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國際潮流
Ⅰ 如何理解法治和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和法治國家
一,法治含義論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核心,也是中國進入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新修改的憲法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國家的根本原則和治國方略寫進本文之中,使中國人無不開始重視法治問題,思考人治與法治的對立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弊端.可以說,關於法治問題的探討不僅僅是一個熱門話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種時代趨向和人心所向,它還是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在它面前,每一個人,包括普通公民,學者,更包括掌握政權的官員們必須付出深深的思考.
(一)法治的概念和含義
關於法治,人們目前研究的很多,給它下了許多的定義.原因在於,法治的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可以進行極不相同的理解.最早的法治概念,可以說是古希臘思想家和中國先秦的思想家們提出並論證的,繼其之後,歷代思想家前赴後繼不遺餘力地對法治問題進行了探討.
法治一詞,在西方為"rule of law"或"legality".古代思想家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法治的觀念,認為法治包含兩層含義,即(1)"己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2)"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實際,這個定義勾畫了法治的外在形式和內在含義兩個明顯特徵,或兩個最根本的標志.首先,法治是要有已經制定出的法,人們遵守現行法;其次,這個法律必須良好,不是惡法,不是落後,殘酷,等級制的法.
縱觀起來,法治大致可以從五個方面概括其含義:
1,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是與人治對立的,依法治理國家的制度,手段或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法治一般被定義為"依法治國"或"以法治國".從字面理解,法治首先是與人治的治國方略相對立的,前者強調法律的作用,強調"人們普遍服從良法",在多種社會控制手段中選擇了以法律作為主要手段進行社會控制.後者強調人的作用,主要選擇以賢明的君主和官吏作為國家運轉,社會控制的手段.我國自將"依法治國"理論寫入十五大報告以來,基本的提法,就是將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的基本定義,在報告中表述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見沈宗靈教材第220頁)
2,法治是一種理性的辦事原則,即法律制定後,任何個人和組織的活動都應該受法律規則的約束,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以任何理由違背法律規則,在這個意義上,法治被稱之為"依法辦事".這里有兩點需要解釋,一點是,之所以將法治說成是理性的,原因在於它是人們預先根據自己的意志設定的規則,這種規則具有穩定性,連續性,普遍性和統一性,不為個人的意志和感情所左右.第二點,這個意義上的法治,主要強調的是已經制定的法的正當性和權威性,只要是既定法律規則,即現行法律規則,所有的機關和個人都必須遵守執行.也就是說,它注重的是法律的外在表現形式而不是內在價值,無論法是"好法"還是"惡法",個人和組織都要遵守它.雖然有人批評在這個意義上理解法治,說惡法(如法西斯法)也要遵守是對法治價值的破壞.但在法律面前,只有先做到形式合理,才能做到實質的合理,現代法律往往精雕細琢而成,並且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所以"依法辦事"也是法治建立的基本要求.
3,法治是政治民主在法律制度中的體現,是一種民主的法制模式,在這個意義上,法治和法制即有聯系也有區別.從法治和法制的關繫上看,一度兩個概念混用,後來學者將其區別而論.(1)法制主要是一個靜態意義上的概念,法制的"制"指制度的制,往往指一國一地區的現行法律和制度,如美國的總統制共和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從動態意義上講,法制是指"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關鍵),執法必嚴(要求),違法必糾(保障)"的法律制定和實施的過程,這被稱為十六字的法制內容.(2)法治與民主的觀念相聯系,是一系列民主原則,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在法律中的體現.制度可以是民主的,也可以是專制的;可以是立法技術很發達先進的,也可以是相對落後殘酷的.沒有了民主的精神,便沒有了法治,只剩下作為工具使用的法制.如封建社會,我們說其沒有實現現代意義的"法治",但並不等於說封建社會沒有"法制",當時的法制也是封建君主治理國家的主要手段.但由於君主在法律之上,法自君出,言比法大,所以不可能真正實現依法治理.歷史告訴我們,法制和專制結合,就會成為專制的工具,如封建法制;法制和民主制結合,就會為民主制服務,如社會主義法制.世界文明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國家已經廢除了專制制度,而實行民主制度,則法治成為民主的法制模式.所以在當代意義上,法治和民主的法制概念通用,但法制絕不能與專制的法制通用.如,我們能說,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就是實現"法治",但我們不能說,在奴隸制時期和封建時期也實現了近代意義上的法治,只能說,當時有"法制",制度的制.
4,法治是一種文明的法律觀念或法律精神,在這個意義上,法治被稱為"法治原則","法治理念","法治觀念","法治信仰"等等.法治精神和觀念主要有:法律至上,法律平等,權力制約,權利本位,正當程序等.法治在外觀上表現為要有良好的法律並使這種良好的法律獲得執行,但法治還表現為一種內在的理性的觀念和原則,它是法律文明的象徵,它是人類進步的產物,它與一系列人們接受了的價值准則相聯系.反過來說,如果人們都不在內心接受公平,正義,自由,權利等法治精神,而維護的是等級,特權,壓迫,強權的價值標准,即使有好的法律,也談不上實現了法治.
5,法治還意味著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這被稱之為"法治社會".法治的實現最終要體現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當中,體現在有一種合理規范的社會秩序存在.如果社會動盪不定,戰爭頻繁,人與人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分配與調節,則也不能說實現了法治.理想的社會應該是法律可以約束國家管理運轉,可以協調國家機構的權力平衡,可以規范政府與公民的行為使之不發生激烈的沖突,可以保證各利益集團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可以維護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等.當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保障了這種理想的社會秩序,我們說才真正實現了"法治".
(二)法治思想的發展歷史,法治與人治的區別
歷史上早就有關於法治與人治的爭論.
(1)儒家和法家關於法治有不同見解,爭論的核心是實行人治還是法制.儒家主張人治,或稱德治,禮治,認為國家要由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賢明君主或聖人賢人通過道德感化和約束進行治理.為此,儒家的代表人物進行了充分論證,如說:"道之以政,齊之以邢,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即,法使人民無廉恥之感,而禮則使人們不僅知道廉恥,而且有了規矩.相反,法家主張要由掌握國家權力的人,通過制定實施強制性的法律,才能夠治理好國家,如韓非要求統治者應該"不務德而務法","聖人之治國,不恃人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
(2)古希臘思想家關於法治與人治也有爭論,爭論的核心是是否實行"良法"之治.他們關於法治的論述,主要是與自然法,良心,公平,善良等哲學政治學倫理學觀念聯系在一起的,法治思想只是其龐大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的組成部分.其中,柏拉圖是積極主張人治的代表人物,他以為,如果沒有"賢人政治",使哲學家成為國王,則人類永無寧日;同時,他較為藐視法治的作用,反對將法律的約束強加於"優秀的人".與柏拉圖相反,希臘最為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其理由是,法治體現著理智的因素,並且免除了一切情慾的影響;而人治不能排除獸性的因素,雖然有最好的賢人,也不免會有執政的偏見.在古希臘,還進行了世界歷史上比較早又相對發達的法治實踐,這就是確立了雅典奴隸制民主政體,從梭倫立法改革到伯里克利"憲法",都維護雅典民主制度,它和專制相區別,是由人數較多的統治者共同掌握國家權力的體制.
(3)近代以來,法治與人治之爭,在政治制度領域主要表現為實行民主還是專制之爭,法治思想的核心是權力分立與權力制衡.由於人治將國家治理寄託於一個賢明的君主之上,實際是擁護君主制或寡頭政治,而主張法治的思想家則對於君主專制進行了抨擊和批判.亞里士多德曾指出:"在君主政體下,如果繼任的後嗣是一個庸才,就必然會危害全邦,而在實行法治的情況下,就不會發生這一問題."他還說:"多數群眾也比少數人為不易腐敗".17,18 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總是把實行法治還是人治與政治制度,國家體制聯系起來.美國思想家潘恩宣稱:"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同樣地,在自由國家中法律應該成為國王."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更高高地舉起了民主共和國的旗幟,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他說:"凡是實行法治的國家——無論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就稱之為共和國;因為惟有在這里才是公共利益的統治者,公共事務才是作數的".正是在這些啟蒙思想家思想的支持下,美國等國的憲法,首先將法治原則體現在憲法之中,使該原則真正通過法律而貫徹到民主政治的國家生活之中.
二,法治原則論
法治作為一種宏觀廣義的原則或觀念,被學者們議論紛紛,可以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可以從價值原則和形式原則兩個方面理解.
1,法治的價值原則,即實現法治的目標目的性原則.法治思想在現代主要含有下列觀念:法律至上觀念,人民主權觀念,天賦人權觀念,權力分立觀念,以權制權觀念,平等自由觀念.具體言,法治原則或價值觀念主要有:
(1)生存.這是首要的人權.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經濟條件極差,生存權的享有對於普通大眾只是空談.目前,社會發展已經提供了絕大多數人的生存條件,但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法治建設為改善生存環境條件服務仍然是一個緊迫的重要的任務.
(2)安全.啟蒙思想家霍布斯說"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此句極為簡單但很深刻.封建社會盛行酷刑和刑訊逼供,人民安全無所保證,也就談不上實現了法治.現代任何國家的法律,都把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自由作為重要規則,換言之,法治的起碼任務就是維護安全.
(3)民主.民主與法治的聯系更為廣泛和深刻.如前所述,民主的涵義就是人民的政權或治理,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意義的法治,在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該強調人民來治理國家.如果有人以高高在上的"主人"自居於人民之上,實際就是對民主的一種褻瀆,也是對法治的一種破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人民享有民主的局限,所以還必須為追求民主付出努力.
(4)自由.自由和權利一樣,在各國的法律中都被具體的作了規定,如集會自由,結社自由,言論自由,通訊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等.但自由從來都是受法律限定和約束的,法律一方面賦予了人們享有自由的權利,另一方面,又防止和制裁濫用自由侵犯他人自由的行為.
(5)平等.平等也是一個含義廣泛的法治觀念和原則.在封建社會,法律維護等級制度,因而人們之間極不平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都以平等為法治原則,當然,含義和實現條件是極為不同的.平等既包括法律上關於平等的規定,但這只是書面上的東西,是一種形式的平等;更重要者是在執法司法過程中真正實現平等,有人稱之為實質的平等,程序的平等.
(6)正義.關於正義,在法的價值一章中已經論及,它的最為合理的標準是,是否符合社會進步的要求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正義的觀念和平等,自由,民主,安全的觀念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實現民主,自由等,也就談不上實現了正義.
(7)和平.和平對於作為主權行為體的國家和對於普通的個人都很重要,因為,和平的對立面是戰爭,侵略,征服,掠奪,飽受其苦的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如果國際社會不能給全世界人民帶來和平,則不能認為國際上有法治可言;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保護自己的國民處於和平的環境之中,這個政府也就是無能的的政府,甚至應該是必須下台的政府.因此,世界上進步的人們都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法西斯主義和侵略戰爭.
(8)發展.在國際事務中,和平和發展被認為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特別對於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尤其強調發展權是基本的人權之一.原因在於,如果國家貧富懸殊過大,一些發達國家會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控制世界,使國際秩序失衡.在現代,中國在國際法律關系構建中,正盡可能地獲得和平發展的時機,反對經濟壟斷和霸權,反對經濟交往中的不平等.
(9)共同福利.共同福利是現代一些福利國家普遍強調的法治原則之一,其特點是注重公共事業,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些國家,如瑞典,瑞士等甚至標榜自己的國家是福利國家.反映到法治建設方面,即為重視社會保險,社會保障立法的發展,如環保法,保險法,城市建設法,醫療保障法,社會救濟法等,都是共同福利原則在立法上的具體體現.
(10)人道主義.人道主義作為法治觀,是資產階級在反封建斗爭中提出的,其針對矛頭是封建的司法專橫.封建法制以殘酷野蠻著稱於世,無數酷刑扼殺人的尊嚴,理性和生命,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為改變此種狀況,西方國家提出了刑罰的人道主義原則,如廢除肉體刑,用減輕犯人痛苦的方法執行死刑,改善監獄條件等.
2,法治的形式性或程序性原則:指實現上述法治目標所必須具有的形式或程序.根據我國和其他國家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和學理探討,有下列必須遵守的形式原則需要掌握:
(1)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2)訴訟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3)適用法律一律平等,這被稱為法律的一般性;(4)法不溯及既往;(4)堅持公開審判原則;(5)實行兩審終審制,迴避制,陪審制,辯護制;(6)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訴訟;(7)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實行分工合作,相互制約的制度;(8)刑事訴訟實行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無罪推定原則;(9)在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因違法行為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可取得國家賠償.
三,法治國家論
(一)法治國家釋義
"法治國家"的概念最初是與"警察國家"相對稱的,後者不受如何制約而行使"公權力"而使"私權利"受到侵害.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國家意思是指國家權力,尤其行政權力必須依法行使,所以,也被代稱為"法治行政"或"法治政府".由於法治相比人治有著極大的優越性,人們目前越來越關注法治建設.
(二)法治國家的基本目標和社會條件
法治不是僅靠憲法予以規定,或領導人講幾句宣傳性口號就能夠實現的,它的確是被人們號稱的一項"社會工程",這個工程的鑄造需要所有官員,百姓的努力,需要幾代,幾十代人的奮斗.一般地說,實行法治的社會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如經濟較發達,社會較穩定,立法較完備,社會成員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水準等.具體的指標和條件有下列五項:
1,法治國家的政治統治模式應該是民主政體形式.從古至今,世界各國主要有君主政體(如中國的封建帝制);貴族政體(如古羅馬時代的貴族共和制),和民主政體(如現代西方國家的民主制).民主政體的特點,是在國家管理中服從多數人決策,容許少數人意見,由民選議會,責任政府,獨立的司法機關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廢除了世襲制,獨任制和專權的國王.在歷史上存在的專制政體下,一般是不存在法治的;而在政治較民主的美,英,法等國,建立了現代意義的法治.
2,法治國家的國家權力結構應該是分工制約關系.以前,一提分工制約即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必須受到批判.但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的實踐已充分證明,國家權力結構必須是有平衡有制約因素的.如果一個國家,權力機關高高在上,濫用國家權力,不受任何約束和制裁,就會導致腐敗和專橫,貽害無窮.我們有一些政府要員,可以以犧牲國家利益換取私人利益,就是因為缺乏權力的監控機制.王寶森將大量國家資金轉入外國,有誰控制 事後對於犯罪的追究固然重要,但事先的制度約束更為必要.在此方面,西方國家有成功的經驗,應該予以參考借鑒.
3,法治國家的社會控制原則應該是服從法律治理.國家對於社會進行控制的手段方式多種多樣,諸如執政黨政策,道德習俗,宗教信仰,思想教育,個人威望,行政命令,社會輿論等.但所有的手段方式中,法律的力量最有優勢,因為法律具有其他手段不具有的特點:明確性,普遍性,穩定性,強制性,補償性等等,這使法律的作用力更為強大和深刻.其他社會調控手段相形之下,地位是附屬的,作用是微弱的.
4,法治國家的經濟條件是市場經濟機制.縱觀歷史,法治從來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國家壟斷的計劃經濟無緣.如在土地為根基,貴族為主體的封建社會,強調等級特權,還有什麼平等自由的法治精神可言.而發展商品經濟的條件是當事人建立平等互利,等價有償的交易關系,這就要求在法律中體現權利觀念,自由觀念,平等觀念,契約觀念,利益觀念,效益觀念等,於是有人稱"法治的實現程度取決於市場經濟的發達程度".
5,法治國家的文化條件應該是進步發達的理性文化基礎.文化基礎和素養如何,也同樣決定著法治的實現程度.在愚昧,無知,迷信和盲從的文化環境中,必然派生出"人治"的肌體,"兒皇帝"在中國照樣的統治,就有賴中國人的人性方面的固有弱點和傳統文化中的種種弊端.相反,當所有的公民都普遍擁有文化知識,科學精神,法律信仰,公民意識,人權思想,正義要求的時候,當人們都尊重真理,遵守規則,認識規律的時候,人們就不會把自己的利益和國家的命運寄託在個別人的智慧和品行之上,靠法律治理國家才能成為必然的選擇.所以,我們目前才要強調法律宣傳和教育,我們不能把法律的實施只看作國家和政府的事情.文化對於法治的作用力是最根深蒂固的,也是最為基本的和重要的,普通的公民必須認識到自己對於法治的重要,這才是我們應該強調和宣傳的基本要點.
(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在自身的法治實踐中,應該對於資本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教訓予以總結和積累,社會主義國家同樣需要進行法治建設,並且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做法.由於我國法治體制還不發達,目前還存在著許多破壞法治的現象,還不能認為已經達到了"法治"的地步.要完成建立法治國家的任務,必須從以下方面付出努力,換言之,法治國家的基本要素為以下幾點,或實現社會主義法治需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1,建立統一完備,嚴謹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預見性的法律體系,實現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擁有完備科學的法律體系的轉變.法治的首要含義是要有"法治"之"法",社會主義法治首先在外在形式上要求有"良法"或"善法".這種法,必須在根本上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規律和潮流;還應該確立權力分立的原則,以防止國家權力的過分集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已經選定了依法治國的戰略方針,也頒行了大量法律,法規,無法可依的現象已經改觀,但做到法律的規范,易知,簡明,科學,嚴謹不是一日之功.如我國立法中,落後過時,矛盾沖突,消極被動,權宜之計,短期行為,效力不足的法還大量存在,需要下大力氣改觀.具體要求是:(1)法律應公布,使人人知曉;(2)法律應明確,不含糊不清;(3)法律應相互協調,不矛盾沖突;(4)法律應穩定,不朝令夕改;(5)法律應現實,不規定不可能實現的事務;(6)法律應預見,反饋時代趨勢.
2,建立嚴格公正的執法制度,要求行政機關依法辦事,實現從行政權力缺乏制約,到行政執法制度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實現的轉變.在法治國家裡,政府要能有效的維護法律秩序,同時要為制止行政權力濫用提供法律保障.行政權力是法律賦予的,行政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深刻認識到其享有國家權力的目的是保護公民權利,必須遵守 "無法定依據即無權力","無授權即無權力","政府要守法"的原則,不允許行政機關有超越法律之上或之外的特權;必須深刻認識特權是法治的大敵,政府要謹守為政之道,人人要與權大於法,仗勢欺人,以權謀私,侵犯民權,濫施淫威,"條子現象"等作堅決的斗爭.同時,現代社會,雖然允許行政機關在從事行政行為時,享有許可權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權",但這種權力的行使,必須在堅持"合法性"和"合理性"雙重標准,不能變成為所欲為的任意活動.
3,建立獨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和專門化的法律職業隊伍,實現司法制度從不健全,到初步健全,再到形成公正司法程序的轉變.目前,學者們普遍談論的一個熱點問題就是司法改革.因為司法權被認為是一項終極性的權力,司法權的不公正會導致受損害的組織和個人無處使自己的權利獲得最後的恢復和補償,在刑事審判中還可能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剝奪人的自由和生命.有人形容:"醫生可能把病人治成死人,但很少把好人治成壞人",因為好人一般不前往醫院.但司法行為不同,它有可能將一個無辜的人或受害的人致於死地.為此,保證司法公正對於法治建設極為重要.司法公正有很多標准要求,最主要者為:(1)要使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允許其他任何機關和個人對正常的司法活動進行干預,法院為防止國家權力濫用而對公民提供法律保護;法官受法治引導,無所畏懼地執行法治.(2)要堅持程序公正的司法原則,使程序符合正義的要求.程序公正,有利於錯案追究和法律監督,上訴,申訴,抗訴,辯護,陪審等程序的執行,會預防或糾正某些不該發生的司法錯誤.反之,程序不公正貽害無窮.如在程序上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說起來易,做起來難,法官吃請,長官干涉,證人偽證等,都可能導致同罪異罰.(3)要走法律職業化道路.法律職業化,主要是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公證人員隊伍的職業化和專門化.法律是靠人執行的,如果司法權力掌握在無知,盲從甚至野蠻的非職業者手中,很難想像法的執行會合理公平.如有的警察配槍以後濫殺無辜,就是教訓;而復轉軍人進法院目前也正在受到學術界的尖銳批評.法律的職業化含義應該包括:第一,法律工作者應當熟諳法律知識,掌握辦案技能;第二,法律職業者應當有嚴格的任職資格,實行考試任用考核制度;第三,法律職業應具有專職性和穩定性,從而保持司法的中立.
4,注重政治關系的法律化調整,實現從民主制度不完善,到初步完善,再到民主制度真正落實的轉變.實現依法治國必須付出一定的政治代價,特別是掌握政權的統治者應該充分認識這一點.比如,要達到法治目標,行政手段,政策手段,計劃手段就必須適當的放棄;當官者的權力就必須受法律限制;地方利益,部門利益也會受一定的制約.具體而言,有下列要求:(1)大部分政治行為由法律調整,政治活動實現規范化和程序化;(2)國家權力受到控制,包括受法律控制,受權利控制,受其他權力制衡;(3)政策可以指導立法,但不能代替立法;當法律調整與政策調整發生矛盾時,應以法律為准繩;(4)法律保障民主的體制,民主的權利,民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5,公民和社會組織都應培養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國家則承擔賦予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公民享有免受國家非法干預的權利,當這種權利受到侵害時,公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公民也應自覺承擔法定義務,作到知法守法.與此適應,國家也負有維護每個人"尊嚴權利"的責任;因公使個人利益受損失時,國家還應承擔的賠償之責,這說明法治國家的核心和實質問題是——政府權力和公民權利的合理配置關系問題.在此方面,我國以前主要強調個人權利服從國家權力,而現在,極端化的觀點是強調個人絕對權利,如對抗國家稅收收繳,地方保護主義.兩種極端都是不可取的.
當然,法治絕不是萬能的,法治本身也有局限.教材以四點說明:(1)法不是唯一的社會關系的調節手段;(2)徒法不足以自行;(3)法的理想和法的現實脫離;(4)有時,法所要適用的事實無法確定.前三點易於理解,後一例如:當房產歸屬發生爭執時,法律的正義要求保護房屋真正主人的合法利益,但證據的滅失或偽證有時會掩蓋事實真相,導致法律並沒有保護合法人的合法利益.由於法治存在上述缺陷,加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依然不可避免,實現法治國家還是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為法治建設不遺餘力.
Ⅱ 全面依法治國主要體現為
主要體現為五個「發展」。
第一個「發展」,是從「依法辦事」向「全面依法治國」發展。1978年,中央倡導「依法辦事」,可謂「依法治國」的雛形。1999年,「依法治國」寫入憲法,標志著「依法治國」的正式確立。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標志著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漸趨成熟。黨的十九大之後,有學者提出中央有「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這9個字結合在一起的新提法,我們認為,標准提法仍然應該是「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與「全面依法治國」結合在一起,是因為「全面依法治國」在黨的十九大後有了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更為緊迫的時代要求。
第二個「發展」,是從「法律體系」向「法治體系」發展。從社會主義法律體繫到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質的飛躍。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統領了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律監督體系、法律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不僅包括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個環節,也涵蓋了從黨外到黨內、從啟動到監督、從本體到配套的全方位。今後的重點,是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運用系統論的方法,使五個子體系統一協調,形成制度的強大合力。
第三個「發展」,是從「法治國家」向「法治中國」發展。2035年建成法治中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響亮名片與奮斗目標,這是國家英明決策的結果,也是全世界潮流所趨、全中國民心所向。法治中國包括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包括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包括法律制度的硬實力、法律文化的軟實力,更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理念。法治中國的內涵比法治國家更加豐富、更加深刻、更具有時代精神。
第四個「發展」,是從「單一法治」向「全面法治」發展。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絕不是一種形式上的工具或手段,而是一種信仰、一種制度,一種全面的生活與生存狀態。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既傳承了中華法系優秀傳統中的德化自修、和諧為貴,又尊重了現代法治文明精髓中的釐定是非、規范指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指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統領下,輔之以依法自主的「自治」為基礎以及德潤人心的「德治」為支撐,是所有合法的顯性制度與隱性制度的有機統一。
第五個「發展」,是從「學習借鑒」向「中國特色」發展。中華文明包括中華法系文明,綿延五千年,一直致力於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一直有高度的歷史自信與使命擔當,一直善於學習消化外來文化但從不盲從外來文化,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我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批判吸收外來法治文明,既有借鑒又有創新。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下,充分藉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學技術推進法治。這種全面依法治國治理模式,體現了高遠的國際視野和全新的技術優勢,就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就是中國對世界的獨特創新與貢獻。
Ⅲ 英國是怎樣從任職轉向法治的
法治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但是,不同國家的法治道路卻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國家既漫長又曲折,歷經坎坷才終達目的,有的國家歷經艱難曲折後至今也未實現。但是,也有的國家就比較順利,並且較早地獲得了成功,英國就是這樣的國家。盡管英國的法治進程不敢說是不漫長的,但曲折的確比較少,中斷和反復從未發生,堪稱是一條成功之路。那麼,英國的法治之路是怎樣取得成功的?有何經驗與啟示?本文擬首先分四個關鍵性歷史「網結」, 粗線條地追溯英國法治歷程,然後就英國的法治經驗談一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盎格魯-撒克遜習慣法與法治的起步
英國的法治進程始於建國之時,源於古代日耳曼人的原始習俗。
公元5世紀中葉,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盎格魯-撒克遜人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屬於日爾曼人分支。入侵不列顛之前,尚處於氏族社會解體階段,社會秩序主要依靠原始部族習慣來維持,而維護和執行部族習慣的機構是各級民眾大會,即部族大會、千戶區大會和百戶區大會。大會通常在稱為「法律之丘」的山腳下舉行,山丘之顛立一巨大石柱,象徵法律的至高無上。 屆時,會場四周樹以木樁,用一根稱之為「聖圍」的長繩圈圍起來,圈內之地是「和平聖地」。會議由所屬區域內的全體自由民組成,開始時首先舉行靜肅儀式,由主持人(即各級首領或長老)庄嚴宣告:「余要求諸位靜聽,不聽者禁之。」繼而由一名或幾名被大家公認為精通習慣的宣法者提議制裁方式,最後由全體與會自由民通過撞擊武器的方式做出判決。 「法律之丘」、「聖圍」、「聖地」等歷史遺跡證明,日耳曼人自古就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另據塔西陀《日爾曼尼亞志》描寫,古日耳曼人即便是在娛樂和賭博中,也都「正經其事地」認真對待游戲規則,「甚至當賭本輸光了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自由拿來作孤注一擲。輸家情願去做奴隸;即使他比對方年輕力壯一些,也甘心被縛著去拍賣。」 龐德認為,這種習慣體現了一種「嚴格法的精神」。
入侵不列顛後,盎格魯-撒克遜人把古日耳曼人的「嚴格法的精神」和不成文習慣隨身帶入英倫,並把它們奉為治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主要手段,於是形成了英國早期的習慣法。與此同時,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起了郡區-百戶區-村鎮三級行政區劃體系和以郡法院、百戶區法院為主體的公共法院(Communal Courts)體系,作為適用習慣法的機構,繼續保持了古日爾曼人的大眾集會式司法傳統。
眾所周知,習慣法不是由某個權勢人物或機構所刻意制定、然後「自上而下」、「由外及里」強加於社會的「國家法」、「制定法」,而是人民大眾約定俗成的產物,是自生自發的「社會法」、「大眾法」。它們「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裡」。盧梭認為,習慣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一種,其他一切法律成功與否都仰賴於它,因為其他法律「都只不過是穹窿頂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誕生的風尚才最後構成那個穹窿頂上的不可動搖的拱心石。」 哈耶克則稱社會自發生成的習慣法為「內部規則」,稱政府立法產生的制定法為「外部規則」,並認為,「外部規則」「只對我們稱之為政府的組織的成員有約束力」, 而「內部規則」「則會限定所有社會成員的許可行動的范圍」, 就是說,「內部規則」是普遍的正當行為規則,而「外部規則」通常是不具備這種屬性的。因此,相對於國家制定法來說,習慣法天生具有兩大優越性:一是它們通常都是體現社會公意和公益的良法,因為從習慣到習慣法的演化過程,亦即社會大眾對良莠雜陳的習慣進行「去惡存良」的選擇過程。二是它們通常都能得到社會成員的普遍信仰和服從,即使貴為國王,也不能置身其外,更不能凌駕其上。總之,良善性和實效性是習慣法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而這兩點恰恰是亞里斯多德所說的法治之法的基本要求。
由於立法權和司法權從來就沒有集中於國王政府手中,而是保留在了社會大眾手中,故而建國伊始英國就形成了「王在法下」的法治傳統。愛德華一世時的一位法學家大膽斷言,國王「根據法律而不是個人意志來引導他的人民,並且和他的人民一樣服從於法律。」 該傳統的一個有效保障和形象化體現就是國王加冕宣誓。從8世紀起,英國的每一位新國王就職之前,都必須跟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提問,逐條宣誓作答,其中必不可少的幾條內容是保證維護公認的習慣法、公正執法、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等。可見,英王的加冕宣誓旨在宣示國王義務和責任,這與我國古代皇帝登基大典旨在張揚權力形成鮮明的對照。如果國王背信食言,將有可能被廢黜,甚至招致殺身之禍。
托克維爾曾指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和人生道路往往決定於可塑性最強的嬰兒時期,亦即取決於第一時間接觸外部世界時的最初感受。「一個民族,也與此有些類似。每個民族都留有他們起源的痕跡。他們興起時期所處的有助於他們發展的環境,影響著他們以後的一切。」 早期習慣法劃定了英國未來發展的法治走向。從此,英國就沿著這個方向義無反顧地一路走了下去。
二、諾曼封建法與英國法治的成長
1066年諾曼征服後建立起來的諾曼王朝,全盤繼承了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習慣法和大眾化司法傳統。征服者威廉一世即位之初就廣告天下:「保持愛德華國王有關土地及所有其他事項的全部法律。」 另一方面,諾曼征服加速了英國封建制度的確立,並把臻於成熟的大陸封建法引入英國。封建法的引進進一步促進了英國法治傳統的成長。
所謂封建法,指的是調整封建領主與封臣權利-義務關系的規范體系,它是雙方合意的產物,而不是一方強加於另一方的結果。伯爾曼曾對封建法作過法理分析,指出,領主和封臣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單向的支配與服從關系,而是一種以互惠互利為前提的契約關系,就像一種婚姻契約。 在這種關系中,領主和封臣分別享有某些確定無疑的權利,同時又分別負有某些相對應的確定無疑的義務。例如,封臣因領有領主的封地,必須效忠於領主,必須按照封地的大小向領主提供數量不等的騎士義務,繳納繼承稅、助錢或其他封建捐稅,必須應召出席領主封建法庭,參與或接受「同等人」的審判。反過來,領主有權傳召封臣組成封建法庭,審理領主與封臣、封臣與封臣之間的糾紛案件,同時,領主也負有率軍作戰、維護正常秩序、保護封臣人身及土地財產安全的義務。這些權利和義務作為法律規范分別制約著雙方的行為,倘若其中一方單方面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或者要求習俗、慣例規定之外的權利,則被視為「違法」行為,此時另一方有權通過法律程序要求對方改正,即投訴於領主法庭,通過判決獲得救濟。倘若法律程序於事無補,受害一方有權宣布解除封建契約關系。若受害方是領主,可收回其封地;若受害方是封臣,可「撤回效忠」。必要的時候,封臣甚至可以對領主兵戎相見,奪取領主的土地財產,但這只能是在法律解決徹底無望的情況下別無選擇時的最後手段,而且不得傷害領主及其家人的生命和身體安全。
從本質上說,封建法屬於私法范疇,它所調整的僅僅是某個領主和某個(些)封臣的私人關系。但是,由於英國封建制度的確立是諾曼征服的結果,英王不僅是全國最大最高的領主——全國所有大大小小的貴族都是國王的封臣,而且是政治上名副其實的最高統治者——征服者的生殺予奪大權保證了諾曼王朝對全國的有效統治。這樣,最高領主和實權國君集於一身,從而使得原屬私法性質的封建法實現了公法化轉化,或者說公、私法在此重合在了一起。於是,作為領主的國王所承擔的封建義務亦即作為封臣的貴族所享有的封建權利,實際上構成了一套約束國家最高權力的公法(憲法)規范。在這套規范下,「每一個君主都是一個權力有限的君主」。 因此,封建法意外地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工具」,成為限制王權、推動英國法治傳統成長的積極力量。
據史料記載,諾曼王朝基本遵循了封建法的要求,通過每年定期召開三次的大會議和不定期召開的小會議(視為兩種不同形式的國王法庭),與貴族們一起裁決糾紛和商討國事。因此,盡管諾曼王權是當時歐洲各國中最為強大的,有封建集權君主制之稱,但並未給英國法治傳統帶來負面影響,相反,藉助於封建法對王權的限制,法律的權威和英國人的法治意識還有所增長,這從當時一位軼名詩人留下的一首法律贊歌就看得清清楚楚,他說:「法律高於國王的尊嚴。我們認為法律是光亮,沒有光亮就會誤入迷途。如果國王不要法律,他就會誤入迷途。……有了法律,就會國泰民安,沒有法律,就會國家動亂。法律這樣說:依靠我,國王才能統治,依靠我,制定法律的人才能受到公正的對待。國王不可以改變確立的法律,他只可以按照法律激勵和完善自身。依法者存,違法者亡」。
三、普通法與英國法治傳統的穩固
諾曼征服帶來的另一影響更為深遠和重大的後果,就是由此導致的強大王權使得1154年繼位的亨利二世有能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司法改革,從而成功地將各地分散的習慣法和封建法統一起來,締造出了歐洲歷史上第一套具有近代特徵的法律體系——普通法。正如英國著名法學家密爾松所說:「普通法是在英格蘭被諾曼人征服後的幾個世紀里,英格蘭政府逐步走向中央集權和特殊化的進程中,行政權力全面勝利的一種副產品」。
按常規邏輯推論,既然普通法是行政權擴張的副產品,它理應成為王權的御用工具,進而成為妨礙法治進步的不利因素,但實際結果恰好相反,普通法的產生為英國的法治進程注入了新的更強勁的動力。何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於哈耶克所說的普通法是一套「自生自發秩序」,它是王室法官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通過判例的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而且是通過法官對既有判例的重新解釋和不斷開創新判例而實現自身發展的。在此過程中,王權的實際作用只是充當法官的後盾,為其造法活動提供必要的舞台和權威,而沒有直接參與法律的創制與適用。因此,普通法是「法官造的法」,是「法律人的法」,它不是專斷意志的產物,更不是權力的附庸,相反,它自始就具有獨立於權力之外的自治性。對此,哈耶克寫道:「(普通法)法官所旨在服務或努力維護並改進的乃是一種並非任何人設計的不斷展開的秩序;這種秩序是在權力機構並不知道的情況下且往往與該機構的意志相悖的情形下自我形成的;它的擴展會超出任何人以刻意的方式加以組織的范圍;它也不是以服務於任何人之意志的個人為基礎的, 而是以這些個人彼此調適的預期為依憑的」。
在這樣的法律秩序下,法官通過遵循先例原則維護著法律的確定性,同時又通過司法解釋賦予普通法以與時俱進的靈活性。「法官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而變成了這個秩序的一部分。」「 因此, 法官肯定是保守的,……他不能致力於任何一種不是由個人行為規則決定的而是由權力機構特定目的決定的秩序。法官不能關注特定的人或特定的群體的需求, 不能關注『國家理由』或『政府的意志』,也不能關注一種行動秩序可能應予服務的特定目的。」 所以,在英國,普通法「一直被認為是獨立於政治權力機構而存在的。」 美國學者伍達德曾把這種自治屬性稱作普通法特有的「榮耀」,他說:「『榮耀』是指它不把自己的存在歸功於任何單個並確定的法律制定者,即以固定而有限的形式將法律頒布『下來』的神、國王或其他制定者。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法律傳統形成了它自己的生命,雖然它確實為法律職業所支配,但它仍然相對獨立於政法干預,因為並不存在什麼與它密切結合的『權威性的命令』」。
法學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均已證明,法律自治是建立法治的必要前提。不過,法律自治從來就是一個動態概念,換言之,法治總是體現為法律自治程度由低到高的量變過程。一個國家走向法治的歷史,也就是法律自治程度逐步提高的歷史。因為我們知道,任何社會(包括國家產生之前的社會)都有某種形式的法律制度,而且,任何形式的法律制度中都包含有一定量的法治因素。然而,在不同形態的法律制度中,法治含量卻是大不相同的,有的法律制度中的法治含量多之又多,多到讓人們時時、事事、處處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存在與威嚴;有的法律制度中的法治含量則少之又少,少到幾近於無。對於這種含量的差異,美國法學家昂格爾曾用「出現法治」和「缺乏法治」兩個稍顯簡單的概念來加以區別,他說,「比較古代中國和現代歐洲的法律經驗」可以看出,「它們分別代表了出現法治和缺乏法治的兩種極端」,而其餘的「大多數文明形態始終位於上述兩種極端之間。」 昂格爾的這個結論特別是關於古代中國法製法治含量最低的說法雖然有待商榷,但他試圖按照含量高低排序的思路是完全可以借鑒的。總之,法制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定性分析層面上,必須借鑒數學和經濟學的量化分析方法,亦即引入法治含量概念。
那麼,法治含量分析作為一種學術研究方法有沒有可操作性呢?我們認為,盡管難以用數學上的精確數字來衡量和評斷法治,但完全可以借用英語語言學中的「比較級」、「最高級」之類的模糊方法,先設計一個評價模型,亦即指標體系。 竊以為,這個體系模型至少應當由以下三個不同向度的變數指數組成:一是法律規范(包括實體規范和程序規范)的正義公正性,即法律規范的倫理道德性。 二是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調節廣度與深度,即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覆蓋范圍和滲透力度。其中,首當其沖的是政治生活,而在這裡面又以政治權力特別是最高政治權力是否受到法律的調節以及受其調節的范圍與程度最為關鍵。三是法律對社會生活調節過程的自治度、自主度,即法律運作的獨立程度,其核心自然是司法獨立。這三者可稱之為「法治三維」。「三維」越高,法治含量就越高。反之,法治含量就越低。
總之,由於普通法初步實現了法律的職業自治化和制度化,法治含量高,所以到15世紀末,隨著普通法制度的日臻完善,英國的法治傳統趨於穩固。從此,法官們藉助於有形制度的支撐,能夠理直氣壯地以「正義聖壇的主人」自居,勇敢地排斥包括國王在內的外界強權的干預,獨立地行使司法審判權。不過,此時的英國距離法治的真正確立還有一段路程。
四、「光榮革命」與法治的確立
到16-17世紀,西方乃至整個人類的法治事業都遇到了嚴重挑戰。此時,絕對專制主義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風靡歐洲大陸,從西班牙、葡萄牙到法蘭西、俄羅斯,紛紛走出封建割據時代,建立了以王權為中心的絕對君主專制制度。這時統治英國的都鐸王朝自然不會置身國際潮流之外,也試圖步歐陸專制王權的後塵。它通過宗教改革,摧毀了教會堡壘;通過「政府革命」,從體制上強化了國王政府的政治權威。在中央政府,設立了樞密院,取代了原先鬆散低效的諮議會。樞密院由出身社會中下層的欽命大臣組成,他們忠君不二,精明干練,成為都鐸王權最得力的統治工具。在地方政府,都鐸王朝擴大了各郡治安法官的職權,把他們變成了中央王權的「雜役女傭」,全權負責地方管理。在司法上,都鐸王朝建立了星室法院、高等委任法院、北方法院、威爾士邊區法院等一系列特權法院,特權法院依附於行政權,採用糾問制,不用陪審團。這樣,一套帶有專制主義傾向的政治體制建成了,王權的觸角從橫向說擴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縱向說伸展到最基層的普通居民。
但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以普通法為載體的法治傳統此時已經植根於英國日常生活和文化傳統中,成為橫亘在都鐸專制道路上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都鐸王朝始終未敢將專制企圖推向極端,只能適可而止,自我滿足於「有限專制」。 在立法和決策上,都鐸諸王基本上遵循「正當法律程序」行事,對普通法法官的獨立司法要求也算尊重,法官因政治原因而被蠻橫罷免的事例屈指可數。 所以,在全世界都屈從於絕對君主專制的國際大背景下,英國奇跡般地獨善其身,堅守住了法治的底線。難怪在都鐸王權最強大的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倫敦主教約翰•埃爾默仍堅決否認女王是專制君主,因為「首先不是她在統治,而是法律在統治」。
然而,隨後上台的斯圖亞特王朝卻沒有都鐸王朝那麼明智和剋制。該王朝信奉「君權神授」論和「王權無限」論,決心實行個人獨裁統治。於是,凡是不利於國王利益的法律活動皆被取締,「即使閱讀愛德華三世時普通法法院的宗教案件審判檔案也被禁止,因為(那些檔案)與當時的政治相悖。」 如果案件涉及政府利益,國王經常於開庭前召見法官,施加壓力,力圖操縱法庭判決。有時強迫法庭把有損國王利益的案件擱置一旁,不了了之。如果法官違抗王命,則立即免職。斯圖亞特王朝還利用特權法院打壓獨立性較強的普通法法院。大法官法院經常依據衡平法原則簽發禁令,中止普通法法院的審判活動或阻止其判決生效。星室法院和宗教特權法院則成為國王鎮壓政治反對派和宗教異端的有力武器。普通法的主導地位及其代表的法治傳統陷入生死存亡的嚴峻危機。
在此關頭,普通訴訟法院首席法官科克挺身而出,高舉法律至上的大旗,為維護普通法的獨立性、反對政治權力的任意侵犯,與國王政府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他堅持普通法高於一切和國王權力必須限於法律之內的原則,認為司法權只能由法官獨立行使,國王絕不能幹涉法院判案,更不能擅自從法院調走案件或直接裁決案件。1608年科克不畏強權、犯顏直諫的那次君臣對話,成為法治史上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科克的斗爭盡管因勢單力薄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但畢竟高揚了法治精神,打擊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主義氣焰,鼓舞了議會中國王反對派的士氣。1620年科克被免職後進入下院,立即與國王反對派結成同盟,反專制斗爭從此進入不斷勝利的新階段。1641年,議會宣布廢除星室法院、高等委任法院等特權法院,剝奪了政治權力干預司法的主要手段。接著內戰爆發,王政傾覆。在法治與專制的首次正面交鋒中,法治原則獲得了初步勝利。
到17世紀80年代,隨著國內政治斗爭的激化,斯圖亞特復辟王朝試圖重溫專制舊夢,肆無忌憚地侵犯議會權力,罷免法官,干預司法,法治再次面臨生死抉擇,由此激發了「光榮革命」。在這一最後的決戰中,法治徹底戰勝了專制。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宣布取消國王經常用以干涉法官獨立司法的法律豁免權和中止權,明確規定國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實施,未經議會同意,也不得行使法律豁免權。1701年,議會又制定《王位繼承法》,宣布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一直任職;法官只有在議會兩院的請求下才可罷免;法官的基本薪俸應予以保障,從公共財政中支付。第一個現代法治國家由此誕生。
五、英國的法治進程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經驗。
第一,建立適度強大的政治權威,進而實現政治與法律的良性互動,是順利走向法治的必要前提。雖然理論研究業已證明,法律和政治的分離,是實現法治的必由之路,但無容置疑的是,法律和政治是無法截然分開的,它們作為國家上層建築的兩大核心組成部分,總是結伴而生、互相依存的。一方面,政治的有序運行離不開法律的合法性支持,另一方面,法律價值的實現也離不開政治後盾的保障。然而,同樣不容置疑的是,由於政治的核心是權力,其首要目標是獲取和運用權力,而法律的核心是權利,其基本價值是界定和保障個人權利,因而政治和法律之間又總是存在一定的張力和沖突。為了權力,政治有可能無視權利,壓製法律;為了權利,法律必須約束權力,規制政治。所以,政治和法律既相輔相成,又相反相剋。二者關系結構的不同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法治文明的進程。如果相輔相成關系居於主導地位,則形成良性互動關系,法治文明將順暢發展;如果相反相剋關系占據了主導地位,就會阻礙法治文明的進步。其中,政治因素是影響雙方關系結構的主導力量,因為在二者的矛盾中,政治畢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質言之,如果政治權威強大適中,政治權力的作用發揮合理有度,雙方便形成良性互動關系,進而推動法治發展,如若不然,後果無非兩個:或者因政治權力過於弱小,無力將社會整合為一個政治共同體,法律的統一和有效實施難以保障,法治自然無從談起;或者因政治權力過於強大,超越法律之上,變法律為自己的工具,結果就會走向法治的反面——專制。
對於英國來說,在走進國家文明後就建立起了一個適度強大的中央政府。這個政府既完成了國家的政治統一,又沒有吞噬掉原始民主習慣,遂使法治傳統的萌生成為可能。隨後的諾曼征服進一步強化了王權,但由於貴族聯合力量的抗衡作用,並未強大到東方國家那種程度,從而形成了一種集權而非專權的國王政府,結果就為法治傳統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左右逢源」的良好政治環境:集權性賦予國王政府以足夠的力量,使它有能力通過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實現法律的統一,而非專權性又決定了它沒有「過剩」的力量可以超越法律之上,致使法律自治得以實現和鞏固。由此可見,建立適度強大的中央政府對於法治的生成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這是英國留給後人的一條具有普遍意義的歷史經驗。
第二,法律自治的制度化建設是關乎法治成敗的決定性因素。英國的法治傳統雖說源遠流長,但在12世紀以前,由於尚未建立自成系統的法律設施和制度,因而只能寄託於政治系統的外殼之下。既然 「寄人籬下」,難免「仰人鼻息」。在此情形下,倘若出現一個權迷心竅的政治家且決心建立專制統治,法治傳統將面臨生死抉擇,如若不想坐以待斃,只能訴諸於人民的非法暴力反抗以求自保(如約翰王時期的武裝叛亂),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合法有效的制度性手段可資利用。普通法的產生終於使這個問題得以解決。換言之,普通法的形成過程亦即英國法律自治傳統的制度化過程。如果說在此之前英國的法治傳統尚處於「蛹化」階段,那麼,普通法的產生則標志著它已經「化蛹為蝶」。完成制度化後,英國的法治傳統終於登上不敗之地。從此後,不管遇到多大的艱難險阻,它都能憑借著制度化的物質力量而化險為夷。都鐸王朝在專制道路上的自我剋制,斯圖亞特王朝專制夢想的最終破滅,都充分顯示出了法律制度化的強大威力。從這個事實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另一條具有普適價值的歷史經驗:制度化建設對於法治事業來說,是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決定性因素。
第三,法律制度化的核心是自治型司法制度的建設。英國的司法制度化既早於、又快於行政制度化。早在12-13世紀,伴隨著普通法的產生,英國就基本實現了司法制度化,而在行政制度化方面直到16世紀才真正啟動。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號稱是都鐸專制王權的頂峰,但她既沒有常備軍,職業官僚也只有1000人左右,不及當時法國的一個省、中國的一個縣。由於司法制度超前發展、自治「早熟」,行政制度發展相對滯後,所以,英國的行政管理在很長時期內主要通過司法渠道來完成,由此形成了行政司法化傳統。這與我國行政制度發展最早、最快、最完善以及由此決定的司法行政化的傳統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中英兩國的法治進程和命運也截然相反。
Ⅳ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範文5篇
【 #教案# 導語】學校的道德和法治教學常常都是以班會的形式展開的,並且很多時候並不會作為常規課程出現,以下是 無 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1.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範文:探訪古代文明
教學目標
1.懂得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創造了人類文明,保護文明世界的文化遺產,形成開放的國際視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發祥地;知道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發祥地,知道要保護文明世界的文化遺產。
教學難點:如何保護文明世界的文化遺產。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討論、自主學習法、探究式
教學准備:教師課前製作課件、搜集資料,學生課前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放眼世界,人類擁有的很多文明成就。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
都發現了古代遺跡,這些古代遺跡的發現告訴我們人類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書課題:探訪古代文明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早期文明發祥地
(一)看圖發現規律。
1.觀察P44「大河流域文明發祥地圖二
2.說說:人類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3.發鉛團漏現:
我發現這些早期文明都位於大河流域。
我發現……
(二)閱讀,做一個考古學家。
1.閱讀p45圖文材料。
2.想像與思考:
在中國歷,位於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約^000年和位於黃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約6000年。)早期開始了定居生活。他們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們使用什麼樣的工具,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3.考古發現:收集更多的資料,從住、食、用等方面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話題,嘗試去做個小小「考古學家」吧。
(三)查找資料,比一比。
1.收集資料: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學們還查找到不同的資料。
2.比一比:你還有哪些發現?
我發現這些早期文明區域都有文字的出現,他們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講授新課
活動二:文槐爛明世界的文化遺產
(一)閱讀感悟,查找資料。
1.讀p47「閱讀角〃:殷墟。
2.感悟:殷墟的發現說明了什麼?
3.查一查,講故事:
你還知道哪些驚動世界的考古發現嗎?請說說有關他們的故事。
4.出主意,交流:
你還知道哪些震驚世界的中國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又該怎樣保護他們?
(二)探究金字塔。
1.收集資料:了解金字塔。
2.探究問題:
在沒有現代科學或高技術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樣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
這些不同形狀的巨石是怎樣雕刻成形的?
金字塔是用來做什麼用的?
木乃伊又是如何製作的?
(三)閱讀,查找資料。
1.讀P48閱讀角:《漢謨拉比法典》
2.收集資料:
除了前面的古代文明成就外,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文明成就,請收集相關資料。
3.講故事交流:和同學去講講他們的故事。
4.感悟:
你從這眾多國家創造的燦爛文明中感受到了什麼?
三、課堂總結。
2.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範文:多元文化多樣魅力
教學目標
1.增強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意識,樂於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
2.在生活中,形成主動去了解他國文化的習慣;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
3.初步了解各個不同國家的禮儀:懂得如何更好地處理文化不同帶來的尷尬、矛盾或者沖突。.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增強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意識,樂於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關。
教學難點:懂得如何更好地處理文化不同帶來的尷尬、矛盾或者沖突,
教學准備:課件、學生交流材料
教學過程:
活動一:了解什麼是多元文化
1.板書:文化什麼叫文化?
2.解讀文化:具體指群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工具、附屬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規范,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關情想、精神圖騰等等。
3.提出世界多元文化的概念:世界多元文化是一個社會學的專用名詞。用來表達現代社會人們對非本族文化的尊重與接受。多元文化只指在一個地區有多個民族的居民生活在一起,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多元文化逐漸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或政府綜合國力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條件。
4.接下來,就請我們的四個學習小組上台來分別介紹一下他們調查的一種多元文化。
第一小組:多元化的代表一一舞蹈
總結:舞蹈用動作代表了語言,各地的舞蹈因為浸潤了當地的文化,受到不同地方的歷史、人文、風俗習慣和人身體結構特點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特點,從而體現了文化的絢麗多姿。
第二小組:各國不同的見面禮儀演一演
總結:每個國家因不同的文化往往會衍生出不同的禮儀習俗。因此只有了解了人們怎樣不同的噓寒問暖,才能在陌生的國度大方得體地展示自己的友好。
第三小組:世界各地的不同建築
總結:建築作為一和文化。與各地的環境相適應,與自然融為一體,是不同國家、民族,生活方式的展現。
第四小組: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圖文展示
總結: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團、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關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禁文化、醬酬、麵食、葯騰、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師:中國飲食影響別國,就充分說明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在不斷融合、發展,但是在這過程中,也會有因文化差異引起的尷尬、矛盾或沖突,你知道該怎麼處理嗎?
案例回放:
1.不接受贊美二虛偽?
總結:西方人樂於贊美別人,同時也樂於接受別人的贊美。而中國人為了顯示謙恭,常常會「拒絕「他人的贊美。這種「拒絕"會讓老外覺得莫明其妙,好像你不領他的情似的。
2.要不要付小費?
在美國給小費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從餐廳吃飯、坐計程車、讓酒店工作人員幫你拿行李等等,都需要給一定數額的小費作為給對方勞動的一個認可和補償.大部分情況是占你消查數額的15%左右。當然你可以根據這家餐盼酒店的高級程度,服務的質量有所調壁。但是不給小費一般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且會讓你成為不受歡迎的客人。
總結:我們要了解差異,並學會尊重差異。
3.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範文:科技發展造福人類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2.知道科學技術不斷探索的影響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用途廣泛。
3.感受科技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
教學重難點:
感受科技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
課前准備:
1.學生准備:查找航海家的故事
2.教師准備:課件媒體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對世界的認識
1.播放視頻:《地心說vs日心說》
2.補充背景: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時代背景。
師生討論: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對於人類認識宇宙有著怎樣的影響
3.科學的佐證:伽利略望遠鏡
播放視頻:《不說不知道,17世紀的伽利略用這和望遠鏡證實了日心說》
4.指名交流:
伽利略的望遠鏡對當時有何意義?
5.出示資料:伽利略遭到教會的譴責和審判。
思考: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表現出了怎樣的精神?
活動二:偉大航行
1.了解我國古代對宇畝的認識:天圓地方說。
2.航海家的積極探索:你知道哪些的航海家收集相關資料,說說它們的故事。根據交流出示相關資料。
3.整理15世紀初開始的航行大事。
4.觀看視頻,師生討論:新航路的開辟有哪些作用?
5.小結
活動三:對自身的認識
1.過渡:人類在認識自然界的同時,也在不斷深化對自身的認識。
2.人類起源的說法:
(1)神創論:你了解哪些關於神創作人類的故事
(2)自然進化論,也就是大家比較認可的一和說法,人是從張猴進化而來的。
3.介紹達爾文及《進化論》
4.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範文: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
教學目標
1.了解什麼是國際組織、國際組織的分類及重要作用,培養開放的國際視野。
2.了解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知道這兩個國際組織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發展的重要作用,明白中國與國際組織的交流、推動作用。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國際組織的分類及重要作用,了解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構成和作用,明白中國與國際組織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教學難點:國際組織的分類及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討論交流
教學准備:師製作課件、收集資料,生課前搜集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視頻導入
1.播放聯合國大會召開視頻,生認真觀看。
師:視頻中是什麼組織在召開會議?在哪裡召開?參加的成員有哪些?
生:自由回答。
師:這是聯合國大會召開。像這樣的組織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關於國際組織的話題。
2.板書課題: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國際組織
(一)學習探究。
1.閱讀教材P66內容,查找資料:
(1)什麼是國際組織?
(2)國際組織有哪些特點?
2.交流與分享:國際組織可分為哪幾類?
(二)閱讀,說一說。
1.讀p66「閱讀角」: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東南亞國家聯盟。
2.說一說:
①」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分別是什麼性質的國際組織?
②你還知道哪些世界性國際組織,除了東南亞,世界其他地區有區域性國際組織嗎?
(三)讀圖,辨一辨,說一說。
1.讀p67圖: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
2.探究交流:按照職能范圍,國際組織可以分為哪幾種類?
3.辨一辨:p67判斷下列國際組織是世界性國際組織還是區域性國際組織,是一般性國際組織還是專門請國際組織,請在相應的括弧內打對勾。
4.說說:
①國際組織可以如何分類?
②國際組織的作用?
活動二: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
(一)讀一讀,查一查,說一說。
1.讀p68閱讀角,思考:
①聯合國的來歷。
②聯合國旗幟。
③聯合國有這么多成員國,各國語言大不相同,用什麼語言開展工作呢?
2.讀p69的材料,並查找資料:
3.說說:結合你了解到的信息,說說聯合國主要機構及其作用。
(二)讀一讀,查找資料,說一說。
1.讀p70「世界貿易組織」圖文材料。
2.查找資料。
3.說一說:
①世界貿易組織的由來?
②「世界貿易組織」標志中6道弧線像什麼?這樣的標志有什麼含義?
③世界貿易組織是什麼性質的國際組織?其作用是什麼?
④中國2001年加入該組織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三:中國與國際組織
(一)查找資料,交流與分享。
1.讓我們一起收集中國在聯合國的聲音和身影吧。
2.交流:
(1)中國踐行什麼樣的外交理念?
(2)中國與聯合國有什麼樣的關系?在聯合國起什麼作用?
(二)閱讀、收集與探究。
1.讀p72「閱讀角」:20國集團。
思考:
①20國集團分別有哪些國家?
②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一般在什麼時間召開?
③你知道峰會會標的原型是什麼嗎?有什麼寓意?
2.收集資料,連一連p72:
同學們分別收集了部分中國加入的國際組織的相關資料,你能把這些國際組織與其相對應起來嗎?
3.介紹:你知道我國還參加了哪些國際組織嗎?收集資料對他們的概況以及作用做一個介紹。
5.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範文:我們愛和平
教學目標
1.懂得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培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理念。
2.初步了解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知道戰爭帶來的傷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國為推動和平做出巨大的貢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戰爭帶來的傷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國為推動和平做出巨大的貢獻。
教學難點:和平是世界潮流。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討論交流
教學准備:師製作課件、收集資料,生課前搜集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視頻導入
1.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戰講解」視頻。生認真觀看。
師:看了視頻,同學們有什麼感受?
生:自由發言。
師:戰爭,時刻存在於人間。戰爭就是魔鬼,破壞人間和平安寧的環境。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關於戰爭與和平的問題。
2.板書課題:我們愛和平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戰爭帶來的傷害
(一)閱讀感悟。
1.讀p74「閱讀角〃:第2次世界大戰及其帶來的傷害。
2.感悟:閱讀後你有什麼話想說?
我們熱愛和平,但戰爭從未遠離。
(二)讀圖文材料,交流與分享。
1.讀p75材料。
2.談感受:童年時光應該是無慮的,那些深處戰爭中的同齡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3.交流與分享認識:你還看過哪些關於戰爭的書記或電影,談談你對戰爭造成傷害的認識。
(三)閱讀感悟。
1.讀p76「閱讀角〃。
2.思考與交流:
(1)隨著現代武器不斷升級,戰爭還會給人類帶來哪些災難?
(2)對戰爭你有什麼要說的?
活動二:和平是世界潮流
(一)閱讀感悟。
1.讀p77閱讀角。
2.交流與分享感悟:
①為什麼這么多國家會舉行紀念第2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活動?
②從閱讀中得到什麼啟發?
(二)查找資料,讀一讀,說一說。
1.查資料:熟悉有關世界和平的雕塑、圖標,說說它們的寓意。
2.讀p78閱讀角。
3.交流與分享:國際和平日到來時,世界各國人民是如何慶祝紀念的?
4.登錄聯合國中文網站,找一找近三年「國際和平日」的主題。
5.說一說,活動中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三:中國為和平做貢獻
(一)閱讀感悟。
1.讀p79材料:
2.談體會,交流:
①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什麼?
②中國為維護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做出了哪些不懈努力?
③「和平共處5項原則」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二)讀一讀,收集資料。
1.讀p79閱讀角:中國中東問題特使。
2.查一查:收集近段時間的國際新聞。
3.說一說:中國在處理國際爭端中的做法。
4.談感受:從閱讀中你有哪些感悟?
(三)小討論:關於「一帶一路」的建設。
1.查找資料:
①什麼是「一帶一路」?
②「一帶一路」的建設有何意義?
③從「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你感悟到什麼?
2.討論交流。
(四)閱讀感悟。
1.讀p80圖例和p81閱讀角
2.感悟與交流:
①你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認識。
②從圖例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③到底是什麼力量鼓舞著邊防戰士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3.邀請解放軍或有參軍經歷的長輩,幫你講述軍隊生活,與大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三、課堂總結。
Ⅳ 如何在創新社會法治建設中營造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
「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社會治理體制佔有重要位置,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實現「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目標要求,就必須重視社會治理創新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實現社會治理的「五個轉變」。
實現社會治理思維視角從「國內」到「全球」的轉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國把社會治理當成純粹的國內事務,沒有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社會治理問題。進入21世紀,我國的社會治理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和國際合作的日益頻繁,加劇了各國的文化沖突,極大改變了政府社會治理的環境;大規模的人員、資源、信息、資本快速跨國流動,加速了風險傳播,放大了危機影響,增加了社會治理難度;民主行政、責任行政、服務行政、回應行政等理念深入人心,沖擊著政府社會治理的傳統觀念,對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形成挑戰。在這一潮流下,任何一國的社會治理都不可能孤立進行,「全球治理」給「國家治理」帶來了新的沖擊。這就要求社會治理體系從一個封閉式的治理結構轉向開放式的治理結構,並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社會治理問題。經濟全球化給社會治理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使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社會治理理念推動我國社會治理體制創新,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樹立「全球」思維的同時,還要主動防範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社會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在國內要進一步加強社會意識形態管理,深化公民國家意識、社會整體意識,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安全體系,形成法律法規、社會道德、文化傳播多位一體的安全防範布局;在國際上,要進一步加大中國現代社會治理理念的宣傳力度,樹立正面形象,在涉及國內社會治理的問題上堅持原則,堅決杜絕任何外來勢力干涉,依據本國法律法規妥善處理。
實現社會治理主導理念從「利益」到「價值」的轉變。社會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會性決定了其價值取向與單純的經濟管理活動追求個人利益、部門利益、集團利益最大化的價值取向截然不同。我國過去30多來年的公共管理,是以物質利益為導向的公共管理,實施的是「見物不見人」的發展方式,實施社會管理過程中,沒有完全做到以人為本。在利益導向的社會治理理念下,社會風險不斷增加,社會矛盾不斷累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靈狀況。在此背景下,建立實現多元價值追求的復合治理,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治理的制度建設和治理實踐工作中,形成科學有效的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和諧成為應然選擇,調整社會關系、協調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實現政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善治」的社會治理目標。
實現社會治理功能定位從「維穩」到「維權」的轉變。「維穩」與「維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兩者是辯證統一的。「維權」是「維穩」的基礎,「維穩」的實質是「維權」。由於特殊的國情,實踐中,我國社會治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單純地強調「社會的穩定性」指標,忽視了「社會的公正性」「社會的參與性」等維度,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有效維護了我國社會的基本秩序和穩定局面,但也不利於社會活力的釋放,導致了影響社會和諧的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當前,必須順應公民權利意識大大提高的現實情況,公平保護公民利益,堅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從實體、程序和時效上充分體現公平正義的要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真正防止因為「維權」而產生的「維穩」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實現社會治理主體構成從「一元」到「多元」的轉變。長期以來,我國的社會管理主體主要是政府。「大政府」架構在一定階段產生過一定積極效應。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大政府的管理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社會整體發展。現實中,政府負責等同於政府包攬,從觀念到制度都排斥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社會管理,其結果一方面導致社會自治發展緩慢,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發展緩慢,另一方面導致了權力尋租和腐敗現象的發生。實際上,社會治理除了國家和政府之外還應強調社會組織、企業、公民個體等社會力量的參與。社會需求是多樣化的,不同類型的主體有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擅長,因此需要主體的多元化。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格局,在轉變政府職能的前提下,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為公眾提供高質量、差異化的社會公共服務,實現從政府單一主體的單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體的協同治理,推動社會治理從國家本位向社會本位轉變。
實現社會治理方式方法從「剛性」到「柔性」的轉變。社會治理既可以憑借法律約束、紀律監視、強迫控制等剛性手段,也可以依靠組織、協調、激勵、感召、啟發、誘導、協商等柔性方法。長期以來,政府在實施社會管理時,往往習慣於行政處罰等剛性措施,而對於柔性方法則較少採用和考慮。現代社會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維,變硬約束為軟引導,變強制服從為服務感化,變堵截民情為疏解民心,變應急管理為預防治理,變事後干預為事前預防,合理引導社會輿論,適時干預社會情緒,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和風險。
Ⅵ 為什麼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意願做出的必然選擇
1. 依法治國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完全一致。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和各種法律,把黨的主張變為國家意志,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法律與人民意志的統一。這樣就把黨對國家事務的領導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中國共產黨治國方式的重大發展,也是黨更加成熟的表現。
2. 實行依法治國,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法制將人民的民主權利以及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統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來,並確保其實施。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不受破壞和損害,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實現,保證全國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特別是管理基層地方政權和各項企事業的權利,享有各項公民權利。實行依法治國,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於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又有利於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有序進行。
3. 實現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主體的活動,市場體系的維系,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發揮,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都需要法律的規范、引導、制約和保障。在對外經濟交往中,也需要按國與國之間約定的法則和國際慣例辦事。實行依法治國,就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這種內在要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
4. 實現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從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看,從封建專制國家,到資產階級民主法制國家,體現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吸收一切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體現。實現依法治國,是中國邁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
5. 實現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社會穩定、人民安定團結是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前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需要幾代人艱苦奮斗才能實現的偉大事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前進的道路上也必然還有不少矛盾和困難。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局面,就必須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各種破壞、犯罪活動能受到有力打擊和有效控制,各種人民內部矛盾能得到正確有效地處理。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最靠得住的辦法就是實行依法治國。
Ⅶ 法律的三個特性是什麼
法律的三個特性是什麼?
法律具有三個特性:
一、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二、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律部門,
首先法的特徵是4點:1,法是一種行為規范。也叫行為規則,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各種准則,制度。規范一般有兩大類,即技術規范和社會規范。技術規范是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規定人們如何使用自然力、勞動工具和勞動物件的行為規則,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技術標准、操作規程。社會規范是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規則,法律規范、道德規范、社會團體規范等都屬於社會規范。2,法是具有國家意志性的社會規范。這體現在3個方面,(1)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2)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3)法對全體公民具有普遍約束力。3,法是規定人們權利和義務的社會規范,可以做的行為即為權利,禁止做和必須做的行為則為義務。4,法的目的是建立和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法律的連貫性是什麼
一步步來的,執法 執行都按流程來。並且判決生效後,按判決書執行。
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徵
法律具有三個最為顯著的特徵。
一、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二、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第二條是最重要的,刑法書上有的。
這些應該在書本、筆記上都有的。
法律的時效性是指什麼?
不清楚的話可以去 華律網 問問嘛
那是國內最大的專業法律咨詢網站
法律的階級性是指什麼
法律的階級性:指法律產生於一定性質的生產關系,屬於特定社會上層建築之一,為一定階級服務的屬性。
法律的時效性是什麼意思迅襲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畝斗兄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銷旦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援其訴訟請求。
現代法律的本質屬性是什麼
▲"階級性"是法律的本質屬性,它象一根紅線貫穿在整個法學中,圍繞法 的階級性問題,中國法學界曾經展開過激烈的爭論,至今余煙未散。到底如何看待法的階級性問題,著名學者李步雲先生在《法學研究》97年第6 期中發文指出,把法看成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這種理論會否定法律符合事物的本性和客觀規律,把法僅理解為"階級斗爭的工具"這種觀點會否定法律的倫理 性,忽視法應是社會文明的體現,他認為,這種理論與人治主義、法律虛無主 義,法律實用主義,法律主觀主義有關,應當"拋棄"。。
( 一、)階級性在我國產生的必然
中國法學深受階級性影響,有其歷史的,必然的因素。首先,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給法打上了階級性的烙印。在剝削階級社會,法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自己統治、鎮壓人民反抗的最直接、最犀利的武器?quot;法,帝之具也"從而是使法蒙上階級性色彩,法學也就自然而然地為階級性左右;其次,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革命,也從另一個側面使法學具有強烈的階級性、政治性色彩,建國後,黨領導人民制訂法律就不可避免地帶有階級性,如對整個司法機關的整頓,1952年開展的司法改革運動,文革中砸爛"公、檢、法"就有著鮮明的階級性,對以後法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再次,建國之初,面對資本主 義國家的包圍封鎖,我們要鞏固政權,需要進行階級專政,在錯綜復雜的國際 國內形勢下,全面學習蘇聯,接納唯辛斯基的階級法學理論,從而也使我國法學帶上了濃厚的階級性色彩。
法學帶有階級性,法學政治化,給中國法學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從積極方面看:
第一、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的覺悟,認清剝削階級法的本質,推動人們反抗舊的制度,摧毀舊的法學體系,建立全新的法學體系。
第二、法學具有階級性,在一定時期內,有利於鎮壓反革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 增強了人民的法制意識、法律意識。
因而,階級性在一定時期內對我國法學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它曾使中國法學在1949年-1957年間出現了短暫的繁榮,為中國能成功消滅剝削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法制的健全奠定了基礎。然而,過分的強調階級性,也對我國法學發展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它嚴重阻礙了中國法學的發展。
這種理論缺陷主要有三方面。
1.統治階級志論的研究物件過窄,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首先,法是否只體現統治者的意志,還是應體現全體人民的意志
其次,只看到統治者的管理和秩序的作用,而看不到法律的公平性與合理性,以及對被統治者的限制和對權力的約束。只看到隨統治者易人而改變的法,而看不到不變的永恆的法;只看到苛以被治者義務的法,看不到賦予被治者權利的法。
2.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和絕對化,
(1)對社會利益分析只看到對立的一面,否定統一的一面。這種將社會利為絕對對立的兩元是極其片面的。因為,第一,社會尤其是現代社會,社會利益不是簡單的兩元對立,而是多元分化又統一,陳了階級對立以外,人們分屬於不同的利益集團,由於多元分化,個人可能會兼及幾種利益集團的身份,這形成了利益交叉現象,在某些問題上可能處於對立的兩集團,在另一些問題上可能同處於一個利益集團。如果說這種兩元對立分析方法在傳統社會里尚有一些道理,對現代法律就完全不適用了。因為現代的法律不是身份,其調整的主要立足點不是人的身份,即不是調整不同個體間的關系,法律必須將每一個人設定為獨立、平等的個人,作為法律關注的基本單位;法律調整的基本依據是他幹了什麼、承諾了什麼,而不是他屬於什麼階級。第三,現代社會,人類產生全人類共同利益,這個利益超越階級利益,例如生態和平與發展、全球反恐怖與防止各種社會災難、共同打擊卻機、特別是金融危機。第四,利益不僅有物質的還有精神利益更無階級對立可言,例如宗教信仰、人格尊嚴、等等。
(2)片面強調立法機關的作用和權力的作用。一個在社會中形成的規則,不管其內容如何,-經認可或宣布就成了統治階級意志。在同一國家裡,問題是,可能有完全相反的規范但卻反映了同一個階級的意志,比如在一國兩制條件下,兩個反映不同階級意志的法律何以能共存?一個立法機構如果有兩個對立的階級所組成,這個立法機關到底表達誰的意志!在建社會末期,歐洲許多國家的君主制定了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立法,這體現誰的意志,林肯的廢奴法令難道對奴隸無利益可言?對國際法來說,那就更經不起推敲了。國際法在當代許多地方已取得了高於國家立法的地位,國際法的立法者不是哪亠個國家!而是國家群體。因此法體現的決不是哪一個國家或階級的意志,而是合意或理性。堅持圍際法為階級意志必導致邏輯矛盾。試舉幾例。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的簽訂者在我國參加之前大多為資產階級國,按新意志論可將這些公約定義為資產階級意志;那麼,我國加入後,是否意味著屈從資產階級意志?問題還在於,當我國內立法確認某項體現"資產階級意志"的國際條約時,該項新法是什麼意志?這勢必造成一種規范兩種意志的反邏輯結論。比如民法基本制度(物權、債權制度)發育於原原始社會,成形於古羅馬,完成於近現代,它是原始人、奴隸主、封建主,還是資產階級意志?民主制度發端於古希臘,復興於近代,這又是誰的意志?這些只能是人類共同理性的產物或反映人類的共同理性。
(3)片面強調立法者與"被治者"的對立。立法者通過立法統治被統治者,即使在古代國家也不盡然。中國古代立法的重要目的是治官和治豪民(統治階級)。至於現代,立法者是民主的議會,立法者自己當然要受制於法律。事實上現代立法是專門針對統治階級的,例如消費者權益法、濟貧法,商額累進稅法、人權立法等等。
3。否認全球化帶來的全球法律趨同以及世界性立法,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客觀存在,這一現象必然帶來法律的趨同。各國的憲法、行政法、刑法的差距正在縮小,貿易法是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世界貿易組織的存在就是證明。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世界性的法律,它的效力幾乎及於全世界,雖然它們的實效不太令人滿意,例如關於反對恐怖主義的公劫持人質的公約、防止及懲辦滅種罪公約等。這些全人類、體現全人類總體利益的法律無論如何是不能歸結為統治階級意志的。它們被納人不同階級意志的法律體系。
階級性對我國法學產生的負面影響,表現在:
第一、階級性的過分突出,壓制了法學研究的范圍,束縛了法學工作者的思想,造成了我國法學的停滯不前。在反右傾的年代裡,由於黨對階級斗爭形作了錯誤的估計,反右斗爭嚴重擴大化,法學界受到巨大沖擊,許多專家、學者因學術觀點問題被打?quot;右派分子",成為專政物件;法學的一些重要概念、范疇無人敢於問津,成為禁區,法學研究開始倒退,尤其是"以階級斗爭為綱"正式提出後,法學這一重要社會科學實際上已被取消。
第二、由於階級性的影響,還使我國法學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導致法學研究中抽象的邏輯推理和論證多,具體經驗考察少,且敘述起來籠統模糊,給人一種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兩不管的感覺。在研究方法上往往斷章取義,曲解馬克思主義,從而長期存在著"教條主義"傾向,致使馬克思主義被教條僵化,甚至自相矛盾,最終使我國法學固步自封。
第三、由於階級性對法學的干擾,促成我國法學理論上的弊端。在思維模式上,它過份強調意識形態的純潔性而缺乏重視實證經驗的科學態度,使大批的法學家把興趣放在官方意識形態的論證、注釋和宣傳上,而喪失科學研究所必需的自我審視、自我批判的合理懷疑精神,也使法學中的許多重要命題免受實踐的檢驗。在立論出發點上,它用"階級對立"這種簡單的公式來代替生動的社會現實,把歷史和現實的復雜的社會關系,簡化為簡單的抽象的階級關系,價值取向上,它以超現實的理想主義道德尺度約束個體行為,具有蔑視個人的國家主義傾向,這種價值傾向已不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和國際潮流,最終,使法學以抽象推理代替經驗考察,沉浸在法律形式主義之中。
第四、階級性還影響到法學指導下的司法實踐。在立法方面,由於過份強調階級性,我們對舊法給予了完全的摧毀,這在一定程度上割斷了法的歷史聯 系,否定舊法,使我國的法制建設中斷,造成了法的虛無主義,同時,由於過分誇大階級性,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法的科學性,出現以政代法、以 黨代法、以令代法和個人專斷主義,法律作用形象受損;在執法方面,階級性還為司法實踐中司法人員執法不嚴、破壞法制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司法方面,它破壞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為一部分人搞特權、凌架於法律之上提供了借口。
第五、在培養公民法制意識,普及法律方面,階級性也產生了消極影響,階級性過分強調法的專政作用,勢必造成廣大人民對法產生誤解,在人民心目 中勾畫出你死我活的階級斗爭的場景,從而使人們對法產生畏懼,而不是對法產生信仰、崇尚。同時,由於階級性造成的司法實踐的嚴懲缺陷,法律為階級 性左右,不具有穩定性,也使人們懷疑法,這些都不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 和普法工作的進行。
第六、法帶有強烈的階級性,突出法的專政作用,導致了在實踐中重刑輕民,輕視其它部門法的發展,從而延緩了我國邁入法治國家行列的程序,影響到法治的實現。強調階級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法的社會性,不利於法的價值、功能的實現。法的階級性無法解釋"一國兩制"的偉大理論與實踐,無法突破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創新,無法使中國法學與國際慣例接軌,從而封閉、孤立了 中國法學與國外法學的交流,阻滯了中國法學順利邁進21世紀。
總之,階級性在一定時期對我國法學曾有促進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階級性的過分突出已不適應當前的時代需要,它阻礙了中國法學的發展,弊大於利,應加以清算。
蔡定劍先生發表在《學習與探索》98年第5期上的《論法的品質》, 他提出"統治階級意志的法律理論是自殺性的理論,這種理論是否認法治的。因為主張法律是某個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就意味著否認正義、平等的價值。既然法律是統治者的 工具,統治者本身及其政黨就可以不收法律約束,法就不可能是有權威和公正的。法是對敵人專政的工具,法律越多意味著敵人越多加強法制帶來的將不是和平、安寧和秩序,而是人與人之間敵視的加深、階級斗爭的加強,使社會更陷於斗爭與混亂。可見,越是主張法律的階級斗爭性質,就離法治越遠,並且法律本身也將在階級斗爭中毀滅"。先生的觀點,振聾發匱,有助於我們把握和反思法的本質,對我們加深認識法的階級性本質是很有啟發的。
▲法律的特徵:
我們把法律的一般特徵歸納為四個基本方面,即: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認可和解釋,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一、凋整行為關系的規范
(-)行為關系是法律的調控物件
法律不是通過對人們思想的調整來調整社會關系的。在法律上,行為是極為重要的。馬克思說過:"對於法律來說,除了我的行為以外,找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物件Ⅲ這就是說法律一般不以主體作為區分標准,而是以行為作為區分標准。法律是針對行為而設立的,因而它首先對行為起作用,首先調整人的行為。對於法律來說,不通過行為控制就無法調整和控制社會關系。這是法律區別於其它社會規范的重要特徵之一。比如道德規范是通過思想控制來調整和控制社會關系的,政治規范是通過組織控制或輿論控制來完成社會調整的。概而言之,法律是以行為關系為調整物件的規范。
(二)法律的規范性
法律是一種行為規范,之所以說它具有規范性,是因為:第一,法律具有概括性;它是一般的、概括的規范,不針對具體的人和事,可以反復被適用。進一點又使法律同非規范性法律檔案(如判決書)區別開來。第二,法律的構成要素中以法律規則為主;這不僅表現在法律規則在量方面佔主導地位,而且法律的其它要素或者是為法律規則服務的,或者需要轉化為規則而發揮作用。第三,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中包括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這是法律的規范性最明顯的標志。這同其它社會規范有著顯著的區別,一般的規范都不具有這種嚴密的邏輯結構。法律的規范性決定了它的效率性。法律是抽象的、概括的,它無須象個別指引那樣對具體的人和事作出具體的指引,只要通過規范的安排和指引,即規范性調整,它就能對一切同類主體和同類行為起到作用,每個人只須根據法律而行為,不必事先經過任何人的批准,因而其作用是高效率的。
二、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認可和解釋
(1)制定、認可、解釋是法律創制的三種主要方式
制定是指國家機關通過立法活動產生新規范;認可是國家對既存的行為規范予以承認,賦予法律效力。"認可"通常有三種情況:第亠,賦予社會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一般社會規范,如習慣、經驗、道德、宗教、習俗、禮儀以法律效力。第二,通過加入國際組織,承認或簽訂國際條約等方式,認可國際法規范。第三,特定國家機關對具體案件的裁決作出概括,產生規則或原則,並給予這種規則或原則以法律效力。其中最常見的是第一種情況。法律的創制不是僅僅通過認可和制定,在某些情況下法律被認可或被制定以後還有一個再度創造的過程,這就是解釋。
(2)法律的國家性
法律出自國家,具有國家性,因為:第一,它是以國家的名義刨制的。盡管它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但它不能只是以統治階級的名義。法律代表的是"一種表面上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就要求以國家名義來制定和頒布。第二,法律的適用范圍是以國家主權為界域的,這是法律區別於以血緣關系為范圍的原始習慣的重要特徵。第三,法律的實施是以國家強制力為保證的。所有這些是法區別於其它社會規范的重要特徵。法律的內容從本質上說是統治階級意志,從形式上說是國家意志。只有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統治階級意志才是國家意志。
(3)法律的普遍性
由於法律是國家指定或認可的,所以它派生出"普遍性"的特徵。一般來說,法律在一國全部地域范圍內對一切人和組織發生效力。但是我們應當看到法律的"普遍性"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法律在空間、時間和對人的效力上是不一樣的。法律在空間上的效力區別取決於這個規范是在全國范圍內普遍生效,還是只在某一確切規定的地區內生效,或是預先規定在國外生效。
(三)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
(1)法律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第一,法律是規則為主,而法律規則中的行為模式是以授權、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規定了權利和義務;法律規則的法律後果則是對權利義務的再分配。第二,法律對人們行為的調整主要是通過權利義務的設定和執行來實現的,因而法律的內容主要表現為權利和義務。第三,權利義務是主體法律地位的體現,不管法律是怎樣的法律,不管這種法律以權利為本位還是以義務為本位,權利和義務總是被立法所充分重視,也受社會各成員關注。
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規定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的特點,它明確地告訴人們可以、該怎樣行為,不可以、不該怎樣行為以及必須怎樣行為;人們根據法律來預先估計自己與他人之間該怎樣行為,並預見到行為的後果以及法律的態度。
(2)法律的利導性
法律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分配利益,影響人們的動機和行為,進而影響社會關系,法律的利導性取決於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是雙向的。"雙向"表現在:權利和義務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一個表徵利益,一個表徵負擔;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它們是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如果把權利看成正數,那麼義務便是負數;義務是權利的范圍和界限,權利是義務的范圍和界限;法律上只要規定了權利就必須規定或意味著相應的義務。權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導向和激勵機製作用於人的行為,並且權利可以誘使利己動機轉化為合法行為並產生有利於社會的後果,比如王海基於獲得雙倍賠償金(利己動機)行使索賠權(合法行為)從而產生打假效果(合理結果)。
通過義務對行為和社會關系進行調整的規范很早以前就出現,如道德、宗教規范,但它們都不採用利導的機制,不承認利益,只提倡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和義務。"對人們行為的任何規范性調整如果只與禁止和義務相聯絡,就不可能是有效?quot;,它會侵犯個人的自我決定性,也就不可能存在把社會有機體聯結在一起的社會相互作用,在眾多的社會規范中,只有法律的利導性是最明顯、最有效的,只有法律是通過權利和義務的雙向規定來影響人們的意識並調節有意識的活動。
(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力、通過一定程式予以實施
(1)法律以國琅強制力保證實施
法律的實施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如果沒有國家強制力作後盾,那麼法律在許多方面就變得毫無意義,違反法律的行為得不到懲罰,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貫徹和保障。國家強制力是指國家的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盡管許多社會規范也有強制力,但是其他社會規范的強制力不具有國家性。國家強制力是法律與其它社會規范的重要區別,比如道德規范就不具有國家強制的效能。但是,(1)法律的強制力不等於純粹的暴力。法律的強制力是以法定的強制措施和制裁措施為依據的。(2)法律的強制力具有潛在性和間接性。這種強制性只在人們違反法律時才會降臨行為人身上。法律的強制力並不意味著法律實施過程的任何時刻都需要直接運用強制手段,當人們自覺遵守法律時,法律的強制力並不顯露出來,而只是間接地起作用。(3)國家強制力不是法律實施的唯一保證力量;法律的實施還依靠諸如道德、紀律、經濟、文化、輿論等方面的因素。在現代社會,法律還出現強制力日益弱化的趨勢。
(2)法的程式性
法律的實施雖然是國家強制力為保證的,但它是由專門的機關依照法定程式執行的。法律的強制如果等於簡單的暴力,那麼統治階級也就無須採用法律的形式來進行治理,只要有刑場和行刑隊這種暴力工具就行了。所謂法的程式性,即法律的強制實施都是通過法定時間與法定空間上的步驟和方式而得以進行的。縱觀法律史,法律的強制實施都或多或少是通過程式進行的。古代法也十分重視程式以保證法律的實施,只不過這種程式的出發點、程式的正當標准與現代法的程式有區別罷了。近現代法律只是對法的程式標准加以正當化,使法律實施的方式更科學、更富有理性和公正性。
關於法律的強制性與正當性
"法律有牙齒,必要時會咬人,雖則並不時時使用,林肯都認識到這一點,他在通過美國正案(廢奴條款)時說:"無償沒收這筆曾為筅法承認餓一度價值30億美元的財產,如果沒有格蘭特和薛爾曼的痢刺刀做後盾,那麼,國會的這一令人生畏的最新法令也只不過是有一紙空文。"② ∵
在理解法律強制性是法律的特徵之一的同時,我們應當防止把法律與強權、 *** 暴力相等同的錯誤傾向。正確把握法律的強制應當注意:(1)應當把法律的強制性與正義導向聯絡起來考察,不可脫離正義導向性去強調強制性。(2)強制性是指法律整體而言,並不是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強制性,授以權利的法就不具強制性。3以制力為後盾,並不是說法律的實現主要靠強制,更不是只能靠強制。實現法律的要素是多元的,例如道德、利益關系、社會壓力等,強制力只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果一個國家的法律失去社會和人們的心理認同,僅僅姑制力,則意味著法律的死亡和公權力的合法性危機事實上,大多數人或事而言,強制力並不實際出現,而主要作為一種的威懾力而存在,只有對實際違反規范的人,強制力才可出現。
法律的普遍性是什麼意思
普遍性(一般性):即法律所提供的最新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
法的普遍性包括三重含義:
1.在一國主權范圍內,法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要遵守;
2.在民主法治國家裡,法律對同樣的事和人同樣適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近代以來,法雖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這里所講的「法的普遍性」主要是指第一種。但一國法的內容與人類的普遍要求相一致。
法律的三大特徵是什麼?
法律的三大特徵,即規范性、國家意志性和強制性 。
Ⅷ 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必要性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意願作出的必然選擇。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正確決策,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條客觀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條件。從根本上說,執政黨的任務就是治國理政,通過總結實踐經驗、集中人民智慧,提出黨的主張,解決國家工作中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問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突出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各個領域,任務十分艱巨,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入推進各領域改革的重要保障。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和「瓶頸期」,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就業、環境、資源、收入分配、城鄉統籌等不少領域牽涉的利益格局十分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越來越需要從體制機制上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辦法,越來越需要從制度上進行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和綜合配套。
法治既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時也是調節社會利益關系的重要方式,還是凝聚改革共識、分擔改革風險、推動改革深化的最佳途徑。
(8)法治國際潮流擴展閱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體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就是執政黨以法律為載體,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自己的價值目標和政策措施,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從而實現其政治主張。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就是強調注重運用法律手段調整利益關系、推動改革發展,努力做到政治決策和立法決策協調同步。
(二)始終堅持嚴格執法
我國各級行政機關是重要的執法主體,80% 以上的法律和法規都是通過行政機關的具體職能活動來實施的。忠實執行法律法規,是各級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神聖職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使得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更為突出、更加緊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面依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