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禮
㈠ 道德經的道德最低標准與最高標准
最高是「道」,最低是「禮」:
其實,道德經本身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解釋自然法則,提倡人們順應自然法則生存的這么一部經典。我覺得不能用簡單的最高和最低來衡量,假如能說出最高與最低,那麼道德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如果非要歸納總結的話我覺得大概以:靜、柔、儉、慈、無為、無爭,來總結老子的思想。第38章也許能概括您想要的答案:「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道德經」一方面是談「道」,一方面是論「德」。老子認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未完待續)
㈡ 《道德經》中講無德無禮然後義至,但論語中「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的說法,區別要有依
■ 中國古代哲學道家思想中關於政治的理論(政道):
主張「以『道』致天下大同」
大道失回則答退求「以『德』治國」
德無以施則退求「以『仁』安民」
仁不足則退求「以『義』理政」
義不正則退求「以『禮』相待」
所以「禮」是最「壞」的政治模式。「禮」就是法律。
但是「禮」具備三大優勢:
一可操作性最強;
二是可量化、標准化;
三是執行的強制性。
《道德經》包含如下最為完美而至簡的法制指導思想:1、參與制定法律的一定是最廣泛的群體;2、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老子說的「禮」即是「建」,「建」——立朝律,故:老子的「禮」是真正「依法治國」的理論基礎。孔子的「禮」與「法律」的概念相差甚遠,而是類似於「禮儀」,屬「倫理治國」的理論基礎,已為一切現代積極思想否定、拋棄。
㈢ 老子 所 講的 上禮 中禮 下禮 各是什麼含義
就是離「道」愈發的遠的意思,根據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解釋,下德又分為三個層次:仁、義、禮,三者逐次遠離於道。上仁者之仁愛,雖非出自自然本性,但卻是無個人意圖的作為,故曰「上仁者為之而無以為」,意思是說上仁者離道尚不甚遠。上義、上禮之人,則離道越來越遠,摻雜私心私慾,有強烈追求功利的慾望。到了以禮治國時,則世風下墜,忠信淺薄,禍亂由之而生,為政者以強制手段使人遵守,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㈣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道德仁義禮
【一】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戚伏,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二】模型
這一章所描寫的是不同的人對於世界的認知各不一樣,想去探究世界的人都一定是想探究到本質,但認知的深度卻是取決於每個人自己。老子在這一章就是描述了五種標準的人,分別是德、仁、義、禮,不同的標准又分上下。上德是不被德所束縛,已經達到無為自然的地步,就好比孔子說隨心所欲卻不會違反天道。下德是內心仍然有積德相,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要遵循天道。仁也是孔子的核心概念,也是達到了無為的境界,無需刻意就可以遵循天道。義還沒有達到無為的地步,還需要刻意的維持。禮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則等。這幾種情況有著不同的認知,老子認為如果沒有達到道的地步,那可以先去修德;沒有達到德的地步,可以先去行仁;做不到仁可以行義;做不到義可以先去行禮。但是如果連禮都做不到,這樣如果再有人違反禮,那人際間的和諧關系就可能崩壞,也就有人會做亂了。但不管怎麼樣都是要守住最本質的東西。
【三】應用
現在想想自己的這個修行的過程也就是一步一步的來就好了。現在自己並沒有達到無為去順道的早鏈境界,所以就還是需要自己來不斷的清理自己,來幫助自己更好的去處執著妄想等。而自己現在的為人處事,也更多的是在讓內心在指引自己,就好像是用直覺和靈感的方式高睜攜來思考,而不再是以前的邏輯思維了。這樣下來自己的確是比較的好玩的,因為如果只是以這種清靜無雜念的方式來修行還可以,但是要再以這種清清靜靜,以靈感和直覺的認知方式來作用現實的話,可能就是需要改為畫面、模型的形式。
這樣雖然自己現在仍然是比較初級的階段,但是只要自己始終是明白到底什麼是重要的,那自己也就始終可以保持在正確的方向上。
㈤ 《道德經》講的是什麼內容想要人們明白什麼道理
道德經主要講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包括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在從中回學到。道德經答由春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貫穿全書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辯證,想要人們用辯證的思維去想事情思考問題,培養獨立的精神。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5)道德經禮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㈥ 禮儀在《道德經》中是怎樣理解的
老子在《道德經》里並沒有提到,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也沒有提及。禮儀大概是儒家范疇的東西,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講的都是「玄之又玄」的道理,而禮儀則是關乎凡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如果老子的言論涉及禮儀的話,大概不過「守其雌」「不如守中」「不敢為天下先」之類,也許可以這樣理解:告訴人們凡事謙虛謹慎,絕不出頭。但是這樣解釋又過分牽強了。總之,道家幾乎沒有禮儀方面的專門言論。
㈦ 道德經中關於仁義禮的問題
解老第二十
書名:韓非子
德者,內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於外也。神不淫於外,
則身全。身全之謂得。得者,得身也。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
以不用固。為之欲之,則德無舍;德無舍,則不全。用之思之,則不固;不固,
則無功;無功,則生有德。德則無德,不德則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
德。」
所以貴無為無思為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夫無術者,故以無為無思為虛也。
夫故以無為無思為虛者,其意常不忘虛,是制於為虛也。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
今制於為虛,是不虛也。虛者之無為也,不以無為為有常。不以無為為有常,則
虛;虛,則德盛;德盛之為上德。故曰:「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
能已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義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貴賤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親疏內外之分也。
臣事君宜,下懷上宜,子事父宜,賤敬貴宜,知交友朋之相助也宜,親者內而疏
者外宜。義者,謂其宜也,宜而為之。故曰:「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禮者,所以貌情也,群義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貴賤賢不肖之所以別
也。中心懷而不諭,故疾趨卑拜以明之;實心愛而不知,故好言繁辭以信之。禮
者,外飾之所以諭內也。故曰:禮以貌情也。凡人之為外物動也,不知其為身之
禮也。眾人之為禮也,以尊他人也,故時勸時衰。君子之為禮,以為其身;以為
其身,故神之為上禮;上禮神而眾人貳,故不能相應;不能相應,故曰:「上禮
為之而莫之應。」眾人雖貳,聖人之復恭敬盡手足之禮也不衰。故曰:「攘臂而
仍之。」
道有積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功有實而實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澤
而澤有事;義者,仁之事也。事有禮而禮有文;禮者,義之文也。故曰:「失道
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夫恃貌而
論情者,其情惡也;須飾而論質者,其質衰也。何以論之?和氏之璧,不飾以五
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夫物之待飾而後行者,
其質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間,其禮朴而不明,故曰:「禮薄也。」凡物不並盛,
陰陽是也;理相奪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
者,實心衰也。然則為禮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眾人之為禮也,人應則輕歡,
不應則責怨。今為禮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資之以相責之分,能毋爭乎?有爭則亂,
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