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懷孕要生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Ⅱ 道德與法治來歷不明的孕婦演員表
演員表 :
周冬雨
飾抄 兆佳·...
陳曉
飾 愛新覺...
朱梓驍
飾 愛新覺...
趙麗穎
飾 琉璃
包貝爾
飾 春壽
黃聖依
飾 敏妃
陸毅
飾 愛新覺...
張衛健
飾 主太監
趙文瑄
飾 愛新覺...
鄔君梅
飾 德妃
伊能靜
飾 雪禾
林子聰
飾 愛新覺..
Ⅲ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知識點
上新,部編版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知識點與期末測試卷:
新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復習資料:
知識點總結歸納與期末測試卷
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
一、挑戰第一次
1.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是(挑戰),也帶給我們(成長)與(驚喜)。
2.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我第一次會(自己買東西),會(煮飯),會(溜冰)。
3.我們都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有些事要大膽嘗試,有些事要有人幫才可以試。
上課要大膽的(舉手發言),說錯了也沒關系;(翻跟頭)有危險,得有大人保護才能試。跳繩時,往(前跑),跟上,被繩子打到了也沒那麼可怕。挑戰後才發現,其實沒有那麼難。
4.不管學什麼,要(多嘗試),(多練習),我試過(溜冰),當時心裡(很害怕),試過之後(發現沒那麼難),很(開心)。
5.《小馬過河》的故事的訴我們什麼?
答:遇事要動腦筋想一想,還要親自去嘗試一下。
6.我們都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在嘗試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答:有些事要大膽嘗試,如舉手發言、跳繩等。有些事要有人幫著才能嘗試,如學游泳、翻跟頭等。還有的事不能一個人試,比如自己學游泳。
7.我們都喜歡嘗試新鮮事物,你有哪些想嘗試的事呢?
答:我想嘗試學習溜冰、游泳、在同學面前唱歌、講故事等。
二、學做「快樂鳥」
1.(游戲)帶給我們快樂,(讀書)帶給我們快樂,(挑戰)帶給我們快樂,生活處處有快樂。
2.生活中有很多快樂的事有很多,我(進步),我快樂。我(分享),我快樂。我(創造),我快樂。
3.不開心的事就像天上的(烏雲),總是會有的。我們要做個「快樂鳥」,趕走不快樂。
4.「快樂鳥」不僅能發現生活的(快樂),還有很多應對(不快樂)的小妙招。
5.快樂不快樂要(看清楚),有的快樂(沒道理),有的不快樂要(挺住)。
6.《蝸牛與寄居蟹》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答:有很多事情換個角度想一想,就可以變得開心了。
7.生活中處處有快樂,列舉兩個生活中快樂的事。
答:①被老師表揚了,我會高興。②家長誇獎我有進步,我也會高興。③幫助媽媽做家務我很快樂。④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習我很快樂。
8.在生活中,你遇到不開心的事,寫下來。
答:被冤枉或同學不和我玩時我會不開心。
9.你有哪些應對不快樂的小妙招?答:我可以把不高興的事說給好朋友聽:可以做深呼吸,把煩心的事吐出去;可以畫畫,趕走不快樂;還可以去踢球。
三、做個開心果
1.我不僅要讓自己成為「快樂鳥」,還希望帶給身邊的人快樂,成為大家的(「開心果」)。
2.我是一顆「開心果」,快樂、機靈還(幽默)。真誠(贊美)多(助人),快樂別人我(快樂)。
3.我有困難的時候,得到同學的熱心幫助,他讓我很(開心)。
4.幫助別人,真誠的贊美別人,都可以帶給別人(快樂)。
5.(爸爸)是我家的「開心果」。
6.當我遇到下圖情況時「我要怎麼辦」?
圖1:主動上前安慰,幫媽媽掃地。
圖2:上前詢問、陪伴。
圖3:主動上前詢問,試圖幫助老師,讓她開心。
四、試種一粒籽
1.(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2.我們常吃的花生米原來是(花生)的種子。柳絮是(柳樹)的種子。大蘿卜是比芝麻還小的(種子)長成的。桃核是(桃樹)的種子。
3.生活真奇妙,不問(不知道)。小小(一粒籽),長成(大苗苗)。
4.我知道綠豆(可以)在水裡生長,土豆喜歡長在(沙土)里。
5.種下一粒小小的種子,收獲了(期待),收獲了(知識),還收獲了(快樂)。
6.《小猴學種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播種)只是第一步。此外,還要細心地(呵護),勤(除草),適時(施肥)、(澆水),才會有收獲。
7.說一說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種子?
答:我們生活中的種子有綠豆、花生、瓜籽、玉米等。
8.假如讓你種一株綠豆,你應該如何做呢?
答:我的種植計劃:我想種一些綠豆,我想請媽媽幫我買些綠豆,再准備一個花盆,還要准備一些土。種子種好之後,不能天天澆水,也不能太心急。
第二單元 我們好好玩
五、健康游戲我常玩
……
更多詳細內容及期末測試卷請見網路文庫: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復習資料:知識點歸納與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碼字不易,如有幫助,請予採納。
Ⅳ 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三篇
【 #教案# 導語】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 准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篇一】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我們小點兒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課堂紀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課堂紀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說明上課要遵守紀律。
情感:
1.願意遵守課堂紀律。
2.對不遵守紀律的行為不滿。
行為和耐:
1.聽到上課鈴聲立即進教室。
2.上課不隨便說話;要發言,先舉手;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不影響別人學習。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使他們知道課堂紀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課堂紀律,大家才能學習好的道理,從而產生遵守課堂紀律的願望。
教育過程:
一、想一想(通過學生的實際體驗,使他們知道上課要守紀律。)
1.思考:同學們,上課時人人守紀律祥裂,大家學習得怎麼樣?如果有人不守紀律會怎樣呢?
2.小結:上課時,人人守紀律,大家能安靜地學習。有人不守紀律,就會影響學習,大家都不高興,因此,課堂紀律大家都要遵守。
二、說一說(使學生知道課堂紀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課堂紀律大家都要遵守。)
(一)出示圖一。
1.小組交流:
(1)上課鈴聲響了,教室外活動的同學是怎麼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
謹棚閉(2)教室里的同學聽到上課鈴聲後是怎麼做的?
2.小結:鈴聲就是命令,聽到上課鈴聲應該這樣做:
(1)停止一切活動。
(2)安靜、迅速、按順序進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靜、迅速地走進教室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保障,這樣既不耽誤上課時間,又能使大家踏時地上好一節課。而且,課前准備好上課要用的東西,上課用起來方便、節省時間,不耽誤聽課或做作業。
過渡語:在座位上坐好後,我們該怎樣上課呢?
(二)出示圖二。
1.小組交流:
(1)上課時,同學們是怎麼做的呢?窗外飛來幾只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同學們沒有一個人看,這是為什麼呢?
(2)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講,搞小動作,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3)觀察老師的表情怎樣?你們猜此時老師是怎麼想的?
2.小結:
上課玩東西,做小動作,會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既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有時還影響其他同學聽課。當自己想玩時,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動作,時間長了,就能養成遵守課堂紀律的好習慣。
過渡語:課上除了要專心聽講外,還應該怎樣做呢?
(三)出示圖三。
1.討論:
(1)為什麼想發言時要先舉手?
(2)如果自己舉手老師沒讓發言,讓其他同學發言時,應該怎麼做?
2.小結:
想發言時要先舉手,得到允許後再發言,如果老師讓其他同學發言就認真聽。隨便說話,發言亂搶,誰也聽不清,會影響自己和同學學習,影響老師講課。同學們都舉手發言,有秩序地討論問題,大家才能學習好。
過渡語:現在咱們知道應該怎樣上課了,下面老師想請你們當小老師,來看看下面這些同學做得怎麼樣,怎樣幫助他們?
三、看一看(使學生知道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危害。)
(一)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圖1)
1.小組交流:現在是什麼時候?這個男同學做得對嗎?為什麼?請你告訴他應該怎樣做?
2.小結:聽到上課的鈴聲,應該馬上停止一切活動,有秩序地進教室,課間沒玩兒夠,還繼續玩兒,會耽誤准備上課用具,上課時心情不能平靜下來,也上不好課。如果遲到了,還會影響老師講課,同學聽課。
(二)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圖2)
1.討論:這位男同學做得對嗎?想想應該怎樣幫助他?
2.小結:上課是學習時間,不好好學習,在下面玩東西,做小動作,會耽誤自己學習,甚至影響別人學習,所以要想辦法,克服困難,管住自己,專心聽講。
過渡語:同學們,聽了你們的話,猜猜看,這些同學會改嗎?
(三)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圖3)
1.全班交流:說說他們的進步表現在哪兒?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
2.小結:在大家的幫助下,這些同學都改正了缺點,做到了想發言先舉手,得到老師的允許後,再起立發言。不在課堂上隨便說話,玩東西,搞小動作。由於他們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因此受到了老師、同學的表揚、喜歡,他們的學習也有了進步,這多好啊!
四、做一做(使學生鞏固課堂常規的基本要求並進行具體訓練和指導。)
1.學生四人一組,在組里做。
2.請同學們到前邊做。
現場采訪: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對做不到的同學你會怎樣幫他?
(對做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五、兒歌總結
1.學生邊讀兒歌邊表演。
【篇二】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大家排好隊
活動目標:
1.知道在活動和公共場所玩耍時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約束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流程:
1、游戲《鑽山洞》,體驗沒有秩序帶來的危險。
分別准備三個山洞:由兩名同學來當拱門,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鑽山洞,"誰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一個山洞,不能漏掉每一個山洞。"
"剛才在鑽山洞的時候你都發生了什麼事?你看見了什麼事情?
小結:剛才同學自由的鑽山洞,游戲過程中出現了擁擠、無序、碰撞、掉鞋等現象。
2、討論怎樣又快又安全的鑽過山洞的方法。
怎樣又快又安全的鑽過山洞?
小結:鑽山洞時,大家要從同一個山洞出發,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掉隊,這樣就會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一個山洞了。
3、播放背景音樂,再次玩《鑽山洞》的游戲。
同學還是自由游戲,教師及時鼓勵同學排隊的行為。
小結:當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大家排好隊、守秩序,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的把事情做好。
活動延伸:
【篇三】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東西不亂扔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要把東西扔在一定的、合適的地方,用完扔回原處。
2.懂得把東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潔,用時又好找,又省時,不會誤事。
3.懂得把東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是做事有條理的表現,從小養成這種好習慣很重要。
情感:體會到把東西扔在一定的地方好處多,願意培養這種好習慣。
行為:把東西擺扔在合適的地方,用完及時扔回原處。
課時:2
教育過程:
一、插圖導入
1.電腦演示圖片:
內容:欄目一「想一想」中的圖。
2.教師提問:
想一想,像李芳這樣亂扔東西會怎樣?
3.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即板書:找不到東西耽誤時間耽誤事著急……
4.過渡語:
李芳亂扔東西的結果怎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學文明理
1、學生邊看圖片邊聽錄音故事。
(圖片的內容為課文中的插圖,錄音故事內容同課文內容的1、2自然段。)
2、教師提問:
李芳亂扔東西的結果怎樣?(此時學生通過聽故事,可能會對亂扔東西的結果有了新的認識,教師可以繼續板書,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亂扔東西的壞處。)
3、教師小結:
亂扔東西就會找不到東西、還會耽誤時間、耽誤事情、心裡著急,還可能會養成做事沒有條理的壞習慣,害處可多了。
4、教師提問:
請同學們給李芳出出主意,告訴她怎樣做就能避免這些麻煩?
5、學生小組討論後給李芳出主意。
板書:東西不亂扔
6、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小結:
大家出的主意很好,李芳同學聽了一定會感謝你們。李芳的老師也是這樣勸告她的。
7、聽錄音:
內容:課文中李芳老師的話。
8、過渡語:
後來在媽媽的督促下,李芳逐漸改掉了亂扔東西的壞毛病,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李芳後來是怎麼做的。
9.提問:
看圖說一說,李芳是怎樣改掉缺點的,把東西方在一定的地方有什麼好處。
板書:找得到東西不(耽誤時間)不(耽誤事)不(著急)
三、聯系實際具體導行
1.過渡語:
通過看小芳的事例我們知道了東西不能亂扔,那麼,東西應該扔在什麼地方呢?扔在什麼地方合適呢?讓我們到小明的家裡去看看。
2.電腦演示小明的家
內容:欄目四「議一議」中的插圖一(教材P50圖)。
3.教師提問:
這些東西擺扔的地方合適嗎?你在家裡把它們擺扔在哪裡,為什麼?
4.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電腦,在老師事先製作好的課件上幫小明收拾家。
5.學生獨立操作後,在教師機上邊演示邊匯報,同學之間如果意見不統一可以相互爭論,教師評判的原則是東西扔的位置安全、方便、不妨礙整潔即可。
6.教師用電腦演示圖片
內容:欄目四「議一議」中的插圖二和插圖三。
7.教師提問:
這些東西用過後應該怎麼辦?平時你把它們扔在什麼地方?
8.教師請學生自主選擇討論的內容。
9.學生匯報後教師給予引導,對正確的進行肯定,不正確的啟發同學自己修正。
四、全課總結
1.師:今天同學們學得很好,大家懂得了做事要有條理的道理,希望你們今後都能養成學習、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板書: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我們一起用一首兒歌來總結一下這節課。
2.學生閱讀兒歌
3.師:今天這節課後我們開展一項活動。
4.學生閱讀教材內容。
板書設計:
東西不亂扔
找得到東西不耽誤時間不耽誤事不著急……
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Ⅳ 山東衛視道德與法治2013年6月28日的播放內容
從2012年1月14日其,山東衛視台在早間時段7:34推出的長達一個小時的專題節目。秉承弘揚法治精神的主旨,力求更為廣泛地傳播法治觀念。探求事件背後的真相,聆聽影像背後的故事,挖掘案件當事人的心理根源,展現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彰顯社會大眾的人文情懷。這檔欄目將以新穎的講述方式緊貼世間萬象,全面、深入地報道法治熱點,解讀相關政策法規,普及法律知識,警醒人們遠離犯罪,遠離危險。以全新的視角度關注涉及公眾生活的法律事件、法律問題,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糾葛、矛盾、困惑和訴求。挖掘案件背後的社會經濟背景、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人的特殊生存境遇和精神氛圍,把視點拓寬到對當事人生存狀態的關注,對人物命運變遷和曲折情感的讀解,反映個體在案件經歷中的所思所想及其最終命運,從而彰顯法制案例的深層內涵。
Ⅵ 葯家鑫事件中,從公眾輿論來看,你覺得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談「葯家鑫事件」反思的啟示
首先,簡要說下這次事件。葯家鑫是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2010年年10月20日,其所駕駛的車輛系其私家車。在西安大學城學府大道上,26歲的女服務員張萌(化名)下班途中,被一輛需弗蘭克魯茲小轎車撞倒。肇事車逃逸後,警方勘查現場意外發現在受害人張萌的身上,除撞傷外還有8處刀傷。而肇事者嫌疑人葯家鑫,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警方確認後被抓獲的肇事逃逸者就是撞傷張萌又持刀行凶者。
新聞中說,他家境殷實,所駕車輛為私家車。他在朋友眼中是個柔順卻又倔強的年輕人。他喜歡彈鋼琴,很在意自己的外表,想要去整容。他在同學的眼裡是個「乖同學」,學習優秀,內向,還帶了幾份鋼琴家教。他是一個不帶任何標簽的普通人,他身上令人膽寒的狼性和反人性行為只是一個特例,所引發的恐慌也就不會擴大化。但很不幸,憤怒之餘,人們還是看到了他的身份——大學生,而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無論良善、丑惡,也因此註定再一次成為人們批判和攻擊的對象。
不管葯家鑫是不是人們所說的「富二代」,似乎「富二代」給大家列印象總是「飛揚跋扈」、「慘無人道」。前段時間,李啟銘肇事之後撂出的「我爸是李剛」,這句極端囂張之言,曾激起公眾輿論的喧囂。大家似乎又見到了導致人性極度扭曲的權錢附體或護佑。也許我們都有這樣的疑問,是什麼讓一個象牙塔里的天之驕子,對鮮活的生命如此漠然?又是什麼讓一個心智健全的成人,喪失了起碼的道德水準和對法律的敬畏感?難道僅僅是「財富」和「權力」嗎?當然遠不止這些。
他就在這個社會中
社會上的權錢崇拜與無視法律的尊嚴的思潮是否要承擔一些責任呢?一定意義上講,恰恰是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助長了如此「富二代」或「官二代」,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適宜其生長的土壤。「用錢擺平」和「用權擺平」的事件也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可糟糕的是,眾人不僅是審丑疲勞、見怪不怪,甚至也在向「丑」靠近,期冀靠「錢」與「權」擁有法外特權。不得不承認,一種社會心理真正相信什麼,崇尚什麼,一個擁有了「流行因素」的個體就會應驗什麼。
而我們的執法者,面對權貴階層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也常顯得底氣不足。回首以往諸多公共事件,真正激怒眾人的,也許並非是顧名思義的案件本身,也不一定是當事人悲慘的命運。而是一個權貴人員憑借金錢或權力為所欲為,凌駕於法律與規則之上,敢想也敢做,東窗事發後竟能冠冕堂皇地使出若干招數,或「出錢私了」、或「聲明道歉」,來逃避或減輕法律制裁,而且最終成功了。
「葯家鑫事件」結果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財富和權力人人畸形追逐、公眾看不清定刑依據與量刑標准、司法常對權貴法外開恩的最終指向,是一個社會規則、道德及人心的潰瘍。而我們的困境則在於:面對一再被洞穿的底線,面對無力收拾的野性,面對天天呼號的法律平等,我們如何修復,又拿什麼修復?
他有這樣的傳統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缺失難道不是他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嗎?人前溫順如羊,內在粗野癲狂;表面順從乖巧,內心憤怒如海。心理咨詢師說,葯家鑫「性格偏得太厲害了」。
心理學認為,心理性軟暴力通常是被壓抑情緒的極端釋放,比如葯家鑫「常常會在背後罵父親」,父親小時候對心他太過嚴格,打他,把他關在地下室里,還諷刺他:「你那麼丑,沒有人會喜歡你。」太多的負面情緒沒有及時疏導和釋放,重壓下,他「想把家裡的錢都花光」,「恨死了自己的父母」,以至於通過「殺人」發泄達到了臨界點的極端憤怒,「農村人麻煩」也就成了「殺人幌子」。
「心理學文盲」是很多中國家長的通病。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而孩子受到的委屈、憤怒等負面能量,很少得到正面回應和積極認同。久而久之,孩子人格扭曲,就容易成為「心理偽君子」。葯家鑫曾對朋友感嘆,「也許我心理有點扭曲了」。這時候的小葯,如果能進行相關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自救,也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遺憾的是,教育從未教導孩子如何進行心理自救,多是將問題掩蓋下來,讓他們不知所措,這才加劇了悲劇發生的可能性。
他是在當下運動教育下的大學生
大學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要怎麼培養教育,培養什麼能力?.....
缺乏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就葯家鑫的殺人動機和犯罪時的心理活動,公安長安分局一名警察說,葯家鑫供述稱,怕自己車號被受害者記住而遇到麻煩,還說「當時慌亂,沒有考慮到後果……」「怕撞到農村的人,特別難纏。」因為怕難纏就去滅口,至於對方性命,在他眼裡只是「麻煩」而已。想想我們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課本上何曾讀到關於「敬畏生命」的文字。
對於法律意識的普及是否真的做到了成效?如果說聽幾節法律知識的視頻就能把這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融入大學生的內心,那也許就不用開這個法律課堂了。我覺得對於做些關於法律方面的社會實踐是很有必要的。也許只有切實的去感受才能警惕你不去跨越這條線。
我們的大學在培養大學生應對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是否也有所缺失?葯家鑫在大學里拿獎學金、鋼琴也彈得好,但這些僅能說明他是個好學生,而他處理應急事件、突發事件的能力卻並不成熟。所以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要學會生活,學會處理復雜的事情,這恐怕比大學文憑更重要。
他需要更加完善自我
大學生要注重情商能力的培養,學會冷靜、穩妥地處理事情,學會處理人際關系以及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能力。這些能力我們的大學課堂永遠不會給我們。需要我們自己去完善,我們真的應該多讀些心理學、社會學、法律方面的書籍,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我們也應該時常關心像葯家鑫那樣的內向的朋友。生活中他缺失了太多的愛,更需要朋友的理解和關心,如果每個群體對他多一份關愛,也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試著去關心自己和身邊的人吧,改變要從自身開始。
針對這次事件,我們學校也做了很多工作,當然這是好的,「殺一儆百」也許效果不錯,但是這「罪過」的帽子準是扣到大學生的頭上了。「90後你們到底怎麼了」----老師的說法我覺得不妥當。葯家鑫的行為僅僅代表他個人,這樣的標題,顯然在質疑所有的大學生,而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無論良善、丑惡,都成為批判和攻擊的對象。這樣說對很多人是不公平的。
《論語.學而》中曾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自己這是對的,我們應該從中得到一些經驗。但是最根本的根源是什麼?真正該反省的是什麼人,這種結果是社會本身、教育本身的結果。這也不公平。
最重要的的是,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人反思,一旦出現問題,上級一聲令下,全體動員,文件猶如傾盆大雨般的下來,開會動員,注重總結,像件反射一樣,等這股「熱情」一過,我們的反思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
人物簡介
肇事者葯家鑫家境殷實,所駕車輛為私家車。其母親系西安北方華山機械有限公司職工(西安北方華山機電公司系中國兵器北方公司下設一軍工廠,母親系該廠物資公司庫管員,已退休),父親系總後西安軍事代表局駐該廠軍代表(軍方派駐軍工企業負責監督、驗收工作的人),家住新城區20街坊(華山廠家屬院)軍代表樓。
犯罪事件
案發詳情
2010年10月20日23時許,被告人葯家鑫駕駛紅色雪佛蘭小轎車從西安外國語學院長安校區返回西安,當行駛至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西圍牆外時,撞上前方同向騎電動車的張妙,後葯家鑫下車查看,發現張妙倒地呻吟,因怕張妙看到其車牌號,以後找麻煩,便產生殺人滅口之惡念,遂從隨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對倒地的被害人張妙連捅數刀,致張妙當場死亡。殺人後,被告人葯家鑫駕車逃離現場,當車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時再次將兩行人撞傷,後交警大隊郭杜中隊將肇事車輛暫扣待處理。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經法醫鑒定:死者張妙系胸部銳器刺創致主動脈、上腔靜脈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案發現場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死者張妙26歲,初中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家中,四年前出嫁到同鄉宮子村,兩年半前,張妙生下一個兒子,如今已經兩歲半。
據張平選回憶,2010年10月21日凌晨3 時許, 他聽見大門外有人敲了好長時間的門,黑暗裡聽見是堂侄張凱的聲音。打開門,堂侄張凱告訴他, 一塊去大學城附近一條馬路上。等趕到現場,張平選發現,幾十個人將馬路中央團團圍住,現場有一大攤血,血泊中,張平選老遠看見了女兒躺在地上。民警表示:人已經不在了,只不過不是被撞死的,因為在死者身上,法醫發現了多處刀傷,死者是被刀子捅死的。
29歲的男子王輝系張妙之夫。據王輝講這段時間,他幾乎什麼心思都沒有,每天就是輾轉於派出所和長安分局等各部門。「我只想著盡快為死去的妻子討個說法,至於以後的日子,我想都不敢想, 兩歲半的娃丟給我,咋辦呀」 。讓王輝覺得糾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妻子遭遇車禍之後,為何又被人捅了8刀。二是,從事發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妻子仍舊躺在太平間,無法下葬。經王輝打聽得知,妻子左手上有三道劃痕,前胸有一道刺穿傷,後背中四刀。案件已經到了檢察院,警方告訴王輝嫌疑人已被批捕,家屬也可將受害者下葬了。將來待法院開庭審理,家屬可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訴求。
肇事司機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他不及時救人不說,反而持刀相向,太惡劣了。可能面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我們強烈要求將犯罪嫌疑人嚴肅處理。雖然警察已通知我們,可以將人下葬了,但是我們還是不放心,我妻子死得太冤了,我們要討個說法。
[死者的孩子]
死者的孩子
王輝從警方處得知,2010年10月20日晚事發時, 妻子張萌騎著電動自行車回家, 被一輛雪佛蘭科魯茲轎車撞倒在地,當時妻子的眼睛還睜著,只是左腿骨折、後腦磕傷,充其量是個輕傷,有絕對的時間進行搶救。但是肇事男子下車後,發現張妙睜著眼,看見了自己。張萌試圖去看車輛後牌號,招致該男子持刀殺害。
正在長安分局刑警大隊全力偵破此案時,2010年10 月20 日晚11 時至2010年10月21 日凌晨零時許,長安分局交警大隊郭杜中隊民警接警,郭杜十字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雪佛蘭科魯茲轎車撞倒一位行人,肇事者欲駕車逃離現場時,被周圍群眾圍堵起來。肇事者遂被警方控制。
經警方突審,駕車男子承認在郭杜十字肇事後,准備逃逸。並承認其曾於2010年20日晚10時40分,撞倒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張妙,後發現被撞者在記他的車號,他便掏出刀子,下了毒手。
依法被捕
專案組調查,駕車的小伙名叫葯家鑫,現年21歲,家住西安市新城區公園南路二十街坊,系西安某高校大三學生,而該車行駛證顯示,該車車主也正是葯家鑫。
10月22日,專案組將犯罪嫌疑人葯家鑫抓獲。專案組民警透露,經審訊,葯家鑫起初沒有供述自己撞傷人持刀殺人的犯罪事實。直到10月23日,當其父母再次帶他到專案組後,經進一步審查,葯家鑫這才交待了自己於10月20日晚將受害人張萌撞倒後又殺害的犯罪事實。
據疑犯葯家鑫供述:案發當晚11時許,自己駕駛棗紅色自家的雪佛蘭科魯茲轎車前往事發地附近的某高校看望女友。在自己返回途中,到翰林路中段時將正在騎電動車同向行駛的女子撞倒。「我擔心受害人記住我的車牌號碼。」葯家鑫向警方稱,自己遂下車用攜帶的一把水果刀又連捅受害人8刀致其死亡,後駕車逃跑。
11月23日晚,疑犯葯家鑫被長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1月25日,經長安檢察機關批准,因涉嫌故意殺人罪,疑犯葯家鑫被依法逮捕[1]。
案件性質
警方定性此案性質惡劣極其罕見。2010年11月29日晚9時,西安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新聞中心主任鄭朝剛就此案趕到公安長安分局。之後,警方向媒體通報了相關案情。「有一個女的渾身是血,倒在馬路邊,現在生死不明,」2010年 10月20日晚11時許,過路司機和群眾向警方報稱,「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西圍牆外的翰林路中段靠近馬路東道沿邊,旁邊還有一輛被撞壞的電動自行車……」
接警後,公安長安分局郭杜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當時,受害女子倒在馬路上,距路邊道沿有一兩米。」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民警說,一輛電動自行車被撞壞,倒在道沿上。現場有汽車的剎車痕跡。
民警初步判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此後,公安長安分局交警大隊民警迅速來到現場。經進一步勘查,死亡女子身上有多處銳器傷,系被撞傷後遭毒手。
公安長安分局局長周榮生立即會同值班的副局長韓和平、主管刑偵的副局長趙新茂等人帶領刑偵大隊刑偵技術人員急赴現場。警方當晚確定,這是一起極其罕見的性質惡劣的殺人案。長安警方當即抽調刑偵大隊、郭杜派出所、交警大隊數十民警組成專案組,全力偵破此案。
10月21日凌晨3時,經受害者家屬辨認,警方確定遇害者身份。26歲的婦女張萌,系長安區興隆街辦宮子村人,受害人家庭和睦,社會關系簡單,生前未和任何人結怨。
勘查發現肇事車車頭凹陷牽出凶徒
10月22日下午,在郭杜派出所里,公安長安分局召集刑偵、交警以及韋曲、郭杜、興隆、細柳派出所等單位召開案情分析通報會。專案組通報案情和前期偵查情況。
警方摸排走訪群眾580餘人次,汽車修理廠40餘家,車輛500餘台次。調查中,交警大隊民警提供了一個可疑的交通肇事逃逸案的重要線索。
原來,在案發當晚,在翰林路上發生此案時間段內,在距現場不遠的郭杜南村村口,還發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小伙駕駛一輛棗紅色的雪佛蘭科魯茲小轎車將一男一女兩人撞傷後逃逸,被周圍群眾發現堵截並報警。
交警仔細勘查發現,郭杜南村村口受傷的兩人傷勢不重,但肇事車車頭右前方卻明顯有半個籃球大的凹陷進去的坑,證明此前曾和其他物品撞擊過。
通過郭杜車禍現場痕跡鑒定和「10·20」殺人案現場遺留的被撞電動車比對,警方認定,郭杜南村村口的此輛肇事車和殺人案現場車輛相符,而雪佛蘭科魯茲車主有重大作案嫌疑[1]。
案件評論
前段時間,李啟銘肇事之後撂出的「我爸是李剛」,這句極端囂張之言,曾激起公眾輿論的喧囂;而今,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葯家鑫撞傷女服務員,過度荒誕的「撞人補8刀」的惡劣行徑,則超越了公眾容忍的底線,「飛揚跋扈」、「慘無人道」,每一頂帽子扣在這位大三學生身上,都
[死者的丈夫和孩子]
死者的丈夫和孩子
恰如其分。眼下的眾人,不單是義憤填膺,而是恨不能「群起而攻之」了。
我們似乎又見到了導致人性極度扭曲的權錢附體或護佑。肇事者所駕駛的車輛系其私家車,其家境殷實。是什麼讓一個象牙塔里的天之驕子,對鮮活的生命如此漠然?又是什麼讓一個心智健全的成人,喪失了起碼的道德水準和對法律的敬畏感?難道僅僅是「財富」和「權力」嗎?當然不是。甚囂塵上的權錢崇拜與無視法律的尊嚴難逃干係。
一定意義上講,恰恰是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助長了如此「富二代」或「官二代」,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適宜其生長的土壤。比如,是銀行VIP,就可以插隊沒商量;是官員子女,招聘條件就可能「看人下菜碟兒」……「用錢擺平」和「用權擺平」的事件你方唱罷我登場。可糟糕的是,眾人不僅是審丑疲勞、見怪不怪,甚至也在向「丑」靠近,期冀靠「錢」與「權」擁有法外特權。不得不承認,一種社會心理真正相信什麼,崇尚什麼,一個擁有了「流行因素」的個體就會應驗什麼。「撞人補8刀」案中的肇事者,正是如此。
而我們的執法者,面對權貴階層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也常顯得底氣不足。回首以往諸多公共事件,真正激怒眾人的,也許並非是顧名思義的案件本身,也不一定是當事人悲慘的命運。而是一個權貴人員憑借金錢或權力為所欲為,凌駕於法律與規則之上,敢想也敢做,東窗事發後竟能冠冕堂皇地使出若干招數,或「出錢私了」、或「聲明道歉」,來逃避或減輕法律制裁,而且最終成功了。
西安大學生「撞人補8刀」案結果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見,財富和權力人人畸形追逐、公眾看不清定刑依據與量刑標准、司法常對權貴法外開恩的最終指向,是一個社會規則、道德及人心的潰瘍。而我們的困境則在於:面對一再被洞穿的底線,面對無力收拾的野性,面對天天呼號的法律平等,我們如何修復,又拿什麼修復?
出事車輛編號:陝A419N0
案件開審
案情回顧
[2]備受關注的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葯家鑫開車撞傷人後又連刺數刀致對方死亡一案,於2011年3月23日上午9點45分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包括受害人張妙丈夫王輝在內的近30位親屬到庭旁聽,中央電視台等數十家中省媒體及400餘名在校大學生到場旁聽。
葯家鑫案庭審(4張)
西安市人民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對葯家鑫提起公訴,葯家鑫在訊問中說,自己於2010年7月拿到的駕照,轎車屬於他名下,2010年6月購買。他承認在案發時內心非常害怕,殺人只是一念之差,而作案的凶器是一把長二三十公分的單刃切肉刀,是他在案發當天在超市買的。
他說,他裝著刀的包就放在副駕駛位置上,下車查看時,他隨身帶著包下去的。因為他父母叮囑他,貴重物品要隨身攜帶。在下車查看時發現張妙躺著有呻吟聲。他沒有詢問傷情,也沒有與傷者說話,考慮到對方撞傷後會找他不斷索賠,隔了兩三秒的時間,就拿刀開始刺被害人。究竟刺了多少刀,刺到什麼部位已經記不住了。
據悉,目前被害人家屬只拿了15000元的喪葬費,拒絕了葯家鑫父母給的另一筆30000元的賠償。
律師辯護
葯家鑫表示後悔,其律師許濤辯稱為激情殺人。他的律師辯護說,這是一起交通肇事轉型的故意殺人案件,葯家鑫是一念之差,屬於激情殺人。他的成長道路沒有污點,學習優秀、得過各種獎勵,且有自首情節。希望法庭從寬量刑,給他一條改過自新的路。葯家鑫案受害人張妙家人的代理律師許濤表示,關於民事賠償,兩家仍未達成協議,庭審中,本案原告當庭向法官提出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許濤也曾表示,張妙家人不在乎賠償數額,但是認為對方的態度不積極,很難接受。
同學請願
庭審現場辯護人律師向法庭提交3份證據,包括報紙對葯家鑫主動遞交悔過書的報道,上學期間的13份獎勵,被告人校友、同學、鄰居的4份請願書,請求法庭給被告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證據提交後,民事原告人張妙的丈夫當庭說:我不看那個,那都是垃圾!
什麼是激情殺人
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Ⅶ 道德與法治講女主角(16)歲和奶奶生活。和男朋友父母離婚(20)歲發生3次後懷孕。這個劇名叫什麼
這樣的節目不像是普法,倒像是在以主人公們悲慘的人生經歷作為視點,傳播犯罪常識。