的基礎。目前,樂安中學已成為中學能夠控制管理貼吧的第一人,並推動我區建立了集美區中小學貼吧管理聯盟。
隨著依法治校力度的加大,不斷完善依法治校的長效機制,全面推進學校依法治校工作,我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學、規范、有序的良性軌道,並收到了可喜的成果:我校晉升為福建省三級達標學校,並正在向省二級達標校沖刺,還先後被授予廈門市「平安校園」稱號,市區級「內部治安重點單位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連續三年榮獲廈門市「文明學校」榮譽稱號;市、區「四五」普法先進校,代表集美區教育局向全市各中小學介紹校風校紀管理先進經驗並被推廣。
(作者單位:福建廈門市樂安中學)
4. 如何管理農村小學
導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們的校長。”事實上,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校長不多見,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關鍵不在於校長是一個全才全能者,而在於他能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師有什麼樣的能力,根據他們的特長,合理地安排任務,用其所長,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如何管理農村小學
一、依法治校立章
農村小學規模小,教職工和學生都很少,因此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疏漏之處,甚至有缺失,所以首先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且所有的制度和辦法都必須堅持執行國家有關學校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校是學校科學發展之路,也是當今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都具有法律觀念,依法行事的意識強,學校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能有效化解不必要的管理矛盾。
二、制度要系統科學
學校制度是否系統科學,直接影響到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激情,因此校領導要勇於更新觀念,著力建立一套有利於教師專業成長的`管理制度。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修訂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如《班主任工作職責》《教師工作實績考核細則》《教學教研成果獎勵辦法》等,激發教師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而且還要建立有效的學習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如樹立教師終身學習觀、建立學刊用刊制度、建立有效的評價制度等,完善學校內部管理制度。
依法治校除了堅持國家和政府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外,學校也要結合自己的辦學傳統和辦學實際,制訂符合本校實際、適合當地情況的、詳細的管理辦法和工作制度,用各項工作制度規范人、管理人,使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獎優罰劣。
三、管理要以人為本
制度規范人、管理人的同時更要關懷人,體現制度的人文化。換言之,學校管理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精神,以提高人的認識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為前提。學校是教育人的園地,是廣大師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的地方,因此學校管理要體現育人為先。對學生,一切管理在於鼓勵學生學做真人,樹立崇高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對教師,學校管理要激發教師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理念,要有獻身教育事業的進取心和責任感。可見,只有人性化的制度才能真正地育人。
四、管理要關注環境
教育在於言傳身教,其實和諧優美的學校環境也能感化人,因此學校管理要關注校園環境,創造一個充滿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內涵的校園環境,引導感染師生,使師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作用,而學校環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整體氛圍、學校氛圍、班級風貌和師資力量等教學硬體。良好的師生關系體現了和諧的學校氛圍,教學樓的過道內和教室牆面上可以懸掛與教育有關的名人畫像、學校活動剪影、師生作品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這里的主人,要愛護自己的學校和教室;校園內的草坪,通過溫馨提示語,讓學生做一個文明使者。
五、管理重在教學
學校管理的重心工作是教學,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管理的核心,教學管理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狠抓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要質量。(1)教師要採取措施,增進師生交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認識和感情上緊密聯系起來,通過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2)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交替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思考,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3)建立科學的教學信息反饋制度,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
2.建立健全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機制,形成競爭機制,使教師自覺地為提高教學質量嘔心瀝血,勤耕不輟,在競爭中增長才幹,在崗位上提高素質,同時要關注年輕教師的成長,制訂年輕教師的培養計劃,注重培養過程,通過傳、幫、帶,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學競賽,舉行公開課、優質課評比等教學活動,形成教學研究的氛圍,這樣教師的整體素養才能得以提升,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六、管理要全員參與
學校管理和其他管理模式一樣,應該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因此學校管理的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
1.動員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管理
農村小學規模雖小,但學校管理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情,也不單單是幾個學校領導的事情,要動員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管理,建立全員參與管理機制,學校的決策要充分聽取全體教師或全體學生的意見,這樣才能實現民主集中,而民主集中的管理才是真正高效的管理。
2.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管理
學校是社會的學校,因此辦學要開放,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管理的機制,動員社會多種力量,比如家長、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在校外設有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成員的聯合組織,讓社會參與小學的管理和監督,讓社會力量參與學校管理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大家共同商量對策,使學校由以往單純向政府負責轉型為向學生、社會負責,優化社會資源,促進小學管理的科學化發展。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管理要與時俱進,依法辦學,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同時關注學校的環境建設,以教學管理為核心,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實施多元化民主管理,從而提升辦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