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的立法目的
① 名詞解釋經濟法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屬於國內法的體系,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
認為經濟法是經濟公法,有學者認為這是德國經濟法學界的主流學說。這一觀點認為應該堅守羅馬法關於公法和私法的劃分,規定國家公務的法律為公法;規定個人利益的法律為私法。經濟法是國家對經濟施加直接影響的法律,是官方組織和管理經濟的措施。
有一種比較狹隘的觀點把經濟法等同於經濟刑法,理由在於經濟法的規定大多包括了刑事責任的內容。這一觀點已經隨著經濟法的發展而被摒棄。
② 經濟法的最高目標是
經濟法的最高目標是促進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
經濟法的三大基本原則:
1、營造平衡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原則。
我們強調營造平衡和諧的環境,而不是簡單地說平衡協調原則,是有深層次原因的。對經濟關系進行平衡協調是經濟法特有的功能,但如果單純將平衡協調上升到經濟法基本原則的高度就顯得不夠充分,並沒有完全揭示出經濟法的本質內容。
2、合理分配經濟資源原則。
價值規律由對經濟個體的決策和行為之微觀作用實現對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宏觀調節和配置,順利完成經濟資源的初次分配,市場規製法在其中發揮著保障作用。
3、保障社會總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是人類認識論上又一次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突破,這一思想強調的不僅僅是人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更是人的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和諧,也唯有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才能實現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③ 經濟法的意義
經濟法的意義:有利於實現經濟法治、是經濟法的根本的目的、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1、有利於實現經濟法治:加強經濟法實施,就是要求政府依法干預社會經濟,樹立法律政府的權威,要求政府守法。
2、升扮是經濟法的根本的目的:通過經濟法實施,實現人們尤其是立法者在經濟法中所寄託的目的。
3、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經濟法實施,表明國家對法的態度,法律具有威信,進而影響人們對法的態度,促進社會經濟發念灶展。經濟法實施,使經濟法現實化並確實成為人吵高灶們的行為准則,使凝結在經濟法中的歷史經驗、大眾智慧、崇高理性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④ 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並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系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4)經濟法的立法目的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⑤ 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有何意義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經濟法已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首先,我國頒布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經濟法法律。這些法律是適應國家經濟調節的需要而頒行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總體結構和運行,而且同其他部門法性質的法律規范相分離,獨立組合為性質較純一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其次,我國已確立了經濟法基本法律制度。如國家介入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國家干預、調節的總的法律原則,被國家立法所確立;建立了經濟法體系構成中的重要的具體經濟法法律制度;已頒行的各種具體經濟法規范及已建立的各種具體經濟法制度,相互協調、配合,貫徹著共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共同執行規范和保障國家經濟調節的使命。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
我國經濟法之所以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是因為它在保障和促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發展。根據《憲法》規定的原則,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這些經濟法律、法規的頒布、施行,極大的促進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2)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一是從法律上保證經濟體制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二是為經濟體制改革措施的貫徹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證;三是以法律手段保護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為了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我國先後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涉外稅收、涉外金融、涉外經濟合同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恰如其分地估價經濟法的地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現實意義。由於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經濟關系日益復雜,這些經濟關系在總體上需要各類法律的綜合調整,因此僅靠任何一個部門法都不足以實現法律體系的調整目標,必須有經濟法同其他相關的部門法配合,才能共同實現法律體系的輸出功能。
⑥ 如何通過經濟法的定義理解經濟法的特殊性
經濟法是指規范經濟活動關系的法律規范體系。它主要包括財稅法、金融法、證券法、企業法、國際經濟法等一系列法律領域。通過經濟法的定義,我們可以理解經濟法的特殊性有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法的對象是經濟活動。與鄭斗鍵其他法律領域相比,經濟法的特殊性在於其關注的是經濟領域中的各種法律關系,如財務、金融、證券、國際貿易、投資等領域。因此,經濟法的規范對象和其他法律領域有所不同。
經濟法的宗旨是促進經濟發展。經濟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鼓勵和促進經濟活動的發展。因此,經濟法的立法和執行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和發展趨勢,避免對市場經濟的不良影響。
經濟法的實施方式具有特殊性。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銷納需要,經濟法往往具有靈活的實施方式。例如,通過調整稅收政策、加強監管等方式來規范市場經濟的發展。
經濟法具有強制性和專業性。經濟法是國家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必須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和遵守。同時,經濟法是一門較為專業的法律學科,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喊巧來應對經濟領域的復雜問題。
總之,經濟法是針對經濟活動領域的一門專業法律,其特殊性在於它關注的對象、宗旨、實施方式以及具有強制性和專業性。了解經濟法的特殊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經濟法的實質和作用,同時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經濟領域中的法律問題。
⑦ 經濟法的宗旨
經濟法的宗旨在於促進社會效率的同時,又注重實質性的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並以實現更高的社會效率來達到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社會公平和正義。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資本擴張和利益的驅使下,人對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過度追求,造成了個體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明顯沖突。
經濟法是作為一門社會法,經濟法以促進手段式的目的是社會效率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維持社會經濟良好運行的健康狀態,最終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社會公平。而行政法主要調整的是國家行政管理關系,雖然國家行政管理中一部分涉及經濟領域,具有經濟性的內容,但其經濟法的調整方式和內容大相徑庭。而其最終的目的是以實現國家職能的方式,維護社會治安和政治秩序,階級性質表現的十分明顯,具有相當的不平等的因素存在其中。而經濟法主要是以國家調節經濟來實現社會的絕大多數的平等,實現相對的社會公平。
經濟法理念是經濟法的內在精神,是經濟法適用的最高原理, 是對經濟法應然規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認識和追求。是經濟法制定的根本,主導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法律調整,決定其傾向性以及實際作用。全面的理解經濟法理念的含義,是十分重要的。正是介於此原因,經濟法理念置於司法過程中,賦予司法以利益平衡為基礎的適當裁量權,發揮司法在和諧社會中應有的作用,是十分具有法制基礎與現實意義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第五條 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全國循環經濟發展工作;國務院生態環境等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循環經濟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等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循環經濟的監督管理工作。
⑧ 經濟法的制定主要是
經濟法的制定主要介紹如下:
經濟法的實施: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和國家司法機關實際施行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
經濟守法:國家協調受體遵守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肆悄
經濟執法:國家協調主體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執行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
經濟司法: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處理經濟法案件的活動。
在我國,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
在現派迅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1.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2.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⑨ 經濟法的重要性
法律分析: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一條 為了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