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道德平衡
㈠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堅守的道德底線
1、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增長才幹、提升本領、鍛煉能力,敢於擔當、勇於創造、善於作為,更要把品德修為擺在為人處事的第一位,不斷修身立德,築牢事業根基。
2、新時代中國青年「明大德」,要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當。繼承先賢遺志,堅定理想信念,找准奮斗目標,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在與時代共奔流中將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將個人事業與國家事業、民族事業緊密交織,在回答時代之問中交出完美的青春答卷。要扛起繼承、弘揚愛國主義的擔當。
3、新時代中國青年「守公德」,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胸懷理想、志存高遠,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積極參加志願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做「佛系」青年,拒絕「喪文化」。
4、新時代中國青年「嚴私德」,要涵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品質。增強學習緊迫感,勤於學習、敏於求知,博學廣才、學以致用,充實知識儲備、築牢事業根基,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
要涵養勤儉節約、永久奮斗的品質,繼承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多積尺寸之功,不斤斤計較,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感恩黨和國家,感恩社會和人民。
(1)守住道德平衡擴展閱讀
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人更要堅定初心使命,用自己的光與熱,照亮青春歲月。如何培育家國情懷、樹立擔當意識,讓自己與祖國共同成長?「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讓清風正氣、蓬勃朝氣遍布全社會」。將青年品德修為的錘煉和人生境界的追求、社會風尚的建設相聯系,
鮮明地指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加強品德修為的努力方向和實現路徑。這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經驗總結,對青年成長規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的長遠考慮。
㈡ 怎樣守衛道德底線
所謂道德底線,就是守衛人的最基本的尊嚴、良知的最低防線,也就是使人不至於墮落為禽獸的那條最後防線。
每一種文明都必須具有道德底線,只有這樣的道德底線存在,才能防止人的集體性道德犯罪與無意識全面墮落。
在一種文化形態中,人如果偶發瘋狂的不道德行為,那麼一般不是這種文化的罪過。
但是,如果這種文化形態能夠容忍那些違反人道泯滅人性的行為長期的發生、進行,甚至成為一種非人的制度、習慣,而且這種文化形態不但沒有發出抗議的聲音與排斥的行動,反而業已將這些非人的制度、習慣融入自身,人們不再以罪惡為罪惡,不再以非人為非人,不再以羞恥為羞恥,那麼這種文化一定在某些方面出現重大的缺陷。
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的缺陷就是道德底線的缺失。
在中國哲學里,道德底線幾乎被推到人性的最高點。
孟子就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
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無君無父,是禽獸也。」
楊朱主張「為我」,墨子主張「兼愛」,都被孟子斥為「禽獸」,孟子心目中的「人」,也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底線,就是人和他人,包括「君」、「父」的倫理關系。
雖然「人皆可以為堯舜」,但是一旦不尊君重父,就同於禽獸。
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里,儒家哲學對傳統文化起了無可替代的支配性作用,可以說,儒家哲學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然而,孔子宣揚「仁者愛人」,孟子不遺餘力地傳播仁政德治,他們的理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從歷史上看,並沒有造成一種真正有人文氣息,真正尊重人、愛護人的制度與習慣,反而使「仁義道德」變成泛道德主義,造成一批假道學的橫行。
這種文化缺乏一條起碼的道德底線,也就是制止殘暴無人道的事情發生甚至形成制度、習慣的那種內在的文化力量。
對一種文化,我們不禁要問它給人們帶來了什麼,而且要問它使人們避免了什麼。
它使人們避免了什麼,也就是它的道德底線守衛到哪個層面。
在中國傳統儒家哲學經典中,並不乏那些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教誨。
《論語》記載:「廄焚。
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也就是說,馬廄燒掉了,孔子只問傷到人沒有,在孔子的心目中人的價值是更高的。
孟子向諸侯國國君宣揚的都是修德愛民的理論。
儒家的原始思想達到了牟宗三先生在《歷史哲學》中所說的:「中華民族之靈魂乃首先握住『生命』者。
因為首先注意到『生命』,故必如何注意到如何調護生命,安頓生命。
故一切心思,理念,及講說道理,其基本義皆在『內用』。
而一切外向之措施,則皆在修德安民。」
但是,衡量一種哲學與衡量一種文化不同。
衡量一種哲學主要著眼於其理論的博大精神程度,著眼於其智慧精華的含量;而衡量一種文化則必須以歷史的眼光,去觀察這樣的文化形態支配下人的生存狀況和精神狀況,觀察這種文化支配下的制度建設與生活模式。
因此,我們不能以歷史的「理想」的理論去替代歷史事實,不能用哲學上的智慧精華去掩蓋歷史的糟粕。
從哲學的角度看,不可否認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輝,而從歷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後建構的傳統文化,最明顯的缺陷就在於沒有提供一種包含起碼的人道主義精神的底線倫理。
當我們在批判傳統文化和創造新文化的時候,應該在人道主義的框架內建立一種起碼的道德底線。
㈢ 你認為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堅守哪些道德底線
守住道德底線,是一個人的生存之本;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道德,你再成功也沒用。
現在這個社會中,道德,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遙遠的故事。
前有代孕媽媽遭「退貨」,後有某明星疑似代孕欲棄養,曝光錄音中「打也打不掉,我都煩死了」更令人憤怒。代孕在我國被明令禁止,其對生命的漠視令人發指:包生男孩代孕者懷上女孩會被強行打胎;胎兒如存缺陷或被丟棄。
張根碩母親因運營娛樂公司時涉嫌境外逃稅,被判有期徒刑2年9個月,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張根碩本人,張根碩表示:「對於母親表現出來的面貌非常失望。」
留學生汪某因學費問題,在機場刀刺母親,看來,讀了這么多書,唯獨沒有讀懂中華傳統文化——《道德經》。
…
這些人的道德底線在哪裡?
如此踐踏底線,法律難容,道德難容。也正如作者梁文道所說的:我們所謂的道德底線下降到徹底連裝都不用裝了。
底線即最低界線,是做人的基石,是處世的最起碼的准則,也是人們安身立命、維護自尊的法寶。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為道德底線;法律法規規搜衡凱定不可逾越的為法律底線;企業在各個行業中約定遵循的叫行業底線……
大多數人還是有道攔前德底線的,但時不時還是有人會突破底線,沒有道德底線的人自然會讓他出局。
「法律是道德標準的底線」這句名言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出自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那些已經習慣了沒有道德底線的人,甚至拿同鄉和身邊的人開刀,做缺德的事,這些人正是他們「殺熟」的靶子,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環境變了,熟人也變成了生人。於是乎,天下人都成了陌生人,無論你是誰,在網路上都可能會成為任意宰割的非人。盡管如此,每個國人心中的道德標准還是傳統的,他依然帶有祖宗留下來的那點良心的精華,前提是他還遵守和擁有一些道德底線,沒有淪為徹底的「非人」。
在今天這個網路交錯的社會,每個人都要心裡有個底線,防備超過底線的人,也嚴守自己的底線。 有可說有不可說,有可做有不可做。不知對方的底,就不可泄露自己的底。人生百忌作者:忌交淺而言深。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看到了處處開放的善良之花: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面對女童墜樓危急時刻伸手一接;沈陽七旬夫婦面對街頭井蓋被汽車軋碎而豎起警示牌;佛山拾荒阿姨作為第19位路人抱起女童;匆匆街頭依然有人會給乞討者錢物,有人會扶起摔倒的老人……。他們接的、豎的、抱的、給的、扶的,都是自己的良心。
一個人的做人底線,丟什麼也不能丟了良心。否則,丟掉了這根「底線」,就必然會把自己送世喚入失敗的人生「黑洞」,為天下人所不齒。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意思就是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愧對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無論是當官、經商、打工、種田,都應「對得起天地良心」,於人於己問心無愧,不要以為自己做的事很巧妙,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劣行,即使真的沒有別人知道,還有自己的良心在悄悄地記著一筆賬呢。
道德底線是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線,是規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
再苦再累,也不能墮落。
再難再遠,也不能退後。
㈣ 怎樣堅守道德底線
道德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使全人類團結如兄弟,如一家的無可比擬的精神力量。怎麼現在成了底線?怪哉!
㈤ 歷史上關於堅守道德底線的素材
1、吳佩孚
吳佩孚曾經是一個北洋大軍閥,1931年後蟄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上門來拉吳下水,被吳拒絕。1937年10月,土肥原賢二親自出馬找吳出面組織偽政權,亦被吳拒絕。為明志,吳特別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廳里。1939年12月,吳佩孚因牙病病逝於北平。
縱觀吳自九一八以來,雖是落魄政客,但至死都沒有與日本人合作,保持了一個中國人的政治氣節,也可以說是堅守了一個中國人的道德底線,值得稱贊。
2、徐悲鴻拒絕給蔣介石畫像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委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
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3、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
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麵粉!」
4、皖南事變
1941年1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圖制服他。但葉挺威武不屈,堅持斗爭,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哪能從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5、堅守道德底線,更要做到堅守道義
南宋末年,宋都臨安被元軍攻破,文天祥面對元軍高官厚祿的誘惑,毫不動心。元軍沒辦法,只得把他囚禁起來,折磨他,但為了民族大義,他始終沒有屈服,反而寫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氣歌》,最後英勇就義。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捍衛民族大義。
㈥ 【第五章】附文:人性和道德之間的平衡關系
講完人性和道德,我們再來看看,該如何平衡人性和道德呢?
其實我在第二篇文章中已經講過了這個問題,但是看完了第三和第四篇文章之後,對於到底什麼樣一個角色才算是好角色肯定還是比較模糊的。比如第三章談到的非功利性質,貌似是超級英雄的立身之本,但凡是超級英雄都會有這樣的性質。但這些超級英雄難道都是道德至上的嗎?鋼鐵俠也有非功利的氣息,為什麼我們看他的時候看的更多的是他人性的一面呢?
因此,這一篇「附文」我們就簡單的,用更加清晰簡潔的語言闡述一下人性和道德之間的平衡關系。
人性道德是什麼?如何結合?
我們先明確一下人性和道德的概念:
人性,就是作為一個人的現實化狀態,包括作決策時的糾結,光明與黑暗的掙扎以及時不時有的一些自私的念頭。
道德,就是作為一個人的理想化狀態,在超級英雄領域主要涵蓋的,就是所謂非功利氣息。
其次,我們需要明確強調的一個理論根基,就是永遠不能5:5,因為如果結合得過於均勻,不僅無法滿足觀眾的道德光榮感,又無法讓觀眾對角色的人性的感觸,可謂兩頭不討好,這一點在之前的時候曾經說明。
既然無法五五開,就代表著超級英雄必須以其中一個(圖片源自網路)為主,另外一個為輔。那麼我們就簡單的談一談,人性為主的超級英雄該如何從道德角度進行補充,而一個富有道德感的角色又如何通過補充人性來使其變得更加豐滿。
在美國隊長的正義上添油加醋
之前其實我已經證明,美國隊長相對而言就是一個道德模範樣式的英雄。而我們之所以在道德模範身上加上人性的色彩,是因為單一的道德和正義感顯現的非常單薄,再加上離每個人的距離都比較遠,就無法讓別人結合自身進行共振。
因此,要想讓美隊更加符合現實,就需要在美國隊長主體是正義的前提下,夾雜一些私人的感情。比如在自己的女朋友死去的時候潸然落淚。比如在發現自己的好朋友被冤枉的時候,直接前往營救,甚至不惜和政府派來的探員進行搏鬥。
當然,這些添油加醋的目的只是起到讓這個角色變得更加豐滿的效果,因此如果填的太多,中和掉了美國隊長原本正義的氣質,那麼就很失敗了。
在綠箭俠的人性上畫下正義的句號
綠箭俠自然就是一個在光明和黑暗當中不斷掙扎的角色,這一點在前面已經提到過。
在綠箭俠身上增加道德的璀璨,主要的目的是讓綠箭俠保持在超級英雄的行列之內,如果綠箭俠一直在兩者之間徘徊,做的忽好忽壞,那麼其本身就不能算作一個超級英雄的正面形象,而是一個矛盾和復雜的綜合體。
該如何在綠箭俠的人生中增加道德的色彩呢?最好不要把道德直接灌輸到綠箭俠的腦海當中。綠箭俠在底線方面確實不是非常明確,有些時候可能會殺人,甚至殺錯人,或者殘忍的虐待一個人逼迫他說出有用的信息等等。他本身就是一個底線不是那麼明確的角色,正因如此,他人性的光輝才能夠繼續閃耀。如果直接給他增加道德底線,那麼很可能就會損壞這個角色的原先構造。
其實真正的方向在題目中已經提示了。要畫下正義的「句號」,這也就代表著,雖然綠箭俠本身可能底線不是非常明細,但是他正在慢慢的進步,最後變為了一個正義的人,這就可以了。
因為進步恰恰是人性的一部分(見前一章),因此我們只是設定了一個最終的方向標——正義,而並沒有干涉這個人物的人性。這恰恰能夠讓這個角色的兩個板塊互相之間不受到任何影響。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我們這一整個板塊都在大談人性和道德,但是千萬不要認為人性就是道德的對立面。人性和道德的定義一向都是非常模糊的,沒准人性當中就包含了部分道德的因素,而道德的確立可能就是因為某種人性。
其實,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在構建人物的過程中恰恰更需要感覺上的,共振的體會。感覺這個東西本身就不能明確化,不能以一種完全量化的角度去論述。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談這種模糊的東西呢?因為沒辦法,寫文章嘛,要講究最基礎的邏輯和論述,所以對於感覺的描述肯定非常不精確,請領會背後的精神。
背後的精神就是:每當我們看到一部超級英雄的電影,心潮澎湃的時刻,我們可以回頭思考思考,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心潮澎湃呢?背後有什麼心理機制呢?超級英雄又是如何設計才去迎合我們的心理機制呢?多想想這些問題,你就能在輕松之中得到新的自我認知與收獲。
完
(個人淺薄之見,以偏概全,不奢望同意和支持,只希望能夠引發思考,歡迎一切建議和批判)
姜殷,於2020年5月24日
㈦ 道德底線守護住,是什麼意思
你好,關於道德底線守護住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代表的挺多的,
道德,代表正人君子,仁義禮孝,注重於傳統,,品德,遵守道理
比如,正人君子可以贏得尊重,卻贏不了小人,那麼這種情況我們就出現了一個道德底線,,我們可以損人利己,但不能太過於缺德,損過頭,,這就是越過了道德底線
還有就是道德底線,守法守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