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而不道德
① 科研道德失范現象產生有哪些原因
(一)
科學技術社會功能的變化使科研道德問題相伴而生;
(二)評價體系的不內科學、不合理成為科容研道德失范的助推力;
(三)評審制度的不規范成為科研道德失范的溫床;
(四)利益驅動和人性弱點過度膨脹是科研道德失范的內在原因;
(五)學術批評與監督機制的不健全為科研道德失范容留了空間;
(六)違規成本太低成為科研道德失范者的心理誘因;
(七)基本訓練不夠增大了科研道德失范的可能機率。
② 科學家的科研活動是否負有道德責任你怎麼看原因
科學家研究活動是沒有道德底線的,比如說考古學家是挖墳墓,他們要把墳墓中有價值的物品進行收藏及研究,對於不腐爛的屍體,也會進行解刨分析。
③ 關於科學家的道德意識比較淡薄甚至有些科學家根本沒有道德觀念他們為了科學研究不惜用動物和人做實驗
求知慾?? 生產 知識經驗規律理論技術?
科學家 在 干什麼 你知道?
科研 需要 大筆的人力、腦力、財力、物力 支撐~
還有 絕對封閉不受干擾 保密的 環境~
(法西斯的科學家都幹了什麼?)
你所遭遇的 無法理解/不可告人/教科書式解釋 的事情沒准都是它們的秘密產物?
只有 需要和群眾 打交道的人 才需要 道德表態~
④ 違反科學道德的行為發生的原因
因為太懶了,缺乏知識。
違反科學道德的行為表現
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規定的違反科學道德的學術不端行為表現為以下七種類型:
①故意做出錯誤的陳述,捏造數據或結果,破壞原始數據的完整性,篡改實驗記錄和圖片,在項目申請、成果申報、求職和提職申請中做虛假的陳述,提供虛假獲獎證書、論文發表證明、文獻引用證明等(第十九條);
②侵犯或損害他人著作權,故意省略參考他人出版物,抄襲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內容;未經授權,利用被自己審閱的手稿或資助申請中的信息,將他人未公開的作品或研究計劃發表或透露給他人或為己所用;把成就歸公於對研究沒有貢獻的人,將對研究工作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單之外,僭越或無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第二十條);
③成果發表時一稿多投(第二十一條);
④採用不正當手段干擾和妨礙他人研究活動,包括故意毀壞或扣壓他人研究活動中必需的儀器設備、文獻資料,以及其他與科研有關的財物;故意拖延對他人項目或成果的審查、評價時間,或提出無法證明的論斷; 對競爭項目或結果的審查設置障礙(第二十二條);
⑤參與或與他人合謀隱匿學術劣跡,包括參與他人的學術造假,與他人合謀隱藏其不端行為,監察失職,以及對投訴人打擊報復(第二十三條);
⑥參加與自己專業無關的評審及審稿工作;在各類項目評審、機構評估、出版物或研究報告審閱、獎項評定時,出於直接、間接或潛在的利益沖突而作出違背客觀、准確、公正的評價;繞過評審組織機構與評議對象直接接觸,收取評審對象的饋贈(第二十四條);
⑦以學術團體、專家的名義參與商業廣告宣傳(第二十五條)。有專家指出,除上述違反科學道德的行為表現外,還有假冒學歷和假冒文憑、學位和權力的交易等。
為什麼會引起這么大的關注
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之所以成為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科研群體的社會角色更易受到社會關注。科學家作為知識的創造者和創新的推動者,一直被公眾看做「最接近上帝的人」,是「不會說謊的人」,在公眾中具有良好社會形象,被視作道德的楷模。一旦出現道德問題,對於公眾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二是科學技術與工業經濟乃至政治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此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包括科學家在內的多元社會主體介入了科技活動的決策、研發和應用,而相應的科技社會化運作機制尚不完善,相應的規范也未能建立起來,由此導致眾多的失范現象產生,並引起社會關注。
三是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對國家、科學共同體、個人危害很大。對國家和科學共同體而言,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會誤導科學研究的方向,導致科技資源低效使用,甚至引發腐敗行為。
⑤ 誰知道甘地提出的毀滅人類的七宗罪除了:科學而沒有人性、政治而沒有道德,還有哪五條啊
1,沒有原則的政治;
2,不勞而獲的財富;
3,沒有理內智的享樂;
4,沒有特點的知識;
5,沒有道德容的商業;
6,沒有人文關懷的科學;
7,沒有犧牲的崇拜
或
謹慎的記住甘地列出的七宗罪
人類社會七宗罪
搞政治而不講原則( Politics without principles );
積累財富而不付出勞動 ( Wealth without work )
追求享樂而不關心他人( Pleasure without conscience )
擁有知識而沒有品德( Knowledge without character )
經商而不講道德( Commerce without morality )
研究科學而不講人性( Science without humanity )
膜拜神靈而不做奉獻 ( Worship without sacri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