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道德原則
『壹』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具有多層次的道德要求,具體有哪些層次
集體主義原則具有以下幾個層次的道德,即共產主義道德:
1、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以前,開展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是擺在無產階級面前的最重要的歷史使命。
無產階級需要運用包括道德在內的各種手段,團結自己,戰勝敵人。
對敵人斗爭堅定、勇敢;對無產階級的事業和政黨無限忠誠;對同志講階級友愛;對人民極端熱忱;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在危險面前,奮不顧身,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等等。這都是無產階級革命時期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和規范的重要內容。
2、在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後,無產階級從被壓迫、被剝削的階級地位,變為整個社會的領導階級。
新的社會條件,要求共產主義道德有新的原則和規范與之相適應。社會主義事業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事業,需要絕大多數人參加才能實現。為了使人們同心同德地為社會主義事業努力奮斗,在道德問題上就需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
集體主義成了整個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和規范體系的基本原則,它不但貫穿於共產主義道德發展的全過程,也是共產主義道德區別於一切舊道德的最顯著標志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了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和規范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
3、在新的社會制度已經建立,特別是在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被消滅的情況下,進行經濟建設,提高勞動生產率,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已被提到首要的地位。
每個人勞動的好壞,直接與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和千百萬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人們的勞動態度以及與此有關的愛護公共財物等問題,就成了共產主義道德的重要規范。從而形成了一個涉及人們行為各個方面的完整的共產主義道德規范體系。
(1)集體道德原則擴展閱讀
隨著共產主義社會從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過渡,共產主義道德的原則和規范,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
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以後,那些屬於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有的將會消失,有的要發生變化,並且還會充實和豐富許多新的內容。
比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的一條重要的規范,隨著人類向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過渡,國家逐漸消亡,到那時候,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和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就不再作為共產主義的道德規范。
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一代新人,必然會根據社會生活的要求,代之以符合當時社會條件的新的道德規范。
『貳』 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一方面來,從無產階級和廣自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另一方面,在維護集體利益的前提下,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當兩者之間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必要時甚至犧牲個人利益。共產主義是集體主義的最高形式。集體主義反映著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個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集體主義最高原則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叄』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無私奉獻,一心為公是集體主義的最高層次。
『肆』 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我國現階段,集體主義原則所維護的集體利內益,是以無產階級為核容心的全體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
作為一種道德原則,集體主義包含以下內容: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矛盾的統一體;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重視個人的正當利益。
http://..com/question/30696303.html?si=4
『伍』 集體主義為什麼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它從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強調無產階級的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集體主義是無產階級為完成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在道德上的一種必然要求,它是無產階級高尚品德的集中表現。集體主義是無產階級在進行生產斗爭和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中形成的。近代大工業的發展,使每個無產者的活動都受到彼此的制約和機器的限制。
同時,也把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聯系起來。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面前,任何一個無產者都不能單獨改變自己的命運。無產階級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擺脫剝削和壓迫。階級斗爭的實踐,使無產階級覺悟到必須珍視集體的力量,必須在斗爭中維護集體的利益。
(5)集體道德原則擴展閱讀
堅持集體主義原則,與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是一致的,不論是以集體主義否定正當的個人利益,或是以個人利益反對集體主義,都是錯誤的。集體主義首先要求人們要為社會集體利益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集體主義原則尊重勞動者正當的個人利益,尊重勞動者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
集體主義原則是與個人主義原則根本對立的。集體主義原則反對並譴責把個人利益凌駕在國家、集體利益之上,更不允許用個人利益否定國家和集體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一致,並不等於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
三者之間在利益上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集體主義作為一種道德原則,一方面,要求國家和集體不斷調整各種政策和措施,關心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盡量使他們的個人利益得到發展;另一方面,也引導人們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甚至犧牲個人利益,保護集體和國家的利益。
『陸』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具有多層次的道德要求.最基本的是什麼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具有多層次的道德要求,其最高層次是對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要求,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一心為公。
較高層次是對具有較高社會主義道德覺悟的人們的要求,即先公後私先人後己;一般層次(最基本要求)是對我國公民的基本要求即公私兼顧,不損公肥私。
社會主義道德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公有制佔主體,人民當家做主,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個人利益是一致的,我們應該而且能夠在全社會嘗倡導集體主義。
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最高標準是一切言論和行動符合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
(6)集體道德原則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實現提供了條件,而全體人民也以建立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奮斗目標、共同的道德、共同的紀律作為自己的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
堅持集體主義原則,與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是一致的,不論是以集體主義否定正當的個人利益,或是以個人利益反對集體主義,都是錯誤的。集體主義首先要求人們要為社會集體利益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集體主義原則尊重勞動者正當的個人利益,尊重勞動者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
集體主義原則是與個人主義原則根本對立的。集體主義原則反對並譴責把個人利益凌駕在國家、集體利益之上,更不允許用個人利益否定國家和集體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一致,並不等於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
『柒』 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1.確立社會主義道德核心的客觀依據。
2.為人民服務的基本要求。版
3.社會主義市場經權濟條件下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4.集體和個體的辨證關系。
5.確立社會主義道德基本原則的客觀依據。
6.集體主義的基本內容。
7.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
『捌』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具有多層次的道德要求」最基本的是什麼
道德就是復人類現實生活中制由經濟關系所決定,以善惡評價為標准,依靠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所維系的一類社會現象.」這樣的道德定義及其展開闡釋,把經濟關系置於起決定作用的地位,並從經濟關系中引申出道德關系,從道德關系中引申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道德現象。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道德建設的核心,即道德建設的靈魂,它決定並體現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並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具體道德要求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無私奉獻、一心為公。這是集體主義的最高層次,是共產黨員、先進分子應努力達到的道德目標。二是先公後私、先人後己,這是已經具有較高的社會主義道德覺悟的人們能夠達到的道德目標。三是公私兼顧。
『玖』 作為一種道德原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1、集體利益源與個人利益是矛盾的統一體;
2、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3、集體主義原則尊重勞動者正當的個人利益,尊重勞動者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十九大報告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應當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9)集體道德原則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貫提倡集體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集體主義歷經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逐步成為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並最終內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核,凝聚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新時代集體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思想道德基礎,是「三個更好構築」的根本。
『拾』 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要求
集體主義原則的要求
在職業道德建設中,堅持集體主義原則,要求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 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但有時候也會發生沖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具體表現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沖突上。在解決這些矛盾時,要設法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在無法兼顧的情況下,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甚至做出必要的犧牲。
(二) 正確處理「小集體」與「大集體」的關系
國家是「大集體」,企業是「小集體」。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從總體上來說是一致的,沒有根本的沖突。但在某些情況下,二者也會產生矛盾。集體主義原則要求兼顧雙方的利益,但這個兼顧是有條件的,即必須在維護「大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從整體和局部的關繫上來說,國利益是長遠、整體利益,企業利益則是眼前、局部利益,企業利益要從國家利益,「小集體」要服從「大集體」。 (三) 反對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
在職業道德建設中,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就要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錯誤思想,包括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
1(極端個人主義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的處世哲學。極端個人主義主張自我利益高於他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
2. 享樂主義是一種庸俗腐朽的價值觀,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於追求物質享受和感官快樂。
享樂主義忽視人的社會屬性,片面強調人的自然屬性。秉持這種價值理念,勢必導致人們只講個人利益和生活享受,不講勞動、奉獻和創造,把二者對立起來。
3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准。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