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唐玄宗道德經

唐玄宗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3-08-11 00:22:53

Ⅰ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中的第一句。道者,虛極之妙用。名者,物得之所稱。

道德,道遍萬物,貫穿一切,無不在道中。是宇宙不變的本體,老子釋有七律參明,並在一切存在、運動中普示普證其不可抗拒不可更改性。正是這一道的本體、究竟、統一、不變存在,才綱紀了一切生命行為的禍福生死、勝敗苦樂。說其有拿不來、摸不著、看不見,說其無律不離、則不廢、果不昧。而且人類一切文化、一切行為都不外是在試圖超越著什麼,又試圖在得到著什麼。如果把這兩個東西統以道代稱究之,結果可能真的非常意外的明確,而且它們本來就一個不可變的東西。所以是否可結論,人類一切文化、一切行為的奔波、分爭、尋究其最終本質,都不外是在求道、識道、用道、合道、直至得道而一弊之。若以識論之,道是絕對真理的極頂,若以在論之,道是相對至明的極心,普查人類的所有真理追求和設想,無一比老子的道更准確、更真實、更本然、更周圓。妙音賜禪,以究竟有而極虛、究竟無而極真、究竟尊而不為、究竟卑而不改、究竟生而若滅、究竟死而若生,故成一切生追求的最終統一最佳自然自在真本然。

德是道之用,是智慧、能量、境界、依受的實土之積,是智明的選擇,是主體我對依體眾順逆的利害。體用只可分解識而不能分立存,其合於道者曰積德自進道明,其背於道者耗德自墜苦暗。社會的權如此、勢如此、命如此,無一能超越道的德能綱紀。德中包括德能、德為、德受,為是緣起之根、聚散之因、運命之本。為的最佳效果是無不為,為的最高形式是無以為,單從字面之識實難確見老子真面目,不免錯判出唯心、消積的反向誤導。有為執皮,無為及本,生活社會中如果不存在無效於有、柔制於剛的事實,那就不是道的普遍性了。比如一件事的不同處理就本在著有無之別,而且無處不有,遍及世宇。無為不背有為,德治不背法治,只是明確揭示為的最佳狀態。人墜水中不為何以救,世面淪喪不治何以止。但法治不棄教治、不棄德治,這就是有無的統一,這就是不可能社會始終處在有為的法治狀態。當下生滅有亦無,當下執著無亦有,統一落實於生命的全部支撐是眾生。在這個實土上,古今聖明同倡范朴明天下、寧天下,此既德的無教無不教、無為無不為。

Ⅱ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不僅是一部有著豐厚內涵和深刻哲理的道家經典,而且是一部用語精煉、辭意雋永的哲理詩。其中體現的老子的思想智慧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作者:李耳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注釋:

1、撤跡:軌跡,行車時車輪留下的痕跡。

2、善言:指善於採用不言之教。

3、瑕謫:過失、缺點、疵病。

4、數:計算。

5、籌策:古時人們用作計算的器具。

6、關楗:栓梢。古代家戶里的門有關,即栓;有楗,即梢,是木製的。

7、繩約:繩索。約,指用繩捆物。

8、襲明:內藏智慧聰明。襲,覆蓋之意。

9、資:取資、借鑒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翻譯:

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於言談的,不會發生病疵;善於計數的,用不著竹碼子;善於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

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解讀:

本章所講的內容,重在要求人們尤其是聖人要恪守“無為而治”的原則,說明有道者順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達了有道者無棄人無棄物的心懷。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處的。善者為師,惡者為資,一律加以善待,特別是對於不善的人,並不因其不善而鄙棄他,一方要勸勉他,誘導他,另一方面也給他一個成為善人借鑒的作用。這就考慮到事物所包涵的對立的兩個方面,不要只從一個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葉;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為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恃才傲氣,都是不可取的。

《道德經》名人評價: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御制道德真經疏》,唐玄宗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並在其中。——《宋朝事實》卷三《聖學》,宋太宗

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道德真經集注雜說》卷上,蘇轍

言至道無如五千文。——《雙溪集·遺言》,蘇籀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御注道德經》,明太祖

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餘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經序》,清世祖

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義》,魏源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范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張岱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紀曉嵐

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蒲克明

《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這本書道出了一切。——約翰高

東方古代世界的代表。——黑格爾

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威爾·杜蘭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施羅德

Ⅲ 《道德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3)唐玄宗道德經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Ⅳ 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過《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博大精深,震古爍今,歷史上曾有四位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詮注,史稱「御注道德經」。現采其自序,以饗網友。
唐玄宗序
昔在元聖,強著玄言。權輿真宗,啟迪來裔。遺文誠在,精義頗乖。樶其指歸,雖蜀嚴而猶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餘浸微,固不足數。則我玄元妙旨,豈其將墜?朕誠寡薄,嘗感斯文。猥承有後之慶,恐失無為之理。每因清宴,輒叩玄關。隨所意得,遂為箋注。豈成一家之說,但備遺闕之文。今茲絕筆,是詢於眾。公卿臣庶,道釋二門,有能起予,類於卜商針疾,同於左氏渴於納善。
朕所虛懷,苟副斯言,必加厚賞。且如諛臣自聖,幸非此流。縣(懸)市相矜,亦雲小道。既其不諱,咸可直言。勿為來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宋徽宗序
《道經》: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萬世而無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老子當周之末,道降而德衰,故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謂之經。其辭簡,其旨遠,學者當蔽識而深造之。
《德經》: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彼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明太祖序
朕本寒微,遭胡運之天更,值群雄之並起。不得自安於鄉裏,遂從軍而保命,幾喪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數年,脫他人之所制,獲帥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統育黔黎。
自即位以來,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晝遑遑,慮穹蒼之切,鑒於是,問「道」諸人。人皆我見,未達先賢。
壹日,試覽群書,檢間有《道德經》壹冊,因便但觀,見數章中盡皆明理。其文淺而意奧,莫知可通,罷觀之。後旬日,又獲他卷,注論不同。再尋較之,所注者人各異見。因有如是,朕悉視之,用神盤桓其書久之,以壹己之見,似乎頗識。意欲試注,以遺方來。恐今後人笑,於是弗果。
又久之,見本《經》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懼之?」當是時,天下初定,民頑吏弊,雖朝有十人而棄市,暮有百人而仍為之。如此者,豈不應《經》之所雲?朕乃罷「極刑」,而囚役之。
不逾年,而朕心滅恐,復以斯經。細睹其文之行用,若濃雲靄群山之疊章,外「虛」而內「實」,貌態「彷彿」,其境又不然。架「空谷」以秀「奇峰」,使昔有嵬巒,倏態成於幽壑,若不知其意,如入混噸鴻蒙之中。方乃少知微旨,則又若皓月之沈澄淵,鏡中之睹實象,雖形體之如,然探親不可得而捫撫。況本《經》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此思之,豈不明鏡水月者乎?
朕在中宵,而深慮明鏡水月,形體雖如,卻乃虛而不實,非著象於他處,安有影耶?故仰天則水月象明,棄鏡捫身則知已象之「不虛」。是謂物外求真,故能探其壹二之「旨微」。遂於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著筆強為之辯論,未知後世果契高人之志歟?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非金丹之術也。故悉朕之丹衷,盡其智慮,意利後人,是特注耳。
是月甲辰書成,因為之序。
清世祖序
朕聞:道者,先天地而為萬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惟至人凝道於身,故其德為玄德,而其言為聖言。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餘言,明清凈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
嘗觀其告孔子曰:「為人子者,無以有已;為人臣者,無以有已。」而仲尼答曾子之問禮,每曰「吾聞諸老耽」,豈非以人能清凈無為,則忠孝油然而生,禮樂合同而化乎?猶龍之嘆,良有以也。
自河上公而後,注者甚眾。或以為修煉,或以為權謀,斯皆以小智窺測聖人,失其意矣。開元、洪武之注,雖各有發明,亦未彰全旨。朕以聖言玄遠,末學多岐,苟不折以理衷,恐益滋偽誤。用是博參眾說,艾繁去支,厘為一注。理取其簡而明,辭取其約而達。未知於經意果有合否。
然老子之書,原非虛無寂滅之說,權謀術數之談。是注也,於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國之道,或亦不相徑庭也。愛序諸簡端,以明大旨雲。
順治十有三年,歲次丙申仲春朔日序。

Ⅳ 中國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他們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 趙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Ⅵ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怎麼理解

 唐玄宗曾註疏《道德經》,將其主旨概括為「理身理國」,自有其政治目的,但他並沒有背離道家學派的自明前提——身國同「道」。唐玄宗繼承了成玄英的真空非有的妙本說,認為「道者虛極妙本」,「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由徑,可稱為道,故雲可道」[29]。形而上的虛極之道在人身上則體現為真心之體—真性(正性)。理身的目的在於復歸此清靜自然的真性,體驗與虛極妙本同體的精神境界。如何達此理身的境界呢?在唐玄宗看來,應當遵循「無為」的原則:「無為者,不染塵境,令心中一無所有」[30],「當須絕棄塵境染滯,守此雌靜篤厚,則虛極之道自致其身也」[31],其所稱的「無為」,亦是一種能體現無滯無染的道性(妙本、真心、正性)的實踐法則,為無為意味著要「了言忘言、悟教遣教、一無所滯」[32],這與《本際經》和司馬承禎的道性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唐玄宗進而強調了理身是理國的根本:「聖人理國,理身以為教本,失理國者復何為乎?但理身爾。故虛心實腹、絕欲忘知於無為,則無不理矣」[33],理國的原則亦是「無為」。不過,由於身居九五之尊,唐玄宗主張的「理國無為」則較為現實化的,其並未象成玄英一樣,將「兼忘天下」和「使天兼忘我」當成是理國的最高境界。理國的 無為,主要表現為不煩政擾民。因為「有為則政煩,而人擾動生大偽,是以難理

熱點內容
法官司法廉潔 發布:2025-01-11 12:41:40 瀏覽:318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