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實踐論文

道德實踐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8-28 06:08:56

A. 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論文2000字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各大問題中的重中之重,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關系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成才,關系著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和民族振興的希望與未來。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論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論文2000字篇一

《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探索》

摘要:在人的綜合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放在各項素質的第一位,是靈魂。讓道德實踐者在道德行為之後倍感滿足,身心愉悅,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正是知、情、意、行同時作用、綜合影響的結果。知是道德認識。認識是否正確,關系極為重大。

關鍵詞: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

在人的綜合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放在各項素質的第一位,是靈魂。讓道德實踐者在道德行為之後倍感滿足,身心愉悅,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建設和諧中國、和諧社會的今天,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我,看到了教育工作新要求,即培養學生的和諧意識,而最重要的手段是從中學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抓起。

少年興則中國興,少年強則中國強。只有我們的少年從小就具備小公民意識,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強大,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

教育心理學家林崇德認為思想德育教育是從習俗水平向原則水平過渡,從依附性向自覺性過渡,從服從型向習慣型過渡,根據這一時期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我們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加以正確引導,則能促進中學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品德。為了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坐起:

一、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個方面密切相關,互相影響,協調作用,不可分割

現在由於認識上的誤區,在一些青少年學生中是非顛倒:如視揮霍為慷慨,視節約為吝嗇,視暴躁為直率,視友誼為"哥們義氣",視尊敬教師為"拍馬",視反映情況為"出賣朋友",視庇護錯誤為"忠誠"表現,視破壞公物為"英雄行為"等等。因此,掌握科學知識,增強判斷能力,提高道德認識,乃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條件。情是道德情感,即對某種道德義務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它是道德認識的具體表現,具有極大的感染力量。在青少年學生中,有的認識較高,但對真偽與美醜,缺乏愛憎的情感;有的情感豐富,但自控能力差,極易沖動,損害言行。實踐表明:情感與理智結合,就能自我控制,產生正確行動;情感與沖動聯系,必將主觀武斷,生惹是非。意即道德意志。它是在履行道德義務時自覺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是人們能否達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有了道德意志,就能不畏險阻,勇往直前,克服困難,實現目的。反之,必將遇難而退,半途而廢,甚至屈服強暴,變節棄義,行即道德行為。它是人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現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是對人類社會一切基本准則的遵守與實踐。在我國現實社會中,衡量一個人的思想覺悟,不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看其行為是否高尚,並對人民有益。實踐表明,道德認識是產生道德情感的前提條件,道德情感又影響著道德認識的一定傾向,道德行為習慣是以認識與情感為指導並在反復練習中逐漸形成的,而道德行為習慣又作用於認識與情感的鞏固與發展。這就是說,學生有了正確的認識,就能作出恰當的判斷,產生愛憎的情感,樹立明確的信念,激發堅強的意志,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優良的行為習慣,又有助於認識的端正,情感的增強,信念的加深,意志的堅定。學生的身心條件各有差異,品德水平不盡相同,面對差異,貴在因人而教。只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才能有的放矢。我們必須寓情於理,寓意於行,情理交融,意行結合,促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切實提高教育效率。

二、重視各種有形教育,組織高質量的交往活動

在實際工作中,一切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交往,就能使學生追求理想,自強不息,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健康成長。反之,那些無益的活動交往,必然導致學生思想空虛,貪圖享受,缺乏理想,鼠目寸光,甚至誤入歧途,後果難以設想。因此,要十分重視活動交往內容的選擇,做好引導工作,依靠學生集體的力量,達到學生在每一次活動交往中獲取知識,轉化思想,經受教育,提高覺悟的目的。一切交往活動的成功組織,並使之充分發揮有益的示範教育作用,是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分不開的。正如加里寧所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論共產主義教育和教學》第177頁),可見教師具有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以及感人的表率作用,永遠是組織好交往活動,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效率的可靠保證。

三、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統一,確保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德育須把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統一。離開了教育的影響和作用,自我教育就難以健康發展;忽視了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德育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個體自覺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活動,是學生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自我教育與教育相對應,自我教育體現了教育的成效,是教育的一種折射和延續。它具有不同於教育的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首先,自我教育就其形式而言具有個體性,總是與個體的觀念體系及心理活動密不可分的。只有通過自我教育,才能把社會性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個體的思想道德素質。其次,在自我教育活動中,個體一分為二。主體自我作用於客體的自我,主客體統一於自我的矛盾發展中。只有通過自我教育,才能使處於客體地位的受教育者逐漸成長為教育者所期望的主體。第三,自我教育是內部的思想轉化活動。無論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還是升華原有的積極因素,都表現為自動性,是內在的辯證否定。只有通過自我教育,教育活動才能與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相適應。

四、德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縛精神,而是解放精神

在人的綜合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放在各項素質的第一位,是靈魂。讓道德實踐者在道德行為之後倍感滿足,身心愉悅,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學德育工作者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擇其樂於接受,勤於實踐的道德理念而授之導之,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從根本上講,德育實踐更重於德育教育。

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正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領會和貫徹執行。並努力使中學德育工作形成"說起都知道,行動更重要,檢查看實效。"的良好局面。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進行自我教育。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剖析,學會用一分為二的方法,既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既不能估計過高,也不能貶低自己,過高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過低會喪失信心,通過正確估價自己,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參考文獻

李永勝《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趙修義《經濟全球化與我國道德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B.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5篇

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道德的議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所以以德取人才是根本,以德服人才是硬道理。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走路,難免要摔倒,可是能爬起來繼續走也是一位有德之人。

可有些人就問了什麼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詩人說:道德是半懸在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哲學家說:道德是願者魚兒上鉤。社會學家說:道德是公路旁的警示牌,人,好好走路;司機,好好開車。法官說:道德是調整…………規范的總和。我說;道德是面鏡子,不但照己,還可照人。但關鍵是照己。由此可看出,道德的概念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是不同的,可它們都是對的,所以要想知道道德是什麼,還得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我們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荀子有句話說的好;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所以說人要一步一個腳印,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說了這么多,那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麼做呢?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里追跑打鬧。如果樓道里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裡,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能幫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盡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比如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表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2

道德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德提升了國家的形象,道德提升了個人的素養,道德賦予了社會正能量。知識應是利用於生活中的一種技巧和思想,道德才是人生中最需要的真正內容。道德是知識的母親,道德哺育著知識。

失去了道德知識就像沒了娘的孩子。我們都知道有雄厚知識的人才會有機會進入到復旦大學。但復旦的學生做出的行為不等同於他的高等知識。某同學和另一同學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我同學是在咽不下這口氣,就往另一同學喝的飲料投下了致命的毒葯,不知情的那位同學喝下有毒的飲料,最後搶救無效而導致死亡。

不知道投毒的那位同學是否感到有一絲絲的罪惡感,他是否想過他的行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投毒的那位同學如果心存道德,在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的,令人寒心的事情。擁有高等的知識,而沒有有心存道德的人同樣污染了社會風氣。他雖然擁有高等的知識,但他這樣的人像沒有靈魂的軀殼。

有一個流浪漢,他一個人流浪30多年。在這30多年裡,他幫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家,撿到貴重的東西,會有及時的還給失主,他幫助過殘疾的人走上夢想道路。這個流浪漢從小就沒有受到過教育,但他知道做人要心存到道德。雖然他沒有高等知識,但他身上似乎散發著一種神聖的`光芒。我覺得這個流浪漢更勝過前者那樣沒有驅殼的人。道德先於知識。

擁有高等知識而沒有心存道德的人,他們的腦袋,思想,身體都是一種腐爛的形態,他們這些人擁有最高等的知識就像一把鋒利的劍插在人民胸口上。如果他們心存道德,這些高等的知識就會有意於社會,就不會再睡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沒有心存道德的人就沒有資格去受教育。把道德當成知識的母親,知識才會變成有意義的知識。道德更重要於知識。道德哺育著知識。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3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越來越多的資源為我們每一個人共享,我們同樣也在共享著一個時代。可是,卻有許多人把共享演變成了占為己有,把原本屬於我們每個人的資源自私地成了他一個人的,難道我們的人性、道德就是如此嗎?這樣真的好嗎?

我曾經看到不止一輛單車被人們把二維碼劃掉,自己騎著一輛不是自己卻像自己的單車那樣逍遙自在、大搖大擺,似乎這么做是理所應當、聰明的做法,說不定這時這個人還在背後嘲笑那些騎好單車依然歸位,那些老實的人呢。如果每個人都像這樣自私自利地佔為己有,那怎麼還稱得上是「共享單車」,共享這個時代呢?也許這種不良的現象也在一點一滴形成或改變越來越多人的價值觀,到那時,這真的對我們時代的發展有利嗎?最後最大的贏家真的是那些把共享的資源占為己有的人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還有的人藉著正義、道德的幌子,指責、抨擊那些把資源占為己有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伸張正義、正義凜然的人物,自己卻依然在背後做著那樣的事,好像這件事不為人知,沒有人會知道一樣。其實,只要你做了,總會有一雙眼睛盯著你,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這樣的人可以說比單純想把單車占為己有的人還要惡劣,把自己不道德的一面偽裝起來,背後卻做著破壞道德的事。這樣的人把道德變成了表演,我們民眾就成了他的觀眾,好像這里就是他表演伸張正義的舞台。如果我們的時代變成了那樣,那麼最沒有道德的人成為最有道德的人,那這個時代也將演變成最沒有道德的人表演的時代。

如果說哪一天,真正有人把傳遞道德、正義這件偉大的任務、使命做到問心無愧,那我也將發自內心地給這樣的人點贊,為這個時代能有這樣的人而光榮、驕傲。

花,靜靜地綻放,不為喝彩,只為這個世界曾經來過;水,潺潺地流淌,不為稱羨,只為心中執著、干凈的信念;路,默默地延伸,不為坎坷,只為遠方心中美麗的風景。每樣事物都有它的價值、使命,人也是如此,做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而不是為了某個不單純的目的。願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有道德、有人性的人。

「共享」並不是占為己有,它理應被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所共享。這樣,我們的時代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真、善、美的花朵一定會在這個時代永駐。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4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道德或者不道德的事情發生。接下來請聽我細細道來。

道德的事情雖說較少,但我還是要說一個讓我一開始氣惱,最後敬佩的一幕。

在我上學前上公交車時,很多人都往公交車上推,恨不得讓自己上到公交車上。

當我上到公交車後,我找到了一個座位坐了下去。這時,一位滿頭白發的駝背老人上了車,還有一位穿著時尚的衣服、化著妝容的小姐也上來了。老人們對公交車里的人們用央求的語氣說:「誰能給我讓個座位呀?」人們都不理睬這個老人家。我的心有點難受,正在想要不要讓座給這個老人家。

待我還沒想完,這時,老人家對那個小姐姐說:「姑娘,看你長得這么好看,人的心靈也很美吧!能否給我讓個座位?」小姐姐回答道:「老人家!現在是什麼時代?還講心靈美?開玩笑,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給我錢。」「小姑娘你怎麼這樣子呢?」老人家氣惱地說。這個時候,一個小學生站了起來對老人家說:「老人家過來我這里坐吧!我到站了。」說完,他就扶著那個老人來到他的座位上。我的心裡如刀絞一般痛苦,我恨自己沒有讓座給老人,氣惱那個小姐姐沒有給老人讓座。一位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卻讓座給了老人,讓我敬佩不已。

道德不一定是要做一件大事情,而是在學校里撿起小紙屑,不隨便亂扔垃圾。下雨了,同學沒有帶傘,你可以和他共用一把傘。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安靜地說話。看到盲人扶他過馬路。

其實有許許多多微小的事情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的品質,人人都說道德很難做。而在2008年四川地震了,許多人都獻出了愛心。有的人捐自己的零花錢,捐自己的書,自己的玩具……這些都是小事,但也能體現出我們的道德品質。

如果個個人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世界將會更加美麗。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5

何謂善?何謂惡?為了生存,杜鵑鳥將其他鳥蛋推出巢外,是惡?為了莊稼,人們常用大量農葯殺死害蟲,是善?我們無法用絕對的對錯去評價大自然中的種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殘酷法則。在這現實的法則中,是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的。生存是第一任務。只有生存有了保障,才能講究道德。

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曾寫道:「我們都是社會這個時鍾里的齒輪。」我們靠一些齒輪帶動著,又帶動著另一些齒輪。每個人都不能脫離其中,獨自轉動,更不能隨心所欲,脫離軌道。我們身在其中,便要遵守它的運行規律。而齒輪上會有怎樣的花紋,大可以由自己隨心雕琢。

這規律有兩條。一條看得見,名叫法律。另一條看不見,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康德認為,心中的道德律可以喚起敬畏和贊嘆。《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道德律與法律在這里盤旋交織,織成一張巨大的人性之網。網住了受害者,終得惡報;網住了復仇者,陷入無盡的仇恨。偵探選擇向警方隱瞞真相,只是遵循了心中的道德律。他認為,這只是受害人自己結的惡果。這樣的選擇,能被稱作惡嗎?

誠如馬克·吐溫所說:「道德是一種獲得——如同音樂,如同外國語,如同虔誠撲克和癱瘓——沒有人生來就擁有道德。」在從小的教育觀念里,好與壞的界限早就在各自的心中劃開。不讓自己多一個齒,不讓自己少一個齒,依靠著心中的模板。人類之所以自稱為大自然的精靈,正是由於這環環相扣的道德律,讓我們學會仁、義、禮、智、信,讓社會這座大機器穩妥地運行。這是人類的大智慧,這種智慧讓我們能夠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對事物的評價總需要一分為二。要全面地看待問題,才是正確的方式。正如曹操一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喜是惡,憑君定奪。

遵守心中的道德律,便是無愧於社會,無愧於自己;遵守心中的道德律,才能做好一顆齒輪,不被社會淘汰。在這架生命的列車上,道德律應是運行法則,遵守它,才能平穩前進。

標簽: 議論文 道德

C.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

講道德永不過時,社會無論何時都需要道德的力量去維持,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以道德為話題高三 議論文 範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1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

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 傳統 文化 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 教育 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2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無數次遇到誘惑。今天,我們就學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主要內容是講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去釣魚,兒子釣上來了一條非常大的鱸魚,兒子很得意,可實際上離釣魚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爸爸讓兒子把魚放回湖中,兒子乞求父親不要把魚放回去,父親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硬是把鱸魚放了回去。因此,兒子從這件事中懂得要放棄貪欲,三四十年過去了,他成為了一位建築設計師。

兒子雖然不想把魚放回湖中,可是,他聽了爸爸的教誨,放棄了大鱸魚。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有一個道德感非常強的爸爸,時時教育和引導他成為一個正直、誠實、有道德的人。在兒子成為設計師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許多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可每一次,都會想起父親的教誨,每一次都能抵制住那個誘惑。

我也有過面臨著道德抉擇的時候,有一次單元考試,我考了98分,我大喜過望,可是翻到背面一看,不對啊!怎麼減了2.5分,應該是97.5才對。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趙老師給我算錯了分數。這是,我的心裡出現了一個魔鬼,他在對我說:「你不去告訴老師,她也不會知道的,你還可以在考核上多加1分。」我覺得這個理由很充分,甚至心裡就准備這么做了,可是,我的心裡又像是飛出一個天使,她也對我說:「你應該去告訴老師,雖然少加一分,可你卻是個道德高尚的人。」

於是,天使戰勝了魔鬼。我選擇了聽天使的話,去找趙老師把分改過來,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趙老師竟然說:「孩子,這0.5分送給你,算作你誠實的獎勵。」我聽了真是太高興了,這時,我彷彿把一塊重千斤的石頭放了下來,感覺身上一下子輕鬆了很多。這只是我學習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感謝趙老師能在我抉擇的時候給予我鼓勵和鞭策。講不講道德就是一瞬間的選擇,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成為有道德的人,不要被榮譽、金錢等等一系列誘惑人的東西所打倒,讓道德常駐我們心中。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3

「當一切的規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時候,你離邪惡有多遠?」這是恐怖片《隱身人》海報上的一句話。一個透明的人面對那不透明的世界時,潛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慾望開始蘇醒,於是,就有了那個邪惡的隱身人以及這部驚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並不來自於片中的可怕情節,而是來自於我對自我的拷問,「當沒有任何規則制約時,你會做壞事嗎?」我的答案竟是:我會!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潛伏的慾念,也許外面每個人心底都靜置著邪惡,而禁錮邪惡的束縛一旦開啟,那麼就有了人類歷史上諸多暴行。

我認為,人類文明的根本象徵在於控制慾望,這也是人類擺脫野蠻的標志。起先對於慾念的壓制來源於道德,這是一種來自人類長久社會活動中積累的理念,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是我國古代儒學的中心之道,但古人雲:無德必之,唯德必危。這就是說,沒有強制的道德是蒼白無力的。從這一點上說,法家倡導的「以法治國」才是治理社會的 方法 ,儒家所謂「以德治國」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

我們無法抑制慾念的衍生和流動,卻可以約束由慾念產生的行為,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規則。我們的邪念可能將某種道德顛覆了千次萬次,但帶有懲罰性的規則使得邪念無從迸發,並扶正著道德之樹,從而形成了法制社會。可謂「人性本惡,而人行總善。」

道德是規則的基礎構建,但違背道德卻未違背規則,納撒尼爾·霍桑筆下的威克菲爾德就是這樣的人物,也許是出自對流浪的熱望,他在某一天離家出走,卻只到離家僅有一個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並且一住便是二十年。這個離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讀者不禁會由此丈量他距社會倫理道德間的距離,他違背了道德,脫離了本位,但我們不能說他有任何越軌行徑,而老練的霍桑為我們解答了難題,他在最後寫道:「在看似傷亂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被規范地放在某一個位置,一旦脫離了這個位置,我們將被這個世界永遠地地遺棄。」這個威克菲爾德將被事實上也的確為這個世界所遺棄。在這里,威克菲爾德違背的是另一種規則,一種社會法則。

正如《麥田守望者》中斯賓塞先生對霍爾頓所說:「人生就是一場球賽,我們卻要遵守每一項這樣或那樣的規則。」是的,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參加這樣的「球賽」,就只有遵守所謂「規則」。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4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盪。我曾經讀過這樣的一個 故事 :有兩個小男孩在沙漠旅行,有一次他們為了一件小事打了起來,小光打了小明一記耳光。被打的小明,跑到沙地上寫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記耳光。第二天,他們走在沙漠上,發現了沙漠綠洲,他們興奮地跑到水邊喝水,小明一不小心掉到了水裡,小光看見了,奮不顧身地救了他,小明在石頭上刻了一行字: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小光看見小明的兩次舉動截然不同,十分不解,便問道:「為什麼我打了你,你在沙地上寫,而我救了你,你卻要在石頭上刻?」「當我被傷害時,我會讓它快點遺忘。消失,比如風把沙子的痕跡抹掉,相反,如果朋友幫助了我,我是不會讓任何東西磨毀它,比如把字刻在石頭上,讓它天長地久,永遠銘記!」說完,兩個小男孩緊緊地抱在一起了。

道德有時也是一種愛心。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人永遠無可忘懷的日子。惡運是在2點28分向四川襲來,8級大地震讓大地震動起來,眨眼之間,一棟棟高樓大廈以變成廢墟,那一個個幸福的家庭被這無情的地震給拆散了,到處都傳來孩子們那痛苦的哭聲,同時,一個個叔叔阿姨躺在地上,閉上眼睛長久地睡著了……看到這個情景,我恨不得立馬插上翅膀,飛到四川,和那些無助的小朋友說:「你們並不是沒有了親人,我們都是你們的親人朋友,讓我們手牽手,肩並肩,共同面對困難!」大家知道這個消息後,紛紛捐款,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捐了10元,雖然很少,但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因為我知道要學會有「德」,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當你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你一把。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微笑。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5

什麼是財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外乎有如下觀點,財富就是金錢,財富就是知識,財富就是閱歷………嚴格來說這些觀點沒有問題,但筆者認為高尚的職業道德也是寶貴的財富。

比如這個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給漆工的任務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認真完成刷漆任務即可,但職業道德告訴這個漆工,這個洞可能會讓這艘船沉沒,所以道德的力量讓他但這個漆工卻在刷完漆之後補上這個漏洞。而正是這個不經意舉動使漆工不僅贏得了船主大量的額外獎勵,而且還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國哲學家康德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燦爛的星空就是我們的理想,而實現理想的途徑就是要具備崇高的道德。

西漢名相張良在椎擊親王未遂幾近窮途末路之時,不厭其煩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絕境的張良依然保持的這份恭敬,讓他最終獲得絕世才學,成為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而在張良的成功其實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現。而當今社會,因何18路人會面對受傷的2歲小依依而見死不救生,因何號稱世界一流的動車故障頻出,因何會有那麼多曾經風光無限的貪官落馬,根本原因在於道德缺失。因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為道德缺失,所以忘卻了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因為道德缺失,所以忘卻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所謂道之不存,德將焉附?

吳斌,一個最普通的客車司機,駕駛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屬片襲擊,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吳斌用盡最後力氣,換擋、停車、拉手剎、打開雙閃燈,拯救全車乘客,而這一系列動作完成之後,吳斌倒下了。吳玉蘭,一個普通的老師,面對無恥的劫匪,雖頭破血流依然,保護659張考生准考證。從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華這塊大地上茁壯生長。

吳斌走了,但省委書記為他留下了眼淚,數萬群眾自願去為護送他的靈車,整個中國為吳斌而感動,中國最美的司機的稱號將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財富。吳玉蘭老師受傷了,但她面對兇殘劫匪依然想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她的行為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職業道德。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財富,我們這個社會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撐,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的未來中國需要高尚的道德,讓我們一起呼喚,期待高尚的道德能占據每一個的心靈,高尚的道德能夠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相關 文章 :

★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模板

★ 高中作文以道德為話題的範文4篇

★ 以道德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800字精選例文

★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模板(2)

★ 道德高中作文範文五篇

★ 關於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

★ 關於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

★ 以道德修養為話題的高考作文4篇

★ 以道德為話題的優秀高中作文:懂得

D. 思想道德論文2500字

高等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屬於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思想道德論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思想道德論文2500字篇一

《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研究》

【摘要】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僅關系著他們的人生發展,也影響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未來。學校要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級人才,就應該切實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導。本文從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方面出發入手,闡述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關鍵詞】思想道德教育;途徑;全面發展;引導;矛盾

高等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屬於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由此可見,思想道德教育對學生及整個社會體系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呢?結合著者的工作經驗,個人以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採用啟發、尊重和依靠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正面施教、滲透熏陶、科學管理和實踐鍛煉相統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將社會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學生個體的品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影響只是外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更何況教育的對象是有著主觀能動性的學生,他們在接受教育和影響的過程中,不僅是被教育、被影響的對象,而且是能動地吸取教育和環境影響的主體。學生接受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和影響到什麼程度,是否通過自己內部的思想感情活動轉變為道德行為,這都要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得如何。在同一教育環境中,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進步是不相同的,有的進步快,有的進步慢,這主要取決於各人的主觀努力程度。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啟發、尊重和依靠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的教師沒有認識到思想道德教育過程的這個特點,採取“我講你聽”、“我管你服”的辦法,壓抑了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導致教育工作的失誤,使學生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教師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要遵循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規律對學生進行正面施教、滲透熏陶、科學管理,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正面施教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促進學生思想矛盾的轉化。滲透熏陶是創設教育情境,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人認為,發揮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就不要管理了,這是一種誤解,某些大學生由於道德認識局限,情感不穩定,易沖動,控制自己道德行為的能力不強,更需要教育者的管理,但這種管理不是動輒訓斥,不是把學生的思想管“死”,而是要把學生的思想管“活”。因此,教師必須用科學管理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

最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教導必須統一在實踐鍛煉中,才能最後形成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教育過程決不能停留在教師的長時間說教,否則,不管教師講得如何動聽、感人,實際效果仍將不能落實。只有將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指導性統一在實踐鍛煉中才能完成思想道德教育過程,才能達到完滿的德育效果。

2要採用引導學生開展思想內部矛盾斗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師根據社會的道德規范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現狀的矛盾,這個矛盾推動著思想道德教育過程的發展。學生在出生以後,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和影響,已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對於教師提出的要求,學生有自己的選擇,對有的要求能接受,經過自己的積極的思想內部矛盾斗爭,內化為自己的良好品德;對有的要求可能產生抗拒的情緒,當消極因素佔了上風時,就不能轉化為學生良好品德,甚至成為不良品德。因此,教師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當舊的矛盾解決了,個體的思想道德就能逐步得到完善。在學生中產生的矛盾通常有以下幾種:

(1)認識性質的矛盾,即由於缺乏道德知識而產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為。

例如:教師要求學生要勇敢,有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勇敢,把粗野行為當成是勇敢,犯了錯誤。解決這類矛盾,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講解道德規范,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以指導道德行為。

(2)能力性質的矛盾。

學生知道道德規范是什麼,自己應該遵守道德規范,但遇到某種特殊情景,學生自己言行缺乏控制能力,經不起外界引誘,以導致犯錯誤。如有的學生與同學發生沖突,知道不能罵人、打人,但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破口大罵,甚至打人。對於這種矛盾,應及時指導學生總結錯誤行為的不良後果,並對他們加強道德行為的事跡鍛煉,使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形成習慣,以解決能力性質的矛盾

(3)思想性質的矛盾。

由於學生已經染上不良的思想和行為,自己又不願意遵循道德規范,因而犯了錯誤。對於這種矛盾,教師必須滿腔熱情地曉之以理,使學生認識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質,以後不再做類似的錯事,同時也要使學生感到自己改正了錯誤,同樣是個好學生,使他有前進的動力。對這類學生要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切忌採用諷刺挖苦的辦法,是他們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是矛盾加劇。當然,我們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要相一致,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3要指導學生在團體和個人的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道德。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離不開活動和交往

在人類社會中,道德規范的傳遞不能自動作用於人,也不能只用間接的經驗傳授於人,而必須讓人們在活動和交往中,親身去感受它,才能掌握它。對於兒童來說,開始接觸父母、親屬、鄰居,以後接觸教師、同學,逐步深入社會,參與各種活動,自覺或不自覺地從這些活動和交往中吸取了道德認識,形成了辨明是非、善惡的道德觀念,培養了好惡、愛憎等道德情感,養成了一定的道德習慣。如果學生離開了社會的活動和交往,心理得不到發展,思想道德也不可能得以形成。

因此我們要在學校里充分利用教學活動,並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生產勞動、參觀訪問以及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有益活動。這些具有靈活性、生動性、趣味性的活動,容易被學生接受。而且由於這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人際交往較多,更能使學生得到較為全面、充分的發展。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正式團體,並能積極主動發展自己的活動,引導學生的活動和交往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總之,學生的思想道德不是一次兩次、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經過長期教育、反復的培養,逐步提高的過程才能形成。作為思想道德教育者的我們,應該明確、理解大學生的特點,多了解研究學生,多鑽研材料,多閱讀有關的輔導書籍,多與同事交流討論,並根據教育實踐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達到完好的教育效果。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思想道德論文2500字

E. 大學生與誠信道德相關論文(2)

大學生與誠信道德相關論文篇二

《試論大學生與誠信道德》

摘要: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大學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設“誠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幫助他們自覺樹立誠信意識,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把他們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道德;現狀;原因;途徑

2001年9月20日,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第一次系統明確地提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其中“誠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而且在職業道德要求中,也再次強調“誠實守信”的重要性。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堅持知行統一,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道德實踐活動融入大學生學習生活之中。修訂大學生行為准則,引導大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具體的事情做起,著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因此,大學生成為公民道德建設“誠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幫助他們自覺樹立誠信意識、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把他們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德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誠信道德對大學生的價值體現就是對大學生個人發展的效用和意義問題

(一)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

誠實就是真實無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諾言,講信譽,守信用。遠大理想的實現和科學信念的堅守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徵,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頑強的毅力。一個沒有良好誠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在平時不講誠信的人,在關鍵時刻不可能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犧牲。大學生只有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忠誠於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牢固樹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生奮斗的理想信念。

(二)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

馬克思曾說:要發展成為“自覺而全面發展的新人”。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當代大學生必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完全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生只有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講誠信、講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自覺端正態度,堅守道德規范,才能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三)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需要每個人誠實守信、遵守契約。民主法制建設需要社會成員遵紀守法、相互信任。大學生只有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信用意識和道德觀念,“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努力培養誠實守信的優良品德,奠定立足現代社會的道德基石,才能成為高素質的人才,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四)誠信是大學生實現人際和諧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誠信的內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誠為本、取信於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人思誠,信以行義,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誠信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保證,歷來被視為處理個人與他人關系的基本准則。誠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應當抱著心誠意善的動機和態度,相互理解、接納和信任,重信用、守信義。堅持誠信原則,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極為有利。

二、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現狀及原因

(一)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現狀

當前,從總體上看,大學生誠信狀況良好,但少數大學生出現了誠信缺失的現象。大學生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考試作弊。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大學生因考試作弊而受嚴厲處分的報道。不少高校都有學生因考試作弊而被勒令退學。的確,大學生作弊的現象在大學里已經是普遍的、無爭的事實。抄襲作業,在網上下載一些資料,再拼湊幾個小時就完成了一篇“大作”。這在許多學生學習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了。如今一些在校大學生為完成假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也不惜毀譽抄襲。考試作弊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使用手機、發短訊到對講機,雇請“槍手”代考,無所不用,完全把大學生的誠信拋到了腦後。

2.求職簡歷注水。在2002年11月1日的《中國青年報》中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所高校冒出近百名“學生會副主席”》。文中說:記者在南京某高校采訪時了解到,該校應屆畢業生招聘會已拉開帷幕,學校準備的“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開始陸續發到畢業生手中。記者看到,數百名應屆畢業生在填表時,“在校期間擔任的主要職務情況”一欄中竟然都填寫著諸如“學生會副主席”、“某某部副部長”、“班長”、“學習委員”,個個身居要職。更有甚者填寫的全部是學生會各主要部門的副職領導。還有些同學杜撰的證書也是五花八門,例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駕駛證、職業技能證書,等等,真是應有盡有。我們是一個幾千年以來一直都在強調“以誠取信”的國度,一直崇尚“養心莫善於誠”, 然而今天,我們的一些天之驕子卻在求職過程中抱著一種欺騙和僥幸的心理,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網路誠信道德缺失。網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在網路中互相漫罵、攻擊,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侮辱、誹謗他人,參與網路色情游戲、賭博、詐騙等等活動時有發生,甚至有些大學生還利用電腦犯罪。這些都是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在網路中的體現。

4.惡意拖欠學費和助學貸款。據了解,國家助學貸款還貸情況普遍不如人意。以中國某大學為例,該校是全省首批實行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以來總計發放貸款1 400多萬元,資助貧困生3 145人。可還貸情況卻不理想,2004年有300多名畢業生是靠貸款完成學業的,可如今工作已經超過一年,仍有百餘人沒有按規定時間還款。前不久,某大學校園網公開曝光47名逾期未償還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名單,引起在校學生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被曝光者如今工作已經三年了,按照助學貸款合同規定,借貸者最遲必須在畢業後一年內開始還款,四年內還清。而這些大學生有的至今分文未還,有的未按規定足額還。經校方多次催促,仍不與銀行和學校聯系說明情況,學校不得已而為之只好採取“最後通報”的方式。在江蘇徐州,截至2007年9月底按合同規定應該歸還助學貸款的100多名大學生中竟有50多人分文不還。

(二)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缺失,既有社會不良思潮和觀點的影響、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學校教育的缺失等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內在原因。而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因此,我們必須對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內在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討,才能找出杜絕大學生失信現象發生的有效途徑,培養大學生的誠信品質。

1.浮躁的心態。浮躁是指不踏實、急於求成的現實體現和內心焦躁不安的心理體驗的綜合。其特點是沖動性、情緒性、盲目性、偏執性。在大學生身上表現為: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狂熱冒失、從眾行為、見異思遷、不求甚解、個人意識突出、滿腹牢騷、煩躁不安以及一蹶不振心理等。正是由於大學生的這種不良心態使得他們容易出現缺乏誠信、背信違約、考試作弊、抄襲成風等等誠信道德缺失的現象。

2.責任意識淡薄。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通常成長在較為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導致他們對他人和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著利己主義思想,在面臨義和利的選擇時,往往會為了獲利而舍棄誠信。

3.是非辨別力差。當代大學生思維敏捷、思想活躍、求知慾強、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感覺時代精神的敏銳性,這是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這種特點也容易受道德價值的多元化影響,加之社會閱歷淺,對社會轉型期內出現的不良社會現象,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解,是非辨別力差,表現為認識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容易將觀察了解到的一些社會消極現象當作社會本質,放棄誠信原則,產生大量的失信行為,同時,對失信所帶來的後果還沒有足夠的認識。例如,一些大學生對於自身誠信道德缺失不以為然,總以為這是生活中的小節,不但不引起重視,反倒為一時的小伎倆、小聰明沾沾自喜。

4.知和行相背離。多數大學生把誠信作為一種重要品質來看待。各類調查中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誠信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至少有50%左右的大學生認為,誠信在自己的為人處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則;50%左右的大學生認為,講誠信需視具體情況而定,面對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斷。但當關繫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或所謂的“關鍵時刻”,如考試、評獎、畢業和求職等,就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使知和行相背離,堅守誠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強。

三、大學生誠信道德建設的理性反思

我們已經分析了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就要以此為切入點,對症下葯,找到制止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培養大學生誠信道德品質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品行

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關鍵因素還在自身思想道德素養不高,培養大學生誠信道德品質主要還應該靠修煉其內功,增強其思想道德觀念,提高人格品質,而這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建立與時代相適應的誠信道德教育機制,注重誠信道德建設的實效,“三管齊下”,協同抓好大學生良好誠信品行的培養。首先,家庭是第一所學校,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認識到自己道德教育的責任和影響,帶頭端正自己的言行,自覺提高自己誠信道德教育能力,構建和諧誠信家庭;其次,學校應發揮其誠信道德教育主陣地的作用,改進滯後、空洞的誠信道德教育形式,豐富誠信道德教育的內容,建立和諧誠信校園,同時學校還可以建立學生誠信檔案,以督促大學生們提高誠信道德修養;最後,社會應通過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凈化社會環境和以身作則,樹立誠信道德的楷模等方式來積極營造有利於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的社會環境,正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道德觀念。

(二)大學生自覺提高內在的誠信道德修養

外部的制度、環境和教育的確能對大學生的誠信道德的培養產生影響,但這些都只是從外部產生作用,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從大學生內在的修養做起,堅定自己的誠信道德信念,要以嚴格的個人修養來約束自己。

1.學思結合的方法

通過虛心學習誠信知識,多讀書,讀好書,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行為上有所依據,同時學習一定要與實踐結合,不能人雲亦雲,盲目從眾,要善於思索,提高誠信道德判斷力。有意識地區分什麼是善的,樹立正確的誠信觀念,通過學思並重,擇誠信去欺詐,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力。

2.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一種自我教育的方法。大學生們通過反省檢驗,以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與行為中的不守信、不誠實的念頭和傾向,並加以及時抑制和克服。

3.慎獨自律的方法

古人說:慎獨為人德之方。《禮記・中庸》記載: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也就是說,大學生們應該督促自己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憑著高度自覺、嚴格自律、按照一定的誠信道德規范去行動,而不做任何失信於人、背信棄義的事。

4.積善成德的方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點一滴逐漸養成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聚細流,無以成江河”。要通過身邊的小事加強誠信道德修養,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通過積誠信美德,並鞏固化,就能達到“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逐漸凝結成優良的誠信道德品德。

5.知行統一的方法

F. 網路生活道德論文3000字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在網路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公德規范在網路空間的運用和擴展。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網路生活道德論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網路生活道德論文3000字篇一

《論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摘要】在人們日常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路的同時,如

何引導人們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網路?本文從分析網路生活中道德的缺失入手,闡釋了網路生活道德規范的內涵和基本要求,概括了網路生活道德規范在信息社會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網路生活 道德 規范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路日益成為人們工作、學習、和娛樂的重要平台。據統計,我國網民人數目前已達1.37億,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網路,網路生活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如何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網路,如何用法律、道德來約束和規范人們的網路生活,顯得尤為緊迫。

一、網路生活中道德的缺失

網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人們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

網民在網路生活中不道德行為表現為:散播非法信息,論壇聊天室有侮辱和謾罵的語言,製作和傳播迷信內容以及網路色情聊天,還有黑客的惡意攻擊、騷擾,傳播垃圾郵件以及窺探傳播他人隱私、網上欺詐行為、網上賭博行為、不正當網戀、強制下載、網上教唆違法違紀違反公德的行為、網上游戲作弊、盜用他人網路賬號、網上投票等。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商業性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未經許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偽造電子郵件信息等。

網站在網路生活中不道德行為表現為:用曖昧、情色、挑逗的文字標題誘惑點擊率;傳播轉貼那些一而再、再而三被澄清過的虛假網上謠言、假新聞來嘩眾取寵,惟恐天下不亂等。

網路生活中道德的缺失現象非常嚴重,亟待道德規范的調整與約束。

二、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的內涵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在網路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公德規范在網路空間的運用和擴展。它具有以下特性:

1、自主性和自律性

傳統社會由於時空限制,交往面狹窄,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熟人社會”。依靠熟人(朋友、親戚、鄰里、同事等)的監督,懾於道德他律手段的強大力量,傳統道德得到相對較好的維護,人們的道德意識較為強烈,道德行為也相對嚴謹。而以往人們的道德行為常常是做給他人特別是可能對自己有影響的人“看”的。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傳統社會的道德主要是一種依賴型道德,是一條由熟人的目光、輿論和感情構築成的道德防線。相比之下,“網路社會”更大程度上是“非熟人社會”,互聯網是人們為了滿足各自的需要而自發自願連接建立起來的。在這個以網路技術為基礎的少人干預、過問、管理、控制的網路道德環境中,人們進入了“反正沒有人認識我”的界域,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管理自己,並根據自己的需要獨立地選擇網路服務的項目和內容、發布和接受任何信息。個體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但同時,由於網路道德規范是人們根據既得利益和需要制定的,因此增強了人們遵守這些道德規范的自覺性,要求人們的道德行為具有更高的自律性、自我主宰、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真正體現出人格的尊嚴和道德的覺醒。也就是說,隨著“網路社會”的到來,人們建立起來的應該是一種自主自律型的新道德。

2、開放性和多元性

互聯網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聯結起來,導致了多元文化價值的共存,它一方面使具有不同個人信仰、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人們增進了相互之間的溝通和理解,達到了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各種文化沖突日益表面化和尖銳化。落後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行為與先進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行為並存,呈現出表面化、開放性的趨勢。而在開放的網路社會中,人們作為道德主體,具有自由選擇道德取向的權利,經常對處於沖突之中的各種價值取向作出即時的取捨選擇,網路社會正是這樣逐漸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多元化”。如在涉及到每一個網路成員切身利益和網路秩序的正常維護方面,存在著同一的道德規范,而在各個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又有著各自特殊的道德准則。這些由於彼此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利害關系而能夠求同存異。因此,網路道德的多元性和開放性是相統一的。

3、約束性和導向性

網路道德規范既從不應當的角度為人們劃定行為禁區,對人們的行為進行約束,又從應當的角度為人們指明行為方向,引導人們避惡趨善。網路道德規范既具有約束性又具有導向性。

三、網路生活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1、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要遵守網路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尊重民族感情,遵守國際網路道德公約。包括:不涉足不良網站,不瀏覽不良的內容;不用計算機去傷害他人;不幹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不窺探別人的文件;不用計算機進行偷竊;不用計算機作偽證;不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體;不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不當黑客;不得利用網路偷窺他人隱私;不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實施坑、蒙、拐、騙、敲詐勒索等行為;不對英雄人物和紅色經典作品惡搞;不修改任何網路系統文件;不無端破壞任何系統,尤其不要破壞別人的文件或數據;不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實施坑、蒙、拐、騙、敲詐勒索等行為。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網路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路收發郵件、實時聊天、視頻會議、網上留言、網上交友等。網路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應該通過網路進行色情、賭博活動,更不能在BBS或論壇上侮辱、誹謗他人。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路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於網路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現實中存在著一些人上網成癮,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或家庭破裂的現象。值得人們警惕的是,沉迷於網路尤其是游戲已成為近年來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們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出發,學會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網路的虛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大大削弱了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使得道德規范所具有的外在壓力的效用明顯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路道德規范的基本保障。“慎獨”是一種道德境界,信息時代十分需要,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路空間里,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2、網站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1)不以任何形式傳播內容有害或不健康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

(2)不提供不文明聲訊、簡訊等服務;不運行帶有暴力、色情內容的游戲;

(3)嚴格管理社區、論壇、博客、評論、聊天室等互動欄目,及時清理與文明辦網、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相違背的不健康信息,大興樹新風、促和諧的網路文明風尚;

(4)自覺健全、細化網站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強化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社會責任感,形成行業自律意識;

(5)開設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建立全天候舉報制度,對網民反映的問題認真整改,加強溝通,不斷提高網路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自覺接受行業管理與社會監督;

(6)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網路陣地,以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內容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以高品位、高格調的服務贏得市場的信賴,努力提供對青少年群體求知、上進需求有益的網路服務環境。

四、網路道德規范在信息社會中的功能

1、網路道德是促進信息社會現代文明發展的理論武器

網路道德規范著網路使用者的思想、言論和行為,它調整著網路使用者的內心活動,然後通過內心的選擇和決定而付諸符合人類利益的網路行為,使之自覺抵制不道德的行為,這樣就從根本上消除了人的因素在產生網路消極現象中所起的作用。

2、網路道德規范是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

針對網路中存在的問題,為了維護國家的網路和信息安全,國家制定了《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這些法規明確規定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違法行為及其處罰辦法。但是,由於網路社會的全球性、隱匿性、開放性、自由性和異化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依賴法律來約束網路行為,因為即便有了非常詳盡和嚴密的法律,面對眾多的邊緣行為和網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長莫及,防不勝防。由於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自然形成的,並依靠社會的輿論、傳統的習慣力量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而且道德規范所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所調整的范圍廣泛,所以網路行為更多的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由道德這個更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影響力的行為規范來調整。因此,網路道德規范就成為了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維護網路安全和保障網路的健康發展。

3、網路道德規范有利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向前發展

社會主義道德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基礎工程,對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有著重要的意義。網路道德規范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它要求網路使用者增強對全球網路文化的識別警覺能力、自律抗誘能力,在五光十色的網路文化面前堅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維護公德、拒絕道德墮落;要求網路使用者把網路道德規范和網路技術置於同樣重要的層面加以學習、掌握,培養自覺的網路道德意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責任,提高網路道德自我教育能力。網路道德規范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容之一,有利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向前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整體目標的實現。

網路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畫面,同時,美好的網路生活也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創造。讓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嚴格遵守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規范,自尊、自律,上文明網,文明上網,合法、合理地使用網路的資源,真正做一名文明、健康的網民。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網路生活道德論文3000字

G. 關於道德規范的大一思修論文2000字

道德規范是一種個人與個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總和。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關於道德規范的思修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規范的思修論文篇一:《淺論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摘要: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 教育 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品質的總和,是教師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本文從筆者的親身體驗出發,提出青年教師早期師德培養應當從愛心,責任,奉獻;教學,科研,服務社會;教育觀、教學風格、教學藝術三點出發。

關鍵詞:職業道德;奉獻精神;社會服務

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教師,只有尊重教育和崇尚科學的情懷和對這份工作的責任感和熱愛才是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積極關心學生成才和勤奮鑽研專業知識的不懈的動力。我深深感受到做好一名大學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當教師,總有一些理念被牢牢地種進了心裡。愛心,責任,奉獻。作為青年教師,面對新的工作環境,面對新的角色,面對特殊的工作對象,這更加需要我們把愛心、責任、奉獻謹記在心。面對可愛活潑的大學生,剛從大學出來的我們,還沒有完全從這個角色中轉化過來,這就需要我們快速做好角色的轉化,積極投入到工作中來。愛心,喜愛學生,耐心去了解學生,這是我們步入新崗位的第一步。大學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和穩定的重要階段,大學教師肩負著引導和建立正確觀念的神聖使命。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言傳身教,通過知識、行為去影響他,教育他,起到模範的作用。有人說,「潤物細無聲」是描寫老師影響學生的形象概括,我想,除了細無聲之外,更多地需要有計劃、有目的、有 方法 地去引導學生。這就要求青年老師精通專業知識、認真備課、及時更新知識等等。這些都需要青年老師去鑽研,去實踐。當代大學生熱情、開朗、活潑、向上,和他們在一起,善於發現和學習,我想我們會相處得更好。同時,大學生有其顯著的心理特點:自我意識增強但發展不成熟; 抽象思維 迅速發展但思維易帶主觀片面性;情感豐富但情緒波動較大;意志水平明顯提高但不平衡,不穩定。這些特點告訴我們青年教師要加強 心理 健康知識 的學習,當學生面臨心理困惑時,能有效地引導或者找適合的專家求助。人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養新一代的「園丁」,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說明教師的頭銜它既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責任。作為青年教師,「奉獻」這兩個字更要銘記。在任何崗位都是,如果太計較得失,工作滿意度不高,會導致工作積極性下降,如果抱著奉獻的精神,工作會更有動力。

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高校青年教師來說,缺乏的不僅僅是 經驗 ,專業知識的儲備也亟待補充,因而就更有必要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斷加強自身業務能力,不斷注重自身的知識積累,始終保持積極學習的態度,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學上不僅要知識,也需要技巧,應多和經驗豐富的老師多交流,謙虛請教,爭取盡早勝任教學任務。科研,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任務也是不可放鬆的。高校教師大都是剛 畢業 的研究生,需要將研究的方法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態繼續遷移到新的工作崗位上。剛邁入新的崗位,需要熟悉各學院研究領域,結合自己專業特點和優勢,發揮團隊精神,盡快出成果,形成良好的科研習慣。同樣,面對學生時,也要善於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從他們能力特點出發,注重學生創造力培養,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服務社會。從小老師教育我們,要好好讀書,以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讀書這么多年了,好像這最直接、簡單的目標都已經淡忘了。當老師說出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的目標時,心理突然一驚,突然頓悟,原來服務社會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價值體現。這就要求高校的教師必須關注專業發展動向和社會緊密聯系,才能更好地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和就業指引好方向,將教育的價值一直擴大並延續下去。我想以後在工作上,牢記這一點,盡自己所能,做自己能做的,為社會,為需要的人出一份力,我想我們的價值就得到體現了。當然,要做好為社會服務,自己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個人 基本素養 和自己的提升這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觀、教學風格、教學藝術。有的老師認為,大學生還需要嚴格要求;有的老師要求大學生自由式發展;有的老師說要引導性地指導;有的老師更加註重學生知識的傳播。到底哪種教育觀念或者課堂風格才是真正正確,最符合大學生的培養模式呢?更進一步說,哪種教學風格是最適合武漢大學的學生呢?《教育大辭典》中教學風格的定義為:教學過程中體現教師個人特點的風度和格調。教師教學思想、教學藝術特點的綜合表現,具有獨特性和穩定性。教育學中存在一種建構主義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外界刺激和內部知識相結合的產物。我想,教育觀念和教學風格的形成與獲得,也是需要結合自己特點和學生的需要共同作用而形成吧。有人說過,一位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模範、創新和成熟三階段。這就告訴青年老師在初入教學崗位時要多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多聽課,多 總結 ,然後結合自身特點,創新性地運用較好的 教學方法 ,形成成熟並應用屬於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我想這種鍛煉的過程既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品質的總和,是教師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高校教師又肩負著神聖的時代使命,我想以上的三點我是必須牢記在心的。

還記得走上工作崗位不久,就碰到學生壓力過大影響生活的情況,我懷著關心理解的心情試圖幫助他尋找解決辦法,通過幾次的交談,有了一定的緩解但是沒有根本上消除他的恐懼心理,最後在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他逐漸變得開朗起來,面對學習也積極努力了。通過這件事情也看到了專業知識在幫助學生成長的作用,讓我認識到了自己在心理健康知識方面的不足,同時也在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充實的滿足感。我體會到問題永遠是進步最好的契機,可有人幫助你直面問題卻是前進的第一步,在幫助學生解除困惑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何嘗又不是在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呢。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理論知識,可要真正去實踐,我想未必容易。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學生各個階段的思想和心理動態,要能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管理技能,還要時刻關注國家政治動態把握青年學生思想政治的導向,做好大學生思想的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一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時萍.有感於教育改革中的師德建設[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09,4(9):166-167.

[2]姜玫玫.對青年教師早期師德修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9,6(11):4-5.

[3]程翠平.從大學生心理特點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J].高教論壇,2009,10(10):55-57.

[4]馮德慶.我的師德觀[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9,6(11):87-88.

[5]王艷.教師風格形成探究[J].遼寧大學學報(社會哲學版),2006,(1):5-33.

[6]尹作友,吳雪.知識類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0(3):270-274.

[7]余新武,黃劍鋒.從新課的導人看教師的教學風格[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3):48-51.
道德規范的思修論文篇二:《道德規范,從我做起》
摘 要:教師運用良好的教學模式來凸顯思想品德的魅力,並且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針對多媒體輔助下的思想品德教學模式進行探析。

關鍵詞:思想道德素質;教學模式;多媒體;品德與社會

和諧社會要求人們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這樣的素質就要從小培養,從娃娃做起。所以在小學開設小學思想品德這一學科,教師運用良好的教學模式來凸顯思想品德的魅力,並且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靈活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熱情,並且從多媒體的視野中看到社會道德行為、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品質。

多媒體教學將課堂知識展示得淋漓盡致,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內容以及開設這門學科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教師在眾多教學模式中果斷地選擇了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說是現代前衛的表現,也是現代教學水平提高的前沿,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使學生更能了解知識的真諦。那麼,教師應如何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來講解思想品德這一科目呢?

1 提高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面對這樣的話語,教師就應該知道,學生學習知識不是教師盲目地去灌輸,而是不斷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去追求與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的真諦。如何才能讓學生打開思維空間,將探索知識的興趣激發出來呢?傳統的教學模式效果並不好,而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性。現代教學手段運用特有的屬性將知識賦予活性,將一些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將一些基本的道德理念巧妙地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得到知識的觸動。學生看到了教材的活化,並且加上好奇心的驅使,就會更加熱愛思想品德課,自然而然就會提高主動探索的慾望,從而達到教師的預期效果。

2 和諧教學,角色參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高效的教學模式將思想政治知識傳達給學生。單一的模式只是教師講解,沒有新穎度,學生理解得也不透徹。在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推動下,教師可以將知識製作成幻燈片來展示知識的內涵。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道德事件,為了有效地講解知識的實質,指引學生走進實例當中,進行角色參與,讓學生來表演 故事 情節。這樣,學生通過扮演故事人物,將整個故事的實質凸顯得淋漓盡致,更加了解課文中的思想內涵。同時通過實例告訴學生一些類似的社會經驗,讓大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生扮演完角色以後可以讓其他學生去評價,也可以讓學領悟知識的具體意義,教師最後給予一定的點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完全地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其中,同時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到社會道德的根本。

如教學「父母的疼愛」一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來扮演自己的父母,以話劇的形式來親身體驗父母的用心良苦,進一步體會父母的無私與偉大,讓學生感受到親情,從而使學生更加懂得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3 理解知識的真諦

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內涵。當前社會要求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要求教學部門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知識教學。而小學正是道德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將很多生活實例展示給學生,讓大家明白為什麼要學習思想品德科目。在教學知識過程中,教師不斷地拓展內容,而傳統的模式只能是讓大家理解,並不能真正地讓學生去領悟。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很好地對知識有一個解釋的過程。

在教學小學思品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個教學例子,然後給出道德知識,學生在理解以後可以自己舉例。這樣學生就像是在看電視一樣,節目看完瞭然後得出 觀後感 。如教學「節約用水 從我做起」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關於乾旱地區對水的渴望的相關節目,學生從節目中可以看到那些同齡的孩子因為沒有水而節約用水到幾天甚至一個月不洗臉不洗澡,吃飯用水難的程度。他們看到這里會感慨萬分,然後大家紛紛講自己遇到的那些浪費水的情形等。這樣教學要比傳統的單一模式效果好很多,不斷地推動學生積極學習。

4 組織 辯論 ,深化明理

小學生的道德認識不應該只放在書本上,教師要將呆板的東西變得活化,讓學生走進實踐生活。教師可以在課堂組織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東西真正地用到生活中。小學思品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如 辯論會 、演講、話劇等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創設道德認知沖突或抓住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能促進大家的思考以及思辨能力。在辯論中,學生可以很好地提高道德判斷能力以及道德行為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教學,可以使學生具有超前的表現能力。其中在學生的活動期間,教師還能有效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看到哪裡有不足。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道德認知的沖突,同時為學生營造活動的環境,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才能掌握知識的內涵。

5 開展實踐,知行結合

小學思品課的教學需要注重明理,課外導行。在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上學生已經了解了課堂知識,但是在思品教學中,教師還要以實際的活動來幫助學生認識知識的實質。教師除了進行課堂訓練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校內的思品演習以及訓練,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大量的知識,獲得感性知識的同時也要知行統一,最終形成道德評價能力。在學會道德評價的同時,還要認識和了解道德行為以及道德情感,這樣也能促進學生對道德素質的提高。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多是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下成長,常常忽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理念,對他人沒有道德底線。針對這樣的情形,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切身感覺到生活中身邊的道德行為。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思想品德課的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從而知行統一。

6 知識總結,深刻體會

小學生的思維觀念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幫助學生加強記憶並且不斷地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對知識進行全面的鞏固。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知識。傳統的總結方式只是教師單一講解知識並且歸納,而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運用靈活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讓學生深刻地體會知識。

7 總結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小學生正處於品德形成的年齡,高效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教師應通過創設豐富的、靈活的、直觀的、開放的活動來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主體參與能力。和諧社會要求人們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法,教育出品德高尚的新一代。

參考文獻

[1]閆振部.淺談思品課教學中發散性思維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0(11):96.

[2]劉劍.小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9).

[3]郭秋芬.思品課教學的「點」[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143.
道德規范的思修論文篇三:《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摘 要]市場經濟在發展,會計也在發展,建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全社會的共同願望。近年來,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充分表明了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本文從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八個方面談了些個人看法。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職業道德規范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所遵循的道德規范。它既是對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所作的道德要求,又是本行業對社會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和社會、會計人員和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它屬於意識形態范疇,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就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做出簡單論述。

一、 愛崗敬業 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首要前提

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會計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態度決定一切,作為會計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實實在在地把單位的發展和本職工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首要前提,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作為會計人員,要充分認識本職工作在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性質和作用,認識本職工作的社會意義和道德價值,培養職業上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端正專業思想,明確服務宗旨,樹立良好的職業品質、嚴謹的工作作風,具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過硬的基本功,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做一行鑽一行,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有一種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和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前幾天有幸聽取了「郭娜陸地航空班」先進 事跡 宣講團的演講,她們之所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主要的就是她們真真正正做到了愛崗敬業,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

二、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不泄露秘密。

「誠信為本,操守為主,遵守准則,不做假帳」,這是朱?基總理對會計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會計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和行為准則。自古以來,人們將誠實和守信視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將其作為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做人的基本准則。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在其工作中要講求信用,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進行核算,不弄虛作假,不為利益所誘惑,保持良好的人格和品質。目前,會計舞弊行為時有發生,究其原因都是違背了誠實守信這一基本職業要求。

三、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在約束

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廉潔是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的基礎,而自律是廉潔的保證,二者不可偏廢。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特徵,也是衡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尺度,只有在工作中堅持原則、不謀私利,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會計人員整天與錢、物打交道,如果不能做到廉潔自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毀了自己的前途。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如果貪圖一時的便宜,久而久之,就做起了有違職業道德的事情,對單位出現的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現象也沒有勇氣去指出,放任自流,更很可能參與其中,落得可悲的下場。我們會計人員就是要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四、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靈魂

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會計人員在其工作中必須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如實准確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情況,不弄虛作假。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起碼要求,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靈魂,是每個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品質。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准則和制度,依照法律規定對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記錄與反映,離開了實際發生的客觀經濟事項,去進行會計處理只能是造假帳。在現實工作中,有的會計人員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但對一些違規做法時,卻睜一眼閉一眼,總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認為只要自己不貪就行,失去了會計監督的職能,缺乏的就是客觀公正的意識。

五、堅持准則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重中之重

堅持准則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這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所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具體要求,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會計人員,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和適應工作,首先要認真學習和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做到在處理經濟業務時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會計人員在進行核算和監督過程中,要敢於並善於執行各種法律法規,堅決按法律法規辦事,不屈服於外來壓力,從而維護國家和投資者的利益。為此,要求財會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牢固樹立 財經 法制意識時,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六、提高技能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時代要求

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勤學苦練,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會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情況,會計業面臨著許多全新的課題, 會計知識 、理論也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不學習就意味著落伍,就將被時代淘汰。因此,會計人員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刻苦地鑽研,以適應工作發展的需要。我局每年都要組織會計業務競賽活動,比如珠算比賽,會計知識問答等,對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七、參與管理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有效途徑

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業務管理情況,掌握單位的生產經營能力、技術設備能力、產品市場及資源狀況等情況,從會計工作的角度對投入產出進行可行性論證,積極為領導出謀劃策,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與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真正起到當家理財的作用,成為決策層參謀助手,不能消極被動地記賬、算賬和報賬。

八、強化服務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根本保證

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會計人員服務的態度直接關繫到會計行業的聲譽和全行業運作的效率,會計人員服務態度好、嚴格執法、服務周到就能提高會計職業的信譽,所以會計人員要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不斷開拓創新,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運用所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經濟主體服務好,為社會公眾服務好。

綜上所述,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涵,是教育引導廣大會計人員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前提和基礎,在生活和工作中講道德、講誠信,切實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定和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及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真正成為自覺的道德實踐者。做一名合格的會計人。

參考文獻:

[1] 李冬雲.《會計職業道德》.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 凌莉.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交通財會》,2010.6

猜你喜歡:

1. 大學生社會道德相關論文2000字

2. 大學生思想道德論文2000字

3. 大學生思想道德論文範文2000字

4. 大學有關道德的思修論文1500字

5. 大學有關道德的思修論文3000字

H. 【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 社會道德論文

在人類社會中,社會道德通常體現為人們的價值觀,決定著人們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目的,從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活力與發展方向。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篇一

《當代社會道德冷漠問題探析》

摘 要:“道德冷漠”已成為當前道德生活中的一大頑症,它不僅關乎個人修養,也不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深層次挖掘道德冷漠的原因,它是由經濟體制改革、社會管理機制不善和西方消極思潮文化的沖擊所致,針對道德冷漠問題,建設良好的社會管理機制和法律法規建設是根本,開展愛心培育工作,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是重要方面,解決好道德冷漠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以及道德意義。

關鍵詞:道德冷漠 管理機制 公德意運孫識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71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Moral Indifference

XU Chuanchua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Abstract "Moral indifference" has become the moral life of a major chronic disease, it is not only about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s not concive to long-term stability, digging deep social and moral indifference reason, it is b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poor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West negative trend culture shock caused problems for moral indifference, building good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essential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caring foster and strengthen civic and moral ec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oral indifferenc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moral sense.

Key words moral indifference; management mechanism; moral sense

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系列關於道德冷漠問題的事件,如“南京彭宇案”“小悅悅事件”,現實生活也普遍存在著冷漠現象汪悄森,諸如行政冷漠、執法冷漠、醫療冷漠等問題,這些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的道德風氣,把人們的道德良知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風口浪尖上,針對這些事件,社會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人們不禁疑問,什麼是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是什麼,研究這些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以及道德意義。

1 道德冷漠及其現狀

道德冷漠,是指人們道德感麻木及冷漠的現象。本質上是指一種特定的畸變狀態的道德心理及道德行為,在日常生活當中,具體的表現是人們懷疑及漠視道德行為等對道德的冷漠的感情,以及拒斥和推卸道德義務等的消極性的道德態度及道德行為。①在當今我國社會,道德冷漠主要表現為助人為樂意識的淡漠和感恩之情的缺失,當看到別人有困難時沒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而放任他人處於困境之中,例如“小悅悅事件”,困畝眾多路人經過卻沒有人關心孩子,這是缺乏助人為樂意識的表現;在困境之中得到他人的幫助,沒有及時地感謝報答而是誣陷好人,使救助者心寒,綜上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當前的蠅頭小利,對道德懷有一種冷漠的感情,不願意承擔甚至推卸自己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這種做法是斷不可取的,不利於自身的道德修養,敗壞了社會風氣,需要我們從根本上予以抵制和消除。

2 道德冷漠問題的原因

道德冷漠問題的出現,並不是一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我國經濟體制逐步向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轉變,人們的社會關系逐漸經濟化,競爭逐步加劇。由於監管制度的不力、西方消極思潮的沖擊,極易引起個人心理的變化,導致道德冷漠現象的加劇。

2.1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出現社會公德缺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關系決定了人們的道德關系。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過渡時期,這種經濟制度改革改變了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經濟關系,也必然影響到人們之間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產生了“拜金主義”,推崇金錢至上,把金錢作為衡量人們行為的唯一標准,淡漠了親情、友情在人際之間的重要性,把人們之間的關系理解為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另外,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前人們的收入也基本在同一水平上,但是,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競爭在激發起人們的本身潛能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們收入水平的高低不同,這樣人的心態就產生了新的不平衡。②市場經濟使得人們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使得人們的心理距離進一步拉大,感情逐漸淡漠。在現今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為了職位、機會等利益而勾心鬥角,會為了金錢而產生爭執,會出現攀比的心理和行為,從而使得人們的感情逐漸淡漠,助人為樂品質以及感恩之情的缺失也就很普遍了。中國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管理環節上方方面面,並沒有同步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許多道德問題還與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密切相關的。

2.2 社會管理機制不完善、監管不力

道德冷漠問題和社會管理機制不完善、監管不力有很大的關系,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曾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可是抓經濟文明的手很硬,抓精神文明的手相對疲軟,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年代,文明建設、道德建設往往被忽略不計,使得針對經濟建設相配套的制度建設相對落後。例如現今大家所關心的質量安全問題,雖然是許多無德商人的無恥行徑,但也和許多監管部門的無能有關,管理者腐敗以及制度管理的漏洞都給無德商人以可乘之機。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各個方面的管理機制及其管理的能力均沒有同步跟上來。有關專家就指出,這樣的情況,猶如高鐵在高速中的轉彎,並且運行管理機制及人的制控能力等因素又相對缺失,這樣的高速發展,肯定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除了在制度設計方面,社會管理的資源優化方面也會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當今“權責明確”意識還未深入到每個領導心中,問責機制不健全,導致針對事件處罰力度不大,解決問題能力不強,導致類似案件屢次發生,制度缺陷是這類事件的最大原因。

2.3 西方思潮以及價值觀念的沖擊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們的開放程度越加越高,湧入我國的除了世界各國經驗、技術以外,西方的價值觀念以及思潮也在滲透入我們社會的許多方面。我國傳統的文化也受到了外來的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響,資本主義社會流行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等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念,直接導致我國建國以來,長期宣揚的“大公無私”及“舍己為公”的道德價值觀的衰敗。因此,西方資本主義的道德觀念是一種以個人為本位的利己主義的道德觀念,這樣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價值思潮,很易影響和破壞我國當前的還並不完善的道德體系。③西方文化以個人為中心,崇尚個人的自由以及權利,這在表面上很容易誤導我們其中一部分同胞產生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念,追求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本沒有錯,但是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傳承了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大公無私”“舍己為公”是我們所應秉持的道德操守,西方利己觀念嚴重影響了這種良好價值觀的傳承。此外,西方思潮種類繁多,名目多樣,許多不良價值觀摻雜其中,容易混淆視聽,使人們難以分辨好壞,這也是西方思潮以及價值觀念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觀沖擊的重要方面。

3 我國對社會道德冷漠的對策

道德冷漠現象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它不僅不利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且極易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解決道德冷漠問題刻不容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以及道德意義。

3.1 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

針對道德冷漠現象,我們需要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堅持把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在傳統文化方面,大力弘揚“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精神,在對待他人時,能夠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別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在對待國家以及集體利益時,推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他人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前面,多為他人著想和考慮。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弘揚“文明”“和諧”“友善”的觀念,以一顆真誠、友善的心對待他人。此外,提高公眾的社會道德意識。重中之重是必須要提高我國公民對社會公德的義務意識和道德責任感,對於這種義務,公眾要產生情感上的敬重。通過對社會公眾的大力宣揚和教育,形成全社會重視社會公德的良好風尚,從而,也使社會公德轉化為我國每一個公民的內在德性。同時,使大家都能樹立起道德責任感及榮辱觀,更自覺地承擔起對社會及對他人的社會責任,建立起我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2 健全社會管理機制以及法律法規建設

在社會機制建設方面,我們要建立德福一致的獎懲制度,維護“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理想信條。如果國家和社會能夠確保每個人在行善和作惡後都能得到應有的報答,那麼每個人就會秉承這個信條一代代傳承下去,道德冷漠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國家方面,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制定見義勇為基金,為幫助他人者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通過立法對見義不為者進行適度的懲罰,對人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社會層面,提倡和鼓勵各個基金組織支持見義勇為基金,確保資金來源的穩定性,逐步建立起國家、社會和個人三位一體的基金保障體系和道德高尚者的獎勵機制,避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悲劇的發生。

3.3 矯正道德冷漠開展社會愛心培育工作

把道德愛心是一種現代文明社會的價值取向,必須把法制、人性及其情感相互統一起來,並建立起我國新的社會道德體系及其道德評價的標准,教育及引導社會公眾,樂於助人和關愛他人,形成彼此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約束的和諧關系。培育人們的愛心,需要從三個層次來展開。首先,要學會愛自己以及家人,愛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名譽,在家庭里,做到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這些一般人都可以做到。其次,要學會孕育“大愛”,把我們的言行融入到愛黨、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愛勞動、愛科學的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愛心指數,那麼每個人就會成為道德的楷模,道德冷漠問題也就不復存在。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近些年社會道德冷漠問題不斷出現,主要表現為感恩之情的缺失以及助人為樂熱情的減少,產生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經濟、體制建設、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個人道德心理的發展,針對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就要求我們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科學合理的社會管理機制和制度,加強社會公德教育,開展愛心培育工作。社會道德冷漠問題雖然突出,但是我們應當明白,道德冷漠現象畢竟是道德支流,隨著各項措施的開展,問題將逐步地減少,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道德冷漠問題將逐步減少,社會道德風氣將會越來越好。

注釋

① 肖士英.道德冷漠感與制度性道德關懷[J].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29-36.

② 吳蓓蓓,彭凱.道德冷漠現象的原因分析及糾正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2(9):13-15.

③ 謝海燕.道德冷漠感剖析[J].社會工作,2007(11下):60-62.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