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道德
『壹』 如何使用不合倫理、道德的手段 來逃避良心的譴責
不知道為什麼你戶這樣的說自己!人生本沒有什麼道德、倫理這些俗的東西!只要你認為合適就可以了!成功都是不擇手段的!那裡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也沒有必要逃避良心的譴責!做自己就足夠了!
『貳』 違背道德的管理特徵在線等!
文章標題: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激勵約束機制
一、引言
企業道德是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脊樑。在西方社會責任運動和中國傳統倫理的影響下,企業界越來越認識到需要承擔社會道德責任。但是在經濟理性的強大驅動力下,許多企業自覺不自覺地迴避企業道德責任,保持道德緘默。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企業在贏得越來越多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權利和機會的同時,能不能自主履行企業應該承擔的道德責任,不僅是一個影響某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微觀問題,更是一個影響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的宏觀大問題。因此,在形成了自覺道德責任的共識的情況下,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激勵約束機制勢在必行。
二、企業道德的界定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道德不僅是經濟基礎決定的社會意識的一般規定,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對企業道德的界定,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概念。一直沿用的比較權威的概念是:「企業及其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以上概念並沒有明確揭示企業道德與非道德,企業道德與不道德之間的區別。我們並不否認企業道德應該是各種行為規范的結合體。我們還應該強調企業道德行為的主動性、行為的控制力和行為產生的影響。
企業道德要求企業的行為必須是主動自覺,企業能夠對行為和後果進行控制且其行為對他人或社會的利益能產生有利的影響。如果企業的行為是被動的,對行為和行為的後果無法控制或者對他人或社會的利益不能產生影響,那麼這樣的企業行為就只是非道德行為,文章版權歸文秘114網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不具有道德意義。如果企業的行為是主動自覺的,並且對行為和行為的後果可以控制,但是對他人或者社會的利益產生有害的影響,那麼此類行為是不道德行為。
企業道德應當遵循正當的利益原則,允許企業的行為動機有合理的個人利益追求。企業的道德行為不應該提倡無私的奉獻,強調行為動機的超功利性。企業在調節各方利益時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則,努力達到利益各方的共贏,而非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維護他人或者社會的利益,即在企業獲得自身利益的時候同時對他人和社會產生有利的影響。
企業道德以促進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為基本特徵,具有外部經濟性或者利他性,同時企業道德遵循正當的利益原則,因此道德行為也符合企業經濟效益。「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理念造就了蒙牛乳業的奇跡, 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的責任感促成了長虹的輝煌。
但是奉獻型經濟倫理的土崩瓦解,導致了倫理道德標准混亂,社會行為脫序的局面。許多反倫理行為讓我們觸目驚心,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屢禁不止;信用水平低下,逃稅現象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等等,有的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甚至不擇手段。忽視道德、排擠道德、甚至不講道德的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比比皆是。更不能接受的是面對社會的指責、輿論的討伐以及消費者的遭殃,有部分企業管理者採取不是躲避就是藐視的不予理睬態度。面對企業道德責任的滑坡,我們不禁要問,企業道德怎麼會淪陷?
三、企業喪失道德自覺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道德自覺的制度缺失
1、合理評價標準的缺失
道德本身並沒有標准。通過行為規范,將其作為手段,致力於企業內外部和諧倫理關系的形成。然而傳統企業倫理研究由於致力於建立企業行為規范,重點放在對企業不道德行為的譴責上,造成了一個不良後果,就是人們把企業道德規范看成是外在的。社會強加給企業的,企業一旦沒有履行職責就遭到譴責和批評。在此前提下,人們對企業道德規范形成了反感、懼怕,進而出現逃避道德規范,逃避道德責任的心理,更不用說建立企業的道德規范。
2、市場經濟體制的缺失
由於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客觀上存在著企業利用信息不對稱謀利的可能性。雖然市場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市場經濟的不完善,不完全競爭、外部經濟和價格信號失真的存在,市場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失靈是難以避免的。只有在完善的市場經濟中,道德才能成為私人物品,道德的投入與產出機制才會起作用。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中國,社會道德很大程度上還是公共物品,於是搭便車的心態和行為就會滋生。率先採取非道德行為的人是享有別人的道德行為的好處,自己去不承擔道德行為的成本,這種行為的成功,及其示範效應很容易使非道德行為蔓延開來。這使得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下降。原來選擇道德自覺的主體也會放棄道德自覺,不僅因為他的行為不能改善社會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他的行為讓「搭車者」獲得了好處,由於道德成本的承擔,導致自己的競爭能力受到傷害。
3、法律的缺失
法律是人們所必須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行為規范,它只是對觸犯了「最起碼的行為規范」的行為予以追究,對一般不道德行為並不追究。社會 環境的瞬息萬變導致了法律不可能適時做出反應,必定存在法律缺失的空間。因此即使有了完善的法律,在實施上也會遇到困難和阻力。所以僅僅靠法律調節不足以保證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時,恪守正當經營,使社會得到最大的好處。
在法律本就不健全的中國,社會責任作為一個比較新的事物,要求有完善的法律規范也是不現實的,因此社會責任的法律缺失成為了企業逃避道德責任的有力手段。盡管中國也引進了許多西方的規范,但是與中國國情也有不符之處。生搬硬套,當遇到現實問題時就缺乏規范。盡管許多法律條文有相關的規定,但是很多都是虛設的無操作條款的條文。另外,立法部門也有制定許多與社會責任和企業道德相關的法律和條文,但是由於其適用的行業有限、立法時間滯後等,其法律的時間效力、空間效力及法的溯及力,都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因此違法者不受制裁的示範效應勢必削弱人們遵守道德規范的自覺性。
(二)機會成本的認知不足和路徑依賴
企業對不道德的行為的機會成本的沉重認知不足,只追求短期利益,短期的貨幣形態的得失作為唯一目標。這是由於評價企業的績效幾乎還沒有使用過真正的社會利益概念,企業的盈利和虧損是唯一的標准。因此企業只顧及會計成本的發生,而不顧及機會成本的發生。而機會成本的隱性導致了企業對機會成本的忽視。
當然不排除對機會成本有認知,但是存在路徑依賴的原因導致企業道德喪失的情況。路徑依賴是指選擇另一條道路的機會成本比原有的路徑選擇更大,繼續原來的道路承受的機會成本則可能遞減。路徑依賴可能是很多已經意識到應該自覺遵守道德的企業繼續不道德行為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三)企業文化的缺損
企業文化的缺損是導致道德自覺喪失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文化決定著企業的經營行為。卓越的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和原動力,團結、激勵全體員工為了企業的長遠利益自覺地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拼搏奮斗。若企業文化缺損,企業就如同一盤散沙,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員工為了各自的利益必然會出現不道德企業經營行為。
(四)企業價值目標的一元性
很多企業認為企業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經濟價值是衡量企業成功的唯一尺度。他們認為,企業主管只是接受股東委託來經營企業,沒有權利將企業的資金和利潤用於社會,否則便會損害股東和消費者的利益。另外,企業參與社會責任將沖淡企業使命。企業的目的實現利益最大化,社會責任是政府的事情。再者,企業如果將資金和利潤用於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將增加企業的成本,影響企業的盈利。企業只要按要求履行了法律義務,其他道德責任的履行在他們看來都是增加成本的行為。企業不履行法律規定和社會公眾的最低期望的行為,企業的經營就會受到影響。對這些社會的義務企業是有外部壓力的,但是道德責任是企業發自內心的行為,既然企業的目標為利益最大化,企業必定追求最小成本,所以企業就喪失承擔道德責任的自覺性。甚至企業會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做出違背道德的行為。金錢至上的意識在某些企業的觀念中還是有其不可動搖的基礎。
(五)管理者的道德迷失
管理者是企業的靈魂。他們的道德觀念,不僅影響著員工也影響著他們的決策。企業的管理者是否有足夠的道德意識,有充分的社會責任感,直接關繫到一個企業是否會制定道德規范,能否按道德規范經營的問題。由於信息的不對稱,管理者的敗德行為不可不免地存在。企業管理人員總希望付出較少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利益。這是人性使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管理者就會產生短期行為。這些利益的獲得建立在損害他人的利益、企業的長遠利益甚至國家的長遠利益的基礎上。「利」字當頭,企業管理者會道德迷失,從而導致企業道德的喪失。
四、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激勵約束機制
(一)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外部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道德自覺的外部激勵約束機制實質上是以社會環境的道德氛圍及公眾輿論壓力為主要制約力量的促使企業自覺形成符合道德的經營形式。企業道德自覺的外部激勵約束機制主要由市場、政府和行業協會三大力量構成。通過制度的合理安排和協作,構建企業道德自覺的外部約束激勵的三角穩定結構。
1、建立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的激勵約束機制
市場經濟是一種規范、開放、理性和競爭性經濟,具有特殊的運行規律。我們培養企業的道德自覺不要寄希望於改變企業的本性,而應該尊重企業追求利益的本性。我們要建立合理的經濟制度,使企業的「利己」動機獲得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表現形式。
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流通和信息的及時反饋。這需要企業利益相關者和社會輿論的積極配合。企業利益相關者要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抵制企業不道德行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治理企業不道德行為的根本。企業利益相關者正當利益受到侵害時,要敢於拿起「武器」保護自己,積極動用法律手段,使企業不道德行為無藏身之地。同時當企業出現不道德行為的時候,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應當毫不留情地疏遠或放棄企業以作為回擊。成熟的利益相關者們應當嚴密地監督企業的社會行為,那些違背企業道德的就會被淘汰出局。這樣既能有效地保護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也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促進企業遵守道德及法律規范,積極從事道德的企業活動。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實踐證明,新聞媒體是「無冕之王」,其監督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對於企業的不道德的企業行為,應藉助新聞媒介的作用予以監督和約束,通過輿論的力量,將信息及時反饋到市場,利用市場機制,使企業的不道德行為受到嚴厲的市場懲罰。只有提高企業不道德行為的機會成本,使其不道德行為預期收益低於道德行為預期收益時,才能使其回到企業道德的規范中來。同時對遵守商業道德,具有良好商業信譽的企業給予特別褒獎和宣傳,使企業獲得比道德行為成本更高的收益,從而激勵企業自覺遵守企業道德。
2、加強政府對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激勵約束作用
在運用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的同時,由於市場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如市場中公共產品的提供、自然壟斷、外部效應、經濟周期等方面的原因會導致市場失靈,政府必須介入,並且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要保持一種「公正性」。在總體上,政府應當努力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發展體制,因為體制完善是道德完善的前提和基礎。政府的約束和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經濟的補缺。
政府應當建立市場經濟建設的良好外部性環境,實現外部效應內部化,促進市場經濟的完善。提供公共產品,合理組織非市場經濟領域活動;保護競爭,防止壟斷;調整收入再分配,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採取必要的調節措施避免經濟運行的周期性震盪。通過以上職能的履行使得企業能夠成為真正的經營實體,在自利和競爭的壓力下主動承擔道德責任,以社會倫理規范為准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提高企業倫理水平。
(2)法律體制的完善
政府最大的作用在於利用其特殊的影響力完善法律法規,並強調法律的嚴肅性。法律的訂立和修正要及時順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法律規定了企業的最低的道德標准,法律明確的最低道德標准有利於企業進行道德自覺的自我檢驗,為企業制定及實施道德性決策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據,從而促進企業遵紀守法。盡管對建立企業遵守道德的自覺性,重在激勵,但是法律作為人民意志的體現,必須具有嚴肅性。對違背道德的企業的處罰不應該是補償性的,而應該是懲罰性的。懲罰的力度要大,從而在事前就能遏制企業不道德行為的出現。同時強調法律的執行力,確保法律的執行,做到違法者必受懲戒,並保證遵守社會道德的企業的利益受到切實的保障。
(3)社會資信體系的建立
政府要加強資信評估和建立資信信息的傳輸機制。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相應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資信評估機構,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資信信息,以改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減少交易成本。信息的適時溝通需要建立資信信息傳輸機制,從而構建企業資信數據網路。達到企業資信信息的公開化和商業化。數據網路的建立,構建了強大的輿論引導和監督體系,增強了道德約束力。
3、行業協會對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激勵約束作用
就行業協會而言,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強化行業監督。由於個別企業的不道德行為會損害全行業的商業信譽和利益,行業協會應針對本行業的特點,制定相應的道德准則以及對不道德企業行為的處罰規則和規范。以維護全行業的利益。同時起到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上傳下達的作用。行業協會還應該是企業道德自覺教育的執行者,幫助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同時監督企業的行為。
(二)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的內部的道德修煉直接關繫到企業道德自覺的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主要通過形成正確的企業文化,建立正確的企業目標,完善道德准則和決策規則,提高企業管理者的道德意識等來建立。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由企業哲學、企業價值觀到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由經營、管理理念到制度規范,由制度規范到經營、管理行為,再由經營管理行為、生產經營活動到建立企業形象的過程。企業文化既附著於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又決定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方向。企業文化反映著企業最本質的東西,決定著企業經營、管理行為。有什麼樣的企業哲學和企業共同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經營管理理念,有什麼樣的經營管理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制度規范,有什麼樣的制度規范就有什麼樣的經營、管理行為。因此企業必須建立「無道德無發展」,「企業與國家、社會、市場、員工共同發展」的企業哲學和共同價值觀。
正確的企業哲學和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決定了企業道德的經營理念。蒙牛的奇跡已經深深地印證了企業的道德理念對企業發展的巨大作用。對企業的道德理念在健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是不需要灌輸的,但是在市場經濟不成熟的條件下,他是孕育不出成熟的道德規范。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的成熟需要一個長遠的時間,那麼企業道德也必定在比較低的水平徘徊較長的時間。為了縮短這個過程,我們必須進行道德理念的灌輸。但是我們不能高估灌輸的作用。因為只有道德實踐者把道德規范轉化為個體理念和意志時,才能有效地影響主體的行為。對社會負責的行為融入組織的過程,也是靠道德規范和企業理念的結合。因為制度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主要依靠利益來調節企業的行為,關注的是行為的外在效果而不是內在動機,因此對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外在的道德必然性轉化為企業內在的道德自律性,道德行為才有持續不斷,經久不息的動力,制度化的規范才能發揮最佳的效果,社會的道德水平才會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促進企業道德自覺的建立。
2、樹立正確的企業目標
企業要正確處理「義利」關系。企業的價值目標已經不再企業的利益最大化,企業的價值目標應該是兩個方面的。包括企業的經濟價值的最大化以及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我們提倡的道德自覺,並不是要企業放棄經濟利益的追求。因為任何主體的行為一定要從實現自己的利益滿足出發,企業是個利益主體,它不會也不可能放棄經濟利益的追求。但是在廣泛的社會關系中,企業與各種利益群體結成一定的契約性與非契約性的關系,企業的契約關系加強了企業與各種利益關系群體的相互依賴性。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不能只考慮自身的利潤最大化,企業必須把自身的利益與其它利益關系群體的利益協調起來綜合考慮,在共同利益實現中發展自身。義大利詩人盧恰諾•德克雷說:「我們都是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我們只有互相擁抱才能飛翔。」現代企業置身於廣泛的社會關系中,他也是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他只有和各種社會關系相互擁抱才能飛翔。
3、完善道德准則和決策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道德准則和決策規則。道德准則給予員工基本的道德規范,同時也能幫助處於道德困境的員工判斷自己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企業的決策直接影響著企業道德的自覺履行。完善道德決策規則能夠給管理層決策提供基本的決策依據,遵守起碼的社會道德規范。
嚴格制度管理,注意利益誘導是企業道德自覺建立的重要手段。為了克服企業道德中的軟弱無力現象,必須將建立道德自覺與嚴格管理相統一,注意運用利益誘導的杠桿,從物質利益的角度去促進企業道德建設。必須強化激勵機制,鼓勵善的道德行為,提倡「做好事留名」。同時要強調約束激勵行為執行,合乎道德的行為要嘉獎,違背道德的行為一定要嚴肅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約束激勵作用。
4、提高高層管理人員的道德水平
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是企業的核心,他們的特質、個人魅力、工作風格和經營哲學均對企業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塑造企業道德自覺,領導者是關鍵,他們是優秀道德的傳播者和塑造者。
首先,企業領導者的地位決定了他們在塑造企業道德自覺中的主導作用。企業高層管理者自身的道德認知和道德的自覺決定著企業發展的價值取向和精神依歸。已有的企業成敗的經驗反復證明高層管理者個人道德修養的這個作用。
其次,高層管理者能夠起到表率作用,他可以通過角色示範向他的員工傳遞信息,表達企業道德要求,他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在道德方面必須起模範帶頭作用。正如孔子所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企業的管理者出於內心的道德依歸而使企業的決策帶有更多人性的光輝時,無形中就為企業的行為是否應合道德性定了基調,並約束、影響、指引著企業中的其他人員自覺不自覺的在這一框架中遵循著某一步調通向「道德自覺」這一層道德境界。
五、企業道德自覺的內外部激勵約束機制的相互補充關系
外部激勵約束機制是強調的外部力量的監督作用。根據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人的行為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當人們因採取某種理想行為而受到了獎勵時,他們最有可能重復這種行為。:當某種行為沒有受到獎勵或者是受到處罰時,其重復的可能性則非常小。因此只要控制了行為的後果(獎勵和處罰),便可按照控制者的意圖引導和制約人的行為。當外部的激勵約束機制及時對履行企業道德的企業進行獎勵,對違背道德的企業進行嚴厲懲罰,那麼企業在這樣的外部刺激下,遵守企業道德的行為便會強化,並重復這個行為。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在市場經濟和政府監督都比較完善的西方國家,企業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也依然屢見不鮮。即外部激勵約束機制並不能達到意想之中的完美效果。而且對社會責任的行為真正融入組織的過程,不是靠程序和法律規定,而是應該靠企業道德的自覺。因為所有的律令只有和主觀意識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轉化為有效的行為規范,才能影響主體行為,才能真正使主體的實踐受其制約。否則任何律令也只能是一紙空文。因此外部建設的同時要輔之以內部建設。
企業道德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企業以內在的道德信念促使企業合道德經營,是社會道德規范逐步內化而成的。外部激勵約束機制帶有強制性質,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外在的他律,但是法律和政令也只有在企業認真遵守和執行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地發揮其調控作用。企業內部建設可以提高企業遵守和執行法律與政令的自覺性,使企業以一種內在自律形式從國家和社會的全局與長遠利益的角度規范自己的行為。企業道德是靠對行為主體的教育,輿論,責任感等來確保其承擔。因此具有事先防禦性質,通過行為主體的道德觀念的提升,阻止不道德的行為發生,從根本上避免了對法律的觸犯。
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的有效性不完全相同,只有當在任何情況下行為主體都自覺遵循社會道德准則時,才能達到深層次的內部控制狀態,達到變他律為自律的效果。但是這並非普遍真理。一個內部激勵約束機制良好的企業,在外部激勵約束效果不佳,監督、懲罰機制不能有效運行的情況下,企業為了在不完善,不合理的外部環境中求生存,最終企業的行為可能是反倫理的。因此建立企業道德自覺不僅要建立企業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同時還要建立完善有效的企業外部激勵約束機制。
六、小結
建立企業道德自覺的內外部約束激勵機制以促進企業將企業行為與道德規范相融合。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道德責任應該努力實現向道德自覺跨越。企業的道德自覺應該成為企業的一種內在訴求,即在明確認同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將社會對於企業的各種合理性要求自覺轉化、融入到企業的戰略設計、經營決策、生產管理和產品服務中去,自發自覺的成為企業發展的價值取向和精神依歸。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形成良好的核心價值觀,具有核心競爭力,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具有更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