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精神儒家缺乏

法治精神儒家缺乏

發布時間: 2023-09-01 09:46:38

1. 儒家思想對現代中國社會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儒家思想對當代中國的積極影響方面:

(1)重視教育,並且創造"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上注意個性差異,善於啟發教學.可以說教學經驗很豐富 。

(2)注重道德,禮教,仁義,要求自覺遵從真和善,這一方面比上歐洲西方國家的宗教和神論思想不知道進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而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於辨證思維,重視自然的農業,重視經驗,認為自然秩序是人類理性的根源,而 人類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權利的依據.提倡"以農為本",是符合中國古代的實際資源情況的重農思想。

(4)提倡以"禮"治國,"倫理政治"思想.如果說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麼我們中國文化就是"德"型文化,這一德型表現在政治上,也有積極的一面:忠於國家,抵禦外來侵略,刺殺暴君,直諫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統治有力,貫穿了中華民族的大部分時期,給社會歷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參考約束.

儒家思想的消極方面:

(1)不重視農業生產知識的傳授,不重視科學知識的學習,強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傾向於參政的。

(2)不重邏輯,一味重視經驗,叫做"經驗理性",使邏輯推理和深刻解釋事物的規律的理論沒萌芽,不如西方人那麼追根問底,以至產生理論和學說。

(3)強調個人服從群體,壓抑了人的個性.漠視性格,思想大統一.造成國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責任標准壓制了人的創造性,這也和歷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為統治階級的思想武器。

(4)倫理關系凝固化,絕對化,三綱五常,家長專制,成為人身壓迫,精神虐殺,制約著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歷史前進的阻力。

(5)倫理觀念,等級制度置高無上,達到排他性的程度,從而限制了自然科學和科技的發展.歷代帝王也不重視科學技術,把一些科學成就說成"淫計小巧"。

2. 儒家文化對道德有哪些影響

「仁」「德政」的主張對鞏固和延續封建統治、保持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起了重要作用。儒學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注重氣節、品德,凸現人性的庄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仁政愛民和任用賢才,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現代企業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價值。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華文明寶貴遺產的重要部分。現在倡導的「以德治國」「公民道德教育」,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都與儒家思想有一定關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時代的要素與內容,與時俱進,批判繼承,理性揚棄。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法治精神儒家缺乏擴展閱讀:

孔子門下弟子三千,因而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孔子更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某些地區更將「孔聖誕」定為「教師節」。

自從中國人開始追求現代化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自明清時代,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考儒家傳統提供的資源。尤其是華人和東亞人應該有這個機會。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統,儒家傳統屬於全人類,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獻應該盡量翻譯成各種語言,提供給大家。

從一開始儒家思想就體現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今天的話語來講,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就被理解為人類文明的核心。結果,至少在中國,儒家思想被視為文明或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給現代人提供了很豐富的資源。

面對這些資源,現代人具有一個選擇的自由,可以吸收資源裡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拋棄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依據《結構論》的系統綜合理論,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約幾百年幾乎同期發展的希臘(自然)文化、猶太(律法、波斯時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華夏(儒家、倫理)文化奠基了人類至今以來的核心文化模式。

3. 儒家哪些傳統是阻礙法治的

  • 孫笑俠

  • 儒家哪些傳統是阻礙法治的

我現在把問題改變為:儒家的哪些傳統與法治原則相悖?作為中國人我深知儒家傳統博大精深,分析它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但我們總不能因為敬畏它而不作批判,以至於絕對地盲目維護它的權威或價值。儒家傳統大致有四種情況,一,某些精髓從來就是優良的,至今可利用的;二,經過改造或歷史演變而煥發光彩的;三,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是有積極作用的,時過境遷後才成為腐朽的遺產;四,本來就是一堆爛貨。專門的儒學學者也好,寬泛意義上的中國學者也好,都應當避免對儒家的偏見。前者可能因為儒家學說體系的自足、特色與崇高而迷信迷戀迷惑於它,後者可能因切身感受儒家社會弊端而全盤否定儒家。[1]

在我對昂格爾教授作第一次訪問時,他就向我推薦了他的著作《A review of Passion》的序論部分。初讀他的論著,最強烈的印象是使用的詞彙豐富而深奧,表達的意思深刻而精闢。我過去沒有意識到英語會有如此豐富而深奧的詞彙,更驚嘆昂格爾的嫻熟的遣詞修辭功夫,我不禁斷然相信,一個人的思想深度與他的語言功夫一定是成正比的。我讀《A review of Passion》序言就不斷被作者的激情所感染,尤其被他對儒家的入木三分的分析所吸引。

「儒教倡導的社會是一種聯系著宏觀社會組織與微觀個人激情的社會,這種教義式的社會關系要求不平等的權利、現實的交換、相互的忠誠都被交織在同樣的人際關系之中。」[2]昂格爾對儒家倡導的社會關系的特點作了高度概括,很准確也很深刻。

我們今天其實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之中,我們的公共事務都是私人情感化的,比如在法律義務中融進感情化的內容,比如公務員為人民服務本來是一種義務,可是在儒家傳統中總會加上一層意思——父母官對子民的愛護之情。既然這樣百姓就應當像尊敬父母那樣尊敬官員。另一種表現則是相似的,比如人事組織任免中的人情關系網路,行政或司法的程序開始就出現找關系和托熟人,便於以私人感情溝通公務決定。在一個現代國家,仍然把公共事務與私人情感交織在一起,不區分公共與個人,不區分理性與情感,不區分法治與人情,其不利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儒家教義指出,社會的這種情感秩序和安排秩序是相互依賴的。當這兩種秩序復合為同一種規范體系,他們會在自我主張與生長出繁榮與快樂的共同體之間緩和它們相反條件的對立。但是,當社會的公共安排或社會成員的私人情感與此理想發生分離,那麼一種自我隱遁、不信任和沖突的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3]

的確,兩種秩序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中華帝國數千年的超穩定結構,就證明了儒家所謂「和諧」秩序的內在作用力。但是1840年以後的百餘年來,從維新變法,到帝國解體,從人禍戰亂的綿延,到改革動機的發生,就是說明了兩種秩序的相反條件已經無法共存了。可是儒家所設計的這種社會秩序模式,已經深深地嵌入中國人的生活理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已不幸地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到了應當退出歷史舞台而難以退出的時候。一方面,在今天,我們的現實社會中仍然存在著……

昂格爾認為,儒家這一教義的倡導者會排斥社會的現實國家,他們對自然主義理論的忠心要求他們去相信即使最壞的社會狀態也代表著一種文明生活真實模式的腐化景象。社會和主體的形式無以被再造。[4]「在他們演變成倫理和政治學說的過程中,無論如何,儒學的洞見有著自然主義觀念的暗涵。正因此番理由,儒學要承受著社會與主觀性的瑕疵概念所帶來的折磨。」[5]

自然主義是儒家學說的一個思想特徵,也成為其致命弱點。儒家思想知識體系中最擅長的是人文知識、人文思想,而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則是極其缺乏的。儒學缺乏西方思想的邏輯和概念的精確可計量性,盡管感悟透徹而深邃,但這種感悟不能以精確的概念予以言傳。其語言的模糊、判斷的折衷、思想的妥協,在社會問題上就表現出迂腐和不順應時代發展以及社會需要。

「這種教義的最密切的現代政治樣板就是這樣的程式——把一種社會福利的承諾與一種政治禁錮的接受相結合。根據這一程式,人民的基本需要應當被關心——如果可能,依靠自己的共同體和公司,如果必要時,也可由中央政府來保障。但這種關心方式應當減少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的沖突的機會,防止通過干擾效率與和諧的增進來挑戰意識形態。」[6]

這是很精彩的分析。儒教指導下的政府把百姓當作子民,提倡愛民如子,百官都應當有親民勤政作風,但是另一方面,不允許有批評政府的意見,更不允許有反對或反抗的念頭,因為儒家在這裡面設計的邏輯是:我們政府都是子民的父母,我們會像父母那樣熱愛並善待你們百姓的,既然這樣,你們還想批評或反對我們嗎?沒有我政府,你們怎麼活呀?!所以提供人民福利——這最基本的人權也成為唯一人權需要——成為政府的唯一義務。

昂格爾認為,古典儒學對和諧一致問題所呈示的洞見是中國任何一派傳統思想所未曾超越的。1)儒學關注社會與個人之間關系。認為人與人之間直接的關系模式是構成社會生活整個系統的一分子。在他們被轉變成一個個零碎的個人偶遇和經歷之前,這個系統是無法實現和被判斷的。2)個人感情總是受他人的影響。道德修煉越盡善盡美,其工具性地位的經歷也就越少。3)相信passion的生活具有活力,沖擊力;仁是一種自我表達與自我形成的屬性,相對化和指導力,這就是仁的力量。仁通過對沖突和慾望的駕馭,能夠使人實現理想社會關系模式。[7]

他對儒家「和諧」思想的這三點歸納是有獨特見地的。人與人的情感關聯代替了公共社會結構,生產、交換、分配以及公權力與私權利的交往都基於人情。個人激情總是受他人影響,受他人態度評價的左右,中國人做人做事的對與錯、好與壞,甚至做事的動機,常常出於對他人評價的牽掛。相信個人道德范疇的「仁」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作用。如果儒家的這些思想教義適用於簡單的自然經濟之中,一個淳樸的桃園生活景象之中,那麼它對個人人生境界是很有啟迪意義的。但在現代社會的公共生活領域中,儒家只能成為私人生活信念,個人道德修養,而難以通過它來組織社會、控制社會。

昂格爾對儒家思想的評論是:儒學作為一種對社會的態度或方式,它把一種社會分層和等級統治的制度錯誤地當作那種能很好調解個人主張相互沖突情形的社會生活系統。它漠視了限制——在生產與交換之間以及主體性與連帶性之間,限制了發展出可替代性選擇的出路。它對這種限制的容忍展示在倡導個人化關系的主張中,(此主張)通過用交換與忠誠的因素灌輸進這種柔化了的赤裸裸的統治。這種主張其實只會揮霍浪費可貴的現實進步和人類和解的機會。當已建立或突然出現的特殊利益面對常新的挑戰時,當社會秩序內的常規運動和威力喪失的革命沖突之間出現對立時,當集中各種生產、階級或民族居於個人境況之上的暴政被推翻時,儒家都沒有認識到具多面性的生產、情感和認知上的權能的出現。[8]

我同意昂格爾教授對儒家思想的上述批判。儒學的確把社會分層和等級統治制度作為能夠調解個人沖突的社會生活系統,在制度理想的選擇之中只給定一種制度模式,而排斥了其他選擇的可能,讓人民只在唯一選擇中接受現實,同時它的高明在於,用溫情脈脈的父母官熱愛善待子民的家長制方式,使百姓服從等級制度的安排,這是儒家學說的特點之一。所謂「交換與忠誠的因素」其實很深刻揭示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中國式關系:一方面雙方各取所需,人民只要福利,而政府要求人民放棄自由;另一方面政府象父母那樣熱愛人民,而人民象子女那樣忠於政府。而這一點成為中國制度建設中的一大特點形成的原因,人治之所以產生並存在,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交換與忠誠關系。

對於昂格爾所概括的這個儒家特點,我的基本看法是:從法治的立場看,我是反對儒家這一思想的,因為它無視自由和平等。但是我又擔心它是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客觀事實的反映,它是一種必然產生並存在於中國的地方性知識,如果真是這樣,我覺得中國法治應當有另一種前途。

我們不得不考慮到,社會制度模式的單一設計、「柔化了的赤裸裸的統治」、「交換與忠誠」等等東西,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是因為中國社會的特殊本土資源而必然產生儒教中的這些思想呢?還是在儒家倡導下才出現在中國社會呢?如果是前者,那麼,儒家有關的思想以及此思想在現實中的轉化形式,在中國就是必然的,那麼,改變它的難度就會是巨大的。

如果是後者,那麼說明儒家的出現不是一種必然,它就允許我們用另一種思想來代替儒家,必要時可以否定儒家倡導出來的某種社會制度結構。

我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想搞清楚一個問題:我們當代中國人有多大的可能性來克服儒家帶給法治建設的阻礙?

有朋友對我說:你如果對中國了解得有多深,那麼你就會對中國法治的前景就會有多悲觀!我想從某種意義上這個看法不無道理。儒家或從儒家發展出來的以下八項原則是嚴重阻礙中國法治建設的,它們是:具有實質傾向的正義觀(作為形式的規則與程序總是敵不過目標與結果的正當性;然而法治恰恰是基於形式正義的),仁政觀(法治下的政府權力是受懷疑和受控制的),制度的有效性仰賴於個人道德與權威(法治秩序中的個人道德與個人權威是十分次要的),有仁義倫理而無契約誠信(法治精神其實就是契約精神,法治依賴於誠信,沒有誠信就沒有法治),集權政治(法治盡可能地避免集權),行政本位與等級觀念(權利本位觀、平等觀是法治的精神要義之一),義利關系倫理觀(與市場的有效機制相吻合,法治鼓勵利益),個人服從團體的絕對位階關系(個人與團體的位階關系在法治秩序中是相對地動態展開的)。我想昂格爾教授可能就是因為看到中國這些困難才得出結論說中國是世界上法治光譜的負極代表。我常常問自己:在中國建設法治會不會是一個悖論嗎?

有什麼途徑能夠既建設成完備的法治,而又在改造傳統文化上的代價相對較低。昂格爾教授在與我的談話中強調用一種制度——能夠吸納沖突,自我調節,自我更新的開放的動態發展的制度。這是很具有啟發性的回答。如果考察「吸納沖突,自我調節,自我更新的開放的動態發展的」這幾項特點,我們會發現,除了程序,已經沒有其他任何制度形式了。程序的特徵就是包容矛盾,吸納沖突,化解糾紛,自我調節,自我更新。

法治也並不是人類最理想的狀態。法治也普遍被某些基本矛盾所深深困擾,它無法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與集體意志的使命。但是我們的社會仍然需要法治,我們沒有理由因此而拒絕法治去選擇其他弊端更多的秩序邏輯與治理方式。

2003年3月初稿

2005年4月定稿

(本文載《中國書評》第四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 請問誰能幫我回答下「儒家思想對依法治國的意義」

儒法之比較及其現代意義

-------------------------------------------------------------- 摘要:縱觀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各家學說有如天空璀璨的群星,然從其影響力來說,儒法兩家是足具影響力的學派。可以說,中國傳統法制乃在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的不斷作用中而形成。① 研究二者對當代依法治國和以人為本的方略都有重要作用和影響。

一、儒家思想概說②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范。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范,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姦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二、古代意義之法治③

可以說,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新學」。所謂「新學」是相對以儒家為代表的「禮治」主義的「舊學」而言的。「新學」與「舊學」的分歧歸結為「法治」主義與「禮治」主義、「德治」主義、「人治」主義的分歧。

法家的「法治」主義有其特徵:主張干涉而反對放任;排斥「人治」主義而獨任「法治」主義;排斥「禮治」,不承認自然法的存在;主張國家至上,社會團體甚至血緣親屬團體的利益都得服從君主的國家利益;反對徒任「勢治」。法家的思想以「唯物論」為出發點,常常注意此時此地的環境,又深信政府萬能,而不承認人類個性的神聖。它的政治主張嚴格的干涉,但干涉須以客觀的「物准」為工具。這一「物准」就是被視為「規矩、權衡」的法律,不容許統治者任意的論心定罪。人們只有在法律容許的范圍內,才能得到自由和平等。「法治」主義的精神實質就是「物治」,所以又稱「法治」主義為「物治主義」。④一方面,是用客觀的標准如規矩、權衡、斗量、尺寸等物一樣的客觀的、人設的、固定不變的法來衡量所有的人;另一方面,是把人當物來治理。也就是把人當成可以用固定的、客觀的規矩、尺寸等「物准」去准確無礙地衡量的東西,而不考慮人的特殊能動性。

同儒家的「禮治」相比,法家的「法治」反對宗法等級制和世襲制,要求平等守法,並且主張制訂和公布成文法,凡是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所以說「禮治」和「法治」的主要分歧不在於制裁手段,而在於行為規范的內容本身。也就是講貴賤、尊卑、長幼、親疏之「異」的差異行為規范與一斷於法的統一行為規范之間的分歧。①同「德治」相比,「法治」主義輕視或完全否認道德教化的作用,這和儒家多數主張人性善而法家主張人性惡有關。

法家的「法治」主義,首先值得稱道的即是它把握住了歷史進化的法則,並且順應歷史進化的法則來創造,反對保守和空想。它的「實踐精神」和「功用主義」都由此而產生。但其缺陷在於過分忽略了「禮」、「德」、「人」和「法」在政治上互相依輔的作用。「法治」主義曇花一現,原因有二:一是由於禮治主義、人治主義久已深入人心,而共同和「法治」主義為敵。「法治」主義雖一時占上風,但最終被「禮治」主義學說所征服。二是法家極端強調國家利益,而輕視個人利益,雖能救一時之弊,但不能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這不僅是「法治」主義思想在漢以後不發達的原因,也是法律和法學不發達的原因所在。②

三、現代意義之法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法治」的含義和今天我們所倡言的「法治」的含義是有很大差別的。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在中國古代是不存在的。

那麼什麼是法治? 法治起源於西方社會,在西人亞里士多德看來,法治就是一切都依法而治,而大家所遵循的法律都是良法。這一簡約的概括樸素地反映了法治的基本精神。但是,亞里士多德在這里預設了一個前提:法治要以良法為基礎。為此,他確立了一些立法原則。那麼,什麼是良法呢?尤其是從現代角度審視,我們所要求的良法又是怎樣的呢? 法自君出不會是良法;行刑重輕,法峻刑嚴不是良法;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更不是良法。良法必須體現社會全體人民的公共意志,反映社會每一成員的理性意願,保障每一成員的人權,它是全社會每一成員共同參與並簽訂的公共契約。人們違反它就是違背了自己的承諾,要承擔「違約責任」,受到制裁。所以,法治要求法治社會之法律本身應是人民共同意願的提煉,而不只是反映某個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否則它就得不到普遍遵守;要求法律保障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權利,而不只是賦予某些人特權。法治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正義、自由和權利, 限制權力,法治亦是這些基本的民主原則的具體體現和保障,而良法乃至法治的基礎是民主。概言之,民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民主制度的具體內容和形式。

民主、法治、市場都是率先在西方社會生長並成熟完善起來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法制建設上也引進移植了不少西方法律制度。但是,法律制度的引進與移植遠不像生產方式的轉變或工藝技術的改進那麼簡單。被移植的法律的規范制約作用的有效發揮有賴於一定的文化基礎,有賴於植入地人文資源是否蘊含法治基因,有賴於植入地植被對法治精神的兼容性。「逾淮成枳」的現象同樣適用於人文世界。「法治的現代化並非一個簡單的向歐美國家的認同過程,其間還蘊含著每個國家在各自的歷史文化視野中對現代化的不同價值取向和模式選擇,還必須對自己的傳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處理。」民主與法治是西方文化的表徵,是西方價值觀念的載體,那麼,西方文化中的法治精神能否植根於中國厚實的儒家文化土壤呢?以儒家倫理為內核的中國傳統文化能否承接和轉化這西方法治文化呢?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社會缺乏「法治」的歷史傳統,即在社會秩序和規范中,「法治」始終未佔主導地位,這就必然給中國當代建立「法治」社會秩序帶來困難。

四、借鑒和啟示

雖然今天所倡導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幾乎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認同的。二千多年前他們已經認識到,法是用以規范和衡量人們行為的客觀的、公正的准則,具有客觀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別親疏,不疏貴賤,一斷於法」是對法的平等適用的肯定。 法家思想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他們主張公布成文法,法應清晰、簡明,具有統一性和穩定性及可操作性和可預見性等。①法家思想的這些積極方面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鑒,對今天的法治建設是有利的。

同時我們要看到法家的重刑政策和愚民政策,壓制議論和專制王權的方式,與民主與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我們今天要的法治。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及專制王權,使得人們觀念中缺乏法治的觀念。今天中國提倡依法治國,實行法治,但是「法治的落實不在於用法條來取代固有的文化傳統,而是要把人們對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們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中去。」提高人的法律素質,增強人的法治意識,灌輸自由意識、平等的觀念乃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如果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質低, 即使有比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也會因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虛設。所以,「人」仍然是關鍵。在古希臘傳統文化中,法律的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與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立憲政體等道德理想聯系在一起的。「法律與人性的關系,法律與權力的關系,也都是從城邦的『善』來闡釋的,從而使法治觀具有一種超越法律的特殊性而成為更高層次的理想觀念品格。如果僅僅在法律層面而不深入道德理想層,不探討法律的價值基礎和價值根源,無以最終確立法治觀。」②權力從屬於法律,實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否則國家就會喪失其真正的本質和特徵。西塞羅有句名言:「我們是法律的僕人,以便我們可以獲得自由。」西方人的這些傳統告訴我們,他們的「法治」傳統與我們的「德治」傳統同樣古老而長久。中國人選擇了(這里的選擇並非主觀意志)「德治」為其根本,並影響至今,建立「法治」秩序,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西方人選擇了「法治」為其根本,也影響至今。但無論以何為根本,都沒有離開「人」這個根本的價值主體。這實際上是儒家「德治」文化思想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因此,提高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法治」素養和「德治」素養,是當前精神文明建設中最根本的任務,也是我們要達到法治目標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儒家和法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取其精華,去其糟泊,才能為今天的法治建設指引一條寬廣而平坦的路,也才能被真正得以利用。

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多弼
自從中國人開始追求現代化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自明清時代,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考儒家傳統提供的資源。尤其是華人和東亞人應該有這個機會。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統,儒家傳統屬於全人類,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獻應該盡量翻譯成各種語言,提供給大家。
作為瑞典人,我必須承認儒家經典著作當中,到現在只有《論語》被翻譯成瑞典文。這是我這一代瑞典漢學家應該填補的空白。從一開始儒家思想就體現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今天的話語來講,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就被理解為人類文明的核心。結果,至少在中國,儒家思想被視為文明或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儒家思想給現代人提供了很豐富的資源。面對這些資源,現代人具有一個選擇的自由,可以吸收資源裡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拋棄一些成分。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麼選擇,儒家思想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寶庫。保存和解釋儒家思想文獻,增進人們對它的理解是我們作為對儒家感興趣的學者的一個重要任務。不管你對儒家思想的評價如何,了解這個極其豐富多彩的傳統一定會使得你的生活更加豐富。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