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意見

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意見

發布時間: 2023-07-29 16:02:42

①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主要包括哪些措施

一、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整體目標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

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二、深入推進依法嫌前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主要措施有: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檔滲。

2、健全依法決策機制。

3、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4、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5、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6、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1)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意見擴展閱讀:

准確把握依法行政的衡量標准:

一、堅持合法行政。

合法是依法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內容,它意味著行政權的存在和行使都必須於法有據。「法無授權不可為」就是合法行政的直接表述,它包括主體合法、職權合法、內容合法。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芹蠢清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二、堅持合理行政。

合理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

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三、堅持程序正當。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四、堅持高效便民。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五、堅持誠實守信。

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六、堅持權責統一。

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權責統一意味著權力和責任必須是一體的,問責、追責、賠償都是行政權力運行的必要內容。

② 如何推進法治國家建設

如何建設法治中國:

1、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有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要共同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要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悶孝面推行依法治國,必迅罩岩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努力使每一-項畝御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黨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4、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③ 如何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推進法治社會建設需要做到如下三點:

1、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2、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要嚴格執法資質、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權被濫用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

3、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推進法治社會意義

建設法治社會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法治社會 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法承擔社會責任,依法辦事、依法解決糾紛,社會治理依法進行。因此,建設法 治社會,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有利於建設和諧社會。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 會建設,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 者、堅定捍衛者。法治社會建設是我國法治建設的基礎,對於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具有重要意義。



④ 當前應如何推進法治國家建設

當前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重點是: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

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 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切實維護司法公正;深人推 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擴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范圍,強化司法公 開和司法民主,保證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奴隸制的習慣法。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出現了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

唐朝(618年-907年)時,中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並為以後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獨樹一幟的法系,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制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⑤ 如何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的意見》

意見》在指導思想和總目標部分,緊密結合貫徹落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明確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把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作為依法治疆的指導思想,堅持「一反兩講」。
其次,《意見》結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出把著力構建符合新疆特色的地方性法規體系作為依法治疆的目標要求,突出在促進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打擊暴力恐怖犯罪、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等重點領域立法。
第三,《意見》在中央「五個堅持」總原則下,結合新疆實際和特殊需要,提出了「六個必須」的原則要求,即堅持了中央的總原則,還體現了推進依法治疆的必然要求,是新疆各民族的共同心願。
第四,《意見》針對全力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提出「三個圍繞」的主要任務。其中,突出嚴厲打擊「三股勢力」是維護新疆穩定的主要任務,也是新疆法治建設的重中之重。同時,法治新疆建設還要為新疆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人民幸福生活建設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
最後,《意見》在可操作性層面努力細化。郭永輝解釋說,在各級幹部進修或培訓班中法治課時要佔總課時的10%—15%;加大公益普法宣傳力度,開展「法治新疆」主題文化活動;促進律師法律服務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農村、進調解委員會、進協會等各類組織;對法學專業畢業的碩士、博士可以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到地州、縣市法治專門崗位工作的,可以給予特殊生活照顧等。

⑥ 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精神,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進程,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x市人民政府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現將推進全區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如下:
一、開展創建法治政府活動
各鄉鎮應嚴格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創建法治政府示範活動實施意見》和《四川省市縣政府依法行政評估指標(試行)》的要求,結合實際,全面啟動創建法治政府活動,並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前推進。(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各部門)
二、開展深化部門行政執法責任制示範活動
確定區公安局、區農業局、區工商局三個部門為示範活動單位。示範單位要嚴格按照省、市以及區政府關於深化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工作要求,繼續做好梳理行政執法職權,分解落實執法責任,著力推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努力探索提升行政執法水平的途徑和辦法。要結合本部門行政執法實際,制定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部門行政執法責任制示範活動實施方案》,切實做到加大執法力度添新舉措、規范執法行為創新機制、落實執法責任出新成效、增強隊伍素質上新台階。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示範單位的綜合指導,定期開展總結交流,為全面深化行政執法責任制提供經驗。(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行政執法部門)
三、強化規范性文件管理,提高規范性文件質量
一是統一規范性文件的界定,加強規范性文件制定的前期調研、中期論證和後期審查工作。二是完善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審查程序。制定規范性文件必須嚴格遵守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堅持合法性原則,不得違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義務。將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有效期制度與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審查規定有機整合。三是強化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嚴格執行《四川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以及《x市遊仙區人民政府關於轉發x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的通知》(綿游府發[XX]號)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備案登記的規定,認真審查區政府出台的規范性文件,加強對區政府所屬部門和鄉鎮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切實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四是定期清理規范性文件,鞏固清理成果。五是增強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制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規范性文件,在被正式通過後應當在遊仙政務網上公布,盡快讓群眾了解和知曉。(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各部門)
四、繼續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中華人民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四川省貫徹<中華人民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辦法(試行)》,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做好依申請公開和主動公開工作,依法及時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大力推進重大決策、財政預決算、重大投資建設項目、食品葯品安全、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災害等公眾關注的政府信息的公開工作,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特別要把遊仙政務網和今日遊仙辦成信息公開的重要平台,不斷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推進區行政權力網上透明運行工作,構建權責清晰、程序嚴密、運行公開、制約有效的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機制。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監督力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認真落實「誰公開、誰審查、誰負責」的信息公開審查制度,確保不發生失泄密事件。(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保密局、區信息辦),

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五、建立健全行政調解工作機制
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構建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格局要求,加大行政調解工作的力度,妥善化解各類行政爭議糾紛,探索新形勢下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新方法。制定行政調解辦法,明確調解原則、調解范圍及調解程序,確保行政調解工作有章可循。規范調解流程,設計配套的調解文書,建立健全銜接聯動機制,不斷強化調解優先意識,科學、規范、高效調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有關部門)
六、完善科學決策機制,規范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行為
一是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公眾參與、專家認證和政府集體決定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完善公眾參與重大行政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建立規范性文件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和聽證制度,增強行政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內選擇-件政府規范性文件進行聽證。二是加大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重大行政決策集體決定製度的貫徹落實力度,確保合法性審查和集體決定比例達到%。三是認真落實重大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堅決制止和糾正超越法定許可權、違反法定程序的決策行為,促進決策權力和決策責任相統一。四是完善重大行政決定評估機制,採用抽樣檢查、跟蹤調查、評估等方式,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進行評估,及時發現並修定行政決策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建立規范性文件實施後的效果評估制度,內選擇-件已實施的規范性文件開展實施效果評估。(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辦公室、區政府法制辦、區監察局)
七、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歸並行政審批職能,核減行政審批項目,完善行政審批清理規范後續監管制度,加強對行政審批事項的監督管理,落實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規定,繼續推行行政審批制度與政務服務中心標准化建設相結合,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和涉及行政審批的各類中介活動,防止「變相審批」和「只批不管、以批代管」現象。創新審批服務方式,通過推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推廣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查詢,切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監察局、區政務服務中心、區政府法制辦、區信息辦)
二是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完善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和信息收集機制,強化突發事件預防和應急准備,積極推進綜合應急管理平台和應急隊伍建設,加強應急培訓和綜合演練,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應急辦、區政府有關部門)
八、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一是加強重點領域專項依法治理。圍繞「兩個加快」,針對制約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難點問題,加大依法治理力度,通過強化依法行政,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和發展環境。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堅持依法行政,維護災後重建正常秩序,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涉災行政爭議,化解社會矛盾。(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監察局、區重建辦、國土三分局、區房管局、區建環局、區發改局、區審計局、區財政局),

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二是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規范執法主體、執法許可權、執法事項、執法程序和執法責任,著力解決部門間職責交叉、權責脫節、職能邊界不清等問題。結合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完善行政執法協調配合機制,整合行政執法資源,堵塞行政執法漏洞,提高行政執法效能。(責任單位:區編辦、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
三是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切實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體、期限明確。建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嚴格執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范和標准。(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
四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實行行政執法資格認證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建立行政執法人員檔案,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建立行政執法人員信息化管理系統。(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行政執法部門)
五是深化依法行政工作研究。政府法制機構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重大部署,開展前瞻性研究,加強對推進政府及部門依法行政工作的'研究,探索加強依法行政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部門)
九、加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建立和完善行政復議工作配套制度,改革復議案件審理方式,拓寬行政復議范圍,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對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堅決予以糾正,切實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簡化行政復議案件審理程序,綜合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聽證、和解、調解等手段辦案,提高案件辦理質量。健全區行政復議機構,充實行政復議人員,提高行政復議工作能力和行政復議的公信力。進一步落實行政復議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行政復議機構與法院行政審判機構的聯系,完善與行政訴訟協調對接機制,推行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重視司法監督,嚴格履行法院生效的判決和裁定。(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有關部門)
十、強化對依法行政工作的監督
一是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民政協的監督,加強司法監督和行政層級監督,注重人民群眾的監督和輿論監督。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配套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堅持依法行政工作報告制度,區政府每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區政府各部門要向區政府報告當本部門依法行政的工作情況,各鄉鎮政府要向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的進展情況、主要成效、突出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各部門)
二是認真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要強化對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安全生產、勞動保障、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明查暗訪、通報執法檢查和跟蹤整改情況等多種方式提高執法監督檢查的實效性。一內區級行政執法部門分別組織次系統內的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區政府組織開展次行政執法案卷交叉評查,評查率不低於本部門上度案卷總數的%。本度末組織力量對各鄉鎮政府、區政府各部門開展依法行政工作情況進行一()次督查,督查結果納入度目標考核。(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行政執法部門),

度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意見
十一、採取措施,切實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的宣傳
繼續抓好以創建法治政府為重點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為法治政府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廣電局、區政府法制辦)
十二、落實依法行政工作責任制,加強法制隊伍建設
一是認真落實《四川省市縣政府依法行政評估指標(試行)》和《四川省市縣政府依法行政指標細則(試行)》要求,完善依法行政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加大依法行政考核力度。(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法制辦、區政府各部門)
二是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部門及鄉鎮法制機夠健全、人員短缺等問題,確保依法行政綜合協調、督促指導、宣傳培訓和行政復議、規范性文件監管等工作順利開展。沒有法制股的要確定專人從事法制工作。要對全區法制機構建設現狀進行梳理,凡是落實不到位的,督促其落實到位。逐步增加法制工作人員,加大業務培訓力度,保證法制隊伍相對穩定。逐步改善政府法制工作條件,建設行政復議審理和聽證場所,配備相應的辦公、辦案裝備。大力推進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設,提升工作公開度和透明度(責任單位: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編辦、區政府法制辦)。,

⑦ 如何加強中國的法制建設,給點建議

中國的法制改革思路經歷了從加強法制到依法治國的過程。依法治國,建設民主法治國家,已然成為舉國上下的政治共識和追求。具有高度民主的法治國家目標的提出,標志著治國方略的重大變化。依法治國的核心,在於確立憲法和法律作為治國的最具權威的標准,崇尚法治大於人治和黨必須遵守憲法法律的根本原則。依法治國的目標就是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政治民主形態的符合國際人權法要求的法治國家。?
??
我國已初步形成由憲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組成,以憲法為中心的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婚姻法,繼承法及其他部門法律在內的比較完整的法律體系。特別是近年來,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數量不斷增加,使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得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為建設法治國家初步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國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離法治國家的實質要求和形式要求還有很大的距。在某些領域特別是在公民基本自由和權利保障方面無法可依或惡法難依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門法律缺乏基本法律或程序法,缺憲法配套法律法規。各部門法的規定不盡完善,部門法之間不協調的情況突出。許多部門法律制度受到計劃經濟體制模式的束縛和影響,不能很好地適應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要求。甚至憲法本身還亟待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還缺乏實施保障的系統規定,離法治國家標準的實質要求和形式要求都有很大差距。要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和適應法治國家的需要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在立法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近期,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重點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產關系,信用關系和契約關系,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
??
落實依法治國的方略,還將進一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現代政治民主形態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要推進政府工作的公開化和法制化,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在行政法制方面,不僅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行政實體法,而且要抓緊制定行政程序法,進一步實現政府工作程序的法制化。行政程序必須體現民主原則,注重從保障公民民主權利的角度出發,通過對行政主體職責,許可權,行為方式的規范,對行政權的運行進行控制和監督。行政法制改革還要求實現行政公平。還要加快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
落實依法治國方略還需要大力推行司法改革,確保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要逐步形成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的責任制,建立和完善冤案錯案追究制度,人民陪審員制度和司法監督機制,確保公正執法。在這方面,要繼續將審判方式改革推向深入。要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把勤政廉政建納入法制軌道。?
??
同時,要深入開展民主法治宣傳,提高全體公民的民主意識和權利觀念,重點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民主法治觀念。

⑧ 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的政策全文

一、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總體要求
1.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從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綱要》實施6年來,各級人民政府對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國內外環境更為復雜,挑戰增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更加緊迫和艱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擴大,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深刻調整,部分地區和一些領域社會矛盾有所增加,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一些領域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執法不公、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比較突出。解決這些突出問題,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對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各級行政機關及其領導幹部一定要正確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環境的新變化,准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形勢,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切實增強建設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2.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進一步加大《綱要》實施力度,以建設法治政府為奮斗目標,以事關依法行政全局的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以增強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規范行政權力運行、保證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為著力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為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
3.高度重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樹立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要重視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識強,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
4.推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擬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領導職務的幹部,任職前要考察其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情況。公務員錄用考試要注重對法律知識的測試,對擬從事行政執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員,還要組織專門的法律知識考試。
5.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完善各級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學法制度。要通過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等形式,組織學習憲法、通用法律知識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每年至少要舉辦2期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各級行政學院和公務員培訓機構舉辦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識納入教學內容。定期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通用法律知識培訓、專門法律知識輪訓和新法律法規專題培訓,並把培訓情況、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三、加強和改進制度建設
6.突出政府立法重點。要按照有利於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社會活力和競爭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維護公平正義、規范權力運行的要求,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與制度建設。重點加強有關完善經濟體制、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以及政府自身建設方面的立法。對社會高度關注、實踐急需、條件相對成熟的立法項目,要作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攻關,盡早出台。
7.提高制度建設質量。政府立法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充分反映人民意願,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普遍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切實增強法律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嚴格遵守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機制,保證人民群眾的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理訴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體現。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以適當方式反饋意見採納情況。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政府立法中的作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要充分聽取相關部門的意見;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按要求及時回復意見。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在政府立法中的主導和協調作用,涉及重大意見分歧、達不成一致意見的,要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決定。堅決克服政府立法過程中的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傾向。積極探索開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會風險評估、實施情況後評估工作。加強行政法規、規章解釋工作。
8.加強對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堅持立「新法」與改「舊法」並重。對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與上位法相抵觸、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間不協調的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及時修改或者廢止。建立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對規章一般每隔5年、規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結果要向社會公布。
9.健全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和國務院各部門要嚴格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各類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不得違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義務。制定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產生直接影響的規范性文件,要公開徵求意見,由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並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部門領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未經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的,不得發布施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級政府及其部門的規范性文件,要逐步實行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發布。探索建立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
10.強化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嚴格執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備案的規定,加強備案審查工作,做到有件必備、有錯必糾,切實維護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要重點加強對違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或者影響其合法權益,搞地方或行業保護等內容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登記、公布、情況通報和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備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研究辦理。對違法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及時報請有權機關依法予以撤銷並向社會公布。備案監督機構要定期向社會公布通過備案審查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
四、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11.規范行政決策程序。加強行政決策程序建設,健全重大行政決策規則,推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系統全面地掌握實際情況,深入分析決策對各方面的影響,認真權衡利弊得失。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作出重大決策前,要廣泛聽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意見採納情況及其理由要以適當形式反饋或者公布。完善重大決策聽證制度,擴大聽證范圍,規范聽證程序,聽證參加人要有廣泛的代表性,聽證意見要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重大決策要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部門領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決定。重大決策事項應當在會前交由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會議討論、作出決策。
12.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凡是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等決策事項,都要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重點是進行社會穩定、環境、經濟等方面的風險評估。建立完善部門論證、專家咨詢、公眾參與、專業機構測評相結合的風險評估工作機制,通過輿情跟蹤、抽樣調查、重點走訪、會商分析等方式,對決策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進行科學預測、綜合研判,確定風險等級並制定相應的化解處置預案。要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未經風險評估的,一律不得作出決策。
13.加強重大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在重大決策執行過程中,決策機關要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並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決策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責任。
五、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4.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各級行政機關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要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危害安全生產、食品葯品安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的違法案件,維護公共利益和經濟社會秩序。認真執行行政許可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和減少行政審批,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著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沒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行政機關參與民事活動,要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
15.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繼續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執法許可權,明確執法責任,推進綜合執法,減少執法層級,提高基層執法能力,切實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不執法、亂執法問題。改進和創新執法方式,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處置與疏導結合,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推行執法流程網上管理,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相關機制,促進行政執法部門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完善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的機制,切實解決執法經費與罰沒收入掛鉤問題。
16.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各級行政機關都要強化程序意識,嚴格按程序執法。加強程序制度建設,細化執法流程,明確執法環節和步驟,保障程序公正。要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同樣情形同等處理。行政執法機關處理違法行為的手段和措施要適當適度,盡力避免或者減少對當事人權益的損害。建立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科學合理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權,完善適用規則,嚴格規范裁量權行使,避免執法的隨意性。健全行政執法調查規則,規范取證活動。堅持文明執法,不得粗暴對待當事人,不得侵害執法對象的人格尊嚴。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狠抓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素質。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情況及時調整、梳理行政執法依據,明確執法職權、機構、崗位、人員和責任,並向社會公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執法案卷評查、質量考核、滿意度測評等工作,加強執法評議考核,評議考核結果要作為執法人員獎勵懲處、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17.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認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加大主動公開力度,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政府全部收支都要納入預算管理,所有公共支出、基本建設支出、行政經費支出的預算和執行情況,以及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和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情況都要公開透明。政府信息公開要及時、准確、具體。對人民群眾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規定時限內予以答復,並做好相應服務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和保障機制,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評議考核。依法妥善處理好信息公開與保守秘密的關系,對依法應當保密的,要切實做好保密工作。
18.推進辦事公開。要把公開透明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拓寬辦事公開領域。所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府部門都要全面推進辦事公開制度,依法公開辦事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充分告知辦事項目有關信息。要規范和監督醫院、學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業單位的辦事公開工作,重點公開崗位職責、服務承諾、收費項目、工作規范、辦事紀律、監督渠道等內容,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
19.創新政務公開方式。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好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和便民服務網路平台,方便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辦事。要把政務公開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起來,推行網上電子審批、「一個窗口對外」和「一站式」服務。規范和發展各級各類行政服務中心,對與企業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政管理事項,要盡可能納入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七、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
20.自覺接受監督。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實施的監督。對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主動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拓寬群眾監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監督政府的權利。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高度重視輿論監督,支持新聞媒體對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進行曝光。對群眾舉報投訴、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有關行政機關要認真調查核實,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21.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上級行政機關要切實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及時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保障和支持審計、監察等部門依法獨立行使監督權。審計部門要著力加強財政專項資金和預算執行審計、重大投資項目審計、金融審計、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加強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扶貧救災資金等公共資金的專項審計。監察部門要全面履行法定職責,積極推進行政問責和政府績效管理監察,嚴肅追究違法違紀人員的責任,促進行政機關廉政勤政建設。
22.嚴格行政問責。嚴格執行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堅持有錯必糾、有責必問。對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違法行政等行為,導致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發生重大責任事故、事件或者嚴重違法行政案件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直至行政首長的責任,督促和約束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八、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23.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要把行政調解作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建立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機構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化解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完善行政調解制度,科學界定調解范圍,規范調解程序。對資源開發、環境污染、公共安全事故等方面的民事糾紛,以及涉及人數較多、影響較大、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糾紛,要主動進行調解。認真實施人民調解法,積極指導、支持和保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工作。推動建立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聯動機制,實現各類調解主體的有效互動,形成調解工作合力。
24.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在解決矛盾糾紛中的作用,努力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初發階段和行政程序中。暢通復議申請渠道,簡化申請手續,方便當事人提出申請。對依法不屬於復議范圍的事項,要認真做好解釋、告知工作。加強對復議受理活動的監督,堅決糾正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復議申請的行為。辦理復議案件要深入調查,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注重運用調解、和解方式解決糾紛,調解、和解達不成協議的,要及時依法公正作出復議決定,對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該撤銷的撤銷,該變更的變更,該確認違法的確認違法。行政機關要嚴格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對拒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復議決定的,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探索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復議審理工作,進行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健全行政復議機構,確保復議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復議人員辦理。建立健全適應復議工作特點的激勵機制和經費裝備保障機制。完善行政復議與信訪的銜接機制。
25.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完善行政應訴制度,積極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活動,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對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機關要依法積極應訴,按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證據和其他相關材料。對重大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要主動出庭應訴。尊重並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認真對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議。
九、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
26.健全推進依法行政的領導體制和機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都要建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依法行政領導協調機制,統一領導本地區、本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聽取2次依法行政工作匯報,及時解決本地區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部署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具體任務和措施。加強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指導、監督檢查和輿論宣傳,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加強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科學設定考核指標並納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目標考核、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對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27.強化行政首長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要把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行政首長要對本地區、本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負總責,切實承擔起領導責任,將依法行政任務與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級黨委、人大常委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政府部門每年要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推進依法行政情況。
28.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要充分發揮法制機構在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方面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作用。進一步加強法制機構建設,使法制機構的規格、編制與其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相適應。要加大對法制幹部的培養、使用和交流力度,重視提拔政治素質高、法律素養好、工作能力強的法制幹部。政府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努力提高新形勢下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當好政府或者部門領導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顧問。
29.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要採取各種有效形式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精心組織實施普法活動,特別要加強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切實增強公民依法維護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意識,努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貫徹落實本意見與深入貫徹《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國發〔2008〕17號)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今後一個時期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規劃,明確工作任務、具體措施、完成時限和責任主體,確定年度工作重點,扎扎實實地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務求法治政府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

⑨ 人民群眾怎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標志著黨在治國理念和治國方略上實現了一個符合時代精神的歷史性轉變,必將對新世紀中國政治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將會給整個中國社會帶來法治新風。對法治國家建設中的公民參與作了明確的規定,表明黨中央特別重視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公民參與,並將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保障。公民參與是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憲法的規定和原則,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為公民應該以實際行動促進依法治國。

1、公民要做依法治國的積極推動者。

法律法規無處不在,影響著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已成為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在推動國家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以政府為主導的法治建設,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因此,在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

公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做推進依法治國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作為一名現代法治社會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其次,要主動學法、善於用法、自覺守法,要學會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據其自身的法律意識,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到法治發展中來,以實際行動為推進法治建設做出貢獻。2、公民要做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

法律的國家強制性、獨有的確定性和使用范圍的普遍性,決定著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崇高的權威性。現代和諧社會是法治社會,人人都受到法律的約束,人人都從遵守法律中獲得自由,人人都享有法律的保護,人人也都負有維護法律權威的責任。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維護法律的權威,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內心建立起對法律的尊崇和強烈的守法意識。雖然,目前中國形成了以憲法為統帥,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依然存在,少數人不把法律當回事,不知法不懂法、知法而不守法、執法卻不依法,遇到問題和糾紛習慣找關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徑解決往往被拋之腦後。法律失去權威,意味著「法將不法」,任其發展下去,則必然會危及社會肌體的健康有序運行,因此,每個公民都應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於用法,善於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違法犯罪行為,敢於機智的舉報、制止。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的錯誤觀念,堅持從嚴執法,對一切違法行為嚴肅處理,切實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維護執法者的權威。

3、公民要做法治精神的自覺踐行者。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靈魂,根基於公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源於公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國,公民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權威的終極保障,人們沒有法治精神、社會沒有法治風尚,法治只能是無源之水。法治不僅體現在公民知道多少法律條文,而在於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之中,體現於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培養公民法治精神,在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使法治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實現公民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作用極其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民要努力做法制精神的踐行者,將法律作為根植於內心深處的一種信念,將法治精神內化成一種生活的品格和方式,作為自己一切行動的思維決策底線和首選的價值判斷標准。

法治精神的弘揚對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養和道德要求。要求公民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以積極作為的國家主人態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執法、倚賴司法、自覺守法、努力護法。堅守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尊重,信仰法治,信任法律,勇於拿起法律武器,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秩序和他們權利的違法行為進行斗爭。

4、公民的政治參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社會主義法治體 系應當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公民參與首先是指參與政治生活。中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包括平等選舉權的行使,即依照憲法和選舉法的規定參加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直接選舉。為了進一步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應當健全選民推薦候選人的程序,在實踐中適當增加選民推薦候選人當選人大代表的比例,為當選代表與選民溝通提供更多的條件和機會。

5、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是人民依法享有權利和自由的保障。

依法治國 就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與自由。中國公民有權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應當進一步發揮公民在工會、婦聯以及其他群眾團體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通過群眾團體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重視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強社區建設,發揮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尤其應當發揮公民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通過社區化解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治安,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質和文化素質。

6、 公民參與立法是完善立法體制的保障。

為了完善中國的立法體制,必須建立社會公眾溝通機制、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公民參與立法可以防 止關門立法和主觀立法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法律、法規是否符合國家的實際情況,對於法律的有效實施產生重要影響;公民參與立法可以推動國家機關關注公民的訴求和利益,也可以讓公民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國家機關的工作,有利於優化法律法規的實施環境;公民參與立法也是普法的過程,通過吸收公民到立法過程中來,可以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增強對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提高公民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

7、公民參與司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司法公正離不開公民的參與。首先,應當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在人民陪審員的選拔機制上更加註重向普通公民開放,大力加強人民陪審員法律知識培訓,讓公民平等參與司法;其次,應當通過司法公開,吸引公民參與司法監督工作,探索建立公民監督司法活動的長效機制,適當擴大公民在司法調解執行方面的參與,真正體現公正文明司法的理念。

8、 公民參與政府決策是健全依法決策的保障。

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為了保證公 民有效參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建立公民參與機制,採取聽證或者廣泛徵求公眾意見的形式來監督決策過程,而且政府重大決策必須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並將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予以公開。同時,公民參與政府重大決策對於監督公權力的運行極為必要,政府的重大決策應當以公共利益為主導,公民參與政府決策可以推動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對於確保政府決策制度的科學與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⑩ 如何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深入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一、堅持科學立法,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必要前提。迄至今天,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領域、新情況、新特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及時制定、修改、完善各項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地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適合我國的具體國情。
二、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法治國家對政府行政活動的基本要求。深入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要求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
一是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二是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恰當行使自由裁量權,正確使用相關行政措施和手段,避免損害當事人的正當權益。
三是要求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盡可能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應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四是要求高效便民。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五是要求誠實守信。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六是要求權責統一。通過科學的法律和其他制度,合理規定和配置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和責任,保持責任與權力的對應;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三、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發揮著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保障社會成員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等重要作用。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對於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要堅持司法公正。嚴格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同時理性地權衡案件所關涉的各種社會利益,妥善把握和處理好案件所關涉的各種關系,對各類案件作出正確處理,對各種糾紛予以有效化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實現司法高效。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不斷完善司法程序,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有效應對社會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
要樹立司法權威。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要切實做到公正、高效、廉潔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全社會要依照憲法的規定,尊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尊重司法機關作出的生效裁決。
四、堅持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社會成員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社會基礎: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每一個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模範帶頭遵守法律;每一個社會成員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尤其是在享受自由和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的合法權利與自由,必須依照法定的程序、運用法律規定或法律允許的方式與手段表達利益訴求,維護自身權益。要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掌握和熟悉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五、強化監督制約,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社會主義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權之治」。要從法律上構建起「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以道德制約權力」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以保證執政黨的權力和立法、執法、司法等各種權力的設置和行使始終不偏離我國民主政治的正確軌道。要圍繞權力運行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完善各種權力的配置,統籌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人民法院對於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監督、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以及行政機關自我約束與監督的作用,擴大公民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有序參與,強化人民群眾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廣泛監督,同時重視和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要從法律上規范各種監督行為,不斷提升監督的科學性、合理性,建設性和實效性。

熱點內容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
勞動法中關於被辭退員工工資待遇 發布:2025-01-11 13:45:31 瀏覽:550
高要司法局 發布:2025-01-11 13:44:53 瀏覽:125
最早貨幣立法 發布:2025-01-11 13:40:11 瀏覽:766
大學生對性道德 發布:2025-01-11 13:24:13 瀏覽:61
恩陽法院執行 發布:2025-01-11 13:04:37 瀏覽:708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