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論述
❶ 什麼是理智感和道德感
情感一般是指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客觀事物的關系後而產生的穩定、深刻地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情感對我們的生活有重要意義。關於情感的分類也是重要的考點,心理學中將情感分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這一知識點在考試中常以單項選擇題出現,題干通常列舉例子,要求選擇出所體現的情感類別。因此需要重點把握不同類別的關鍵特點。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標准去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時產生的情感體驗。道德感產生的關鍵是運用道德標准去評價,它會受到社會規范、社會價值體系的影響。例如:當小紅上班高峰期為了避免遲到而闖紅燈,被交警攔截「教育」時,她產生的羞恥體驗。例如:當我們看到地鐵中他人隨地吐痰的行為,我們對他人所產生的厭惡體驗。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動中,認識、探求或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理智感產生的關鍵是與認知活動、智力活動相關。例如:小明終於論證了實驗假設的正確性,他當時產生的興奮感、成就感即理智感。理智感往往是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情境中產生。
❷ 道德感,具體應該怎麼解釋
道德感指人對自己和別人的思想言論、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准而產生的情感體驗.
--------------——《現代心理學綱要》
❸ 道德感悟簡短句子
道德感悟的句子
1、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機謀,而是斗爭和艱難,激情和痛苦。
2、現代價值觀必須擺脫自我與自私的束縛,跨越金錢與名利的柵欄,走出道德淪喪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溝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絢爛,才能使助人為樂溫暖人們的心。
3、我認為,我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有道德,雖然我不喜歡問。我知道我有。但我寧可天天教別人道德,而不願自己實踐道德。「把道德交給別人去吧」,這是我的座右銘。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遠用不著了。
道德
4、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標准,向社會大眾負責及不施壓力威脅的態度——這些事讓你終有所獲。
5、道德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是反映一個人品質的鏡子,照出一個人真實的面貌;道德是人類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礎,沒有了道德,人類就沒有了核心。
6、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❹ 人是如何產生道德感的
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產生的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是人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滑此運關系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特點和傾向。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扒侍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信梁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4)道德感論述擴展閱讀: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❺ 道德感是什麼意思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級情感,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動機、言行是否符合社會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為:
1、直覺的道德情緒經驗,它是由於對某種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
2、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它是通過人的想像發生作用的一種情感。
3、意識到道德理論的情緒體驗,它是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道德要求為中介的情感。
❻ 道德感是指什麼
情感是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爛判攜聯系的主觀體驗,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現象之一。人類高級的社會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是根據一定的道德標准在評價人的思想、意圖和行為時所產生的主觀體驗。是個人根據社會道德准則評價自己或別人行為時所產生的情感,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社會情感。道德屬於社會歷史范疇,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道德評價標沖穗准。 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動過程中,認識和評價事物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例如,人們在飢伏探索未知的事件時所表現的求知的慾望、認識的興趣和好奇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出現的遲疑、驚訝、焦躁以及問題解決後的喜悅、快慰;在評價事物時堅持自己見解的熱情;為真理獻身時感到的幸福與自豪;由於違背和歪曲了事實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屬於理智感。 3.美感是根據一定的審美標准評價事物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人的審美標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觀屬性,又受個人的思想觀點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階級的人對事物美的評價既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❼ 什麼是道德感
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認識得越來越清楚,但對諸如「什麼是道德」「什麼是道德教育」、「學校道德教育旨在達到何種目的」等更為本源性的問題卻很少做進一步的追問。如果我們不能從理性層面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反思,那麼我以為,一種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實踐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首先表現在外向型經濟對學生的思想影響。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外向型的「三資」企業,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種思潮紛紛湧入,使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發生了變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開始悄悄侵蝕學生的靈魂。涉外企業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識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學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畢業生將外企作為擇業的熱點目標,國營企業即使有正式錄用名額也不受他們青睞,祖國意識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漸漸淡化。其次是市場經濟與學生價值觀念的轉變。由於部分學生對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認識不足,界線劃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積極主流與消極支流的關系,致使認識上出現誤區,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商品經濟的等價交換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原則,一些學生錯誤地將其視為思想行為的准則,導致了做事講價錢,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為用「等價交換」來衡量。在為社會付出的價值觀上具有濃厚的「務實性」,在利他的同時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現出只顧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顧他人和社會公德,認為生活的真諦就是享受。無私奉獻已不再成為人的價值范疇,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虛。第三是勞動力市場及用人制度的變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質量要求。
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為企業輸送人才的院校在培養人才上向質量要效益,應培養出覺悟高、能力強、懂理論、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企業為適應商戰競爭,還突出表現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變化,強調制度的執行與制裁要獎罰分明。培養人才與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受到供求關系的制約,培養的人才類型、規格、特點、素質及管理手段,必須與人才市場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則,我們的畢業生將會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中失去競爭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場經濟給思想品德教育帶來的困難。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社會觀念的變化,知識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來說幾乎是同步的。】
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現狀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價值取向趨於實惠,社會責任感淡薄,自我意識彰顯,公德素養較差,認知與行為脫節,求職和學習目的功利化等等。 大學生道德素質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網路信息社會的到來,科技革命給大學生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以及行為帶來了雙重影響,東西文化的交匯碰撞,加劇了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矛盾性和復雜性;高校教育方面,高校道德教育存在「德育首位」名存實亡,德育目標過於理想化,教育內容的安排欠合理,德育方法單一,德育工作者隊伍不穩和素質不高等問題,是大學生道德素質方面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大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這些問題形成的內在原因。 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及其道德綜合素質:一要樹立明確的德育新觀念,確定恰當的德育目標;二要豐富和發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三要改進德育方法,拓寬德育渠道;四要加...
從古到今,關於人性的討論從未停止。有人認為人類天性善良,所謂「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認為,「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也」。他們舉例說基督教里就認為人類具有原罪,有經常做錯事的根源。也有人認為人性是亦善亦惡的,比如休謨說:仁慈是存在的,不管它有多麼地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兇殘,蛇的歹毒,總還有鴿子的善良。
歸總起來,人們爭論的關鍵在於人性是利己的還是利他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學者彼特拉克之所以會認為人性自私,就是因為他看到個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為了 求得個人的幸福而不受一切道德規范和社會義務的約束。
但我覺得彼特拉克的觀點很值得商榷。首先,人當然有利己的天性,人只要活著有各種的需要。按照馬斯洛的理論,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需要滿足了,人們才有可能獲得幸福。追求幸福是天經地義的,是人們不可被剝奪的一項權利。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美國《獨立宣言》就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在人性本惡的理論下,自私行為似乎是被定義為那些對個體有益,或者是個體感到愉快的行為。這實際上是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功利性的,追求個體的幸福是可恥的。顯然,這於理不合。彼特拉特批評的行為在我看來,只是某些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時候侵犯了其他人追求幸福的權利。損害踐踏他人的權利,是惡的行為,但並不代表惡的人性。第二,人有利己的天性是人類能生存、發展的重要特性,是求得人類幸福的人性基礎。人類社會的全體幸福,並不是鏡中花,水中月,抽象模糊,高高在上,虛無飄渺,它應該是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的。所有的個體幸福才能組成全體的幸福。個體的幸福,首先要由該個體來追求,而不能由他人給予。只有個體本身才最能體會到自身的需要,最有去滿足個體需要的動力,因此他會用各種辦法來滿足自己。別人的給予雖然也是需要的,但不是首要條件。
總得來說,我不認為人具有利己的天性利的天性就是「性本惡」;同理,我也不認為人有利他的天性就是「性本善」,單憑人有母性、友情和感恩等利他的本性就認為人性本善,顯得過於武斷,不嚴謹。我更願意這樣去看:人是具有各種各樣的需要的生命,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她)必須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然,人們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過程中的確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們看了許多爾虞我詐,不折手段的卑鄙行為,我們還看到追求個體幸福中出現了許多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當代美國學者尼斯說,在美國,個人主義使社會組織瓦解,社會已不再是人們由共同利益、共同志趣所匯合凝聚成的團體,而是演化到了這樣一個地步:這里至多是個沙礫場;若從壞的方面說,則是孤單兇狠,靠掠奪而生的人們活動的熱帶草莽。這確實令人深思,這是一個從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為理想建立的現代西方社會發出的聲音。我們常常說解放人性是進步,但在美國是不是已經到了放縱的地步呢?個人主義,是不是真的使社會瓦解呢?
應該說,尼斯看到了個人主義帶來的弊病,但觀點未免有片面之處。最大的組織是什麼?是政府。在今天來看,政府的權力並沒有削弱,而是加強了,對公共利益不是淡漠了,而是重視了。最典型的例子是財產權原則的改變。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強調的是絕對自由。「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意味著財產權益是一種絕對的所有權,即所有權人完全可以任意地使用和處分自己的財產,其他任何人包括政府都不得干涉。但是20世紀以來,情況發生了改變,資本主義法律在肯定私有財產權的同時,重視了社會利益和公共福利服務,「私有財產的絕對權利」原則改為了「所有權行使的限制」原則。顯然,個人自由受到了限制,在社會公平面前低了頭,向公共利益作出了一定的讓步。而且,國家在住房、醫療衛生、最低工資標准、失業救濟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這一切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制度設計,使人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時,達到個人與社會雙贏的局面。具體來說,好的體制至少要做到:1人們只為社會提供了某種服務,滿足了社會上的某種需求,才能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滿足。從而實現為私的行為能達到增進公益的目的。2使社會上每一個有利他之心的人都有機會去施善,促進社會道德的提高。比如建立為社會公益或慈善事業捐款的制度。這樣,我們就可以盡力避免尼斯所說的情況出現,將個人主義的不良後果降到最低。
基於對人性和與人與社會關系的分析,我認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可以這樣處理人我關系。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所以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必須相互尊重對方追求幸福的權利,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黃金規則。這樣做即便不能增進他人的幸福,至少也不會增加他人的痛苦。
人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並不是註定我們要進行生存爭斗式的競爭,而是提供了相互合作,攜手齊進的機會。我們應該抦棄損人利己的觀念,建立利己利人的信條。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人人都有享受生活的資源,他人所得不必視為自己所失。假如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永無休止的競爭中,必然會陷入永無休止的焦慮和痛苦之中,那時生命將是多麼的可怕。因此,我們應該用互助與合作增進幸福。
❽ 道德感悟文章3篇
道德感悟文章 道德感悟
道德五千言
老子傳古今
德即是行道
道乃為自然
《道德經》又名《五千言》。也名《老子》。分為上經與下經,上經論道,下經論德。
何為道?何為德?
老子在《道德經》中,用五千言作了高度的概括。以前老師只是從字面上作些解釋,而其中的涵義和境界則讓學生用一生來感悟。
道德文章千古流傳,光照人間。
道乃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
道不是人為設計的,自自然然就是道。
人在世間如能隨順自然的規則就是行道。
行道有得於心,行道有得於身,謂之德。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有其道。
了解天道,比作神仙。
了解人道,在人與人相處時,就自然能和諧有序,從而減輕來自人際關系緊張、人事沖突頻繁的精神壓力。
掌握了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之道,就會免遭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威脅。
……即便是君子愛財,也應取之有道。
例舉五常倫道徳缺失:
夫婦 :夫唱婦隨 。 家庭矛盾加劇,離婚率攀升。
父子: 父慈子孝。 父母“孝養”孩子,自身卻老無所養的顛倒人倫,人喪失了做人的基礎。
兄弟: 兄友弟恭 。 兄弟關系淡漠,甚而反目為仇
君臣: 君禮臣忠 (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 工作場上,上級欺壓下屬、下屬反叛上級或單位。
朋友: 朋友友信 。 人與人相互欺詐,沒有人情和信義
講道德,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秩序井然,人們生活工作心情順暢,有安全感 .
不講道德,家庭、社會人際關系反常、緊張,社會缺乏信用和規則,沖突加劇,精神壓力大,內心痛苦,缺乏安全感。
道不是制度學說,而是自然的關系法則。道德也沒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則生智慧,身有所得則健康長壽。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絕不是人為的框架,而是隨順自然的產物。
佩服古聖先賢隨順自然的智慧。道法自然,德行天下!
道德感悟文章 淺談道德和良心
道德和良心是常談的話題。說起容易,做起來可沒有那麼簡單。每個人思維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要真正讀懂道德良心真正含義的人並不多。如果每個人從自我做起,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美好。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經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用知識彌補。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候,只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就能創造無窮的財富。
道德是美麗的花,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坦盪盪。道德是一種感恩,道德一種愛心。道德是春天的花朵,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道德是我們擁抱在懷中的一道絢麗的彩虹。只要它一現身,便會給我們帶來雨過天晴的好心情。當我們和別人鬧矛盾的時,道德會讓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主動和對方言和而好。當我們自暴自棄的時候,道德會幫我們找回自我,當我們悲觀失望的時候,道德會使我們重新振作,從而走出硝煙彌漫的低谷。當我們受挫折的時候,道德會使我們勇往直前。堅信“失敗乃是成功的之母”毫不猶豫地承擔起一切。道德是我們的立足點,道德是我們生命的支柱。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然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從現在自我做起,自覺地做一個道德的建設者,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
良心是紅是白?良心有幾錢幾兩?良心是個看不透,摸不著的東西。良心它即抽象又無形。又是很具體的東西。它在對待每件事物上,能具體立刻鮮明的顯示出來。
古人曾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人是以良知為本,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要負責,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自己的真心。不論是對自己的親人還是朋友,對所有愛護自己的人,都要以誠相待。當他們在困惑中,當他們力不從心的時候,都應該竭力去幫助他們。付出自己應有的一切。
人有人的良心,社會有社會的良心。我們有了良心,我們就有了同情。真誠和善良的感情。假如我們沒有有了良心,就會使我們變得冷酷無情殘酷虛偽和姦詐。假如一個社會喪失了良心,我們這個社會就沒有愛,同情和善心。我們更多看到的是爾虞我詐,冷漠無情,喪盡天良。當一個人良心發現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對人類充滿了一種寬厚的愛意和關切。一旦社會良心發現的時候,我們人和人之間的相互和睦,相親相愛。那種愛像陽光一樣溫暖著人們的心。
電視連續劇里《家常菜》中的劉洪昌,就是一個有道德有良心有情義的人。他為了一句承諾,承擔起一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家。為了把已逝妻子的弟弟妹妹撫養成人,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頂天立地的漢子。他是道德的典範,是世界上最有良心的人。
也許有人說,這只是演戲而已。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人?否!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劉洪昌”比比皆是。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多少個“劉洪昌”奔赴在抗震的第一線。不顧自己個人的安危,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傷員。又有多少“劉洪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援災區。我的侄女在廣州,拋下自己幼小的孩子,毅然和同事們一道開著支援災區的物資的車,一路從廣州奔來,在汶川整整奮戰了半個多月。當她風塵僕僕回到西安,姐姐竟然都認不出來,那個平日文文弱弱的女兒。站在她面前分明是一個’”假小子“。平時,侄女很關注公益活動。她在社區組織了愛心公社,常常把學慣用品,衣物。錢送到最困難最窮苦的山區人的手裡。現在她還資助一位貧困山區的大學生,每個月給孩子寄去生活費。
這樣有道德,有良心。有愛心的人,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他們是最高尚的人,是值得大家敬重的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覺悟越來越高了。人類的真誠,善良,朴實在延續。難怪康德老人曾說:在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二是我們內心的崇高道德。
願天下有道德,有良心的人越來越多,願我們社會更加和諧,願我們的大家庭更加美好。願更多的人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民。
道德感悟文章 道德的困境
今年是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對於我們隔海相望的鄰邦———日本,中國人總是充滿了復雜的感情。如何理解這個特殊的民族,美國著名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他的不朽名著《菊與刀》中給了一定的啟示———日本人的人生觀體現在他們的忠、孝、情義、仁、人情等道德規范之中。他們認為,“人的義務”可以像在地圖上切分勢力范圍一樣分成若干領域。用他們的話來說,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情義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許多世界組成的。各個世界都有特殊詳細的准則。一個人評價同伴不會評價其完整的人格,而是說他“不懂孝”或“不懂情義”等等。他們不會像美國人那樣用“不正派”來批評某人,不會使用“自私”、“冷漠”之類的評語,而是明確指出他在哪個領域中行為不當,在哪個特定領域里違反准則。他們不訴諸於絕對命令。一個得到贊許的行為總是跟該行為所表現的“世界”相聯系的。一個人“為了孝”而行動時是一種方式,而只是“為了情義”或者在“仁的世界”行動時就完全會用另一種方式。甚至各個“世界”的准則也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要求採取不同的行動。例如對主君的“情義”,在主君沒有侮辱家臣以前,要求盡量大的忠誠;受到主君侮辱之後,就可以背叛主君。又如在1945年8月以前,“忠”要求國民對敵人作戰直至最後一兵一卒;天皇廣播宣布投降之後,“忠”所要求的行為就發生了變化,日本人馬上對外來者表現出合作態度。
日本人從一種行為轉向另一種行為絕不會感到心理苦痛。在日本人的生活里,矛盾已深深紮根在他們的人生觀之中。對西方人來講,特別應該重視的是,日本人所劃分的生活“世界”是不包括“惡的世界”的。這並不是說日本人不承認有壞的行為,而是他們不把人生看成是善惡力量進行爭斗的舞台。他們把人生看作是一出戲,在這出戲中,“世界”和“世界”,“行動方針”和“行動方針”,相互之間應該協調平衡。每個“世界”和每個行動方針,其本身都是善的。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循真正的本能,那麼每個人都是善良的。
日本人完全不認為自己需要那種包羅一切的道德倫理戒律。他們“不願意抓住惡的問題”。按照他們的觀點,不從宇宙的高度,也能恰當地說明壞行為。每個人的心靈本來都閃耀著道德的光輝,猶如一把新刀,但如果不勤於打磨就會生銹。這種“自身的銹”,跟刀銹一樣,所以人必須像磨刀那樣注意磨礪本性。但即使生了銹,心靈仍在銹的下邊悄悄發光,只需加以研磨,就能使之重新生輝。
日本人這種奇特的人生觀,令西文人很難看懂日本的民間神話、小說和戲劇。日本人的小說評論也總是圍繞主人公陷入“情義與人情”、“忠與孝”、“情義與義務”的矛盾來論述:主人公的失敗是因為溺於人情而忽視了“情義”的義務,或者是因為難以忠孝兩全;他迫於“情義”而不能遵行正義或犧牲家庭……這些矛盾是具有約束力的幾種義務之間的矛盾,都是“善”的。對它們的選擇就像面對多如牛毛的債務,必須選擇先償還一部分。同時,還清一筆債務,並不意味著可以免除其他債務。
日本人對劇中人的這些看法,和西方人是根本對立的。我們認為劇中人之所以是好人,是因為他選擇了善,並且與惡進行斗爭。“有德者勝”,結局應該圓滿,好人要有好報。日本人則酷愛這樣的主角:他既拖欠社會恩情,又不能有悖於名分,無法調和,只好一死了之。這樣的故事在許多其他文化中是在教唆人們屈從於殘酷的命運,在日本卻反而成為啟迪主動精神和宣揚堅忍意志的題材———主人公在竭力完成肩負的某種義務時忽視了其他義務,最後又和他所忽視的“世界”進行清算。
如果日本人一旦接受了美國這種簡單隨便的行為准則,即使所受影響不深,也無法想像他們還能再回到那種規矩繁瑣的生活狀態中去。他們把過去的生活有時說成是失去的樂園,有時說成是“桎梏”,有時說成是“牢籠”,有時又說成是盆栽小樹。這棵小松樹的根培植在花盆裡時,是一件為庭園增添雅趣的藝術品;但一旦移植到了土地上,就不再會是盆栽了。他們已感到再不能成為日本庭園的點綴,再不能適應曾經往昔的要求。他們最為劇烈地經歷了日本道德的困境。
❾ 什麼是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種高級情感。同情、反感、眷戀、疏遠、尊敬、輕視、感激、愛、憎、背信棄義等屬於道德感;同志感、友誼感、愛國主義感、集體主義感,也屬於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