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條立法未通過
① 香港基本法第23條內容
香港基本法第23條內容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文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通過,《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確保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得以實施。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規定為依據。
② 香港二十三條的立法情況
法律分析: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規范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加強預算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外事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各級黨政軍機關、人大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因公組派臨時代表團組的省部級以下(含省部級)出國人員(以下簡稱出國人員)。
第三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因公組派臨時出國團組應當堅持強化預算約束、優化經費結構、厲行勤儉節約、講求務實高效的原則,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規模,規范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
第二章 預算管理和計劃管理
第四條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應當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並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的預算管理,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總額,科學合理地安排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預算。
(二)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加強預算硬約束,認真貫徹落實厲行節約的要求,在核定的年度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預算內,務實高效、精簡節約地安排因公臨時出國活動,不得超預算或無預算安排出訪團組。確有特殊需要的,按規定程序報批。
第五條 出訪團組實行計劃審批管理,並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認真貫徹中央有關外事管理規定,科學制訂年度因公臨時出國計劃,認真履行因公臨時出國計劃報批制度,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團組人數、國家數和在外停留天數,正確執行限量管理規定。組團單位和派出單位要明確責任,誰派出、誰負責。
(二)因公臨時出國應當堅持因事定人的原則,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顧性和無實質內容的一般性出訪,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訪。
(三)各級外事部門應當加強因公臨時出國計劃的審核審批管理,嚴格把關,對違反規定、不適合成行的團組予以調整或者取消。駐外使館答復國內因公臨時出國徵求意見時,應當嚴格履行把關職責。
第六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出國經費的支付,應當嚴格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卡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各項經費開支標准,不得擅自突破,嚴禁接受或變相接受企事業單位資助,嚴禁向同級機關、下級機關、下屬單位、企業、駐外機構等攤派或轉嫁出訪費用。
第七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建立因公臨時出國計劃與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出訪團組應當事先填報《因公臨時出國任務和預算審批意見表》(見附1),由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分別出具審簽意見,明確審核責任。出國任務、出國經費預算未通過審核的,不得安排出訪團組。
第三章 經費管理
第八條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包括: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公雜費和其他費用。
國際旅費,是指出境口岸至入境口岸旅費。
國外城市間交通費,是指為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須發生的,在出訪國家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費用。
住宿費是指出國人員在國外發生的住宿費用。
伙食費是指出國人員在國外期間的日常伙食費用。
公雜費是指出國人員在國外期間的市內交通、郵電、辦公用品、必要的小費等費用。
其他費用主要是指出國簽證費用、必需的保險費用、防疫費用、國際會議注冊費用等。
第九條 國際旅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選擇經濟合理的路線。出國人員應當優先選擇由我國航空公司運營的國際航線,由於航班銜接等原因確需選擇外國航空公司航線的,應當事先報經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繞道旅行,或以過境名義變相增加出訪國家和時間。
(二)按照經濟適用的原則,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選擇優惠票價,並盡可能購買往返機票。
(三)因公臨時出國購買機票,須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機票款由本單位通過公務卡、銀行轉賬方式支付,不得以現金支付。單位財務部門應當根據《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等有效票據註明的金額予以報銷。
(四)出國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交通工具,不得乘坐民航包機或私人、企業和外國航空公司包機。
(五)省部級人員可以乘坐飛機頭等艙、輪船一等艙、火車高級軟卧或全列軟席列車的商務座;司局級人員可以乘坐飛機公務艙、輪船二等艙、火車軟卧或全列軟席列車的一等座;其他人員均乘坐飛機經濟艙、輪船三等艙、火車硬卧或全列軟席列車的二等座。所乘交通工具艙位等級劃分與以上不一致的,可乘坐同等水平的艙位。所乘交通工具未設置上述規定中本級別人員可乘坐艙位等級的,應乘坐低一等級艙位。上述人員發生的國際旅費據實報銷。
(六)出國人員乘坐國際列車,國內段按國內差旅費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外段超過6小時以上的按自然(日歷)天數計算,每人每天補助12美元。
第十條 出國人員根據出訪任務需要在一個國家城市間往來,應當事先在出國計劃中列明,並報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准。未列入出國計劃、未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準的,不得在國外城市間往來。出國人員的旅程必須按照批準的計劃執行,其城市間交通費憑有效原始票據據實報銷。
第十一條 住宿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出國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住宿,省部級人員可安排普通套房,住宿費據實報銷;廳局級及以下人員安排標准間,在規定的住宿費標准之內予以報銷。
(二)參加國際會議等的出國人員,原則上應當按照住宿費標准執行。如對方組織單位指定或推薦酒店,應當嚴格把關,通過詢價方式從緊安排,超出費用標準的,須事先報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准。經批准,住宿費可據實報銷。
第十二條 伙食費和公雜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出國人員伙食費、公雜費可以按規定的標准發給個人包干使用。包干天數按離、抵我國國境之日計算。
(二)根據工作需要和特點,不宜個人包乾的出訪團組,其伙食費和公雜費由出訪團組統一掌握,包干使用。
(三)外方以現金或實物形式提供伙食費和公雜費接待我代表團組的,出國人員不再領取伙食費和公雜費。
(四)出訪用餐應當勤儉節約,不上高檔菜餚和酒水,自助餐也要注意節儉。
第十三條 出訪團組對外原則上不搞宴請,確需宴請的,應當連同出國計劃一並報批,宴請標准按照所在國家一人一天的伙食費標准掌握。
出訪團組與我國駐外使領館等外交機構和其他中資機構、企業之間一律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請。
第十四條 出訪團組在國外期間,收授禮品應當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原則上不對外贈送禮品,確有必要贈送的,應當事先報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按照厲行節儉的原則,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傳統手工藝品和實用物品,樸素大方,不求奢華。
出訪團組與我國駐外使領館等外交機構和其他中資機構、企業之間一律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互贈禮品或紀念品。
第十五條 出國簽證費用、防疫費用、國際會議注冊費用等憑有效原始票據據實報銷。根據到訪國要求,出國人員必須購買保險的,應當事先報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准後,按照到訪國駐華使領館要求購買,憑有效原始票據據實報銷。
第十六條 出國人員回國報銷費用時,須憑有效票據填報有團組負責人審核簽字的國外費用報銷單(具體表格由各單位制定)。各種報銷憑證須用中文註明開支內容、日期、數量、金額等,並由經辦人簽字。
各單位財務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本單位財務報銷審批的具體規定,加強對因公臨時出國團組的經費核銷管理。各單位財務部門應當對因公臨時出國團組提交的出國任務批件、護照(包括簽證和出入境記錄)復印件及有效費用明細票據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按照批準的出國團組人員、天數、路線、經費預算及開支標准核銷經費,不得核銷與出訪任務無關的開支。
第十七條 中央各部門根據出國經費預算,結合實際購匯需求,自主核定本部門及其所屬單位購匯數額,通過財政部批準的人民幣資金賬戶,向外匯指定銀行購買外匯。
省級財政部門根據本級各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的申請,自主核定本地區購匯數額,並確定一家外匯指定銀行具體辦理購匯手續。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 除涉密內容和事項外,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的預決算應當按照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及時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九條 各級外事、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因公臨時出國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聯合檢查。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部門各單位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審計部門應當對各部門各單位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財務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因公臨時出國團組內部監督檢查機制,每半年向同級外事、財政部門報送本部門本單位因公臨時出國經費使用情況。嚴格按照預算績效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預算績效評價,切實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十條 組團單位應當採取集中形式,對團組全體人員進行行前財經紀律教育。對出國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除相關開支一律不予報銷外,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並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一)違規擴大出國經費開支范圍的;
(二)擅自提高經費開支標準的;
(三)虛報團組級別、人數、國家數、天數等,套取出國經費的;
(四)使用虛假發票報銷出國費用的;
(五)其他違反本辦法的行為。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一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因公臨時赴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適用本辦法。
第二十二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規定,報財政部備案。邊境地區有頻繁出國任務的,其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開支標准和管理辦法由所在省、自治區財政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並報財政部備案。
第二十三條 對與我新建交或未建交國家,相關經費開支標准暫按照經濟水平相近的鄰國標准執行。
第二十四條 財政部、外交部根據出訪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物價等變動情況,對相關經費開支標准適時調整。
第二十五條 國有企業和其他因公臨時出國人員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外交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財政部、外交部《關於印發<臨時出國人員費用開支標准和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行〔2001〕73號)和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關於加強因公出國機票管理的通知》(財外字〔1998〕283號)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規范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加強預算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外事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各級黨政軍機關、人大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因公組派臨時代表團組的省部級以下(含省部級)出國人員(以下簡稱出國人員)。
第三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因公組派臨時出國團組應當堅持強化預算約束、優化經費結構、厲行勤儉節約、講求務實高效的原則,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規模,規范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
第二章 預算管理和計劃管理
第四條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應當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並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的預算管理,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總額,科學合理地安排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預算。
(二)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加強預算硬約束,認真貫徹落實厲行節約的要求,在核定的年度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預算內,務實高效、精簡節約地安排因公臨時出國活動,不得超預算或無預算安排出訪團組。確有特殊需要的,按規定程序報批。
第五條 出訪團組實行計劃審批管理,並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認真貫徹中央有關外事管理規定,科學制訂年度因公臨時出國計劃,認真履行因公臨時出國計劃報批制度,嚴格控制因公臨時出國團組人數、國家數和在外停留天數,正確執行限量管理規定。組團單位和派出單位要明確責任,誰派出、誰負責。
(二)因公臨時出國應當堅持因事定人的原則,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顧性和無實質內容的一般性出訪,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訪。
(三)各級外事部門應當加強因公臨時出國計劃的審核審批管理,嚴格把關,對違反規定、不適合成行的團組予以調整或者取消。駐外使館答復國內因公臨時出國徵求意見時,應當嚴格履行把關職責。
第六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出國經費的支付,應當嚴格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卡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各項經費開支標准,不得擅自突破,嚴禁接受或變相接受企事業單位資助,嚴禁向同級機關、下級機關、下屬單位、企業、駐外機構等攤派或轉嫁出訪費用。
第七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建立因公臨時出國計劃與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出訪團組應當事先填報《因公臨時出國任務和預算審批意見表》(見附1),由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分別出具審簽意見,明確審核責任。出國任務、出國經費預算未通過審核的,不得安排出訪團組。
第三章 經費管理
第八條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包括: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公雜費和其他費用。
國際旅費,是指出境口岸至入境口岸旅費。
國外城市間交通費,是指為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須發生的,在出訪國家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費用。
住宿費是指出國人員在國外發生的住宿費用。
伙食費是指出國人員在國外期間的日常伙食費用。
公雜費是指出國人員在國外期間的市內交通、郵電、辦公用品、必要的小費等費用。
其他費用主要是指出國簽證費用、必需的保險費用、防疫費用、國際會議注冊費用等。
第九條 國際旅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選擇經濟合理的路線。出國人員應當優先選擇由我國航空公司運營的國際航線,由於航班銜接等原因確需選擇外國航空公司航線的,應當事先報經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繞道旅行,或以過境名義變相增加出訪國家和時間。
(二)按照經濟適用的原則,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選擇優惠票價,並盡可能購買往返機票。
(三)因公臨時出國購買機票,須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機票款由本單位通過公務卡、銀行轉賬方式支付,不得以現金支付。單位財務部門應當根據《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等有效票據註明的金額予以報銷。
(四)出國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交通工具,不得乘坐民航包機或私人、企業和外國航空公司包機。
(五)省部級人員可以乘坐飛機頭等艙、輪船一等艙、火車高級軟卧或全列軟席列車的商務座;司局級人員可以乘坐飛機公務艙、輪船二等艙、火車軟卧或全列軟席列車的一等座;其他人員均乘坐飛機經濟艙、輪船三等艙、火車硬卧或全列軟席列車的二等座。所乘交通工具艙位等級劃分與以上不一致的,可乘坐同等水平的艙位。所乘交通工具未設置上述規定中本級別人員可乘坐艙位等級的,應乘坐低一等級艙位。上述人員發生的國際旅費據實報銷。
(六)出國人員乘坐國際列車,國內段按國內差旅費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外段超過6小時以上的按自然(日歷)天數計算,每人每天補助12美元。
第十條 出國人員根據出訪任務需要在一個國家城市間往來,應當事先在出國計劃中列明,並報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准。未列入出國計劃、未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準的,不得在國外城市間往來。出國人員的旅程必須按照批準的計劃執行,其城市間交通費憑有效原始票據據實報銷。
第十一條 住宿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出國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住宿,省部級人員可安排普通套房,住宿費據實報銷;廳局級及以下人員安排標准間,在規定的住宿費標准之內予以報銷。
(二)參加國際會議等的出國人員,原則上應當按照住宿費標准執行。如對方組織單位指定或推薦酒店,應當嚴格把關,通過詢價方式從緊安排,超出費用標準的,須事先報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准。經批准,住宿費可據實報銷。
第十二條 伙食費和公雜費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出國人員伙食費、公雜費可以按規定的標准發給個人包干使用。包干天數按離、抵我國國境之日計算。
(二)根據工作需要和特點,不宜個人包乾的出訪團組,其伙食費和公雜費由出訪團組統一掌握,包干使用。
(三)外方以現金或實物形式提供伙食費和公雜費接待我代表團組的,出國人員不再領取伙食費和公雜費。
(四)出訪用餐應當勤儉節約,不上高檔菜餚和酒水,自助餐也要注意節儉。
第十三條 出訪團組對外原則上不搞宴請,確需宴請的,應當連同出國計劃一並報批,宴請標准按照所在國家一人一天的伙食費標准掌握。
出訪團組與我國駐外使領館等外交機構和其他中資機構、企業之間一律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請。
第十四條 出訪團組在國外期間,收授禮品應當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原則上不對外贈送禮品,確有必要贈送的,應當事先報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按照厲行節儉的原則,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傳統手工藝品和實用物品,樸素大方,不求奢華。
出訪團組與我國駐外使領館等外交機構和其他中資機構、企業之間一律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互贈禮品或紀念品。
第十五條 出國簽證費用、防疫費用、國際會議注冊費用等憑有效原始票據據實報銷。根據到訪國要求,出國人員必須購買保險的,應當事先報經本單位外事和財務部門批准後,按照到訪國駐華使領館要求購買,憑有效原始票據據實報銷。
第十六條 出國人員回國報銷費用時,須憑有效票據填報有團組負責人審核簽字的國外費用報銷單(具體表格由各單位制定)。各種報銷憑證須用中文註明開支內容、日期、數量、金額等,並由經辦人簽字。
各單位財務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本單位財務報銷審批的具體規定,加強對因公臨時出國團組的經費核銷管理。各單位財務部門應當對因公臨時出國團組提交的出國任務批件、護照(包括簽證和出入境記錄)復印件及有效費用明細票據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按照批準的出國團組人員、天數、路線、經費預算及開支標准核銷經費,不得核銷與出訪任務無關的開支。
第十七條 中央各部門根據出國經費預算,結合實際購匯需求,自主核定本部門及其所屬單位購匯數額,通過財政部批準的人民幣資金賬戶,向外匯指定銀行購買外匯。
省級財政部門根據本級各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的申請,自主核定本地區購匯數額,並確定一家外匯指定銀行具體辦理購匯手續。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 除涉密內容和事項外,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的預決算應當按照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及時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九條 各級外事、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因公臨時出國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聯合檢查。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部門各單位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審計部門應當對各部門各單位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財務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因公臨時出國團組內部監督檢查機制,每半年向同級外事、財政部門報送本部門本單位因公臨時出國經費使用情況。嚴格按照預算績效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預算績效評價,切實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十條 組團單位應當採取集中形式,對團組全體人員進行行前財經紀律教育。對出國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除相關開支一律不予報銷外,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並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一)違規擴大出國經費開支范圍的;
(二)擅自提高經費開支標準的;
(三)虛報團組級別、人數、國家數、天數等,套取出國經費的;
(四)使用虛假發票報銷出國費用的;
(五)其他違反本辦法的行為。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一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因公臨時赴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適用本辦法。
第二十二條 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規定,報財政部備案。邊境地區有頻繁出國任務的,其因公臨時出國經費開支標准和管理辦法由所在省、自治區財政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並報財政部備案。
第二十三條 對與我新建交或未建交國家,相關經費開支標准暫按照經濟水平相近的鄰國標准執行。
第二十四條 財政部、外交部根據出訪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物價等變動情況,對相關經費開支標准適時調整。
第二十五條 國有企業和其他因公臨時出國人員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外交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財政部、外交部《關於印發<臨時出國人員費用開支標准和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行〔2001〕73號)和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關於加強因公出國機票管理的通知》(財外字〔1998〕283號)同時廢止。
③ 解讀我國憲法第二十三條
【釋義】 本條是關於人民法院性質和地位的規定。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有以下特點:
第一,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我國的人民法院稱作審判機關而不是司法機關。在理論和實踐中,有一種觀點將人民法院稱為司法機關,或者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一起稱為司法機關。與所謂「司法」是相對於立法和行政而言相一致,司法權也是相對於立法權和行政權、司法機關也是相對於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而言的。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實行立法、行政與司法三權分立的國家,司法機關就是指法院。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權體制下,國家的權力包括立法權、行政權、審判權和檢察權,在中央一級還包括國家主席的職權和國家的軍事權。與此相適應,行使這幾項國家權力的機構分別是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以及國家主席和國家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中,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國家審判權,是國家的審判機關。而「司法」的范圍比較廣,並不僅限於審判,所以,「司法機關」或者「司法權」不是我國憲法和法律上的用語。
第二,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所謂「審判」指的是對矛盾和糾紛的審理和判決。在法治國家,所謂審判是指由國家的專門機構代表國家利益,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程序,對特定案件進行的審理和判決。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機構作出的判決,具有最高的權威性,並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執行。之所以需要一個專門機構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是因為在國家機構與公民個人和其他組織之間、在公民個人和各種社會組織彼此之間,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糾紛。這些矛盾和糾紛中的一部分可以由矛盾和糾紛的主體進行自我化解,或者由其他社會力量予化解,但是,當這些矛盾和糾紛發展到比較激烈的程度時,只有以國家的名義和國家的力量予以審理和判決,並以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判決的執行,才能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這就需要國家設置一種代表公平、公正和正義力量並具有足夠權威的機構,以國家的名義來行使這一審理和判決權。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體制下,行使這一權力的機構就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以國家的名義行使審判權,是法律范圍內各種矛盾和糾紛可以訴諸解決的終局機構。
第三,國家的審判權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作為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審判權是一項專門的權力,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其他任何機關、組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一權力。任何個人或者其他組織私設公堂,刑訊逼供,都是非法的。一些個人或者組織可以對矛盾和糾紛進行一定程度的調解或者仲裁,但是,這些調解或者仲裁涉及的通常只能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具有財產性質的糾紛,而且都不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的。權力機關作出的決定雖然也可能帶有裁判的性質,行政機關、檢察機關以及軍事機關也行使一定程度上的裁判職權,但是,這些機關都不是獨立的審判機關,它們行使的具有裁判性質的職能都是分別派生和服務於立法權、行政權、檢察權和軍事權的。而人民法院的根本職能就是行使審判權,人民法院在審判活動中也可能會行使一定的決策、管理和執行職能,但是,這些職能都是派生和服務於審判權的行使的。審判權為什麼只能人民法院專門行使呢?根本的原因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由獨立的法院系統具體應用法律,才能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國內市場的統一以及國家的統一,保障人民權利。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平行的國家機構都可以具體應用法律對案件作出審理和判決,那麼,在它們對法律適用的意見不一致時,就會導致法律適用的不統一,進而危害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第四,人民法院行使的審判權包括刑事的、民事的和行政的審判權。從種類和范圍上看,需要由人民法院適用法律予以解決的法律關系,主要包括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以及行政法律關系這三大類。目前,國家已經制定了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以及行政訴訟法等專門的法律,對人民法院適用各類法律進行審理和判決的程序作出詳細規定。根據這些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的任務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通過行使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經濟糾紛和行政糾紛,以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維護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保護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④ 基本法23條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以保障國家對香港、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實施。
在制定《基本法》的時候,第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一條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第二十三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⑤ 西藏自治區立法條例全文
2001年5月21日經西藏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下面是我為您精心整理的有關西藏自治區立法條例全文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批准。自治區人民政府規章的制定適用本條例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並族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陪蔽嫌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第二章 立法許可權
第七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就下列事項制定法規:
(一)依照本自治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二)屬於全局性和綜合性的特別重大的事項;
(三)屬於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其他事項;
(四)法律授權應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作出規定的事項。
第八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就下列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一)為實施法律、行政法規,需要由地方性法規作出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三)國家專屬立法許可權外,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事項;
(四)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其他事項;
(五)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律授權作出規定的事項。
第九條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修改、廢止權屬於原制定機關。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對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十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規章可以就以下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應由地方性法規規定的事項,需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規章作出規定的,應當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或蘆手其常務委員會授權。
第三章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十一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第十二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大會議程的意見,再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不列入大會議程的,應當向大會報告或者向提案人作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十三條 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法規案,在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經常務委員會依照本條例第四章規定的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第十四條 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三十日前將法規草案印發代表。
第十五條 列入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法規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十六條 列入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
第十七條 列入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規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修改意見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
第十八條 列入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規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法規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第十九條 列入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法規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二十條 法規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
第二十一條 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規草案表決稿,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第二十二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規由大會主席團或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四章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二十三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二十四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五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法規草案印發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第二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規案,宣讀法規草案,聽取提案人的說明,聽取有關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報告,對法規草案進行初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規案,聽取法制委員會關於法規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進一步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規案,聽取法制委員會關於法規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對法規草案表決稿進行審議。
第二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規案時,認為法規案在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重大問題的,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提出擱置審議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後進行表決。
擱置審議的法規案,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問題得到解決的,可以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提出議案或者書面建議,由主任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繼續審議;也可以由主任會議直接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繼續審議。
第二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部分修改的法規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
第二十九條 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規案時,根據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三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有關專門委員會對法規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向常務委員會作審議意見的報告或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人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有關專門委員會會議審議法規案時,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第三十一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意見的報告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修改意見報告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重要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法制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可以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二條 專門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應當召開全體會議,以全體組成人員過半數通過。
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規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向主任會議報告。
第三十三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法制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進行調研,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規草案發送有關機關、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將意見整理後送法制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四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重要的法規案,經主任會議決定,可以將法規草案公布,徵求意見。各機關、組織和公民提出的.意見送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
第三十五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收集整理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分送法制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任會議同意,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對該法規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三十七條 法規案經常務委員會三次會議審議後,仍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由主任會議提出,經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付表決,交法制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第三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規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規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經過兩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主任會議向常務委員會報告,該法規案終止審議。
第三十九條 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規草案表決稿。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四十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在表決法規草案表決稿的全體會議召開的四小時前,書面提出對表決稿的修正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不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並向提出修正案的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說明。
提出法規草案表決稿的修正案,應當寫明修正的條款和理由。
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法規草案表決稿時,有修正案的,應先審議、表決修正案。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四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規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五章 拉薩市地方性法規的批准程序
第四十二條 列入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報請批準的拉薩市地方性法規,在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說明和法制委員會的審查報告後,對法規草案進行審議。
第四十三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拉薩市地方性法規,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一般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對報請批準的拉薩市地方性法規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或本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不相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拉薩市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第四十四條 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要修改或廢止的,應作出修改或廢止該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並將決定、法規修改本、關於該法規修改或廢止的報告及說明,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第四十五條 經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拉薩市地方性法規,由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六章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的解釋
第四十六條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自治區地方性法規的解釋權屬於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自治區地方性法規有以下情況的,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條例或法規規定的。
第四十七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對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進行解釋的要求。
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其他組織和公民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對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進行解釋的建議。
第四十八條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解釋草案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研究擬訂,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四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解釋草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審議修改,提出解釋草案表決稿,經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過半數同意即獲通過。
第五十條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解釋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後,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自治區地方性法規的解釋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的解釋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十二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具體工作性問題的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復,並報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章 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備案和審查
第五十三條 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及其解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及其解釋,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二)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同時應當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三)根據授權作出的規定應當報授權機關備案。
第五十四條 備案應當包括:備案報告、法規、規章文本及其說明、關於修改或廢止的決定。
第五十五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第五十六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在審查中認為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也可以由法制委員會與有關專門委員會召開聯合審查會議,要求制定機關到會說明情況,再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制定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將是否修改的意見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反饋。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審查中認為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相抵觸而制定機關不予修改的,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提出書面審查意見或予以撤銷的議案,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和有關專門委員會在審查中認為自治區地方性法規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可以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書面審查意見,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
第五十七條 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審查意見,應當由制定法規或規章的機關相應地作出修正或廢止。
第八章 其他規定
第五十八條 提出法規案,應當同時提出藏漢兩種文字的法規草案文本及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 向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法規案,在列入會議議程前,提案人有權撤回。
第六十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未通過的法規案,如果提案人認為必須制定該法規,可以按照規定程序重新提出,由主席團或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第六十一條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的修改和廢止程序,適用本條例第三章、第四章的有關規定。
第六十二條 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應當明確規定施行日期,在公布或刊登時,應當載明制定機關;通過日期或批准機關、批准日期。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應當在批准或通過後的一個月內,在《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西藏日報》藏文版和漢文版上刊登。
在《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藏文版和漢文版刊登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法規藏文標准文本,以自治區編譯機構翻譯的文本為標准文本。
第六十三條 制定或修改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通過後三十日內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六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對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請批準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審查提出意見或修改建議的,由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說明情況;需要作修改的,按法規修改程序進行修改後,在規定期限內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反饋。
第九章 附則
第六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⑥ 香港基本法23條為何不立法
香港《基本法》第23條內容如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香港基本法23條為何不立法原因:
1、中國內地境內如有組織被中央人民政府定性為「危害國家安全」而遭禁制,政治人士和市民普遍認為。逗留香港的人,對香港作為中國民主制度的實踐參考。諮詢文件引起市民憂慮的部分;
2、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均屬違法,刑事條文泛政治化。檢控「煽動叛亂」罪行不設時限,但建議的條文使反對「政府」等同於反對「國家」,有害無益。民主的制度容許市民監察政府。
3、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香港政府有權查禁該組織的香港分支而無需經任何調查,此文件過於嚴苛,不利於一國兩制的實施,實屬製造白色恐怖之舉。知情不報者可被檢控,也受法律約束,疑當局即可無限期地追究「煽動叛亂罪行」,不論國籍,其中「國家安全」被誇大,加上法案表決前夕代表自由黨的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辭職,基本法23條的立法過程引起香港各界反彈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文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通過,《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確保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得以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規定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