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精五論
A. 道德經一共有多少章
我們覺得《道德經》很難懂,是因為這種用文言文寫的哲學書,真可以算是閱讀界的攔路虎,誰看誰懵圈。
可是楊宗緯說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學會了這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因為《洋蔥》的歌詞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秘密…
嗯,那我們就來試著剝剝看吧!
向左轉|向右轉
B. 《道德經》全文概括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不分章。後分為81章,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經》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它文約義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蓋百家、包容萬象,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紹: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後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基本內容:
《道德經》基本內容大體可分三個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則
1. 道的運動法則───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動
2. 道的應用法則──為無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諧法則──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二、遵循道修身處事三大要點
1. 寬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慾是修身養性之要
3. 謙虛柔和是立身處事之則
••三、遵循道治國安民三大原則
(1) 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2) 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3) 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由《道德經》看老子思想:
《道德經》反映出老子的哲學思想,作為老子的傳世之作,雖僅有五千餘字,但字字珠璣,為世人所贊頌。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研讀《道德經》,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徑。
在老子的思想中,辯證觀點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經》第二章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說法,提出辯證的觀點,這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尚屬首次。老子認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於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為依託才求存。同時,老子認為對立的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且這種轉化沒有極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豈無善?善復為妖。」在《道德經》中,類似的表述還有很多。「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由此可見,老子「物極必反」的思想貫穿《道德經》,而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神靈,但是存在著道法。「道法自然」,所謂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則、自然的規律。在老子看來,天地是萬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間一切事物的准則,任何人都無法超脫自然的規律,也就是所謂的「道」;只有順應天道,才能謀求長久。這一觀點在《道德經》中多處體現,如第七章的「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於一個「恆」字,即要求順應「道」以謀求自身的「恆」,這樣的理解與解釋對後世影響深遠。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觀點,也是老子「無為」思想的重要應用。「無為」不是簡單的無所作為,而是指一種態度、一種處世哲學,即不苛求、易滿足。我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不是指統治者的「無為」,而是統治者「使民無為」。《道德經》第三章中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便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體現。從當今時代背景看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按照封建統治時期的時代特點與社會背景,「無為而治」是統治階層絕佳的政治手段。曾國藩「老莊為體,儒墨為用」的說法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陰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人生應該像水一樣柔和,順應自然的法道,因「不爭」而「無尤」,從而長久。這與其「道法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老子又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這又體現出其思想中陰柔的一面。總體來說,陰柔美貫穿整部《道德經》,老子宣揚一種陰柔的思想與姿態,順應自然、順應天道,從而「致虛極,守靜篤」,達到完滿的生命狀態。老子的思想是一種生命的美學。
總的來說,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辯證的哲學認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陰柔的生命美學,此外還有眾多細節的內容。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為世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
影響: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對後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對個人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影響。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托爾斯泰說:「孔子對我的影響很大,老子對我的影響巨大。」老子「致虛極,守靜篤」的生活態度與「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總能給人以啟迪,使人加深對生命的認知、感悟生命的真諦。在哲學范疇內,老子的辯證法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尼采曾這樣評價《道德經》:「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政治方面,雖然中國自漢代開始主體提倡儒學,但在這背後總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懷瑾在《老子他說》中寫道: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李隆基所說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也體現出老子的觀點。可以說,老子思想在封建統治中被廣泛應用,對中國古代政治影響巨大。
老子思想對古今中外產生了深遠影響,意義重大。
結語:
且拋開老子思想對當今政治、哲學的意義,就精神層面而言,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匱乏,人們急需填補精神層面的空虛。老子的「無為」思想代表著一種生命智慧與態度,更代表著一種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們的浮躁與不安,讓人更好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義與價值在當今社會非同小可
C. 老子(道德經)思想學說內容及篇章所在
道德經五千言,授古體以立論,治世修身,皆可用也。道德經,首講「本體論」,以「道」為基本概念,說「道」為宇宙萬象的真體,宇宙出於「道」,無「道」即無宇宙。說「至道」即真理,即自然,即「天地之根」。這種說法,即是老子哲學的主幹。
《道德經》中所說的中心思想是「道」,「道」是老子最高的思想范圍,「道」的意思是「自然」。老子觀察自然界與人事間的結果,發現並歸納出一抽象的法則或規律道,「道」是自然和社會變化的總規律。就自然界說,這「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廿五章)
老子想像出「道」存在於物質世界之前,最初的地球混元一氣,天地不分,獨立在空中,依一定的軌道,圓形運行,無聲無息,(沒有生物)永無休止。由於「道」的存在,萬物才得以產生。地球最初的現象稱為「大道」,大曰逝,逝是無窮盡的腦部運動,大曰遠(想無限遠的大自然),直至想到真理--道;得道之後便可以歸真返樸--反(返)。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指「元氣」,「二」是指「陰陽二氣」,「三」是指「陰陽交合」。道產生了元氣,元氣產生了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產生了陰陽交合,陰陽交合產生了萬物。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所依循的自然法則;老子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法自然
「道」,因變化不已,不可執著,而且應站在相反的位子看問題:「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二十八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三十六章)道產生有無,但道從何而來?此徫大微妙,非人智所能盡窺,非語文所能描盡,萬物循之而生,而成,而變,此力健行不息,周行不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我們以人定義T1,以地定義An,以天定義In,以道定義T4。所以說,道是無限大的,而天、地、人也是無限大的,這種無限大的現象,就是自然。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而道是依照自然的法則而存在的。自然是本性使然,故效發自然規律,可以保身、存位、馭眾、治國。
德
這種將自然律表現於事物上的特性,名為「德」,故「德」是「道」的具體表現。人類的最高修養,莫如依道之動,反本歸真,「如嬰兒之未孩」(孩指未喜愛,一種無知無欲,天真無邪之人生)老子觀察了萬物自然的變化情形,又了解到社有亡的因果關系,發現任何事物都含有正反對立兩方面;並且互相依存。
物極必反
老子認為世上萬事萬物的進行,其所遵循的法則是「物極必反」和「禍福相倚」的。他提出了「禍兮福之所苟,福兮禍之所伏。」凡是事物在某一方面發展到極致的時侯,也就是它走向相反方向的開始。因此,「禍」與「福」在輪流的變換著。故要避禍求福,便不可把福發展到極致,逾其限度,所以要謙遜、卑弱,知足寡慾,功成身退,要以柔制剛。換這之,就是要人懂得清虛自持,卑弱自守,使物極必反的事情不會發生。
「道」有很多意義,老子認為我們的世界就是「道」變成的,「道」也有「行得通的正路」以及「宇宙間最高真理」的意思。
老子的政治觀
對於政治,無為而治政策是最聰明的方針。通過更繁復的法制或是強制實行法制,通常是使事情便得更糟。高稅賦和戰爭都和老子的哲學精神相違背。
祟尚自然
「道」,來回的變化不已,來回於有無之間。我們應從自然去學習道,不應該反對「道」,自然是無限的,沒有人為思想或行為存在其間的,故老子在政治上認為要順乎自然。不執著,不強求,應隨著道的變化恰到好處,順其自然。如果要順從自然,便必先要「無欲」。其次要「不爭」。最後要「無名」。這樣便可以達到「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的自然致治的社會。他的的理想社會是國家小、人民少,不必冒生命危險遠徙他方,與鄰國也老死不相往來。對於一切器物,都不使用,回復上古時代的純朴社會。把損害身心的思想或行為去掉,也就是無為。能夠無為,心與自然是萬能的,無所不為的,那就是無不為,也就是自然所表現的道,故「無為才能無所不為」。
上述是老子的理想國,和儒家的堯舜禪讓差不多。第廿五章說:「大曰逝,逝曰遠,遠若反」老子經過無限的觀察行動(逝),把思想放到無限遠大的地方(遠),最後,歸真反(返)朴到上述的理想國去(反)達到無為的境界,而多個理想國的人民,都明白大道。
提倡無為
老子學說的宗旨是「無為自化,清靜自正。」老子曰:「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張,盜賊多有。」「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人難治。」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謂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六十五章)此與儒家言上古之治,民生活安樂,同一境界。故有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 犯重罪者判死刑,但人民不怕,依然很多人冒死去犯法取利,嚴刑峻法,失其效用。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者多,是以飢(挨餓)」目前很多地方還是如此。相對而言,低稅制可以保障私有產權及降低交易費。在西漢初年,文帝、景帝以老子的「淆艀無為」(現畤經濟學上的減少 *** 干預)理念治國,採用低稅率,輕徭薄賦,成就史家稱頌的「文景之治」。
老子主張世間一切事物,包括人生、政治、社會、宗教等,都要順其自然,不宜妄加干涉,這便是「無為」。故此「無為而治」才是老子真正的治國原則,因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的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聖人處無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好靜」、「無事」、「無欲」就是「無為」思想的寫照。
為道日損表示我們的修練,老子認為文明是人類痛苦與罪惡的源泉,慾望和知識都令人民不安於現象,所謂「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發狂」,這時人們就會運用各種手段肆行欺詐;人們利用智識對象不斷分別辨認,乃致心靈發生變化,失去本來清靜、凈化的心境,結果只會產生悖妄的念頭,產生世界上許多貪婪、殘酷、虛偽的行為,從而失去人生淳樸的原始狀況。把不必要的世俗東西或知識慢慢放棄,而回歸本性T1,達到無為境界,
即本物本體In的境界,這時候也就是道T4,無為而無所不為境界。所以一個理想的社會是使民無知無欲,孤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都國相望,雞天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因此,他主張人民要廢棄知識與文字,以堵塞這一涸痛苦的根源。老子認為人的知識要進到「無知」、「無欲」的消極境界。便要去智,「無知」、「無欲」。他否認智慧,反對求學問,要「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以回到上古「無知」、「無欲」的混沌世界。
老子又認為人類在道德方面的發展,正是人世間墮落的表現,照他看來,人們在自然的原始狀態下,雖然不知道什麼是道德,但那時倒是個至德至淳的境界,他說:「失道而後有德,失德而後有仁,失仁而後有義,失義而後有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詐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故此,所謂「仁、義、禮、智」等行為規范,皆大道既廢後,未分飾人類行為之事,是違反自然之理,應該一並廢除。故他主張:「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人世紛擾,病痛的根源,來於人們失去澄靜(渾噩)。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三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十九章)「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五十七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七十五章)「戰爭是強求的事,不是道,兵者,不祥之器。」(三十一章)
老子認為沒有惑人外物的存在,就不會引起這些念頭,人君者要提倡「不尚賢」,「不貴貨」的風氣,來壓低「逞人」「逐妄」的念頭。所謂賢便是指道德、智慧、榮辱等可欲之事,這些事原非生理必需,但人們在好名的妄念下,爭相為賢,以求榮顯,其至不惜出之以爭,現在既不尚賢,那麼大家便不會為名位而肆行爭奪,故「不尚賢,使民不爭」其次是「貨」,老子認為把「難得之貨」淡然處之,這樣人們便不會為這「難得之貨」挺而走險,強行廝奪,故「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大智若愚
老子認為人民要沒有知識、沒有慾望、沒有事可做,人人無所作為,便可以做到「無為而治」,達到最理想的社會。當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時候:「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老子所以要主張「無為」,因為他認為「有為」必定招致失敗,有所得必有所失。然而,老子所主張的「無為而治」,並不是真的要「無為」到底,他的最後目的,是在「無不為」。 *** 對人民不加干涉,結果卻「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社會自然安定,人民自然沒有痛苦,國家便得到治世,道便是「無為而無不為」了。
知兵者知兵之害
此外,我們可從老子著作中看出他厭惡戰爭的思想:「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人民反抗壓迫,還復自由),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第三十章)、「夫佳兵者不詳之器,(一件好兵器是不祥之物)……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與孫子兵法所言同),恬淡為之,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第三十一章)
上述表示老子對戰爭的厭惡,與墨子學說相同,從字里行間,知老子也是個知兵者,不知兵不知兵之害,聖人無所不能,宜乎孔子對老子乃有猶龍之嘆。
老子的處世觀(人生觀)
老子深知宇宙門往不復的常理「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都是自然三理,為人處世,老子不主「修身」而重「保身」,不談「愛人」而尚「順人」要做到「保身」「順人」,就要「篤守虛靜」,因為「虛」「靜」是萬物根源的狀態,面對世事的紛擾,人事的紛囂,仍以回返清靜為宜,這正是反本歸真的道理,如此則人能無欲無求,不為外物所惑。
人要順從於「道」,按「道」行事。爭權奪利是荒唐的,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道」是不滅的,人應該順其道而行。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他認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他嘗以水為喻,指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非常柔弱的,心甘 *** 地向低處流去,即使遇上最弱的力量,也不表示反抗,然而水卻是不可摧毀的。反之,最堅硬的石頭也有被水擊破的那一天。對於個人,樸素和自然是值得贊揚的。暴力應該被避免,人應當清心寡慾。人不應該改變世界,而是要尊重世界,故處世應以柔為本。
老子認為人要像大海一樣能夠容納所有的小溪流。他還說我們和別人相處,要像天和地一樣,互相包容,大家才能夠長久快樂的生活,千萬不可以只顧自己,自私自利的獨活。老子還認為世界上死掉的東西,都是長得過於巨大和僵硬的;活著的東西都是細小以及柔軟的。因此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都不可以過於自大,也不可以僵硬,否則我們就會走向死亡之路。
「道」產生我們,供養我們,卻完全沒有要我們回報,又從不會傷害我們,我們應像「道」一樣不可以傷害別人;我們要學習「道」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更不可以要求別人回報。甚至別人給我們很高的名位,我們也不可以自大的以為我們的名位是應得的。
修身學道
《老子》第三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名無欲,使夫智者所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為)。」這是老子所主張的教育原則。
虛其心──所以受道(客觀研究自然)
實其腹──所以為我(充實所要學的事物)
弱其志──所以從理而無所攖(不受無理事物影響)
強其骨──所以自立而幹事(身體強健可以任事)
以上四個解釋是嚴復先生扼要地對老子原文的解釋;常無不正的念頭,最聰明的人也不敢賣弄小聰明,若能不作壞事,天下無有不治的。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棄彼取此。」
由青、黃、赤、白、黑所繪制的物質多看了,會令人眼花,不懂得分辨好醜。由宮、商、角、征、羽五音組成的音樂,多聽了會令人聽覺麻木。由酸、甜、苦、辣、甘五味製成的食物,多吃了會令人味覺麻木。跑馬、打獵的事做多了,會使人發狂。很貴重難得的東西,會使人整天擔心被盜而整天不安。所以說聖人(得道之人)只為他的腹中修養而生活,不為耳目的享受而生活,是以舍棄彼而取此。
《老子篇》廿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意思是世人皆喜歡光榮,炫耀自己,以求富貴,我獨安於貧賤和人們以為恥辱的環境,我寧願守在谷底,讓別人站在峰巔,谷底的位置無可再低,而高峰卻慢慢會塌下來,填滿谷底,哪時我會越站越高,而一向站在高峰的人就會跌下。這是老子以退為進的思想,也是做人要遵守的道理。
其他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中》除了以上所介紹的之外,還有哲學、美學、兵學、教育學……等等。
《道德經》的篇幅很短,中文不到六千字,但其思想的內涵卻是極其豐富。在中國,雖然儒家思想是中國歷代哲學的主流,中華文化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主;史記亦雲:「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不過儒家的哲學中吸收了道家的很多思想,像《易經》這樣有名的書,裡面的解釋文字,其實都是受老子的影響,故此儒家還是很尊重老子思想的。
老子的影響
老子的理想究竟可否實現?還是它純粹只是一種烏托邦的幻境罷了,抑或人生不值得經歷大風大雨?就因為所有的價值標准、愛憎好惡都市相生相對的?究竟道德經是一種法則?還是它純粹只能提供我們另一種想法罷了。烏托邦是指老子的「理想社會」和「無為而治」方面,這是從政治和社會來看的。老子思想是元的,與其問老子的理想能否實現,不如先看看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多深,再來深思他的理想是否能實現。老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其實是多方面的,像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學藝術中都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這種影響首先表現在以老子為首的道家思想,構成了中國文化深層結構上的哲學框架。有人說它「規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個結構功能,制約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又說「中國文化思想發展史從某種意義講,是以道家思想為哲學根據的儒家網常名教不斷豐富、完善、發展的歷史,……要建立網常名教體系,並以此服人,就必須證明其天然合理性。這時,道家思想的作用顯示了。董仲舒的『天人比附』,魏晉的『名教出於自然』,宋明的『天理』、『人慾』之辨,都無一例外地採用了道的范疇論證。」不僅如此,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還在思維方式上,以理性直覺的特徵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多地顯示自身的特色。
就具體影響來看,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哲學,通過由申不害、韓非形成的法家學派,以及通過稷下道家形成的黃老學派,對漢代乃至於以後歷代統治者的統治方術,都無不影響。
同時,《老子》雖非兵書,但其深刻及具體的論兵思想,也對中國軍事思想史的發展和完善,有其不可抹滅的影響。
在宗教方面,老子被與神仙方術結合,在東漢年間形成道教,成了中國重要的本土宗教。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還被看成是佛教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合點。雖然佛教傳入中國並流行開來,並非僅僅是由於道家,但是老莊思想確為其提供了一塊必要的文化土壤。
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論,對中國科學思想的形成功不可沒。老子還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的思想,對統醫學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氣功養生學之類的,和老子思想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像老子提到的「營魄抱一」、「玄覽」就被看作是氣功鍛煉中的「意守」、「內觀」,是一種特殊的氣功境界。他如「專氣致柔」等觀念,也都對氣功養生方面有許啟示。
老莊對魏晉時期的的文學理論和玄言、山水田園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從侈陳哀樂的建安詩歌,到曠達幽深的正始文學;從憤世嫉俗的詠懷詩,到返於自然的山水田園詩,這色彩斑斕的魏晉文學,到處都滲透著道家思想的影響。不僅如此,老子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概念和范疇,後來都被改造為中國美學史中的核心范疇,這對形成中國古代文藝的審美趣味和藝術風格,都有決定性的作用。比如說中國山水畫的色彩觀念、虛實結構、創作觀念等都和老子反對「五色」,主張「有無相生」、「道法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
其實不只是中國,在西方老子思想也有所影響或契合之處。有些西方學者在科學研究方面受到了某些啟示,從而確立或發現新的理論。丹麥物理學家爾認為,中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確立了與他相同的觀點,這其中就包括了老子的陰陽觀。李政道先生也認為,量子力學中一條很基本很重要的「測不準原理」,與老子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頗有相合之處。
D. 5《道德經》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無所偏愛,將萬物像芻狗一樣平等看待;聖人沒有偏私,對百姓像芻狗一樣平等看待。
天地就像一個大風箱,因其中間虛靜才能鼓出風,越動鼓出的風越多。政令繁多會招致敗亡,不如保持虛靜才能恰如其分。
【經解】
在《道德經》的解釋中,被誤讀最多的就是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了。因為芻狗是草扎的馬啊狗啊之類,用來祭奠,用完了就扔了。那麼,把百姓比作「芻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有一故事說,一人見了上帝,被分到了地獄,忽然看到一個從不作禮拜、不念祈禱詞人被分到天堂。他氣憤地說:「我天天念叨上帝,他從不念,怎麼他進天堂,我進地獄?」上帝告訴他:「因為他一切靠自己,從不煩我。」
有一句話說:神不幫你,是因為神相信你自己的能力。天不幫你,靠自己。這便是這章的總旨。
所謂「不仁」,在古文中意思有二:一是指涼薄或兇殘,比如不仁不義;二是指任自然。
王弼註解這句說:「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這里的「不仁」,不是天忍心或包藏禍心,看人受難,而是天地無心而「不相關」。
儒家說:「上天有好生之德」,而道家卻說「天地不仁」。在道家看來,若天地有好生之德,就不會有死這回事。萬物也罷,人民也罷,都是天地所生;可有生命之物的滅,也是天地的運用。
當然,天地的運用是無心的——讓物生也不是愛物,讓物滅也不是惡物,只是聽任萬物的自然。
所以即使天地好生,也不能保護人,重要的是學會自我保護;聖人雖慈悲,也不能救渡百姓,重要的是百姓的自救自渡。
老子直說天地、聖人為不仁,是破人的迷信依賴。嚴復曾大贊王弼的話包括了達爾文進化論的道理,意思也是天地無心,生物自相競爭,適者生存,這便是道法自然。
綜上可知,這一章講的依然是「道法自然」的大道理。其發展、繼承者有三:一是荀子的《天論》:「天行有常(常就是規律),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二是莊子,順自己本性就是道,人就是天;三是韓非子,把「不仁」理解為無情,以為對百姓無情,當草木、豬狗一樣對待是「聖人之道」。論證以嚴刑重法是統治者「合乎天地的不仁之德」,枉顧老子三寶中的「慈」。君主利益至上,又以不仁之法「暴萬民」,則是對老子的誤解或有意曲解。
結論就是:道法自然,聖人無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按道的方式去作為。這才是老子的思想。
E. 《道德經》第五章,原文,譯文,自解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無所謂仁愛之心,把萬物都當作"芻狗"來看待;聖人也不執求仁愛之心,把百姓也當作"芻狗"來看待。天地之間,不正像是氣囊或空管那樣的大空泡嗎?它雖空虛但卻不會塌縮,運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於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虛而順任自然。
【自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大概是《道德經》中爭議最多,或者說討論最多的一句了,下面僅僅是我個人的愚見。
自解: 天和地是無所謂仁或不仁,仁或不仁都是人的判斷,在天地看來萬物都是平等的,人和芻狗在天地看來都是平等的。
和第二章的,不貴難得之貨,不尚賢,相呼應。
真正聖人也無所謂仁或不仁,在真正的聖人看來,百姓都是平等的,無所謂高貴低賤,如同人看各種各樣的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自解: 參悟天地的奧秘,感覺天和地之間像有一個充滿了氣的袋子。
裡面沒有實物,卻撐起了天地,偉大無比,天都不能讓它屈服。
通過各種方式,觸動它,想參悟出其中的奧秘。其深奧之處,用盡言語和數字都不能描述,(大不可量,佛教中的「不可說」)不如什麼都不說了,堅守中心吧。
F. 《道德經》講的什麼內容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維護宇宙和諧、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行為原則,又有「尊道貴德」的道德規范;既有「常道與可道」的真理學說,又有「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又有「柔弱不爭」的修養准繩;
既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氣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之道;既有「歸根復命,深根固蒂」的養生之道,又有「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的價值取向;既有「愛民治國」的韜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
全文系統地闡述了道教的修道積德、處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從宇宙觀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
(6)道德精五論擴展閱讀:
《道德經》不僅是道教思想的寶典,而且是人類文化歷史上的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以恢宏的氣勢,深邃的智慧,富有詩意語言,發天人宇宙精微之學,闡修身治國之理,倡人生真諦之奧,給人以無窮的思想啟迪。
《道德經》就像是一個智慧寶庫,其歷史與現實的重大價值是難於盡言的,只有靠讀者去細細品味,才能開啟自己心靈的窗戶,體悟到其中之奧妙,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說,《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類生活的指南,有著利於社會、指導人生的功效。
G. 《道德經》智慧:為什麼老子排斥聰明而崇尚愚笨
《道德經》智慧:為什麼老子排斥聰明而崇尚愚笨?所有人都該看看
在《道德經》中,智與愚是老子經常提及的。「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意思是那些所謂的有遠見,能夠提前對事情有所預測的人,其實是「道」的一種虛華,正是愚蠢的開始。
顯然,這聽上去與我們通常的常識相違背,有遠見怎麼會是愚蠢的開始呢?
老子之所以如此說,其實與他對智與愚的理解行關。在老子看來,許多表面上看上去是聰明的行為,其實是愚蠢的;而表面上看似愚笨的行為,其實卻包含了最高的智慧,即所謂的大智若愚。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老子對於智巧的排斥態度。而老子之所以對「智」、 「愚」抱著這種與世人不同的態度,乃是因為他認為世人所謂的愚笨正是一種順應天道並且人們自己也沒有察覺的一種無為的大智,這種大智使人們保持著天性的平靜和快樂。
而所謂的智慧,則驅使著人們的貪欲,使人們總想去獲得更多的東西,最終變得越來越貪婪、詭詐,進而使人們失去自己純朴的本性,失去自己原本簡單、平靜而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