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
『壹』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內在關系
第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我們只有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有條不紊地進行。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礎之一。社會主義的法律通過人民民主程序來制定,通過人民民主監督來實行,民主和法治向來不可分割。
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根本方略。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總之,黨對國家的領導是依法領導,目的在於保證國家在民主法治軌道上運行,就會在民主法治軌道上發展。
這就是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
(1)論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法治是有機統一」,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首要戰略任務。它科學地闡明了黨的內在領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和法治。這種關系清楚地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屬性,科學地回答了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主要問題,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可動搖的根本。跟隨。
堅持三者的有機統一是中國政治制度的本質特徵,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黨團結一致,領導了中國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發展道路,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紮根於中國土地的政治體制。
其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從性質,目標,道路等方面全面規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內涵。這是兩院制,憲政民主,以及在西方國家實施的三個國家。分權與多黨制的政治制度本質上是不同的,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固定海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中國的政治體制具有特殊的優勢和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優勢和最大力量的最根本來源是堅定不移地堅持三者的有機統一。
『貳』 如何正確認識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
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而黨的領導也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做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同時,黨領導人民依法治國,黨自己也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之所以說二者是一致的,是因為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三個理由。
從必然性上看,依法治國需要黨的領導。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有良法才能有善治,而要有良法就必須要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組織來領導制定。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代表著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尋求善治為目標的依法治國必須要黨來領導,以善治為己任的依法治國和以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為己任的黨的領導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從必要性上看,依法治國也需要黨的領導。人類社會治亂興衰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法治從來不能在亂世中實現,善治不可能在無序下完成。當前的中國,社會矛盾尖銳復雜,人們訴求差異多元。依法治國的實現條件需要一個具有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功能的政治實體來創造前提。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具有這樣的能力和功能。所以,從依法治國的實現條件和中國共產黨的自身條件的現實性上看,二者是一致的。
從可行性上看。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能實現統一的。一是本質上可以一致。我國法律本身就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法律是由立法機關通過立法程序加以明確的執政黨的政策,黨的政策是法律的靈魂和基礎。二是在程序上可以做到。這就是我們能夠把黨的主張和意志通過立法程序,由人民選出的代表把人民的意志與黨的意志融合在一起,通過法律的載體表達出來,也就是通過立法機關把黨的意志變成國家法律;社會上任何組織和個人,嚴格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就是在執行黨的相關政策。從這點上看,二者也能一致。
黨和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只有明確二者的關系,才能確保法治建設有序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和「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這一科學論斷,這既是對那種不要黨的領導的資產階級憲政主張的回擊,也是我們理解「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這一論斷的金鑰匙。
『叄』 談談你對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兩者的關系。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肆』 如何理解黨的領導依法治國的關系
應當從三個層面來正確認識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
第一個層面,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不是割裂、對立的,而是辯證統一的。
一方面,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另一方面,只有依法治國,才能體現黨的宗旨,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實現黨的執政目標。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法治與西方所謂「憲政」的根本區別,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優越性之所在。
第二個層面,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辯證統一的基石與連接點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
一方面,法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統治階級實現其利益的工具。在社會主義中國,法體現的就是人民政權的意志,維護和保障的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代表的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國家政權和國家法制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所以說,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維護人民利益,體現人民意志。人民的利益與意志是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能夠實現辯證統一的基石與連接點。
第三個層面,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辯證統一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之中。
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的辯證統一,不僅是理論命題,而且是實踐命題。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全面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黨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一體系基本的原則,就是法治,通過各領域、各系統實現法治,形成完備的以法治為基礎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黨的建設也會得到不斷加強,黨的領導也會得到不斷完善。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link?url=_
『伍』 怎樣正確認識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
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回。」這體現了我答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略的特色,是我們推進依法治國所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第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
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根本方略。(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在國家政權方面,黨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在社會方面,黨努力擴大基層民主,讓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
)
加油考試啊,我以前也是學政治的。不過現在已經上大學了,呵呵
『陸』 簡述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的關系。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喝政府在新時期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既體現內了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也體現容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實現依法治國不能脫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依法辦事和黨的領導是統一的。
『柒』 論述黨的領導 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之間的相互關系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回本保證,人民當答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7)論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擴展閱讀:
黨的領導不是靠行政權力,而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密切黨同人民的聯系,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擁護。黨的領導只能依靠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依靠在人民中進行宣傳教育,使人民自覺地接受和執行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
黨的領導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黨的所處的客觀環境和所面臨的直接任務的不同,以及實現黨的領導的具體形式和方法的不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黨的領導的意義作了不同的論述。
『捌』 如何處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基本原則,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這個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應當從三個層面來正確認識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
第一個層面,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不是割裂、對立的,而是辯證統一的。
一方面,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另一方面,只有依法治國,才能體現黨的宗旨,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實現黨的執政目標。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法治與西方所謂「憲政」的根本區別,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優越性之所在。
認識不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的辯證統一關系,把二者機械的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要麼是思想上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要麼就是別有用心的挑撥。至於一些人宣揚「黨、法不能兩立」,詰問「黨大還是法大」?其目的更是企圖從「法治」問題上打開缺口,蠱惑群眾、搞亂人心,進而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把中國引向邪路。
第二個層面,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辯證統一的基石與連接點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
一方面,法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統治階級實現其利益的工具。在社會主義中國,法體現的就是人民政權的意志,維護和保障的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代表的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國家政權和國家法制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所以說,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維護人民利益,體現人民意志。人民的利益與意志是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能夠實現辯證統一的基石與連接點。
離開了這一基石和連接點,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也就不能實現辯證統一。如果我們的立法、司法和執法不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的意願,不能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保障廣大人民的各項權利,就必然不能符合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的要求,這時,黨作為執政黨必然要對法治進行修正;如果我們黨的領導違背了自己的宗旨,黨的執政必然也和社會主義法制產生矛盾。始終堅持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辯證統一,是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關鍵所在。
第三個層面,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辯證統一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之中。
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的辯證統一,不僅是理論命題,而且是實踐命題。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全面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黨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一體系基本的原則,就是法治,通過各領域、各系統實現法治,形成完備的以法治為基礎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黨的建設也會得到不斷加強,黨的領導也會得到不斷完善。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把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有機統一起來,探索出符合中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符合廣大人民群眾需求、能夠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研究和學習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關系的實踐意義之所在。
『玖』 論述題:試述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作業
復此觀點正確;
原因如下:制
①依法治國的主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②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③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④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⑤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⑥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