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道德
⑴ 古代是怎樣實施道德教化的
在先秦時期,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中,孝道是實施教化最重要的一條。儒家的回孝道是基於傳答統所重的血緣根基上的,這一根基早在西周時期就被重視並確立起來了。
古代道德教化的主調是由周公奠定的。周公為我國儒家教化理論奠定了兩個理論基礎:一是對血緣親情紐帶的重視;二是以情感為道德教化的核心,方法是熏陶、涵養、塑造。
周公的偉大之處並不僅僅限於倡導對親情的重視,更在於制訂了溫文爾雅的表達血緣親情的儀式,獲得了濡染人心、教化人群的偉大功效。
至春秋時期,雖然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但此時血緣根基在家庭的穩定上仍是一個根本原則。因此,儒家仍然把道德的根基奠於親情之上。
⑵ 用什麼樣的方法加強道德引領和道德教化
一是學思結合。黨員幹部要學習和掌握各種道德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對各種所學的道德知識和人生哲理深入思考後,才能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培養趨善避惡的道德意向和情感,從而擇善而為。二是慎獨。「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黨員幹部要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為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三是省察克治。黨員幹部要反復檢查來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頭和行為上的不良習慣,然後克服和整治。四是積善成德。黨員幹部要從善行和善德的幼芽,不斷積累壯大,從一時的善行變成長久穩固的善德,由小善變成大善,由小德變成大德。這樣才能養成高尚的德性。如果平時不檢點,不積善,遇到危急時刻,緊要關頭,就不可能以義為上,挺身而出的。五是身體力行。要使道德修養達到目標,「功夫全在行上。」
⑶ 什麼是 道德教化
從本質上說,教化是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如果道德理論不能影響人的心意態度、情感歸依、意志品質和行為傾向,那麼,它就只能是天下虛文。道德教化正是在善的倫理價值層面上,把人從人的本性狀態提升到人性狀態的工作。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自然而然的,而人性則是人成為的特質。人不是天生就成為了人應成為的樣子,所以,人需要教化。
⑷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三不朽指的是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道德修養和道德教養三不朽是指:立功,立言,立德。
(1)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首先表現在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互關系的獨到理解上。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崇尚「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追求。
中國古人在義利觀上主張見利思義、以義制利、先義後利,在理欲觀上主張導欲、節欲,強調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對慾望進行引導和控制。重視並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們的主流觀點。
(2)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也表現在中國古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上。矢志不渝地堅守理想,是中國古人崇尚精神的典型體現。儒家強調「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墨家把「兼相愛,交相利」作為理想。無數志士仁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實現理想而上下求索。
(3)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亦表現在對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的重視上。強調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將「立德」置於「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視人的道德品質的養成。中國古人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認為教化的目的是「明人倫」,是培養有道德的人。
(4)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還表現為對理想人格的推崇。孔子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孟子謂「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關於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聖人」作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遙於天地之間的「真人」、「至人」,近代啟蒙思想家梁啟超呼籲「新民」的理想人格。
(5)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忠實繼承者和堅定弘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