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評道
⑴ 通過司法考試有什麼用呢
通過復司法考試,可以從事律師制、公司法務等法律職業,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公檢法系統從事法官、檢察官等。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我國實行司考資格與律師執業相分離制度,通過司考只是取得了律師資格,要想做律師,還須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根據《律師法》,申請頒發律師執業證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擁護我國憲法;具有律師資格;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品行良好。
(1)法學評道擴展閱讀: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第九條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五)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⑵ 南京工程學院是幾本
南京工程學院是二本院校。
南京工程學院(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
學校是全國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服務特需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新建本科院校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主要起草單位。
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試點高校,是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中國電力高校聯盟成員。
學校不斷加大對外開放辦學的力度,在加強同國內高校、企業交流合作的同時,積極拓寬渠道加強同國外高校和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建立了與國外高校、企業間多層次的國 際合作交流關系。
(2)法學評道擴展閱讀:
院系設置
截至2016年8月,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材料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 、自動化學院、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汽車與軌道交通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學院、數理部、體育部等18 個二級學院(部)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和民辦二級學院——康尼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8月,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5萬多人,其中工程碩士專業研究生近300人。全校教職員工18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多人,具有高級職務的教師佔比50.9%。學校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江蘇省教學名師4人,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47人;獲批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和「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3個,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1個、學術創新團隊1個,優秀學科梯隊4個。
⑶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張明鍇、高銘暄等。
1、高銘暄
高銘暄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2、張明楷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5年將出版第5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3)法學評道擴展閱讀
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1、規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銘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明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學
⑷ 請各位幫忙點評一下關於貝多芬的文章,明天就要用,急!!!!!!!!!!
此外,擁有350年歷史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坐落於此。目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已成為世界歌劇中心。國家歌劇院從創建就有獨特的演出風格,聘用過許多音樂大師主持歌劇院事務,像古斯塔夫·馬勒爾、理查·施特勞斯和卡拉揚等。歌劇院從秋季到第二年夏季,一般演出300多場世界第一流的歌劇和芭蕾舞劇。現在,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已成為世界歌劇舞劇舞台的中心。二戰結束時,歌劇院被炸成廢墟。戰爭一結束,奧地利人首先修復的便是國家歌劇院,修復時間歷時8年。歌劇院建築風格是希臘和羅馬式的混合,有高高的拱門和拱式雕花窗,屋頂部分有石雕裝飾,還有兩個銅雕像。建築側面有噴泉。歌劇院內部裝飾豪華,舞台非常大,觀眾席位有1600多個,同時還為生活不富裕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了67個站位,站票的票價不到高級包廂票價的百分之一。在藝術走廊里,有14座著名作曲家的半身雕像(包括莫扎特、貝多芬、羅西尼等)。
在維也納的市立公園里,聳立著一些音樂家的雕像:抒情曲之王舒伯特大理石全身座像和大理石拱門內約翰·施特勞斯拉小提琴的金色雕像等等。
在市立公園里有一個經常貝多芬演奏音樂會的小廣場,還有一所可以容納150人的音樂廳,冬季就在這里舉行音樂會,夏季則在廣場舉行露天音樂會。音樂廳前有座青藤環繞的亭子,是貝多芬談干琴的地方。
⑸ 怎麼評價新喜劇之王
《新喜劇之王》,我個人觀點來說算是星爺的敗筆,列入爛片行列,一些過氣老梗,網路上的段子拼接在一起組成一些小笑料。同樣是小人物通過努力不放棄夢想堅持為自己的事業打拚,這一部比老版的還是差了很多。也可能是老版的太深入人心,也許是大家對於電影要求越來越高,星爺的這部新作,啟用的女演員就很不討喜,長相普通表演甚至有點誇張。可能這就是這部電影需要的人物,我反而覺得開場那一段,踩導演腳的幾秒鍾是這部電影的精華,還把大家的思緒帶到了以前尹天仇柳飄飄的那個時代去了。時光荏苒,故人已老經典不在。
他的作品與其說奇幻,不如說更像是童話。 大家也期待星爺的下一部佳作吧。
⑹ 政策與法律的區別
區別如下:
1.意志屬性不同。
法由特定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體現國家意志,具有普遍約束力,向全社會公開;政黨政策是黨的領導機關依黨章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體現全黨意志,其強制實施范圍僅限於黨的組織和成員,允許有不對社會公開的內容存在。
2.規范形式不同。
法表現為規范性法律文件或國家認可的其他淵源形式,以規則為主,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權利義務的規定具體、明確。
政黨政策則不具有法這種明確、具體的規范形式,表現為決議、宣言、決定、聲明、通知等,更多具有綱領性、原則性和方向性。
3.實施方式不同。
法的實施與國家強制相關,且是有組織、專門化和程序化的。政黨政策以黨的紀律保障實施,其實施不與國家強制相關,除非它已轉化為法律。
4、穩定性不同。
法律的規定則比較明確、具體和詳盡,一經制定,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廢止,有較強的穩定性。政策帶有一般的號召性和原則的指導性,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
5、調整范圍不盡相同。
法律:傾向於只調整可能且必須以法定權利義務來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訴性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領域。
政策:調整的社會關系和領域比法律為廣,對黨的組織和黨的成員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為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政黨政策可涵蓋法的調整范圍,法也有其相對獨立的調整空間。
(6)法學評道擴展閱讀:
一、法律的特點: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4、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5、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
二、政策的特點:
1、階級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點,在階級社會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從來不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2、正誤性。任何階級及其主體的政策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3、時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條件和國情條件下,推行的現實政策。
4、表述性。就表現形態而言,政策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外化為符號表達的觀念和信息。它由有權機關用語言和文字等表達手段進行表述
⑺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四轉學員有哪些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中讓四位導師都轉身的學員有:陳梓童、貝貝、李安、趙大格、劉偉男、張姝、黃愷、童予碩。
1、陳梓童,獲得周傑倫組冠軍、全國總決賽亞軍。
2、貝貝,獲得汪峰組冠軍、全國總決賽第四名。
3、李安,獲得周傑倫組亞軍、全國總決賽第五名。
4、趙大格,獲得庾澄慶組亞軍、全國總決賽第七名。
5、劉偉男,獲得周傑倫組六強、全國24強。
6、張姝,獲得庾澄慶組季軍、全國總決賽第八名。
7、黃愷,獲得汪峰組16強。
8、童予碩,獲得庾澄慶組六強、全國24強。
(7)法學評道擴展閱讀: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是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製作打造的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版權源於荷蘭節目《The Voice of Holland》(荷蘭之聲)。四位固定導師為周傑倫、 庾澄慶、那英、汪峰。夢想導師為張惠妹、林俊傑、李健、鄧紫棋。
節目於2015年7月17日起每周五晚21:10在浙江衛視首播,於2015年10月16日收官。2015年10月7日,《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總決賽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開戰。最終張磊以《旅行》戰勝陳梓童成為冠軍,那英也因此第三度成為《中國好聲音》的冠軍導師。
《好聲音第四季》排名如下:
1、冠軍:張磊,導師:那英。
2、亞軍:陳梓童,導師:周傑倫。
3、季軍 譚軒轅,導師:庾澄慶。
4、殿軍 貝貝,導師:汪峰。
5、第五名 李安,導師:周傑倫。
6、十強 孫伯綸,導師:那英。
7、十強 趙大格,導師:庾澄慶。
8、十強 張姝,導師:庾澄慶。
9、十強 李幸倪,導師:周傑倫。
10、十強 黃勇,導師:汪峰。
11、十六強 馬吟吟,導師:庾澄慶。
12、十六強 朗嘎拉姆,導師:那英。
13、十六強 長宇,導師:那英。
14、十六強 張鑫鑫,導師:汪峰。
15、十六強 黃霄雲,導師:汪峰。
16、十六強 關詩敏,導師:周傑倫。
⑻ 法醫是什麼專業
法醫學是應用醫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並解決立法、偵查、審判實踐中涉及的醫學問題的一門科學。法醫學是一門應用醫學,又是法學的一個分支。法醫學為制定法律提供依據,為偵查、審判提供科學證據,因此法醫學是聯結醫學與法學的一門交叉科學現代法醫學分基礎法醫學和應用法醫學兩部分:前者研究法醫學的原理和基礎:後者則運用法醫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關問題。但也屬於醫學類的專業,高考的時候理科生報考的專業。現在法醫學實力較強的是華西醫科大、同濟醫科大、中山醫科大學等。
法醫是國家司法鑒定人的一種,在公安機關也是刑事偵查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相對於臨床醫生只專注於活體醫學,現代中國法醫把「活體醫學」和「死亡醫學」兩者同時作為研究對象。法醫運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以及相關的刑事科學技術、司法鑒定技術對與法律有關的人體(活體、屍體、精神)和犯罪現場進行勘察鑒別並作出鑒定的科學技術人員。古代法醫被稱為仵作,主要做簡單的屍表檢驗。在現代中國,法醫學已經成為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積極地吸收著來自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以及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的知識,集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於大成,正朝著一條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的道路邁進。
⑼ 大學生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
法治素養,不僅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的現實需要,更是其面對新時代走上工作崗位必需的核心素質和基本能力。新時代大學生的法治素養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1、堅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關鍵
黨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明確提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了「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豐富和深化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當代大學生應當明確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含六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一是明確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的基本理念;
二是明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目標和戰略內容;
三是明確「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前提;
四是明確堅持「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使命;
五是明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六是明確「五個堅持」是確保實現「法治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
這五個堅持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為根本遵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推進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穩定」。
2、完善的社會主義法治知識,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重要內容
法治知識概念比法律知識概念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廣泛。因此,要培育和養成新時代大學生核心法治素養,就要對大學生進行普法和法治宣傳教育,使大學生的法律知識不斷更新,還要擴展其法治知識儲備、豐富其法治知識結構。
一要認識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理論體系、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
二要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憲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三要熟悉和掌握大學生應當遵循的有關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與自身專業和未來職業實踐需要相關的法律知識,要把有關的法治知識與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知識有機融合,內化為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以適應未來法治建設的實際需要。
3、健全的法治意識,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精神要素
對新時代大學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識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增強尊崇憲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識,樹立憲法至上的法治觀念;
二要增強規則意識,明確守法守規是每一個法治國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當代大學生應當做到懂規矩、守規則、依規范,堅守規則紅線、明確法律底線;
三要增強程序意識,明確「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學會依靠程序辦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觀念;
四要增強平等意識,自覺維護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沒有特權」,堅持公平正義;
五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維權、護權,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權利,自覺維護自身的權利,以法律為武器自覺與任何侵權和不法行為做斗爭。
4、嚴謹的法治思維,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思維能力要求
法治思維是現代國家治理應當確立的基本思維模式。大學生是新時代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學會和運用法治思維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法治思維模式,就是運用法律的思維,是依靠法治本身固有的運行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法治思維與道德思維、政治思維、經濟思維、行政思維等思維模式的本質區別是,在治國理政、社會治理和行為方式上,它更側重於對法律規則和法律手段的運用和重視,強調法律的權威、依法行動和依法辦事。
大學生樹立法治思維,就是要樹立權力服從於法律的權力思維、理性平等的權利思維、依法辦事程序思維、自覺主動的法律責任思維,提高對法治的踐行能力和運用能力。
5、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行為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要義之一就是法治,而社會主義法治的精神要義之一,就是要在樹立法律權威的基礎上,形成人們對法治的內在需求和內心擁護,使法治成為人們的精神認同與行動遵循,這也是對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
大學生要做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信仰法治的表率,要帶頭樹立起崇高的法治信仰、堅定的法治信念、飽滿的法治信心、良好的法治風范,成為在未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良好的依法執政、依法行事、依法辦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9)法學評道擴展閱讀:
總之,當代大學生要培養法治素養,就要不斷加強法治知識的學習,包括關於法治和法律規定方面的知識和法治原理方面的知識。除了在大學課堂獲得相應的法治知識之外,收聽收看法治方面的廣播電視節目、閱讀法律類的報紙雜志等都是較好的獲取法治知識的途徑。
並通過加強法治方法的訓練,養成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問題的習慣,養成遵循法律要求、依據法律規定、按照法律程序辦事的行為習慣,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和責任觀念,並在日常的專業學習中加強法治知識和思維方法的運用。
使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法治知識結合起來,為適應新時代發展所需要的綜合素養奠定基礎,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