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法治
A. 如何把法治要求貫穿到幹部工作中
一要加強幹部法制教育。組織部門作為黨的重要職能部門,必須大力弘揚法治理念、倡導法治思維、引導形成法治意識。要著力發揮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職能,要全面學習、宣傳四中全會精神,組工幹部作為管黨員的黨員,管幹部的幹部,要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上作出表率。對全區科級以上幹部、基層黨員幹部、區級優秀人才進行法治教育培訓,形成常態化的幹部法律法規教育培訓制度。組織部門要精心制訂學習計劃,做到幹部、人才、黨員全覆蓋,真正使法治精神入腦入心。
二要依法發揮幹部任用管理職能。組織部門要嚴格執行新制定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不斷優化幹部分析研判和領導幹部醞釀、推薦、考察、選拔、考核辦法,將依法治國的具體內容納入幹部選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並以此作為領導幹部選拔、獎懲、晉升、晉級的重要依據。
三要依法夯實基層組織建設。組織部門要著力發揮黨的建設工作職能,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依法治國的堅強堡壘。要樹牢「法治思維」,要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方法形成抓基層、抓黨建的導向。深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切實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轉化。切實抓好村「兩委」換屆工作,狠抓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健全落實各項黨建工作制度和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將法治建設貫穿於組織工作聯系服務群眾全過程,形成黨員幹部依法辦事新常態,真正把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依法治國的動力。
B. 如何踐行群眾路線,增強民主,法治,服務意識
第一是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要進一步學好《論群眾路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文件規定,全面正確把握中央精神,同時多向人民群眾學習。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知道「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保持清廉本色,使服務人民群眾成為我們組工幹部的自覺追求。要加強道德修養,養成清正廉潔的作風。使自身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組工幹部形象。
目前幹部工作任務重,工作難度高,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刻苦鑽研,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努力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及其他新規定的學習,深化對工作的了解。除此之外,在工作上還要不斷找問題,用嚴格的尺子衡量自己,進行深入的自我剖析,深挖根源,分清是非,總結經驗教訓,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第二是要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真正做到「紅紅臉、出出汗、治治病」。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黨的優良作風。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有缺點毛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以致「小疾」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葯。「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只有經常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虛心地接受批評,才能不斷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不僅要充分聽取本單位同事的意見,而且要廣泛聽取下級單位和服務對象的意見,特別是聽取老同志的意見,聽取普通群眾的意見。
要正視查擺出來的問題,重視自己身上的毛病,不躲避矛盾,真正拿出改的誠意和決心,以改進作風的實際行動和成效來提高自己。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黨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指導,以優秀共產黨員為鏡子,緊密聯系當前工作,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
第三是要堅決反對「四風」,發揮組織部門模範帶頭作用。
組工幹部要在反「四風」上起示範作用。一是不搞「形式主義」,以求實、務實、落實的精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把求真務實的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多到基層單位,多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力求全面、准確、深透地了解實際情況。真正把心思用到幹事業上來,做到工作符合實際、措施務實管用、辦法切實可行。
二是不搞「官僚主義」。都說組工幹部要「高看一眼」,我們自身要時刻保持清醒,要擺的正位置,放得下架子,積極主動地傾聽各單位及幹部的意見、解決單位及幹部實際困難;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甘當鋪路石,願為渡人梯。正確對待權利,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用務實的態度樹立組工幹部的良好形象。
三是不搞「享樂主義」。艱苦奮斗是我黨光榮傳統和政治本色。組工幹部擔負著對全體黨員幹部的培養、教育和選拔的重任,要自覺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增強黨性,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增長才幹,在工作實踐中大力培育和弘揚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要不怕吃苦,吃得起苦,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抵制特權思想和及時行樂思想的腐蝕,爭當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示範者、實踐者,真正做到一言一行讓群眾滿意。
四是不搞「奢靡之風」。組工幹部要以身作則,厲行節約不鋪張浪費,倡導簡朴不搞排場,要時刻警醒自己,防微杜漸,做勤儉節約的排頭兵。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帶動廣大黨員幹部共同抵制浪費,切實將厲行節儉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第四是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切實提高組工質量。組織部是「黨員之家、幹部之家、人才之家」,組織部不應成為一個「神秘部門」,而是應當積極走出去,成為面向廣大黨員群眾的服務窗口。在工作中,要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要以誠相待、熱情服務。一是要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組織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就要求我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問題,做到心為民所系,情為民所用,才能更好地密切干群關系,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
二是要增強服務基層的意識。基層是社會的重心,基層組織是我們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在安排計劃、部署工作時,要多考慮基層的需求,多想基層的難處,多幫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切實做到想基層之所想,急基層之所急,解基層之所難,多傾聽基層幹部的呼聲,真正使各項工作更加貼近基層、更加貼近實際。
三是要增強服務黨員的意識。黨員是黨的主體,更是我們服務的重點對象。要結合我們當前的工作實際和上級組織部門有關工作的安排,做好服務黨員工作。作為組工幹部,要強化服務意識,滿含「真情」去工作,做到不敷衍、不冷漠、不厭煩,能辦的事盡力辦,辦不了的事耐心解釋清楚,讓他們滿意而回。要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構建一個和諧溫暖的「大家庭」。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