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法的立法目的

立法法的立法目的

發布時間: 2023-08-31 06:07:34

⑴ 地方政府為什麼要立法 管理規定

地方政府為什麼要立法
立法,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國家和人民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政府立法,通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起草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活動。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於2000年3月15日通過的《立法法》,是規范立法活動的基本法律,對政府立法活動作了原則規定。國務院根據《立法法》於2001年11月16日制定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專門就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這些法律、行政法規的根本要求,就是明確立法許可權,規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維護法制統一。
明確政府立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做好政府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而准確把握政府立法的特點,則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質量的前提條件。
政府立法,除了具有一般立法活動的特點如普遍性、確定性、公開性、平等性、規范性、不溯及既往性等之外,還有其自身固有的特點。
一是,從權力來源上看,政府立法包括職權性立法和授權性立法。
二是,從依據、許可權和效力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從屬性。根據我國的政治體制,政府由人大選舉產生並對人大負責;下級政府必須服從上級政府的領導。與我國的政治體制相適應,政府立法具有從屬性的特點
三是,從程序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及時性、靈活性。一般來說,權力機關的立法程序比政府的立法程序更加嚴格。
四是,從內容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執行性、補充性。
改進政府立法工作方法,創新政府立法工作機制,是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

⑵ 立法的目標

法律分析:第一,它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

第二,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

第四,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條: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⑶ 論述立法的意義

法律分析:第一,它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

第二,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

第四,立法還有指導未來的預測功能;

第五,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制定原因

中國憲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盡管對立法許可權的劃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釋等問題專作了原則屬規定。但由於憲法對立法許可權的劃分不夠具體、不夠明確,導致有些法規、規章與法律相抵觸或者法規、規章之間相互矛盾、沖突;有些法規、規章的質量不高,存在著起草和制定過程中片面強化、擴大部門的權力,為本部門、本系統帶來不應當有的審批權、發證權、收費權、處罰權;有的還超越職權,擅自解釋法律、法規,或者各搞各的規章。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國家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也嚴重地影響了正確執法。
為了提高立法質量,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制定一部《立法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制定做出統一的規定是非常必要的。

⑸ 科學立法的目標

法律分析:科學立法的目標是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⑹ 立法法屬於民法和商法

立法法屬於憲法法律,立法法的制定目的是規范立法活動,提高國家的立法質量,避免盲目立法,立法法有引領和推動作用,有利於保障社會主義的發展,貫徹依法治國的方針,在立法法中,有些事項的立法權只屬於法律,其它法律以外的規范不能行使該權利。



一、立法法屬於什麼法

《立法法》屬於憲法法律的范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是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二、立法法關於法律保留原則的規定

法律保留,在《立法法》中稱為國家專屬立法權,指在多層次立法的國家中,有些立法事項的立法權只屬於法律,法律以外的其他規范,一律不得行使,其目的在於保證人民群眾對國家最重大問題的最後決策權,保障國家法制的統一和公民的權利。我國1982年憲法已有規定。

憲法第62條第三項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立法法是不是程序法

1、實體法是主要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法律。程序法是規定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雖然也規定了有關程序的內容,但其主要內容是權利和義務,因此,通說認為,其屬於實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條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稅務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稅務行政相對人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也不得增加稅務部門自己的權力或者減少自己的法定職責。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