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為訓練
① 你認為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有哪些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從小事做起,嚴格遵守行為規范,
從自我做起,自覺養成良好習慣;
二、在專業學習中訓練:
增強職業意識,遵守職業規范,
重視技能訓練,提高職業素養;
三、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職業情感,
學做結合,知行統一;
四、在自我修養中提高:
體驗生活,經常進行「自省」,
學習榜樣,努力做到「慎獨」;
五、在職業活動中強化:
將職業道德知識內化為信念,
將職業道德信念外化為行為。
② 品德培養的方法
品德培養的方法如下:
1.說服教育法
這種德育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使學生獲得正確觀點的方法。因為有「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因此有兩個細類——事實說服法和語言說服法。
說服教育法與實際鍛煉法
說服教育法是側重道德認識的提高,而實際訓練法則是針對道德行為的塑造,這是兩者較大的區別,所以我們在判定的時候不能只看有沒有做活動,更重要的是看側重培養學生的知還是行。比如,參觀、訪問和調查,都是一些活動,但是這些卻不是實際鍛煉法,而是通過擺事實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因此是事實說服法。
榜樣示範法與情感陶冶法
榜樣示範是通過觀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行為,側重行的培養;而情感陶冶法是通過陶冶的方式感化學生,側重情感的培養。當教師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學生時,這里體現的就是情感陶冶當中的人格感化,而不是榜樣示範。
道德修養法與品德評價法
道德修養側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自我反省、記日記、座右銘,這些都是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而品德評價法側重的是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教師對學生的品德進行的評價,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 簡答題-幼兒道德行為的訓練有哪些方法
當今社會中,孩子絕大多數是獨身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裡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往往用命令的口氣,幼兒的道德行為習慣表現欠佳。我們幼兒教師的工作對象是3——6歲的幼兒,我們深刻的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培養,幼年養成的良好習慣既容易有牢固,因此,幼兒其實對孩子進行道德行為培養的關鍵期。那麼,我們幼兒教師應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道德行為呢? 一、開展幼兒道德行為的實踐活動 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決定以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在班裡活動時愛護桌椅、玩具、圖書等,啟發幼兒與玩具、圖書交朋友,比比看誰做得最棒。在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看見地上有碎紙片和果皮時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內,看到花園里的花該澆水時,主動給花澆水,每次活動後我們都注重評價活動,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鼓勵與表揚孩子從中增強了愛護公物、愛護花草的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要嚴格要求,從點滴做起,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堅持下去,已達到由少到多,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充分發揮榜樣作用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在這個集體中,幼兒要互相幫助,關心別人,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在活動中,將幼兒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為作為典範。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是培養幼兒道德行為的重要因素。如有的小朋友把摔倒在地上的小朋友扶起來,有的小朋友無疑把別的小朋友碰到了連忙說「對不起」,教師及時鼓勵教育幼兒學習這種良好的行為,像這樣具體形象的範例幼兒容易接受,並樂意模仿,通過幼兒的行為模仿,使班中幼兒的優良品德行為處處可見,榜樣的作用真是達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家園互動,共同培養幼兒 在對幼兒進行道德行為培養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採用了「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既幼兒園老師的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引導家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把道德行為教育內容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家園互動能共同分析幼兒年齡特點,統一要求,我們還向家長宣傳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的要求,計劃目標,取得家長的支持,以達到培養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的目的。如果家庭和幼兒園互動不協調,會使幼兒思想混亂.無所適從,嚴重的會使幼兒形成見人行事、見機行事的不良習慣,因此家園互動、配合協調在培養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幼兒道德行為的培養還需要我們廣大幼教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認真探索研究,通過我們老師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活動,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會在孩子們身上一點一點地體現,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就會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觀念,以鞏固幼兒的道德行為。
④ 教育心理學道德行為的訓練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行為抄的訓練包括
①角色扮演法:是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
②價值觀辨析法:是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生通過討論、辯論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並把自己的行為模式與他人的行為模式進行比較,解決價值沖突,按照自己較符合社會要求的價值觀支配自己的言行。
③榜樣引導法:教師利用中學生的模仿特點,讓他們通過榜樣行為的觀察,使自身受到強化,模仿榜樣的言行,從而實現受輔導的目的。
④行為強化法:就是教師運用強化手段來鞏固學生良好行為和消除不良行為的一種方法。
⑤ 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養成加強職業道德養成訓練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職業道德行為的最大特點是自覺性回和習慣性,而培養人的答良好習慣的載體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緊緊抓住這個載體,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會成為一種自然,即自覺的行為。 )在專業學習中訓練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是形成職業信念和職業道德行為的前提和基礎。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 「訓練」意為有計劃、有步驟地使之具有某種特長或技能。在專業學習中訓練職業道德行為的要求是: 1.增強職業意識,遵守職業規范職業意識是人們對求職擇業和職業勞動的各種認識的總和,它是職業活動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職業規范是指某一職業或崗位的准則。包括操作規程和道德規范。 2.重視技能訓練,提高職業素養作為職校的老師,對每位同學都要重視技能訓練,向勞動模範、先進人物學習,刻苦鑽研,培養過硬的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 (三)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豐富的社會實踐是指導人們發展、成才的基礎,是實現知行統一的主要場所。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根本途徑。
⑥ 道德行為訓練中的四個心理因素的辯證關系如何怎樣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
學生道德行為的訓練
(一)導之以行,落實行動
1.激發道德動機
道德動機是道德行為的內在原因,它的性質和水平決定著道德行為的性質和水平。道德動機的產生主要與個人的道德需要、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等因素有關。有了高水平的道德認識、良好的道德情境、正確的道德需要,就可能產生高尚的道德動機。因此,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的道德需要,並努力將其轉化為高級的道德動機。
2.掌握道德行為方式
掌握道德行為方式是產生道德行為的必要條件。教師可通過以下形式指導學生掌握道德行為方式:①道德行為方式的講解和典型行為分析。②榜樣示範。在講解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向學生提供榜樣,展示有關道德行為方式,讓學生觀察學習。③道德行為方式的練習與反饋。道德行為方式一定要通過反復練習才能掌握,教師應重視學生道德行為方式的練習,及時提供反饋信息,糾正不適當方式,強化正確的行為方式。
3.養成道德行為習慣
道德行為習慣是一個人不需要外在監督和意志努力既可自動實現的道德行為。它可使道德行為經常化、鞏固化和自動化,因此它是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標志,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標。道德行為習慣是在反復訓練和實踐的基礎上養成的。
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方法主要有:①在實踐中教給學生合理的道德行為方式,使學生懂得在什麼場合應該怎樣去做。②堅持長期的練習與實踐,不怕行為出現反復。③為學生創設良好行為情境。④讓學生隨時了解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⑤可採用一些具體方法如活動替代法、銘記警句等辦法來鞏固好的行為習慣。
(二)加強訓練,付諸實踐
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在道德訓練,通過道德訓練,使學生不僅知道該做什麼,更要使學生懂得怎樣做。道德訓練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來行事,如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便是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也指模仿別人的角色來行事,如老師不在,學生幹部代替老師管理班級,也是一種角色扮演。兒童游戲中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有助於其將來不同社會角色的學習。
2.自我強化
自我強化是自我教育的一種表現,具體包括自我命令、自我檢查、自我獎勵、自我懲罰等。教師不僅要充分信任學生,而且還要有明確的外部監督和檢查措施,幫助學生能夠逐步過渡到自我調節和自我監督。自我教育是以學生自覺參與他們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也是進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這種教育效果最真實、最牢固,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在結束學校生活後,學生也會朝著道德修養的目標不斷前進。
3.善於運用獎勵和懲罰
獎勵和懲罰都是一種強化,它可以對人的復雜行為起到一種反饋作用。在這里,強化與反饋構成了條件反射的核心成份。把這種理論運用於品德教育過程,就產生了「行為修正激勵理論」。這個理論指出,當行為的結果對個人不利,這種行為重復發生的頻率就會降低或消失。在品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某種行為給予肯定或獎勵,就會使社會期望的行為得到鞏固和保持,這就叫「正強化」。它能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積極向上、愉快的情緒。獎勵的形式有獎賞、表揚和贊許等。相反,對某種行為給予否定或懲罰,就會使社會不期望的行為發生的頻率降低,或消失。它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並吸取教訓,去克服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
4.樹立榜樣,促進遷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應該給學生提供榜樣行為,使學生通過模仿,並進而發生態度與行為的遷移,促進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與道德行為的形成。在通過榜樣示範進行道德行為訓練時,應考慮榜樣行為的情境因素。情境安排應注意兩方面:一是以各種變式來安排榜樣示範行為的情境,即榜樣示範的行為本身的本質方面保持不變,而情境的非本質的因素和條件應加以各種變化;二是注意安排從榜樣示範的訓練情境逐步地向學習者會仿效加以操作的真實生活情境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