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思維摘要

法治思維摘要

發布時間: 2023-08-22 13:24:25

A. 影響法制的因素

重典治國論 評
【摘要】
傳統社會以降,「重典治國」在各朝不同時期備受統治者青睞,似乎成為穩定政治經濟局面,實現長治久安慣用且重要的政治運行和法制工具。但重典治世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往往難以完成統治者的決策預期,收效了了,最終難以逃脫成為歷史陳跡的命運。在認清辨明重典給傳統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的同時,不應妄自斷言僅是法典之嚴苛性造成了社會動盪,阻礙了社會進步的步伐。反之,應當透過制度體表剝離並審視導致重典失效的權力結構、社會文化氛圍、法文化為背景等要素群體,反思而進取,此乃是國人不可偏廢的重要任務。
傳統社會以降,歷代統治者依賴「以刑為主」的東方本土式法制路徑,而「重典治國」現象在各朝不同時期也備受青睞,似乎成為穩定政治經濟局面,實現長治久安慣用且重要的政治運行和法制工具。而由中國特有的政治、法制土壤所孕育的「重典論」,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具備的意蘊是有差別的,對社會的作用力也趨於殊途。剝離紛繁的表象,抽取各式重典背後承載的法文化,「重典論」思潮似乎也並沒有隨著中國法律的現代化更新換代而徹底消褪,卻成為隱性的法制因素,供給著目的論化的思維方式,深刻影響著國人今日的法治進程。
故而,在不斷辯證借鑒、汲取中國傳統社會法律思想經驗,兼顧吸納國外優秀法律制度的今天,歸納、總結重典治世所發揮之效用,使之浮於水面,愈加明確化,繼而認清利弊,抽取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扶正法治化軌道,乃是國人不可偏廢、僭越的社會工程。
一、重典治國理論之解構
(一)重典論之源流概要
翻閱中國歷史,即可發現「重典治國」理論擁有厚重的人文底蘊。上古伊始,發端於禮、刑之中國法,在刑始於兵,刑、法並無二致的年代,實則反映著一部古人類社會群落逐步發展壯大的演化史。國家產生後,統治者為建立統治,維持秩序,啟用所謂「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1]之道:邢之目的即為樹立權威,使「民不敢犯」[2],「禁奸止過」[3]以確保有條不紊。從人類演進學的角度審視法源於刑之事實,也能窺見人類發展史乃至法律制度發展史的諸多共性。
但中國法之流變有其自身的軌跡。重刑亦非萬能,當鑒於史上因濫施刑罰適得其反,遭至民眾反抗而湮滅統治權的事例,統治者蹣跚般學會,應在可控的范圍內掌握權力行使的適當性,提出了以輕刑、仁政為表徵的「以德配天」、「德主刑輔」、「一準乎禮」「禮法合一」的施政方針,緩和了階級矛盾,為國家政治較為安定、經濟得以漸進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創造了有利的成長期,達到盛世。但是「約法省刑」之國策並非徹底游離於重典論設置的框架之外獨立生存。於此相反,由於中央國家的形成從始便依靠著集權化的政府萬能主義,決定了盛世亦當在此框架項下適度發揮而變形、衍化——其始終不能也不願擺脫「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4]的行為範式,遵守「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5]之法則。看似重典論在法則中位居下位,然而其在較短時期內針對特定對象或為實現特定目標,從重從快,善於高速營建起「以刑去刑,刑去事成」[6]的初始局面,在穩定秩序方面,擁有毋庸置疑的高效性和合目的性,以至於可作為實施其他後續統治行為的有力保障……這些均是輕、中二典在「運行——收益」坐標系中考察時間佔用、整體行為效率上無法比擬的。是故,重典治世絕非單純僅在「亂國」發生,而有著更廣大的作用空間和運行范疇。
(二)傳統社會重典治國理論之解構
在對重典治國理論進行實踐考察,剝除歷代對重典不一的執行理念或表達方式,尋找其中共性時,實則在明確兩個概念:重典面向的對象群體和「重典」概念本身。其一,重典面向的對象群體。學者指出,古中國所謂法,「一方面就是刑法,另一方面即官僚統治機構的組織法」[7],簡言之,系由公權力國家行政執法規則和相應治理罰則構成的制度體系。其始終難以超脫「法自君出」、「諸法合體,以刑為主」的模式,生長出如同西方那樣弱化集權條件下獨立完備的私法系統。造成此種局面,原因應當是多方面的,也自然非本文所研究的對象,但必定成為考察重典治世效用時不可或缺的歷史土壤和理論基石。
中國法制結構決定了法制之鋒芒為「士制百姓於刑中」[8]:通過對統治者治下的社會下層進行公法為主要形式的法律約束達到治世的目的。但這並不是說,國人不曾受到統治者施加的私法色彩法律准則的控制。自古便存在的「家族法」、民事習慣,為控制國家經濟命脈而推行的官辦、督辦經濟法律制度,經濟發達時期培育的民事法律大量出現,在推翻有學者認為中國「無私法」論斷的同時,確也說明這些法律措施相較刑事公法而言,不太能淋漓盡致的展現古中國法的特點。
故而,「夫法,所以興功懼暴也」[9]的「典民」結論即定,統治者所關注的刑控社會下層對象,自然為廣大的底層人民,以及為其所用的龐大行政官員機構、被皇權所棄不予保護的貴族群體等(在本文考察中可視為微量化特殊對象),而對最為底部百姓的操控,很多時候是在對官員的選拔和任用過程中完成的。易言之,高位統治集團以法治官,打造較為高效的官僚結構便能實現統治目的。若假設統治者單純要求重典在適用於底部群體時達到「禁暴止奸」之效果,而由於官僚實質上也應歸屬於統治集團,便在適用法律時會產生與適於民眾有別的效果,則對重刑結果的追求也會不再純粹。
其二,重典之界定。
傳統社會末期,統治者對封建法度的意義作有如下總結:「國家刑罰禁令之設,所以詰奸除暴,懲貪黜邪,以端風俗,以肅官方者也」[10]。而其中「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可達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 [11]之功效。似乎重典所傳達出的意味僅停留於嚴刑峻法、用刑苛重,能夠從刑種的嚴酷和刑度的不著邊際來體會。實際上,要准確給「重典」下一個定義,應當首先建構於整個法律體系層面,顧及其應當具備的下列特徵:
1) 其體系嚴密,適用領域深廣,並經過歷代不斷修正而得到完善發展。以刑事法為例,不論上古,且從先秦戰國時代之始奴隸制五刑以降,經歷後世各代「輕刑」之改革而達成封建制五刑的確立,再到封建社會中後期部分苛刑的復興及至濫用、重新入律,形成了體制嚴謹、「疏而不漏」的宏觀體系,甚至甚多行政、民事法律責任都會被施以刑罰制裁,如唐律中有「凡負債違契不償,一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的規文。後世欲了解各代法律制度及政治經濟環境,大致也可從所立刑罰和具體規文中窺視一二。
2) 其成文法範式呈現嚴苛性,同時存在大量特別「法」細胞,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彈性。奴隸制五刑之嚴苛被逐步改良而更新為封建制五刑,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許多人類蠻荒時代具有的同態復仇、肉刑充斥的現象,代之以較為文明的刑罰,無疑具有歷史進步意義。但其中依舊保留了「罪人以族」、充軍、刺字、枷號等罪,明清時代更以凌遲入律,彰顯了傳統重典的嚴酷性特徵。同時,肉刑殘余在一定時期以鎮壓、整肅、爭權為目的被濫用而肆虐興盛,但往往不存在成文的法律依據,被歸為法外酷刑。但因注意到法自君出,大體也可將其視作某種意味上的特別「法」,只是缺失了常規法律制度所應具備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被賦以較大的伸縮性和隨意性補充了重典實施的威力。其彈性還表現為,存在大量同罪異罰的情形構成重典體系中較為重要而特殊化的組成環節:按受罰主體待遇的迥異程度可將此環節作一二分:一方面被免除部分乃至全部的法律義務,諸如贖刑之適用;另一方面則可能承擔重於律文規定的刑罰,抑或被施以特別「法」所定的極端刑罰。
3) 其類型繁復,具有強烈的合君權目的性,決定在不同歷史時期分具不同的內涵,並伴有些許理想主義色彩。依據制定和運行重典的統治需要不同,區別出即如學者歸納的幾種模式:極端重典主義、重重輕輕主義、相對弱化重典主義及其他特殊化重典主義[12]。極端重典主義以秦朝刑法為典型,以繁於秋荼而著名於史。重重輕輕主義以北宋中期頒行重法地法和 「盜賊重法」、明代相較漢唐法制的「重其重法、輕其輕法」的刑法特點為代表。相對弱化主義則以主張「約法省刑」為代表,刑罰中正,多出現於國家初創或社會經濟遭受重大破壞,需要長久時期修養生息之時。至於特殊化的重典推行,不宜歸納為上述任何一列,多是統治者為達到某種目的、由個人好惡及注意力之轉移而發生,諸如明太祖時期頒行《大誥》、重典治吏,便具有強烈的政治整肅目的。同時,統治者通過施用重典欲達到社會秩序長治久安,萬世為君的目的在史上不乏個別,懲治奸黨、屠戮權臣,往往滲透了許多道德衍生的理想主義情調,而大多卻事與願違,此留待後文詳述。
故而,由上可以簡單描繪出有關傳統社會重典的輪廓:即一種為實現統治目的服務,依據具體的政治經濟環境和理想化設置而架構的,以統治權治下所有社會群體、機構建築為施用對象,運用刑事法律為主體並結合特殊化制度工具所形成的全社會嚴密、靈活而具備相當彈性的法律制度體系。
二、重典治國理論之效用考察與合理性分析
(一)重典論之效用考察
本文給出的重典論之意義界定系以整個傳統社會法制結構的發展承繼為背景,就某個歷史時代為考量目標,由於統治者對重典的理解正如上文中學者給出的諸多分類方式那般所異,其欲施用達成的目的也有不同,從而在後世對重典論的績效考察過程中,需要略作抽樣區別。
從較為狹隘的范疇入手,中國傳統社會傳承的人治氛圍里,歷來將開明專制主義奉為經典興國政策,重典適用也自是以較為低級化的工具姿態非獨立性存在於此制度土壤之中。故而,欲對重典制度的績效得出相較合理與理性的結論,必須首先區分出較為適合開明專制統治生長的政治經濟條件。作為既成事實,今日對重典的分類方式便在社會形態的選取中比作相應參照系。亦由此,上述分類中較為明顯的,如同有秦一代等典型的極端重刑主義在考量該理論效用時,予以參照似屬不妥。
其次,相對弱化重典主義以使國家修養生息為立足點,多為修復脆弱的自然經濟而設立。統治者總結歷史,普遍考慮到暴刑荼重致使民眾反抗、社會動盪,給統治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後適度反省,能夠識知「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13],此環境中,重典用為上層建築,由其本身性質與較為脆弱的社會資源條件相左,決定了其不宜作為長久制度存在。於是乎當約法恤刑,弱化對廣大民眾適用的重典因素。此種政策多發於封建國家權力初創但保有較強的統治力,抑或公權力所能調配的社會資源數量尚處於上升趨勢中的時期,經濟政治制度本身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通過法制變革易於釋放被前不合理桎梏所封閉的發展動力。此種重典制度的推行,一方面使得民生得以穩定,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易導致在重典治理對象中,可能對官僚群體的監控力度鬆散不足而日益滋生並加速此群體的潰爛。在此也應說明的是,在傳統社會中盛行的諸如「八議」、官當、請、減、贖、免等制度,並非統歸於相對弱化主義,正如上文所提及,是重典制中較特殊的同罪異罰環節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對重典制度的較強「離心力」,但囿於皇權權威的維護始終未能游離,但確對重典所達之效用有抵銷之反作用。
這樣一來,衡量重典治世績效較為上佳的樣本,即剩下區分對象的重重輕輕主義和特殊化重典主義。
重重輕輕主義重典模式有著縱橫二向有別的不同意域:從縱向而言,以規范性法律文件傳承的角度,指出後世重典較前期規文在適用對象和程度上的區別,這是歷史差異的顯示,如有明一代較唐律所作出的改進;從橫向而言,是對當期使用法制時對象和程度的差別性規定。易言之,即同罪異罰環節中擴大受動主體承擔義務的可能性部分,即如宋代「盜賊重法」「重法地法」之推行。
傳統社會篤信「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北宋時期,由於立國未經過大規模的土地兼並改革、外患深重、加強中央集權而形成的冗官弊政等因素,客觀上塑造了一個階級對立相對嚴重的時代,以至於統治中期便較早的開始顯現危機,盜賊之患即是表徵之一。對此,由北宋仁宗嘉佑6年始歷經英宗、神宗、哲宗三代以惡治惡、加重打擊賊盜力度而擴大施用的重法地法、盜賊重法等,依據今日傳世的大料史料,似乎其從未能有效發揮統治者預期的治理效果。不但如此,還引發了更為嚴重的社會混亂。如熙寧十年(1077年)二月,「京東、河北盜賊不禁,至白晝殺人於市,攻略鎮邑,執縛官吏」[14];元豐年間(1078-1085年),李常知齊州,「齊多盜,論報無虛日」,在其治下,「盜賊遂清」。而到哲宗末年(1086-1100年),齊地「群盜晝掠塗巷」[15]……即便在京都附近,「 盜賊充斥,劫掠公行」,作為執法主體的軍隊、官員多是「勢力怯弱,與賊不敵」,「縱能告捕入官,其餘徒黨輒行仇報,極肆慘毒,不可勝言」[16]。
特殊化重典模式之特異,在於其非但不能彰顯統治者所謂「審慎刑罰」,也不是出於如同北宋王朝那樣嚴酷的統治環境,導致統治集團「被迫」推行嚴酷的法度,整肅社會秩序——決策者在主客觀方面都未遭遇「窘境」。客觀上,其時常處於較為安定的統治時期,甚至萬象更新、盛世之狀初見端倪;主觀上,決策的制定並非外部因素推動的應激反應,而很大程度上是己身深思熟慮的結果。更確切地說,是依照自己的人格信仰和對自己利益的檢討。此種模式時常被篩選出的例子,即明太祖重典制貪之幾十年風雲歷程。
親歷社會底層疾苦的明太祖,對元末官員貪瀆、政治腐敗而遭滅亡感觸頗深,故嚴厲法度,重典治貪,對封建官吏的嚴罰可稱空前絕後。最為重要的是,其空前的完成了將久已存在的、體現各代統治者嚴苛色彩的法外酷刑即特別「法」因素轉換為真正意義的制定法模式,使傳統社會的重典體制更加完備化,盡管這些成文法實際發生效力的時間極為短暫。但應看到,終洪武之世,其也未能助太祖達成事先所勾勒的清明政治的目標。凡舉一例即可:洪武十八年,吏部考核全國布政司及府、州、縣來京朝謁官員幾千,其中所謂稱職者僅435人。對此太祖晚年也認識道:「我欲除貪贓官吏,奈何朝殺而暮犯?」[17]至成祖永樂初年廢建文仁政而沿用《大誥》收效不佳後束之高閣,《大誥》之刑漸漸棄用後數載,貪官污吏已遍布內外,顯示了掙脫重典之束縛後強勁的反彈力。

(二)適用重典之合理性分析
由上,傳統社會無論何種重典治世模式,收效均屬了了,呈現整體低效甚至無正效用但卻有長久活力的奇怪姿態。對此進行合理性解釋的角度可有多個,但欲以單向的、法律制度模型的路徑為切入點,應把握法文化、制度建構與發展史及其客觀運行評價作為突破關鍵。
首先,重典發揮的階段性正效益對維護統治具有強吸引力,統治者可將其作為改變行使統治權不利局面,尋求優化時的博弈行為。中國古來之重典是成系統的,規范嚴密,且表現為某種封閉性的獨立發展結構[18],立法和策略之行具有強烈的路徑依賴特徵。同時中國自古而來較西方強烈甚多的集權型治理模式,也能將資源集中到足以確保由上而下執行某種制度初始階段所要求的嚴格性,甚至嚴苛、殘暴性。故而,重典推行在短期時間確實可如史料所描述的那樣「彰善癉惡,激濁揚清 」[19]。雖然只是違法者受到重懲造成社會相關主體感到自危後,所受規制的社會反常暫時停滯甚至隱蔽的反應。然重典的最初作用力越強,其受用波及越廣,影響便越深,停滯症狀維持時間便較長久,雖然不乏孕育著更劇烈反彈的可能。但這不能不給統治者以想像的空間,繼續預期所深惡痛絕的受動主體自覺進行良性轉變,以至設想能秉承重法之效,最終消弭不安定因素,「以刑去刑」,長治久安。而在傳統社會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社會呈現多元化趨勢和統治者所欲維護的簡單生產基礎下社會治理手段產生沖突,更凸現了無法與時俱進的一般法典修正補充技術的落後地位。為擺脫此種不利局面,採用有別於一般法制制約力的重典,不能不說體現了封建社會後期統治者被迫放手一搏的無奈。
其次,適用重典是統治者認可的,永葆國家機器運轉動力所必需賦加的「托賓稅」。在傳統社會這架巨型機器運轉二千餘年的過程中,官吏始終作為統治者實現統治效能,控制普通民眾不可缺失的組成利器。官吏集團與最高統治者之間本質上存在的是一種特殊僱傭關系:因為高度集權社會中權力之行使,實際亦是建立在地方權力為中央權力直接控制,卻也過分集中的情況下。故各級官僚機構在中央之下扮演的角色,即為雇員也為在局部受制的大領主,系一種具有人格化的工具[20]。故「國家之敗,由官邪也」[21]是古人對官之於國重要性的認識,於是堅守不放「治國莫大於懲貪」、「治天下首在懲貪治吏」[22]之圭臬。時時用重法剔除國家機器中不合理因素,整肅行政紀律,即如在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學家所言為齒輪良好運轉而不時放入細沙般效果的課稅雷同,治理官員腐敗懈怠而致階級矛盾過分擴大化,促進行政效能的提升、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生產的發展。
再次,適用重典反映了傳統社會「禮法合一」條件下泛道德化的「和諧」行為預期。兩漢以降,法律道德化色彩逐步加強,隆禮重法成為中華法系一大特色。引禮入法,一方面為統治者鼓吹「惟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宣揚仁政和統治地位合法性提供理論支撐;另一方面,善用禮中豐富的道德規范培育發達的家法族規,使社會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金字塔狀結構,也有利於減輕維護統治所需耗費的成本,「禮樂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葯石」,惟「以德化天下 」,「明刑制以齊之」[23],國家可長久矣。應該說,決策者乃至國民均在一定程度上採納並預設了人性向善的儒學基點,努力以道德化行為範式來改造既定的不合理因子,其中一方通過隆禮以導民向善,減少不必要的統治開支;另一方則企盼上為政以德、匡扶正義——權力義務極不對稱兩方群體在社會構建中共享著基於不同認識形成的「和諧」雛形表徵之嚮往。但由於傳統社會局限性,社會矛盾無法消解,人們註定長久面對大同理想和嚴酷現實之沖突。於是乎統治者每每「痛下決心」,對人性論稍作一修正,試圖以滅除惡之人性的剛猛之法以惡治惡,樹立權威,瓦解法制運行不暢的阻礙;國民也時常希冀青天在世,向給自己帶來深重苦難的官僚腐敗集團表達失望和憤慨情緒之時,事實上也早已偏離了人性善之預期,復燃原始復仇主義之觀念,同時卻也清楚意識到民眾分散力量之孤立弱小,被迫對善治之論尚存遐想,有通過接受由上至下的重典洗禮來達到社會革新,重建「和諧」的心理准備和要求。
作為傳統社會法文化的標志之一,尚不能忽略法自君出、權尊於法的事實。重典之存,如果排除社會性因素而單獨從研究決策者入手,時常可以發現重典適用的軌跡與君主自身對外部環境的應激及心理狀態的描繪極其相符。正是統治者「口含天憲」,不受權力約束,決策之合法性歷來沒有適格的評價標准,而合理性則可在決策定立時由下而上反饋得以損益,但依舊無法擺脫深烙有統治者自身對歷史、社會現狀、皇族利益思考和抉擇之泥淖,甚至表達了其對以往自身經歷「辛酸」面的反思或抵觸、逆反情緒,重典的拋出也不外如是。

B. 自由主義的利弊

洞庭湖

C. 論當代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意義

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作為祖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棟梁之才,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大學生就應正確掌握思想道德修養的理論和方法,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質,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我們渴望成才,准備獻身事業,報效祖國,積極思考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社會角色,其危機感和使命感明顯增強。

大學生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法律思維方式是一種在法律實踐中訓練、培養和應用的思維方式。脫離具體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實踐,不可能養成法律思維方式。只有通過參與各種法律活動,在法律實踐中運用法律知識和方法思考、分析、解決法律問題,才能養成一種自覺的法律思維習慣。

D. 法學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法學畢業論文的准備工作

(一)搜集材料
所謂准備,主要就是充分佔有資料,研究、參考他人的看法。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夠就寫不出好文章。讀的書看的論文很少,知識貧乏,是沒法寫論文和提出新的見解來的。
如何搜集資料?可以圍繞法學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和具體題目,去圖書館、書店,查找有關的專著、論文集、主要法學期刊以及最近幾年的統編教材,也可以在網上搜索、查找法學論文。搜集材料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思考鑽研、形成論點的過程。
(二)提煉材料,確定論證的主題和方法
在提煉材料的過程中,通常有三種情況:
一是同意別人的論點,但自已有獨特的感受,可從新的角度補充新的理由,豐富別人的論點。
二是不同意別人的見解,可以展開爭論,但必須注意忠實地引用原文,說明自己的理由。
三是受了別人的啟發,在別人見解的基礎上產生新見解,或者別人沒有講到,自已有見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創見。
論文的主題,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靈魂。法學畢業論文的主題,就是作者對這個法律問題研究成果的基本觀點。主題應力求做到以下五點:
一要正確,符合法理和客觀規律。
二要新穎,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不人雲亦雲。
三要直白,不要隱諱。法學畢業論文的主題越直白明確越好,要讓讀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不能讓讀者雲山霧罩,看後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四是主題要貫徹始終,在文章中不能改變,應圍繞中心和基本觀點去寫。
五是主題要簡明,理論要深厚。
論證方法是說明主題的基本方法。一般來說,法學畢業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是立論,即確立文章的基本論點,圍繞這個主題,全面闡述它的正確性、必要性和適用性。有時,也適當運用駁論的方法,如針對某個問題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觀點,對它們進行評析,然後提出自己的觀點。從具體的論述方法來看,一般使用歸納法和演繹法。
(三)法學畢業論文提綱
擬寫法學畢業論文提綱的主要好處是幫助自己從全局著眼,構建論文的基本骨架,明確層次和重點,簡明具體,一目瞭然。論文定稿後,修正或保留的提綱就變成了目錄。提綱可以幫助我們把材料組織成一個理論系統,而不是毫無層次、毫無邏輯聯系地羅列和堆砌在一起。

法學畢業論文的初稿
(一)運用邏輯思維寫學術論文,邏輯上有兩種科學方法,一個是演繹,一個是歸納。所謂演繹,就是從一般到特殊(個別);所謂歸納,就是從特殊(個別)到一般。依靠邏輯思維所產生的分析能力,對他人的觀點作出補充、發揮、糾正、批駁,就自然會形成自已的新觀點,寫出自己的法學畢業論文,就不會只是停留於抄錄他人現成的觀點和材料。
(二)主題突出,論點鮮明
(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五)文字表述清楚准確、簡練流暢

法學畢業論文格式和規范要求
(一)法學畢業論文格式
列印使用B5紙,便於存檔,裝訂線在左面。法學畢業論文列印一般用宋體。文章題目用3號黑體,題名應簡明、具體、恰當,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正文內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一級題序及標題用「一、二、三……」序號和小3黑體。
二級題序及標題用「(一)(二)(三)……」序號和4號黑體。
三級題序及標題用「1、2、3……」序號和小4黑體。
四級題序及標題用「(1)、(2)、(3)……」序號,不用黑體。
正文用小4號宋體。這樣,文章就眉清目透,井井有條。
當然,這種分題也不是絕對的,要結合實際,該怎樣分,就怎樣分,但要遵循分題的規則。此外,分成幾級題目也是可以變通的,例如不用「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也是可以的,但是,無論用什麼,都要層次清楚。
法學畢業論文格式為:封面;題目;摘要;關鍵詞;目錄;引言;正文;結論;注釋和參考文獻。
封面的作用在於使別人知道這是一篇法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是指摘錄下來的要點,主要是表述本文的主要觀點,一般為100—200字。摘要的寫作方法,我認為包括兩部分:一是用一兩句話簡要概括論題的意義,二是將法學畢業論文幾部分內容表述為闡述論文觀點的一段話。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一般應選3—8個。
(二)法學畢業論文注釋
現代學術視注釋為學術規范與紀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術論著和文章中,注釋不是裝飾品,它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引用他人成說,注示出處,既表示相關論說非作者獨造,並對他人成果給予應有之尊重,又可為讀者提供該領域的文獻信息,以便利後來之研究。
二是反映了作者觀點與其他學者觀點的聯系與區別,或者是對作者自己觀點的進一步說明,因而,也是正文不可缺少的補充部分。三是大量的引文意味著作者的研究的確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所積累的資料基礎上進行的,不是憑空捏造的。
注釋要寫得規范。最規范的,就是《法學研究》的注釋方法:分為著作類、論文類、文集類、譯作類、報紙類、古籍類、辭書類、港台著作、外文類等九個類別,並有注釋例;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者,註明「轉引自」;等等。詳細的內容請看《法學研究》上的注釋體例和文章的注釋方法。
為提高刊物質量和文獻信息計量、評價與研究的水平,促進學術成果在網路化、數字化條件下的交流與傳播,教育部2000年1月頒發了《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其中注釋主要用於以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和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弧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參考文獻置於文本,採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並列舉了其格式,詳情請看《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或其它中文社科學術期刊。
寫法學畢業論文,上述兩種注釋方法,可選擇一種使用,但不能交叉使用。

法學畢業論文的修改定稿、答辯
法學畢業論文初稿完成以後,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大到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論據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表述是否簡潔准確,通順流暢,符號使用是否恰當,等等。自己修改後,再交給指導教師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為了使法學畢業論文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論文答辯制度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措施。答辯是畢業論文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畢業論文的全面檢查。
答辯首先由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目的和思路、主要觀點,然後由答辯委員會向答辯人提問,讓作者略作準備做出回答,從而進一步考查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是否有深廣的知識基礎,創造性的見解和充分扎實的理由。答辯提出的問題,不管作者當場是否能作出完善的回答,都是對於作者一次很好的幫助和指導。

E. 論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培養的1000多字論文

您好,九品文化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有需要可以通過頭像找到我構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校園
[內容摘要] 高等學校是人才薈萃、知識集中的地方,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和重要基地。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思想活躍、多元文化交融的高校建設成為和諧的「高地」,成為和諧社會中的「首善之區」,是一個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新課題。
[關鍵詞] 創建和諧校園 依法治校,校園環境 安全穩定
黨的第十六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高等學校是人才薈萃、知識集中的地方,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和重要基地。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實現了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面對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利益格局急劇調整、社會矛盾日趨復雜的新形勢,如何把思想活躍、多元文化交融的高校建設成為和諧的「高地」,成為和諧社會中的「首善之區」,是一個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新課題。
一、科學發展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根本。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確定思路、做出決策、安排工作等各個環節,都要以師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師的發展上,樹立教師是學校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為他們創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學生的培養上,既要有精英教育的質量觀,給少數智商發展水平高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也要樹立大眾化的質量觀,給大多數學生提供成長成才的空間。
二、法律和制度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只有依法治校,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協調、平衡各種關系,促進校園和諧。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范辦學行為,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依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規范學生管理,服務學生成才;修訂和完善校內各項規章制度,使之與法律法規相銜接,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從而在校園營造一個民主法治、管理有序、校園安定的和諧環境。要健全溝通機制,如建立學生議事會制度、校長信箱、校領導接待日、黨員接待日、學生事務申訴中心等;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等的作用,使學生社團組織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發揮獨特的作用。要把提高青年學生的法律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納入教育的整體規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間受到法治的熏陶。以抓「學風」、「考風」為突破口,加強誠信教育,規范學生行為。廣大教師要言傳身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貫徹法治精神,促進自身法律素質的提高。要通過法制教育,使廣大師生遵紀守法,自覺維護校園和諧與穩定。
三、濃厚的學術空氣是和諧校園不可缺少的條件。當前,宿舍文化、課桌文化、服飾文化、網路文化、簡訊文化、卡通文化、新新人類語言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傳播中,消極因素的影響成為校園中不和諧的音符。學校要加大投入,把學生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在人、財、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設施,美化校園景觀,充實文化標志,改善公寓環境建設,增強藝術感,提升文化品位;辦好學生公寓文化宣傳主題板報、報紙和主題網站,形成公寓文化的系統化、主題化,如文化月、藝術月、衛生月、安全月、讀書月、節約月等。在公寓社區內設置「文化牆」或開辟「文化走廊」,增添文化氛圍。通過公寓文化建設,必將增強學生自我控制的"「軟約束"」,樹立集體和"「家園」"意識,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增強學校文化競爭力,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學生的侵蝕和影響。
四、校園平安是和諧校園的保障。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性工作。在學校周邊,網吧多、出租房多、無證攤點多、娛樂場所多、交通隱患多。如果校園周邊矛盾激化、秩序混亂,師生就難以安心教書和勤奮學習。所以,學校要始終把確保校園穩定作為頭等大事。定期開展創建"「平安校園"」的活動,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選配好高素質的學生輔導員隊伍、建立輔導員日查寢制度、輔導員談話制度、思想政治工作進網路、建立輔導員工作室、黨團活動室、社團活動室、心理咨詢室、校領導值班制度、校園110報警求助系統等。都是為和諧校園的建設、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都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條件。
五、做好貧困生的助學幫困和畢業生就業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設立獎助學金、建立經濟困難大學生認定製度、設立助學基金、做好助學貸款等工作,建立多渠道資助體系;通過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把就業指導課納入教學計劃,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月活動,優化就業服務環境,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確保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六、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前提。我校處在城郊結合部,相關設施沒有完全配套,部分教師工作、學習、生活還存在諸多不便。所以,就要提升服務質量,努力使校園成為師生溫馨的家園。要從師生最急、最盼、最憂、最怨的問題入手,把師生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急師生之所急、想師生之所想、辦師生之所盼、解師生之所怨,認真研究解決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問題。
《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刻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和定位,強調我們構建的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指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部署。繼承、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境界。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決定》精神,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湖南女大和諧校園扎實工作,努力奮斗.
和諧校園建設視野下高校團建工作探析
[內容提要] 和諧校園建設是時代進步和高校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共青團組織應從團學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出發,緊緊圍繞和諧校園建設的實踐,積極圍繞學校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注重分析市場經濟的發展、擴招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學生群體利益訴求多樣化、繳費上學和就業壓力增大、學制和學分制的改革、網路媒體的快速崛起等方面給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的挑戰和機遇,進一步扎實推進共青團的各項工作,使高校團建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努力消除校園建設中的不穩定、不和諧因素。高校團組織必須正視當前變化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站在和諧校園建設的高度努力解決高校團建工作中面臨這些矛盾,在工作中積極創新理念、准確定位、創新模式、深化提高、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營造氛圍、拓寬渠道、規范管理、提升層次,不斷增強高校共青團組織和共青團工作在和諧校園建設實踐中的影響力、創造力和凝聚力。
[關鍵詞] 團組織;共青團工作;和諧校園建設
大學校園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諧社會建設培養輸送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是引領社會文明與發展的機構,理應擔負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建設和諧校園。高校團組織緊緊圍繞和諧校園建設,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中心工作,進一步扎實推進共青團的各項工作,使高校團建工作呈現出了上層次,團干能力有提高的大好局面。但也不可否認,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高校共青團工作中也存在和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
一、和諧校園建設中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1.處於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展給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新課題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運作模式的逐步成熟,校園中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人生追求也隨之產生了許多新的變化。現在大學生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伴隨著中國20年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他們,和以往的大學生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中存在著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不夠、誠信意識和人際關系緊張、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價值取向物質化、缺乏艱苦奮斗意識、貪圖安逸、對人生和工作過於現實、急功近利等特點,使得他們潛意識中的理想與現實、奉獻與索取的矛盾沖突越來越激烈。如何引導他們在開放務實的現實中更好地實現其自身的價值,使其走好自己的成長成才之路,是高校共青組織和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2.受擴招的影響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對象進一步多元化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民辦高等教育的異軍突起,高等教育在經歷了1999年以來擴招之後,大眾化的趨勢更加明顯。高校校園內學生的數量驟然增加,學生及學生家庭的成分日益復雜,而高校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卻沒有太大和有效的變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夠強、保證監督措施不力等等,使得高校共青團工作對象呈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復雜特點。無形中使高校共青團工作走入了誤區,出現了偏差,不利於引導青年大學生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盡快成長成才。
3.各學生群體利益訴求多樣化,已成為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重要而急迫問題
和諧人際關系是和諧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際和諧的根本是利益訴求的和諧。雖然在校園內,各學生群體的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標與學校是一致的,但在共青團工作中各學生群體的具體利益訴求關系確實不盡相同。如在某些具體的利益訴求中出現的個別利益「對立」。因此,作為高校的共青團組織,如何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高雅文娛活動引導學生各群體利益訴求與學校建設發展趨於一致,建立健全各學生群體利益訴求機制,協調兼顧各學生群體之間的利益,讓每個群體都感到自己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分子,自己的勞動得到尊重和回報,從而積極主動地為和諧校園建設而努力奮斗是擺在高校團組織面前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新問題,也是對其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的考驗。
4.繳費上學和就業壓力的影響,對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繳費上學」、「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概念已逐漸被社會、家庭和學生接受。而每年數百萬的高校畢業生確實是一個令社會和政府頭痛的問題。近幾年來就業壓力的也逐漸增大。僅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達到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82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大學生就業:期待社會共同推進》,《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5日)。如何應對就業壓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如何有效引導在校生,疏導因「交費上學」和「就業壓力」而產生的矛盾、恐懼、失落心理,使其能更好地面對求學和就業的嚴峻考驗,進一步轉變大學生就業思想,做好人生的職業規劃,深入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及每個家庭和個人在考慮教育投入與回報關系時也開始對學校的生活、學習和發展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作為消費者,只會以是否有利於自身素質的提升,是否有利於將來的就業,是否有利於以後的成長成才等來衡量高校團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的含金量,衡量學校的教學、管理,以此來確定是否參與各種活動。
5.學制和學分制的改革,使高校共青團工作組織模式不適應,工作難度進一步增大在彈性學制和學分制下,以班為單位、以宿舍為單位的建制都將受到影響,班級、宿舍的概念會進一步弱化。同時,《高等教育學校管理規定》對在校學生實行本科不超過8年,專科不超過6年的彈性規定,使學生個人的自主性得到了體現、而集體主義意識和集體參與意識將會更加淡漠。這都使得高校共青團原有的組織形式與長期形成的院系、班級或宿舍為單位開展活動的傳統組織體系不相適應,使團組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受到極大影響,也進一步增強了團組織在實踐中有針對性開展各種活動的難度。
6.網路媒體的快速崛起對高校共青團工作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戰
最近十年來,隨著電子產品和通訊網路的迅速發展,互聯網作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迅速崛起,其滲透力與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是對伴隨著手機媒體出現的新生代來講,其表現形式和作用方式已經對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特殊群體——在校大學生和高校共青團組織產生深遠而特殊的影響。但是,網路上的信息的魚龍混雜,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及宗教仇視、種族歧視等文化垃圾,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性心理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嚴重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網路的虛擬性、封閉型也大大增強了人們之間感情的隔閡,使得一些青年的政治意識、階級意識、甚至國家民族大局意識淡化。這就要求高校的共青團組織必須建立信息化工作機制,牢固佔領網路工作陣地,主動推進團組織的信息化建設,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適應青年學生發展的需求(陳卓武:《高校團工作信息化建設》,《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第4期,第45頁)。
二、和諧校園建設視野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思考與實踐
高校是全社會的晴雨表,在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存在一些影響校園穩定建設的不和諧因素(馬德秀:《和諧校園與高校黨建》,《光明日報》,2007年1月31日)。高校團組織必須正視它們,把圍繞和諧校園建設作為戰略任務納入到學校的建設發展規劃中去的工作中心,努力解決高校團建工作中面臨的不斷提升高校共青團組織自身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問題。
1.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創新理念,准確定位,樹立共青團工作的價值取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團組織要主動去適應市場經濟的開放性、競爭性、創造性、盲目性、自發性、投機性、逐利性的特點,將其納入到時代與社會不斷前進和學校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探討,要深刻認識和諧校園建設的目的在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同發展的人才。和諧校園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關鍵在於「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這就要求校園建設必須有必要的張力,而不是絕對的無排斥的整合。高校共青團組織要緊密結合教書育人這一中心任務,創新理念,准確定位。以育人為本,樹立高校共青團工作普遍認同的基本價值取向,培養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高校共青團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原則,按照黨對青年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和諧校園的精神支柱,不斷在正確的價值理念上取得共識,竭誠服務於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新形勢下,實現和諧校園建設,要求高校共青團組織把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結合起來。滿足學生:在知識方面,堅持追求真理,崇尚科學而成長成才;在行為上,致力於奉獻社會,服務社會辦學理念的實現;在精神上,提倡學術自由,思想解放,追求理想;在校園文化活動上,從實踐中全面提升能力,增長才幹,培養高素質人才。同時,團組織還要按照「三貼近」原則,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盡可能在思想、學習、生活、擇業等具體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因此,有了這樣的共識,我們創新了工作理念,樹立新了新價值取向,才能使高校共青團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和諧校園建設。
2.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創新模式,深化提高,加強共青團的自身建設
胡錦濤同志指出,共青團工作要在工作思路上創新,工作方式上創新,自身建設上創新。這為新世紀新階段共青團工作指明了方向(廖飛:《新團務管理的科學內涵與主要任務》,《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第22頁)。高校共青團自身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自身管理機制建設、自身組織建設和自身作風建設。團的自身管理機制建設是前提,自身組織建設是保障,自身作風建設是關鍵。(1)共青團自身管理機制的和諧建設。建設和諧校園,必然對高校的共青團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們也一直在反思共青團事務的管理機制問題,深入研究共青團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建設發展的規律,不斷提高管理意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始終把團自身管理機制的和諧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放在重要位置上來抓,大力推進共青團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管理機制上創新,開創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為此,首先就要抓好團組織自身建設理念的樹立;其次是抓團組織自身的管理機制運作;再者是提高團組織自身的管理效率和降低自身的管理成本;第四是抓團組織管理人員的素質,力求通過管理突破瓶頸,尋求共青團自身管理機制的創新和和諧校園建設核心競爭力的突破。(2)共青團自身組織的和諧建設。一所大學,院(系)、班級是共青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諧校園實現共青團自身組織的和諧建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院(系)、班級的基層團組織的協調共處、協調配合。實現共青團自身組織建設的和諧,關鍵存在於嚴格按照團的章程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充分相信學生,充分依賴學生,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宗旨,強化團的目標考核和項目運作機制,不斷增強團的工作覆蓋面,提高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和諧校園建設營造良好氛圍。(3)共青團自身作風的和諧建設。作風是校風的導向,滲透於師生員工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行為往往容易成為教師與學生的效仿、評論的對象,自覺不自覺地對教師與學生的行為產生導向作用。作風能滋養好的學風,培養出好的教風。團組織自身作風建設主要通過各級團組織的團幹部來體現。目前團幹部教育、培養的內容和方式都迫切要求在實踐中得以提高,以改善團幹部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團務管理重在提高把知識運用於新的環境和情景的職業操作能力,目的使團幹部迅速適應新的工作,拓展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不斷加強和改進團組織機關和服務部門的工作作風,切實提高工作效率。要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上狠下功夫,努力改進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賽雲秀:《加強「三風」建設提高育人質量》,《光明日報》2007年4月9日)。要不求「過得去」,力求「過得硬」為廣大師生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使高校團組織的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更好的適應和諧校園建設的需要,豐富校園里的團學活動。
3.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抓好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各學生組織建設高校共青團工作基本上是「一體兩翼」的工作局面,即以共青團組織為主體,以學生會、學生社團為兩翼,圍繞學校的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李忠偉、姚遠、孫德剛:《新形勢下做好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思考》,《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第52頁)。學生會、學生社團是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學生組織,是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職能上的延伸,其作用是無以替代的。充分發揮各級團組織的優勢,根據各級團組織自身特點和活動規律進行引導和管理,指導他們獨立自主地按照各自地章程開展工作,從人力、財力、物力上給與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保證活動開展的豐富而有教育意義。
除此之外,切實加強團學幹部的培訓力度。要積極探索團學幹部培訓的新體制,更新培訓理念,豐富培訓方法,將團學幹部的能力本位培訓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相結合,用先進理論武裝團學幹部頭腦,以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包括黨建帶團建工程、在學生社團中設團支部等,逐步形成團組織工作的長效機制。
加強團學幹部理論武裝。基層團學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築強大精神支柱。要持之以恆地學習理論,在系統上下功夫,堅持理論學習與把握青年工作規律相結合、與指導工作實踐相結合、與提高工作能力相結合,自覺把學習成果運用於工作時間,要加大對團學幹部學習的檢查、考核工作能力,抓好時間、內容、人員和效果的「四落實」。
增強團學幹部服務意識。基層團學幹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牢固樹立服務大局、服務同學、服務集體的意識。按照「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精幹高效」的要求,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把同學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准。
4.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營造氛圍,拓寬渠道,加強共青團的信息化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路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央16號文件,2004年8月26日)這是推進團學工作信息化進程的重要指導思想。共青團工作信息化就是為了充分利用、組織網路系統和信息網路系統,進一步促進和豐富共青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更好地在思想政治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創新等方面對學生開展教育,提供有效服務。鞏固共青團網路宣傳陣地。高校共青團組織要在以往團刊、廣播、櫥窗等傳統的宣傳陣地基礎上,拓展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新空間、新渠道。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網路資源,開展和建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路信息平台,實踐以組織建設上網、校園文化上網、社會實踐上網、志願服務行動上網等主要內容的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進網路工程。要建立共青團組織的專業網站,加強基層團組織的思想建設與組織建設,促進組織創新與教育創新。
利用網路信息化的開放性,使團的活動不再受校園和人數的限制,將活動在不同地點同時展開,提高活動的覆蓋面和學生的參與面。共青團的網路信息化資源,將共青團的工作從流水作業變為分布式作業,使分工合作得到更好的協調統一,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網路的及時性,明晰團的工作思路,使團的工作與廣大團員青年及時交流、反饋,促進學生對團組織及學校有關部門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建設網上團幹部隊伍,加強其理論學習、計算機技能、人文修養的多方面培訓,發揮團組織在網路建設中的思想優勢。二是積極開設網上校園,嘗試建立網上團支部,採用在線交流來開拓工作思路,採用自定義的工作方式來豐富工作內容,採用整體協作來提高工作效率,逐漸形成完善開放的工作體系。三是營造大學生情感歸屬的網路空間。要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深入分析研究,因勢利導,建設有特色、有內容、有教育意義的網路來引導潮流,將青年學生牢牢團結在團組織周圍。
5.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規范管理,提升層次,倡導開展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是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共青團工作和和諧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注重活動的科技性、內涵性,多注重不同層次學生對文化生活的需要,多注重活動中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滲透,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審美情趣,提升和諧校園的文化品位。(1)以社會實踐和青年志願服務為內容,堅持服務社會,提升能力,培養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實踐是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大課堂,是建設新時期和諧校園的有效途徑。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成才。

F. 近代自然法的特徵

張佩鈺:淺析自然法及其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迪

來源:主站 發布時間:2006-05-26 10:31 閱讀次數:

張佩鈺
《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一期
「這個理論在哲學上雖然有缺陷,我們卻不能因此忽視其對於人類的重要性。真的,如果自然法沒有成為古代世界中一種普遮的信念,就很難說思怒的歷史也就是人類的歷史,究競會朝哪個方向發展了」
――梅因
內容摘要:縱觀西方法治的歷程,無論是萌芽於古代的自然主義法治觀,亦或是停滯於中世紀的神學法治觀,還是確立於近代的理性主義法治觀,都蘊含著自然法的思想理論。自然法是西方最早的法觀念,也是最持久,最富有生命力的西方法理學的一個范疇。本文,筆者通過回顧自然法的起源及其四個階段的發展,揭示了自然法所蘊含的公平、理性和人權三方面的精神內涵;然後進一步分析了中國傳統法學對自然法觀念的缺失,並最終闡述了自然法思想對我國現代法治建設的啟迪。
關鍵詞:自然法 公平 理性 人權 傳統法學 法治
Analyzing the Natural Law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Constructing of Rule by Law
Zhang Peiyu
Abstract:Surveying the course of the rule by law of western,it continuously contains the theory of Natural Law no matter in the conception of natural rule of law of ancient times,theological rule of law of Middle Ages or rational rule of law of Modern times. Natural Law is the earliest sense of law in western. It is full of vitality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lasting category of jurisprudence.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looks back the origin and the four stages of Natural Law, and reveals the three aspects of its connotation first.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ack of the sense of Natural Law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and finally sets forth the enlightment of it in constructing Chinese modern rule by law.
Key Words:Natural Law just reason human right traditional law rule by law
一、然法的起源及發展
自然法(Law of Nature),就一般意義來說,是指在人為制定的法之外永久存在、普遍適用的法,也即人類所共同維護的一整套權利或正義。作為普遍承認的正當行為的原則來說,它通常是「實在法」即經國家正式頒布並利用一定的制裁來強制執行的法的對稱。1
在古希臘哲人眼裡,自然法被理解為客觀地內涵於現象世界背後的一種規范性秩序,並認為這種客觀規范化秩序的本質就是正義。受其歷史、文化、時空的制約,無論柏拉圖還是亞里士多德都把社會等級制視為正義的本質;而在新的歷史文化環境中,以平等和「與自然相一致」為核心內涵的正義觀得到了論證和提倡;最後,當西塞羅運用自然法的概念來概括「自然」或「正義」,並闡發了自然法的內涵,就完成了使「自然」或「正義」在古羅馬文化整合之路中獲得「自然法」概念外殼的任務。
回顧自然法地發展歷程,其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古代自然法
自然法作為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以及以此建構的學說,肇始於斯多葛學派。他們認為,理性支配宇宙,人做為宇宙的一部分也受理性的支配。自然法在整個宇宙中都是普遍有效的,是適用於所有的人並使所有的人能夠平等地、協調地生活在一起的支配原則。2羅馬法學家用自然法觀念批判萬民法。西塞羅進而以自然法作為檢驗實在法效力的高級法,認為自然法是最高的天理,是各種形式的成文法所以能存在的依據。國家機關所制定的一切法律和法令,應該只是自然法的體現和運用,否則就不配稱為法律,不過是「一幫匪徒的規則」3而已。
(二)中世紀自然法
到中世紀,由於基督教對社會生活的廣泛影響和滲透,自然法觀念中出現了明顯的神學主義傾向。其代表人物托馬斯・阿奎那把法分為永恆法、神法、自然法、和人法四種。永恆法代表上帝的理性,是一切法的淵源;神法即《聖經》是對抽象的自然法的具體化和補充;自然法是上帝統治理性動物即人類,指引人類達到至善的理性命令;人法是君主制定的法,人法不得違背永恆法、神法和自然法。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主義自然法學說雖與非神學的自然法哲學水火不容,但他以自然法戒規(或原則)形式來表達自然法內容的做法為近代自然法學家普遍吸取。
(三)近代自然法
近代自然法,又稱為古典自然法。中世紀後期,隨著促使歐洲封建社會解體的社會力量的出現,伴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商品經濟的發展,自然法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革命的理論武器。「近代自然法的最根本的特徵,就在於它是理性主義的,它汲取古代自然法和中世紀自然法,尤其是亞里斯多德和阿奎那自然法學說中的理性主義因素,並排除其樸素直觀的自然主義和蒙昧的神學主義,逐步發展起來的」。4近代自然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鴻、盧梭等,他們的主張大體上是:
1、天賦人權論:人的自然權利包括自由、平等、博愛、財產、安全、反抗等權利。自然權利是每一個人生而有之、不可或缺、不容剝奪的,這些權利具有超越政治領域和法律領域的本性。他們還主張,個人本質上是他自己或其能力的私有者,不欠社會任何東西。未經個人同意不能受制於人,社會沒有剝奪個人自由和財產的任何權利,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
2、社會契約論:他們首先設想了一個沒有國家、沒有政府、也沒有文明法律的自然狀態,在這種狀態里每個人都是孤立存在的,人們只受自然法的支配。為了實現和保存自然法賦予人們的自然權利,人們訂立契約組成國家。政府是社會契約的產物,是為公眾的幸福而存在的,其權力來自契約(法律)。人們是契約的當事人,有遵守法律(契約)的義務。人們加入國家時,讓渡了自己的權利,但始終保留收回讓渡出去的權利,當政府嚴重損害公眾利益時,對它進行革命是正當的。
3、分權主義:古典自然法學家,尤其是洛克和孟德斯鳩認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無限制的權力必然導致政府腐敗,比如摧毀人民的自由和權利。為保護個人的天賦權利,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對這些權利進行不正當的侵犯,必須將權力依其職能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各個部分,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行使,以法(權)制約權力,而且還必須是大眾意志的法律化。啟蒙思想家所設計的三權分立便是法律民主化的保障。
古典自然法學說在十七、十八世紀的西方社會中占統治地位,但十九世紀以來,由於資產階級從自由走向壟斷,無論從經濟上、政治上還是法律領域本身,自然法學都不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遭受了來自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歷史法學的抨擊,面臨著「從思考方式上被根本否定」5的險境。因而,曾盛極一時的近代自然法陷入衰微。
(四)新自然法學說: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一度沉寂的自然法學說重新興起。新自然法學分為兩派:一派是以中世紀托馬斯・阿奎那神學為思想淵源的神學自然法學,其代表人物是法國的馬利旦等人。他們在對托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做總結時,加進了「人權」、「權利與義務的統一」等內容,從而使作為西方世界精神支柱之一的天主教教義和自然法的理性主義結合起來;另一派是世俗的新自然法學,以美國的朗・富勒和後來的約翰・羅爾斯為代表,他們認為道德與法律不可分,實在法必須服從某種道德准則。外在道德即傳統的正義、公平等實體自然法,它是法律的實體目標;內在道德有一系列標准,如法律的公開性、普遍性、明確性、一致性、可行性、穩定性、法律的溯及力以及官方行動與頒布法律之間的一致性。這八項標准,稱為法律的合法性原則。
二、 自然法的精神內涵
不難看出,人們雖然對自然法有著不同的立足點,不同角度的詮釋,但關於自然法精神還是取得了共識。自然法精神大體包括:公平、理性、人權三方面。
1、 公平。自然法之所以高於人定法,是因為自然法體現了公平,而人定法卻不可能做到對所有人實現公平,雖然它應該盡可能實現。海希思德認為,法律乃是建立在公平之上的一種和平秩序,它迫使人們戒除暴力,並把爭議提交給仲裁者裁斷。因為法平如水,它能公正地對待雙方當事人,做到定分,所以人們才需要法律。亞里士多德認為:自然正義規則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等效力,而不取決於我們是否接受它。
2、 理性。斯多葛派代表人物芝諾認為;自然法就是理性法。人作為宇宙自然一部分,本質上是一種理性動物,在服從理性的過程中就是服從自然法,尊重自然法也就是尊重人自身的理性。真正的法律是一種與自然相符的正當理性。正因自然法具有理性,所以它才具有永恆的生命。因為理性的法充分體現了公平、正義,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它的生命歷程才得以延續。
3、人權 。西塞羅認為,國家根本任務就在於保障人權、發展人權,這是國家存在的正當性根據。人們之所以讓渡一部分權力給國家,就在於需要國家保護每一個個體的人權和集體人權,它不僅要保護多數人的人權,少數人的人權也同樣需要保護。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認為"就市民法來說,奴隸不被認為是人,但根據自然法就不同了,因為自然法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
三、中國傳統法學對於自然法觀念的缺失
「在任何一項事業背後都存在某種決定該項事業發展方向和命運的精神力量。」6自然法是影響或制約西方法治的發展方向和命運、賦予其意義、決定其內容的精神力量,它造就了西方的法治理念。而在有關我國古代法律思想研究的論著中,道家儒家理論被標上了「中國自然法」的標簽,好象自然法思想在中國就如在西方法學中一樣源遠流長。而事實上,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是「自然無為」,按照「道」的要求,不作人為的努力。道家的「自然無為」實質不過是針對先秦法家所推崇和實踐的法制,從無為而治的角度對法家主張「有為」的實在法予以根本性的否定,是要完全拋棄實在法,以其所謂的「道」、「自然」等抽象標准完全取代實在法。而儒家法思想雖然和自然法都是對理想法和理想生存狀態的追求,但這種追求在法哲學基礎和法律思維方式上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強調人對自然的參與,認為人通過悟性,而不是通過理性就可以直感地把握天道,認為不論是「天道」,「天理」,還是「仁」,「德」,「禮」,「法」,都是聖人先王,「參天地」,「贊化育」的結果,都是人間的先知先覺者們躬身體驗的經驗凝聚,把一種本應屬於永恆普遍的抽象價值模式嬗變為具體切實的道德法,直接將法律理想和法律價值完全現實法律化、刑罰化,從而形成一元論的法價值形式。這就與西方自然法思想的先驗性、思辨性、神理性以及形而上理想法特點相矛盾了。
法律思想史上不曾出現過自然法理論的中國則在儒家正統法律思想的支配下,形成了獨特的傳統法觀念。法文化的重心是人治而非法治,德主刑輔的人治觀、由於權利觀念的淡薄所形成的義務本位觀、神權政治論的基礎上所謂「君主受命於天」所導致的政法一體,以及重禮輕法的指導思想下所形成的狹隘的貶訴心理等,都給中國的法治進程增添了障礙。
綜上所述,盡管中國傳統法學具有與西方自然法哲學一樣悠久的歷史,積層深厚,但與西方自然法思想相比較,中國傳統法學根本缺少法治基因文化,而且在政治權力的來源、性質、地位等方面均未能形成自己的理論。
四、自然法精神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迪
1、從立法的角度看,我國法律制定必須體現良法之治,多數人利益和少數人的利益都應得到合理的保護, 所立之法必須反映自然規則、社會規則、人與自然共同規則。特別應為政治家在和平氣氛中解決爭端提供一種機制,以此避免強權者的姿意而導致社會無序。
2、從司法層面看:公平是司法第一要義,所以法官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如果發現所適用的法律有違公平、理性、人權、有權拒絕適用,法官可以自由地參照自然法精神去裁判案件。
3、從守法的角度看,人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必須守法,守法能為人們的生活創造一種和諧的秩序,而和諧秩序是自然界一種基本規律和要求,和諧的秩序為人們人能力的發展,財富的積累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現代社會的平等主要是發展機會上的平等,和諧的秩序正是滲透了自然法中的公平精神。
4、從法治觀念的培育上看,我們必須徹底改變重刑輕民的法律、法規教育,強化權力意識、樹立權利本位觀念,深化公民對現實法律時間的實際體驗,使人們真正形成法律至上的信念。
中國的歷史已走進了二十一世紀,這不僅是時空的轉換。更意味著中國的法治進程向制度文明的變遷。一個國家法治現代化的進程需要理論體系的定位和民眾法文化素養的支撐,這也正是西方自然法思想作為現代法律乃至憲政之源對中國法治現代化的價值實在。
參考文獻:
[1] 參見張文顯著:《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頁。
[2]參見博登海默著:《法理學 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頁。
[3] 西賽羅著:《論共和國 論法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板,第120頁。
[4]呂世倫:《西方自然法學史》(會議論文)
[5] 梁治平著:《法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頁。
[6] 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譯者序言」第3頁。
作者:張佩鈺,貴州師范大學法學院2003級碩士研究生

熱點內容
學道德模範做有德之人手抄報 發布:2024-11-17 15:27:12 瀏覽:533
魏亞南律師 發布:2024-11-17 15:04:24 瀏覽:207
明朝司法程序 發布:2024-11-17 14:13:51 瀏覽:549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