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生活垃圾立法

生活垃圾立法

發布時間: 2021-01-03 23:51:55

① 環境保護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根據環境保護法第一條的規定,環境保護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三方面的任務,一是內合理地利用環境與容資源,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二是維護清潔適宜的生活環境,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三是協調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的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環境保護法的直接目的;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環境保護法的根本任務,也是環境保護立法的出發點和歸宿;促進經濟增長是因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有內在的相互制約和依存的關系。這三項立法目的之間有著內在聯系。首先,社會生產水平決定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並進而決定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需求;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物質的豐富,人們會在要求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時,要求進一步建設清潔、安靜、優美、舒適的環境。因此,把發展經濟同環境保護、維護人民身體健康三者聯系起來作為環境保護法的立法目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的客觀規律的反映。

② 加拿大城市生活垃圾立法簡介

垃圾處理是世界性的難題,加拿大雖然人口不多,但資源豐富,加拿大的人均資源擁有量和使用量都很大,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很多。加拿大是如何處理垃圾的,是本文要介紹的內容。

加拿大的垃圾處理工作是由政府承擔的,而不是由社會組織進行商業運作的。加拿大政府是如何組織和運作垃圾處理的呢?(1)加拿大垃圾處理的資金來源。加拿大垃圾處理的唯一來源就是房產稅,加拿大的房產稅是加拿大城市運作的最主要的稅務來源,它包括市政運作費用,教育費用,治安費用,也包括垃圾處理費用,道路清潔費用等。市政府在每年的預算中,會將垃圾處理費用單獨列出,專門用於城市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的費用。(2)加拿大垃圾處理的運作。加拿大的垃圾處理是由市政府進行組織運作的,一般都是政府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垃圾的回收和處理,這些機構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近些年由於政府垃圾處理機構經常罷工,影響社會民眾的正常生活,有很多市政府開始把城市垃圾處理業務外包給一些商業機構,由他們來負責城市垃圾的回收和處理。其實垃圾回收和處理是有利益可圖的,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可以賣給一些企業,很多商業機構都想承攬這樣的業務,競爭是很激烈的。政府部門真正投入的垃圾處理費用不是很多,而且還可以向承攬垃圾處理業務的商業機構提出很多的條件,所以這種方式得到了很多市政府的採用。(3)加拿大垃圾處理的要求。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處理垃圾業務的商業機構都對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提出了一些要求,這就是垃圾分類。對於可回收的垃圾,例如紙張,塑料及塑料瓶,金屬等都要求有單獨的容器來裝,垃圾處理機構也會為用戶提供專門的容器來裝載那些可回收的垃圾。當垃圾處理機構來收垃圾時,會將可回收的垃圾倒在垃圾車內的專門大箱子里。對於不可回收垃圾,垃圾處理機構要求用戶使用專門的黑色大塑料袋來承載垃圾,以防止垃圾的泄漏。

加拿大的垃圾是如何回收和處理的呢?(1)垃圾回收的時間。加拿大垃圾處理機構為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不是每天都回收垃圾的,一般是每周回收一次。垃圾處理機構都會規劃好,規定某一小區的垃圾回收時間是星期幾,所有住戶必須把生活垃圾做好分類,放到自家門前等待垃圾車來回收。如果錯過了規定好的時間,這一周的垃圾就沒有人回收了,只能等到下一周。很多人對此都很有意見,因為夏天味道很大,但是由於要回收的垃圾太多,人工成本又高,這一問題多年未能解決。加拿大的垃圾處理車都是大型專用的卡車,都是可以自動裝載的,一輛垃圾車除了司機外只有一個工人。他需要把每家每戶的可回收垃圾倒入垃圾車上的專門大箱子里,還要把裝有不可回收垃圾的大塑料袋扔進垃圾車,由垃圾車自動裝載,每天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是非常大的。(2)其他垃圾的處理。加拿大人除了有生活垃圾,還有其他的一些垃圾,比如要扔掉的電視,電冰箱,電爐子,沙發,桌椅傢具等。這些垃圾不是由垃圾處理機構負責,而是由其他專門的機構負責。因為這些垃圾不是經常有,所以扔這些垃圾時需要給專門的回收機構打電話,以方便他們派車來回收。在加拿大,扔這些垃圾是不可能賣到錢的,不收你回收費就不錯了。而且在加拿大,撿垃圾是不可能掙到錢的,所以沒有人靠撿垃圾維生。(3)垃圾填埋方式。為了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加拿大的垃圾處理方式都是填埋。垃圾處理都是每個市政府的事情,所以把垃圾填埋到那裡也是由市政府決定。當然為了長遠規劃和環境保護,市政府都會請專門的機構幫助規劃。多倫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環境,曾經花錢把垃圾都運到美國的密執根州進行填埋,但後來美國的密執根州為了保護自己的環境,不再接收多倫多的垃圾,多倫多隻好另選地點進行垃圾填埋。

加拿大的垃圾處理多年來一直是市政府頭痛的事情,但經過多年的摸索,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垃圾處理技術的提高,垃圾處理會更合理,更有利益環境的保護。

③ 河北省人大酒後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展立法調研體現了怎樣的立法理念河北省人

作為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的統領性規則... 一是確立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法宗旨。二是民法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社會...

④ 大胃王或被立法禁止,這立法的合理性有哪些

盡管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我們必須時刻警惕風險,各行各業都發起了反對食物浪費的運動。然而,所謂大胃王吃播種存在嚴重浪費現象,與節約糧食背道而馳。為了營造主播能真正吃到這類節目的效果,吃、播餐廚垃圾的現象令人震驚和心碎!誰知道,每一塊中國菜都很難吃。

對暴飲暴食或者其他浪費食物的節目、音像信息,由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互聯網信息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大部分內容都是展示驚人的食物量、暴飲暴食行為來吸引眼球。為了達到視頻效果,不少視頻創作者採用假吃、假吐等手段,造成不必要的食物浪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 求關於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 的法學論文

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
污染防治立法的思考
摘要:我國現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存在管理體制不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與資源化未能
成為立法的主要方向、現行法律規定過於原則等問題。應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
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立法,制定資源綜合利用基本法及其配套法規,以利於該法律體系的實施。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收費;產業化
由於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同時自然
資源的減少和頻繁發生的能源危機,迫切要求對城市生活
垃圾回收再利用,促使許多國家制定防治城市生活垃圾污
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處於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問題
尤為嚴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
資源化和無害化,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實現城市的可持續
發展,已是一個近在眉睫的問題。本文針對我國現行城市
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體系的不足,提出相關的立法建議,
以期完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從根本上
解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問題。
一、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與缺位
1.立法概況
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已初步形成了以憲
法中關於環境保護的規定為基礎,包括環境保護基本法、
單行污染防治法以及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其他法律文
件中相關規定在內的法律法規體系。
(1)憲法中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我國憲法第26
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
染和其他公害」。從而將環境保護作為一項憲法原則確立下
來,成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的根本依據。
(2)綜合性環境保護基本法中的有關法律規定。《環
境保護法》是我國的環境保護基本法,在環境保護法律體
系中佔有核心地位。其中關於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則、制度
的規定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3)環境污染防治單行法中的法律規定。《固體廢物
污染環境防治法》是我國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法律基
礎。該法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和使生活
垃圾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明確規定了對於城市生活垃
圾的傾倒、清掃、收集、運輸、回收利用和處置的全過程
管理各個環節的基本要求。
(4)國務院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中的法律規定。這些
規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關於解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問
題的幾點意見》、《關於進一步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
以及《關於全面開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通知》等。
(5)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中的有關法律規定。如《洛陽
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唐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
例》、《北京市限制銷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管
理辦法》等。
(6)其他法律中的有關規定。如《水污染防治法》關
於防止地下水污染的規定中的「其他廢棄物」應該包括城市
生活垃圾在內。
2.立法的不足與缺位
我國防治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總的指導方針是:以減量化
和資源化為核心,大力開展綜合利用,利學合理地處理處置
城市生活垃圾,盡快改變垃圾圍城狀況。〔1〕現行城市生活
垃圾污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在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
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也還存在
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現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管理體制的弊端
①「政企不分」。長期以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被看成
是公共事業,屬於政府投資和運營的范疇,政府機構既要負
責管理,又要負責服務,〔2〕即環境衛生部門既要執行監督
管理職能,又要負責具體組織城市生活垃圾的清運及處理處
置,呈現「政企不分」的狀況。
②未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化收費機制。城市生活
垃圾的清運、處理主要靠政府的大量補貼和行政命令手段,
缺乏體制性動力,垃圾處理者無經濟利益驅動,無法激勵國
內外企業參與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2)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未能成為立法的重點
現有的資源綜合利用立法大多是從經濟角度著眼,未能
從環境保護的高度來強調資源綜合利用在城市生活垃圾污染
防治中的作用,存在一些亟待健全和完善的問題。
①資源綜合利用立法體系不健全。〔3〕一是缺乏綜合性
的基本法來確定資源綜合利用的基本原則與制度、管理范
圍、主要措施等,不能為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其他立法提供基
本依據。二是缺乏資源綜合利用立法各主要方面的單行法。
資源的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尚
無立法。三是資源綜合利用立法格規太低。我國目前的資源
綜合利用立法大都是由國務院各部門單獨或聯合頒布的規章
或其他規范性文件,沒有規格較高的資源綜合利用法律和行
政法規。四是地方性的資源綜合利用立法不配套。目前除了
個別地方制定了粉煤灰綜合利用的地方性法規外,其他方面
的地方性綜合利用立法很少被制定。
②缺乏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的規定。〔4〕現行的資源綜
合利用立法所規定的制度和措施還難以保證資源的充分綜合
利用,尚缺乏以下幾項主要制度:一是資源綜合利用基金制
度。由於資源綜合利用資金不足,導致有些環境效益、經濟
效益、社會效益均好的綜合利用項目難以上馬。二是特定廢
品回收押金制度。廢舊物品如廢電池、廢燈泡、牙膏皮、飲
料瓶、塑料包裝物等其價值低廉,被作為垃圾拋棄,不僅浪
費了資源,而且污染了環境。為了讓這些廢品充分回收,應
採取有利於人們回收這些廢物的廢品回收押金制度,用經濟
手段促使人們回收廢物。三是法律責任制度。〔5〕我國現行
的資源綜合利用立法缺乏對違反資源綜合利用立法造成資源
流失和浪費的法律責任規定,各方應承擔的責任和費用都處
於探索階段。四是責令限期回收利用制度。〔6〕為了資源回
收綜合利用的全面開展,有必要在給予各種優惠的同時,對
那些本應回收綜合利用而不回收綜合利用的,實行限期回收
利用制度,以解決有些企業因綜合利用使自身獲利太小而放
棄回收利用,使資源白白流失的問題。
(3)缺少《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實施細則及
其配套法規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
管理條例》等對現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立法多為原則
性規定,缺乏相應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法規,可操作性不強,
給依法防治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帶來了困難。
①《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8條《城市市容和環
境衛生管理條件》第8條都規定了獎勵政策,但未就獎勵的
具體條件、方式、幅度、獎勵基金來源等做出詳細規定,不
利於順利執法。
②《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42條和《城市市容和
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28條等規定城市生活垃圾應當逐步做
到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但城市生活垃圾究竟應該如何分
類?違反了分類又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目前尚缺乏全
國性的配套法律予以落實。
③《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18條對產品包裝物的
設計、生產和使用、回收利用提出了環境保護要求。《清潔
生產促進法》第20條也有同樣的規定。但由於我國缺乏配套
法規對城市生活垃圾中包裝垃圾的增長採取實質性的行動,
導致我國目前面臨的廢棄包裝物污染形勢嚴峻,無法從源頭
控制和減少污染。
④缺乏廢舊家電環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這方面法
律的缺位不僅導致我國廢舊家電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現象加
劇,而且直接導致我國作為家電生產和出口大國的對外貿易
受損。2006年7月1日起,在歐盟市場禁止銷售含有汞、鉛等
6類有害物質的電子電氣設備。這是歐盟以環境保護為名豎
起的新技術壁壘,對中國的輸歐電子產品產生了嚴重的負面
影響。
二、完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的思考
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已經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問
題,但我國現行有關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立法卻不足以
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因此,解決「垃圾圍城」的根本出路在
於完善立法。從我國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現實需
要來看,亟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
治立法:
1.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業的產業化運作機制
(1)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處理收費制度
由於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一直被視為公用事業,其經費來
源於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撥款,給政府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
力,資金缺口越來越大,難以滿足垃圾無害化治理的要求,
費用的緊缺勢必帶來工藝落後、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一系
列問題,嚴重製約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的提高。由此可
見,開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建立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場
已成為當務之急。在國外徵收垃圾處理費的做法早已有之。
如日本的《家用電器回收法》規定:以電視機、電冰箱、洗
衣機和空調為對象的家用電器,消費者購買時不僅需要支付
新電器的貨款,還要支付處理舊電器的有關費用;商店和廠
家有義務回收和再利用舊家用電器。將家電產品的回收費分
攤到消費者、零售商和製造廠家身上。產銷方各負其責,消
費者出回收費,零售商負責收集,製造廠家實際上要對60%
的廢舊產品進行回收利用。〔7〕因此,必須確立起科學合理
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通過垃圾收費,落實「污染者負
擔」原則,讓公眾和企業樹立起牢固的環境意識,更加重視
垃圾污染;吸引多種經濟形式參與城市垃圾清運與處理,加
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化和產業化進程。〔8〕
(2)引導民間資本介入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業
當今世界潮流是環境保護投資市場化。環境保護投資體
制應與經濟體制相適應,這是各國的共識,也是市場經濟發
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在美、英、法國和韓國、波蘭等新興工
業化國家,超過50%的污染削減和控制投資是由私營部門直
接實現的,個別國家甚至高達70%,即使傳統上公共投資占
明顯優勢的國家如日本等國,其污染削減和控制投資也朝市
場化方向迅速發展。有數據表明,環保投資佔GDP的比例的
逐年提高,得益於私人投資占環境保護的比重的提高。〔9〕
環境保護的這種趨勢已成為環保事業發展的潮流。投入不足
是制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科學處理的最大障礙,因此,解決
我國城市垃圾污染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將垃圾處理業產業
化、市場化,拓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的融資渠道,這也是我國今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原則和方向。
2.加強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立法
(1)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條例》
《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條例》的制定將使我國在資源回
收領域有一個牽頭的法律,為以後各項具體的資源回收綜合
利用立法提供法律依據,把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工作真正納入
法制軌道。該法將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資源回
收綜合利用優惠措施,〔10〕出台一些新的符合市場經濟要求
的優惠措施;理順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領域的管理體制,〔11〕
明確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部門的職責,把資源回收的管理規范
化;確立資源回收綜合利用的基本管理制度。〔12〕把資源回
收綜合利用基金制度、特定廢品回收押金制度、法律責任制
度和限期回收綜合利用制度等確定為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領域
的基本法律制度;確立產品從生產到處置各個環節中政府、
企業、消費者在資源回收綜合利用中的職責與義務。
(2)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條例》的配套法規
①《綠色包裝管理條例》。自始至終貫徹「綠色包裝」
的基本要求,即包裝從設計、生產到消費後的廢物處置的整
個過程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會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②《廢舊家電回收管理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最近起草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征
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家電生產企業應當採用有利於回收和
再利用的設計方案,選擇無毒無害物質、材料及可回收再利
用材料,在產品說明書中應當提供有關主要材料成分等信
息,但對回收率和再商品化率沒有做出具體規定。因此,
《廢舊家電回收管理辦法》應該確立生產商在回收利用方面
的責任以及對回收率和再商品化率做出強制規定,以法律來
保證科學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的形成,有效推進舊家電的回
收再利用。
③《廢電池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由於我國現在缺少廢
舊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的法規,《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又沒有對電池回收制定詳細的細則,造成了我國目前在廢舊
電池環境管理領域的被動局面。因此,必須制定《廢電池回
收處理管理辦法》,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確立生
產廠家在回收利用方面的責任;制定優惠措施扶持、引導科
研單位和相關企業從事廢舊電池污染治理工作,最終為廢舊
電池找到一個理想的「歸宿」。
④《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辦法》。被稱為「黑色污染」
的廢舊輪胎的回收和處理是世界性難題。由於輪胎回收利用
水平很低,嚴重污染環境的再生膠仍是廢舊輪胎利用的主要
深加工產品,不少企業還處於技術水平低,二次污染重的作
坊式的落後局面。為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制定《廢舊輪胎
回收利用管理辦法》,促使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走上規范化、
產業化發展的道路。
⑤《綠色采購辦法》。我們要參照發達國家經驗,制定
《綠色采購辦法》,落實《清潔生產促進法》有關環境和資源
保護的規定,明確優先採購再生產品,鼓勵綠色產品的生產
和使用,倡導環保觀念,停止「一次性消費」等一切不利於
發展環保型耗材的行為,促進我國環保產業的全面、健康、
3.制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細則和各項
配套法規
(1)《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管理條例》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垃圾處理無論是採取填埋、焚
燒或堆肥的方式,都離不開前期的分類工作,垃圾分類是實
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從節約資
源、保護環境出發,必須盡快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
管理條例》,以法律形式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制度。
將垃圾分類名稱通俗化,提高廢品的回收價值,促進廢品的
回收利用。
(2)《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監督處罰條例》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監督處罰條例》,以彌補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
條例》未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作為污染源進行法律控制
的不足。切實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作為污染源來監
控,對處理處置不善造成環境污染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罰。
對參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企業實行許可證和資格審查
制度。
(3)《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推廣條例》
目前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和其他處理處置設施的
建設進入一個高峰期,但存在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首先是
缺乏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其次是缺乏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
處置技術的深入研究,使得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缺乏必要
的技術支持。因此,制定《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推廣
條例》,鼓勵研究開發適合國情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
術,推進產業化進程是非常迫切而且必要的。《推廣條例》
應規定有關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問
題,開展本系統的重大科技攻關研究,推進城市市容環境衛
生科技進步成果的轉化。
三、結語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規章雖然為城市生產垃圾污染防
治及其監督管理提供了一些依據,但還遠不能滿足防治城市
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實際需要。因此,加強我國環境法制建
設,完善該領域的相應立法,將其納入法制軌道,是十分迫
切而必要的。■
參考文獻:
[1][2]江東權.關於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產業化的思考和
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5,7:72.
[3][4][5][6]王燦發.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立法所存在
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環境保護,1998,8:6-8.
[7]王金南,李娜.循環社會的動力.中國環境報,2002-2-2,
(4).
[8]鍾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市場化模式探析[J].華北水
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11:29.
[9]余德輝.市場經濟下環境保護投資體制若干問題探討
[J].環境保護,2001,8:36-38.
[10][12]譚靈芝,魯明中.對廢舊物資回收業管理政策分
析[J].再生資源研究,2005,4:11.
[11]樊元生.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環境管理[J].環境經濟雜
志,2005,10:12.
[

⑥ 立法的目的是什麼

從大的來方面說是為了依法治國。自通過立法用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使人們清楚自己的行為規則,明確應該怎麼作、不應該怎麼作、違反了法律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處。比如刑法上「殺人償命」、民法上「欠帳還錢」,就是人們口語化的法律准則,人們只有嚴格遵守這些法律,才能創造出一個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

⑦ 政治題 作為國內第一個立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的廣州市民,你對這一新事物的認識和態度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類只重視經濟和物質的發展,卻漸漸忘記了環境是直接版受害者,而人權類是間接受害者。只有少部分的人意識到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和面對的問題,關繫到整個人類發展的將來。作為世界主人的我們,已經不能對此視而不見。一次次慘不忍睹的自然災害,已經向我們傳遞了警戒信息。我們不能在做些有損自然而對自己無利的行為了。因此,在這個資源貧乏,能源緊缺,環境日益惡化的現代,我們應該保護環境,並以此展開更多的環保行動,通過一點點的微薄的努力,讓人類從熟視無睹到徹底明白這一重要性。人類才是破壞環境的真凶,我們要保護自己,保護我們無可被任何東西取代的環境。
我們學生已經成為環保行列的新勢力,進行宣傳還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動,即便只是表面工作,甚至也不回起多大作用,但是,只要讓人們知道有這樣的擔憂和這樣嚴峻的問題,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效的。畢竟,這是決定我們生存發展的一大舉動。(我抄的是這個)

⑧ 運用政治生活,說明國家為什麼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立法工作

垃圾分類可以有效地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量,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⑨ 我國有對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進行立法嗎

CJJ/T102-2004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准
CJ/T368-2011 生活垃圾產生源分類及其排放

熱點內容
復旦大學法律碩士法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4-24 12:35:50 瀏覽:180
辦事處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2:32:05 瀏覽:964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百度 發布:2025-04-24 12:30:47 瀏覽:758
勞動合同法中喪事假 發布:2025-04-24 12:13:49 瀏覽:167
罵人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1:55:42 瀏覽:216
醫院口腔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1:34:02 瀏覽:409
出差期間加班勞動法 發布:2025-04-24 11:26:50 瀏覽:98
賈汪區人民法院的電話 發布:2025-04-24 11:26:47 瀏覽:540
中古刑法 發布:2025-04-24 11:11:50 瀏覽:111
關於做好規章制度匯編通知 發布:2025-04-24 11:11:48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