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龔法治心衰

龔法治心衰

發布時間: 2023-08-10 21:11:12

法治觀念【教師法治觀念研究綜述】

摘 要 教師法治觀念是教師對法治的認知、評價和情感體驗。目前,對教師法治觀念的研究基本是從意義、現狀、原因及對策這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在研究方法、對象等方面存在著一些不足。 關鍵詞 教師 法治觀念 法律意識 研究綜述 作者簡介:董雲,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5)05-234-02 教師法治觀念,即教師對法治的認知、評價和情感體驗。在中國知網中輸入「教師法治(制)觀念或教師法律意識(素養)」,針對該主題的文獻共計85篇。統計得出,96.7%的論文發表於21世紀,發表在近五年的論文佔54.1%。由此可見,隨著依法治國的不斷深入,關於教師法治觀念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近幾年達到頂峰。但所得文獻總計十分有限,這也說明關於教師法治觀念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筆者通過認真研讀以上文獻後,做出綜述如下: 一、教師法治觀念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教師法治觀念是教師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 柳麗娜(2011),劉新(2010)等認為,法律素質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有樹立依法治教的觀念,才能將隱含於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性智慧之中的師德不斷地展現出來,才能形成富有個性的對教育的見解與創意。 (二)教師法治觀念是培養法治觀念公民的需要 藺艷娥(2011),高英彤(2003)等認為,增強教師法治觀念,有助於培養出現代知法守法公民。只有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懂法、遵法、守法、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法律意識、較高法律素養的學生。 (三)教師法治觀念是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李偉新(2013),田傳昊(2008)等認為,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依法治國方略在教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教師法律意識的強弱,法律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依法治校推廣的進程,關繫到我國教育事業的興衰。 二、教師法治觀念基本現狀及問題研敗敗究 由於不同等級的教師的法治觀念也存在著很大差別,因此,為了確保分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筆者將從農村教師或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教師兩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 (一)農村教物枯物師或中小學教師法治觀念基本現狀及問題研究 1.農村教師或中小學教師法律知識缺乏。張濤(2009),張波(2008)等認為,當前農村教師教育法律知識十分缺乏,他們大多數都不能准確掌握相關教育法律知識,這就影響了教師對於法律的理解和應用。 2.農村教師或中小學教師法律意識淡薄。首先,部分農村或中小學教師依法維護自身權利與利益的觀念淡薄。周晶(2009),褚曉冬(2005)等認為,很多中小學教師法律知識缺乏,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沒有及時採取法律訴訟手段進行維護。其次,部分農村或中小學教師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現象普遍存在。柴麗(2014),王暉(2000)等認為,部分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法制觀念淡薄,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體罰,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存在著違法違規行為。 (二)高校教師法治觀念基本現狀及問題研究 首先,高校教師一般注重專業知識和科研,缺乏有效的法律學習。倪軍(2012)等認為,高校教師生活節奏快,他們為了晉升、職稱,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領域,而忽視了法律知識的學習。其次,高校教師法治觀念淡薄,缺乏應有的法律信仰。劉忠勛(2012)等認為,高校教師的法治觀念淡薄、缺少正確的信仰,已成為近年來一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認識問題的主要表現,在錯誤的信仰、價值觀指導下的行為,不可能成為符合正確法治觀要求的行為。 三、教師法治觀念缺失的原因研究 (一)社會因素 1.傳統觀念。王園園(2010),王德祿(2009)等認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極度強調尊師重道,認為「天、地、君、親、師」並列,「一日為師、終身為罩液父」,這種傳統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導致師生平等思想不能為教師所接受。 2.法律法規不完善和宣傳不力。王虹(2009)等認為,我國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規不完善、不系統,在法律責任方面劃分模糊,導致難以切實執行。另外,相關部門對教育法律的宣傳不力,從而導致廣大教師出現認識問題。 3.經濟利益的驅使。董愛玲(2008),張玉格(2008)等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經濟利益的驅使,部分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金錢、名譽和地位看成了自己工作的出發點,沒有切實履行教師義務,產生了拜金主義思想。 (二)自身因素 1.思想觀念落後。張仲立(2004),高文俠(2001)等認為,教師思想認識上存在著誤區。在絕大部分老師和學校看來,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教師只注重對學生傳授知識,只注重升學率,而忽視了法制教育。 2.世界觀、價值觀偏差。朱紅麗(2009)等認為一些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功利觀出現了偏差,滋生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急功近利思想,忘記了自身的良好形象,放鬆了對自己的監督。 四、增強教師法治觀念解決的對策研究 (一)從國家角度來看,要加強教育立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李葉欣(2012),賴勤(2008)等認為,我國雖然頒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規,但其中有些規定比較籠統模糊,還有待完善。因此,黨和國家政府部門仍必須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法律法規體系,使廣大教師有法可依。 (二)從社會角度來看,要開展普法活動,加速全民普法 王志彥(2014),梁發祥(2009)等認為,提高教師的法律素養,需要社會的參與和支持,社會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對教師進行普法教育,幫助他們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形成知法、守法、信法、用法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學校角度,要加強學習教育,建立健全各項 規章制度 熊芳(2013),劉艷金(2011)等認為,學校應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規,學習方式應靈活多樣,引導教師自覺的理解認同和接受法制教育。周士強(2007),王偉(2008)等認為,學校要加強制度建設,依法加強管理,要積極的明化各種決策機制,建立健全的各種規章制度,使整個學校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圍。 (四)從教師自身角度來看,要更新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 葉芸(2010),高艷波(2009)等認為,教師要自覺更新落後的觀念,要主動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維法,不斷提高教育法律意識,樹立現代合理的教育觀念。 五、研究評述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對教師法治觀念的研究基本是從意義、現狀、原因及對策這四個方面進行論述的。其中,教師法治觀念研究的意義是從學生、社會和自身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的;教師法治觀念的現狀主要從農村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教師兩部分分開進行說明的,並對導致問題的原因作了進一步的分析;最後提出了各自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即從國家、社會、學校、自身四個方面尋找解決途徑。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以上研究也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研究文獻總數偏少,對問題重視不夠 相對於對其他社會群體法治觀念的研究,如農民、大學生等,教師法治觀念方面的研究文獻總數偏少篇。這也說明目前教師法治觀念這一專題還沒有引起社會各界學者的廣泛關注,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二)研究方法單一,結論的適用性不強 大多數學者在研究教師法治觀念這一專題時,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雖然可以對調查結果進行定量研究,同時也節省了人力、時間和財力。但是,該方法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它只能獲取書面的社會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動、具體的社會情況,很難作深入的定性研究。 (三)研究對象較窄,存在研究空白 上述文獻的研究對象主要側重在農村教師或者中小學教師。而對高校教師的研究偏少。大多數學者只注意到了農村或中小學教師法治觀念存在的問題,而忽視了高校教師在法治觀念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筆者認為目前的研究對象偏窄,需將注意力轉到高校教師或其他教師群體,以彌補研究空白。 參考文獻: [1]劉忠勛.德育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孟彩雲.教師成長論.北京:紅旗出版社.2008. [3]黃正平、閻玉珍.教育法律法規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李曉燕、劉欣.教育法律政策的理論與實踐.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柳麗娜. 談教師法律素養的養成.教育探索.2011(9). [6]劉新.中小學青年教師要具有法律素養.當代教育科學.2010(24). [7]藺艷娥.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制素質的調查研究.教學與管理.2011. [8]高英彤、王凌��.論教師的法律素質.理論與實踐.2003. [9]李偉新.淺析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法律素質.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2). [10]田傳昊、馮琳、姜樹萍.對中小學教師法律素養缺失改進思路的探析.中國教師.2008(S1). [11]高嘉成.如何提高教師法律素質.師資建設2014. [12]張濤.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律知識水平的調查研究.教學與管理.2009. [13]張波、張俊列.提高農村教師教育法律意識的思考.教學與管理.2008. [14]周晶、王平祥.在教師繼續教育中加強法制教育.法制與社會.2009(6). [15]褚曉冬.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律素養的現狀分析.遼寧教育研究.2005(11). [16]柴麗.中小學教師法律素質的現狀反思與理性探究.學園.2014(5). [17]王暉.談中小學教師法律意識的現狀及對策.教學與管理.2000(8). [18]倪軍.新時期高校教工法治素養的現狀和對策分析.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10(11). [19]王園園.教師法律素養淺談.五台山.2010(9). [20]王德祿.對中小學教師法律素養缺失改進思路的探析.甘肅科技.2009(20). [21]王虹.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律意識現狀分析.教學與管理.2009. [22]董愛玲.淺談中小學教師的法律素養及其培養.教育探索.2008(8). [23]張玉格.加強教師法制觀念,維護學生合法權益.職業教育.2008(6). [24]張仲立.農村中小學教師法制觀念現狀探析.山西教育(綜合版).2004(7). [25]高文俠、高牧原.農村中小學教師法制觀念現狀的調查與思考.教書育人.2001(6). [26]朱紅麗.加強農村教師法治教育,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河南農業.2009(9). [27]李葉欣.教師教育法律意識的缺失與教育法律素養的提高.教學與管理.2012. [28]賴勤.教育過程中的教師侵權行為表現與教師法律意識培養.思想理論教育.2008(6). [29]王志彥、楊荔.論提升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律素養的策略.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4(4). [30]梁發祥.淺談中小學教師法律思維的養成.教學與管理.2009. [31]熊芳.淺談高校教師如何依法治教.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3). [32]劉艷金.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制素質的現狀調查與分析.價值工程.2011(20). [33]周士強.增強教師的法制意識刻不容緩.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34]王偉、龔德建.淺談中學教師法律權益的維護.法制與社會.2008(6). [35]葉芸.對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律素質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8). [36]高艷波.淺析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法律素質.資治文摘.2009.

⑵ 論中國法治的主導思維是辯證還是邏輯

自從國人認識到中國必須走法治之路開始,關於中國法治之路該如何走一直存在 種種議論和爭論。縱觀這些議論和爭論,大致可分兩個方向的探索,一個是在法律之外尋求 實現法治的道路,另一個則是從法律本身的角度出發探索中國的法治道路。然而無論是從法 律之內還是法律之外探討法治的實現之路,都需要依託於一定的思維。本文試圖從思維的領 域出發,著重分析論證中國法治的主導思維是辯證還是邏輯,以期能服務於中國法治的實踐。 [關鍵詞]: 法治 法律思維 辯證思維 邏輯思維 隨著學界對於法治問題探討的不斷深入,當下許多學者已經意識到,「法治問題不僅僅 是由制度及規范所生成的,還包括與制度規范並存的法律思維。」 如鄭成良教授所言:「法治實質上是一種思維方式。」 他還進一步闡述道:「法治固然取決於一系列復雜的條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條件而言,必須存在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思想方式,即只有當人們能夠自 覺地而不是被動地、經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來思考問題時,才會有與法治理念 相一致的普遍行為方式。」 然而,這種服務於法治的法律思維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雖然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應當主要是一種邏輯的思維,但其並不具有絕對的主導性。這主要是由 於受到我國傳統思維方式的作用,以及共和國建國後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思維灌輸的慣性作 用,對這種邏輯思維的認識的不足,此外就是受到西方後現代思潮對於傳統邏輯的批判的影 響,使得一部分人自覺或不自覺的對這種邏輯思維主導的論斷產生了懷疑,有人甚至提出了 辯證思維是中國法治的主導思維的謬論。本文則是針對這種現狀在理清法治、法律思維、邏 輯思維、辯證思維的概念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和論證邏輯思維與法治的關系以及辯證思維與 法治的關系,最終得出法治的主導思維為邏輯的結論。 一、概念界定 概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於客觀事物的本質和特徵,在運用抽 象思維進行抽象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方便人們進行交流的一種工具或符號。由於人的不同, 人的認識能力和抽象思維是存在差異的,這就導致人們對於同一事物的概念界定也是有所不 同的。因此,對於本問題的有關概念的界定,將既有利於文章對於問題的深入分析與論證又 及方便人們對於本文所論述內容的理解和交流。 (一)法治 關於法治概念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到法治的概念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豐富的過程,在 其發展過程中常常受到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對於 法治的定義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學》將法治定義為: 法得到普遍遵守與良法。英國法學家戴雪則將法治定義為:第一,法律具有超越也包括政府 的廣泛裁量權在內的任何專制權力的至高無上的權威;第二,任何公民都必須服從在一般法 院里實施的國家一般法律;第三,權力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憲法性文件上,而是建立在法院的 實際判決上。 但是不管法治的定義如何發展與演變,學者們以何種形式的修辭來闡釋,法治的基本特徵「法律至上」、法治的核心價值「權力制約」和「保障自由」等內容是無法改變的。「法律 至上」是古典和現代法治所共有的基本原則,是一種制度形態和法律精神。它意味著在觀念 上法律權威、地位高於一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制約」是法治核心價值之一,無論 從歷史還是從現實各國的法治發展來看,法治國家的政治基礎,一是民主政體,二是國家權 力利的合理配置。根據孟德斯鳩的觀點,實施法治的根本所在就是要解決國家權力配置的問 題。國家權力配置的問題是法治的核心問題,國家權力配置包括國家權力的合理分工和有效 制約。而「保障自由」也是法治核心價值之一,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人權,公民只有真正地享 有了自由權才有可能去實現其他權利。因此,「保障自由」是法治社會極為重要的價值理念。 基於此同時結合到我國的國情,筆者認為可以法治定義為以法律至上為基本理念的,以權利 合理配置為基礎的,以保障自由等基本人權為目標的,依良法的普遍實行為手段,社會管理 方式。 (二)法律思維 學界比較關注法律思維的研究,而這方面的成果也較為豐富,表現在法律思維的定義上, 我們可以看到,關於法律思維的定義有很多。從總體來說,對於何謂法律思維,人們大體有 以下幾種認識: 1、法律思維是通過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對法律現象的反映、認識和思考。如李淑英 指出:思維是人的大腦對存在的認識和思考。法律思維則是通過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對法 律現象的反映、認識和思考。 2、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法律職業共同體)運用法律知識對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判斷並得出結論的過程。如周曉春、李保甫、郭儒村等都是在這種意義上界定或使用法律思維的。 周曉春指出,所謂職業法律思維,是指運用法律基礎理論、專業術語、專業邏輯分析、判斷 問題的認識過程。 我們可以看到周文限制了法律思維的主體,即不再將法律思維做泛主體化的界定,而只是局限於法律職業共同體。 3、從法律思維的功能角度對法律思維加以界定,即將法律思維界定為實現法治的方法。 如叢濤,曹潔。法律思維是將法律、事實、方法等整合運用以實現法治的最佳步驟或方法。 4、從法律思維方式的角度界定法律思維,如鄭成良、陳金釗等。鄭成良是國內比較早研究法律思維問題的學者之一,他認為,法治就是一種思維方式,「所謂法律思維方式,就 是按照法律的邏輯(包括法律的規范、原則和精神)來觀察、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方 式。」他認為法律思維應當「圍繞著合法與非法來思考和判斷一切有爭議的行為、主張、利 益和關系」。 5、從法律思維方式和法律思維方法相結合的角度來定義法律思維。如堪洪果即是從這一角度認識法律思維的。「法律思維,系指生活於法律制度架構之下的人們對於法律的認識 態度,以及從法律的立場出發,人們思考和認識社會的方式,還包括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運 用法律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當法律思維作為思維方式,它的一端便連接著法律的形而上層面,聯系著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內蘊、品格和精神需求;當法律思維作為思維方法時, 它的另一端連接著法律的形而下層面,它在對解釋、推理、論證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 參見周曉春:《法官職業法律思維:經臉組法官向知識型法官過度的橋梁》,載《中國律師》2000年第12 法律思維應當包括法律思維方式和法律思維方法兩個方面。法律思維是對法律思維方式和法律思維方法的融合,而不是溝通二者的橋梁。「法律思維是主體融會法 律思維方式和法律思維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對法律的再認識和再把握的過 程。其中,法律思維方式表現為法律思維的視角、立場、模式以及思維的習慣和傳統等,其 決定著思維展開的方向,法律思維方法則是主體解決法律問題所應用的工具,其主要有兩個 層面,即作為思維過程的操作方法,如刑法中的定罪量刑等方法和作為理論工具的方法,如 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論證和價值衡量等方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范春瑩關於法律思維的界定較為恰當。法律思維首先應該是一種思 維方式,具有所有思維方式所共有的屬性同時又具有其特殊性,即法律性,表現為法律思維 的視角、立場、模式以及思維的習慣和傳統等,其決定著思維展開的方向;其次它應該是一 種思維方法,這里主要是指的是其作為方法對人處理法律問題的有用性,主要是作為思維過 程的操作方法如刑法中的定罪量刑等方法和作為理論工具的方法,如法律解釋、法律推理、 法律論證和價值衡量等方法。 (三)邏輯思維 從字面意思來看邏輯思維是由邏輯和思維兩個片語合形成,思維是這一概念的本質屬 性,而邏輯則體現了這一概念所獨有的特性。因此要想弄清楚什麼是邏輯思維,首先就得明 白什麼是邏輯。關於邏輯的定義有很多,詞典上將邏輯定義為人的一種抽象思維,是人通過 概念、判斷、推理、論證來理解和區分客觀世界思維過程。美國學者約翰杜威從邏輯發展 的角度出發,認為邏輯是人們對於所有方法的長期實踐過程逐漸形成的對於正確的方法的自 然選擇和進行理性研究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問。 認為邏輯是人們思維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是一種人們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不管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結論的 得出都必須藉助於邏輯的方法。從法律思維三個關鍵的領域:法律的獲取、判決的證成、概 念和體系的建構,該學者推出了法律中的邏輯必然要經過三個不同階段三種不同意義上的推 論,即:事實推理、法律推理、判決推理。 綜上所述並結合到上文對於法律思維的界定,筆者認為邏輯思維是一種人通過綜合運用 各種抽象思維的方法,來達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思維過程。它主要有兩個特徵,首先它 是一種思維,是人通過大腦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或改造的過程;其次它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抽 象思維的方法(例如概念、判斷、推理、論證等),從而使人在思維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結論。 (四)辯證思維 恩格斯認為:「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 運動的反映而已。」 龔家淮分別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兩個方面出發將「辯證思維定義為:辯證思維是對客觀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及其運動變化的反 映。辯證思維對事物的反映是主動的、有目的的,並且具有預見性和創造性。」 和「辯證思思維定義為:辯證思維是人類認識並且改造客觀世界的思維。」 筆者認為辯證思維是以辯證證法為基礎的一種思維,因此辯證思維具有辯證法所具有的基本內容即聯系、矛盾、運動、 變化、發展。而辯證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將研究的對象看作一個整體,從其內在矛盾的運動、 范春瑩:《法律思維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10 月,第24 參見[美]約翰杜威:《邏輯方法與法律》孫新強譯,載《人大法律評論》2011年第一輯。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3 變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聯系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本質上系統地、完整地認識對象。此外辯證思維還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經驗的歸納總結而形成的一種普遍的規律的結合體,它自身具有一 致性和循環性。筆者認為從辯證思維的特性來看其更傾向於指導人們全面的、系統的認識事 物,而對於人們該如何地去改造客觀事物的作用在實踐中,往往表現的不如邏輯思維那麼明 顯和直接。 二、法治與辯證思維、邏輯思維 在上文對於法治和辯證思維概念的准確界定的基礎上,下文將著重分析論證法治與辯證 思維的關系以及法治與邏輯思維的關系。在這個部分筆者將主要以下四個問題入手,分析和 論證法治與辯證思維、邏輯思維的關系。一是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否是一種法律思維?二 是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哪一種是當下中國法治的主導思維? (一)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否是一種法律思維 法律思維是對於法治實現的意義不言而喻,因此要論證一種思維,是否是服務於法治的 思維以及是否為法治的主導思維,首先需要論證的是它是否是一種法律思維。在這一點上筆 者試圖從概念界定的角度出發進行論證,結合到上文對於辯證思維和法律思維的定義來看。 辯證思維是一種以辯證法為基礎的思維,它包涵著辯證法所具有的基本內容即聯系、矛 盾、運動、變化、發展。而這也決定了辯證思維所具有的特性:相對性、運動性、主觀性。 這與法律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特性即法律性:絕對性、穩定性、客觀性,是相違背。在 絕對性上,服務於法治的法律思維要求人們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要堅持法律的絕對 權威;而辯證思維所主張的事物是矛盾中的事物,事物處在一定的矛盾體系中,這個體系包 括事物內部的矛盾的主次方面,事物外部的主次矛盾,因而事物並不存在絕對性,而是相對 的。這於服務於法治的法律思維所倡導的法律至上,法律的絕對權威等絕對性正好是相矛盾 的。在穩定性上,法律思維首先以法律規則的穩定性為前提進行分析論證,大致能得出一個 穩定的預期,這就滿足人們心理和理性的需要同時也節約了社會成本,從而達到了法治所追 求的目標和價值,並使法治得以鞏固和發展;然而辯證思維所倡導的是,事物是運動的事物, 事物的運行性是絕對的,而靜止則只是運動的一種特例,這種運動性的辯證思維,將無法滿 足人們對於法律的穩定性的需要,對於法治的實現更是一種阻礙。在客觀性上,法律思維作 為一種思維方法,是一種通過綜合運用固有的抽象思維的方法在已有的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進 行推理和論證最終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論,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而辯證思維,雖然其倡導 者將其定義為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思維,事實上由於缺乏客觀的方法使得這種思維具 有很強的主觀性,而有這種思維所得的結論也是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這與法律思維的客觀性 是相違背的,這與法治對於結果的客觀性的追求也是相違背的。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辯證思 維不是一種法律思維。 邏輯思維是一種人通過綜合運用各種抽象思維的方法,來達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思維過程。邏輯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從縱向上看,自法律和法學誕生之日起,其就被廣 泛的適用於前者的思維領域,可以說邏輯是法律能運作以及法學能成為一門學科的根本。雖 然霍姆斯認為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不是邏輯,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邏輯似乎對於法律並不是 最重要的,但這完全是一種缺乏語境和背景的曲解,霍姆斯說這話主要是對傳統僵化三段論 的邏輯模式的一種批判,而這並不是對於邏輯思維的批判,根不能否定邏輯思維對於法律的 重要性。從橫向上看,學者們在對法律思維進行定義時總是要在定義中明示或暗示的加上邏 輯的字眼或邏輯的方法等,這也證明邏輯思維對於法律和法律思維的重要性,兩者在概念上 是難以分開的。而當法律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法來界定是,我們可以看見這種思維方法與邏 輯思維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前面加上了法律最為定綴對此加以限定。而從功能的角 度來看,邏輯思維的方法,具有立法的促進功能,即通過對於客觀事實的抽象形成滿足於法 律的要求的概念,從而促進法律發展;具有司法的適用功能,孟子說「徒不能自行」,這句 話的原意是想強調人在法律適用中的重要性,其實更確切的講,人的重要性體現在他能運用 邏輯思維的方法,通過對具體的案件事實的梳理,對已有法律的發現,並將發現的法律與具 體的案件進行客觀的推理和論證得出一個合法合理的司法結論,全過程都體現也都需要人對 於邏輯思維的運用。因此,筆者認為邏輯思維是一種法律思維而且也是唯一滿足法治要求的 法律思維。 (二)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哪一種是當下中國法治的主導思維 雖然在上文中已經論述了辯證思維不是一種法律思維,更不可能滿足法治發展的需要。 而邏輯思維則是唯一的法治的主導思維。但是在當下的中國社會的現實中是這樣的嗎?是不 是存在應然與實然的悖論呢?而當下中國法治進程的主導思維究竟是邏輯還是辯證呢? 筆者認為這的需要從主體入手即從推動法治的力量入手進行分析。從大的方向上我們可 以將中國法治的推動主體劃分為官方、民間、法律人這樣的三個主體。事實上這三個主體的 界定是存在一定問題和漏洞 ,但是這里為了方便我們的討論,假定三個主體中的個體所持的觀點都是一致的,三個主體中的個體所持的觀點長期內不可能改變。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官 方推進法治的主導思維是政治思維,即具有很強的命令與服從的色彩,又具有運動式的色彩, 此外,比較關注行為的的效率與效益,對於程序具有很強的排斥性,最後應該是中國所獨有 的具有很強的政黨性;而法律人推進法治的主導思維主要是以邏輯思維為主導的法律思維, 即在思維主要依靠嚴密的邏輯的思維,在方法上綜合運用各種邏輯的方法,既具有嚴密性、 客觀性的色彩,同時又抱有一定的浪漫主義、完美主義的追求;最後是民間主體的思維,民 間主體的思維本身具有很強的矛盾沖突,主要是當下中國處在一個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思 維也處在一個轉型時期,筆者認為民間思維主要是介之於官方思維與法律人思維之間,缺乏 其獨特性,如果其有獨特性就是其內在的矛盾性和復雜性。 決定主導思維的主要是主體的力量和實力占優勢一方的思維。通過各方力量和實力的對 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下在中國的三個主體中最有實力的是官方,而且這種實力差距非 常的明顯。即官方處於中國社會的力量的絕對中心,其他兩個主體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因此, 中國當下中國社會法治的主導思維實際上政治思維。現實中各種與這種思維相違背的思維, 都會受到這種思維的打壓,而這種思維在法治的實踐中享有絕對的話語權。而所謂的辯證思 維不過是這種思維用來打壓邏輯思維的一種工具而已,而邏輯思維也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 成為一種應然的中國法治主導思維。 三、結論 從上文的論證來看,我們可以得出,法治的主導思維應該也必須是邏輯思維。但是這一 點在當下我國社會中表現的並不那麼明顯,主要是受到來自傳統思維的挑戰如辯證思維以及 極為強勢的政治思維的打壓。正如陳金釗老師所言「我們傳統文化的整體性不是很重視邏輯 分析,混沌、整體、辯證地看問題是我們思維的特點。正是因為整體性思維忽視形式邏輯, 使得與法治相適應的思維方式難以在全民中形成,這成了我們進入法治時代的一個障礙性因 而法治建設需要的是一種以邏輯為主導的法律思維,邏輯思維是法律思維的基礎,離開演繹推理、類比推理等方法法治將寸步難行。「對於我們這個不重視邏輯的民族來說,對 邏輯絕對化的批判對我們沒有現實意義。」 而為了推進我國法治建設和進程,我們需要做的是運用邏輯規則來保障法律意義的固定性,以便給人們以可靠的預期,重塑法律的權威。此 外我們應該明確的是:法治覺不是一個朝夕之間就能實現的目標,而是一個漸進式發展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在法制實踐中堅持運用邏輯思維來指導和幫助我國的立法、司法、執 首先是三個主體的稱為的不恰當,應該是三個群體更好,其次是每個群體中的各個個體不一定都持著一種思維,再次是忽略了群體中個體的思維具有可塑性,是可以事實上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法工作,盡量減少來自政治思維和傳統思維的干擾,在點滴的積累中逐漸實現我國的法治。

⑶ 什麼是慢性心衰,有法治嗎

心力衰竭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症狀群,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病率高,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根據我國50家醫院病歷調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佔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卻佔40%,提示預後嚴重。
1、 什麼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稱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適量靜脈迴流的情況下,心臟不能排出足夠血量致周圍組織灌注不足和肺循環及(或)體循環靜脈淤血,從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心力衰竭按其發病過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其臨床表現可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按其發病機制可分為收縮功能障礙型心力衰竭和舒張功能障礙型心力衰竭。
2、 心力衰竭的病因 ?
1. )心肌病變 如急性廣泛心肌梗死、擴張型心肌病、彌漫性心肌炎、克山病等。
2. )心臟負荷過重
① 心臟後負荷(收縮壓力負荷過重)如高血壓、主動脈口狹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肺動脈口狹窄、各種原因所致的肺動脈高壓。
② 心臟前負荷(舒張期容量負荷)過重 如二尖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大量快速靜脈補液、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
③ 心室舒張順應性減低 如心室肥厚、心肌缺血、陳舊性心肌梗死、心室壁瘤、心肌澱粉樣變、糖尿病、心肌炎等。
④ 機械性心室充盈受阻 如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狹窄、急性心臟壓塞、縮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
⑤ 高動力循環 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嚴重貧血、動-靜脈瘺、腳氣病等。
3. 什麼情況下容易誘發心衰?
1) 感染、特別是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2) 體力負荷過重或情緒激動;
3) 鈉鹽攝入過多;
4) 嚴重的快速型或緩慢型心律失常;
5) 反復肺栓塞;
6) 妊娠和分娩、貧血、甲亢惡化;
7) 大量快速靜脈補液;
8) 風濕性、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
9) 抑制心肌收縮葯物 如β-受體阻滯劑、維拉帕米等,或洋地黃中毒;
10) 嚴重電解質紊亂 如低血鉀、低血鈣或低血鎂;
4、 左心衰竭主要有哪些表現?
左心衰竭臨床表現主要是由於肺淤血、肺水腫所致,主要表現為(1)呼吸困難:
① 勞累性呼吸困難;
②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③ 端坐呼吸;
④ 心源性哮喘;
(2)體征:奔馬律、交替脈、肺部羅音;
5、 右心衰竭主要有哪些表現?
主要是由於體循環靜脈淤血所致。
(1) 上腹脹滿、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及上腹部疼痛;
(2) 頸靜脈怒張及肝-頸靜脈迴流徵陽性;
(3) 肝大、壓痛、中等硬度、邊緣圓鈍;
(4) 水腫,以踝部和下肢為著,卧位時水腫見於腰骶部;
(5) 腹水和胸水;
6、 全心衰有哪些表現?
兼有左右心衰的臨床表現,但可以一側為主。
7、 心功能狀態分級
採用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方案:
I級:體力活動不受限制,日常活動無心力衰竭的症狀;
II級:體力活動輕度受限,日常活動和工作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
III級:體力活動明顯受限,稍事活動後即出現症狀,
Ⅳ級:一切體力活動均受限制,休息時仍有症狀;
8、 怎樣預防心力衰竭?
1) 防止初始的心肌損傷,積極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和戒煙等;減少冠心病和高血壓的發生率,從而減少心力衰竭的危險性。
2) 防止心肌進一步損傷:急性心梗者,積極溶栓或PTCA術,使有效再灌注的心肌節段得以防止缺血性損傷,而降低死亡率及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性,另外臨床試驗證明ACEI及β受體阻滯劑應用可降低再梗死或死亡危險,特別是急性心梗伴有心力衰竭者。
3) 防止心肌損傷後惡化
已有左室功能不全,無論是否伴有症狀,應用ACEI制劑均可防止發展成嚴重心力衰竭的危險性。
9、 心力衰竭的非葯物治療有哪些?
1)去除或緩解基本病因;
2)去除誘發因素:控制感染、糾正心律失常、(糾正貧血、電解質紊亂等);
4) 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臟損害的危險性,如戒煙酒、減體重、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低鹽、低脂飲食,重症應限制入水量,每天側體重以早期發現水瀦留,適量運動,避免感冒。

■心力衰竭飲食治療

(1)限制鈉鹽的攝入:以預防和減輕水腫,應根據病情選用低鹽、無鹽、低鈉飲食。低鹽即烹調時食鹽2克/天;食鹽含鈉391毫克/克,或相當於醬油10毫升。1天副食含鈉量應少於1500毫克。無鹽:即烹調時不添加食鹽及醬油,全天主副食中含鈉量小於70/毫克。低鈉即除烹調時不添加食鹽及醬油外,應用含鈉在100毫克%以下的食物,全天主副食含鈉量小於500毫克。大量利尿時應適當增加食鹽的量以預防低鈉綜合征。
(2)限制水的攝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瀦留主要繼發於納的瀦留。身體內瀦留7克氯化鈉的同時,必須瀦留1升水,才能維持體內滲透壓的平衡,故在採取低鈉飲食時,可不必嚴格限制進水量。事實上,攝入液體反可促進排尿而使皮下水腫減輕。國外學者認為,在嚴格限制鈉鹽攝入的同時,每日攝入2000~3000毫升水分,則鈉和水的凈排出量可較每日攝入量1500毫升時為高,但超過3000毫升時則不能使鈉和水的凈排出量有所增加,考慮到這種情況,加上過多的液體攝入可加重循環負擔,故國內學者主張對一般患者的液體攝入量限為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為2000~3000毫升),但應根據病情及個體的習慣而有所不同。對於嚴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由於排水能力減低,故在採取低鈉飲食的同時,必須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否則可能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症,這為頑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誘因之一。一旦發生此種情況,宜將液體攝入量限制為500~1000毫升,並採用葯物治療。
(3)鉀的攝入:如前所述,鉀平衡失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現的電解質紊亂之一。臨床中最常遇到的為缺鉀,主要發生於攝入不足(如營養不良、食慾缺少和吸收不良等);額外丟失(如嘔吐、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腎臟丟失(如腎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代謝性鹼中毒、利尿劑治療)以及其他情況(如胃腸外營養、透析等)。缺鉀可引起腸麻痹,嚴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並易誘發洋地黃中毒,造成嚴重後果。故對長期使用利尿劑治療的病人應鼓勵其多攝食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桔子、棗子、番木瓜等。必要時應補鉀治療,或將排鉀與保鉀利尿劑配合應用,或與含鉀量較高的利尿中草葯,如金錢草、苜蓄草、木通、夏枯草、牛膝、玉米須、魚腥草、茯苓等合用。
另一方面,當鉀的排泄低於攝入時,則可產生高鉀血症,見於嚴重的心力衰竭,或伴有腎功能減損以及不謹慎地應用保鉀利尿劑。輕度患者對控制飲食中鉀和鈉以及停用保鉀利尿劑反應良好,中度或重度高鉀血症宜立即採用葯物治療。
(4)熱能和蛋白質不宜過高。一般說來,對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必限制過嚴,每天每公斤體重1克,每天50~70克,但當心衰嚴重時,則宜減少蛋白質的供給,每天每公斤體重0.8克。蛋白質的特殊動力學作用可能增加心臟額外的能量要求和增加機體的代謝率,故應給予不同程度的限制。已知肥胖不論對循環或呼吸都是不利的,特別是當心力衰竭發生時,由於它可引起膈肌的抬高,肺容積的減少及心臟位置的變化,因而成為一個更加嚴重的因素。此外,肥胖還將加重心臟本身的負擔,因此宜採用低熱能飲食,以使患者的凈體重維持在正常或略低於正常的水平,而且,低熱量飲食將減少身體的氧消耗,從而也減輕心臟的工作負荷。
(5)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供給按(300克~350克)/天,因其易於消化,在胃中停留時間短,排空快,可減少心臟受胃膨脹的壓迫。宜選食含澱粉及多糖類食物,避免過多蔗糖及甜點心等,以預防脹氣、肥胖及甘油三酯升高。
(6)限制脂肪:肥胖者應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宜按(40克~60克)/天。因脂肪產熱能高,不利於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使胃飽脹不適;過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響消化;並可能包繞心臟、壓迫心肌;或腹部脂肪過多使橫膈上升,壓迫心臟感到悶脹不適。
(7)補充維生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納較差,加上低鈉飲食缺乏味道,故膳食應注意富含多種維生素,如鮮嫩蔬菜、綠葉菜汁、山楂、鮮棗、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時應口服補充維生素B和C等。維生素B1缺乏可招致腳氣性心臟病,並誘發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葉酸缺乏可引起心臟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8)電解質平衡: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一為鉀的平衡失調。由於攝入不足,丟失增多或利尿劑治療等可出現低鉀血症,引起腸麻痹、心律失常,誘發洋地黃中毒等,這時應攝食含鉀高的食物,如干蘑菇、紫菜、荸薺、紅棗、香菜、香椿、菠菜、莧菜、香蕉及谷類等。如因腎功能減退,出現高鉀血症時,則應選擇含鉀低的食物。鈣與心肌的收縮性密切相關。高鈣可引起期外收縮及室性異位收縮,低鈣又可使心肌收縮性減弱,故保持鈣的平衡在治療中有積極意義。鎂能幫助心肌細胞解除心臟的毒性物質,能幫助維持正常節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可因攝入不足、利尿劑等葯物導致排出過高或吸收不良,均能使鎂濃度降低,如不及時糾正,可進一步加重心力衰竭至誘發洋地黃中毒。增加鎂的攝入對治療有利。

■心力衰竭各種治療方法

本病是由於慢性心臟病變和長期心室負荷過重,以致心肌收縮力減損,因心血液排出困難,靜脈系統瘀血,而動脈系統搏出量減少,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心臟疾病。
本病臨床又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合心衰三種。多數右心衰乃左心衰影響到右心所致。其主要臨床症狀是心胸絞痛

⑷ 淺析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

建設法治化國家,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試談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
摘 要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改革已深入我國各個領域,法治建設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創造更加安定和諧的社會局面已經刻不容緩。本文主要論述法治建設在中國的形成歷史與發展,以及它的現實意義。

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政治 報告 ,首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中央領導人把依法治國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此後我國開始走上了法治建設的道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當中,法治建設始終走在最前沿,有了法治的保駕護航才能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 文化 建設提供穩定的環境保障。中國近代的法治建設之路可以說是在曲折中逐步走向成熟,它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法治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法治是一種社會狀態,是使個人權利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國家權利能夠得到有效制約的一種平衡狀態。我們在理解法治的時候要把個人權利的保障和控制國家權力結合起來,而不能一分為二。各國的法治總是由各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並與之相適應的。法治建設就是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法治建設它是一種國家制度,是確立一國階級統治關系的基本制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成果。中國的法治建設是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法治建設保障的主體是人民的各項合法權利,通過立法、司法、執法維護人民的利益。

二、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

法治建設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歷史車輪的邁進,從封建社會的人治,到如今改革開放的依法治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已經日趨完善。法治說到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象徵,是保證社會和諧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它的根本目標就在於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公平正義恰恰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一個進步的社會,它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公平正義,就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文明。

法治建設是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保障社會各項事務都能在安定有序的環境下運行,是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基石,社會主義國家的安定團結需要法治的維護。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治建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縱觀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史,不難發現輕視法治建設對治國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值得我們反省的例子比如蘇聯的肅反文化,而在我國輕視法治也曾經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是我國忽視法治建設的典型。這兩次重大錯誤的發生,都是背離了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

新社會我國的法治建設又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報告論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明確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並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同時報告還首次提出了“法治思維”。“法治思維”要求我們對工作方式思想思維進行轉變,宣揚法律精神,捍衛法律原則,將依法行事貫徹實施。可以說這對司法體制改革和司法機關獨立司法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這是培根的 名言 ,相信我們並不陌生。我們要追求公平公正善於運用法治建設國家,運用法律維護社會秩序,在人的能動力作用下將法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同時將法治建設進行到底,用法律進行社會管理,調節社會關系,用法律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回顧我國的法治建設之路,是漫長而曲折的,但是前途卻是光明的。從過去的人治到現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國,開創了一片嶄新的局面,在中央集體領導人的帶領下,相信我國的法治建設將會走上更加輝煌的道路。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論文:《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及其建設》
【內容提要】 本文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徵出發,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初步分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文化 建設途徑

法治作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治國理政方式,它不僅是有形的制度,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實處、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於社會進步與社會和諧,從根本上取決於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為支撐。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誠信和人權等為主要 思維方式 和行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規范性。因此,弘揚法治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徵

我國著名法學家龔瑞祥教授指出:“所謂‘法治’,不僅僅是指‘以法治國’,還包含著用於法治的法律必須遵循的原則,如‘公正原則’、‘平等原則’、‘維護人的尊嚴的原則’等。也就是說,法律是確定的、公認的理想,而非我們通常所稱的‘長官意志’。法治高於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檢驗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文化體系是一種以“正義”為價值取向的、以西 方法 治文化為範式的、以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顯型結構層面上表現為:制定良好的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完備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完善的法律組織和法律設施;嚴格的執法和司法程序。在隱型結構層面上主要表現為社會主體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較強的民主意識、正義觀念和權利觀念;法律的權威至上觀念、依法辦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種內容結構和諧統一的法治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政治,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本質所在。而圍繞這一本質展開的各項條件、 措施 和效果,即以法治為特徵的物質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則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具體要求和現實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生成屬於一種“後發混合式”的模式。從其生成的動力來講既有外在動力也有內在動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賴於中國社會的內在力量,這些內在力量就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 教育 和社會主體需求的轉向等社會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來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別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這種刺激表現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其獨特性。

1. 民族性。中國傳統法治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傳統積淀的產物,經世代相傳而取得了穩固的地位,形成一種“超穩定形態”,即使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它也會堅守自己的陣地,至今仍在影響著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法律觀念、法律情感以及行為模式,並已內化為中華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行為模式的選擇。

2. 現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現代性表現在它能與當代的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伴相生,是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市場經濟呼喚法治文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之相適應,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對法治文化也產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響,法治文化以市場經濟為根據,進行理論創新,以一種新的形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3. 開放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開放性表現在它從不固步自封,善於吸收人類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別表現在對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論的移植和借鑒上。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法律趨同化現象的出現,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將互相融合並存,整個人類社會都將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時代性。建設法治文化,不僅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防止權力異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切權力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以人民當家作主為邏輯起點,強調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求權力服從於憲法和法律,並使權力始終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軌道上運行。同時,法治文化在為監督與制約國家權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時,也通過合理借鑒國外的先進制度並結合中國實踐進行制度創新,從而為權力的有效監督與制約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歷史時期,僅僅注重對權力進行制約是不夠的。因此,構建法治文化同時還要保障權力的有效行使。權力具有客觀性,只要將權力運用好,就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但怎樣用好權,從而使權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須有賴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引導。法治文化要求國家機關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權力,不越權、不濫權、不惜權,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職責。同時,法治文化還要求國家機關必須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力。程序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也包括維護程序法的權威。因此,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程序行使權力,從而不僅實現正義,而且以看得見的形式實現正義,同時提高權力運行的效率,更有效地為人民謀利益。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

任何社會建設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和諧社會建設也離不開必要的文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之一,可以在多重意義上滿足和諧社會的內在需要。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須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使整個社會的成員充滿活力。整個社會成員要充滿活力,要求每個成員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護,以及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都需要法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過它的這些作用,為社會的和諧提供最生動、最富有生機的力量。和諧社會要謀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規則的基礎上,無規則便無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規則是最明確、最具有外在強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維護社會安定有序上有著它不同於道德、傳統、習慣的獨特作用。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法治在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諧社會要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沒有法治文化作為基礎是斷不可能的。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

黨的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中國現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細密的文字法規加一套嚴格的司法體系,而是與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相聯系的”。因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沒有人的道德信仰、價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會被侵蝕得面目全非。只有當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中,有關法治的價值理念佔有了穩固之地並漸成一種法治文化,並進而成為中國文化傳統內容的一部分時,我國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堅實的社會人文心理基礎。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養我國民眾的法治理念,建設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國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在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背後,必然存在著一種精神的力量,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力量一定與該事業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為法治國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會文化意識基礎。一個社會能否建立起法治,先決條件之一就是這個社會有無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養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為前提。社會主體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會的靈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義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義和秩序的綜合體”,法律必然體現為一種社會正義。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來自於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義和對人類的關愛精神,社會主體正是基於這種信仰而對法律自覺遵守。二是法律實施的正義性。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在於因法律實施的正義而對法律的神聖產生高度認同感,在於法治歷程中對法律強烈的自覺意識。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普法教育,不僅是普及現代 法律知識 ,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公民對法律的信仰,逐步實現全社會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喚起個人的權利意識,才有可能真正樹立起現代法治觀念和公民意識。另外,還應該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等良性法律實踐的教育活動,增進公民對訴訟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既體現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徵,又富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因此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報告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和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種意義上說,與法治存在著密切聯系。我們應該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納入中華文化體系之中,樹立並維護憲法和法律在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地位;將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理念融入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體現權利保障和權力制約理念,使法治文化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一旦如此,就能進一步發揮憲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處各階層的社會成員,能從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中獲得切實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並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新標志。使之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新載體。

3. 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發展

改革創新是我們時代精神的核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必須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堅持理論創新,推動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撐。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創新,科學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沒的重大理論問題,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體系。堅持制度創新,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政治體製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奠定製度基礎。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中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環節之一。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改變原先不合理、不科學的體制.樹立並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相應的制度依託。堅持實踐創新,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實踐素材。法治文化是廣大人民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實踐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不竭動力。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化形態。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學昌.試論法治文化的培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7,(7).

[2] 張波.論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多樣性及中國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會科學,2001,(11).

[3] 齊艷苓.法治文化及其培育探析[J].理論月刊,2007,(6).

[4] 孫曉媛.論構建中國特色的法治文化[J].廣西社會科學,2003,(4).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論文:《淺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摘 要】法治建設是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部分、環節都有一個如何科學發展的問題,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法制系統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需要內在元素自身的協調,應當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只有具有統一性和整體性,依法各個部分或者環節的發展才是協調的、可持續的,也才具有強大的活力。從法律運行來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必須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法律體系來看,各個法律部門都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以構建和完善;從法律價值來看,科學發展觀體現了我國法律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所以,科學發展觀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重要理論指針。

法治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手段。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指國家在多種社會控制手段面前選擇以法律為主的手段進行控制和治理,即“依法治國”;法治是一種理性的辦事原則,即“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社會主義法治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優秀成果,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法治思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內涵十分豐富,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以個人的意來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權威的標准。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根據發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方針,我國的依法治國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30年的法治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78年到1994年,這是從人治到法制的轉變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新時期法制建設的開始。但那時法制的主要理念是把法治當作專政的工具,法制對於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國家制度文明進展的制度價值幾乎沒有。

第二個階段是從1994年到2004年,是政策之治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政策有一定的程序性、權威性和公開性,並以文件、規范、規章等合法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十年裡非常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用政策、文件來治國。政策之治是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法律本身應有的一些基本特徵,而法制要求規范,要求它的規則性具有可預期性以及有相應的司法機構來支持,這些都是政策之治不具備的。

第三個階段從2004年至今,是從政策之治向法治的轉型。這一階段的立法,大多數涉及我國改革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最深層的矛盾、最重大的利益沖突。2004年修憲,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私有財產及其權利寫進憲法。其後《物權法》、《 勞動合同 法》的制定,《 公司法 》、《證券法》的修改等都是涉及人們利益的法律。

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必要性及問題

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方式、程序必須由法律規定並予以保障。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最可能通過法治的方式表現出來,而社會主義法治也必須從民主中獲得自己政治的和道德的合法性。沒有民主,法治就缺少了其重要的基石。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法治是法律規則的統治,規則的制定是實行法治的前提。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法律制定的民主程序把人民的意志反映在法律當中,因此,法治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

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途徑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走依法治國之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勇於創新,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道路。當前,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步伐,應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局面。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只有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方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快速地推進,才能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二)把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的目標。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以來,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發展,立法數量急劇增長,初步形成了一個以憲法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三)以加強和完善執法、司法為目標,推進行政執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改革。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20年的探索,我國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執法制度與司法制度。從總體上講,行政執法工作和司法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等各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以繼承、發揚人類法律文化的優秀成果、符合人民意願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為其思想基礎與文化資源。我們在普法教育中,要以領導幹部的民主法制教育為重點。只有廣大幹部群眾真正懂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重要意義,才能真正認真地執法、守法、監督法律的實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要在繼承歷史上和國外合理的進步的法律文化基礎上,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精神,努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

參考文獻

[1] 武育香.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J].理論建設,2006(1):45-48.

[2] 謝鵬程.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J].中國社會科學, 2007(1):79-80.

猜你喜歡:

1.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心得體會

2.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心得體會

3. 學習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心得體會

4.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5. 淺析法治社會思修論文

6. 論依法治國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熱點內容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