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

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

發布時間: 2021-01-04 00:14:40

①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從哪幾個方面論述

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現狀:1. 違背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范 。一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不能夠遵守職業規范,不能堅持原則,直接或間接參與偽造、變造、篡改、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編造虛假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對外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和經濟指標,嚴重影響了政府的決策,擾亂了社會正常經濟秩序。
2.嚴格遵紀守法的意識淡薄 。由於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法律規范還不完善,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缺乏具體的懲治措施,而對堅持原則、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救濟制度,使一些會計人員迫於單位領導脅迫,參與會計造假。
3 .缺乏不斷學習、刻苦鑽研業務的職業精神 。一些會計人員道德素質偏低,缺乏必要的會計職業道德知識,對遵守職業道德沒有清醒的認識或者是沒有足夠的重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客觀上是受社會風氣的影響,事實上是缺乏不斷學習、刻苦鑽研業務的職業精神。
4.企業會計信息造假 。(1)粉飾會計報表。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粉飾會計報表就是有關單位和部門從本位主義出發,從行業利益出發,授意會計人員採用編造、偽造等手段,編制虛假會計報表,披露虛假會計信息,掩蓋行政、企事業單位的真實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的行為。 (2)私設小金庫。集體資金體外循環私設小金庫,一方面使一部分企業單位集體資金游離於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之外,成為少數人掌握和控制的特有資產,另一方面由此引發了貪污挪用、行賄、受賄等許多不正當交易行為,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和搖籃。

② 目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

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即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准。會計人員應立足於本職工作,操守為重,監守准則,應做到入賬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賬務核算工作的准確無誤,按時地編制合格標準的財務報表,及時、真實、客觀的反映會計信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會計行業在新形勢下的不斷變化,今天的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愛崗敬業。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財會人員充分認識本職工作在整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熟悉法規。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基礎。財會工作涉及面廣,為了正確處理各方的關系,要求財會人員必須熟悉財經方針政策和各種會計法律法規與制度,確保財務處理的正確性。同時從記賬方法、科目運用、賬簿設置、核算規程、會計報告等方面確保會計處理的准確性和及時性,做到會計專門方法運用恰當、成本費用及損益核算準確、資產負債權益反映真實。

依法辦事。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重中之重。財會工作以法律法規為指導,以會計處理為載體,涉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所有經濟事項和各色人等,財會人員必須自覺遵守《會計法》和相關的會計規章制度,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把好關口,依法理財,當一名合格的經濟衛士,做到「不唯上,不唯情(錢),只唯法」。

客觀公正。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靈魂。財會工作的首要職能就是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記錄與反映,其本質特徵體現為「真實性」,離開了實際發生的客觀經濟事項去進行會計處理只能是造假賬。

③ 國外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

目前,國內外的會計的職業道德形勢嚴峻,大家記得總理到國家會計學院視察期間的題詞:不要做假帳。尤其說明了這一點。不可否認地說處於經濟領域風口浪尖的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極大地阻礙著國家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的健康運行,可以設想,會計數據作為國家或企業的經濟運作最基本的數據,如果因為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而形成虛假,對企業的決策,對國家經濟運作的決策會產生多麼大的偏差,決策錯誤會導致的後果,於企業,是經營失敗,效益下降,於國家就是經濟失衡,產生危機。大家知道美國的安然公司,就是因為經營年報提供了錯誤的會計數據,對美國的金融市場造成動盪,險些造成股市危機,教訓是慘痛的。(一)技術員
1.具有完成一般技術輔助性工作的實際能力。
2.初步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3.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在科普工作崗位上見習一年期滿,經考察合格。
(二)助理工程師
1.具有完成一般性技術工作的實際能力。
2.能夠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3.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畢業,在科普工作崗位上見習一年期滿;大學專科畢業,從事科普工作三年以上,經考察合格;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從事科普技術員工作四年以上。
(三)工程師
1.有獨立策劃、設計科普展教、製作、編排和研究工作的能力,能解決本專業范圍內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3.有一定從事科普工作技術研究、設計策劃的實踐經驗,能吸收、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在科普研究、設計、策劃、實施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或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4.能夠指導科普助理工程師的工作和學習。
5.獲得博士學位,經考察合格;獲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從事科普助理工程師工作兩年以上;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大學專科畢業,從事科普助理工程師工作四年以上。
(四)高級工程師
1.具有獨立承擔重要的科普研究課題,或主持策劃大型的科普展教、編排、製作和組織大型的科普活動的能力,能解決本專業領域重要的技術問題。
2.有系統堅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領域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3.有豐富的科普工作研究、策劃和設計的實踐經驗,取得過具有實用價值或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的研究、設計成果,或發表過有較高理論水平的科普著作、論文。
4.能夠指導工程師、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
5.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工程師工作兩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從事工程師工作五年以上。

④ 對當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分析有哪些

【摘要】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在會計行業中「誠信」這個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對於當今會計職業道德的嚴重喪失,本文論述了從企業制度和內部控制、法律法規和企業領導人、會計人員自身等各個方面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的有關對策,以期盡快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走出尷尬的境地。
一、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會計法制和職業道德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我們在充分肯定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取得成績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存在的問題。
1.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
不少會計人員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總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事情多,不關注、不學習會計法規,更談不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了。有的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對職業道德規范和政策法規似懂非懂,十分模糊。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缺失。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折射出會計監督機制相當不完備。如單位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但這種內部審計在有些單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而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稅收財務物價檢查,因其經常性、規范性以及廣度、深度、力度不夠,也不能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單位負責人和會計從業人員弄虛作假之風。
2.財會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鑽研業務精神
我國1000多萬財務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佔20%,其餘大部分都為初級職稱人員,知識結構、學歷水平和業務水平偏低。現實中不少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會計工作頻於應付差事。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對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業務素質的低下,還表現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記賬不符合規范,賬簿混亂、賬賬不符、報表擠數的現象。實踐中由於會計人員業務不熟,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不少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質量,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
3.追求私利,監守自盜
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膨脹,喪失了最起碼的法制觀念,會計職業道德淪喪,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以身試法,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4.違背准則,弄虛作假
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准則,甚至通同作弊,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直接參與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其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從屬於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當單位負責人授意會計人員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時,會計人員未能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
二、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1.單位內部的影響因素
(1)從業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影響
會計操作人員是單位內部的從業人員,受聘、受雇於會計控制者。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雖然這種從屬性對會計人員自我職業道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會計人員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職業道德境界,才能使職業道德充分發揮作用,但是不少會計人員卻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當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沖突時,會計人員就會面臨兩難選擇,若堅持職業道德,就很有可能會被辭退下崗,因而有些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強令下被動地做假賬。所以,要恪守職業道德,不少會計人員是很難做到的。雖然也有些會計人員因缺欠職業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還是手握大權的幕後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國內聞名的「銀廣廈」案、「藍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業負責人直接指使和策劃下造假的。這些曾號稱是中國績優股的企業,竟然統統是造假大王。這些案例從表面上看是會計人員不良職業道德的表現,其實是單位負責人意志的體現,是單位負責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結果,而會計工作人員是處於被動的位置。
因此新《會計法》特別強調對違法行為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是非常正確的,是減少從業環境對會計職業道德影響的重要舉措。
(2)會計人員的總體道德素質偏低的影響
會計人員在做出違法違紀行為時,一般都在職權范圍內,是出於主觀故意,主動而為,這反映出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素質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會風氣和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的影響,但與教育不夠極有關系。我們的學校教育中,較長時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視德育。在會計大中專學歷教育中,系統的職業道德課程幾乎沒有開設。而在參加工作以後,會計人員後續教育規定中雖有職業道德內容,大多隻是走走形式,但實際很少進行職業道德培訓。
2.單位外部的影響因素
(1)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造成人們價值取向的偏差
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上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在會計領域也同樣遇到了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個人主義、利已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意識抬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削弱,致使社會上一些丑惡現象頻現,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包括會計人員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
(2)政府監督不力,法律監督機制不完備,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善,造成會計職業道德失范惡性循環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造成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削弱了企業自我約束能力。當企業的的財務行為與會計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往往片面強調搞活經營,而放鬆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督。況且目前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准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
同時,滿足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運行需要的會計管理體系還沒有形成,會計規范體系也不完善,而企業又是社會各方利益的聯結點:即投資者從中獲取投資報酬,管理人員從中獲取薪金,政府從中獲取稅金。在許多情況下,各方利益經常發生沖突。投資者、管理者從個人角度出發更多考慮的是企業的微觀利益,政府則從全社會角度考慮的是實現本國資源最優配置的宏觀利益。微觀利益與宏觀利益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會計造假的產生。
三、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措施
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自律機制
會計人員道德素質偏低,與教育不夠有很大關系。因此,首先應在會計學歷教育中開設職業道德課。同時對在職的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循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自覺提高專業及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自覺地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在校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彌補「先天不足」
各類學校的會計專業都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和道德責任感、運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職業判斷和職業道德准則的能力。
(2)開展誠信教育和警世教育
財政部門及各單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在職會計人員上職業道德課,經常印發一些正反典型的材料以及觀看警世教育錄像,開展誠信教育和警世教育,用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准則來矯正、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確實提高財會人員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準。在任何情況下,不喪失原則,不圖謀私利,做到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
(3)加強法制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就是要使會計人員知法、懂法,在工作中時時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財務人員應通曉並遵守《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等規定。這些規定是財務人員履行好其職能的重要法律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新的法律制度不斷頒布和實施,財務人員還應不斷學習、更新和補充專業知識,以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在與有關方面發生利益沖突時,應敢於堅持依法辦事。
2.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1)需要切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並且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個崗位的工作,還有減少會計因領導操縱而造假的可能性,優化會計環境。
(2)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
3.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獎懲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職業道德的作用,健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應在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情況的檢查,並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表彰和處罰,建立起會計職業道德的獎懲機制。
(1)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監管組織
監管組織的建立,根據我國的實際,可以分兩步走,在目前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先在中國會計學會下組建會計職業道德委員會,這一步相對容易做到。待條件成熟後,建議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單獨組建中國會計職業道德委員會,權威性較高,負責全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管。
(2)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追蹤記錄制度
建議結合會計證的年度檢查,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注冊登記,建立道德行為檔案。對在各種財政、審計、稅務檢查中,提供虛假會計人員,進行量化記分,在會計證年檢時根據檔案記錄,採取相應的懲罰措施。
總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 隨著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因此加強我國會計倫理道德建設也勢在必行。自上個世紀以來,潘序倫先生就在中國會計界最早倡導了誠信理念。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的誠信精神,已深深植根於會計執業界人士的心中,成為忠誠敬業的座右銘。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思想將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⑤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有哪些

我國的會計國際化進程起步於市場經濟體制提出的上世紀90年代初期,20年來,會計界一直致力於會計的國際化工作。
從改革的內容和力度看,大致經歷了三個重要事件:
一是財政部1992年底頒布並於次年實施的「兩則兩制」邁出了我國會計國際化的步伐;
二是財政部2001年頒布的「會計制度」,使我國的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得到了進一步協調;
三是財政部2006年發布的「基本准則」和「38項具體會計准則」,被一些人士認為是我國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的實質性「趨同」。

新會計准則的頒布和實施確實是我國會計走向國際化的實質性舉措,但由此而認為我國會計已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則未免言過其實。因為會計國際化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具有任務的艱巨性、內容的復雜性和時間的漫長性等特點。如果達到了實質性「趨同」,則意味著這個過程的結束,會計的國際化發展趨勢也就不復存在。從另一個角度看,即使我國的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完全一致了,也不能認為是實現了趨同,因為會計國際化的內容絕不僅僅是「會計准則」這一會計核算標准,它還包括會計管理體制、會計市場體系、會計教育體系等。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成立30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會計國際化的進程,世紀之交,IASC改組為IASB後,加快了這一進程。而我國外向型經濟模式的顯現,也正是從這個時候(2001年加入WTO)開始。因此,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並逐步成為資本輸出國、會計信息的國際「商業語言」功能日益強大的背景下,會計國際化仍然是會計學科發展的基本趨勢。
圍繞這一趨勢,當前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
一是新經濟環境下我國會計國際化的指導思想;
二是我國會計國際化的主要障礙及消除對策;
三是如何在會計國際化進程中發揮我國的作用;四是會計國際化與中國會計特色的關系等。

⑥ 會計職業道德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在世界經濟飛速發展、全球信息一體化的今天
,
我國會計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
與挑戰
,

會計誠信版」
一詞也權被賦予了許多新的含義。
上市公司頻繁發生的財會丑聞
,
無疑加重了對「
會計誠信」
的反面影響。重塑「
會計誠信」
形象
,
增加信息使用者的
信心
,
除了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外
,
還要規范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
,
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
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
建設。本文從會計職業道德的定義著手,並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其原
因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要建立會計職業道德意識,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總
體措施。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隨著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行業
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因此加強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⑦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的現狀有哪些

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即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准。會計人員應立足於本職工作,操守為重,監守准則,應做到入賬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賬務核算工作的准確無誤,按時地編制合格標準的財務報表,及時、真實、客觀的反映會計信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會計行業在新形勢下的不斷變化,今天的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愛崗敬業。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財會人員充分認識本職工作在整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熟悉法規。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基礎。財會工作涉及面廣,為了正確處理各方的關系,要求財會人員必須熟悉財經方針政策和各種會計法律法規與制度,確保財務處理的正確性。同時從記賬方法、科目運用、賬簿設置、核算規程、會計報告等方面確保會計處理的准確性和及時性,做到會計專門方法運用恰當、成本費用及損益核算準確、資產負債權益反映真實。

依法辦事。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重中之重。財會工作以法律法規為指導,以會計處理為載體,涉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所有經濟事項和各色人等,財會人員必須自覺遵守《會計法》和相關的會計規章制度,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把好關口,依法理財,當一名合格的經濟衛士,做到「不唯上,不唯情(錢),只唯法」。

客觀公正。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靈魂。財會工作的首要職能就是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記錄與反映,其本質特徵體現為「真實性」,離開了實際發生的客觀經濟事項去進行會計處理只能是造假賬。

望樓主採納

沈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

⑧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分析有哪些

會計職業道德,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各種經濟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它貫穿於會計工作的所有領域和整個過程,體現了社會要求與個性發展的統一,著眼於人際關系的調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與惡為評價標准,並以社會評價(榮譽)和個人評價(良心)為主要制約手段,是一種通過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即精神上的動力要來起作用的非強制性規范。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范疇,現代會計職業首先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1)以會計職業責任和義務為核心,重在社會對個人的「防範」,理論對慾望的「束縛」的他律階段。(2)以會計職業良心為核心,會計工作職責轉變為會計人員內心首先感與首先行為准則的自律;(3)職業良心在職業目標的統帥下融為一體,職業道德的他律性與自律性高度統一,外在導向的價值目標定會計職業首先守則,加強會計職業首先教育,能主會計人員增進會計職業修養三位一體,是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首先風尚和改善會計職業,並卓有效地保證其他會計規范順利貫徹實施的重要條件。

⑨ 存在哪些會計職業道德問題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既是老生常談又是近幾年最熱門的話題。人們在追究會計信息失真各種原因時,其中有一點基本上達成共識,即會計職業道德滑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因為所有虛假會計數據都是經由會計人員流向社會,所以隨著經濟國際化的日益形成,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收益的同時,也給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帶來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不斷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同時,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腐朽思想的誘惑。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也關繫到會計職業界能否健康發展的大局。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
(一)部分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會計人員業務知識缺乏或者業務知識老化,不注重繼續教育,無法按照新規定開展工作,對日益更新的會計知識不能及時掌握或知之甚少,他們不學法,不懂法, 不熟悉會計制度及各項規章、規定,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對會計准則、會計制度也知之甚少,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情況,既談不上遵紀守法,也就更不能依法辦事了;有些會計人員受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自身法律意識不強,喪失了基本的職業准則,他們把誠信理念拋之腦後,做假賬,損壞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會計人員整天跟「錢」打交道,首先必須清正廉潔,不為金錢所動。然而會計人員因為道德素質比較低,長期不注重自身道德修養,追求奢侈生活、個人享樂,經不起金錢、權力和美色的誘惑,為了謀取個人的經濟利益,從而做出了一些觸犯法律的事情,諸如挪用公款等等,給國家和單位造成經濟損失。
(二)會計工作處於從屬地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人員的人事、勞動工資制度與過去相比有了徹底的改變,會計人員僅僅是單位內部的會計從業人員,是受聘、受雇於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其衣、食、住、行、任免、獎懲、升遷均依靠其所在單位的業績。他們同獨立、公正執業的注冊會計師不同,沒有在單位之外、之上的獨立執行地位,他們的工作完全依附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管理之下,單位負責人擁有充分的用人權。這種管理機制使會計人員除了專業技術之外,服從性是其職業特徵之一,這種服從性必然帶來其職業道德作用上的從屬性,而缺乏會計處理的獨立性。這種從屬性往往不以會計人員的主觀願望為轉移,單位負責人的職業道德修養高,辦事客觀公正、遵紀守法,自然帶動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加強;反之,如果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低下,為謀取非法利益,指使、授意或強令會計人員造假時,會計人員往往因「食之周粟」不得不「受人之雇,忠人之事」,因而會計人員在領導的指使強令下被動的做假賬,否則會使會計人員的個人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甚至丟了飯碗。所以會計直接受單位負責人的不良道德影響,很難做到恪守職業道德。
(三)制度不健全,不能嚴格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法律規范不完善,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缺乏具體的懲治措施,近年來出現的假賬、虛列權益、偷逃稅金、虛增利潤等現象,制度上還不能完全限制其行為。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對會計人員的日常活動進行管理,沒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對違反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實行相應的處罰。相應地對堅持原則,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也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造成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削弱了企業自我約束能力。當企業的財務行為與會計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往往片面強調搞活經營,而放鬆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督。況且目前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准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雖然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檢查,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要對會計報表審計驗證,但其經常性、規范性以及廣度、深度都不能給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
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代表著國家利益,通過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和控制,保證國家財經法規的貫徹執行。單位領導迫於各種壓力,不得不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其實這種內部審計機構,往往不能被企業真正所接納,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會計職業道德可以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會計人員應在實際工作中自覺遵守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職業操守,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從會計人員自律抓起,要不斷自我對照和自我調整,提高覺悟和自身修養水平。會計人員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做到堅持准則、廉潔奉公、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作風嚴謹。會計人員還要不斷學習,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的要求,提高專業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凈化會計行為環境。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會計行為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凈化會計行為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能做得到的,而要有賴於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際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環境的基本要求,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從而營造出建設良好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一)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信息千變萬化的時代,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需要及時更新,工作能力需要不斷提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首先應對會計人員進行系統的會計知識培訓。會計工作是一項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工作,要做好會計工作,必須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其次,組織專門的《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的培訓,因為制度和准則也是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和健全的,如果不經常對制度和准則進行學習,在實際處理會計業務時就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所以,我們要經常組織對《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的培訓,使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嚴格按照規定來處理業務。同時,會計人員更要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要求是: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而要做到這些,靠的正是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沒有良好的個人道德修養,會計的保密性、廉正性和超然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會計人員通過提高自身修養,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以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按規范辦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和誘惑。
(二)加大職業道德建設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由於企業會計在經濟上、身份上對單位負責人的依附性,往往會計只能受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的影響,多數企業會計人員往往就只能起到按受託代理人的主觀意志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賬房先生」式作用,很難發揮會計的控制職能,更不可能獨立、如實地反映受託經理人職責履行情況,因此如何從會計管理體制上使會計身份、地位和許可權比較超脫,減少對單位負責人的從屬性,凈化會計內部、和外部環境,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根本舉措。1. 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採用職業道德教育與典型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說教於生動具體的案例剖析中,這樣可以增加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規范的感性認識,增強教育的效果2. 要加快建立企業、單位、中介機構和會計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鼓勵守信守法者,懲罰失信違法者,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遵守3. 要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教育作用,加強媒體宣傳教育力度,廣泛宣傳「誠信」思想,披露失信違法典型,使全社會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樹立「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營造尊崇誠信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加大懲處力度,嚴格財經紀律。一是從法律規范上加大對造假失信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大於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門以及執法部門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查處,杜絕執法腐敗現象。在對相關會計人員、有關企業領導及會計主體進行懲處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大社會中介機構的整治和規范,強化行業自律性監督體系,加強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對其出具不真實、違背審計准則的審計報告,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並對會計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三是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因此,治理會計失信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組織機構和人員設置上嚴格貫徹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日常會計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每一環節的人員之間分工科學,職責明確,形成既能相互協作又能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這樣就能減少作弊的可能性。
總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不容忽視的,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隨著會計改革不斷深入,會計行業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尤為重要,如果領導能夠把好財務收支關口,公正明確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不偏私不濫用職權,同時會計人員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不存私心,不怕打擊報復,能自覺大膽地同各種違規違紀行為作堅決斗爭,用適當的方法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樣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才會漸漸走出困境,會計人員的誠信度才會逐漸提高。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法學考博 發布:2025-04-24 15:36:14 瀏覽:160
啟動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4 15:32:47 瀏覽:215
勞動法戶外連續工作 發布:2025-04-24 15:32:47 瀏覽:46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廣告 發布:2025-04-24 15:23:57 瀏覽:527
哪些書面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4 15:23:19 瀏覽:476
cctv12社會與法懺悔錄 發布:2025-04-24 15:23:12 瀏覽:138
眾誠法律咨詢怎麼樣 發布:2025-04-24 15:18:21 瀏覽:903
村民公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4 15:12:02 瀏覽:110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4 15:00:36 瀏覽:742
警察保密條例 發布:2025-04-24 14:59:36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