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看門人

法治看門人

發布時間: 2023-07-27 20:23:40

① 四部門聯合發布依法從嚴打擊證券犯罪典型案例,哪些案例最具有教育意義

這批典型案例的主要特點就是懂得利用互聯網,利用人們的私慾,去騙取更多的錢財。

最高檢、最高法、公安部和中國證監會共同下發《關於印發依法從嚴沖擊證券犯罪典範案例的告訴》,共精選5起典範的證券案件,並召喚各有關單元“充沛應用各自的本能機能,強化協同協作,經過依法嚴峻沖擊證券守法行動,為營建傑出本錢市場生態供給保證”。

“鄭某某背約訛詐上市公司好處,把持證券市場一案”,是指在案件偵辦過程當中,精確掌握失期侵害上市公司好處、違背忠誠任務,將上市公司好處向個人或其他單元保送的本質。在Message把持證券的案例中,必需將Message的Message把持方法、證券交易價錢、交易量、情節嚴重水平等要素綜合思索。別的,這起案件也凸顯了我國金融羈系部門保持依法懲辦、提升守法本錢、沖擊非法證券等方面的用處。總的來講,這些典範案例首要的特色就是金融犯罪,也提示了我們廣闊的網友,萬萬不要去做守法犯罪的工作。

② 有關法治的童謠200字左右

少年兒童未成人,真假善丑難辨認,健康書刊要多讀,有益文化健身心;知法規、莫違犯,要做守法小公民。愛國愛校愛集體,為了祖國齊努力。 做人不能顧自己,服務他人記心裡。 好逸惡勞是恥辱,參加勞動要積極。 勤儉節約不能忘,鋪張浪費要摒棄。 尊老愛幼是美德,團結友愛創美譽。 誠實守信最重要,做人誠信要牢記。 克服困難爭上游,崇尚科學數第一。 自覺遵紀又守法,不要違規又違紀。 知曉榮辱會做事,爭做文明小衛士 。
小喜鵲,站枝頭,愛國愛家最光榮, 老烏鴉,林中竄,破壞家園多可恥. 小燕子,捉害蟲,服務人民最光榮, 老麻雀,吃莊稼,禍害人民多可恥. 小黃鸝,鳴翠柳,崇尚科學最光榮, 老斑鳩,食五穀,愚昧無知多可恥. 小蜜蜂,采蜜忙,勤勞一生最光榮, 寒號鳥,不做窩,好吃懶做多可恥. 小螞蟻,力氣大,團結互助最光榮, 老狐狸,心眼多,損人利己多可恥. 小黃狗,門前站,誠實守信最光榮, 老花貓,哭老鼠,見利忘義多可恥. 小青蛙,住田間,遵紀守法最光榮, 老耗子,竊果實,違法亂紀多可恥. 小黃牛,勤耕耘,艱苦奮斗最光榮, 大灰狼,河邊坐,蠻橫無理多可恥.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八榮八恥要牢記;
你拍二,我拍二,為了祖國要出勁;
你拍三,我拍三,鋪張浪費要揭穿;
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顧自。
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惡勞是恥辱;
你拍六,我拍六,我們尊老也愛幼;
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學屬第一;
你拍八,我拍八,誠實守信人人誇;
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規要遵守;
你拍十,我拍十,爭做文明小衛士!

③ 中國十大悍匪,哪些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1、《末路1997》白寶山:這部劇以白寶山為原型,講述了他在被判刑後仍然不知悔改,出獄後對關押他的警察產生了報復心理,於是接連到各地犯案,並對警察痛下毒手,最終被抓獲,處以死刑。

5、《罪域》賴昌星:這部劇以賴昌星為原型,講述了其在邊境走私後移民至加拿大避難,後背引渡回國,判處無期徒刑的故事,並對社會的法制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④ 「五蠹」的原文是什麼

  1. 「五蠹」的原文是: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後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民眾而財貨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

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雖監門之眼養不虧於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函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是以人之於讓也,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之實異也。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故飢歲之春,幼弟不餉;欀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故聖人議多少、論薄厚為之政。故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鐵銛短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齊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面魯削。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於二國矣。

⑤ 鑒史問廉第六集律令之矩解說詞

律令之矩

內容簡介

運用法律手段懲治貪污腐敗,貫穿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見證著一個個封建王朝的興衰成敗。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在懲治貪污腐敗方面都出現過科學規范的廉政立法,制定過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現過許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在不斷地完善懲治貪污的法槐孫律條文,從秦漢到明清,法律對貪污腐敗的懲處越來越嚴厲;而越來越嚴密系統的法律,也成為懲治貪腐的有力武器。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研究和借鑒歷史經驗的珍貴財富。

《律令之矩》以歷史朝代為序,從懲治貪污賄賂等相關的法律制度入手,形象、生動地梳理出中國古代廉政法制建設的主要內容,挖掘其中的經驗教訓。

解說詞

(字幕):八集文化紀錄片——鑒史問廉

解說詞:北宋以來,人們在每一座官署衙門都會看到這座叫“戒石坊”的牌坊,上面刻著北宋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十六個大字:“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16個字就是《戒石銘》,北宋滅後蜀以後,宋太宗趙光義鑒於後蜀政治腐朽、不戰而敗的歷史教訓,下令將這16個字頒於各府州縣,刻石立於大堂前,以警醒各級官吏。

千百年來,矗立在衙門的戒石坊,提醒著每天從這里出入的各級官吏,貪贓枉法,是天理和國法都難以容忍的行為。運用法律手段懲治貪污腐敗,貫穿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見證著一個個封建王朝的興衰成敗。

第六集 律令之矩

解說詞:在安陽殷墟出土的這些戴著木製手銬的陶俑直觀地告訴人們,在3000多年前,中國已經有了束縛犯罪者手腳的械具。歷史學家們認為,早在殷商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監獄和司法制度。從此之後,不論是作姦犯科,還是貪贓枉法都會面臨法律的懲處。那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貪官是誰呢?

公元前531年,一樁突發事件震驚了晉國國都新絳。晉國掌管刑獄和審判的最高官員、代理司寇羊舌鮒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殺死,殺死羊舌鮒的是晉國的貴族刑侯。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位有身份的貴族做出了這樣激烈的舉動呢?事件緣於一件久拖未決的土地糾紛案。案子的主角是晉國兩個很有地位的人物,一個叫刑侯,一個叫雍子。羊舌鮒受命接手此案時,雍子搶先獲得了消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羊舌鮒。於是羊舌鮒不問是非曲直,強行把刑侯的田產劃給了雍子。刑侯一怒之下,拔劍殺死了羊舌鮒和雍子。

羊舌鮒被殺,一時成為晉國最大的新聞。晉國的權臣韓宣子把羊舌鮒的哥哥叔向叫來,問他怎麼處理。叔向引用夏朝法官皋陶制定的法典道:“己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夏書》:昏、墨、賊,殺。”韓宣子接受了叔向的意見,殺了刑侯,同時認為羊舌鮒因為貪婪被殺,死有餘辜。於是,羊舌鮒已經冰涼僵硬的屍體被拉到鬧市梟首示眾。

羊舌鮒身為代理司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護法,反而以貪壞法,賣法縱貪,被定罪為“墨”,“貪墨”一詞也來源於此。羊舌鮒就這樣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據法典被釘在恥辱柱上的貪官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這個案例就樹立一個典型,如果從貪污的這個角度來看,就是說凡是貪贓枉法者,嚴重的應該判處死刑。就樹立了一個經典的案例,以後就這么辦。”

解說詞:羊舌鮒的遭遇告訴人們,最晚在春秋時期,官員貪污犯罪就會受到國家法度的制裁。不過,兩千多年前的法律條文早已經爛清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後世的人們已經很難觸摸到遠古的歷史細節了。

湖北省荊州市,一座有著2600多年的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3年冬天,荊州地區博物館在荊州市城飢明前南的張家山清理了三座西漢初年的古墓,出土了一大批極為罕見的漢代竹簡。很快,這個消息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同期聲·講解員):“這個江陵張家山247號漢墓是一座西漢早期的小型墓葬,這個墓葬出土了大量竹簡,我們看到的這就是其中的法律,它有篇題,稱為《二年律令》,根據考證這個二年是西漢高後呂雉執政的第二年頒布的律令。……”

解說詞:經過學者們的整理,西漢時期的法律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在這部名為《二年律令》的法典中,有這樣的表述:“受賕以枉法,及行賕者,皆坐其臧(贓)為盜。罪重於盜者,以重者論之。”也就是說,如果官員收受賄賂,要按照盜竊罪從重處理。這部律令規定,竊取國家的財產價值十金就要被判處死刑。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十金就是一萬六千個銅錢,或者叫一萬六千文錢,這就是一個標准,凡是貪贓枉法達到一萬六千個銅錢的時候,一律處以死刑。以後歷代都參照這個標准來執行,那麼這樣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一個說明,就是處理貪污犯罪要依法進行,要按照法定的數額來進行,而不是貪了就判處死刑,不是這樣的。”

解說詞:據《漢書·薛宣傳》記載,漢成帝時期著名的廉吏薛宣在擔任郡守的時候,有人舉報池陽縣獄掾王立接受囚犯家屬的賄賂。薛宣立即下令嚴查。最終查明,原來是王立的妻子接受了囚犯家屬一萬六千錢,不過王立本人並不知情。但事發之後,王立感到既慚愧又害怕,遂自殺以明心跡。漢代懲治官員受賄法律的威懾力由此可見一斑。

公元268年,西晉王朝頒布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晉律》。這部法律把官吏貪贓枉法與不孝、謀殺等罪行並列,並明確規定這些罪行不能赦免,這在中國法律史上是第一次。將貪污列為不赦之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晉律》還規定,官員貴族犯罪可以用爵位和官位來抵罪。這種做法被後世的法律定為“官當”。“官當”被後來許多朝代的法典沿用了下來,這無疑是一種制度化的腐敗。

在法律面前,官員貴族和老百姓是不平等的。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官員貪贓枉法可以減免或者逃脫法律的制裁呢?

公元662年,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震動了唐朝都城長安。宰相李義府為死去多年的祖父遷墳,王公以下各級官員都趕來參加葬禮,從灞橋到三原70多里的道路上,前來送葬的隊伍絡繹不絕。而在這場規模空前的葬禮背後,是李義府的大肆斂財。據史書記載,一場葬禮下來,李義府共到收錢財20萬貫。在李義府為官期間,不僅他本人貪得無厭地收受賄賂、賣官鬻爵,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女婿,整個家族都利用李義府的權力大肆收受賄賂,招搖撞騙。一時間,李義府家門庭若市,簡直成了拍賣官爵的交易場所。

南京大學教授錢大群:“皇帝有一次就找他勸誡,根本還不能說是批評,而是勸戒他。說現在你的兒子,你的妻子,都不守法律,在外面幹了好多違法亂紀的事情,你這個事情要收斂收斂。想不到李義府因為有武則天皇後給他撐腰,當時他臉紅脖子粗的,就對皇帝說什麼,誰跟你講的這些事情?皇帝說我已經出面講了以後,你還要問誰給我講干什麼?這個時候,李義府竟不買皇帝的賬,站起來,大搖大擺地也不行告別皇帝的禮,就出宮而去。”

解說詞:最終,在越來越多的彈劾面前,皇帝下令徹底調查李義府。公元664年,因為貪腐而落網的李義府和他的兒子、女婿,一起被流放了到邊遠地區。幾百年後,李義府的故事被史官記入史書,李義府就這樣成了歷史上有名的貪官。

在唐朝法律《唐律疏議》中,對貪污受賄犯罪的處罰非常嚴厲,官吏一旦貪污受賄就會被取消一切特權。法律規定正七品官如果貪贓枉法,違法收入達到月收入一半的就要被處以極刑。這部法律還規定,官吏貪贓枉法,一律禁止通過官當等制度減免處罰,對官員貪污腐敗懲處的力度達到了一個歷史新高。《唐律疏議》還以國家大法的形式,把懲治貪污犯罪的規定作為法律固定下來,為懲貪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唐律疏議》首次在法律條文中出現了六種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犯罪,總稱為“六贓”,在“六贓”中,除了“強盜”和“竊盜”,其他“四贓”都屬於官員貪腐犯罪的范疇。分別是受財枉法、受財不枉法、受所監臨財物和坐贓。

湖南大學教授賈玉英:“這個法規對後世影響很大。宋朝基本上全盤接受了唐朝的‘六贓’罪的規定。另外明朝也有‘六贓’,當然明朝的‘六贓’和唐代的‘六贓’劃分的形式不一樣,分類不一樣了,但是‘六贓’的名稱依然存在,所以中國古代懲治貪污受賄這個法規在唐代比較完備。”

解說詞:據《貞觀政要》記載,唐初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民。”這種盛世氣象和法治局面的開創與形成,與統治者整飭吏治,嚴懲貪贓枉法不無關系。

每逢重要節假日,在河南內鄉縣衙總會上演這樣一幕大戲。這出根據歷史真實復原的演出,高潮部分是為一塊名為“三院禁約碑”的石碑揭碑,並由縣令向人們公開宣讀碑文的具體內容。

(同期聲·演員):“馳驛一切往來冠蓋,坐司小忭,俱有定則。京堂科道,官轎一乘,膳銀二錢五分。部屬中行,官轎一乘,膳銀二錢。本省兩院出巡,上饌一桌,定銀三錢。遵將條議款項刊刻石碑,永為遵守。……”

解說詞:400多年前的明朝萬曆年間,內鄉知縣易三才擬定了三條禁約和一條接待過境官員的具體規定。第一條禁約是,禁止濫用應付,也就是禁止隨便供應。第二條禁約是,禁止前站勒索,也就是禁止打前站的對驛站進行勒索,如有違犯,允許驛站直接稟報縣官究查治罪。第三條禁約是,禁止礦稅差使牌外橫索,即礦監、稅監差使的人不得享受不應該有的待遇。還有就是,餼廩通義成規,對驛站招待各級官員的用餐和出行標准,作出詳盡的限額規定。禁約在整飭吃喝奢靡之風,提倡小官敢於告發大官的正義行為方面,規定的具體而又嚴厲。

內鄉縣衙博物館退休人員劉鵬九:“三院禁約碑是1985年在我們內鄉菊壇公園出土發現的。據考證,這是目前刻在石頭上的反腐宣言,全國僅此一份。”

解說詞:離“三院禁約碑”不遠的這組建築,就是內鄉縣衙監獄,人們在這里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古代監獄和刑法的嚴厲。除此之外,這里還展示了明太祖朱元璋為懲罰貪官而設置的種種刑罰,用來警示教育縣衙里的各級官吏。

朱元璋懲治貪官的故事,也被記入了史冊。據《明史》記載,洪武年間,廣東番禺縣有一姓羅的富戶人家,娶了明開國大將永嘉侯朱亮祖的女兒,羅家的兄弟們倚仗著朱亮祖的權勢為非作歹,稱霸一方。番禺知縣道同依法對他們進行了處理,把人犯抓了起來。讓道同沒有想到的是,朱亮祖竟然派兵丁搶走了罪犯。道同非常憤怒,在給明太祖朱元璋的奏章中詳細報告了朱亮祖的諸多劣跡。不料,朱亮祖卻搶先一步向朱元璋彈劾道同對長官狂傲無理。當朱亮祖的奏章搶先送到朱元璋手中之後,他隨即派遣使臣去廣東傳旨處死道同。使臣出發後,道同的奏章也送到了京師,朱元璋立即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他又派遣使臣日夜兼程前往廣東赦免道同。但是,當第二位使者到達番禺時,道同已經被處死了。

朱元璋非常悔恨自己錯殺了忠直的知縣,對朱亮祖的誣告更是惱怒異常,立即下詔命令朱亮祖父子回朝。朱亮祖來到南京之後,朱元璋下令,將朱亮祖和他的兒子府軍衛指揮使朱暹一起處死,並親自動手結束了朱亮祖父子的生命。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朱元璋建立明朝,是接過了元朝的爛攤子,他採取了重典治國的路線,他在位三十年,洪武三十年,制定了兩個比較有名的法律,一個是《大明律》,一個是《明大誥》。大誥是什麼呢?大誥就是朱元璋在處理案例,他的怎麼個處理方法,他有哪些訓令,另外呢它對於某些問題的所發布的一些指示等等,用三年的時間把它匯集在一起。”

解說詞:《大誥》的側重點是懲治貪官污吏,其中80%以上的條目都是用來約束和治理官員的。在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大誥》的法律地位遠在《大明律》之上。

《大誥》還賦予百姓監督官員的權利,一旦百姓們發現地方吏員有擾民害民和貪污等犯罪行為,可以手持《大誥》將他們直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本人審理,任何人不得阻攔。《大誥》還允許老百姓從官署小門沖進去抓走為非作歹的胥吏,直接送到京城法辦,沿途官員不許攔截。這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這可謂絕無僅有。

《大誥三編》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常熟縣民農民陳壽六得罪了當地一個叫顧英的縣吏,遭到了顧英的迫害打擊,一家僅有的口糧和來年的種糧都被顧英的爪牙搜刮殆盡。顧英平時就橫行鄉里,受他迫害的人不在少數。忍無可忍的陳壽六帶領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一怒之下沖進了縣衙,將顧英五花大綁捆了起來,直接扭送京城。在臨行之前,陳壽六讓鄉親們找來了《大誥》,隨身攜帶以作護身符之用。陳壽六把顧英押到京城後,朱元璋直接將顧英打進大牢。朱元璋不僅沒有處罰陳壽六等人,而且還賞賜陳壽六鈔30錠,其他三人衣服各兩件,並免除了他們的雜役。在陳壽六等人離京後,朱元璋又專門發布諭令警告地方官吏,膽敢對類似於陳壽六這樣的人進行打擊報復者,一律處死並株連九族。

後來的事實證明,朱元璋的重典治貪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據清代官修的《明史》記載,朱元璋大力懲治貪腐,讓明朝初期吏治清廉的良好風氣持續了100多年。明初六十年的廉吏有100多人,占整個明朝時期廉吏的六分之五。清代史學家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對明初吏治的評價是:“幾有兩漢之遺風,且駕唐宋之上”。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佩琦:“《明史循吏傳》當中有一段話,這段話說到,一時世風丕變,無不潔己愛民。說一時之間,官場的風氣變了,大家無不潔己愛民,出了很多清官。所以明朝它為什麼可以延續270多年這樣一個江山,和明朝初年建立這種制度,和祖宗留下的這個家法,是有直接關系的。”

解說詞:朱元璋去世後,他的繼承者建文皇帝在即位詔書中宣布,今後官員和老百姓犯罪的,法官一律要按照《大明律》來審判。《大誥》就這樣被廢止了。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高熾發布詔書宣布,今後禁止老百姓擅自將官員押往京城告御狀,違者一律治罪。懲治貪污腐敗的法律高壓線就這樣逐漸鬆弛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明王朝官員的貪污腐敗愈演愈烈。人亡政息的故事又一次在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上上演,整個王朝逐漸走向衰亡。

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大多在開國之初的幾十年裡政治清明、官員廉潔。但這種局面往往難以長久地維持下去,而懲治貪污的法律條文也逐漸成為一紙空文。於是,腐敗就成為一個王朝的不治之症。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今天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王府。這座位於北京鬧市區的龐大建築群佔地近千畝,原來是和珅的私宅。1776年,得到皇帝賞識的和珅剛剛擔任軍機大臣,就開始修建這座豪宅。1799年,和珅被皇帝下令革職抄家,抄得家產總值約合白銀11億兩。和珅從政29年,卻攫取了相當於整個清政府15年收入的財富,這其中的症結,到底在哪呢?

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張宏傑:“和珅幾乎掌握了全帝國所有的中高低官員的命運,他就收入了大量買官的錢,同時和珅他長期掌管著戶部、內務府,包括很多稅官,那麼這些經濟部門往往都有巨大的灰色收入,這是他發財的第二個渠道。那麼第三個渠道是他經營了好幾十種行業。所謂的自營收入,就是用錢來生錢,這也是他收入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所以說這幾項加到一起,後來他就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一個巨富。”

解說詞: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去世。3天之後,大權在握的嘉慶皇帝立即將和珅革職軟禁。這一年正月十五日,嘉慶皇帝公布和珅21條罪狀。整個朝廷的文武百官們意識到,和珅的命運已經無法逆轉。這一天是元宵節,明白自己來日無多的和珅面對皎潔的月光,寫下了兩首絕命詩。其中一首是《獄中對月》:“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牆高不見春。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3天之後,嘉慶皇帝派人給和珅送來賜死的詔書和一條白綾。或許是一種巧合,與和珅這個清朝第一貪官的死亡相伴隨的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的謝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卜憲群:“我國歷史上的腐敗,它並不是說到王朝的後期,王朝要滅亡了才出現腐敗,在我國封建社會的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後期都出現過腐敗,或者說嚴重的腐敗。像和紳就是一個案例,封建的法律不僅管不了君主,也管不住君主身邊的人,歷史上像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所以說,像和坤這樣的貪污,他是有深刻的這樣一種制度背景。”

解說詞: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的這一片區域,曾經是明清兩代順天貢院所在地。幾百年間在這里舉行過上百次科舉考試,無數讀書人和官員的命運也在這一次次的考試中被改變。

1858年10月22日,這一天三年一度的鄉試落下帷幕,在順天貢院發榜。不久,鑒於這次科考的順利完成,咸豐皇帝下旨將主考官柏葰升為正一品大學士。然而,就在柏葰高興地接受同僚們祝賀的時候,議論和不滿卻在京城迅速蔓延開來。原來,士子們在看榜的時候,發現一個名叫“平齡”的京劇票友出現在其中。按照當時的規定,這種身份的人是不能參加科考的。御史言官孟傳金向咸豐皇帝上奏章說,此次順天科考存在舞弊現象,應該深入調查,追究責任。很快,咸豐皇帝下令徹底調查,晚清第一大案被揭開了蓋子。

隨著對平齡考卷的調查,牽出了50多本有問題的試卷,柏葰直接捲入舞弊的證據也漸漸浮出水面。考生羅鴻繹通過同鄉兵部侍郎李鶴齡的關系,結識了同考官浦安,浦安又通過柏葰的看門人靳祥的關系,請求柏葰同意調換羅的試卷使其中舉。事後羅鴻繹向柏葰、浦安行賄。

承審該案的親王大臣,依據《欽定科場條例》寫出奏摺,“比照交通囑托買關節例,擬斬立決”。咸豐認為柏葰“情雖可原,法難寬宥”,同意將他“斬立決”。於是,收了16兩銀子的主考官柏葰最終被判處死刑,他是中國科舉史上因舞弊而被處死的職位最高的官員。在這之後,科場舞弊明顯減少,科場風氣煥然一新。

在明清兩朝發生過很多次科舉舞弊案,但都在皇帝的過問下迅速告破。幾次科場舞弊案都有高官的人頭落地,這比處理普通的腐敗案件要嚴酷許多。那麼,皇帝用這些貪官的頭顱和鮮血要向人們傳達什麼信息呢?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酈 波:“其實科舉是溝通了,按階層論的話社會上下階層,所以寒門可以出貴子的,他甚至是保證了兩千多年儒家社會持續的一個關鍵的核心,為什麼呢?當一個社會的時候上下隔絕的時候,最後只有通過暴力革命一種方式,而上下能夠溝通的話,就可以通過改良和改革的方式,而上下溝通的當時的唯一方式就是科舉,如果在這里頭有腐敗案,這個社會就開始走向最終危機。”

解說詞: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在不斷地完善懲治貪污的法律條文,從秦漢到明清,法律對貪污腐敗的懲處越來越嚴厲。而越來越嚴密系統的法律,也成為懲治貪腐的有力武器。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研究和借鑒歷史經驗的珍貴財富。

熱點內容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
勞動法中關於被辭退員工工資待遇 發布:2025-01-11 13:45:31 瀏覽:550
高要司法局 發布:2025-01-11 13:44:53 瀏覽:125
最早貨幣立法 發布:2025-01-11 13:40:11 瀏覽:766
大學生對性道德 發布:2025-01-11 13:24:13 瀏覽:61
恩陽法院執行 發布:2025-01-11 13:04:37 瀏覽:708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