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道德與法治提綱
㈠ 七年級下冊政治復習提綱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1、自尊的含義: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第5頁)
2、知恥與自尊 (第6、7頁 )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如果一個人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不知道慚愧,不感到難為情,那就是不知羞恥,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有自尊。但對於自己的過錯,而產生沉重的恥辱感,這對我們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的。關鍵是要正確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並且努力改正它,這是對自己良好形象的維護,是自我尊重的表現。
3、虛榮與含義、表現和危害?(第8頁)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榮耀、光彩的心理。虛榮不是自尊,是追求扭曲的自尊而產生的,要自尊就要遠離虛榮。
虛榮心重的人,常常將名利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內在動力,總是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他人有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認為失去了所謂的自尊,就受不了。這種心理是不健康的,它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
4、為什麼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第9-11頁)
①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③每個人都要通過其他人的尊重、欣賞、鼓勵、期望來感受自尊;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⑤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納,才能共同分享自尊的快樂;⑥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他人善意、妥帖與溫暖的提醒,我們要虛心向他人學習,以完善自我,需要尊重他人。
5、怎樣做一個豁達的自尊者?(第14頁)
①更多地欣賞來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樂;
②議論只能代表個別人的意見,未比正確;批評是對我們行為的評價,針對的是具體行為,而不是人本身;對待議論與批評,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適度的自尊有助於我們面對批評,改正錯誤;
③不能有過度的自尊,過度的自尊,則使我們過於敏感,作繭自縛,體驗不到生活中的樂趣,無關緊要的議論,忍讓一下就過去了,也可以以幽默的語言化解矛盾。
④但是,對惡意的侮辱與詆毀,則要及時予以回擊,必要時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尊。
6、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第15頁)
7、怎樣做到尊重他人?(第15頁)
①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②善於欣賞、接納他人,由衷地欣賞和贊美別人的優點、長處,接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地方,不排斥、不藐視;
③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不能取笑、歧視、侮辱他人的缺陷、缺點。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1什麼是自信(第20頁)
自信是人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2自負、自卑和自信的區別(第22頁第1段)
①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②自卑的人輕視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做得好也不敢嘗試;③自信的人能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也看到自己的缺點。
3走出自信的誤區(第22頁第1、2段)
自信的誤區就是自負和自卑。自信的人能實事求是得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也看到自己的缺點。走出自信的誤區,樹立自信,可以使我們主動、積極地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並使我們保持心情寧靜,從容的享受生活的樂趣。
4自負和自卑的共同點是什麼(第23頁第2段)
自負和自卑的共同點: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都沒有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最終都會遠離成功。
5為什麼自負和自卑會遠離成功(第24頁)
因為自負所追求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虛假的。自負可以帶來一時的情緒高漲,但意氣用事招致的挫折,會使他不知所措和沮喪、頹廢,從而走向自卑。自卑者會產生對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無能為力,由此更強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卑者還是自負者,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會使他遠離成功。
6自信有哪些心理品質有利於成功(第25頁)
首先是樂觀,自信者對完成任務充滿信心,面對問題與失敗,不言放棄;其次好奇,好奇是激勵自信者不斷思考、不斷奮斗的動力;再次是專注,專注對完成任務沒有雜念,注意力集中,全力以赴,辦事效率高。樂觀、好奇、專注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利於成功。
7為什麼自信有助於成功?
①自信的人能夠全面地認識和評價自己;②自信的人具備了樂觀、好奇、專注等心理品質;③自信的人有目標,並且注重行動,所以自信有助於成功。
8如何樹立自信心(第28—29頁共5點)
樹立自信心,首先要做一個有民族自信心的人,其次,有三大法寶:一要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自己的點滴進步與成績;二要採用場景變換方法,多發現自己的優點與長處;(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三要增強信心與實力,要大膽嘗試,接受挑戰。(實力是撐起自信的支柱)
9自信的意義(30頁第一段和第22頁第2段)
自信有助於成功。自信,可以使我們主動、積極地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並使我們保持心情寧靜,從容的享受生活的樂趣。自信永遠是准確的自我定位和客觀的自我評價,永遠是一種進取精神和科學態度,永遠是遇到困難永不低頭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10如何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第31頁 共3點)
①在國際交往中自覺地展示我們中國人的氣度和風采;②不卑不亢,落落大方;③決不會做出有損國格的事情。
第三課 走向自立人生
1、自立的含義及其表現: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的具體表現: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覺學習、作業,不用父母老師監督;……(34頁)
2、為什麼我們青少年要學會自立?(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6-38頁)
①有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我們獲得幸福人生;②有助於鍛煉我們的心理和道德品質,培養我們吃苦耐勞、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③有助於鍛煉我們的生活能力,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④我們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⑤如果我們不能從現在起,就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自覺地儲備自立的知識,鍛煉自立的能力,培養自立的精神,就難以在未來社會中自立。可見,人生需自立,自立少年始。
3、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自立既要求自己有主見,也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善於接受別人幫助不是依賴。
4、依賴有何危害?(40頁)
(1)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2)使人缺乏家庭社會責任感,造成人格的嚴重缺陷;(3)使人貪圖享受,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5、自立與自主的關系(41-42頁)
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主,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是很難在生活中自立。
6、如何培養自立能力?(43-44頁)
①樹立自主精神、自立意識②最基本的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③要大膽投身社會實踐,反復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1、 什麼是自強和自棄?(47、50頁)
自強是指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的一種精神)。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可見,自強和自棄是對立的,自棄的人沒有理想和追求,不願吃苦,最終一事無成。因此,我們不能自棄,而要自強。
2、自強精神有何表現?(48頁)
自強精神主要表現在:①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②自尊自愛,不卑不亢;③勇於開拓,積極進取;④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
3、 青少年為什麼要自強不息?(47-49頁)
①初中階段是學習知識、涵養道德、增長才幹、發展自己的最佳時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應當趁此大好時光,培養自強的品格,努力學習,奮發進取;②自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③自強是我們通向成功的階梯;④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豪邁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4、中華民族精神是:自強不息!
5、作為青少年的你如何才能自強?(51-56頁)
答:①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強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不怕苦累。
②樹立堅定的理想,並為理想執著追求。(自強的航標是理想)為人生的理想執著追求,是所有自強者的共同特點。
③要勇於並善於戰勝自己弱點,要學會克制自己,不能放任自我。(自強的關鍵是戰勝自我)
④要發揚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根據自己的長處、興趣、愛好以及社會需要來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自強的捷徑是揚長避短)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1、挫折的含義:挫折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人們遇到挫折之後就會產生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心理反應)。P60
2、 挫折的原因:自然因素(如天災);人為因素(學校、家庭、社會);個人因素。62
3、 如何理解「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無論是成功人士,還是平凡人,沒有哪一個人能不經歷挫折和失敗。挫折是人生難免的,挫折與人生相伴,它是人生的一部分,人們正是在不斷地認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4、面對困難和挫折,有哪幾種態度和結果?我們青少年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態度?P63
第一種是膽怯、懦弱的人。態度是遇到困難就放棄目標,結果一事無成。
第二種是意志不堅定或容易滿足的人。態度是不能堅持到底、半途而廢,結果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第三種人是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這種人態度敢於面對挑戰,有不達目標不罷休的堅忍不拔的精神,結果能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我們青少年應該選擇這樣的態度。
5、挫折的兩面性是什麼?(挫折的消極作用和積極作用)P65
挫折一方面使人們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於人們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一般來說,艱難的環境會令人意志消沉,喪失鬥志。然而,在具有堅強意志、積極進取的人面前,艱難的環境卻可以使他們抖擻精神,發奮努力。
6、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P67----69
①要戰勝挫折,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②正確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辦法;③應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④學會自我疏導,如,合理宣洩、移情、目標升華。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1、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
(1)對自己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自覺性);(2)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為(果斷性);(3)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面對勝利和成功,不驕傲、不自滿(自製性);(4)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堅韌性)
2、實現人生的目標為什麼需要堅強的意志?
因為堅強意志,是人們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中克服干擾、戰勝挫折,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1)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2)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是能否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3)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4)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人們能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智力的高低和客觀環境的好壞,而取決於是否具有堅強的意志。
3、我們要從哪些方面磨煉意志呢?
(1)磨礪堅強意志,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2)磨礪堅強意志,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事做起;(3)磨礪堅強意志,應善於管理自己;(4)磨礪堅強意志,要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
4、如何制定一個目標明確的意志鍛煉計劃?
(1)建立明確的行動目標;(2)將目標具體化,制訂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3)根據計劃執行情況,及時調整目標,再努力實現目標。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1、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
2、我們身邊的規則:(1)道德、(2)紀律、規章、(3)法律。
3、法律的三個特徵:(1)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4、法律的兩個作用:(1)規范作用: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2)保護作用:法律是國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5、違法行為的含義: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6、、違法行為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行為也是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刑法的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性較小,因此被稱為一般違法,刑事違法就是嚴重違法,也叫犯罪。
7、犯罪的含義: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的三種特徵:(1)嚴重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質特徵;(2)刑事違法性——犯罪的法律標志;(3)刑罰當罰性——犯罪的必然後果。
8、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型,主刑有五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三種: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9、犯罪的危害:
犯罪使個人自毀前途,破壞家庭幸福,危害社會穩定,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犯罪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要從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那種認為我們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也不受處罰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10、怎樣加強自我防範或怎樣有效地預防違法犯罪?
(1)、我們應自覺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的尊嚴,自覺依法自律,做一個守法的人;(2)加強修養,踐行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3)要從小事做起,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
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1、未成年人為什麼需要國家的特殊保護?
(1)未成年人代表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負。(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沒有經濟實力,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2、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兩部法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
3、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四道防線,分別是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家庭保護:要求父母或者其它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學校保護: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社會保護: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司法保護: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4、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有: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群眾組織、司法機關都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5、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有:(1)非訴訟手段,它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過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或者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公民權益。(2)訴訟的手段,俗稱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序。訴訟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
6、訴訟可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是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懲罰犯罪的活動;民事訴訟是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是依照司法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
7、守法護法維權有什麼重要性?
我們自覺依法律己、依法辦事、依法維權,既能保護自己的健康成長,有能維護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
8、我們要如何對待違法犯罪行為?
我們要善於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要維護國家、集體、他人的合法權益,這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青少年在與其作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特別是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與其硬拼,而要講究智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子抓獲。
9、我們青少年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具體方法有:
(1)設法穩住歹徒,(2)記住歹徒相貌,車牌號碼(3)了解歹徒去向,(4)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5)告訴老師、父母。
㈡ 人教版七下思想品德的提綱!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復習提綱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現:注意容貌上的修飾、舉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為的後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3、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4、別人欣賞我們的長處,不恥笑我們的弱點與缺點,這種被尊重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6、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認識生活中的虛心的具體表現)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們有責任去關心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2、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現:
⑴欣賞、鼓勵、期待等角度來善待對方;
⑵不做損害他人的事情。
3、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敞開心扉,虛心學習,大膽嘗試,不斷超越,增強自身實力,做一個有尊嚴、有價值的人。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生活中有損人格的不良習慣: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
2、自尊者達觀: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議論只能代表個別人的意見,批評對我們行為的評價,針對的是具體行為,而不是人本身。斤斤計較,得理不讓人,不是自尊,而是情緒沖動。
3、自尊要適度。對惡意的侮辱與詆毀則要及時予以回擊,必要時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尊。
4、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5、怎樣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
⑵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下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
1、相信自己行,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每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3、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
⑴自卑的人,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
⑵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過高的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生活中注意區分這兩種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負與自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會使他遠離成功。
2、自信者有助成功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⑴樂觀,
⑵好奇,
⑶專注。
唱響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看到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進步(想一想) 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2、自信永遠是准確的自我定位和客觀的自我評價,永遠是一種進取精神和科學態度,永遠是遇到困難永不低頭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3、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課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現 (舉例)
2、人生需要自立:走進社會,經歷風雨、見世面;法律要求我們自立。
3、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⑴推銷自己的能力,
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
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
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1、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不是依賴
2、依賴思想的危害:
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
3、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
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是自立。
4、有了獨立自主的願望,即自立的意識後,又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5、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
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
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人生自強少年始
1、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的一種精神和美好的道德品質。
2、自強精神表現在困難面前:
⑴不低頭,不喪氣;
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
⑶勇於開拓,積極進取;
⑷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3、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起著重要作用的自己主觀上想不想自強
4、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少年能自強
1、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
2、要自強首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自強的關鍵:戰勝自我。;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3、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
⑵戰勝自身的弱點;
⑶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人生難免有挫折
1、挫折,就是所謂 「釘子」,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
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難以避免。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
⑴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
⑵各種人為因素,
⑶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面對挫折和困難,大致有三種人:
⑴膽怯、懦弱的人,
⑵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
⑶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 第三種人善於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鋒利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從容
挫折的作用:
⑴消極作用 使人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⑵積極作用 磨煉意志,增
長才乾和智慧。(品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蚌病成珠」)
2、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後贏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智慧。
3、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⑵正確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
⑶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
⑷會自我疏導。
自我疏導的方法:
⑴合理宣洩法,
⑵移情法,
⑶目標升華法。
4、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創新,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讓我們選擇堅強
1、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
意志堅強的人,
⑴對自己的行動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
⑵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動。
⑶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
⑷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即:自覺性、果斷性、自製力、堅韌性。)
2、堅強意志的意義(作用)?
⑴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
⑵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
3、能否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堅強的意志是怎樣煉成的?
⑴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
⑵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來做起。
⑶善於管理
自己。
⑷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你需要從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品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走近法律
1、規矩,就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准,也就是社會成員都應遵的行為規則。
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我們身邊的規矩有很多。可分為三類:道德、紀律、法律。
2、法律的顯著特徵:
⑴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⑵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
普遍約束力。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1、 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2 、法律的作用:
⑴規范作用。(突出地表現為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⑵保護作用。
法不可違
1、我們維護自尊,培養自信,實現自立,力求自強,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守規矩,尤其是不能違反法律。
2、違法行為,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3、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又叫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
4、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第二,
一種觸犯刑法的。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的當罰性,是
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的必然後果。
犯罪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終究要受到來歷的刑事處罰。
5、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
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防患於未然
1、遵守法律,是踐行道德的表現。犯罪行為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
2、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3、規范未成年人行為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不良行為有哪些?並能採取相應的預防和矯正措施。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忽以惡小而為之,忽以善小而不為」。
5、依法自律,做一個守法的人;加強品德修養,踐行道德;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自覺遵紀守法,
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於未然。
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特殊的保護 特殊的愛
1、凡未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專門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
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為我們設置了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3、家庭保護的含義: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
教育的權利。
4、學校保護的含義: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
合法權益實施保護。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社會保護的含義: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的保護等方面。
6、司法保護的含義: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
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1、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3、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途徑:1)非訴訟手段;2)訴訟手段。
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
有關社會團體等等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⑵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
保障公民權益
4、訴訟的含義: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序。
訴訟是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
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5、自覺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權,既能保護自己健康成長,又能維護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
6、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7、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惡、狡猾的。我們與其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㈢ 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思想品德復習提綱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感受自尊的快樂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2.知恥與自尊
(1)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不知羞恥的人永遠不會有自尊。
(2)在尋找自尊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被眼前的不足與缺點蒙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體驗不到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很失望,甚至產生沉重的恥辱感,這對我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3)一個人有缺點並不可怕,關鍵是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將缺點轉換為優點。
3.虛榮與自尊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虛榮心重的人,常常將名利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內在動力,總是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他人有一點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認為失去了所謂的自尊而受不了。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同樣的自尊同樣的快樂
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以我們也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1)要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2)尊重他人就要意識到他人同自己一樣需要自尊。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
(3)為了自尊,我們需要藉助他人的眼睛作為鏡子,來更好地認識自己,然後把我們感受到的他人給予的美好,再轉達給他人。這樣,人人彼此尊重,互相接納,共同在自尊的快樂中成長。
(4)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識到自己的弱點、盲點與誤區,激勵我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敞開心扉,虛心學習,大膽嘗試,不斷超越,增強自身實力,做一個有尊嚴、有價值的人。
三、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1.維護人格最重要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2.自尊者豁達
(1)我們應該養成一種豁達、開朗的性格,可以更多地欣賞來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樂。
(2)自尊要適度。適度的自尊有助於我們面對批評,改正錯誤;過度的自尊,則使我們過於敏感,作繭自縛,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
3.善於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2)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一、「我能行!」
1.自信一族
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2.超越自負,告別自卑
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自卑的人輕視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點。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一對孿生子」共有的心態
自負與自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負者追求的目標從一開始就是虛假的,自負可以帶來一時的情緒高漲,但意氣用事招致的挫折會即刻使他感到沮喪、頹廢,從而走向自卑。自卑者會產生對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無能為力,由此更強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負者還是自卑者,都會遠離成功。
2.自信有助於成功
自信者具有追求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質:樂觀、好奇與專注,有目標,注重行動,體驗過程,所以可以減少外界的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達勝利的終點。
三、唱響自信之歌
1.看到進步與長處
有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2.增強信心與實力
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膽嘗試,接受挑戰;實力是撐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做自信的中國人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一個有強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會在國際交往中自覺地展示我們中國人的氣度和風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絕不會做有損國格的事情。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要點闡釋】
1.自立人生少年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
2.人生需自立
(1)我們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2)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也是我們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才能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能夠自立自強的人。
(3)如果不能從現在起,自覺地儲備自立的知識,鍛煉自立的能力,培養自立的精神,就難以在未來的社會中自立。
二、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1.不能再有依賴
依賴思想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自立與自主
(1)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的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很難在生活中自立。
3.多實踐,多鍛煉
(1)培養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
(2)培養自立能力要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一、人生自強少年始
1.自強,進取的動力
(1)自強是一種精神,一種美好的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強精神表現在方方面面:在困難面問不低頭,不喪氣;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勇於開拓,積極進取;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3)自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
2.自強,通向成功的階梯
(1)自己主觀上想不想自強,對一個人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2)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自棄的人沒有理想和追求,最終將一事無成。
二、少年能自強
(1)理想,自強的航標。
要成就一番事業,就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有了理想,就有了進取的不竭動力。要自強首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為人生的理想執著追求,是所有自強者的共同特點。
(2)戰勝自我,自強的關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能戰勝自己的人必定自強。
(3)揚長避短,自強的捷徑。
要想自強和成功,就一定要認識自己的長處、天賦和興趣,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們的主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發揮。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1.挫折與人生相伴
(1)挫折,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
(2)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如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各種人為因素;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的缺陷等使我們遭受挫折。
(3)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們正是在不斷地認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2.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結果
面對困難和挫折,大致有三種人。第一種是膽怯、懦弱的人。他們一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放棄目標,結果必然是一事無成。第二種是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這樣的人做事不能堅持到底,所以不會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第三種也是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他們勇於面對挫折,向困難發出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樣的人能夠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從容
1.「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1)挫折一方面使人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於人們磨礪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
(2)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後贏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是智慧。
2.尋找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
(1)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2)正確地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
(3)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這是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
(4)會自我疏導。其方法有合理宣洩法、移情法、目標升華法等。
一、讓我們選擇堅強
1.堅強意志的表現
(1)意志堅強的人,對自己行動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
(2)意志堅強的人,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動。
(3)意志堅強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面對勝利和成功,不驕傲、不自滿。
(4)意志堅強的人,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2.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
(1)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
(2)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
(3)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
(4)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
二、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1.我的意志品質
2.磨礪意志,學會堅強
(1)磨礪堅強意志,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
(2)磨礪堅強意志,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事做起。
(3)磨礪堅強意志,應善於管理自己。
(4)磨礪堅強意志,要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