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學教授們最高的道德義務是
1. 現代大學與科學期末考試20
('馬丁路德是哪所大學的神學教授?()(1.0分)', 'A、', '豪斯堡大學', 'B、', '威登堡大學', 'C、', '愛爾蘭大學', 'D、', '格里斯大學', 'B')
('「剪刀加漿糊」是指目前國內的什麼現象?()(1.0分)', 'A、', '整理文章', 'B、', '剪紙工藝', 'C、', '模仿研究', 'D、', '學術造假', 'D')
('德國大學入學的條件是()。(1.0分)', 'A、', '人文中學的文憑+大學有注冊名額', 'B、', '實驗中學的文憑+大學有注冊名額', 'C、', '普通中學的文憑+大學有注冊名額', 'D、', '實驗中學的文憑', 'A')
('正是由於貧窮,所以我們要辦教育,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國家是辦教育辦窮了,在我看來,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窮的最好手段。這句話是誰說的?()(1.0分)', 'A、', '威廉三世', 'B、', '威廉四世', 'C、', '彼得大帝', 'D、', '彼得大帝二世', 'A')
('對德國後來教育的發展特別是教育的發展最為重要的人物是()。(1.0分)', 'A、', '威廉三世', 'B、', '威廉·馮·洪堡', 'C、', '沙恩霍斯特', 'D、', '亞歷山大·馮·洪堡', 'B')
('德國戰爭期間最先進的武器是()。(1.0分)', 'A、', '飛機', 'B、', '導彈', 'C、', '大炮', 'D、', '潛艇', 'B')
('德國人把什麼作為國家公民的義務?()(1.0分)', 'A、', '學習', 'B、', '言論', 'C、', '參軍', 'D、', '選舉', 'A')
('氫彈的原理是()。(1.0分)', 'A、', '電子轟擊', 'B、', '鏈式反應', 'C、', '核聚變', 'D、', '核裂變', 'C')
('哪位大物理學家被稱為量子理論的關門人?()(1.0分)', 'A、', '普朗克', 'B、', '玻爾.斯諾雅', 'C、', '馬克思.波恩', 'D、', '薛定諤', 'C')
('柏林大學的四大學院制不包括()。(1.0分)', 'A、', '哲學學院', 'B、', '神學院', 'C、', '理學院', 'D、', '法學院', 'C')
('對待那些退職的教授,也像對待親王一樣,他們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這句話處在哪本著作?()(1.0分)', 'A、', '《教授的光明》', 'B、', '《比一千個太陽還亮》', 'C、', '《我的大學》', 'D、', '《馬克思文選》', 'B')
('發展中國家最好的大學的特點不包括()。(1.0分)', 'A、', '一定在首都', 'B、', '不是私立性的大學', 'C、', '完全自由的發展', 'D、', '受到國家的重視', 'C')
('流亡大學的流亡教授發表的學術論文應該用什麼語言寫成?()(1.0分)', 'A、', '法語', 'B、', '拉丁語', 'C、', '德語', 'D、', '英語', 'D')
('到了20年代的時候,歐洲形成的世界三大原子核物理中心不包括()。(1.0分)', 'A、', '哥廷根中心', 'B、', '巴黎大學', 'C、', '劍橋大學', 'D、', '哥本哈根大學', 'B')
('現代大學關於人事的決定主要依據於()。(1.0分)', 'A、', '個人出身', 'B、', '家庭背景', 'C、', '科研能力', 'D、', '個人口才', 'C')
('現代大學與之前的高等教育機構最大的區別是()。(1.0分)', 'A、', '制度化的支持', 'B、', '教師水平', 'C、', '教學內容', 'D、', '教育場所', 'A')
('移民到外國後永遠得不到什麼?()(1.0分)', 'A、', '地位', 'B、', '金錢', 'C、', '房產', 'D、', '祖國', 'D')
('普魯士要想取得軍事和政治組織上的世界領先地位的話,那就必須首先在教育上在世界領先地位。這句話是誰說的?()(1.0分)', 'A、', '伊麗莎白女王', 'B、', '沙恩霍斯特', 'C、', '威廉三世', 'D、', '彼得大帝二世', 'B')
('自從歸並後,哥廷根大學在哪一年獲得了它第一個文科教授的資格?()(1.0分)', 'A、', '1887年', 'B、', '1888年', 'C、', '1885年', 'D、', '1886年', 'D')
('德國教授的學術自由體現在()。(1.0分)', 'A、', '研究和教學的自由上', 'B、', '教學的自由上', 'C、', '生活的自由上', 'D、', '研究的自由上', 'A')
('下面關於德國為大學裡面留出的自由天空說法錯誤的是()。(1.0分)', 'A、', '科學無禁區', 'B、', '科學無權威', 'C、', '科學自由', 'D、', '科學無盡頭', 'D')
('不屬於德國的民族主義追求的是()。(1.0分)', 'A、', '正義', 'B、', '秩序', 'C、', '自由', 'D、', '民族強大', 'C')
('知識分子的分類不包括()。(1.0分)', 'A、', '迂腐型知識分子', 'B、', '批評知識分子', 'C、', '流亡型知識分子', 'D、', '保守型知識分子', 'A')
('在思想和文化上與德國猶太難民隔得最近的是()。(1.0分)', 'A、', '美國的德意志移民', 'B、', '美國人', 'C、', '美國猶太人', 'D、', '美國的高校', 'C')
('美國最早關注流亡科學家的基金會是哪個基金會?()(1.0分)', 'A、', '洛克菲斯基金會', 'B、', '常青藤基金會', 'C、', '約翰基金會', 'D、', '國民基金會', 'A')
('普魯士邦家的宗教是什麼宗教?()(1.0分)', 'A、', '天主教', 'B、', '新教', 'C、', '羅馬教', 'D、', '基督教', 'B')
('叔本華所說的把人們引向藝術和科學的最強烈的動機之一不包括()。(1.0分)', 'A、', '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厭惡的粗俗', 'B、', '擺脫人們自己反復無常的慾望的桎梏', 'C、', '逃避使人絕望的沉悶', 'D、', '擺脫俗世', 'D')
('教授們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和希特勒發生聯系?()(1.0分)', 'A、', '右翼保守', 'B、', '左翼保守', 'C、', '右翼激進', 'D、', '左翼激進', 'A')
('當前,我國教育的成本轉加到誰的身上?()(1.0分)', 'A、', '工人', 'B、', '農民', 'C、', '老百姓', 'D、', '商人', 'C')
('洛克菲勒基金會裡面,哪一門學科的科學家有特殊的地位?()(1.0分)', 'A、', '數學', 'B、', '物理', 'C、', '化學', 'D、', '醫學', 'A')
('德國大學教授們最高的道德義務是()。(1.0分)', 'A、', '追求真理', 'B、', '對永恆的參與', 'C、', '發現新規律', 'D、', '探索不為人知的東西', 'B')
('藝術史這門學科的母語是什麼語言?()(1.0分)', 'A、', '英語', 'B、', '法語', 'C、', '拉丁語', 'D、', '德語', 'D')
('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不包括()。(1.0分)', 'A、', '耶魯大學', 'B、', '斯坦福大學', 'C、', '哥倫比亞大學', 'D、', '哈佛大學', 'B')
('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了德國多少年?()(1.0分)', 'A、', '一百年', 'B、', '一千年', 'C、', '三百年', 'D、', '四百年', 'B')
('在維也納大學建立第一個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是()。(1.0分)', 'A、', '卡爾·布勒', 'B、', '保羅·拉薩斯菲爾德', 'C、', '雅可布·馬夏克', 'D、', '羅特費爾斯', 'A')
('慕尼黑當代史研究院是誰創立的?()(1.0分)', 'A、', '斯皮伯爾', 'B、', '卡耐茵斯', 'C、', '洛特菲爾斯', 'D、', '卡耐基', 'C')
('愛因斯坦最終選擇了流亡哪個國家?()(1.0分)', 'A、', '英國', 'B、', '美國', 'C、', '法國', 'D、', '中國', 'B')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者中占據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家是()。(1.0分)', 'A、', '德國', 'B、', '英國', 'C、', '法國', 'D、', '美國', 'A')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卡爾.布勒是哪個國家的?()(1.0分)', 'A、', '奧地利', 'B、', '德國', 'C、', '法國', 'D、', '英國', 'A')
('學科帶頭人是哪個國家提出來的?()(1.0分)', 'A、', '日本', 'B、', '美國', 'C、', '中國', 'D、', '德國', 'C')
('不屬於19世紀德國的三大研究型大學的是()。(1.0分)', 'A、', '柏林大學', 'B、', '慕尼黑大學', 'C、', '漢堡大學', 'D、', '哥廷根大學', 'C')
('教育產業化在哪個國家存在?()(1.0分)', 'A、', '中國', 'B、', '日本', 'C、', '美國', 'D、', '英國', 'A')
('全民教育是由誰第一個提出的?()(1.0分)', 'A、', '康德', 'B、', '費希特', 'C、', '洪堡', 'D、', '威廉', 'B')
('中國當今大學什麼對學術的干擾最大?()(1.0分)', 'A、', '行政', 'B、', '財政', 'C、', '國家意識', 'D、', '急功近利', 'A')
('科研隊伍中的年輕人一般指多少歲以下的人?()(1.0分)', 'A、', '50.0', 'B、', '40.0', 'C、', '45.0', 'D、', '35.0', 'B')
('1866年到1914年之間,有多少比例的自然科學的教授離開了哥廷根大學?()(1.0分)', 'A、', '0.3', 'B、', '0.31', 'C、', '0.34', 'D、', '0.4', 'C')
('哥廷根大學是哪位國王在1737年下令創建的?()(1.0分)', 'A、', '威廉一世', 'B、', '喬治二世', 'C、', '喬治一世', 'D、', '威廉二世', 'B')
('1807年10月份,普魯士戰敗後召開的內閣會議的議題是()。(1.0分)', 'A、', '經濟困境和辦教育的關系', 'B、', '思想困境和辦教育的關系', 'C、', '神學發展和辦教育的關系', 'D、', '軍事困境和辦教育的關系', 'A')
('下面哪一位科學沒有用實驗去證明核裂變再度發生中子的可能?()(1.0分)', 'A、', '奧托·哈恩', 'B、', '利奧·西拉德', 'C、', '恩里科·費米', 'D、', '約里奧·居里', 'A')
2. 德國近代教育制度
17、18世紀的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都遠遠落後於英、法兩國。由於封建割據,教派爭斗,資本主義發展相當緩慢。德國的資產階級勢單力薄,不敢像英、法兩國的資產階級那樣起來革命,而是屈從於封建勢力。18世紀70年代,受法國啟蒙運動的影響,德國教育界出現了泛愛主義,擁護盧梭的思想,注重兒童的自由發展,並開展了廣泛的教育活動。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新人文主義運動在德國興起,古希臘文化和一切有用的東西受到推崇,促進了德國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19世紀初的普魯士與法國戰爭對德國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教育開始經歷改革。1871年,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德意志終於完成了統一,德國的經濟、教育等開始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到20世紀初,德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資本主義強國。 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德國在政治和經濟上都要落後於英國和法國。德國境內小邦林立,長期的封建割據使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相當緩慢,資產階級具有很大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隨著工人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德國資產階級更是不敢進行反對封建貴族的革命斗爭。這是德國國內形勢的顯著特點。當然,整個歐洲政局的發展和變化,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德國教育的發展過程。
一、強迫義務教育
德國最初的學校教育和宗教改革運動密切相關。首先從德國開始的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國(特別是在其北部)占絕對優勢。從路德派到虔信派,基於對新教勢力擴展的需要,都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受路德(1483-1546)思想的影響,得意志境內各邦從16世紀中期開始先後頒布普及義務教育的法令,使德國成為近代西方國家中最早進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
1559年,威丁堡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規定國家在每個村莊設立初等學校,強制家長送子女上學;1580年,薩克森也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瑪頒布的教育法令規定,8到12歲的兒童都要到學校讀書。在眾多頒布強迫教育法令的公國中,普魯士的教育法令最為突出。普魯士於1794年頒布的《民法》中列有學校教育條款,明確規定:各級學校(包括大學)均系國家機構,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國家的職責,學校要給學生以有用的知識;學校的設立必須經國家允許;所有公立學校都要受政府的監督,政府隨時可以派人對學校進行視察、督導。《民法》還規定:即使仍由教會辦理管轄的學校,或由政府和教會共同管轄的學校,也必須按照國家即定的立法行事,如遇爭執,決定權在政府。《民法》雖然不是專門的教育法規,但在德國,一般把它視為普魯士世俗教育的"大憲章"。此外,普魯士的幾任國王先後多次頒布教育法令,詳細規定了國家辦學、強迫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辦學經費、教師、家長責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和措施。雖然其中的許多法令並沒有被很好地執行,但它們表明了德國近代教育的世俗化特點。
二、文科中學和實科學校
在17-18世紀,德國中學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學,它相當於英國的文法學校或公學,17-18世紀是文科中學古典色彩最濃的時期。文科中學是完全反映貴族要求的一種學校,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這種學校,其主要任務是為升學做准備,使貴族子弟以後成為社會上層職業者,如醫生、律師、牧師和官吏等。文科中學與初等學校無直接關系,早在17世紀以前就形成了這樣一種不成文的法規,到初等學校受教育,是勞動者子弟的義務,而上文科中學學習則是王公貴族們的專權。只有文科中學的學生才有權升入大學,所以文科中學和大學有著直接的聯系,文科中學的任務就是為大學輸送新生和為政府培養訓練一般的官員。
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和近代科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在18世紀初德國就已經出現了與文科中學相對的實科中學,並逐漸得到發展。實科中學的發展是因為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雖然比較緩慢,資產階級也較軟弱,但工商業仍有所發展,貴族獨享中等教育的現象對資產階級的成長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都極為不利,而且專門訓練貴族子弟的文科中學,也根本不能適應和滿足工商業對教育發展的要求,而實科中學正是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產生的,它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的性質,是一種新型的學校,因而發展較快。1659年,虔信派教徒弗蘭克(1663-1727)在哈勒開辦了一所國民學校,以實科內容和直觀方法進行教學,以後又創辦了科學學校。1708年,虔敬派的席姆勒(Christopher,1669-1740)創辦了"數學、機械學、經濟學實科學校",教育內容除宗教外,還有數學、物理學、機械、天文、地理、法律和制圖等。在這些科目的教學中採用直觀教學法,利用繪畫、圖表、標本和模型等直觀教具,以求增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1747年,赫克(1707-1790)在柏林開辦了"經濟學、數學實科學校",是德國第一所正式的實科中學。在這所學校里,學生先在預備班裡學習,然後各按志願選擇一項專科,如幾何、建築、物理、商品製造、貿易或經濟等。該校著有成績,還附設了工藝學習班和師訓班。此後,德國實科學校一直延續下來,到19世紀逐漸成為德國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科學校的出現,揭開了文科中學與實科中學斗爭的序幕,也體現了新的自然學科與舊的古典學科的較量,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封建的生產方式的斗爭,加強了科學與教育的聯系,對文科中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在整個18世紀,實科中學的力量較之文科中學要弱小得多,它的社會地位比文科中學也要低得多。
三、泛愛主義教育
18世紀70年代,德國出現了以泛愛主義為宗旨、創辦"泛愛學校"的教育運動。"泛愛派"的創始人巴西多(1724-1790)根據法國教育家盧梭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應培養學生博愛、節制、勤勞等美德,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實用性和兒童興趣,反對壓抑兒童發展的經院主義和古典主義教育,強調教育的最主要任務在於增進人類現世的幸福,培養掌握實際知識的健康、樂觀的人。和盧梭一樣,泛愛主義者認為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他們要求教育者熱愛兒童,讓兒童自由地發展,他們還重視體育,認為健康的身體是兒童心智發展 的必要基礎。因此,在泛愛主義者所辦的學校中,戶外活動佔有重要地位。巴西多還提出寓教育於游戲中的進步教育主張,並呼籲社會捐資助學。在教學上,泛愛主義者重視發展理性,重視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1774年,巴西多在德騷創辦了一所"泛愛學校",實踐他的教育主張,泛愛學校招收6到18歲的學生,對其中准備培養成師資的那部分學生免收學費。這所學校雖然只存在19年,但在改變德國封建教育方面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在它的影下,當時德國還開辦了另外一些泛愛學校,這些學校主要教授實科知識、本國語、外語、體育、音樂、舞蹈等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適應自然"的方法,以直觀性原則為依據,通過對話、游戲和參觀等方式,培養兒童的智力,讓兒童主動地學習。
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泛愛主義教育家們還寫作、出版了一些教育著作。1770-1774年間,巴西多出版了小冊子《初等讀物》。這是與誇美紐斯的《世界圖解》相類似的帶有插圖的兒童讀物,在當時很受贊揚和歡迎。在此期間,他還編寫了《教育方法手冊》。另外,後來開辦泛愛學校的薩爾斯曼在1774-1881年也著有三部通俗教育書籍,分別批評當時教育的弊病,闡述了新教育的要求及師資培養等問題。這對推動泛愛學校的發展以及資產階級進步教育思想的傳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洪堡德教育改革
19世紀是德國社會和教育進行重大變革的發展時期。1806年,普魯士戰敗,促使德國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在新人文主義的推動下,德國調整、改組了教育領導機構,接著對各級學校進行了整頓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德(1767-1835),他是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任德國教育部的部長。他依據新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學制、課程、考試、教法、學校管理和師資培訓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四、洪堡德教育改革
19世紀是德國社會和教育進行重大變革的發展時期。1806年,普魯士戰敗,促使德國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在新人文主義的推動下,德國調整、改組了教育領導機構,接著對各級學校進行了整頓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德(1767-1835),他是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任德國教育部的部長。他依據新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學制、課程、考試、教法、學校管理和師資培訓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在初等教育上,他認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理性,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的宗教情感,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准備。在學科內容上,他減少了宗教神學課,增設了實用知識的學科,如博物、史地、自然常識,使學生能學到廣泛的、有用的文化知識。在教學方法上,廢除體罰和死記硬背,採用實物直觀教學,這樣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洪堡德還特別注意小學師資的數量和質量,改進和提高了師資培訓工作。他一方面從瑞士邀請了裴斯泰洛齊的學生席勒(1774-1847)到普魯士辦師范學校,另一方面還派譴18名教師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齊本人學習,以便在德國發展師范教育,培養小學師資。在此期間,先後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齊學習的赫爾巴特、福祿倍爾等人,他們都從不同角度尋找改進教育的途徑。18世紀初,德國就已經建立了師范學校,去瑞士學習的人回國後,按照裴斯泰洛齊的辦法又開辦了許多師范學校,到19世紀20 年代至30年代期間,德國的師范教育因受裴斯泰洛齊的影響有了較大的發展。第斯多惠就是直接接受裴斯泰洛齊的思想在德國辦師范教育的一個著名的教育家。此間,德國師范學校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師范生的學習科目范圍較廣,包括德語及文學、數學、地理、歷史、自然、物理、教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也包括神學課,在教學上也採用了一些積極的方法。師范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較多具有一定基礎的小學師資,促進了小學教育的發展和提高。
在中等教育上,洪堡德的改革使文科中學的辦學方向、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以至教師的質量,都有了較大的起色。1810年制定的中學教育計劃削減了古典學科的內容,把語文、數學作為基礎課程,還增加了地理、歷史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這樣,教學內容由單純的古典主義變為具有多方面的性質,古典中學比較接近於實際生活。此外,洪堡德在改革中規定,凡是要擔任中學教師的人必須通過國家考試,合格的給以中學教師稱號。這項考試由國家委託大學辦理,考試科目和要求都以大學為訓練中學教師所開設的課程作為依據和標准。這改變了文科中學教師只能由神學家、牧師擔任的現象,打破了文科中學對僧侶依賴的局面,因為在此以前,文科中學的教師一般都是由大學神學科畢業和准備從事牧師職務的神學者擔任的。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提出了學術自由的原則、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原則。 1810年,洪堡德在一些同事的幫助下創建了柏林大學,採用新的辦學思路和計劃,把著眼點放在高深的專業研究和科學學術水平的提高上。在教學方法上,設講座,不用死記硬背,重視教授的演講,提倡師生的獨立研究和對學術方面的建樹及貢獻。在此基礎上,很多新大學都仿照柏林大學的模式先後建立起來,如波恩大學、慕尼黑大學等等。原來留存下來的大學也盡力仿照新大學進行一定的改變。洪堡德提倡的大學辦學方向,對美國高等教育的改進和提高,有很大的影響。
3. 2018年《現代大學與科學》期末考試(20)答案
('人們往往低估了自己的適應性和機敏性。是誰說的?()(1.0分)', 'B')
('馬丁路德是哪所大學的神學教授?()(1.0分)', 'B')
('「剪刀加漿糊」是指目前國內的什麼現象?()(1.0分)', 'D')
('德國大學入學的條件是()。(1.0分)', 'A')
('正是由於貧窮,所以我們要辦教育,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國家是辦教育辦窮了,在我看來,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窮的最好手段。這句話是誰說的?()(1.0分)', 'A')
('對德國後來教育的發展特別是教育的發展最為重要的人物是()。(1.0分)', 'B')
('德國戰爭期間最先進的武器是()。(1.0分)', 'B')
('德國人把什麼作為國家公民的義務?()(1.0分)', 'A')
('氫彈的原理是()。(1.0分)', 'C')
('哪位大物理學家被稱為量子理論的關門人?()(1.0分)', 'C')
('柏林大學的四大學院制不包括()。(1.0分)', 'C')
('對待那些退職的教授,也像對待親王一樣,他們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這句話處在哪本著作?()(1.0分)', 'B')
('發展中國家最好的大學的特點不包括()。(1.0分)', 'C')
('流亡大學的流亡教授發表的學術論文應該用什麼語言寫成?()(1.0分)', 'D')
('到了20年代的時候,歐洲形成的世界三大原子核物理中心不包括()。(1.0分)', 'B')
('現代大學關於人事的決定主要依據於()。(1.0分)', 'C')
('現代大學與之前的高等教育機構最大的區別是()。(1.0分)', 'A')
('移民到外國後永遠得不到什麼?()(1.0分)', 'D')
('普魯士要想取得軍事和政治組織上的世界領先地位的話,那就必須首先在教育上在世界領先地位。這句話是誰說的?()(1.0分)', 'B')
('自從歸並後,哥廷根大學在哪一年獲得了它第一個文科教授的資格?()(1.0分)', 'D')
('德國教授的學術自由體現在()。(1.0分)', 'A')
('下面關於德國為大學裡面留出的自由天空說法錯誤的是()。(1.0分)', 'D')
('不屬於德國的民族主義追求的是()。(1.0分)', 'C')
('知識分子的分類不包括()。(1.0分)', 'A')
('在思想和文化上與德國猶太難民隔得最近的是()。(1.0分)', 'C')
('美國最早關注流亡科學家的基金會是哪個基金會?()(1.0分)', 'A')
('普魯士邦家的宗教是什麼宗教?()(1.0分)', 'B')
('叔本華所說的把人們引向藝術和科學的最強烈的動機之一不包括()。(1.0分)', 'D')
('教授們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和希特勒發生聯系?()(1.0分)', 'A')
('當前,我國教育的成本轉加到誰的身上?()(1.0分)', 'C')
('洛克菲勒基金會裡面,哪一門學科的科學家有特殊的地位?()(1.0分)', 'A')
('德國大學教授們最高的道德義務是()。(1.0分)', 'B')
('藝術史這門學科的母語是什麼語言?()(1.0分)', 'D')
('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不包括()。(1.0分)', 'B')
('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了德國多少年?()(1.0分)', 'B')
('在維也納大學建立第一個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是()。(1.0分)', 'A')
('慕尼黑當代史研究院是誰創立的?()(1.0分)', 'C')
('愛因斯坦最終選擇了流亡哪個國家?()(1.0分)', 'B')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者中占據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家是()。(1.0分)', 'A')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卡爾.布勒是哪個國家的?()(1.0分)', 'A')
('學科帶頭人是哪個國家提出來的?()(1.0分)', 'C')
('不屬於19世紀德國的三大研究型大學的是()。(1.0分)', 'C')
('教育產業化在哪個國家存在?()(1.0分)', 'A')
('全民教育是由誰第一個提出的?()(1.0分)', 'B')
('中國當今大學什麼對學術的干擾最大?()(1.0分)', 'A')
('科研隊伍中的年輕人一般指多少歲以下的人?()(1.0分)', 'B')
('1866年到1914年之間,有多少比例的自然科學的教授離開了哥廷根大學?()(1.0分)', 'C')
('哥廷根大學是哪位國王在1737年下令創建的?()(1.0分)', 'B')
('1807年10月份,普魯士戰敗後召開的內閣會議的議題是()。(1.0分)', 'A')
('下面哪一位科學沒有用實驗去證明核裂變再度發生中子的可能?()(1.0分)', 'A')
('19世紀90年代,普魯士教育當局掀起了教授崗位的設立浪潮。()(1.0分)', '×')
('各個邦國之間處於對人才的爭奪,學校的硬體投入就會加大。()(1.0分)', '×')
('在希特勒時代,如果祖父、祖母、外祖母、外祖父如果任意一人不是日耳曼人,那麼後代就不是雅利安種族。()(1.0分)', '√')
('德廷根大學擁有世界第一大教授集團。()(1.0分)', '×')
('19世紀之前,哥廷根大學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學。()(1.0分)', '√')
('人文科學家不屬於純粹靠母語為生的難民作家的集團。()(1.0分)', '√')
('柏林大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座現代化大學。()(1.0分)', '√')
('流亡美國的德國作家很多都改行了。()(1.0分)', '√')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國攻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1.0分)', '√')
('哥廷根可以招聘到全德國甚至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自然科學家。()(1.0分)', '√')
('數學、自然科學和醫學有著天然的普遍性。()(1.0分)', '√')
('柏林大學在1810年創辦的時候摒棄了之前已經出現了的大學的所有特性。()(1.0分)', '×')
('人類的戰爭的兩顆原子彈都是在日本本土爆炸的。()(1.0分)', '√')
('自然科學和醫學前沿上的突破越來越依賴於科學家自己的思考。()(1.0分)', '×')
('德國社會的改革是國家領導的上層領導下層去改革。()(1.0分)', '√')
('科學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專業方向都是對生活世界的反思、對人行為准則的反思、對世界的反思。()(1.0分)', '√')
('在理論上最早突破原子核研究的是劍橋大學的卡迪文許實驗室。()(1.0分)', '×')
('自從19世紀德國的教育制度發展起來,這種模式使得國家的經濟取得跳躍式的發展。()(1.0分)', '√')
('美國的報紙記者要能夠標新立異、令人醒目、聳人聽聞。()(1.0分)', '√')
('馬克斯·普朗克的學生弟子中有十位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1.0分)', '×')
('1810年在柏林大學成立大會上,國家宣布了國家取代教會,成為大學財政的支持者這項政策。()(1.0分)', '√')
('柏林大學自從1881年後,牢牢占據了全德國最好大學的位置,特別是在自然科學領域。()(1.0分)', '×')
('德國的現代化大學開創了教授治校的先河。()(1.0分)', '√')
('1933年五月初德國流亡科學家在美國成立了援助德國流亡者組織。()(1.0分)', '√')
('中國人現在選專業主要是考慮實不實用。()(1.0分)', '√')
('猶太人到美國之後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失語性問題」。()(1.0分)', '√')
('所有的搞人文科學的從德國逃出來的人找不到地方接收的話一定先到社會研究新學院。()(1.0分)', '√')
('大學是被當成一種高級的手段的。()(1.0分)', '√')
('德國普遍有的一種思想是應用型的學科沒有科學的重要性大。()(1.0分)', '√')
('中國院士的終身不退休制度對科學的發展有極大的好處。()(1.0分)', '×')
('從1933年4月「文化清洗運動」以後,有猶太血統的科學家都遭到了驅逐。()(1.0分)', '√')
('現代化大學的教師隊伍必須由來自各個學校的佼佼者來組成。()(1.0分)', '√')
('凡是具有共產主義左派的人一定是拒絕適應美國文化的人。()(1.0分)', '√')
('歐洲第一個社會研究院在維也納成立。()(1.0分)', '√')
('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左翼作家在戰後迅速的返回歐洲,回到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0分)', '√')
('美國猶太人認為到美國來的德國猶太難民和他們屬於同一個共同體。()(1.0分)', '×')
('德國的民族主義是文化民族主義。()(1.0分)', '√')
('英法德等國現在的最為重要的大學與過去的神學院的發展有著非常強的連續性。()(1.0分)', '√')
('中國的知識界和企業、商業界的聯系比較緊密。()(1.0分)', '×')
('移民學外語比難民學外語慢。()(1.0分)', '×')
('美國接收的13萬猶太人包含著中歐猶太人當中絕大部分的文化、科學和知識精英。()(1.0分)', '√')
('德國科學的發展來自於威廉三世。()(1.0分)', '×')
('在德國,傳授知識和教授知識是由大學來完成的。()(1.0分)', '×')
('自然科學領域的年輕教授的發展方向類似於文科大學的年輕教授,從入門型的大學向終點型大學一步一步邁進。()(1.0分)', '×')
('科學對於生產技術的指導意義不僅無可懷疑,而且責任重大,它必將開辟出一個新的工業體系。()(1.0分)', '√')
('強制性的語言局勢引起了流亡作家群體迅速團結。()(1.0分)', '×')
('魏瑪時代德國的攝影和照相技術是世界最好的。()(1.0分)', '√')
('《探索的動機》是普朗克的演講稿。()(1.0分)', '×')
('德國大學教授的科研基金是完全有保障的。()(1.0分)', '√')
('流亡作家中走快速美國化的人數量並不多。()(1.0分)', '√')
4. 德國大學教授的頭銜主要有哪些
剛好我之前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我來簡單舉例說下我的見聞吧。這里只討論「教授」。
栗子1:「技術熱力學學院」的大Boss ,Ulrich Maas,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 rer. nat. habil. Ulrich Maas
解釋:Prof.=Professor (教授),Dr.=Doktor (博士),rer. nat.=rerum naturalium (是拉丁語,德語是Naturwissenschaft=自然科學),habil.=Habilitation(取得在大學授課資格,博士畢業生專為獲取教授資格所寫的科研論文),Ulrich (名)Maas(姓)
中文大致翻譯:自然科學博士、獲得大學授課資格、教授 Ulrich Maas。
栗子2:「連續介質力學學院」的大Boss,Thomas Böhlke,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Ing. habil.Thomas Böhlke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Dr.-Ing.=Doktor der Ingenieurwissenschaften(工程學博士)
中文大致翻譯:工程學博士、獲得大學授課資格、教授Thomas Böhlke。
栗子3:「工程信息管理學院」的大Boss,Jivka Ovtcharova,她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 Dr.-Ing. Dr. h. c. Jivka Ovtcharova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Dr. h. c.=Doctor honoris causa(Ehrendoktor 名譽博士),也就是說她有兩個博士頭銜,一個是工程學博士,一個是名譽博士。
中文大致翻譯:工程學博士、名譽博士、教授Jivka Ovtcharova。
栗子4:「哲學系」的大Boss,Mathias Gutmann,他的官方頭銜如下:
Prof. Dr. Phil.Mathias Gutmann
解釋:相同部分如栗1,Phil.=Philosophie(哲學)
中文大致翻譯:哲學博士、教授Mathias Gutmann。
大致就這些種類吧,如果我再看到別的再來補充。
不明白追問。
5. 德國教授崗位體制特點是
一、德國高校教師制度的主要特點
1.高校教師等級森嚴,教授自主權極大。德國大學實行教授講座制,通常一個講座只有一名教授。教授實際上分為等級分明的三級,通常他們在高校中依其工資級別被分別稱為C2教授、C3教授和C4教授。[1]教授是各專業的權威,自主權極大。教授其實是一個獨立學科或專業的負責人,他不但負責開設各門課程,而且還獨自決定講座內的人、財、物的使用。大學的其他成員——講師、助教、科學助手、學生以及非科學人員都處在正教授的領導之下,且排除在高校管理的決策過程之外。
2.高校教師的工作任務分工明確。德國高校的人員分為教學科研人員和非教學科研人員。教學科研人員即高校教師,它又分為教授和教授之下的學術中層。教授是德國高校教學科研的核心力量,他們的職責包括組織教學和科研活動,決定科研方向並籌集科研經費,指導博士生和大學畢業生的科學論文,聘用各種教學和科研人員等。學術中層是高校的骨幹教師,他們屬於教授之下的教學科研人員。他們由不同的被聘資格決定了不同的工作任務,分工非常明確[2](具體見下表)。德國高校學術中層任務分工情況表
3.強調教師的科研能力。在講座教授的選擇與任用上,學術水平是核心內容,《德國史1800-1866》有這樣的記載:「在選擇教授人選時,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地區的考慮,不是同事個人的好惡,不是社會交往能力或口才好壞,也不是筆頭或教課能力,而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獨創性。」
4.教授聘任制度非常嚴格,最終任命權在州政府。德國高校的教授席位是根據專業需要來設置的,只有當教授因故空出席位時,才需要招聘,一般從校外招聘,而不採取本校成員內部逐步升遷的辦法。德國高等學校對教授實行嚴格的聘任制,申請教授的職位要通過競爭,而且有十分嚴格的聘任程序。[3]
5.教授終身制,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教授是德國高等教育的核心。根據《德國高校總綱法》教授可以委任為終身的公務員,不得隨意解僱,也可以委任為非終身制的公務員。實際上,在德國高校中,教授原則上都是終身的國家公務員,大約只有5%的C2教授是有期限的職位。德國的教授歷來擁有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和穩定而優裕的生活條件。德國高校的正式教師的待遇在社會各職業階層中處於中上水平。
6.教授的培養過程嚴格,時間長。在德國,通向教授職位的道路是一條充滿競爭和風險的漫漫長路。在正常情況下,要得到教授職位,必須經歷多次嚴格的考試和篩選,必須在大學畢業後再獲得博士學位和教授備選資格。據統計,獲得博士學位者的年齡平均為32歲,而取得教授備選資格者平均年齡則要達到39.8歲。一般只有當高校教授職位有空缺時,經教授推薦參加教授招聘,才有可能被任命為正式教授。[4]
7.教授在各級教師職務中比例高,並實行強制流動政策。德國高校各級教師職務中,教授的比例很高,一般60%左右,德國實行大學教授強制流動的政策,通過評聘分離,獲得教授資格的人不得在授予單位應聘。通過這種政策強制人才流動,保證大學吸收各方學者,匯集了不同學校的長處和特色,避免了「獨家單傳」的弊病,這樣大學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就無從產生。
8.兼職教學專業人員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較高。兼職教學專業人員是德國高等學校教學專業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專科學校,兼職教學專業人員多於全日制教學人員,這說明兼職教師在高等專科學校中具有重要作用。據1991年統計,高等專科學校兼職教師占專業教學人員的60%,大學的兼職教學人員佔大學教學專業人員總數的29%。[5]德國高校教師制度保證了高校學術研究、教師隊伍的穩定、高質量的教學,主要表現在:(1)高校重視學術研究,從各方面保障學術科研人員的研究條件,處處凸顯學術人員的價值,穩定了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保證了學術自由,促進了科學研究。(2)教授公開招聘,程序嚴格,採取教授強行流動政策,避免了「近親繁殖」、「學術僵化」。(3)德國高校教師崗位設置、工作分工明確到位,各司其職,教學與科研相結合。(4)教師進入高校任教的門檻很高,學術要求很高。在嚴格的聘任要求和過程中,還要進一步對教師加以考核,以此保證了高校教師的質量,保證了高等教育的高質量。
德國教師制度在確保其高質量的師資方面做得相當成功,但其漫長的培養過程以及諸多僵化的方面受到社會猛烈地抨擊,主要表現為:(1)由於教授的數量很少,普通學生很難有機會與教授直接交流而得到教授的指導。(2)德國高校中的教學科研人員真正開始獨立的研究很晚,他們的研究工作受制於他們的教授,還必須承受較大的職業風險。這極不利於高校科學後備人才的迅速成長。(3)德國高校教師職業發展的目標—終身教授,它沒有前設職位,只有一系列的資格條件,包括大學授課備選資格。(4)終身制給教師、教授提供了「鐵飯碗」和豐厚的薪水,但由於沒有配套的評估機制,教師們容易缺乏壓力和積極性。
6. 德國的教授是怎麼評出來的
19世紀初的普魯士到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為發達的國家。拿破崙戰爭推平了神聖羅馬帝國三百多個小邦國的界域,經過合並和肢解,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屈辱的普魯士人在具有哲學頭腦的國王威廉二世「我們從物質上的損失要從精神上補回來」的感召下,於1810年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所大學——柏林大學。它和原來的漢諾威名校哥廷根大學奠基了當今西方高校的大多數規則和功能,教授的產生辦法可謂其中的經典之一。
德國的教授地位之高,有幾個事例為證。
唯物論的創立者費爾巴哈原為柏林大學神學院的教授,可他致力於宣傳無神論,還發生帶領學生褻瀆神靈之事,當教育當局准備驅逐他向國王請示時,威廉二世答復道:既然他已經那麼不信神,乾脆就把他調到神學院吧。於是他和他的一大堆追隨者如願以償。柏林大學另有兩個教授因為批評當局被驅逐,巴伐利亞的慕尼黑大學聘任了他們,威廉二世認為人才難得,派快馬信使請他們回來,而且願意親自道歉。兩位教授凱旋歸來,柏林大學為他們召開了隆重的歡迎會,而且尊國王命令得到翻倍加薪,其他教授跟著沾光。至於教授生日時可以得到國王親筆簽名的賀卡,那已經是常規化的事情了。
奇貨才能可居。
德國教授這么牛,是人家質量決定的。看看他們的升遷路途,就讓人望而生畏,高山仰止。德國評教授的基本程序為:首先選定五名同行專家,因為只有同行才可以對被考察對象的學術成果做出比較准確的評判,防止外行誤判;其次,避免同校評委。因為同校者既有可能營私舞弊照顧,也可能因為積怨和過節故意打壓報復,影響公平公正;其三是不能有師承關系,以防止蔭庇或老師嫉妒學生產生的不正常操作;其四是沒有同學關系,其五是沒有過科研合作經歷,原因也是避免人際以往的情意和怨恨等情緒摻乎其中。
過了這些關依然不是教授,要等有機會去競聘。因為德國大學的教授不能在原來的工作地方晉升,必須等某大學有高一級的空位時,各校通過考察評估通知已經具有了教授資格的人去競爭。過則留,不過則繼續找機會。全國大學形成了流動機制,殺將出來的,那真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不牛都不行了。
避免人情因素加入評職和流動競聘,避免了大學評職中營私舞弊的根本弊端,也避免了同事、上下級的矛盾。過不去的心服口服,要過去就得努力。評上教授,可以心安理得享受兩個中產階級的物質待遇,誰也說不出人家什麼。僅僅從德國評教授這一環節,我們就理解了西方高等教育發達的原因。
反過來看看我們國家評職稱的過程真的是令人汗顏:不投機鑽營不行,不請客送禮不行。有副對聯為證: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
7. 關於德國人的教育問題,請不要復制,謝謝。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中等教育的國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艾伯特總統就頒布了義務教育法。目前德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巴伐利亞州為13年,因為德國是聯邦制國家,除了外交和國防歸聯邦政府統轄,每個州在社會事務領域享有相當大的自治權)。德國的義務教育制內容龐雜,其中有三項重要規定最引人注目:1.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必須上學,殘障兒童則上為他們開設的特殊學校,並進行職業培訓。否則家長要承擔法律責任,輕則罰款,重則入獄。2.從1960年起德國的公立中小學不僅不收學費(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大學也是免費的),而且還免費提供部分課本、文具等。在偏僻的鄉村,學校必須免費提供接送車輛,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若要住校,則享受學校的困難補助。私立中小學,在允許學校收費的同時,國家也給予一定的資金援助。3.德國的小學一律實行四年制,小學畢業時,根據孩子多年的學習狀況來決定孩子進入什麼樣的中學。
中等教育並無初中高中之分
第一類學校(有點像我國的普通高中,我們的聯系學校寧芬堡中學屬於這一類),接納小學四年成績最好的學生。這類學校的學生在完成8-9年(除巴伐利亞外其他各州均為8年)的學業、高中會考合格並拿到畢業證書後,無需參加「高考 」,根據自己的意願可以直接上大學,至於上什麼樣的大學,主要依據是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成績。需要說明的是,德國中學生的「成績」與我們的「成績」有很大差別,除了每學期1-2次知識考試,主要科目結業時有會考外,還要計入學生課堂討論、社會實踐、完成作業情況等因素,可以說是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在較長時段中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你若要就讀如慕尼黑大學、慕尼黑理工學院、柏林自由大學、科隆大學、洪堡大學、波恩大學、
漢堡大學這樣的名牌大學,那好,除了意願外,你得拿出整個中學階段的「成績」來。光有「意願」而「成績」不夠,那就只能申請其他大學。假如你申請的大學當年沒有位置,可以等到第二年、第三年。總之,只要想讀書,總有大學上。
第二類學校(有點像我國的職業高中)接納的是小學四年成績中等的學生。這類學校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則進入高等技術學校(相當於我國的職業技術學院)讀書。
第三類學校(有點像前些年我國的初中中專)接納小學四年成績靠後的學生。這類學校的學生中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當然,聘用單位的老闆必須出資送你參加相關的職業培訓。德國的相關法律規定,無論干什麼工作都必須經過職業培訓。當售貨員,須到商業學校培訓;當個建築工人吧,要經過建築學校培訓;連子承父業的年輕農民在家種地也得有農校畢業證書,否則,銀行不予貸款,也不能享受歐盟的農業補貼,而缺了這兩者,農民就無法維持最基本的生產。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學生要到初中畢業(16歲左右)才實行分流,要麼進入普通高中,要麼進入職業高中,要麼就讀初中中專。相比之下,德國小學畢業的學生只有10歲左右,這么小的孩子因為其小學4年的學業表現,就必須在少不更事的年齡選擇讀什麼樣的中學,粗一看,這樣的規定近乎違反人道原則。
入門難而要求高
在德國,我了解到,中小學教師的職業有非常不錯的收入。據政府的相關統計,德國政府支付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為人均國民收入的2倍多。德國中學教師人均年稅前收入超過45,000歐元,與德國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職員的人均年稅前收入相當,與其他一些行業相比,中小學教師屬於名副其實的「中高收入階層」。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師的收入也有一定差異,但不會很大,至多為30%左右,因為德國社會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這種價值取向已滲入他們的血脈,積淀成為一種民族文化。放眼整個世界,德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高於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高居全球第二。
在德國,中小學校教師不像我國那樣存在職稱差別。如果你工作已有年月,且深孚眾望,那麼,你和一般教師的差別在於你有一個「資深教師」的頭銜。對於一所有100來名教師的中學來說,每學科「資深教師」至多那麼一、兩個而已—有些學科甚至沒有。由於沒有職稱和其他名目繁多的榮譽稱號,更沒有荒唐的「主科」和「副科」的門戶偏見,因此,決定德國中學教師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教師的年齡及婚姻家庭狀況。結婚、生孩子會使老師的收入增加,年齡越大,工資也越高,如果是「資深教師」,收入也會比其他教師高一點。譬如庫茨先生(一位令人尊敬的虔誠的天主教徒,當初,寧芬堡中學代表團來我校訪問,庫茨先生是德方的主要發言人。這次作為我們此行的全程陪同),符合上面所列的三項條件,他的月收入是70 00歐元,每年拿14個月,年收入是98000歐元,納稅和交完各種保險後,年實際收入是56000歐元。在職業屬性上,德國的中小學教師屬於國家的公務人員,受不解僱的保護,無失業之虞,而且每年還有兩個很長的假期。
這么好的收入待遇,使得德國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門檻也隨之提高。在我國,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生、博士生都可直接到中小學應聘任教。在德國,情況要復雜得多。你若想成為一名中小學教師,至少要過三道「關口」。首先,你得拿到大學本科或者更高的學歷。其次,你得一本正經地接受心理學、教育學的專業訓練,參加權威機構組織的相關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最後,你必須參加國家組織的教師資格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
據庫茨先生說,這三關都不是輕而易舉能闖過去的。與我們國家正相反,「上大學容易畢業難」,這是西方國家高等教育的常規。在德國,大學學制一般為理工科4年,人文科5年,醫科8年。大學前兩年學基礎課,考試不及格不能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習。第二階段是專業課學習,考試及格才能拿到學分,只有積累了足夠的學分,才能拿到大學畢業文憑。由於大學學習要求很高,加上許多學生要一邊打工補貼生活,一邊又要隨「不懂變通」的教授們認真讀書,因此,無論是基礎課考試,還是專業課學分,都難以一帆風順。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據了解,目前德國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平均需要7年, 4-5年能畢業的人是少數。如果想當教師,好不容易拿到畢業文憑後,還要應付心理學、教育學考試,尤其是難度最大的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這大約要花3年左右時間,而且,即便你花了那麼多時間培訓應考,也不一定能夠通過教師資格考試。再加上自20世紀80年代起,德國的出生率呈下降趨勢,中小學校學生人數減少,教師職位空缺主要靠自然減員,而德國的制度設置又基本杜絕了「走後門」的陋習,單純的德國人要想成為中小學教師,競爭和篩選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熱愛教育而又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成為教師。而一旦實現當教師的夢想時,年齡已在30歲上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職業備受尊重,基礎教育界人才薈萃。
正是在上述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加上德國中等教育的寬松環境,德國的中學就有條件實行一種在我們看來有點匪夷所思的教師任課制度。聯邦教育法規明確規定,凡中學教師必須同時勝任兩門以上學科教學任務。我熟悉的庫茨先生,既是英語學科資深教師,又教拉丁語,同時還擔任高年級學生的就業輔導課。在寧芬堡中學,多數教師要上三門課。庫茨先生告訴我,他的一位同事UlrichKretzinger(尤里查·克里辛格爾)老師同時兼任德語、德國文學、宗教、經濟、心理五科的教學任務。除了多科任教,德國中學教師的課時數初看也讓人嚇一跳。在巴伐利亞,每位教師每周任課不得低於2 4課時(據說在德國其他州乃至許多西方國家大抵如此),寧芬堡中學的老師通常為26課時上下,平均每天授課5節左右。當然,如果將他們日常的教學過程這一決定因素考慮進去,這樣的課時數,就其對教師的生理和心理壓力而言,恐怕還不如我國高三年段每周10課時的工作量。
8. 德國大學教授的個人簡介,第一句是"Oelmüller, Ralf, Univ.-Prof. Dr. rer. nat. habil., *26.09.1957
查了一下
Dr,rer. (rerum ) nat (Naturwissenschaften),
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某些數學,物理學博士,也是這個頭銜內)
habil : habilitiert ,獲得大學授課資格的。原容型是:habilitieren
後面的數字,我覺得是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