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即水治
㈠ 高手解釋一下刀治(法制)與水治(法制)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回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答於「人治」而言的。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實行法治,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法制的發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法治。
㈡ 請結合你的實際工作和生活,談談如何做到三治融合
三治融合如下: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越來越快,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城鄉差距越來越大,為了減少城鄉差距,建設鄉村,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戰略。鄉村想要振興只有通過改進鄉村治理,加強鄉村的影響力才能讓鄉村恢復生機。
鄉村治理的三治主要是指:自治,德治,法治。首先是自治,浙江的鄉村這塊一直做的不錯,從安吉的余村經驗到桐鄉的三治融合,都是鄉村治理範本。
縱觀這些村莊取得的成就,在於不斷加強自治。因為各地的經濟條件和自身的狀況不同,只有村裡人才能知道村子是個什麼情況,只有團結全體村民的意志,加強自治,讓村裡的事做到自己做主,才能夠讓鄉村治理達到效果。
鄉村治理的德治,要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起重,培養村民的良好民風,通過榜樣的力量示範帶頭作用,對於鄉里有威望的鄉賢,讓他們通過道德感召大家,讓德治教化的到更好的效果。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一定能夠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鄉村治理的「法治」。沒有法治理就會亂套,法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村規民約,還是村民議事,都需要「法治」這根准繩,村裡的事情不僅僅是書記、村民說了算,也需要知法懂法守法,讓鄉村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治治理不是分開治理,而是需要融合在一起治理,如何才能做到三治融合發展呢,以自治為核心,德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村民主要還是要通過自治來處理村裡的大小事務,居民自主權得到充分保障,而且還能讓大家參與鄉村治理。
人人參與才能讓鄉村變得更好。可以建設「三治」長廊、道德講堂等陣地,開展道德評判、群眾文藝宣教、「身邊好人」推薦等活動,通過積分制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弘揚社會正氣、凝聚社會人心。村裡可以加強加強普法宣傳,建立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法治水平。
㈢ 如何保護水資源
1、把節約用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方針,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為抓手,完善節水制度標准,加強節水宣傳教育,強化節水監督管理,使節約用水真正成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
2、處理好水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落實以水定需,嚴格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發揮水資源的剛性約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布局優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
3、處理好水與生態系統中其他要素的關系,統籌推進水生態治理與修復,恢復擴大江河湖泊生態空間。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治草結合起來,促進生態系統各要素和諧共生。
4、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兩手」作用,促進用水方式根本性轉變。水關系國計民生、不可替代,政府該管的要管嚴管好,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建立健全節約用水、河湖管理、地下水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國家水治理的法治保障水平。
通過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日趨突出,已經嚴重影響了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要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考核,健全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
(3)法治即水治擴展閱讀
作為公民怎麼樣保護水資源
1、一水多用
可以重復利用水資源,提高利用率,有助於節約用水。
2、慎用清潔劑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會使水質惡化。長期不當的使用清潔劑,會損傷人的中樞系統,使 人的智力發育受阻,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出現精神障 礙。
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刺激皮膚發生過敏性皮炎,長期使用濃度 較高的清潔劑,清潔劑中的致癌物就會從皮膚、口腔處進入人體內,損 害健康。我國生產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國年產洗衣粉200萬噸,按平均15% 的含磷量計算,每年就有7萬多噸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給河流湖泊帶來 很大的影響。
據調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總含磷水平都相當高,昆 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帶入的磷超過磷負荷總量的50% 。大量的含磷污 水進入水源後,會引起水中藻類瘋長,使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體也由此成為死水、臭水。
3、珍惜紙張
紙張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費增長的原因之一,全國年造紙消耗木 材1000萬立方米,進口木漿130多萬噸,進口紙張400多萬噸,這要砍伐 多少樹木啊!紙張的大量消費不僅造成森林毀壞,而且因生產紙漿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污染(造紙行業所造成的污染占整個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4、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新疆是乾旱地區,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設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關系,等於開辟水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堅持節水優先 強化水資源管理
㈣ 法制和法治的區別是「水治和刀制」嗎
法制主要是指一種體系,包括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等,可以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專內戰和無政府除屬外)都是法制國家,中國古代王朝,特別是唐宋以來的王朝,制定過相當完善的法律規章,也能算得上是法制。
而法治更多體現為一種文化和觀念,以法制為基礎,可以說所有的法治國家都是法制國家,而法制國家卻不一定都是法治國家。在一個法治國家,法律超越於一切權力之上,主導著社會生活。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基本上都是法治國家,而許多發展中國家雖然也有法制,但是還達不到法治的程度,中國古代王朝沒有一個算得上法治。
在一個專制王朝,皇帝或國王就是法律;在一個獨裁國家,最高領袖就是法律;而在一個法治國家,法律就是皇帝,就是國王,就是最高領袖。
㈤ 水治與刀制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水治與刀制的主要區別是方法不同。
「水治」之法治強調的是動態的法律體系和法律的實際施行,刀制只注重形式。人們形象地把「制」稱為刀旁制,而「治」則為水旁治。刀者,專政工具,而水,寓意平之如水,後者才是法治的精髓所在。從法制到法治,雖僅一字之差,卻是治國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我國法治建設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相關信息:
「法治」與「法制」二者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實行法治必須運用法制來治理國家,法制又需要通過法治來體現。
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主和法制建設尚不完善,長期以來形成的權力至上的傳統觀念和人治習慣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及人們的思想中還有一定的影響,法律權威至上還沒有穩固地樹立起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權壓法等問題時有發生,干擾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及司法不公的現象,人民群眾反映還較強烈。
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突出和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把「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更明確,要求更高,對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㈥ 為什麼說法制是刀制,法治是水治啊刀制和水治有什麼區別
制度是死的,對應刀就是剛的
治理是活的,對應水就是柔的
如此,明不?
㈦ 刀制與水治的區別
刀制就是指體制,制度,法制,就是以法律為主體為核心的政治體制。
水治只是行為方式,法治,就是用法來治理這個國家,只體現了具體的術,就是行為方式,而沒有說明到底要依法,還是依權。是披了法律羊皮的專制體制的假面具。
所以,真正的法律社會,法制國家,應該是刀制。
試想,沒有以法律為主體為核心的體制〈法制〉,怎麼可能會有依法治國??那就只能是,依權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