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立法
⑴ 美國只要數天有吃有喝在家不出門就能控制住疫情為什麼卻做不到呢
這種方法是控制不了疫情的,只能起到延緩疫情的作用。在我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初期,很多專家都呼籲待在家裡兩個月不出門,新型冠狀病毒就會減緩傳播,這種方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延緩傳播不代表新型冠狀病毒被切斷傳播,也不代表下一次不會再次復發。
美國各個地區的州政府也沒有辦法頂住美國民眾的圍攻,最後紛紛宣布重啟經濟,只有美國的紐約州堅持到了最後,取得了相對比較好的結果。當然紐約地區也實行測溫、讓民眾戴口罩等措施。
連日來,有多起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案例被媒體報道,引起民眾廣泛討論。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是1997年《刑法》規定的罪名,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臘碰對其進行了修正。大多數當事人所涉罪行的主要是該條第五款——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甲類傳染病以及依法確定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從司法實踐中的案例來看,引起傳染病傳播一般都是有引發確診病例。至於有傳播嚴重危險,有些地方認為只要導致多人隔離觀察就屬於嚴重危險。比如某地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審理指南就規定:因行為人的行為造成共同生活以外的多人被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的,屬於「有傳播嚴重危險」。
這個罪名原本非常生僻,很少適用,但是最近幾年卻成為一個常見罪名。在1997年刑法中,成立本罪必須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但是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甲類傳染病只有鼠疫和霍亂兩種。因此,司法實踐中長期存在爭議的就是在特殊情況下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乙類傳染病(以下簡稱「乙類甲控」)是否屬於本罪中的「甲類傳染病」?
《傳染病防治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2020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衛健委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2020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通過了《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疫情案件意見》,明確規定: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輪戚談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然而,這個司法文件受到了學界的批評,很多學者認為將「乙類甲控」理解為刑法中的「甲類傳染病」可能屬於罪刑法定原則所禁止的類推解釋,屬於司法造法。立法機關虛心聽取了學界的意見,因此在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構成要件進行了修改,將原刑法中的「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修改為「引起甲類傳染病以及依法確定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
在實踐中,本罪有客觀歸罪的危險,只要行為人沒有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如果不幸感染,具有傳播危險,就很有可能以此罪追究刑事責任。這將使得定罪量刑具有一定運氣的成分,運氣好沒感染就不是犯罪,運氣不好感染的就成為罪犯。
有很多朋友經常和我分享各種驚心動魄的出差經歷,或多或少都存在沒有嚴格遵守規定的行為。現在想來,這些行為其實很危險,如果染病,那很有可能從病人變為犯人。筆者有次出差,飛機落地後要申請當地的健康碼,其中有個選項是七日內有無發熱、乾咳、腹瀉等症狀。我記起五天前因為吃火鍋拉了一天肚子,這屬於腹瀉嗎?我思考了一分鍾,最後還是如實申報,結果健康碼變為黃碼。隨後我被拉到緊急處置點,向醫生說明情況。醫生說重填一下,腹瀉不用填。後來我重新申請了健康碼,腹瀉那欄填了否。如果事後感染,是否也屬於違反規定,筆者和醫生是否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呢?因此,學界有種觀點認為應當將本罪理解為故意犯罪,防止此罪成為客觀歸責的口袋罪,行為人需要對傳染病傳播的實害結果和具體危險存在明知,這個觀點值得司法機關注意。
「乙類甲控」是一種動態的狀況,《傳染病防治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規定(乙類傳染病)採取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比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屬於乙類傳染病,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無論是傳染病的類別,還是預防、控制措施都是可以根據法定程序適時變化的。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就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將人感染H7N9禽流感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將甲型H1N1流感從乙類調整為丙類,並納入現有流行性感冒進行管理;同時解除了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的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
仔運值得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乙類甲控」出現了變化,解除按照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的,這對於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適用是否會產生作用呢?結論是肯定的。只要判決沒有生效,就應當遵循從舊兼從輕原則,對行為人做出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無罪判決。
《史記》中講了一個張釋之的故事,張釋之是漢文帝時的廷尉,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漢文帝有一次出巡,經過中渭橋,一個農夫突然從橋下跑出來,馬受了驚嚇。農夫被抓被交給廷尉張釋之審判。農夫說:「我是鄉下人,聽到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橋下。過了好久,以為交通管制已經過去了,就從橋下出來,突然看見了皇帝的車駕,就跑了起來。」聽完情況後,張廷尉認為農夫並無惡意,所以判決是「一人犯蹕,當罰金。」沖撞了皇帝的馬車,處罰金。文帝非常生氣,認為刑罰太輕了。「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文帝認為自己的馬幸虧溫和,假如是別的馬,後果就不堪設想,但廷尉居然只判罰金。張釋之堅持說:「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法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如果加重處罰,法律就不能取信於民。既然把這個人交給廷尉治罪,廷尉的首要任務是維護法律的尊嚴,恢復民眾對法律的信心,如果任意執法,老百姓就會無所適從,手足無措?聽了張釋之的解釋後,漢文帝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認為:「釋之當是也。」這個故事值得每一個法律人深思。
少捕慎訴,囹圄空虛,是刑法學者一直的追求。
-----
法治中國,不在宏大的敘事,而在細節的雕琢。在「法治的細節」中,讓我們超越結果而明晰法治的脈絡。
⑶ 印度人口多,環境差,他們是如何應對新冠狀病毒的
新冠狀病毒,在印度只有三例感染被確定,既然他們能夠確定三例,當然也能確定其它更多人的。所以,不存在沒有檢測出來這個說法的。
也就是說目前來看,印度只感染了三例,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並沒有擴散開。
最後印度經濟的發展,相對來說是比較滯後的,他們和國際上其它國家的往來並不密切,這也就是說,外來人口不多,傳染源不會大規模地進入到他們的國家。
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印度病情的發展。
以上這些條件對於印度來說,他們控制疫情發展都是十分的有利的。
所以,截至目前來說,印度只有三例感染,這個病毒在他們國家並沒有大規模地傳播開來。
可以說對於印度來說,僅僅只有三例確診的。這是一件很值得慶祝的事情。畢竟若是病毒真的在他們的國家傳播開來了,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⑷ 疫情過後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關於疫情防控的主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有哪些?
一、依法治國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他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科學總結的結果。《憲法》第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照法律治理國家,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二、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
三、關於疫情防控的主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在疫情發生前即已基本完備,相關文件可能達數近千件
關於疫情防控的主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通常分為三個方面,即刑事方面、民事方面、行政方面。就刑事方面來說,主要有《刑法》《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決定、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司法解釋等,數量可達上百件。
四、疫情發生後,刑法方面的主要法律文件
疫情發生後,刑法方面主要的法律文件有二個,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2020年2月24日頒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法發〔2020〕7號,2020年2月10日發布)。
五、二個刑事法律所涉及的刑事犯罪
筆者對上述二個刑事法律方面的文件所涉及的刑事犯罪的罪名、立案標准、定罪標准、處罰標准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整理。已在《今日頭條》上陸續發表,題主如有需要可以查閱。主要有:
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一)
2、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
3、妨害公務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三)
4、故意傷害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四)
5、尋釁滋事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五)
6、侮辱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六)
7、非法拘禁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七)
8、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八)
9、生產、銷售假葯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九)
10、生產、銷售劣葯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
11、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一)
12、非法經營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二)
13、詐騙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三)
14、虛假廣告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四)
15、聚眾哄搶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五)
16、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六)
17、煽動分裂國家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七)
18、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八)
19、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十九)
20、濫用職權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
21、玩忽職守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一)
22、傳染病防治失職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二)
23、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三)
24、貪污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四)
25、職務侵佔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五)
26、挪用公款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六)
27、挪用資金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七)
28、挪用特定款物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八)
29、破壞交通設施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二十九)
30、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
31、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一)
32、非法狩獵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二)
33、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與疫情有關的刑事犯罪系列(三十三)
⑸ 新冠疫情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第一,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防禦重大生物風險的能力將會獲得新的突破。疫情的爆發,對中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行了一次實戰檢驗,既顯示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性和成績,也暴露了其中的不足和缺陷,為未來加快完善和改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了活生生的數據和資料,並為數字化、人工智慧、機器人、區塊鏈等現代科學技術在危機管理、風險防控中的運用和作用發揮提供了現實依據,為中國化危為機、化險為夷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這是SARS之後再一次向中國敲響了生物風險危機的警鍾,促使中國加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設。
第二,人們的價值觀念將出現新的變化。危急時刻最能顯現人性的弱點和光輝。新冠肺炎病毒引發於野生動物的結論已經得到證實,長期以來人們奉行「萬物皆為人食」觀念,貪食野生動物而導致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各種病毒傳染於人類,這次疫情後,無論從立法上還是人們的生活習慣、動物倫理、價值觀念上,都將有大的改善,人們將以更加理性的態度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野生動物。這次疫情防控阻擊的實戰,不但凸顯了人的誠實、善良、正直、公正、愛心、勇敢的人性光輝,而且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繫上將有一個新的升華,人們發自內心崇敬那些不怕犧牲、舍小我為大家的奮戰在全國各地平凡的醫護人員、戰士、農民、工人,以及那些默默無聞的普通的戰斗者、志願者、捐贈者,他們無欲無求、默默無聞所作的一切,顯示出了人與人和諧關系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人們的注意力焦點從權力、財富、名氣轉向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第三,新業態、新零售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疫情防控期間,人員隔離、商場、批發等人與人能夠直接接觸的服務停止、交通不暢,但整個社會秩序井然,人心穩定,商品供應充分,糧食、蔬菜、水果等事關人民民生的商品價格平穩,新業態、新零售居功至偉。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形成一體,幾乎覆蓋了糧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一切生活物品100%的需求,精彩地體現了在非常時期新業態、新零售的有效性和優越性。政府機關通過線上進行協調、指揮和調配,保障政府以及各地援助到疫區的物質源源不絕地供應,同時通過線上保障生產和消費的精準對接、高效調配;在疫情稍有緩解之際,又適時啟動線上辦公模式,那些不需要到現場的業態,諸如網紅、自媒體等,大量人群開始在家辦公。疫情防控期間得到檢驗並且行之有效的新業態、新零售,疫情過後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各種線上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體將會加速盛行、加速普及,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一個具有活力的個體中國、在線中國將會迅速崛起,中國將成為引領全球在線辦公、新型辦公的標桿。
第四,生物醫葯技術將得到大發展,中醫中葯的重要性將得到提升,以健康為中心的產業將成為第一大產業。疫情爆發後,中國的醫務工作者,面對這種尚未認識的新型冠狀病毒,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對症施治,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尤其是中醫在治療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用事實證明了古老的中醫中葯是保障人們健康、維護人民生命的寶藏,也警醒人們要珍惜生命、保持健康。此次疫情作為一次生物危機管理的實戰演習,促使人們提升對病毒的識別、判斷、應對的能力,同時也檢驗了中醫中葯在這種突發的生物風險危機爆發後的效果,推動政府和科技界、醫葯界加大投入,加強對醫葯、醫療技術的攻關。因此,未來中國將會出現一批高品質的疫苗,生產出一批像青蒿素、盤尼西林等應對疾病的醫葯。
第五,中國的協同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場與時間競爭、與速度賽跑的實戰演習,時間就是生命,速度就是勝利,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大協作、大調度、大運轉。中國人曾長期被詬病「一人是龍三人成蟲」,缺乏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事實粉碎了外人對中國人「缺乏合作精神」「不善於協調」的詬病。14億中國人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內進行自我隔離,而生產、生活、交通有序管控,社會秩序不亂,線上線下、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運轉,沒有合作精神、缺乏高水平的協調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疫情過後,人們總結這場疫情阻擊戰的成功,必然不會缺席中國合作精神提高、協調能力提升這一話題,同時再一次用事實證明了中國人的速度和自信。可以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成功,將會是中國人的自信能力乃至中國文明水平的轉折點,世界一定會對中國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